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4.77 KB
- 文档页数:2
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110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效率为98.1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消化性溃疡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类代谢疾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若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将合并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严重者将出现失血性循环障碍,危及患者生命。
在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中,应尽快抑酸、止血。
本文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5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75例,女3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5.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标准[1],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试验药物禁忌者。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失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输液、扩充血容量,静脉推注奥曲肽0.1 mg,静脉微量泵注射0.2 mg奥曲肽+0.9%氯化钠混合液50 ml,去甲肾上腺素8 mg+100 ml、0.9%冰氯化钠注射液,口服,15~30 ml/次。
消化性溃疡出血108例的胃镜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对10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胃镜下止血治疗。
对于有血管显露和(或)凝血块的出血,采用局部注射立止血溶液。
对于小的活动性出血,采用氩气刀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灼烧。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病变,直接使用金属钛夹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
结果 108例患者经胃镜下止血治疗后,经疗效判定,显效85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4%,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6例无效患者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胃镜直视下采取局部注射立止血、氩气刀和金属钛夹或多种方法联合的止血措施,具有止血速度快、疗效显著等特点,是安全、有效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
溃疡并发出血表明病变具有高度的活动性,溃疡边缘或基底血管已经被侵蚀,应该立即采取正确的止血处理措施。
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根据病情,在胃镜下对108例该病患者采用了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69例,女39例;年龄35岁~72岁,均经胃镜检查确诊。
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55例,胃溃疡出血36例,复合性溃疡出血11例,吻合口溃疡出血6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禁食等常规治疗。
同时尽快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
对于有血管显露、凝血块的出血,在胃镜直视下采用黏膜注射针注射立止血溶液,一般在溃疡出血病灶周围1~3 mm分4点局部注射,每点注射0.5 ku立止血。
对于小的活动性出血,采用氩气刀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灼烧。
对于出血量较大者,直接使用金属钛夹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1]。
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的疗效摘要:目的. 探讨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采用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孟氏液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76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7.4%(74/76),2例患者经反复给药治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
结论.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法费用低、创伤小,不良反应少,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胃镜;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喷洒药物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内科急症,其中一半以上由于消化性溃疡所致【1】。
急性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较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循环、呼吸衰竭,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急性消化道出血以往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但治疗具有一定盲目性,极易导致再出血。
而将胃镜技术应用于急性消化道出血,在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治疗的盲目性,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为研究对象的76例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32.5±5.3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胃溃疡23例,复合溃疡9例,残胃溃疡7例,其他3例。
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等症状,出血时间1到7d,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
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相关诊断标准,76例患者中28例患者为轻度出血,42例患者为中度失血,其余6例为重度失血。
1.2治疗方法76例患者在严格监护下经胃镜检查确诊后立即采用胃镜直视下直接喷洒药物方法治疗,治疗方法如下:将胃镜插入胃腔,通过胃镜快速确定患者的具体溃疡部位以及出血情况。
消化道出血的讨论与总结
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小肠、结肠、直肠等消化道黏膜发生损伤或破溃而导致的出血。
常见的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等。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消化道出血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癌等。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有结肠息肉、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诊断消化道出血常采用内窥镜检查等方法,以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
治疗方法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和出血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消化道出血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的严重程度和及时性的诊治。
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等危险状况。
因此,尽早发现和治疗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
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在于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食管曲张症等,减少损伤黏膜的机会。
另外,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总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患者心血管功能和生命安全的关键。
同时,合理预防消化道疾病,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有效途径。
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一、概述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
出血不仅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还可能引发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1. 判断病情医生应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
观察患者是否有呕血、黑便、血便等症状,以及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悸等贫血表现。
同时,应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 镇静与休息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给予充分的镇静与休息。
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缓心率和呼吸频率,从而减少出血量。
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搬动,以避免加重出血。
3. 补充血容量由于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甚至休克,因此及时补充血容量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计算出所需的补液量。
一般来说,对于急性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尽快补充血容量,以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4. 止血措施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这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内镜治疗方面,可通过内镜下止血术(如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止血等)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手术治疗方面,对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 病因治疗针对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
例如,对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可采用抗酸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对于胃炎引起的出血,可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胃癌引起的出血,应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治疗或放化疗等。
6. 监测与观察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的呕血、黑便、血便等症状是否得到改善,以及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悸等贫血表现。
同时,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失血情况。
艾司奥美拉唑不同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不同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大剂量治疗,实验组采取标准剂量间歇给药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再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较大差异,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对比后可知P〉0.05统计学有意义。
两组患者在24h胃内平均pH值、pH值达到4、、pH 值达到6持续时间对比无差异,对照组患者pH值达到4、pH值达到6的时间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的诊疗费用更低。
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两种剂量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标准剂量间歇给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艾司奥美拉唑;不同剂量;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胃肠道的深层黏膜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主要病位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嗳气、恶心、腹胀等,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以及胃黏膜保护剂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其中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要药物,能够减少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达到改善症状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持续发展会造成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血作为主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要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采取积极、及时的治疗,保证患者机体的康复。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49例。
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探究其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总计89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4例)和实验B组(45例)。
结果:实验A组中共有31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占比70.5%;实验B组中共有42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占比93.3%,则实验B组治疗作用较好的患者例数比实验A组治疗作用较好的患者例数较多,实验B组的治疗方式所取得效果较好一些。
实验A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评分,则实验B组患者对于其使用的治疗方式比较满意。
结论:奥美拉唑注射液在本次研究中的效果较好,止血的效果显著,加快患者的恢复速率,值得推崇。
关键词:奥美拉唑注射液;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属于比较普遍的消化内科急性疾病,对其治疗需进行止血,可使用内镜,手术以及药物等进行治疗[1]。
本次研究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探究其所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近一年就诊的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计89例,其中男性患者总共46例,女性患者总共43例,年龄范围42岁至75岁,平均年龄(54.5±3.32)岁。
将所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使用计算机乱序法,将患者的入院顺序打乱,而后随机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
实验A组总共44例患者,实验B组总共45例患者。
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条件,精神正常,认知正常,无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无强迫意愿,同意参加本次实验,已签署同意书。
将实验A组和实验B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作比较,P>0.05。
1.2方法两个小组的患者均卧床休养,对其进行相关水平的监测,给予吸氧,补液等治疗,如果患者处于贫血的状态,则需进行输血治疗[2]。
实验A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药量为0.4克,将其加入浓度为0.9%生理盐水100毫升之中,使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一天进行两次治疗[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
导语:消化性的溃疡也是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也是属于一种多发性的疾病,这样的疾病主要是来自于十二指肠慢性的溃疡,溃疡的话就说明胃部在一
消化性的溃疡也是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也是属于一种多发性的疾病,这样的疾病主要是来自于十二指肠慢性的溃疡,溃疡的话就说明胃部在一天天的糜烂了,糜烂之后引发了溃疡的话也算是在溃烂,这样也会出现疼痛的现象,而消化道开始出血的话这样的疾病也要及时的止血,止血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相关治疗方法有哪些。
1.制酸药制酸药可减低胃、十二指肠的酸度,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分可溶性制剂与不可溶性二类。
可溶性制剂主要为碳酸氢钠,因可致碱中毒,钠储留等,故多以小量其它制酸药混合给药。
不可溶性制酸药可选用:①氢氧化铝凝胶:每次10m1,每日3~4次;
②三矽酸镁:每次0.6g,每日4次;
③次碳酸铋:每次0.6g,每日4次;
④氧化镁:每次0.6g,每日3次。
或用复合制剂如胃舒散、胃舒平、复方甘铋镁、胃得乐。
胃可必舒、胃疡宁、氧化镁碳酸钙片等。
2.抗胆碱能药这类药有对抗乙酰胆碱作用,能抑制迷走神经而减少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和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营养和延缓胃排空时间,从而有利食物和制酸剂中和胃酸的作用,但其因延缓胃排空可引起胃窦部储留使胃泌素分泌增加,故不宜用于胃溃疡。
这类药应配合抗酸药应用,以餐前30分钟~1小时和睡前各1次服药为佳。
患有幽门梗阻、返流性食管炎、近期溃疡出血、前房狭窄性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忌用。
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有:阿托品、颠茄酊、普鲁苯辛、山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