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检查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6
腹部超声知识点总结1. 腹部超声检查的适应症腹部超声检查适用于评估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胃肠道等腹部器官的病变。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肝脏肿瘤、胆囊结石、胰腺炎、脾脏肿瘤、肾脏结石等。
此外,腹部超声还可以用于评估血管病变,如肝门静脉血栓、肝动脉瘤等。
2. 腹部超声检查的准备患者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
一般来说,需要空腹6-8小时,以便于检查者观察到脏器的清晰度。
此外,患者可能需要饮水,以填充胃肠道,使其更易于观察。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脱掉上衣,穿着舒适的衣服,以便检查者进行操作。
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具体的准备工作。
3. 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腹部超声检查通常采用经腹壁或经食道途径。
经腹壁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方法,检查者通过在腹部涂抹凝胶,用超声探头在腹部滑动来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经食道超声适用于评估食管、胃、肝脏等器官的病变,通过咽鼓室插入超声探头进行检查。
4. 腹部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便于观察膈肌的升降运动。
此外,患者需要配合检查者进行体位变换,以便于观察不同角度下的脏器结构。
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并配合检查者的指示进行呼吸调整,以便于观察脏器的动态变化。
5. 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变化,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腹部超声可以观察到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质地等特征。
同时,还可以评估器官血流情况,观察肿块的性质、位置、边界等。
此外,腹部超声还可以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脂肪肝程度等。
6. 腹部超声对疾病的诊断腹部超声检查对一些常见腹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如对于肝囊肿、肝脏肿瘤、肝硬化、胆囊结石、胆管梗阻、胰腺炎、肾囊肿、肾结石等疾病,腹部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边界等,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总之,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简便、无创、安全的特点,对腹部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超声检查你了解多少冯彩发布时间:2023-06-21T00:22:47.561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6期作者:冯彩[导读] 在现代医学影像中,超声诊断和CT、核磁共振南江县人民医院 636600在现代医学影像中,超声诊断和CT、核磁共振、同位素扫描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称为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及时检查出患者腹腔内各脏器是否存在病变或异常,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下面就腹部超声相关知识做科普介绍。
一、检查目的该检查能迅速检查出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等脏器的大小、形状变化;是否处于正常位置;脏器内有无占位;占位是实质性还是液性如囊肿、血肿及脓肿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鉴别出占位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有无受到周围肿物或脏器的压迫;还可查出腹腔、盆腔肿大的淋巴结;可观察胆囊的收缩情况,判断胆囊功能;还能准确判断有无腹水,即使少量腹水也可测出。
二、检查方法1.检查前准备(1)腹部超声检查,特别是做胆囊和胰腺检查应空腹,一般要求检查前24小时禁食油腻,检查当日至少空腹8小时。
如果之前已做胃肠钡剂透视检查,应于3天后待钡剂排除后进行检查。
(2)怀疑低置或前置胎盘的孕妇做超声检查,也需适度充盈膀胱。
(3)早期妊娠(小于3个月),检查胚胎及胎儿及其附属物也需要充盈膀胱。
(4)检查膀胱、输尿管、子宫附件、前列腺等需要适度膀胱充盈,才能观察膀胱有无异常。
检查前两小时需饮水1000~1500ml,且不排尿待膀胱充盈、待膀胱有发胀感觉才能检查。
如果之前已做胆系造影,应两日后再做超声检查。
2.检查方法(1)体位①仰卧位,受检者平静呼吸,两手置于头两侧,使肋间距增大,便于检查,是用于肝、胆囊、胰腺、脾、双肾以及腹部大血管等经腹壁超声检查的基本体位;也是观察有无腹水,特别是少量腹水时常采用的体位;②左侧卧位,向左侧30°~90°卧位,右臂上举至枕后,便于检查肝、胆囊、右肾及右肾上腺,肝门结构如门静脉及其分支、肝外胆管,检查时常需受检者同时腹式呼吸做深吸气后屏气配合扫查;③右侧卧位,向右侧60°~90°卧位。
常见的超声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无辐射的医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部位和系统的检查。
以下将从腹部超声、心脏超声、甲状腺超声和乳腺超声四个方面,阐述常见的超声检查项目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腹部超声检查项目腹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肝脏、胆囊、胆道、肾脏和脾脏等腹部器官的情况。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脏器之一,承担着多种功能。
腹部超声可以检查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以评估肝脏是否存在脂肪肝、肝囊肿、肝内结石等疾病。
胆囊是储存和排泄胆汁的重要器官,腹部超声可以评估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等,并发现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癌等问题。
此外,腹部超声还可以评估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和血流情况,检测肾结石、肾囊肿、肾积水等肾脏疾病,同时也可以评估脾脏的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发现脾脏疾病如脾囊肿、脾梗死等问题。
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检查前需充分排空膀胱,保持膀胱充盈程度适中,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其次,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静和舒适的状态,尽量放松腹部肌肉,以便医生能够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此外,如果需要转变体位,在医生的指引下配合操作,保持良好的配合度,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最后,如果是针对特定腹部器官的检查,如肝脏、胆囊等,可能需要在检查前忌食或遵守特殊饮食,以准备好检查。
腹部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评估肝脏、胆囊、胆道、肾脏和脾脏等腹部器官的情况。
在进行这项检查时,我们需要注意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腹部超声检查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腹部器官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饮食以准备检查。
二、心脏超声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技术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
它能够提供关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腔大小以及心壁厚度等指标的信息。
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一、腹部超声检查的概述二、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1.检查前准备2.检查过程三、腹部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当天注意事项2.检查后注意事项3.检查结果解读注意事项四、总结正文:【一、腹部超声检查的概述】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腹部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适用于肝、胆、胰、脾、肾、膀胱、子宫、卵巢等脏器的检查。
【二、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1.检查前准备:(1)空腹:检查前8-12小时内不进食,以免胃肠道内食物影响检查结果。
(2)排空膀胱:检查前2-4小时内排空膀胱,以免尿液干扰检查。
(3)穿着舒适: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便于检查。
2.检查过程:(1)患者躺卧在检查床上,暴露腹部。
(2)医生在患者腹部涂抹耦合剂,增加探头与皮肤的摩擦。
(3)医生通过探头观察腹部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记录。
【三、腹部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当天注意事项:(1)按时到达检查科室,以免耽误检查时间。
(2)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医护人员安排。
2.检查后注意事项:(1)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如有疑问,可及时提问。
(2)检查部位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检查结果解读注意事项:(1)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如有异常发现,请遵循医生的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总结】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便捷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对腹部内脏器官的详细观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患者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应注意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中的配合以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腹部超声检查包括什么超声波(ultrasound)是指频率超过2万赫兹,即超过人耳听阈最高限的声波,属于机械波,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诊断疾病的科学被称为超声诊断学。
在现代医学影像中,超声诊断和CT、核磁共振、同位素扫描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称为四大影像诊断技术。
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及时检查出患者腹腔内各脏器是否存在病变或异常,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1肝脏超声是检查肝脏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方法,用于肝脏局灶性和弥漫性病变的诊断与介入性治疗。
目前超声已经能发现直径1.0mm左右的肝癌,结合甲胎蛋白测定,对于高危人群定期普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亚临床型和小肝癌,其敏感性由于单纯的甲胎蛋白测定。
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可以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症的严重程度提供诊断依据。
适应症:(1)弥漫性病变:脂肪肝、肝硬化、淤血肝、肝炎等;(2)含液性病变:肝囊肿、多囊肝、肝囊肿;(3)非肿瘤性局灶性实质病变: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钙化病变、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炎性假瘤、结核等;(4)肿瘤。
良性肿瘤包括血管瘤、腺瘤、脂肪瘤等;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肝母细胞癌、继发性肝癌等;(5)外伤:肝血肿、肝破裂;(6)肝血管疾病:肝动脉瘤、门静脉高压、门静脉血栓及栓塞、门静脉海绵样变形性;(7)介入性超声的应用。
引导经皮穿刺肝脏细胞学和组织学活检;肝囊肿穿刺引流、注药造影或硬化治疗;肝脓肿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肝脏肿瘤介入性治疗。
2胆道(胆囊以及胆管)与X线胆系造影和CT比较,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性高,而且不受胆囊功能的影响,对可透X线结石以及在胆囊造影不显影时更有诊断价值。
超声能够清楚的显示胆囊壁息肉样或小隆起性病变,可以早期诊断胆囊癌。
超声能够比较准确的发展肝内外胆扩张,有助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但是,超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由于受胃肠道气体的干扰,显示肝总管下段或壶腹部病变的性质和侵犯程度等有时较为困难。
你知道腹部超声能检查出什么吗?超声检查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观察人体对于超声波产生的反射,将弱超声波在身体上照射,针对组织反射开展图像化处理,而图像能够将人体部各组织结构反映出来,腹部超声检查属于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检查方式。
1腹部超声检查究竟能查出什么?腹部超声检查能够诊断的实际疾病种类比较多,通过这一检查的能够详细了解腹腔脏器实际情况,其中主要包括是否存在占位性改变,是否存在肝脏硬化问题,腹腔中是否存在腹水,具体腹水量为多少,同时也能检查出胆囊是否存在炎症,是否具有息肉、结石等问题以及脾脏当前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胰腺占位和胰腺炎等问题。
除此之外,能够将泌尿是否存在异常和腹部实际血管情况检查出。
2腹部超声检查包括哪些腹部超声检查属于腹部器官检查总称,主要有胆囊、肝脏、胰腺、肠道、肾脏、腹部血管、女性子宫附件、男性前列腺等等,检查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和检查的具体目的,然后选择具体检查的部位。
如果属于的常规检查或者是体检,腹部检查时部位一般为胆囊、肝脏、双肾、胰腺等等。
在右侧腹同情况下,检查时主要检查阑尾。
在患有下肢静脉血栓或者是其它血栓情况下,检查时一般检查血管,其中主要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等。
如果腹部存在包块,则会主要是检查包块。
在检查过程中,往往会将的疼痛部位或者是具体病因作为参考。
在患有结石情况下会进行膀胱、输尿管检查,女性往往检查子宫附件,男性出现异常排尿情况下检查前列腺。
3腹部超声能检查准备与方法首先,在正式检查的胆管、胆囊、胰腺、肾上腺、肾脏脉动、胃部、腹部血管等等器官之前,需保持空腹状态,空腹时间为六小时到八小时,这主要是由于进食情况下会导致胃囊出现收缩情况,胃内容物会对后方结构有所阻挡,对检查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如图1:图1 部超声检查因此一般在检查前一天应保证饮食易消化且清淡。
其次,在腹部超声检查前两天应尽量避免胆道造影以及胃肠道钡餐造影。
再次,在需进行胃镜检查时,可以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再进行胃镜检查。
带你了解腹部超声发布时间:2022-08-17T02:19:47.17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8期作者:罗林法[导读]罗林法(盐源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州61570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购买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之以往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之中等因素,使得人们患上疾病的概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常见的肝脏、子宫等腹部疾病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的危险疾病,针对这些疾病,能否在发病初期通过检查手段诊断出来,不仅利于临床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还有利于尽早对其进行治疗干预,提升其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在众多临床检查方式中,超声检查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
接下来,本文就对腹部超声检查进行一番较为详细的介绍:1 什么是腹部超声?首先,在理解什么是腹部超声之前,要了解什么是超声,所谓的超声,指的是超声波,作为一种波长非常短的机械波,其在空气中的波长短于2厘米,在传播方面,需要借助介质作为传播桥梁,且很难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
不过正因为其在空气中极其容易消耗,加之非常容易散射,使得其在获得各种特异性的声能方面有着比较显著的应用价值。
尤其在医学上,运用超声波,可以为临床提供比较清晰的医学影像,可助于其更好地对人们进行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
腹部超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主要是运用超声检查设备对人体的腹部开展检查工作的一种操作方式。
该方式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将较弱的超声波照射在人体的腹部区域,并将其照射的内容通过反射波进行反馈和传递,然后再运用图像化处理,来反映和显示人体腹部的各类机体组织结构和血流动力变化等等,以此来让临床结合其腹部组织结构变化和疾病症状进行诊断,为其预后质量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
2 腹部超声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的时候,对于不同的人士,和不同的检查部位,有着具体详细的检查要求。
对于需要做胆囊和胰腺等组织检查的人士,需要在检查前进行24小时的区别禁食,即避免摄入油腻的食物,在正式检查之前,应该空腹8小时,若该类检查人士在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前,已经接受了胃肠镜检查,则应进行适当的隔期,在该检查结束后的3天后再接受腹部超声;对于疑似存在胎盘异常进而妊娠期过早,以及需要进行胚胎或者胎儿发育环境检查的孕妇,在检查前应当保持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此外,对于检查膀胱组织、子宫附件和前列腺等组织的人士,也应当保持膀胱处于充盈的状态,在检查前需要进行适量饮水,等到有排尿感的时候再接受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手法肝脏超声检查方式超声检查不同于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经验、手法、检查细致程度等很多因素紧密相关。
众所周知,肝脏有很多检查死角,成为超声检查的盲区,如肺和骨所掩盖处,肝右前上段及右后上段的膈顶部,左外叶外侧角区,沿肝脏表面的肋骨下区等等部位,只有极为细致的检查陪上精致的手法才能尽可能的显示清楚这些部位。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网站扫查肝脏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比较长的时刻,再厉害的专家,若是没有发觉问题,更无从谈如何诊断了。
若是咱们能够细致的检查每一个病人,所谓的肝脏死角能够尽可能的探测到,我以为,肝脏的死角只有膈顶部,其他的部位若是能细致检查都能够探测到。
肝左叶扫查时,瞩患者深吸气,能够尽可能使肝下移,更接近体表,显示清楚,扫查至外侧角肝脏消失的位置。
然后探头连续滑动,沿肋缘下斜切,瞩患者深吸气,探头做扇形扫查,尽可能侧动探头至与皮肤平行,肝脏的绝大部分病变不会被遗漏。
对于肥胖体型或腹腔脏器明显的,这种方法就不合适,可以采取肋间斜切的方法,自下而上逐个肋间连续扫查,注意不要做跳跃式扫查,这样容易眼花也容易遗漏病变。
扫查肝脏膈顶部时,我的体会是:(1)一般是让患者深吸气,让肝脏下移,然后探头尽量上翘;(2)当然很多患者因肥胖或肺气的干扰会显示更差,这时我就让患者深呼气,把气全部吐干净,然后屏气扫查;(3)还有就是不要沿着肋间隙扫查,而是和肋间隙成一定的角度缓慢向右上方腋前线扫查;(4)在平卧位扫查时,在横切肾脏时探头尽量上翘,甚至与腹壁平行,当然在右侧肋缘下也行;(5)变换体位扫查,肝脏因重力作用产生移位。
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种斜位、还有站立位等等。
扫查肝脏时要配合患者的呼吸运动,采取你动我静,你静我动的扫查方式,并最大限度的侧动探头,最大角度的显示肝脏。
发觉肝脏病变时要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能够了解病变的解剖位置并排除假阳性。
胆囊超声检查方式1.胆囊的长轴切面再右边肋缘下斜切面和右边肋间斜切面显示最清楚,清楚显示胆囊长轴切面后应90度转动探头,从胆囊底持续扫查至胆囊颈,显示一系列短轴切面。
腹部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患者信息
- 姓名:[姓名]
- 性别:[性别]
- 年龄:[年龄]
- 就诊日期:[日期]
检查部位
腹部
检查目的
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寻找异常情况
检查结果
1. 肝脏:[结果]
- 大小:[大小]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2. 胆囊:[结果]
- 大小:[大小]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3. 胰腺:[结果]
- 大小:[大小]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4. 脾脏:[结果]
- 大小:[大小]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5. 肾脏:[结果]
- 大小:[大小]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6. 小肠:[结果]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7. 大肠:[结果]
- 形态:[形态]
- 回声分布:[回声分布]
结论
腹部器官结构和功能正常。
建议定期复查。
注意事项
请咨询医生,了解更多详情和建议。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注:该报告仅为模板,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检查结果填写。
腹部超声能检查出什么?1.引言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的影像检查技术,应用超声技术可检查出多种疾病,人体不同部位均可接受超声检查,其中腹部超声可为各种腹部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信息,本文主要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在肝脏、胰腺、脾脏、肾脏、胆囊、胃部和腹部大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2.腹部超声检查部位2.1检查肝脏超声技术可用于检查各类肝病,以乙型肝炎为例,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所获得超声波图像也会不同,肝脏血管瘤、肝脏脓肿、肝脏损伤以及肝硬化均有不同的超声图像。
超声技术检查肝脏,判断肝脏包膜完整性、边缘、大小,根据肝脏实质部位回声是否均匀判断肝脏活动异常,发现肝脏淋巴肿大和肝脏中腹水。
临床上乙型肝炎患者建议定期接受超声波检查,判断肝脏病变程度,及时治疗预防肝硬化和肝癌。
2.2检查胰腺腹部超声还可检查胰腺疾病,对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岛细胞瘤、胰腺癌等胰腺病变,均可使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
以急性胰腺炎为例,该种疾病属于临床急腹症,患者病情发展较快,需要快速诊断让其患者获得对症治疗,延误治疗引发败血症、多器官衰竭可导致患者死亡,超声属于无创检查技术,该种检查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痛苦,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加上高频超声探头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
2.3检查脾脏人体脾脏病变有脾脏肿瘤、脓肿和肿大等,患者通常会出现体重增加、手足发热、肌肉僵硬以及脾胃虚寒病症。
临床上诊断脾脏病变,可借助超声波技术,获得病变部位的声学信号,转变为声像图后,观察声像图可判断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血液供应关系,从而判断脾脏病变情况。
2.4检查肾脏肾脏属于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肾脏病变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对于肾病终末期患者,肾脏衰竭使其需要长时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析出以维系生命。
为预防终末期肾病,需要在早期病变阶段提高诊断正确率,用于改善肾病预后。
对于早期肾病的影像学诊断,可使用腹部超声,其诊断各类早期肾病敏感性较高。
肾脏超声检查中,超声医师需要注意性别差异和左肾右肾区别,男性肾脏体积通常大于女性肾脏体积,人体左肾体积通常大于右肾。
(二)腹部篇正常腹部报告模版: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右叶最大斜径cm),被膜光滑连续,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状结构走行清晰自然,门脉主干内径cm。
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透声性好,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内径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脾脏:形态正常,厚径cm,长径cm,实质回声均匀。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轮廓规整,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
肾脏:双肾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滑规整,皮髓质界限清晰,实质回声分布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分离。
膀胱:充盈尚好,壁光滑连续,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前列腺:形态规则,大小为cm×cm×cm,包膜连续,实质回声均匀,内外腺比例正常。
正常腹部模版(彩色多普勒):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被膜光滑连续,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状结构走行清晰自然,门脉主干内径()cm,门静脉右支血流速度()cm/s。
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薄光滑,透声性好,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内径cm,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脾脏:形态正常,厚径()cm,长径()cm,实质回声均匀,脾门处脾静脉内经未见增宽,CDFI显示血流信号正常。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滑规整,实质回声均匀,主胰管无扩张,胰周动静脉走行正常,血流信号未见异常。
肾脏: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平整,活动度良好,皮髓质界限清晰,集合系统内未见异常回声,CDFI示双肾血管树分布正常,频谱形态、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
膀胱:充盈尚好,壁光滑连续,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前列腺:形态规则,大小 ()cm ×()cm ×()cm,包膜连续,实质回声均匀,内外腺比例正常,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诊断意见: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
正常前列腺(经直肠):2D:经直肠前列腺探查,前列腺切面大小为()×()×()cm,形态规则,实质回声均匀,内外腺比例正常。
CDFI:前列腺内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显示。
正常双肾膀胱(彩色):2D:双肾切面大小分别为()cm×()cm(左)、()cm×()cm(右),轮廓光滑规整,皮髓质分界清,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腹部超声检查大全(B超)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1)检查前的准备与检查时的体位 检查前一天少吃油腻食物,并需空腹8小时。 体位:取仰卧位,作深吸气动作。为扩大观察范围,常需适当变动体位,如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 (2)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肝右叶厚度小于14CM,左叶厚度小于6CM。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一般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稍强而较胰腺稍弱或相似。 (3)病理声像图 肝囊肿 在肝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的暗区,囊壁很薄,轮廓平整光滑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其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多囊肝 肝脏弥漫性肿大,表面不规则,肝内有多发的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腔囊间肝实质回声增强。常合并多囊肾。 肝脓肿 肝实质内出现低回专长性以至无回声的局部性损害,其后回声增强。可单发,亦可多发。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线不清,边缘常不整齐,欠规则。有时在脓肿周围有数毫米宽的环形低回声,代表炎症反应区。 肝血管瘤 约70%为单发,以肝右叶最多见,一般位于肝周边部位。该肿瘤具有包膜,所以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声象图表现为园形的强回声团,轮廓完整,与肝实质的界线极为分明。约有1/10为弱回声。但包膜仍然清楚。 原发性肝癌 声像图上可分为三型: 巨块型:表现为肝内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多数为园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不规则,边缘有弱回声的带,又称弱回声晕,边界模糊不清。肿块呈较强回声或弱回声,粗而不均或其间杂有回声区,中心可坏死液化区。有时可见块中之块。肿大、形态不正常。 结节型:肝内可见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其直径多在2~3CM,轮廓较整齐,多有1至数毫米宽的弱回声晕,与肝实质分界清楚。 弥漫型:较少见,肝变形,周边为结节状,肝内正常理乱,并可见成团的强回声弥漫而不均匀地分布地肝内,难以分辨出肿块的边界。 转移性肝癌 声像图特点:肝内多发圆形肿块,其大小多数相关不大。肿块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并有周边弱回声晕,又称“牛眼征”。大多数表现为强回专长,少数可出现弱回声或中等回声。大的转移癌瘤,中心可见坏死液性腔。发生转移肝癌的肝脏,很少合并肝硬化。肝增大,形态不正常,也可局部肿大。肝内正常结构不清而乱。 肝硬化 声像图特点: 肝脏的大小和形态:肝变小,边缘凹凸不平。 肝内结构:肝纹理乱,肝内管状结构明显减少。肝内回声增强变粗。门静脉扩张。 脾肿大 肝囊壁增厚,并可为双层样结构,又称“双边征”,可出现腹水。 脂肪肝 声像图特点:肝脏普遍肿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声衰减明显,深部肝实质常不能显示。肝内血管减少。胆囊辟显示不清。 淤血肝 声像图特点:肝脏普遍肿大,肝实质回声强度和结构基本正常。肝静脉增宽大于1.0CM。
3、胆道疾病的超声诊断 (1)检查前准备与检查体位 检查前的准备:病人须禁食物小时以上,以保证胆囊、胆管内充满胆汁,并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的影响。通常在前一日晚餐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为宜。X线胃肠造影与胆囊造影:胆囊、胆管附近胃肠道内若残存有钡剂会影响超声检查。因此一般先安排超声检查,或在X线造影三日后,胆囊造影二日后再做超声检查。 检查的体位:仰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 右前斜位:身体与床面成39度至45度角。 (2)正常声像图 胆囊 纵切面为梨形,亦可为圆形或长条形。正常胆囊轮廓光滑整齐,曲线清楚明确。胆囊腔内无回声,后壁线明亮,后壁下方回声增强。正常胆囊大小为8×3.5CM,壁厚小于2~3MM。 肝内胆管 正常时,可看到左右肝管,直径2MM以下。二级以上肝内胆管分支看不清。 肝外胆管 正常时,上段肝外胆管可看到,直径应小于相应门脉的1/3,内径小于0.6CM。 (3)病理声象图: 胆囊结石 声像图特点:胆囊腔内出现强回声团。由于结石的形态、大小不同,强回声团可以是团块状或斑点状。散在的球形结石为新月形或半圆形。结石多而小时,则堆积于胆囊后壁,形成一片强回声带,难以分辨各个结石。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团,边界清楚明亮。声影:由于超声束遇到结石界面全反射,因而在结石强回声后方出现一条无回声区,又称声影。声影出现对于结石特别是小结石诊断有重要价值。改变体位时,强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这一点对结石和胆囊内肿瘤的区别有重要意义。 肝外胆管结石 声像图特点:有结石的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回声较强。胆管腔内可见强回声团。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有分界。强回声团后方有声影。 肝内胆管结石 声像图特点:肝内可见强回声团,其形态大小差异大,可为斑点状、条索状、圆形或边界不规则的症状。一般有声影。结石阻塞的远端小胆管扩张。 急性胆囊炎 声像图特点:胆囊肿大,轮廓模糊。胆囊增厚,呈强回声带,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的双边表现。胆囊内可见粗大回声斑点,不均匀,无声影。多伴有胆囊结石。胆囊周围可见液性暗区,胆囊收缩功能减弱。 慢性胆囊炎 声像图特点:胆囊缩小变形,囊腔变小。囊壁增厚,不光滑、回声增强。胆囊收缩功能差。常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声像图特点:胆囊壁内有一至数个小圆形强回声团,突入胆囊腔内,边界清晰光滑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癌 声像图上可分五类: 实块型常见型。正常液型胆下腔消失,表现为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的实性肿块。 厚壁型肿囊壁不均匀增厚,往往以颈部、体部更显著。 蕈伞型表现为弱回声或中等强回声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常为多个,底宽而边缘不整齐,无声影,不随体全变动而移动。 混合型常为厚壁型与蕈伞型特征的混合。 阻塞型病变往往不大,为弱回声或中等到强度回声肿块,堵于胆囊颈部,造成胆囊积水。 4、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1)检查前准备与检查体位 检查准备 应禁食8小时以上,尤其在禁早餐后当日上午检查为好。胃肠气体过多者,于检查前三日口服消胀片,前一日进清淡少渣饮食,睡前服缓泻剂。检查中可饮水500至1000CC,以利观察。 患者的体位 :一般取仰卧位,也可半卧位,上身与床面成30至45角。 (2)正常声象图 正常人胰腺纵断面可为三种类型: 腊肠型胰腺头、颈与体尾部厚度相似。 哑铃型颈部细,头和体尾部增厚。 蝌蚪型正常人胰头厚度小于2.5CM,体尾部厚度小于2CM。正常胰腺内部回声均匀、细小而密集,较周围组织稍弱或相似,一般随年龄增大而回声增强。正常人胰管超声测量近头部可达3MM,体部一般2MM (3)病理声像图 急性胰腺炎 胰腺普遍性肿大,胰腺轮廓呈弧形膨出,边界线模糊。胰腺内为弱回声或无回声区,其后方回声增强。胰腺周围可有积液。 慢性胰腺炎: 胰腺局部或普遍性肿大,少数亦可缩小。胰腺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其轮廓不规则、不整齐、局部可以突起。胰腺内部回声多数增强,为粗斑点状,分布不均匀。胰管可呈囊状扩张,增粗或粗细不均。 胰腺癌 胰腺形态改变:胰腺局部膨出肿大,浸润型者整个胰腺不规则肿大。胰腺癌肿块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肿块多为弱回声,可散在较强回声光点。少数为中等或强回声,分布不均。癌肿内坏死、出血、液化则出现暗区和强回声斑点相混杂的图像。间接表现:压迫总胆管下端时,可引起总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与胰管扩张。压迫门静脉,可引起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扩张。下腔静脉也可受压变窄。
5、脾脏的超声检查 (1)正常声像图 脾的膈面呈弧形结构,光滑而整齐,脏面略凹陷,可见脾门切迹,回声较强。脾实质回声非常均匀,回声强度稍低于或接近肝脏,比肾皮质的回声略高。正常脾厚度小于4CM。 (2)脾脏肿大的超声表现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脾肿大。男、女性脾厚度分别超过4CM和3.8CM,同时脾脏下缘超过肋缘线。长径超过8CM。脾脏上下端径大于10.5CM。
6、肾脏的超声检查 (1)正常声像图 正常时,有明亮的肾轮廓线。肾皮质为低回声区,仅有少量较淡的散在细光点。肾锥体为三角形的暗区、内部回声少,在集合系统周围排列成放射状,可见到3到5个或7到8个不等到。肾的中部是集合系统回声,表现为密集的明亮光点,为肾盂的回声,还有肾窦内脂肪回声的组合。正常时,集合系光点占肾宽度的1/2到2/3。 (2)病理声象图 肾盂积水 声像图特点:主要改变为中心集合系统光点分离,中间出现无回声暗区,其宽度在8MM以上。中度肾盂积水时,肾盂无回声区呈椭圆形、长条形或菱形。巨大肾盂积水时,仅见大片暗区伴有分隔光带,肾实质变薄。 肾囊肿 声像图特点:肾内可见边缘整齐的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光滑、整齐。囊壁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 多囊肾 声像图特点:肾外形普遍增大,肾内可见多个圆形无回声区,大小不等到,边缘整齐。 肾肿瘤 错构瘤为良性肿瘤。声像图上可风许多分布均匀的强回声团,边界清晰。 肾癌声像图一般是实性均质暗区,在其中可见散在细小光点,分布均匀。肿物边界不如囊肿清晰,内部回声比正常肾实质回声强。有时肾实质内出现不均质暗区,是由于出血所致。 肾结石 直径0.5CM以上的结石出现强回声光团或光点,其后方伴有声影。肾结石常伴有肾盂积水。
7、膀胱的超声检查 (1)检查前准备 查前多饮水,禁排尿使膀胱充盈,粘膜伸展,易于发现病变。 (2)正常声像图 正常膀胱充盈时,男性膀胱横切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纵切面略呈三角形,膀胱后壁向后突出。妇性膀胱由于其后方有子宫存在,其后面略有凹陷。正常膀胱内壁光滑,完整且整齐。 (3)病理声像图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中,移行上皮乳头状癌最常见,占90%。 声像图特点:膀胱肿瘤声像图在肿瘤部呈明亮的光点和光团,透声较好,一般在肿瘤的深部无声影。对膀胱肿瘤的分期,主要观察肿瘤附着部膀胱壁的光带是否连续和完整。当肿瘤侵及肌层时。膀胱壁光带零乱不整齐。海藻样、菜花样及有蒂肿瘤一般分期较低,乳头状、广基底肿瘤分期较高。 膀胱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