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_渠芳
- 格式:pdf
- 大小:485.18 KB
- 文档页数:6
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渠芳;陈清华;连承波【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23)001【摘要】小层规模内单砂体的细分是目前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运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小层对比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法,详尽剖析了目前在河流相单砂层细分对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过于强调沉积间歇面的作用、机械运用等高程对比原则、单纯依据砂体厚度劈分等.指出在层次细分与对比过程中,不可过分拘泥于沉积砂体的层次性,而是需要对沉积过程和砂体的成因作出合理解释,研究砂体本身固有的沉积学特征及其空间展布特点,将各种地层对比、划分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建立精确的储层地质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预测提供依据.【总页数】5页(P17-21)【作者】渠芳;陈清华;连承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基于复合砂体构型样式的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方法 [J], 胡光义;陈飞;范廷恩;胡宇霆2.A区前缘相储层细分对比技术适用性研究 [J], 刘丽娟3.河流相储层细分与对比中存在的问题 [J], 渠芳;陈清华;连承波;郝志伟;张军涛4.油藏开发阶段河流相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 [J], 龙国清;韩大匡;田昌炳;刘卓;王守泽;段斌5.旋回对比技术在河流相地层细分对比中的认识:以南美E油田白垩系储层为例 [J], 徐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徐永欣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06(18)9
【摘要】东辛油田馆上段河流相储层由于油层发育差、油砂体分布零散,平面上连通性差、非均质性强,导致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对比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沉积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和结构单元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公认的细分储层和研究储层空间分布的先进理论,在河流相储层的研究中也已经被大量应用.基于这种新的方法,同时借鉴、应用这两项技术的一个新的流动单元划分思路应运而生.通过对研究区流动单元的识别、分类、划分及检验,证明这种划分流动单元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为油田开发服务.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徐永欣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
【相关文献】
1.河流相流动单元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黄骅坳陷羊二庄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
2.喇嘛甸油田北北块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3.喇嘛甸油田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4.河流相储集岩体流动单元的划分及空间分布规律--以
埕岛油田馆上段油藏为例5.河流相储层三维流动单元模型建立--以孤东油田七区馆上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