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学实验教案

动物学实验教案

动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动物的细胞与组织

一、目的

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2、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一、内容

1. 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马蛔虫细胞的有丝分裂制片。

2.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二、操作及观察

(一)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

取材→置滴有0.7%NaCl溶液的载玻片→加盖玻片→加一滴0.1%的亚甲蓝→镜检。(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辨认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三)上皮组织:单层上皮、复层上皮

(四)疏松结缔组织:辨认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五)血细胞:区别人、蛙红血细胞的结构。

(六)肌肉组织:平滑肌、横纹肌

三、作业

绘人口腔上皮细胞图

实验二变形虫和草履虫

一.实验目的

通过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观察,了解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略)

三.操作与观察

1.变形虫和草履虫的培养

2.变形虫的观察:质膜、外质、内质、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及伪足的形成

3.草履虫的观察:

1)前、后端的观察;2)运动方式

3)结构观察:表膜、纤毛、刺丝泡、口沟、胞口、胞咽、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

注意:前后端伸缩泡间及伸缩泡和收集管间收缩时有何规律?

4.其它原生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

绘变形虫和草履虫全形放大图

实验三水螅及其它腔肠动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水螅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材料(略)

三.操作与观察

1、水螅的活体观察、刺细胞、刺丝的观察。

外形及对刺激的反应,区别水螅的口端和基盘,辨认内、外胚层的各种细胞。

捕食活动

纵切片:区别口端、基盘、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及消化循环腔。

横切片(高倍镜):

外胚层:外皮肌细胞——为一层排列整齐的大型细胞。

间细胞——位于皮肌细胞间,小圆形,常数个聚集一起。

刺细胞——皮肌细胞间染色较深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

神经细胞——呈三角形,位于外胚层基部,胞核染色极浅。

感觉细胞——数量很少,分布于皮肌细胞间。

中胶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的一层非细胞结构的胶状物质。

内胚层:内皮肌细胞——长锥形,较外皮肌细胞大,游离端通常有2条鞭毛(不易见到),细胞内有空泡及食物泡。

腺细胞——分布于内皮肌细胞之间,着色较深,内含较多的分泌颗粒(颜色较深,位于游离缘)少量感觉细胞和间细胞

2、水螅网状神经的显示。

3、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认识标本室中腔肠动物种类。

作业:绘水螅的横切面图。

实验四涡虫

一. 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涡虫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 材料

活体涡虫、涡虫横切片和全形封片

三. 操作与观察

1、外形观察:眼点、口、生殖孔。

2、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口、咽、肠;

排泄系统: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

神经系统:脑、神经索、横神经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雄性: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生殖腔雌性:卵巢、输卵管、阴道、生殖腔、卵黄腺

3、体层(横切片):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四. 作业

绘涡虫1/2 横切面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五华枝睾吸虫及其他吸虫

一. 目的与要求

通过华枝睾吸虫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寄生虫由于寄生生活方式,在结构上引起的变化。

二. 材料

华枝睾吸虫全形封片

三. 操作与观察

1、外形:柳叶状、口吸盘、腹吸盘

2、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盲肠

排泄系统:排泄管、排泄囊、排泄孔

生殖系统:雄性:精巢、输精管、贮精囊、雄性生殖孔

雌性: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卵黄腺、卵黄管、成卵腔、卵壳腺、劳氏管、子宫、雌性生殖孔

四. 作业

绘华枝睾吸虫整体图,并注明其结构。

实验六蛔虫及其它线形动物

一. 目的要求

了解蛔虫形态结构及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 材料:猪蛔虫浸制标本及横切片

三. 实验步骤及内容

1. 外形:雌雄、背腹、前后端的区别

2. 内部解剖(解剖方法)

消化系统:口、咽、肠、直肠及肛门

排泄系统:2条排泄管位于侧线中

生殖系统:雄,精巢、储精囊、射精管、雄孔

雌,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雌孔

3. 横切面观察

角质膜、表皮层、体线、肌肉层(原生质部和收缩部)、肠、原体腔、卵巢、输精管、子

宫、精巢、输精管、储精囊

4.其它线虫观察

三. 作业:绘蛔虫横切面图

实验七环毛蚓及其它环节动物

一. 实验目的: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 实验内容:环毛蚓浸制标本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环毛蚓横切片观察

三. 实验步骤

1. 外形观察:环带、刚毛、环节、节间沟、受精囊孔、雄孔、雌孔、背孔.注意:前后端、

背腹面

2. 内部解剖

1)解剖方法及注意事项 2)隔膜

3)消化系统:口、咽(Ⅳ-Ⅴ)、食管(Ⅵ-Ⅷ)、嗉囊(Ⅸ前)、砂囊(Ⅸ-Ⅹ)、胃(Ⅺ-ⅩⅣ)、肠(ⅩⅤ后)、盲肠

4)循环系统:背血管、心脏(Ⅶ、Ⅸ、Ⅻ、ⅩⅢ)、腹血管、食道侧血管、神经处血管

5)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雄性:精巢囊(Ⅺ、Ⅻ二对,内含精巢和精漏斗)、储精囊(Ⅺ、Ⅻ)、输精管、前列腺

雌性:卵巢(ⅩⅢ前缘)、卵漏斗、输卵管、受精囊

6)神经系统: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

3. 横切片观察

角质膜、上皮层、肌层、体腔膜、肠、血管、神经索(注意:原体腔和真体腔的区别)

4. 作业:绘蚯蚓1/2横切面图

实验八河蚌及其他瓣鳃纲动物

一. 目的要求

通过对河蚌的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掌握瓣鳃纲的主要特征,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主

要特征。

二. 材料

河蚌浸制标本、其他贝类标本

三. 实验操作及观察

1. 外形:前后端、背腹面、壳顶、生长线、韧带

2. 解剖方法、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管、出水管、足

3. 呼吸系统:瓣鳃、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鳃上腔

4. 循环系统:围心腔、心脏(2心耳、1心室)、动物干

5. 排泄系统:肾脏(肾体和膀胱)、围心腔腺

6.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7. 消化系统:口、食管、胃、肝脏、肠、直肠

8. 神经系统: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

三. 作业

绘河蚌内部结构图

实验九乌贼及其他头足类动物

一. 目的要求

通过乌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掌握头足纲的主要特征,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 材料

乌贼活体、其他头足类标本

三. 实验操作及观察

1. 外形

头足部:腕(触腕、茎化腕)、眼、口

颈部:漏斗、舌瓣、闭锁器

躯干部:外套膜、外套腔、鳍、壳

2. 内部解剖

1)呼吸系统:鳃

2)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雌性:卵巢、输卵管、缠卵腺、副缠卵腺

雄性: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精荚囊

3)排泄系统:肾

4)循环系统:前大V、后大V、鳃心、心脏(2心耳、1心室)、前大A、后大A

5)神经系统:脑(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星芒神经节、视神经节

6)消化系统:口、口球、食管、胃、胃盲囊、肠、肝脏、唾液腺、胰腺、墨囊

7)软骨:头中央和眼基部具半透明的软骨

三. 作业

绘乌贼生殖系统图

实验十对虾及甲壳纲主要类群

一. 目的要求:通过对对虾(沼虾或螯虾)的外形观察和内部结构解剖,了解甲壳纲的主要特征。

二. 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

1. 头胸部:头部5节和胸部8节愈合而成,头胸甲、额剑、复眼、颈沟、鳃腔

2. 腹部:7节(含尾节)

3. 附肢:19对,头胸部附肢(小触角、大触角、大颚、小颚2对、颚足3对、步足5对),腹部附肢(5对腹肢、1对尾肢)

(二)内部结构

1. 呼吸系统:鳃(侧鳃、足鳃、关节鳃、肢鳃)

2. 循环系统:围心窦、心脏、心孔、动脉

3.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雄性:精巢1对(位于心脏前下方,白色)、输精管、雄孔(开口于第5步足基部内缘)雌性:卵巢1对,输卵管开口于第3步足基部内侧

4.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中肠、后肠、肛门;肝胰腺

5. 排泄系统:触角腺也称绿腺(第2触角基部)

6. 神经系统:食道下神经节、围食道神经节、食道上神经节,腹神经链

三. 作业:按顺序排列附肢并注明名称

实验十一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一. 目的要求:通过对蝗虫外形观察和内部结构的解剖,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二. 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观察

1. 头部:复眼、单眼、触角、口器(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

2. 胸部:分前、中、后胸3节,外骨骼由背板、腹板和侧板组成。具翅2对、足3对、气门2对

3. 腹部:11节,8对气门、1对听器(腹部未端雌、雄差异)

(二)内部解剖

1. 循环系统:管状心脏(心室、心孔)、心翼肌、大动脉

2. 呼吸系统:气管、气囊。气管临时装片制作

3. 生殖系统:雌雄异体、异形

1)雌性:卵巢、输卵管和受精囊(卵萼、副性腺)

2)雄性:精巢、输精管、射精管、前列腺、储精囊

4. 消化系统:前肠(口腔、咽、食道、嗉囊、前胃)、中肠(胃盲囊)、后肠(回肠即大肠、结肠、直肠、肛门);唾液腺(1对嗉囊腹面两侧,白色葡萄状)

5. 排泄系统:马氏管

6. 神经系统:脑、围食道神经、腹神经链

三. 作业:绘蝗虫内部解剖图

实验十二昆虫分类

一. 目的要求:学习昆虫分类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检索表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了解重要目

的主要特征,认识习见种类。

二. 内容:观察昆虫不同类型的口器、翅、足和触角;观察昆虫的变态类型;认识主要目及

种类。

三.操作及观察

(一)分类特征

1.口器: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舐吸式、虹吸式

2.足:步行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足、跳跃足、攀缘足

3.翅:膜翅、革翅、鞘翅、半鞘翅、不衡棒、鳞翅、缨翅、毛翅

4.触角:刚毛状触角、丝状触角、念珠状触角、锯齿状触角、栉齿状触角、羽毛触角、膝状触角、具芒状触角、环毛状触角、球杆状触、锤状触角、鳃状触角

5.变态类型:无变态、有变态(渐变态、半变态、完全变态)

(二)检索表

四.作业:列检索表

实验十三海盘车及其它棘皮动物

一.目的:通过海盘车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了解棘皮动物的基本特征。

二.材料:海盘车浸制材料和其它棘皮动物标本

三.操作及观察

1.外形观察:棘、棘钳、皮鳃、口、步带沟、管足、筛板、肛门

2.内部解剖

1)体腔

2)消化系统:直肠与直肠盲囊、胃、食管

3)水管系统:筛板、石管、环水管、辐水管、管足与坛

4)生殖腺:雌雄异体,位于两腔基部间隔板的两侧,分支状

5)骨骼:步带板、侧步带板、下缘板和上缘板、背侧骨板、龙骨板

四.作业:绘海盘车水管系统图。

实验十四半索动物、原索动物及圆口纲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柱头虫、文昌鱼、七鳃鳗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明确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内容

柱头虫和文昌鱼的外形观察。文昌鱼整体封片及横切面的观察。海鞘标本示范。

三、材料

柱头虫、海鞘、文昌鱼的浸制标本;文昌鱼整体封片及横切片。

四、操作与观察

(一)柱头虫的外形观察:

柱头虫全体可分为三部分:吻部、领部、躯干部(鳃殖部、肝部、腹部)

(二)文昌鱼的观察:

1、文昌鱼整体封片观察

(1)口笠与前庭

(2)口须与轮器

(3)缘膜与缘膜触手

(4)口、咽、肠、肝盲囊、鳍、神经管、脊索、肌节与肌隔、生殖腺

2、文昌鱼横切片观察

观察神经管、脊索、肌节、围鳃腔、体腔、生殖腺、肠、肝盲囊等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三)海鞘的浸制标本观察

五、作业

绘文昌鱼过咽横切面图,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实验十五鲫鱼的骨骼和内脏

一、目的:掌握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内部各大系统的形态构造及其特点

二、材料:鲫鱼活体及骨骼标本

三、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体表、体形、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二)消化系统

1.口腔、咽

2.食道、肠、泄殖腔、胆囊

3.消化腺:肝胰腺

(三)呼吸系统

鳃:鳃弓、鳃耙、鳃片

(四)循环系统

1.心脏:心房、心室、静脉窦

2.动脉:颈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3.静脉系:腔静脉、肺静脉、门静脉

(五)排泄系统

1、肾脏

2、输尿管

3、膀胱

(六)生殖系统

1.雄性:精巢、输精管

2.雌性:卵巢、输卵管

1、头骨:脑颅、咽颅

2、脊柱和肋骨

3、附肢骨骼

四、作业

绘鲫鱼的剖面图

实验十六、十七鱼纲分类

一、目的

认识常见的和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了解各群鱼类的特点;学习鱼纲的分类方法。

二、内容

1、鱼类的测量方法、记载及种的描写。

2、鱼纲分类: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

3、检索表的编制。

三、材料

浸制的准备观察的鱼类。

四、操作及观察

1、鱼类的一般测量与记载

2、鱼类分类术语

3、描写鱼类的种时,可参考下列内容:外形观察、内部解剖、生活习性等。

4、国内常见目及代表种

五、作业

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

实验十八、蟾蜍(青蛙)的解剖

一、目的:掌握蟾蜍外部形态及内部各大系统的形态

构造及其特点

二、材料:蟾蜍活体及骨骼标本

三、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体表、眼睛、外鼻孔、耳后腺、四肢

(二)消化系统

1.口腔: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食道开口、舌

2.食道、胃、肠、泄殖腔

3.消化腺:肝脏、胰脏

(三)呼吸系统

1.鼻腔与口腔

2.喉气管室

3.肺

1.心脏:心房、心室、动脉圆锥、静脉窦

2.动脉:颈动脉弓、体动脉弓、肺皮动脉弓

3.静脉系:腔静脉、肺静脉、门静脉

(五)泄殖系统

1.雄性泄殖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精巢、脂肪体

2.雌性泄殖系统:卵巢、输卵管

(六)骨骼系统

1、头骨

2、脊柱

3、附肢骨骼

四、作业

绘蟾蜍剖面图

实验十九两栖纲的分类

一.分类术语

二.分类概况

(一)有尾目

1.分类依据:以头部骨骼和外部形态特征为依据,如犁骨齿的形式、头部骨片排列次序、体形大小、皮肤光滑或疣粒大小和多少、体侧肋沟、唇褶,卵大小、色素分布和卵胶囊形状。

2.主要特征:皮肤裸露无鳞,体侧常具肋沟,常具上、下眼睑,无鼓膜、鼓室,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唇缘多具唇褶。

3.主要科的特征

1)隐鳃鲵科:口大、眼小无眼睑,头、躯干宽扁,尾侧扁;体侧有纵肤褶,鳍褶发达;犁骨齿和上颌齿平行,呈长弧形;无鳃;椎体呈‘’;体外受精,卵呈念珠状排列于胶囊内,如大鲵。

2)蝾螈科:皮肤光滑,四肢发达;犁骨齿‘’形,椎体‘’,肛腺3对,体内受精,卵单生。如东方蝾螈。

(二)无尾目

1.分类依据:

分科:主要根据骨骼和外形,肩带与胸骨的组合形式,椎体的类型等。

分属、种:主要根据瞳孔形状,耳后腺有无,指趾吸盘大小,趾蹼发达程度,声囊类型,皮肤上的疣粒、角质齿、色斑、蝌蚪的唇齿行数和排列形式等。

2.主要科的特征

1)蟾蜍科:皮肤极粗糙,具耳后腺,上颌无齿、无犁骨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肩带弧胸型,椎体前凹型。

2)雨蛙科;肩带弧胸型,椎体前凹型,上颌有齿,指、趾末端两骨节有间介软骨末端有吸盘。

3)蛙科:肩带固胸型,上颌具齿,常具犁骨齿,舌后端分叉或不分叉。

4)树蛙科: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具间介软骨,指、趾端具吸盘、并有马蹄形横沟。

三、作业

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

实验二十爬行纲分类

一. 分类术语(略)

二. 主要类群

(一)龟鳖目:体被背腹甲,大多水生,在陆上产卵。

(二)有鳞目

蜥蜴亚目蛇亚目

附肢大多存在大多退化

眼具动性眼睑不具动性眼睑

下颌骨左右互相固着左右以韧带相连

鼓膜、鼓室及咽鼓管常存在不发达

胸骨有无

尾长尾长大于头体长尾长小于头体长

1.蜥蜴亚目

1)壁虎科:皮肤柔软、头顶无对称排列的大鳞;体背粒鳞,腹部为圆鳞或六角形鳞;无活动眼睑;趾端膨大;‘’型椎体。

2)石龙子科:体被鱼鳞状的光滑鳞片,腹鳞近圆形;头背具对称大鳞;无股窝或鼠蹊窝。3)蜥蜴科:头背具对称排列的大鳞,腹鳞为方鳞或矩形,有股窝或鼠蹊窝。

2.蛇亚目:体细长,四肢消失,肩、胸骨退化,上下眼睑愈合不能活动,方骨可动,无外耳、鼓膜、鼓室和咽鼓管,无胸骨、肋骨可动。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无毒蛇

体形较粗短较细长

头形较大,多呈三角形,蝰亚科多呈椭圆形多呈椭圆形,较小

眼间鳞具大小鳞片, 头背全为小鳞片大形鳞片

瞳孔直立(少数圆形) 圆形

尾短,骤细长(花条蛇,绿瘦蛇除外) 长,渐细

肛鳞多为一片常为二片

动态常翻团,爬行时蹒珊大意爬行敏捷

1) 游蛇科:上下颌具齿,尾下鳞双行。约1400种,我国 141种,浙江42种

2) 眼镜蛇科:上下颌具齿,上颌短,具前沟牙,头椭圆形,有毒。如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180多种,我国4属8种,我省4属5种

3) 蝰科:具长管牙,头大,尾短,蝮亚科具颞窝。如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180多种,我国5属20种,我省3属6种

三.蛇伤类型与症状

1.神经毒: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等,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为前沟牙类。

2.血循环毒: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蝰蛇等。可损害血液和心血管系统,导致严重出血和心脏抑制等。为管牙类。

3.混合毒: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

四、作业

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

实验二十一鸡或鸽子的解剖

一、目的:通过对鸡(或家鸽)骨骼及解剖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

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学习解剖鸟类的方法。

二、材料:鸡(或家鸽)活体及骨骼标本

五、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体表、体形、眼睛、喙、外鼻孔、四肢、外耳孔。

(二)消化系统

1.口腔:内鼻孔、喉门、食道开口、舌

2.食道、嗉囊、胃(腺胃和肌胃)、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大肠)。

3.消化腺:肝脏、胰脏

(三)呼吸系统

外鼻孔、内鼻孔、喉、气管、肺、气囊。

(四)循环系统

1.心脏:心房、心室

2.动脉

3.静脉

(五)泄殖系统

1.排泄系统

肾脏、输尿管、泄殖腔

2、生殖系统

雄性:精巢、输精管

雌性:卵巢、输卵管

(六)骨骼系统

1、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2、头骨

3、肩带、前肢及胸骨

4、腰带及后肢

六、作业

绘鸟类的消化系统(或泄殖系统)图。

实验二十二鸟纲分类

一、分类依据

1、骨骼的形态和排列:龙骨突的有无和腭型

⑴、裂腭型——左右上颌骨和腭骨在正中线处不汇合,犁骨发育完善,其前端类锐,后

端围绕蝶骨吻突,为原始型,见于鸠,鸽,许多涉禽及游禽类

⑵、索腭型——左右颌腭合并形成完整的顶盖,犁骨小或退化,包在基蝶骨的前端,裂

腭以外的涉禽,游禽。

⑶、雀腭型——左右颌腭骨在正中线处不汇合,梨骨广阔,前端钝,后端内缺刻,鸣禽

类。

⑷、蜥腭型——颌腭骨只留遗迹,梨骨为一对棒状体(啄木鸟)

2、翼的形状

⑴、园翼(黄鹂)

⑵、尖翼(家燕)

⑶、方翼(八哥)

3、尾羽的形状

⑴、平尾(鹭)

⑵、园尾(八哥):凸尾(伯劳),楔尾(啄木鸟),尖尾

⑶、凹尾(沙燕)

4、尾羽的数目

5、鸟嘴的形状

⑴、钩曲状,如鹰,鹦鹉

⑵、楔状,如啄木鸟

⑶、园锥状如鸡

⑷、扁平宽阔具缺刻如锯齿鸭;缺刻成栉状,如绿头鸭

⑸、强直端有钩曲如:鸬鹚;强直端尖,如鹳

⑹、扁长杓状如篦鹭

⑺、上下啄左右交叉,如交嘴雀

6、鸟脚长短

7、趾的排列

1)常态足(不等趾型):3趾前1趾后;如鸡

2)对趾型:第2、3趾前,1、4后,如啄木鸟

3)异趾型:第3、4趾前,1、2后,如咬鹃

4)并趾趾:前3趾基部有不同程度愈合,如翠鸟

5)前趾足:4趾均向前,如雨燕

8、蹼

⑴、蹼足:前三趾间完全有蹼愈合,如雁,鸭等

⑵、凹蹼足:蹼中部凹入状如鸥

⑶、全蹼足:四趾间都具有蹼,如鸬鹚

⑷、半瓣蹼足:趾间微具蹼膜,如鹭

⑸、瓣蹼足:趾两侧有叶状瓣膜,如辟鸟虎鸟

9、鸟体各部羽毛颜色

10、雏

⑴、早成鸟——孵出的幼鸟密生羽毛,能行走和独立取食,如鸡

⑵、晚成鸟——孵出的鸟仅初生羽,不能行走,靠亲鸟喂食,如鸽

二、外形简介

⑴、头部:额,头顶,枕部,眼,围眼,颊,耳羽,颏

⑵、颈部:后颈,颈侧,喉(上喉、下喉)

⑶、躯干:背、腰、胸侧、肋、胸、腹、肛周

⑷、翼:飞羽(初级、次级、三级飞羽)、上覆羽、小翼羽

⑸、脚:股、胫、跗、趾

⑹、尾

三、量度(见图)

⑴、体长

⑵、嘴峰长

⑶、翼长——翼角至最长飞羽端的直线距离

⑷、跗长——有跗中关节的中点,至跗与中串关节前面最下方的整片鳞下缘的直线距离。

四、分类

(一)主要目

全世界约9021种,我国约1186种,浙江省有414种28亚种,隶属于19目63科。

1.鹈形目( Pelecaniformes)大型游禽,4趾间具全蹼、嘴大具钩、喉囊发达。斑

嘴鹈鹕、鸬鹚(鱼鹰)

2.鹳形目(Ciconiiformes) 大中型涉禽,嘴、颈、腿均长,胫裸露、趾细长、4趾在

同一平面(与鹤类不同)、晚成鸟。鹳和鹭(中趾爪内侧具栉状突、颈部‘S’型。

3.雁形目(Anserifoemes) 大中型游禽,嘴扁、边缘具梳状栉板、前3趾间具蹼、具

‘翼镜’、气管基部具骨质囊(发声时共鸣)、雄鸟具交配器、尾脂腺发达、早成鸟。

野鸭、雁、天鹅

4.隼形目(Falconiformes) 大、中型,嘴具利钩、钩爪锐利、晚成鸟。红脚隼、秃鹫

5.鸡形目(Galliformes) 陆栖,爪钝、上嘴弓形、嗉囊发达、翼短圆、雌雄大多异色、

早成鸟。绿孔雀、红腹锦鸡、环颈鸡、褐马鸡、鹌鹑

6.鹤形目(Gruiformes) 体大小不等,涉禽,腿、胫、喙较长、胫部常裸露无羽、趾不

具蹼或微具蹼、后趾高于前3趾、早成鸟。丹顶鹤、秧鸡类

7.鸥形目(Lariformes) 习性近游禽,前3趾间具蹼、翼尖长善飞、形态上为早成鸟、

习性似晚成鸟。红嘴鸥、燕鸥

8.号鸟形目(Strigiformes) 夜行性猛禽,外趾能后转成对趾型(利攀缘)、两眼大向前、

具‘面盘’(有助于分辨声响)、耳孔大、具耳羽、羽片柔软、晚成鸟。长耳号鸟

9.啄木鸟目(Piciformes) 攀禽,脚对趾型、嘴形似凿、尾书羽轴硬而富有弹性、晚成

鸟。斑啄木鸟

10.雀形目(Passeriformes) 鸣禽,鸣管及鸣肌复杂、趾3前1后、后趾与中趾等长(离

趾型)、跗后的鳞片愈合成一块完整的鳞板、晚成鸟。百灵、家燕、画眉、麻雀。我国有28种,650余种

五、作业

1、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

2、比较三个总目的特点。

实验二十三家兔的解剖

一、目的

通过对家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观察和解剖,进一步了解哺乳动物有关系统的主要特征,掌握哺乳类的基本技术。

二、内容

1.实验用兔的处死方法;

2.家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3.家兔骨骼标本观察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一)外形观察

1. 头[口、触须、唇、眼(眼睑、退化的瞬膜)、外耳壳]与颈部。

2.躯干(背部、胸部和腹部)与尾。

(二)内部解剖

1、消化系统

(1)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眶下腺;(2)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肠管;(3)消化腺:肝脏、胰脏

2、呼吸系统:口腔、咽、喉头、气管和肺

3、循环系统

(1)心脏: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静脉系统:前大静脉(锁骨下静脉、总颈静脉、奇静脉)、后大静脉(肝静脉、肾静脉、腰静脉、生殖静脉、髂腰静脉、总髂静脉)、|肝门静脉、肺静脉

(3)动脉系统:无名动脉、颈动脉、腹腔动脉、肾动脉、尾动脉、肺动脉

4、泄殖系统

(1)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生殖系统:雄性——睾丸、阴囊、输精管、阴茎;

雌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5、骨骼系统:示范

四、作业

绘家兔泄殖系统图。

实验二十四哺乳纲分类

一.目的

了解哺乳纲重要目及科的特征;学习使用检索表。认识常见的及有经济意义的种类。二.分类术语

三. 分类概况

(一)食虫目:小型兽类。四肢短,具5趾,有利爪;体被软毛或硬棘;吻细长突出,牙齿原始,适于食虫;外耳及眼较退化。大多夜行性。

代表动物:刺猬

(二)翼手目:前肢特化,适于飞翔。具特别延长的指骨。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

及尾之间具薄而韧的翼膜,前肢仅第1或者1、2指端具爪;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夜行性、飞翔。如蝙蝠。

(三)灵长目:树栖,大多拇指(趾)与其它指(趾)相对,适于树栖攀缘及握物;锁骨发达,手掌裸露并具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指(趾)端除少数具爪外多具指甲;大脑半球高度发达;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雌兽有月经;群栖。如蜂猴、金丝猴、黑长臂猿。

(四)鳞甲目:体外覆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不具齿,吻尖、舌发达;前爪极长,适于挖掘蚁穴、舐食蚁类等昆虫。如穿山甲。

(五)兔形目:上颌具2对前后着生的门齿,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门牙的后方(称重齿类),门牙前后缘具珐琅质;无犬牙,上唇具唇裂,适于食草。如草兔。

(六)啮齿目: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牙,仅前面被釉质,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嚼肌特别发达。如松鼠科、仓鼠科、鼠科、河狸科等。

(七)食肉目门牙小、犬齿强大而锐利,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突如剪刀状相交,特化成裂齿,指(趾)端具利爪,脑及感官发达,毛厚多具色泽。如犬科、熊科、大熊猫科、猫科、鼬科等。

(八)奇蹄目第三指(趾)负重,其余退化或消失,指(趾)端具蹄,门齿适于切草,犬牙退化,臼齿咀嚼面上有复杂的棱脊。如马科、犀牛科

(九)偶蹄目第三、四指(趾)同等发育(偶蹄),其余退化,尾短,上门牙退化或消失。如猪科、河马科、驼科、鹿科、长颈鹿科、牛科。

五、作业

编制一个简单的检索表。

动物学实验教案

动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动物的细胞与组织 一、目的 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2、了解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一、内容 1. 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马蛔虫细胞的有丝分裂制片。 2. 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二、操作及观察 (一)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 取材→置滴有0.7%NaCl溶液的载玻片→加盖玻片→加一滴0.1%的亚甲蓝→镜检。(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辨认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三)上皮组织:单层上皮、复层上皮 (四)疏松结缔组织:辨认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五)血细胞:区别人、蛙红血细胞的结构。 (六)肌肉组织:平滑肌、横纹肌 三、作业 绘人口腔上皮细胞图 实验二变形虫和草履虫 一.实验目的 通过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观察,了解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略) 三.操作与观察 1.变形虫和草履虫的培养 2.变形虫的观察:质膜、外质、内质、细胞核、食物泡、伸缩泡及伪足的形成 3.草履虫的观察: 1)前、后端的观察;2)运动方式

3)结构观察:表膜、纤毛、刺丝泡、口沟、胞口、胞咽、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 注意:前后端伸缩泡间及伸缩泡和收集管间收缩时有何规律? 4.其它原生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 绘变形虫和草履虫全形放大图 实验三水螅及其它腔肠动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水螅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材料(略) 三.操作与观察 1、水螅的活体观察、刺细胞、刺丝的观察。 外形及对刺激的反应,区别水螅的口端和基盘,辨认内、外胚层的各种细胞。 捕食活动 纵切片:区别口端、基盘、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及消化循环腔。 横切片(高倍镜): 外胚层:外皮肌细胞——为一层排列整齐的大型细胞。 间细胞——位于皮肌细胞间,小圆形,常数个聚集一起。 刺细胞——皮肌细胞间染色较深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 神经细胞——呈三角形,位于外胚层基部,胞核染色极浅。 感觉细胞——数量很少,分布于皮肌细胞间。 中胶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的一层非细胞结构的胶状物质。 内胚层:内皮肌细胞——长锥形,较外皮肌细胞大,游离端通常有2条鞭毛(不易见到),细胞内有空泡及食物泡。 腺细胞——分布于内皮肌细胞之间,着色较深,内含较多的分泌颗粒(颜色较深,位于游离缘)少量感觉细胞和间细胞 2、水螅网状神经的显示。 3、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认识标本室中腔肠动物种类。 作业:绘水螅的横切面图。 实验四涡虫 一. 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涡虫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二. 材料 活体涡虫、涡虫横切片和全形封片 三. 操作与观察 1、外形观察:眼点、口、生殖孔。 2、内部结构

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海燕)

《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重难点: 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难点: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方法:阅读分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幻灯片展示),我们可用看到分布在地球上不同环境的生物,其行为多种多样,那么,这些动物的行为,是科学家如何去研究得到答案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先请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并板书: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观察法 (多媒体展示狮子捕食猎豹的视频) 问:对于异常凶猛的狮子,科学家是如何得到这个短片的,如果换做同学们去做,你应该如何操作?(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归纳起来,(1)将自己伪装好,隐藏起来实地拍摄(2)把摄像头做成像石头的形状安置在狮子经常出没的地方,通过摄像机来记录狮子的行为。 问:(1)研究这个行为时,科学家是不是把狮子抓回来在动物园观察?——没有,是野外自然状态的实地观察。 (2)在野外观察时,观察者是否有干扰狮子捕食的动作? ——否。不影响,不干扰。 (3)在这个行为的研究中,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或目的? ——为了观察、记录狮子的行为。 像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就是观察法,其要点就是只观察记录,不影响,不干扰。(要求学生归纳总结) 运用:完成自主学习一。(展示学生答案并点评:观察法都具有对动物不施加影响这一个特点。)(板书小结) 过渡:同学们对观察法有一定的了解后,听下面这段材料,(图片展示)小野雁经过母雁孵化,出壳不久后就可以离巢,跟着母

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完整教学 第一章引言 医学实验动物学是医学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体内的生理、病理过程,为人类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教学将系统地介绍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实验动物种类、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实验动物行为学等内容,以期使学生深入了解医学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实验动物的定义、分类、特点和用途。学生将了解到实验动物是指特定用途的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等。实验动物按用途分为实验动物和试验动物,按物种分类有小型实验动物、中型实验动物和大型实验动物等。同时,还将介绍实验动物应用于医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与人体相似性、易于饲养繁殖、实验时间短等特点,使学生了解到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价值。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本章将介绍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场所、饲养设备、饲料的选购与配制、饮用水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管理等。学生将学习到如何确保实验动物的合

理饲养与环境条件,以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章实验动物行为学 实验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实验动物的行为规律及其与环境、其他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章将介绍实验动物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实验动物的行为特征、行为观察和行为测试方法等。学生将了解到通过对实验动物行为的观察与测试,可以获得实验动物的行为数据,从而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心理过程。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动物学特性 本章将重点介绍实验动物的动物学特性,包括动物的解剖学特征、生理学特征、生长发育特征等。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实验动物的基本解剖学结构、生理学功能和生长发育规律,以便于理解和分析实验动物实验结果。 第六章实验动物的传染病学 实验动物的传染病学是研究实验动物与人、动物间传染病的学科。本章将介绍实验动物传染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途径、传染源、传染力等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实验动物传染病学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性,并了解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类型和防控措施。 第七章实验动物的实验方法

动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三扁形动物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华枝睾吸虫及其他寄生扁虫的收集方法; 2、通过对涡虫形态结构的观察,了解扁形动物及涡虫纲的基本特征; 3、通过对华枝睾吸虫及猪带绦虫观察,掌握寄生扁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构特征; 4、认识常见的扁形动物; 二、内容及步骤: (一)华枝睾吸虫及其他寄生扁虫的收集:与当地医院或屠宰场联系,从病人或带病动物体中获得标本,从动物的肠壁或血管壁上分离扁虫时,不可直接 用手或镊子在虫体的中部发力,应小心将虫体的头节或吸盘从动物的肠壁 或血管壁上分离出,洗净并固定之; (二)涡虫装片及的观察:区分三胚层结构,外胚层有单柱的表皮细胞(腹面的有纤毛)、杂有腺细胞、表皮细胞内为非细胞构造的基膜;中胚层形成肌肉层和实质组织,基膜以内依次为环肌、斜肌和纵肌,与表皮共同构成体 壁(皮肌囊),实质组织填充于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呈网状,含有许多黄 色小泡状的构造,故无体腔,内胚层形成单层肠上皮组织。 (三)华枝睾吸虫整体装片的观察:(具体内容可参看课本P126图6-19A) 1、大小、形状:(如葵花籽仁,扁平柳叶状),淡红色,具有两个吸盘; 2、消化系统:口(位口吸盘中央),咽(口吸盘后的球形肌肉部分),食 道(咽后短的直管),肠管(两支,位身体两侧,通往体后端,无侧支 的盲管); 3、排泄系统:排泄管(2条略弯曲且多分支)、排泄囊、排泄孔(位末端) 4、生殖系统:复杂,雌雄同体,异体受精(观察的重点之一) :精巢:位体后端,2个,分支状,前后排列——名称的由来, 每个精巢中央部各向前以发出1根细管即输精小管,于中部汇合 成)输精管,其前端膨大为储精囊,雄性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前; :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卵黄腺,梅氏腺,劳氏管,子宫,雌 性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之前) (四)猪带绦虫头节及节片装片的观察(重点观察生殖系统结构):头节、颈节、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猪囊尾蚴。 (五)布氏姜片虫装片、肝片吸虫装片、日本血吸虫装片及卵和毛蚴、尾蚴装片的观察; (六)鸡绦虫、狗绦虫及笄蛭涡虫的观察。 三、问题与思考: 1、寄生扁虫与涡虫在形态结构上有何区别?有哪些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构特征? 2、扁形动物门与腔肠动物比较有哪些进步性特征?在动物进化上有何重要意 义? 四、作业:绘华枝睾吸虫全形图及猪带绦虫成熟节片图,并注字。

动物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动物细胞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掌握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一)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二)马蛔虫卵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 显微镜、培养皿、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0.9%生理盐水、0.1%亚甲基蓝、擦镜纸、吸水纸、马蛔虫卵有丝分裂切片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 (一)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擦净盖玻片,在盖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1滴,用无菌牙签粗短在自己口腔面颊内侧轻刮几下,均匀涂在载玻片生理盐水中铺平,盖上盖玻片,无留气泡,在低倍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常数个连在一起,光线调暗,找到细胞后转到高倍镜,观察上皮细胞形态呈扁平多边形,辨认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内的颗粒状结构为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必不可少)和内含物(代谢产物和进入细胞的外来物,无代谢活性),其它均质半透明的胶状物为细胞基质。在盖片一侧滴加亚甲基蓝,另一侧吸水纸抽吸,可使细胞着色,细胞质为浅蓝色,细胞核染色深。 (二)马蛔虫卵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 在示范玻片中辨认染色体、中心粒及纺锤体,注意分裂各期的特点,找到各部分的结构并拍照标明。 前期:染色体出现,着色较深,中心粒已分裂为二,向两极移动,形成纺锤体。在前期结束时,核膜及核仁消失。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中心粒到达两极,纺锤体最大,染色体数目很清楚。 后期:各染色体已纵裂为二,分别向两极移动,细胞已开始分裂,细胞中部出现凹陷。 末期:细胞分裂为二,染色体消失,重新组成的核出现。 五、报告 绘人口腔上皮细胞2-—3个,详绘其中一个。

生物绘图: 生物绘图是形象的描绘生物外形、结构和行为等的一种重要的科学记录方法。其原则是要求对所绘的生物对象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充分了解其有关形态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准确、严谨、简要、清晰地绘制。生物图不同于美术图,所绘的图形要具有真实性,不能任意臆造,加以美化,图只能用点和线来表示,不可涂黑。线条主要用来表示物体的外形轮廓、内部构造、脉纹、皱褶、纤毛等部位,要求均匀、光滑、流畅。不可时粗时细。生物绘图的方法有多种,最长见的是点点衬阴法。点点衬阴法即将图形画出后,用铅笔点出圆点,以表示明暗和深浅,给予立体感。在暗处点要密,明处要疏,但要求点要均匀,点点要从明处点起,一行行交互着点,物体上的斑纹描出再点点衬阴,点点衬阴法要求不能用涂抹阴影的方法以代替点点,此点初学者要尤为注意。 1、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形态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精美而美观。 2、图面要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 3、绘图大小要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 4、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点要大小一致。 5、绘图要完善,字体用正楷,大小要均匀,不能潦草。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要均匀,且一般多向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 6、绘图完成后在绘图纸上方要写明实验名称、班级、姓名、时间,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动物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动物实验的操 作与观察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备课教案 引言 动物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动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为了有效地开展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本教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备课教案,包括实验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次动物生物学实验,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动物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4.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本次实验使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动物; 2.实验设备:实验器具、显微镜、计时器等; 3.实验药品:麻醉剂、生理盐水等。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整理好实验器材和药品。 2.实验操作: (1)麻醉小白鼠:将小白鼠放入麻醉器中,使用适量的麻醉剂使其进 入麻醉状态; (2)解剖小白鼠:在麻醉后,使用手术刀小心地进行解剖,依次观察 和记录小白鼠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结构; (3)收集样本:根据实验需求,取下适量的组织样本,如心脏、肝脏等,并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4)显微镜观察:将组织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镜头和目镜 的位置,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节结构; (5)实验记录:准确记录每个步骤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 四、实验评价 1.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2.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动物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教学案例

动物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教学案例动物生物学实验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 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 分析能力。本篇文章将探讨动物生物学实验的设计与教学案例。 一、实验设计要点 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重 要性。 2. 实验材料:列举所需的实验器材、动物材料和试剂,确保实验所 需材料的准备工作充分。 3. 实验步骤: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实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准确 地重现实验过程。 4. 实验观察和记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提示他们如何记录 实验数据和结果。 5. 实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合 理的结论并解释实验现象。 二、教学案例:豌豆遗传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豌豆的遗传规律,理解遗传基因的概念和遗传规律。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水、肥料、种植盆、标签、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准备一些豌豆种子、种植盆和肥料。将豌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15个。 2. 标记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的豌豆种子贴上A标签,对照组的豌豆种子贴上B标签。 3. 种植豌豆种子: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豌豆种子分别种在不同的种植盆中,使用相同的肥料和水进行浇灌。 4.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豌豆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茎叶颜色等。 5. 统计实验数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豌豆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自的比例和比率。 6.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结果,讨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遗传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并解释差异原因。 实验观察和记录: 1. 实验组豌豆的植株高度平均为20cm,茎叶呈绿色。 2. 对照组豌豆的植株高度平均为15cm,茎叶呈黄色。 实验分析和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组的豌豆植株高度更高,茎叶呈绿色,而对照组的豌豆植株矮小,茎叶呈黄色。这表明实验组遗传到了高植株和绿色茎叶的基因,而对照组遗传到了矮植株和黄色茎叶的基因。这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单细胞生物——观察某种原生动物(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实验教案

实验三观察某种原生动物(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废话 学科:生物年级:七课时:1 课题观察某种原生动物(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教学目标1、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运动是旋转前进的,并且会避开障碍物。 3、通过滴加肉汁和食盐观察草履虫的趋势,知道草履虫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4、通过观察知道草履虫的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 重点掌握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取食、运动、趋性的实验方法。 难点通过此实验为例,锻炼如何设计实验观察某原生动物取食、运动、趋性的能力。 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食盐,肉汁,纱布,擦镜纸。 实验过程一、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标 今天的实验我们要观察草履虫的外形、运动、和趋性,要怎样才能观察到呢? 2、选择观察工具 生活中没见过草履虫,不知道它的大小,所以我们可以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最后用显微镜观察。 3、如何取草履虫? 用滴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思考:为什么是表层? 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表层氧气更充足。 4、如何观察草履虫的外形? 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很快,不便于观察。可以在培养液中放几根棉花纤维阻挡它的运动。 5、如何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观察外形时就可以观察到它的运动方式。 想一想:当草履虫前进时被棉花纤维阻挡了,它会怎么办呢?请认真观察,并记录下来。 6、如何观察草履虫的趋性? 分别选取对草履虫有害和有利的物质,滴在培养液中,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向。 二、实验步骤 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通用18篇)

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躲藏、冬眠、迁徙、换毛 2、对探索动物过冬方式感兴趣ㄖ道关心、爱护动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过冬方式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小朋友ㄏ衷谑鞘裁醇窘谀忝歉芯踉跹?我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听故事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1、幼儿带着"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问题听故事ǔ醪搅私饧钢侄物的过冬方法。 小蚂蚁为过冬准备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换上了厚厚的毛大雁、小燕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2、归纳出几种动物的过冬方式根据故事中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过冬卡片和动物卡片。 3、教师小结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小动物们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给自己换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准备过冬的粮食、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三、通过操作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1、刚才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蚂蚁、小兔和小鸟过冬的方法。

还有一些动物也想请你们猜猜,它们是怎样过冬的,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动物?" 2、出示蜜蜂、蛇、丹顶鹤、狮子等小动物,幼儿互相讨论"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3、请幼儿讲述讨论结果共同归类。知道还有一些动物冬天不冬眠ㄒ蚕不对硕。 躲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解释: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大雁、丹顶鹤等;(解释: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换毛——狮子、狐狸、狗、羊(鸡、鸭、兔)等。 4、幼儿操作,给动物与它过冬方式连线,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师总结 表扬一些不怕冷的小动物ㄈ纾鹤哪灸瘢在寒冷的冬天也出来工作,为树木除害虫。 活动延伸: 与家长进一步探索小动物过冬的一些方式。 互动反思: 这节课通过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也很聪明,为了能生活下去,不让自己饿死、冻死,都有度过寒冬的方式,还丰富了词汇。让幼儿更懂得怎样去爱护动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幼儿观察一些事物,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小班科学小动物过冬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常见动物过冬的方式。 2.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述。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 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动物过冬的方式

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

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 小班科学动物教案2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动物走路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 2、熟悉游戏规则,听口令做动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头饰、风琴、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看,我们托一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大家高兴吗?我们一起来拍拍小手。”“今天,我们班还来了几位动物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 (二)、初步了解。 (1)、A、“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第一位动物客人”。它是谁?(小鸟)“小鸟是怎样来的?”(飞来的)“我们一起请小鸟坐下吧!” B、“下面我们一起放鞭炮欢迎下一位动物客人?”“它是谁?”(小鱼)。“小鱼是怎样来的?”(游来的)“小鱼也请坐吧!” C、“还有一位动物客人,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三下,小朋友赶快睁开眼睛。”“它是谁?”(小兔)“小兔是怎样来的?”(跳来的) (2)、“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它们的样子吧!”教师弹琴,小朋友学动物走路。 (3)、“它们有的是飞来的、有的是游来的、还有的是跳来的。小动物来的时候还带来了许多神奇的礼物,小朋友听听录音机里的音乐,

婷婷是那个小动物,小动物看谁做得好?神奇的礼物就飞到谁的身上。”小朋友听音乐做动作。 (三)、游戏巩固。 “小朋友真棒!小动物想和小朋友玩一玩。” 老师:小鸟幼儿:飞呀! 小鱼游呀! 小兔跳呀! 来了一只大老虎,我们快跑呀!幼儿和老师对说,并做相应的动作。(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 “老虎累了,睡着了,我们学着小猫的样子悄悄地溜走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 第2篇、小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 2、认识陆、海、空的动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动物图卡。 2、绘有底图的纸。 3、动物园门票。 4、白色、色纸、胶带。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动物学》是一门阐述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生理、演化等方面的学科,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本实验教学大纲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加深对动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标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如下: 1、掌握动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如解剖、观察、分类等。 2、通过实验,加深对动物结构、生理、生态等知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记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实验教学包含以下内容,共计32学时: 1、动物解剖实验(8学时)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

了解其内部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内容:观察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如青蛙、鸡、猪、鱼等。 2、动物分类实验(8学时)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内容:观察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如体形、毛皮颜色、牙齿形状等,进行动物分类。 3、动物生理实验(8学时)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动物的生理机能。内容:观察动物的生命活动,如心跳、呼吸、消化、运动等。 4、动物生态实验(4学时)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内容: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方式,如栖息地、食物来源、繁殖等。 5、综合性实验(4学时)目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容:设计并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如探究某种环境因素对某种动物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要求 1、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认真进行实验操作,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2、学生应按时参加实验课程,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注意实验安全。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竹节虫、螳螂等昆虫保护自己的方法,理解“保护色”“拟态”的含义。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兴趣,感受动物生存的奇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动物自我保护调查表》,对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一定的经验储备。 2、材料准备: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操作卡、仿真昆虫、游戏场景(大树、草地、花园)。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拟态”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难点:能细致观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激趣:聆听音乐《森林狂想曲》,幼儿在音乐的情境中饰演小昆虫进入活动场地。 2、幼儿交流、分享已有经验,了解多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小组自由交流、讨论。(对前期经验的回顾)昨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动物的话题,小朋友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关于动物怎样自我保护的书和图片,请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交流、观看视频资料。(将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与提升)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请个别幼儿介绍

自己的调查表,同步观看视频验证) 3、观察枯叶蝶、竹节虫,尺蠖,金花虫的图片,了解昆虫的保护方法,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寻找其中隐藏的昆虫。(对昆虫保护色、拟态产生初步的了解)图片上的小昆虫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请你找找看它藏在哪里?用笔来圈一圈。 (2)集中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分析发现昆虫的体表颜色及体型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联系)原来每幅图里都藏着一只小昆虫啊,你觉得谁藏的最好?谁有什么新发现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 小结:昆虫们为了保护自己,有的会把身体的颜色变的和周围环境很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作“保护色”。有的不仅颜色像,连样子也像,这种方法更高明,我们叫它“拟态。” 4、游戏“比眼力”:幼儿细致观察、快速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昆虫。(幼儿新经验的迁移和运用)是小昆虫藏得好,还是小朋友眼睛亮?我们和它玩个比眼力的游戏吧! 5、游戏“昆虫小侦探”,在躲藏和寻找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昆虫的“伪装术”,产生探究的兴趣。(游戏中感知、体验)昆虫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你认识它们吗?藏在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呢? 这里有大树、花园和草丛,请一组小朋友帮昆虫找到最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另一组小朋友来做“昆虫小侦探”去找一找,然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是在哪里发现的? 6、活动延伸:提供迷彩服、坦克车、飞机等内容的图片,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人类也向昆虫学习了“保护色”这种躲藏方法,你想知道吗?我这儿还有一些图片,送给你们带回去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吧!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昆虫捉迷藏》篇2 一、设计意图。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

幼儿园科学实验:动物觅食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动物觅食教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动物觅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觅食习惯,并理解动物觅食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学习动物的觅食能力,并能在觅食游戏中掌握一定的觅食技巧; 3.培养幼儿动手实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增强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4.通过实验和活动,提高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黑纸材料、剪刀、胶带、彩笔、胶水、稻谷、玉米、花生等食物; 2.幼儿教具:园艺手套、大小不等的勺子、饭盒子、小水桶等; 3.录制好的自然界动物觅食视频;

4.教师准备PPT课件,照片,助学素材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1.1游戏《觅食寻想》 教师模仿一只动物,带领幼儿觅食,寻找指定食物,鼓励幼儿快速、灵活地移动,多声音提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家长一起零距离接触互动,培养幼儿活泼、积极的精神状态。 1.2视频观看 播放动物的觅食视频,带领孩子学习观察动物觅食的方式,然后询问孩子:动物觅食的时候,有什么别的方法吗? 2.实验 2.1制作动物觅食工具 将黑纸剪成动物的造型,通过彩笔画出动物的特征,然后用胶带将它

们粘在勺子、饭盒、水桶上,构成觅食工具。 2.2分类食物 将所需觅食食物分类收集,形成三个不同的装置:一个固定的装置、一个可以旋转的装置和一个有宽口和长凹槽的装置。 2.3组织实验 教师以一个小组为单位,带领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询问幼儿:觅食的过程中,他们怎样才会更容易找到食物。 3.总结 教师可通过幼儿的需求反思、幼儿的想象和实际操作过程,总结探究一些发现和感受,例如:动物如何在自然界中搜寻食物?幼儿是如何通过这个实验游戏中掌握觅食的技巧的?那么这些技巧如何应用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四、板书设计 动物觅食

不同的动物科学教案

不同的动物科学教案 篇一: 不同的动物科学教案 1. 哺乳动物 教案主题: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 学会观察和描述哺乳动物的行为和特征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材料: - 哺乳动物图片和视频 - 哺乳动物特征词典 - 哺乳动物生活方式示例 教学过程: - 引入:通过动物图片和视频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演示:教师通过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演示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如耳朵、眼睛、鼻子、身体、行为等 - 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并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 总结:教师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哺乳动物特征词典,尝试描述不同哺乳动物的特征

教学拓展: -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不同哺乳动物的行为和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 让学生通过绘制哺乳动物图片和描述不同哺乳动物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 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哺乳动物的文献和书籍,了解哺乳动物的科学研究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水平 2. 鸟类 教案主题:鸟类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 了解鸟类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 学会观察和描述鸟类的行为和特征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材料: - 鸟类图片和视频 - 鸟类特征词典 - 鸟类生活方式示例 教学过程: - 引入: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特征和生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演示:教师通过展示鸟类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演示鸟类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如翅膀、尾巴、眼睛、嘴巴、身体、行为等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教学案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教学案 【大学二年级动物学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 掌握动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动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历史; 2. 熟悉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功能和生活习性; 3. 了解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能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动物的分类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2. 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动物的形态特征,分析其功能和生活习性; 3. 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研究动物的适应性进化和环境关系。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动物多样性的兴趣和热爱; 2.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观察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动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历史 3. 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功能和生活习性 4. 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与环境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功能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1. 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实验观察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 分组合作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导入 1. 利用视频或图片展示动物界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入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为后续课程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环节二】知识讲授 1. 讲解动物的分类特征和演化历史,重点介绍不同动物门的特点和 代表性物种。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功能和生活习性。 【教学环节三】实验与观察 1. 设置实验任务,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种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2.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该动物的适应性进化 和环境关系。 【教学环节四】总结与拓展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动物学领域。 【教学环节五】课堂讨论及评价 1. 师生共同讨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 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堂参与度,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资源及工具 1. 多媒体设备(视频、图片等)

(完整word)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教案

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课题:实验5。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教材分析:神经调节是动物调节的主要方式,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进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本实验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反射弧结构功能之后,脊髓和脑的调节功能之前进行,引导学生观察脊髓反射,通过讨论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分析脊髓的调节功能,为后续内容—-脊髓调节和脑的调节打下基础。本实验重在让学生体验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有初中解剖牛眼和蝗虫的学习经验,两个解剖都不接触活体,本实验材料是活牛蛙,通过询问学生反应有害怕、恶心等感觉,要求改成演示实验。以前有学生在解剖鹌鹑时无故肢解鹌鹑并用以恐吓同学,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也为了让学生了解解剖实验的意义,采取的措施是:提前打招呼,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与学生讨论实验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也是重要学习内容;加强实验讨论要求,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上,弱化心理感受;与学生讨论尊重实验动物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牛蛙脊髓反射的实验原理。 按照实验步骤独立完成脊蛙反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 能够在脊蛙反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脊蛙反射实验探索神经系统汇总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通过实验现象的记录,表达实验说明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参与牛蛙的脊髓反射的实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参与与探讨实验过程的热情. 通过讨论如何对待实验动物,引导学生思考能体现珍惜生命的具体行为表现。 通过比较预测和结果,讨论尊重事实的行为和价值。 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 重点:以实验观察为依据的结果分析. 实验材料:牛蛙 剪刀、镊子、探针、有铁夹铁夹台、小钩、纱布、脱脂棉、0。65%生理盐水、0。5%HCl溶液、蒸馏水、0。5cm2小纸片 实验原理:观察脊髓的功能

《观察蚯蚓》实验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观察与饲养蚯蚓 一、教材分析 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不同类群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特征,教科书在编写时从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角度阐述不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教材在本部分设置了一个分组实验,通过观察蚯蚓来探究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接触生物学科,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生活中,学生对常见的蚯蚓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探究来获取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生活习性和适于土壤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运动等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认同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 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教学中用到的技术: 导入——在图片、音乐等由多媒体播出手段的辅助下,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 观察——PPT展示,更加形象生动。智慧教室交互式的问答,让学生参与热情更高。 实验——先思考问题,通过智慧教室系统进行交互式交流,让学生先对一些

问题进行前期处理。 探究——PPT解析的提醒,清晰了然。投影技术进行展示示范,起到引导作用。智慧教室系统进行交互式交流,特别运用了抢答。微视频展示以往成功的案例,学生更加明确。 提升——利用PPT图片和视频理解了解更多有关蚯蚓的知识。 教学评价——投影展示规范实验操作,鼓励性评价。 在教学中,通过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教学评价更即时,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导入→1.观 察→2.实验→3.探究→提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资源、方法、 手段等) 【环节一】导入:教师讲述关于蚯蚓的传说: 蚯蚓的故事:传说天上原来 有10个太阳,后羿射下九个 太阳后,而第十个太阳却躲到 了马齿苋的后面,后羿怎么也 找不着它。但却被蚯蚓发现了, 蚯蚓大叫:“太阳在这里,太 阳在这里!”。最后,为了不 让天地间陷入一片黑暗,后羿 还是保留了最后一个太阳。可 是,太阳却从此对蚯蚓怀恨在 心,只要蚯蚓出现在地面上, 太阳就使劲的炙烤它,让它难 受至死。从此,蚯蚓只能隐藏 到地下进行穴居了。 故事是虚构的,结果却是真 实的, 虽是古人的杜撰,却也道出 了蚯蚓的生活状态,那么,蚯 蚓为什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 土壤中呢? 聆听 讲完后说说在生活中在哪 能发现 在图片、音乐 等由多媒体播出 手段的辅助下, 使故事更加形象 生动。

小班科学动物的教案

小班科学动物的教案 小班科学动物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有很多本领,乐意在集体中与同伴一起讨论并作介绍。 2、对有关动物的奥秘感兴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动物在运动方式、捕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图书或其他相关资料。 2、幼儿听过《小鹿历险记》的故事。 3、乌龟和食物。 活动过程 1、观察乌龟觅食,引发探索动物本领的兴趣。 让幼儿分组观察小乌龟觅食的情况。 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发现。 2、讨论:动物的本领。 师提出问题,拓展话题:“有的小动物捕食的本领很大,有的小动物很会自我保护,你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样的本领呢?”

让幼儿分组自由讨论、介绍。 每组推荐1~2名幼儿介绍,同时展示所收集的资料。 3、拓展幼儿的经验。 教师给幼儿介绍一些动物的本领,如壁虎、章鱼等,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收集资料,探索发现动物的神奇本领,并在日常活动中交流。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到一些动物在运动方式、捕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神奇本领。 2、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并能主动向大家介绍。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科学动物的教案2 环保主题: 小动物过冬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过冬的一般常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