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4
单元整体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这是"小数”概念的第一次出场,学生开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小数。
认识小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与运算部分,它与整数在计数方法和运算规则方面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在于,它们都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也就是数位之间具有十进关系。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认识小数核心就在于重新理解十进制。
一、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横向分析:本单元分两部分,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认识小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教材84页是生活中的小数和小数的读法,这是例1一位小数的含义和写法,例2一位小数大小比较,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米、分米、厘米;元、角、分)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这是例3一位小数加减法,例4解决问题,这两个例题都是呈现的文具店购物的情境。
纵向分析:从数的发展历程来看,数的产生是先自然数(整数),然后分数,最后小数。
教材在编排时遵循这样的顺序,符合“数”发展的进程。
和分数的学习一样,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要比对小数计算的掌握困难得多,因此教材将小数认识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学习安排在本册,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
第二次学习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扩展,从“量”抽象成“数”进行认识。
本单元为后面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
已有经验: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数初步认识等生活经验:三年级学生已经普遍有了购物付钱的经历,对用小数表示的商品的价格与其相对应的钱数有了一定了解。
思维特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量开始。
认知难点: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
(三)课标分析2023年版课程标准总目标即“三会”统领下的“四基四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新知识点:
1、认识小数。
(1)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2)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3)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位小数的加法。
(2)一位小数的减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恩能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观察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仅限于一位小数,而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信心。
教学时,应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第一课时认识小数
第二课时小数比较大小
第三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四课时练习二十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把5元8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是( )。
A.0.58元B.5.8元C.58元2.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一位小数是()。
A.0.1B.0.9C.13.“18.4○18.8”,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B.<C.=D.÷4.0.9比10少()。
A.0.1B.9.1C.95.大于4.9而小于5.2的小数有()。
A.0个B.2个C.无数个6.下面各数比1.6小的数是()。
A.2.2B.0.9C.5.2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3米20厘米可表示为3.20米, 也可表示为3.2米。
()2.身高1.4米的小明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 一定不会有危险。
()3.0.8和0.800大小相等, 但计数单位不同。
()4.一袋方便面2元8角, 也可以写作2.80元。
( )5.2.0比1.9小。
()6.在0.5和0.7之间只有0.6一个小数。
()三.填空题(共8题, 共30分)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6角5分______0.68元7元零3分______7.30元8元7角______8.70元9元8角______9.08元2.填一填。
7角=()元0.4分米=()厘米3元2角=()元6厘米=()米0.8元=()角 1.45米=()米()厘米3.用元表示。
805分_______ 6元1角3分_______ 7元2角5分_______4.三种文具各是几元几角?(1)钢笔: ________元________角(2)笔记本: ________元________角(3)文具盒: ________元________角(4)把三种文具的价格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________元<________元<________元5.水果超市昨天卖出樱桃67.3千克, 今天卖出樱桃18.8千克。
两天一共卖出樱桃()千克。
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一、认真读题,正确填写!1.一支黑笔5.5元,一支圆珠笔比一支黑笔便宜2.3元,一支圆珠笔的价钱是()元;买一支黑笔和一支圆珠笔一共要花()元。
2.一支铅笔0.5元,一支钢笔8.3元,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元,各买一支一共()元。
3.6角8分=()元 9分=()元3厘米=()分米 47厘米=()米5分米2厘米=()米4.9个十分之一的和写成小数是()。
5.1元是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20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6.在○里填“>”、“<”或“=”。
3.8○4.1 7.6○6.9 2.5○5.2 3.8米○3米8分米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下面的计算对吗?()2.4.72+0.1-4.72-0.1=0 ()3.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4.小数就是比1小的数。
()5.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一个文具盒7.6元,比一本日记本贵1.8元,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本日记本共需要( )元.A.12.4 B.9.4 C.13.42.6元比4.2元多( )元.A.2.2 B.10.2 C.1.8 D.1.93.1里面有()个0.1。
A.10 B.100 C.14.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丽跑了17.8秒,小红跑了19.2秒,小英跑了18.5秒,( )的成绩最好.A.小英B.小红C.小丽5.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 )。
A.0.2米B.0.2分米C.0.3厘米四、计算我最棒!1.列竖式计算。
680÷4= 47×36= 4-2.4= 25.4+6.6=2.直接写得数.0.5+0.4= 1.4+2.7= 8.2+3.7= 7.5+2.4=2.8-2.7= 7.3+0.9= 6.6+2.2= 1.5+8.5=7.4+1.6= 7.5-6.5= 3.2-2.3= 0.7+8.3=五、解决问题!1.妈妈从家到商场买东西要走2.5千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10篇〕《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10篇〕《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篇1《认识小数》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虽然孩子们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小数,所以说,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它的表示形式,陌生的是它的含义,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周老师重点就是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一、从发现生活中的小数引入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的存在,周老师从学生日记《买菜记》导入新知,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并为课上的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形式,非常之几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定,但教学时,并不能把这一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观察、说理、比拟中渐渐发现规律。
而后用自己发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理推理和逻辑思维才能如:在教学中,先告知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要取其中的一份用整数表示〔1分米〕,用分数表示〔1/10米〕,这里把重点放在1/10米的含义上,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含义,再直接告诉1/10米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
然后直接找一个点,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有用分数的,也有想到了小数的,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在这里都表示一个意思,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
然后总结出非常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建构学习理论。
整节课,教学的难点环节在汤老师有效地引导下让学生完成,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考虑的空间、展示的时机留给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屡次的反应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进步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7 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小数 (1)第2课时小数比较大小 (4)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6)第4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8)第1课时认识小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1页,9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含义的过程及简单的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准备米尺,超市收款凭证小票,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下面这些是什么数?1.、2、4、、100生:整数和分数。
师: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数呢?二、探究新知1.引入小数。
同学们经常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爸爸妈妈到收银台付完钱以后,售货员就会给他们什么呢?哪些同学把这些收款凭证小票带来了?你能向大家展示一下吗?老师这也有一张小票,是小华的妈妈给小华买文具的收款凭证,现在老师把它做成了标价牌。
(展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一分类呢?怎么分?左边这组数是45,3,18,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
谁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右边这组数有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板书题目:认识小数)2.认识小数。
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小结: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
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
3.学习教材第92页例1。
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教师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教师总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也就是10份中的1份,所以1分米也可以表示为米,还可以写成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