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有效课堂教学复习课学案(样式)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7
课程名称:________年级:________学科:________课时:________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回顾并巩固________知识点。
- 理解________概念、原理。
- 掌握________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________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意识。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________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重点知识点的回顾和梳理。
2. 关键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3. 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难点:1. 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之间知识差异的平衡。
3.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习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辅助工具等。
2. 学生准备:复习笔记、练习题、思考题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1.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回顾________知识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
3. 教师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总结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实践操作1. 教师布置实践操作任务,明确要求。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2. 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差异化教学?3.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备注:1. 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
课堂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对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概念解析(2)原理阐述(3)案例分析等。
2. 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目,以便学生巩固复习。
3.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知识点,分享学习心得和困惑。
3. 互动交流: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4. 练习环节: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点评: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普遍性问题,并进行讲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小组评价: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课件:展示复习内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练习题: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的练习,用于巩固复习。
4. 视频或音频资料:辅助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环境2. 多媒体设备:确保正常使用,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3. 座位安排: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便于学生交流讨论。
复习课教案课程名称:复习课课时数:1课时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 复习已学习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2. 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3. 准备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1. 语文:语言表达技巧、作文写作技巧;2. 数学:集合、代数方程、质数与合数;3. 英语:单词拼写、阅读理解;4. 历史:古代文明;5. 地理:地球与人类社会;6. 物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7. 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8. 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分类。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复习课的相关教材、教辅资料;2.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教材、教辅资料。
教学流程:1. 概述复习内容(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点,并概述今日复习的内容和目标。
2. 统一复习(20分钟)教师针对各学科的复习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有限时间回答问题,并展示答案。
3. 知识点整理与总结(10分钟)教师根据讨论结果和学生的回答,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总结。
同时,向学生提供参考答案,并解释相关知识要点。
4. 提问与疑惑解答(15分钟)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对复习内容的疑惑。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进行一些拓展性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并巩固知识。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提醒学生复习本学期的重点知识,并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复习课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已学习的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掌握程度,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
因此,本节课注重对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题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此外,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回顾并复习相关概念、技能和应用,并为即将进行的考试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复习a) 重点概念回顾b) 基础知识巩固c) 常见错误纠正2. 解题技巧复习a) 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b) 解题步骤与技巧c) 认识常见考点3. 应用题训练a)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b) 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c) 强化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步骤1. 复习概念在黑板上列出重要概念,让学生依次回忆并解释每个概念的含义。
同时,老师可以补充相关知识点的例子或者实际应用场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巩固知识点分发练习册或者工作纸,让学生独立完成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目。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讲解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强调常见错误和解题技巧。
3. 强化应用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和解决。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题目,让学生在小组或者个人完成,然后展示答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4.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并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
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梳理和巩固,为即将进行的考试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提醒。
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相互讨论,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交流。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可以包括练习题、思考题或者讨论题等。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拓展阅读和自主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是关于课堂复习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班级。
祝您教学顺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复习课备课教案教案标题:复习课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提供学生回顾和巩固知识的机会。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主要知识点。
2. 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复习。
教学重点:1. 回顾和巩固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知识点。
2. 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如何巩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习所需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 教师熟悉所需复习的知识点和难点。
3. 教师准备相关的复习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上一学习周期的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主要知识点(1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复习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
3. 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15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并强调学生在过去学习周期内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解释或演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进行综合性复习(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复习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解决问题。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和反馈(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
-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或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推荐书目。
复习课的教案引言复习课是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回顾和巩固知识的机会。
一个好的复习课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复习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份优秀的复习课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
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
2. 主动参与复习课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发现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概念回顾:对已学概念进行梳理和回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基本含义。
2. 重点知识回顾:重点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点,包括重要定义、公式、定理等,并进行相关例题讲解。
3. 错题解析:针对前期测试或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错题原因,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4. 综合应用训练:通过综合应用训练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度。
三、教学步骤1. 复习课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与本节课的内容做适当连接。
- 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与思考。
2. 概念回顾(1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对已学概念进行回顾。
- 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梳理概念的基本含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重点知识回顾(20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回顾。
- 教师提供相关例题,并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分析和讨论。
4. 错题解析(20分钟):- 教师选取前期测试或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易错题进行解析。
- 教师详细分析错题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综合应用训练(30分钟):- 教师设计一系列综合应用训练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集体讲解,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回顾和巩固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增强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的全面回顾和梳理。
2. 教学难点: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解题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复习课所需的课件、教材、练习题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复习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整理学习笔记,准备好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重点知识点。
2. 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知识梳理(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梳理一部分知识点,如数学的公式、英语的语法规则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 个人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小组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四)解题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讲解解题技巧。
2.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检测。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解题技巧:观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解题能力。
教学设计复习课模板语文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复习课——语文2.适用对象:初中三年级学生3.课程内容:语文知识点复习4.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点,提高语文能力5.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二、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复习笔记,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程度。
2.针对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进行差异化教学。
(二)知识点复习1.词语的认识和掌握(1)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列出近义词、反义词,或者使用造句练习,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
(2)通过单词填空、选词填空等方式,让学生熟悉掌握重点词语。
2.句子的理解和写作(1)教师通过阅读理解、选择题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并与文本结合,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辨认、理解并运用句子。
(2)老师可用“造句游戏”、“补全句子”这样的游戏帮助学生加强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与巩固1.老师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快速阅读、笔记写作等不同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多对相关材料进行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此基础上,老师可选择书写作业或快速阅读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课程总结1.老师进行总结并回忆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并让学生进行答题比赛、知识串联等环节,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给出学习建议,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在课外时间多进行语文阅读,拓宽语言知识范围。
三、教学特色1.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是非常不同的。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可根据个人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将学生分组,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兴趣引导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本节课中可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堂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复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已学知识点。
2.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总结已学知识点,梳理思路。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点知识点。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巩固知识。
5. 练习巩固: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
2.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点。
3. 练习题库: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4. 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提高。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3.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复习效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中取得进步。
2. 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复习观念。
3.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避免复习内容过于紧凑,导致学生疲劳。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复习课教案怎么写教案标题:复习课教案怎么写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关于复习课的教案撰写指导。
复习课是为了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知识,并帮助他们回顾和理解重要概念和技能的课程。
通过合理的复习课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复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重要概念和技能。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准备:1. 复习课的教材和教具。
2. 复习课的教学资料和习题。
3. 复习课的教学媒体和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复习课(5分钟)a.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b. 提出问题或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步骤2:回顾和巩固(15分钟)a. 提醒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问题、练习或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回顾。
b. 引导学生回忆相关概念和方法,并提供示例或实际应用情境。
步骤3:概念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20分钟)a. 通过讲解、演示或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重要概念和技能。
b. 提供练习题或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步骤4:知识检测与反馈(10分钟)a. 设计合适的知识检测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等。
b.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步骤5:总结与延伸(5分钟)a.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b.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相关延伸学习资源。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复习笔记、小组讨论或互助学习等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复习。
2. 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资源或练习题,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教师收集和评价学生的练习题或作业答案。
3.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
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教案分享和交流,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昌宁县初中有效课堂教学复习课学案课题: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 (第1课时)一、复习目标记住课文重点作结及作品、历史地位,重点作品及情节、相关文化常识。
二、复习过程1、考点知识梳理归纳(1)、记住涉及课文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屈原、孔子、左丘明、孟子、韩非、列子、曹操、司马迁、诸葛亮、陶渊明、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杜牧、“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马致远、张养浩、施耐庵、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老舍、冰心、臧克家、郭沫若、叶圣陶、巴金;安徒生、都德、莫泊桑、契诃夫、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莎士比亚、法布尔、泰戈尔、海伦凯勒。
(2)、涉及课文的重点作品:《诗经》、《左转》、《论语》、《孟子》、《列子》、《韩非子》、《史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2、实战训练(1)、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2)、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3、总结归纳答题方法技巧模式提炼:此类题以选择性出现,多选错误的;作者、作品、朝代、主要内容(情节、人物性格)要记住不能混淆。
易错题点醒:作者、作品、朝代、主要内容(情节、人物性格)容易混淆,可以用筛选、排除法。
三、当堂检测1、检测题: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杨志中计误入白虎堂”、“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2、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C.《孔乙己》选自《呐喊》,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给我们展示了晚晴世风图的一角。
D.《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亲情。
3、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风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的人物。
D。
《小石潭记》《天上的街市》《云南的歌会》《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沈从文、莎士比亚。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繁星》和《春水》是冰心表现“爱的哲学”的两部散文集,文笔清新优美。
B.《西游记》带有童话和神话双重色彩,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C.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根据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记载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出自宋代文学家、“三苏”之一的苏轼的《水调歌头》。
6、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B.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和《木兰诗》。
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著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他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斯商人》是他著名的悲剧代表作之一。
2、错题补救:此类题通常结合名著阅读揉和在一起考,主要是熟记、不混淆。
昌宁县初中有效课堂教学复习课学案课题: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 (第2课时)一、复习目标:记住推荐的课外阅读作品、作家、情节、相关文化常识。
二、复习过程1、考点知识梳理归纳记住六册课本推荐的古今中外著名阅读作品、作家、情节、重点人物,具体是:《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水浒传》、《培根随笔》、《格列佛游记》。
1、实战训练:1、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好汉形象,如头脑简单的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李逵,懦弱无能的林冲。
B《朝花夕拾》申的《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了个性鲜明、可亲可敬的长妈妈形象。
C《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皇帝和大臣们昏聩无能。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来灏于小说中“钢铁是在旺火和骤拎中炼成的”这一句话。
3、总结归纳答题方法技巧模式提炼:此类题以选择性出现,多选错误的;作者、作品、朝代、主要内容(情节、人物性格)要记住不能混淆。
易错题点醒:作者、作品、朝代、主要内容(情节、人物性格)容易混淆,可以用筛选、排除法。
三、当堂检测1、检测题: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B.《沁园春雪》是一首曲,“沁园春”是曲牌名;“雪”是曲的标题,它概括了曲的主要内容。
C.《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贫苦低微、其貌不扬而又独立自尊、勇敢执着的女性。
2、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
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以上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名人传》——罗曼·罗兰——法国——托尔斯泰B.《童年》——高尔基——苏联——阿辽沙C.《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星期五”D.《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李逵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赵普是宋太祖时的宰相。
他熟读《论语》,为人严肃刚正,虽然有嫉妒刻薄的毛病,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不愧为一代名相。
B.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
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C.《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文章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着重写了车站送别的情景,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雪》分别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和散文诗集《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