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砌体结构1 一般规定1.1砌体结构可采用粘土实心砖和多孔砖及非粘土类烧结砖,如页岩烧结砖、粉煤灰烧结砖,和蒸压类的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以及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料等。
粘土类烧结砖,除240mm×115mm×53mm实心砖以外,应优先选用多孔砖,如KP1型(240mm×115mm×90mm)和M型(190mm×190mm×90mm)模数多孔砖。
蒸压类砖仅限采用240mm×115mm×53mm的实心砖,其抗剪强度较烧结类砖低30%,多孔和空心砖不得用于承重墙体。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主导块型为390mm×190mm×190mm,以及与此相匹配的辅助块型。
不得采用非标准的混凝土砌块。
砌体块材的强度等级,砖不应小于MU10,砌块不应小于MU5;对烧结类砖和石材宜采用普通砂浆,蒸压类砖宜采用粘性较好的专用砂浆;砂浆强度等级不宜大于块材的强度等级。
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所用材料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武汉地区已禁用粘土类制品,但在其他部分地区仍有采用,故应根据当地法规选择适合的砌体材料。
1.2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应在施工图中加以说明,其中B级即相当于我国目前一般的施工水平,当采用其它等级时,应对砌体的强度指标进行调整。
1.3考虑到大部分地区均有抗震的要求,建议不采用对抗震不利的结构体系及构件,如多层多排内框架结构、墙梁等。
1.4多层砌体及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l(2008年版)中的规定,详见该规范表1.2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及其注。
关于层数和总高度的几点具体规定:1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以及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必须严格按规范1.2条控制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
其中横墙较少一般指大于4.2m开间的房间占该层面积的40%-80%以上者;横墙很少一般指大于4.2m开间的房间占该层面积的80%以上者,故当涉及到多层教学楼、食堂、俱乐部和会议楼等应特别注意。
《砌体构造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 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盘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掌握等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离按下列划定采取:1 烧结通俗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1采取.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2 混凝土通俗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 采取.3 蒸压灰砂通俗砖和蒸压粉煤灰通俗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取.注:当采取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取.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取.注: 1 对自力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办法肯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该低于Cb20,且不该低于1.5 倍的块体强度等级.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盘算: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取.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 采取.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离乘以调剂系数1.4 .1.2 和0.8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取.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盘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曲折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相符下列划定:1 当施工质量掌握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取: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g应按下式盘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注: 1 对于用外形规矩的块体砌筑的砌体,当搭接长度与块体高度的比值小于1 时,其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和曲折抗拉强度设计值ftm应按表中数值乘以搭接长度与块体高度比值后采取;2 表中数值是根据通俗砂浆砌筑的砌体肯定,采取经研讨性实验且经由过程技巧判定的专用砂浆砌筑的蒸压灰砂通俗砖.蒸压粉煤灰通俗砖砌体,其抗剪强度设计值按响应通俗砂浆强度等级砌筑的烧结通俗砖砌体采取;3 对混凝土通俗砖.温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表中的砂浆强度等级分离为:≥Mb10 .Mb7.5 及Mb5.● 3.2.3 下列情形的各类砌体,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剂系数:1 对无筋砌体构件,其截面面积小于2时,γa为其截面面积加;对配筋砌体构件,当个中砌体截面面积小于2时,为其截面面积加;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2 当砌体用强度等级小于 M5.0 的水泥砂浆砌筑时,对第3.条各表中的数值,γa 为;对第3.2.2 条表 3.2.2 中数值,γa 为;3 当验算施工中衡宇的构件γa 时,为.● 6.2.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该小于80mm ,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靠得住衔接,且同时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该小于100mm ,并应按下列办法进行衔接:1 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该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设置装备摆设的纵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该低于C2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2 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该小于10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设置装备摆设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等级不该低于C2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3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进行衔接后,再浇筑现浇板.● 6.2.2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代处宜沿竖向每隔400mm~ 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目为每120mm 墙厚许多于1 根直径 6mm 的钢筋,或采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代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小于500mm ,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 6.4.2 外叶墙的砖及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该低于MU10.●7. 1. 2 厂房.仓库.食堂等空旷单层衡宇应按下列划定设置圈梁:1 砖砌体构造衡宇,檐口标高为 5m~8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嵬峨于8m 时,应增长设置数目;2 砌块及料石砌体构造衡宇,檐口标高为 4m ~ 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嵬峨于5m 时,应增长设置数目;3 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装备的单层工业衡宇,当未采纳有用的隔振措施时,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长设置数目.●7.1.3 室庐.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构造平易近用衡宇,且层数为 3层~4 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出4 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衡宇,应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构造衡宇,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7.3.2 采取烧结通俗砖砌体.混凝土通俗砖砌体.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和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相符下列划定:1 墙梁设计应相符表7.3.2 的划定:注: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 高度处.2 墙梁盘算高度规模内每跨许可设置一个洞口,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间的距离不该小l oi ,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该小于.●9.4.8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构造配筋应相符下列划定:1 应在墙的转角.端部和孔洞的两侧设置装备摆设竖向持续的钢筋,钢筋直径不该小于12mm;2 应在洞口的底部和顶部设置不小于 2φ10 的程度钢筋,其伸入墙内的长度不该小于 40d 和600mm;3 应在楼(屋)盖的所有纵横墙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宽度和高度应等于墙厚和块高,圈梁主筋不该少于4φ10 ,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该低于同层混凝土块体强度等级的 2 倍,或该层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不该低于C20;4 剪力墙其他部位的竖向和程度钢筋的问距不该大于墙长.墙高的1/3 ,也不该大于900mm .5 剪力墙沿竖向和程度偏向的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该小于0.07% .10.1.2 本章实用的多层砌体构造衡宇的总层数和总高度,应相符下列划定:1 衡宇的层数和总高度不该超出表 10.1.2 的划定.注: 1 衡宇的总高度指室外埠面到重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前提好的半地下室应许可从室外埠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 高度处.2 室表里高差大于0.6m 时,衡宇总高度应许可比表中的数据恰当增长,但增长量应少于1. Om;3 乙类的多层砌体衡宇仍按当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削减一层且总高度应下降3m;不该采取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衡宇.2 各层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衡宇,总高度应比表10.1.2 中的划定下降3m ,层数响应削减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衡宇,还应再削减一层;注:横墙较少是指统一楼层内开间大于 4.2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 以上;个中,开间不大于 4.2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 且开间大于4.8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以上为横墙很少.3 抗震设防烈度为6 .7 度时,横墙较少的丙类多层砌体衡宇,当按现行国度尺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划定采纳增强措施并知足抗震承载力请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许可仍按表10.1.2 中的划定采取;4 采取蒸压灰砂通俗砖和蒸压粉煤灰通俗砖的砌体衡宇,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达到通俗秸土砖砌体的70% 时,衡宇的层数应比通俗砖衡宇削减一层,总高度应削减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达到通俗黏土砖砌体的取值时,衡宇层数和总高度的请求同通俗砖衡宇.●10.1.5 斟酌地震感化组合的砌体构造构件,其截面承载力应除以承载力抗震调剂系数γRE,承载力抗震调剂系数应按表10.1.5 采取.当仅盘算竖向地震感化时,各类构造构件承载力抗震调剂系数均应采取1.0 .●10.1.6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构造衡宇抗震设计时,构造抗震等级应根据设防烈度和衡宇高度按表10.1.6 采取.注: 1 对于四级抗震等级,除本章有划定外,均按非抗震设计采取;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联合衡宇不规矩程度及场地.地基前提肯定抗震等级.。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 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 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
3 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用。
注: 1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
5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 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用。
7 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
8 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用。
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用: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由于强制性条文修订引起的条文变动3.1.1 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2 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MU25、MU20、MU15和MU10;3 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4 石材的强度等级: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和MU20;5 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和M2.5。
注:1 确定蒸压粉煤灰砖和掺有粉煤灰15%以上的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时,其抗压强度应乘以自然碳化系数,当无自然碳化系数时,应取人工碳化系数的倍;2 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同类块体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3 石材的规格、尺寸及其强度等级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方法确定。
3.2.1 龄期为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1采用。
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
2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 2采用。
2 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3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3采用。
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注:1 对错孔砌筑的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2 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3 对T 型截面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4 表中轻骨料混凝土砌块为煤矸石和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
4 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也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和建筑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的应按专门规定进行设计。
1 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2 砌块砌体,包括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3 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第1.0.3条本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规定的原则制订。
设计术语和符号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的规定采用。
第1.0.4条按本规范设计时,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执行;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结构抗震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第1.0.5条砌体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主要术语第2.1.1条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第2.1.2条配筋砌体结构 reinforced masonry structure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
第2.1.3条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shear wall structure 由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和混凝土楼、屋盖所组成的房屋建筑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GB 50003-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9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03-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1、3.2.1、3.2.2、3.2.3、5.1.1、5.2.4、5.2.5、6.1.1、6.2.1、6.2.2、6.2.8、6.2.10、6.2.11、7.1.2、7.1.3、7.3.2、7.3.12、7.4.1、7.4.6、8.2.8、9.2.2、9.4.3、10.1.8、10.4.11、10.4.12、10.4.14、10.4.19、10.5.5、10.5.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1月10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 进行全面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新型砌体材料结构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审查定稿。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oi。
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 h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hb—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bh—洞口宽度;h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
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 墙梁计算跨度l0(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 (lni)为净跨,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
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c (lci);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w >l0时,取h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hw+0.5hb;4) 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为墙体厚度)和l0/6;5) 框架柱计算高度Hc ,取Hc=Hcn+0.5hb;H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7.3.4 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 承重墙梁(1) 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GB 50003-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9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03-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1、3.2.1、3.2.2、3.2.3、5.1.1、5.2.4、5.2.5、6.1.1、6.2.1、6.2.2、6.2.8、6.2.10、6.2.11、7.1.2、7.1.3、7.3.2、7.3.12、7.4.1、7.4.6、8.2.8、9.2.2、9.4.3、10.1.8、10.4.11、10.4.12、10.4.14、10.4.19、10.5.5、10.5.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1月10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 进行全面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新型砌体材料结构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审查定稿。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9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4条、第5章有3条、第6章有6条、第7章有6条、第8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7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砌体材料:引入了新型砌体材料及砼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的计算指标;补充了以重力荷载效应为主的组合表达式,对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作了适当调整;引进了与砌体结构可靠度有关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调整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取值;增加了无筋砌体构件双向偏心受压的计算方法;补充了刚性垫块上局部受压的计算及跨度≥9m的梁在支座处约束弯矩的分析方法;修改了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增加了砌体夹芯墙的构造措施;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裂措施,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补充了连续墙梁、框支墙梁的设计方法;补充了砖砌体和砼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增加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中型砌块、空斗墙、筒拱等内容。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砌块砌体,包括砼、轻骨料砼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砂浆的强度等级: M15、M10、M7.5、M5和M2.5。
(2)第3.2.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表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表3.2.1-1摘录)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M10 M7.5 M5 M2.5 0MU20 3.22 2.67 2.39 2.12 1.84 0.94MU15 2.79 2.31 2.07 1.83 1.60 0.82MU10 - 1.89 1.69 1.50 1.30 0.67(3)第3.2.2条、第3.2.3条:(略)。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 却一遍一遍打
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
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1.0.1 为了使烧结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贯彻节能、节
地的技术经济政策,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
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的地区,以P型烧结多
孔砖和M型模数烧结多孔砖(以下简称多孔砖)为墙体材料的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在进行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时,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3.0.1 多孔砖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多孔砖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
2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
注: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同类多孔砖侧面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
3.0.2 龄期为28d,以毛截面积计算的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规定采用。当
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应按规定数值乘以0.9。
3.0.3 龄期为28d,以毛截面积计算的多孔砖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
值,应按规定采用。
3.0.4 多孔砖砌体的强度设计值按下列规定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γa:
1 梁跨度不小于7.2m 时的多层房屋,应按本规范表3.0.2中的数据,调整系数应取0.9;
2 砌体毛截面面积小于0.3m2时,调整系数应为其截面面积值加0.7。构件截面面积以
平方米计;
3 使用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时,对本规范中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调整系数γa应
取0.9;对本规范中的数据,调整系数γa应取0.80;
4 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强度调整系数γa应取1.10。
3.0.5 多孔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摩擦系数、线膨胀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规定取值。
静力设计
4.1 基本设计规定
4.1.1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
可靠度,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4.1.2 根据多孔砖砌体建筑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
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其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设计时应根据破坏后果及建筑
类型选用。
4.1.3 砌体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按规定公式计算
4.1.4 多孔砖砌体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和房屋考虑空间作用性能静力计算原则,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有关规定执行。
4.1.5 作用在墙、柱上的竖向荷载,应考虑实际偏心影响。本层梁端支承压力N1到墙、
柱内边的距离,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4倍。由上一楼层施加的荷载Nu,可视为作
用于上一楼层的墙、柱截面重心处。
4.1.6 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缘墙宽度可
取壁柱高度的1/3;
2 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应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3 计算带壁柱墙体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4.1.7 对底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多层砖房,
非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总层数不宜超过8层;
2 底层的开敞大房间不宜设在房屋的端部;
3 框架-剪力墙部分的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沿底层全高设置剪力墙。横向剪力墙的间距不宜
大于房屋宽度的3倍。剪力墙的数量应满足房屋抗侧力的要求;
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可采用厚度不小于240mm的多孔砖砌体,此时砖砌体剪力
墙应按照先砌墙后浇柱方法将剪力墙嵌砌于框架之间;
5 底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的楼盖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
盖。
4.1.8 底层为砖柱或组合砖柱承重的多层砌体房屋,应在结构单元的多层砌体房屋,端
部布置不小于240mm厚的纵横墙体。横墙长度宜等于房屋宽度,纵墙长度不宜小于一个开间;
当房屋纵向较长时,纵横墙的数量还应适当增加。
4.1.9 多孔砖房屋应选取短墙、墙垛等砌体截面较小的和轴向力较大的部位进行受压承
载力验算。
4.1.10 有单边挑廊、阳台等悬挑结构的房屋,应考虑其对房屋内力及变形的不利影响;
并应满足房屋的抗倾覆稳定要求;同时对挑梁下支承面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进行验算。
4.1.11 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楼盖梁的支座伸入砖(带壁柱)柱中较长或当楼盖梁、板伸
入墙体全厚并与梁垫(圈梁)整浇时,其内力除按本规范4.1.5条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宜按
刚节点的计算图形补充进行内力分析,并据此复核墙体的承载力。
4.1.12 墙梁和支座反力较大的梁下砌体和承重墙梁的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均应进行局部
受压承载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决定对砌体是否采取加强措施。
工程质量检验
6.4.1 砂浆强度等级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砂浆试样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抽样,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中的各种强度等级的砂
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应制作一组试块。当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
时,还应制作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