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处理基本流程图
- 格式:pdf
- 大小:365.89 KB
- 文档页数:1
职业暴露应对措施流程图概述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受到的有害物质、危险因素或其他不良条件的暴露,可能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职业暴露,以下是一份应对措施的流程图。
流程图graph TDA[职业暴露发现] --> B[风险评估及分类]B --> C[制定防护措施]C --> D[培训和教育员工]D --> E[实施防护措施]E --> F[定期监测暴露情况]F --> G[评估防护效果]G --> H[持续改进防护措施]详细说明职业暴露发现工作场所应设定相应的监测机制,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职业暴露。
员工也应时刻注意自身的工作环境,及时报告发现的职业暴露情况。
风险评估及分类针对不同的职业暴露,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
根据暴露的性质、时间、剂量等因素,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制定防护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可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使用个人保护装备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培训和教育员工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暴露的风险和防护措施,并掌握正确使用个人保护装备的方法。
实施防护措施员工在工作中按照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实施防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定期监测暴露情况持续监测员工的职业暴露情况,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评估防护效果对已实施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估,判断其效果。
如果发现存在问题或改进空间,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持续改进防护措施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改进,持续优化防护措施,提升职业暴露的防护水平。
以上是一份职业暴露应对措施的流程图,希望能对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HIV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应轻轻挤压伤口旁端,挤出损伤后的血液。
随后,应上报至感染控制科,并根据暴露级别进行随访。
报告后,医院将根据暴露的级别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应用0.5%碘伏或75%乙醇等反复消毒、包扎伤口。
费用报销时,需持有上报表(有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和费用单据。
在处理HIV职业暴露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暴露风险。
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上报,并根据医院的处理流程进行相关操作。
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发生乙肝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
随后,应上报至医院感染办公室,并进行消毒和包扎。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医院将对医务人员进行随访。
若医务人员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接种后未产生抗体,医院将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预防用药和接种乙肝疫苗。
在处理乙肝职业暴露时,应注意及时处理伤口和上报情况,避免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发生丙肝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
随后,应上报至医院感染控制科,并进行消毒和包扎。
在接下来的1、3、6个月内,医院将对医务人员进行追踪,包括肝功能、丙肝抗体和HCV-RNA等方面的检查。
医院将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污染物、伤口部位和深浅、有无出血等信息。
目前尚无统一的预防用药标准,因此在处理丙肝职业暴露时,应根据医院的处理流程进行相关操作,并注意安全防护。
梅毒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医务人员发生梅毒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碘伏或75%乙醇等反复消毒、包扎伤口,并用流动水冲洗。
随后,应上报至预防保健科,并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污染物、伤口部位和深浅、有无出血等信息。
医院将对医务人员进行长效青霉素120万U/次的肌注,1次/周,连续3周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院将对医务人员进行费用报销,并持有上报表(有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和费用单据。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1、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0%酒精、0.2%—0。
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判断暴露源性质
1、抗—HIV阳性→请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服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1、6月间隔)。
卫生院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一、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从30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某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二、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后上报: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1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尽快上报,科室应在24小时内报告医务科,如果怀疑有HIV的职业暴露应在1小时内报告医务科。
把职业暴露表交给医务科,把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一起上交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跟踪复查。
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报告 评估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挤、冲、消、报
职业暴露部位
皮肤刺伤 黏膜接触 完整皮肤污染
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由近心端向远心
端挤压),不得进行
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禁止吮吸伤口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10分钟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
冲洗5分钟
常规皮肤消毒
不需要暴露后预防
75%乙醇或0.5%碘伏
消毒、包扎
科室负责人(科室主任、
护士长)
感染管理科
随访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科
室负责人签字
根据暴露源情况,开具相
关检查单
评估暴露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
施
根据化验单结果,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
用洗手液和流动水
冲洗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