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菏泽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888.69 KB
- 文档页数:17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全日制三年专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园林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零对接,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园林植物生产、销售、养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及职业面向(一)人才培养规格1、思想素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管理,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追求。
2、专业素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了解园林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语,能基本查阅专业外文书刊;能从事园林技术专业的园林植物生产、销售、养护、管理等工作;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3、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健康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职业面向毕业生面向园林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相关的国家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从事园林植物生产、营销、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知识结构1、具有与大学专科毕业生相当的政治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园林植物生产、营销、养护、管理等专业知识。
3、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4、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达到国家 A级标准。
(二)能力结构1.基础能力:1)、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应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和阅读能力;4)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5)、具备继续学习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虚拟现实技术方向,年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园林技术(二)专业代码:(三)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四)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五)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二、专业培养目标为园林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园林植物培育、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园林苗木生产、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修剪造型、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掌握园林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园林植物分类知识,熟悉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熟悉园林绿地土壤的形态、理化性质,掌握肥料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分类知识、防治原理,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熟练掌握园林测量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测量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场地测量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园林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以及投影、设计、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筑技术、园林工程预决算等专业知识。
.掌握花卉学、树木学的知识,熟练掌握观赏树木和花卉繁殖、培育、栽植和养护的基本知识;熟悉主要观赏林木和花卉的生长习性,以及在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盆景与插花艺术等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
.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有一定的政治德育体育及美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二)能力要求.能熟练识别本地区常见园林苗木及种子、观赏树种和花卉。
.会观测园林上常用的土壤气象因子和物候现象。
.能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生物学习性和生长知识,对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解决办法。
.能熟练识别本地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会制定预防方案并组织实施。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年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园林技术(二)专业代码:(三)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四)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五)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二、专业培养目标为园林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园林植物培育、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园林苗木生产、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修剪造型、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掌握园林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园林植物分类知识,熟悉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熟悉园林绿地土壤的形态、理化性质,掌握肥料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分类知识、防治原理,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熟练掌握园林测量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测量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场地测量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园林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以及投影、设计、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筑技术、园林工程预决算等专业知识。
.掌握花卉学、树木学的知识,熟练掌握观赏树木和花卉繁殖、培育、栽植和养护的基本知识;熟悉主要观赏林木和花卉的生长习性,以及在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盆景与插花艺术等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
.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有一定的政治德育体育及美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二)能力要求.能熟练识别本地区常见园林苗木及种子、观赏树种和花卉。
.会观测园林上常用的土壤气象因子和物候现象。
.能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生物学习性和生长知识,对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解决办法。
.能熟练识别本地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会制定预防方案并组织实施。
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宽厚的园艺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在都市型、产业化现代园艺领域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产业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调控、品种选育、产品采后贮藏与加工、产业经营与管理及景观园艺(绿化施工养护)等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以及艺术修养,具有独立开展工作和组织协调的能力;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3.掌握园地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 掌握园艺产业化、信息化、产品营销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景观园艺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事园艺产业经营与管理、绿化施工养护等方面的技能;4.具有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夯实园艺专业基础,模块培养,注重实践。
在保留传统的园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园艺产业经营与管理、景观园艺(绿化施工养护)、休闲园艺等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园艺学、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五、核心课程园艺学总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设施园艺学、园林树木学、休闲农业规划、植物保护通论等。
六、学时与学分学时学分构成表课程类别学时学分 理论实验/实践比例(%) 理论实验/实践 比例(%) 通识课程平台必 修344 169 22.826 7 19.5选 修 224 10.0 14 8.3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 修 419 239 29.2 24 9.5 19.8 选 修 120 48 7.56.5 1.5 4.7专业课程平台必 修324 132 20.3 20 4.5 14.5 选 修1528010.3 9.52.57.1 小 计1583 668 100 100 2574.0实践教学平台课 内(学分/周数)42/42 课 外(学分) 2最低毕业学时2251 最低毕业学分 169七、教学进程计划表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时类型 开课学期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理论 实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5 3 42 3 45Moral Education and Basics of Law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 2 28 4 32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7 3 44 3 47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3 4 60 3 63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Theory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形势与政策2 ▲ ▲ ▲ ▲ ▲ ▲Situation and Policy大学英语 142 3 42 42College English 1大学英语 248 3 48 48College English 2大学英语 3(分类英语)48 3 48 48College English 3体育 128 1 28 28Physical Education 1体育 232 1 32 32Physical Education 2体育 332 1 32 32Physical Education 3体育 432 1 32 32Physical Education 4体质监测 Physique Examination 1 ▲ ▲ ▲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48 2 16 32 48Foundations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Technology军事理论2 ▲Military Theory职业生涯规划16 1 16 16Career Planning总学时:513 总学分:33备注: 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与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花卉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城镇园林绿地、风景区、森林公园等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培、繁育与养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林生态、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深入了解自然生态规律和园林艺术规律,掌握自然环境保护和人工环境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和园林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具备城镇绿地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及艺术修养;2.具有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园林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技术;5.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具有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基本能力;6.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四、主要课程:美术、园林制图、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五、学制与时间分配: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具体安排如下:理论与实验教学: 110.5周实践教学: 30.5周(另有4周安排在假期)入学及毕业教育: 2周考试: 14周假期: 37周六、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七、毕业基本要求:园林专业教学计划表1 必修课设置与学时分配注:公共选修课按“全校性本科专业公共选修课设置与学时安排表”执行。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所属学院:园林工程学院学科门类:农学专业类:林学类标准学制:四年专业代码: 090502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园林植物生产与应用、景观设计、园林施工等方面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园林绿化公司、苗圃基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培养规格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知识要求1.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知识发展现状和趋势,熟练掌握基础英语,具有一定的科技英语表达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检索与信息处理方法;具有社会、历史、经济和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政治、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等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学习生物学、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职业技能知识:熟悉我国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能力要求1.基础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和竞争能力。
2.专业能力:能够跟踪园林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注重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城乡各类绿地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园林(园艺)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专业能力。
3.职业能力:能够从事各类绿地规划及景观设计、园林施工及工程建设招投标、概预算与组织管理和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职业技能。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提高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提出了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植物配置、养护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植物配置、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2、能力要求:具备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植物配置、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
3、素质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四、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园林美术、园林植物、园林设计初步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和植物识别能力。
2、专业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植物配置、养护管理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园林技术知识和技能。
3、实践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施工管理实践、植物配置实践、养护管理实践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素质拓展课程: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团队合作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采用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
2、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方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3、实践考核:采用实践报告、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级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美化和休闲场所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以满足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人才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具体的1200字以上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风景园林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的人才;2.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4.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人才。
二、培养方案1.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将接受系统的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培训,包括环境设计、植物生态学、景观构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频繁的实践活动,如实地勘察、设计模拟等,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专业课程设置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全面、多元化,涵盖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环境学、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实践课程包括设计实习、施工实习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此外,还应设置一些前沿课程,如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以培养学生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应进行多次实践教学活动,如作业实践、社会实践等。
此外,还应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实训,以加强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4.综合素质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应该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和展示的重要阶段。
学生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独立完成一个风景园林项目的设计或研究,并能够有效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成果。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虚拟现实技术方向,年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园林技术(二)专业代码:(三)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四)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五)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二、专业培养目标为园林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园林植物培育、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园林苗木生产、病虫害防治、园林植物修剪造型、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掌握本专业必要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掌握园林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园林植物分类知识,熟悉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熟悉园林绿地土壤的形态、理化性质,掌握肥料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分类知识、防治原理,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熟练掌握园林测量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测量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场地测量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园林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基础知识,园林制图的一般方法步骤、以及投影、设计、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筑技术、园林工程预决算等专业知识。
.掌握花卉学、树木学的知识,熟练掌握观赏树木和花卉繁殖、培育、栽植和养护的基本知识;熟悉主要观赏林木和花卉的生长习性,以及在植物造景、园林绿地规划、盆景与插花艺术等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
.具有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有一定的政治德育体育及美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二)能力要求.能熟练识别本地区常见园林苗木及种子、观赏树种和花卉。
.会观测园林上常用的土壤气象因子和物候现象。
.能根据园林植物的生态生物学习性和生长知识,对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诊断并提出解决办法。
.能熟练识别本地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会制定预防方案并组织实施。
1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农林学部组长:蒋培红 专业负责人:王娟 李秀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富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责任感强,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一)素质结构 1.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2.文化科技素质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专业素质 掌握林学、建筑学、生物学、设计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 2
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4.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 5.身心素质 具有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二)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 具有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一定的文学、哲学、艺术、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掌握一定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了解数学、生物学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 4.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植物生理学、测量学、园林工程制图、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设计初步、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生态学、中外园林史、计算机辅助设计、牡丹栽培与应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土壤肥料学、苗圃学、工程预算、植物造景等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5.专业知识 具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三)专业能力 1.职业基本能力 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 3
具有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 (四)其它能力 具备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字处理等的能力。 (五)职业证书 应获得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工、普通话证等资格证书。 (六)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附后) 三、修读要求
(一)学制学位学分 学制:4年 学位:农学学士 学时:2400学时 学分:160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的必修课、选修课构成。 (一)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34.3%) 通识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 1.通识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一、二、三、四)、大学英语视听说(一、二,)、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二)、公共体育(一、二、三、四)、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创新创业基础(一、二、三、四)、军事理论。 2.通识选修课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至少选修10学分。其中选修文科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所有学生需选修“人文与地方文化类”“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各1门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折合和冲抵通识选修课学分。 建议选修课程:基础写作、文献检索与社会调查、中外艺术鉴赏、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学语文、诗词欣赏等课程。 (二)学科课程(占总学分的9.2%) 4
高等数学、植物学、园林美术、园林水彩。 (三)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40.5%) 1.专业基础课: 植物生理学、测量学、园林工程制图、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设计初步、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生态学、园林工程1、园林规划设计1、园林建筑设计1、中外园林史、计算机辅助设计、牡丹栽培与应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土壤肥料学、苗圃学、工程预算、植物造景。 2.专业方向课 ①设计方向:园林工程2、园林规划设计2、园林建筑设计2、园林艺术、园林专业英语、草坪学、创新创业基础(三)。 ②观赏植物方向:盆景艺术、插花艺术、园林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昆虫学、食用菌栽培学、园林工程管理、创新创业基础(三)。 (四)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42.3%) 1.课程实践 德育课程实践、课程设计、实验实训、体育课程实践、美育课程实践 2.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实习/实习支教、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实验教学、实习实训 3.创新创业(5学分,占总学分的3.1%) 创新训练:论文及其它被相关文件认定的作品;出版专著、编著或译著;发明与专利;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等课外科技活动。 学科竞赛:被相关文件认定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创业训练:创业培训;创业训练;创业竞赛;创业实践。 4.素质拓展(5学分,占总学分的3.1%) 资格认证:外语能力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类培训(证书)。 社团活动(被相关文件认定):社团活动;文体活动;文体比赛。 社会实践(被相关文件认定):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习惯养成。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 核心课程: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生态学、园林史、绘画、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植物造景等。 5
六、学时、学分统计 课程类型 课程模块 学时数 学分 所占百分比 学时(%) 学分(%)
通识课程 通识必修课 752 30+16 31.3 28.8
通识选修课 160 10 6.7 6.3 学科课程 240 9+6 10.0 9.4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 1024 35+18 42.7 33.1 专业方向课 224 10+3 9.3 8.1 实践课程 42周 (703) 23(43) 14.3(41.3) 合计 2400 160 100 100 6
七、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 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 程 模 块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其 中 学分
数
建议开设学期 及周学时数 课堂讲授
实 验 实
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通识课程
通识必修课
01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48 32 16 3 2 01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48 32 16 3 2
01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48 32 16 3 2 0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Essentials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32 32 2 2 011005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48 32 16 3 2 211001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2 思政类小计 22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