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性麻痹30例诊断体会及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6.62 KB
- 文档页数:2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治疗体会
王选民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9(007)008
【摘要】目的提高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医治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共接诊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34例,全部符合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断标准(血清钾<3.5mmol/l).结论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不难诊断,但治疗中要注意补钾方法 .
【总页数】1页(P121-121)
【作者】王选民
【作者单位】千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72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王宝亮教授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经验 [J], 田丹珂;王宝亮
2.黄芪注射液静滴辅助治疗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疗效 [J], 温演金
3.低钾型周期性麻痹10例临床治疗与护理 [J], 魏晓燕;王建基
4.低钾型周期性麻痹200例临床分析 [J], 朱佐庆
5.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及血清肌酸激酶异常分析 [J], 王勇;杨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2例低钾麻痹患者的急诊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5-05-06T09:55:32.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6期供稿作者:韦宗贵[导读] 钾麻痹是一种严重的肌肉疾病,该病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迟缓性瘫痪,多数患者伴有钾离子代谢异常。
韦宗贵(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昇辉医院急诊科 5643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钾麻痹患者的急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2例低钾麻痹患者临床资料,从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诊断、急诊处理等不同方面分析其急诊治疗体会,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42例患者中有40例在呼吸支持和补钾后血钾上升3.50mmol/L以上,2~3天后肌力有所恢复,占95.23%,没有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有2例死亡,占4.76%,死亡原因为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昏迷导致的抢救失败。
结论:在治疗低钾麻痹中应全面分析患者情况,充分考虑致病因素,及早诊治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重度低钾麻痹应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休克药物,保证抢救成功。
【关键词】低钾麻痹;急诊;治疗【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56-02钾麻痹是一种严重的肌肉疾病,该病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迟缓性瘫痪,多数患者伴有钾离子代谢异常,多出现在内科急诊。
我院特选取部门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 10月收治的42例低钾麻痹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以20岁~40岁的青年人居多,起病均为亚急性或急性,42例患者中,31例首次发作,11例有反复发作史,其中首次发作就诊时间为起病后的0.5h~2d,多数在12h内。
1.2 发病诱因本文所研究42例患者中,有明显诱发因素占31例,占73.80%,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占11例,占35.48%,剧烈运动、大汗或劳累有7例,占22.58%,暴饮暴食或大量食用甜食有4例,占12.9%,注射葡萄糖液有3例,占9.67%,甲状腺机能亢进有6例,占19.35%。
低钾血症50例诊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80-02当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低於3.5mmol/l时称为低血钾。
常见原因为摄取减少、流失过多,如腹泻、呕吐等及钾离子由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
当人体发生低血钾时,将影响人体的心脏血管、中枢神经、消化、泌尿及肌肉系统。
临床表现为渐进性骨骼肌肌力减弱甚至瘫痪为特征,及时救治多数预后良好,但是重症患者也会因严重心律失常或呼吸机麻痹而危及生命。
因此医师接诊低血钾患者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病因、诱因,给予及时的治疗。
现就我科近年来以低钾血症收治入院的50例患者的诊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0岁。
血钾1.65~3.44 mmol/l,平均2.87 mmol/l,其中轻度低钾(血清钾3.0~3.5 mmol/l)13例,中度低钾(血清钾2.5~3.0 mmol/l)30例,重度低钾(血清钾﹤2.5 mmol/l)7例。
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肌无力,伴肢体麻木18例,伴呼吸肌麻痹2例,伴恶心呕吐19例,伴头晕10例,伴胸闷心悸17例,伴腹胀便秘10例,伴神志淡漠、嗜睡5例。
心电图检测异常者42例,窦性心动过速17例,可见u波者38例,st段下移者28例,室早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
1.3病因诊断本组病例有8例在院外诊所应用地塞米松或者输注大量葡萄糖液,有5例呼吸性碱中毒伴低血钾,经检查证实为甲亢患者1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钾9例,有高血压口服利尿药后血钾下降3例,合并胃肠道疾病3例,原因不明的低血钾周期性麻痹5例。
1.4治疗方法积极寻找病因,去除病因。
轻症口服补钾,其余采取口服加静脉补钾,静脉补钾以生理盐水+10%氯化钾,浓度0.3%,速度80滴∕分,病情好转改为60滴∕分以下,不可静推,补钾量视病情而定,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4~6g∕d或更多。
低血钾性瘫痪10例临床分析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迟缓性肌无力或麻痹发作为特点的一组疾病,临床上按其发病时血钾浓度和症状可分乃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血钾型3种类型,临床以低血钾最常见,现将10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4—49岁,平均(31.9±3.2)岁。
其中首次发作7例,2次发作3例,均为急性起病。
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一5小时。
所有病例为散发,无家族史可查。
1.2发病时间和诱因??午睡后发病6例,夜间发病1例,饱餐后1例,感冒发热1例,腹泻1例。
1.3临床表现?(1)神经肌肉系统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发作以晚间及劳累后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见,头颈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发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继而乏力,最后自主活动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较远端肌肉症状稍轻,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着或蹲着不能站起,较轻者可靠手扶支撑物勉强站起,不能自主翻身,也可发生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中枢神经系统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脑神经罕见受累,神经浅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较少受影响。
(2)心血管系统低钾可使心肌应激性减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轻症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重症者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缺钾可加重洋地黄和锑剂中毒,可导致死亡,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血压可下降;心肌张力减低可致心脏扩大,重者发生心衰,心电图主要表现为U波及T波低平,当EKG出现u波,常提示体内失钾至少在500mmol/L。
(3)泌尿系统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肾小管浓缩,氨合成,泌氢和Cl-的重吸收功能均可减退或增强,钠排泄功能或重吸收钠的功能也可减退,结果导致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3月第6卷第8期护理与康复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一种内科常见急症,主要涉及急诊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患者一般先至急诊科就诊,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迟缓性骨骼肌麻痹伴血钾水平降低[1]。
补钾治疗是临床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主要方法,多数患者在补钾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这也导致部分患者及医师对病情缺乏重视。
部分多次行补钾治疗的患者,可能未等到医师问诊,就要求补钾治疗,不愿配合临床进一步的检查。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最常见的病因为甲状腺毒症,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和恶性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干预在该类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研究选取2013—2019年我科收治的9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对其病因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2019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9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快速进展的无痛性肢瘫;②肢体无力呈对称性、迟缓性;③腱反射减轻或消失,双侧跖反射正常;④血钾<3.5mmol/L 。
排除标准:①血钾水平正常及升高;②因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导致的低钾。
1.2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作季节、发作诱因、麻痹部位、发作时血钾、pH 、HCO 3-水平,累计发作次数、临床表现、有无周期性麻痹家族史,肌酸激酶水平(CK ),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08048基金项目:广西北海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2082046)。
作者简介:廖文玲(1980-),女,汉族,广西北海人,主管护师,学士。
研究方向:急诊护理。
*通讯作者:邱俊霖,E-mail :qjl497@.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护理经验总结廖文玲1,周少碧1,邱俊霖2*(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1.急诊科;2.内分泌代谢科,广西北海,536000)摘要:目的分析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病因,并总结其护理经验。
低钾血症50例诊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80-02当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低於3.5mmol/l时称为低血钾。
常见原因为摄取减少、流失过多,如腹泻、呕吐等及钾离子由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
当人体发生低血钾时,将影响人体的心脏血管、中枢神经、消化、泌尿及肌肉系统。
临床表现为渐进性骨骼肌肌力减弱甚至瘫痪为特征,及时救治多数预后良好,但是重症患者也会因严重心律失常或呼吸机麻痹而危及生命。
因此医师接诊低血钾患者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病因、诱因,给予及时的治疗。
现就我科近年来以低钾血症收治入院的50例患者的诊疗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0岁。
血钾1.65~3.44 mmol/l,平均2.87 mmol/l,其中轻度低钾(血清钾3.0~3.5 mmol/l)13例,中度低钾(血清钾2.5~3.0 mmol/l)30例,重度低钾(血清钾﹤2.5 mmol/l)7例。
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肌无力,伴肢体麻木18例,伴呼吸肌麻痹2例,伴恶心呕吐19例,伴头晕10例,伴胸闷心悸17例,伴腹胀便秘10例,伴神志淡漠、嗜睡5例。
心电图检测异常者42例,窦性心动过速17例,可见u波者38例,st段下移者28例,室早6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
1.3病因诊断本组病例有8例在院外诊所应用地塞米松或者输注大量葡萄糖液,有5例呼吸性碱中毒伴低血钾,经检查证实为甲亢患者1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钾9例,有高血压口服利尿药后血钾下降3例,合并胃肠道疾病3例,原因不明的低血钾周期性麻痹5例。
1.4治疗方法积极寻找病因,去除病因。
轻症口服补钾,其余采取口服加静脉补钾,静脉补钾以生理盐水+10%氯化钾,浓度0.3%,速度80滴∕分,病情好转改为60滴∕分以下,不可静推,补钾量视病情而定,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4~6g∕d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