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42
中国观赏石简介中国观赏石简介(27)·湖南观赏石㈡中国观赏石简介(26)·湖南观赏石㈠浙江黄人希 1、浏阳菊花石浏阳菊花石,又称石菊花,出自湖南省长沙浏阳市永和镇大溪河底岩石层中该石质地细腻坚实,基质岩石呈灰或灰黑色,上显洁白晶莹的菊花瓣状纹理,花态逼真,纹理清晰、界线分明、古色古香花形千姿百态,极似绚丽盛开的菊花,故名浏阳菊花石可用于厅堂、书案陈设,也可雕刻成砚台、笔筒、花瓶、立体石菊假山等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其花纹生成于两亿多年以前,经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浏阳菊花石于清乾隆年间,由当地人在浏阳河上游碧波潭附近采石砌堤时偶然发现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曾先取石雕砚,采用此石雕成砚池,磨出墨汁,久润不干浏阳菊花石的蕴藏量稀少,主产于永和镇附近的碧波潭中,开采取石并不容易过去采石只能在每年秋季潭水下落时,结筏驶进碧波潭,然后由既识水性又懂开掘菊花石的匠人,潜入6~7米深的潭水中,挥锤凿眼,从巨大的岩石上撬下有花的石料《浏阳县志》:"菊花石俗称石菊花,在县东永和镇侧大溪水过永和市,中流石亘如洲,无甚草卉,一望如旋窝堆积凸凹万状,如镂如封,色苍然可爱,有纹而晶莹,作菊花状,跗萼宛然其中式含苞半吐,殊极有趣"2、武陵穿孔石武陵穿孔石,又名武陵穿洞石、武陵空洞石、原名排碧乡穿孔石,出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凤凰县一带的武陵山脉中该石质地缜密细腻,莹洁滋润;石形层层叠叠,怪异别致,每层有天然的洞孔,且洞洞相连;颜色主要以青灰、浅灰为主,浓淡分布匀称,并夹有少量的土黄色层,层次分明,也有青灰色为本间白色条纹的;石上纹理似木纹、波浪状,清晰多变,有的纵横交错构成各种图案武陵穿孔石造型精致奇特,形似亭台、楼阁、古城堡,有山形景观、形象、抽象等,无奇不有,尤其似山形景观者,突显出山中有山洞中有洞的独特景象,把自然山水展现得淋漓尽致武陵穿孔石以孔多形奇为特点,石中青灰色部分为石灰岩质,硬度高、石质细,以纯青灰色石灰岩构成、孔洞纵横交错、层次多者为上品武陵穿孔石蕴藏在湘西武陵山脉黄土深层的石灰岩中,是经历漫长的地壳运动、陆海变迁,和亿万年海水冲刷溶蚀及大自然风化侵蚀所致形成,于XX年由花垣县排碧乡排吾村的农民在深山劳作时偶然发现武陵穿孔石是从山地深土中挖出,采石只能根据经验寻找,因此产量较少新挖出的石头表层土渍很厚,需仔细清除干净,使其露出原始色泽,方可欣赏武陵穿孔石原产于花垣县排碧乡,后在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陆续发现,因同属武陵山脉故更名武陵穿孔石3、武陵龙骨石武陵龙骨石,出自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境内武陵山区的溪谷河边该石质地坚硬,用手指弹击,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石体洞中有洞,孔中有孔,洞孔串连;多呈棕红色,有深有浅,深至紫红色;石上布满红色丝纹筋脉,色艳纹美;形态奇特,玲垅剔透,曲折润滑,自然柔和,亦很像动物骨骼;并具瘦、皱、透、漏之特征,故名龙骨石4、武陵石武陵石,出自湖南省武陵山脉的常德、桃源、石门等地该石为多年水流冲击而成,石质光滑,色泽古朴、造型变化多样武陵石以图纹石居多,其色泽既明快又凝重,复色与间色十分丰富体量大的石头一般底色呈米黄、浅灰、灰绿、红紫、墨黑等色,石上纹理多为深红、赭石、浅紫、古铜等色中、小体量的石头有深绿、蓝灰、玉绿、花青、玫瑰、大红、橘黄等色石上纹理有平纹也有浮雕纹,由块、面或点、线构成自然画面,有写意也有写实,似动物形者神态各异,惟妙惟肖,似山水风景者独具特色,尽现名山大川的风情和自然神韵,近处山石见质,远处山形见势武陵石大多形成于亿万年之前,由漫长岁月的地质运动、自然风化,及几经河水搬运、冲刷与砂石磨励、溶蚀后变成武陵山脉和临近的湘西雪峰山脉在前震旦纪时,曾普遍为海水淹没武陵山脉踞常德地区的西北角,澧水贯穿全境;雪峰山脉地势高峻,南北延伸多公里,为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两大山脉境地貌层峦叠峰,山岭连绵,在石门县城郊河谷、常德沅水边,及高山溶洞内和沅水、澧水流域的河滩溪畔中,奇异之石的蕴藏量较丰富5、渠水石渠水石,出自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渠水河渠水石属河床中的卵石,石形千姿百态,石上图纹纷呈,清晰明丽,色彩丰富,具有极强的自然韵味渠水发源于贵州省黎平县地转坡,从通道县播阳镇进入湖南境内,由南到北流经通道县、靖州县、会同县,于洪江市托口镇汇入沅江上游通道县境内山多林茂、沟壑纵横,特殊地理位置造成丹霞地貌,奇异卵石资源较为丰富6、安化奇石安化奇石,出自湖南省中部益阳市安化县安化属山区,自然生态原始古朴,小城山青水秀,河滩清浅,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安化奇石的品种有鹅管石、冰碛石、彩蜡石,黑墨石,彩陶石等安化鹅管石产于安化县马路镇龙泉洞的溶洞内,鹅管石是比较罕见的中空石柱,在洞内随处可见,长短不等,其中最长的达厘米,直径一般在厘米,中空似鹅毛的毛管,故名安化冰碛石产于安化县柘溪镇肖木村,多呈灰褐,暗褐等色,石质重而坚,稍脆,石中杂有砂石或小生物化石,肖木村的冰碛岩层形成于距今约6~7亿年前,现存石壁长达多米,其层厚度、规模及岩石质量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冰碛石是经极热和极冷环境所形成的,较为珍奇安化彩蜡石是产于安化资江中游河滩的水冲石,石质密度高,摩氏硬度达7左右,表面光滑细腻,颜色艳丽耀目,多呈红、黄、白三色相间,也有紫、黑等五色相间者,形状千姿百态,有造型石,也有图纹石安化彩陶石产于安化资江河滩,石质地细腻,光滑如玉,颜色对比度较强,有的灰白底色上显现出黑色的图纹,极具天然美安化黑墨石产于安化资江河滩,以黑色为主色调,石上有黄、灰白等纹脉,色纹流畅飘逸,似书似画资江属长江水系,发源于广西资源县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东北麓,自南而北流经湖南省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市县,于益阳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全长公里资江流经安化县境内有公里,滩多浪急,盛产奇石7、桃源石桃源石,又称纹石、文石,出自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漳江镇纹石山村的豆青山豆青山一名文溪山,因满山星布桃源纹石,故又名纹石山桃源石质地细腻,硬度大,内含天然花纹,色彩斑斓,表里润澈,红似朝霞,绿如翠云,晶莹玲珑;石上纹理百态惧备,溜圆的颗粒上现出粒粒珠斑或满布条条罗纹,颇具观赏价值桃源石包括玛瑙、燧石、石髓、蛋白石等多个品种,以玲珑美丽的玛瑙石为最多玛瑙石多为圆形、豆状、葡萄状,颗粒直径一般为3~4厘米,小者如黄豆样,大者直径有7~8厘米;呈乳白、红、黄、褐、绿、蓝、紫等色,半透明,具有五颜六色的彩纹桃源石可用于磨制首饰、印章等工艺品,亦典雅俏丽清道光元年《桃源县志》:"纹石,白而圆润,其上多红点,浓者如血,淡者如霞,疏者如残星,圆者如花瓣,曲者如月痕其他如眉,如齿,如耳,如瞳子,如弓鞋,如鬓,佳者孕天象地形,或含草木禽鱼之状"8、桃花石桃花石,又名桃花玉、桃花玉石,出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常德市桃源县该石石质坚硬细润,色彩绚丽,有红、黄、绿、蓝、紫等色;多通体呈浅红色泽,石上布满桃花状斑点,花朵以红色为主,偶有绿色;其花纹亦有大花、小花、波状花之分桃花石纹理美、质细润,适宜于雕刻早在汉代,桃源艺人就开始用桃花石雕琢图章、笔筒、笔架、酒杯等桃花石分布于奥陶系地层,是一种变质岩,含有方解石、云母、石英等矿物,品种较多在桃源县北部山区,蕴藏量较为丰富9、道州石道州石,又名道石,出自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道县古称道州)、宁远一带该石呈青、灰青、灰黑等色泽,间有白脉;其质坚脆,外表多坳坎,石形峰峦嵯岩,有的四面透空,象形类物,险怪万状;似山形景观者千岩万壑,群峰环绕,峰谷间石脉相连恰如瀑布直落涧壑道州石亦可用于制作山水盆景《洞天清录怪石辨》:"道州石亦起峰可爱但石粗又枯燥之甚且不任冲撞"10、江华石江华石,出自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山间野地该石呈青、灰黑等色泽,其质枯燥,扣之有声,石形多峻岭嵯岩,或大或小积叠粘缀,体量大者亦有丈余,宜作园林置石《云林石谱》江华石:“道州江华、永宁二县皆产石,石在乱山间,于平地上空砻积叠而生,或大或小,不相粘缀江华一种稍青色,一种灰黑,间有嵯岩特势,其质皆粗涩枯燥,扣之有声,未见绝奇巧者唯永宁所产,大者十数尺,或二三尺,至有尺余,或大如拳,或多细碎,散处地土,莫知其数,率皆奇怪,每就山采取,各随人所欲既择绝佳者,多为泥土苔鲜所积,以水渍一两日,用磁末痛刷,一种色深青,一种微黑,其质坚润,扣之有声,多坳坎,颇类太湖弹子窝,峰峦巉岩,四面亦多透空,险怪万状,或有数尺,若大山气象,千岩万壑,群峰环绕,中有谷道拽脚,或类诸物像,不可概举,非人力能为之大抵其石多白脉,有如大山之巅,合三两峰,间因石脉相连数道而成瀑布,直落涧壑,凡遇石塞路迸溅,即散漫分流石之两边,如图写之状”11、龟纹石龟纹石,出自湖南省张家界天子山顶一带该石当地人称龟岩,石上纹理恰似龟背花纹,其斑纹亦有方形、棱形、鱼鳞形、竹叶形等,稍加打磨后浸入水里,即花纹立现,色泽十分鲜明龟纹石花纹奇特,是雕琢石龟、石砚等工艺品的上好原料龟纹石是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学名"华莹山多壁珊瑚石",石上图纹为多角状复体,呈六边形,酷似龟纹,其对角线长8-10毫米,内部结构呈蛛网状12、耒阳碧彩石耒阳碧彩石,出自湖南省衡阳耒阳市耒阳河中段长约二公里范围内该石石质细腻温润,结构紧密,摩氏硬度在5~6之间;多呈鲜红、深红、枣红、桃红、橘红、土黄、金黄、青黄、老黄、乌黑金等色泽,色彩成块状或点条纹,变幻分明,过渡色自然,十分艳丽醒目;石中间有石英纹、黄蜡纹、乌金纹;外表光滑,石肌极具质感耒阳碧彩石为奥陶纪火成岩,属隐晶质的硅质岩石,出水数量极少由于含有氧化铁、赤铁锰、二价铁和三价铁、硫化汞等矿物质,颜色以红色和黄色为主体经自然水冲砂磨后表皮光洁亮丽,极具观赏性13、水冲彩硅石水冲彩硅石,出自湖南省衡阳耒阳市耒水河中耒阳南临南岭,北靠衡山,耒水穿城而过水冲彩硅石质地细腻,摩氏硬度约为7左右;多呈黄、褐、藕红、墨玉等色调;石上纹理清晰,有凹有凸,色彩层次分明;色纹线脉布局自然,有的幻变成山水、景物等图案;形状千姿百态,刚柔一体,高雅雄奇、意境深远,其山川造型,别有千秋,有的似人状物,皆形象逼真水冲彩硅石属硅质灰岩,硅质浆岩等沉积岩构成,含有多种金属成分,硅铁含量达40%左右石质结构细密、湿润纯净,经耒水长期冲刷,外表光泽度高,有的尤如碧玉般玲珑剔透14、梅花石梅花石,出自湖南省湘江河畔靳江边石上呈现梅花,很为珍贵,现已无产出15、石燕石燕,出自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西北石燕岗及零陵县石燕是海生动物化石,长着两瓣钙质的外壳,如现代海里生长的蚶外贝体为横方形,向左右延伸时,逐渐收缩上翘开张,壳面具粗强的放射状褶线,状如燕翼,故名石燕小者四五厘米,大者不过十多厘米,多采于山石间,其外形备显动感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石燕为腕足动物门,有铰纲,石燕目的一属贝体中等大小,近菱形;两壳双凸型,铰合面低而凹曲,具三角孔或复有三角板;壳面有细密壳线,腹壳齿板发育,背壳内主突起粗大,二分叉在距今亿年之前的石炭纪,随着大量海洋生物质沉积于海底,逐渐变成了岩石后来由于海陆变迁,岩石露出海面甚至形成山地,经风化散碎后,比较坚硬的石燕化石则显露出来,或突现于山岩表面或散落于山坡、沟谷中《云林石谱》零陵石燕:“永州零陵出石燕,昔传遇雨则飞顷岁余陟高岩,石上如燕形者颇多,因以笔识之石为烈日所曝,偶骤雨过,凡所识者一一坠地,盖寒热相激迸落,不然飞尔土人家有石板,其上多磊磈如燕形者”16、辰砂辰砂,又称辰州砂床、朱砂石、丹砂、丹栗、赤丹,主要出自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冉家岩洞辰砂晶体主要呈板厚状或菱面体状,少数为短柱形,多贯穿双晶;常见的是粒状、块状、被膜状集合体;三组完全解理;比重达,摩氏硬度为2~;半透明,朱红色,发出金属光泽,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彩石因最早发现于湖南辰州而得名;也是炼汞的主要原料,亦称汞砂辰砂属于辉闪矿类,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化汞(),晶体属三方晶系,矿物和条痕都呈朱红色,成块形、柱形、板形、马牙形、箭头形晶体一般为红色,当晶体较大时因透明程度差而呈黑红色,粉末为鲜红色湖南的辰砂矿区主要在湘西,均属低温热液汞矿或为柱层汞矿带;在湖南的凤凰县、新晃县、麻阳县、吉首县等地都有分布新晃、凤凰所产的朱砂大都生于石灰岩或白云岩中,成细脉状或散点状分布,常与石英、黄铁矿、辉锑矿共存《素园石谱》:"辰州砂赤,产冉家岩洞有砂坑,深十五六里,昏黑不辨咫尺土人以皮帽悬灯而入,凿岩而采之白石若矾,谓之砂床,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其良者若芙蓉箭镞,簌簌迸如榴房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彻,可置几案间"◎资料:辰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含%,常含有粘土、氧化铁、地沥青等杂质三方晶系,晶体呈板状或菱面体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致密块状或土状,晶簇常呈菱形双晶体、大颗粒单晶体半透明或不透明,鲜红、朱红、浅红、暗红色或条痕红色,有时表面带铅灰色的锖色对光敏感,有很高的折射率,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或玻璃光泽,摩氏硬度2~,比重,性脆;仅产于火山岩、热泉沉积物、低温热液矿床、断层角砾白云岩晶洞中,常与石英、雄黄、雌黄、方解石、辉锑矿、黄铁矿、白玺石等共生外生成因的辰砂产于氧化带的下部,由黑黝铜矿分解而成辰砂是分布最广的汞矿物,产于我国的湖南、贵州、云南以及美国西部、西班牙、墨西哥产等地17、金刚石金刚石,出自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原常德县)丁家港、桃源县车溪冲,怀化洪江市(原黔阳县)新庄垅、沅陵县窑头等地湖南金刚石以砂矿为主,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分布零散,品位低,但质量好,宝石级金刚石约占40%沅江砂矿中金刚石含量约为每立方米~毫克,晶形完整,多数透明,洁净度高相传在明朝年间,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零星的金刚石发现,大规模的寻矿则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沅江整个水域均有金刚石分布,但有开采价值的仅常德丁家港、桃源车溪冲、黔阳新庄垅、沅陵窑头等4处湖南金刚石的颜色深浅不一,内外颜色差异明显,呈带状、斑状分布其褐色系列金刚石,晶体呈黄褐色,内部洁净,表面有大量的褐色斑点,其褐斑的颜色有黄色、黄褐色、褐色、黑色等,主要分布在金刚石的溶蚀面上,褐色主要由自然界放射性粒子的辐照造成湖南沅江位于湖南西部,全长公里,主要支流有渠水、巫水、舞阳河、溆河、辰水、武水和酉水沅江流域的金刚石砂矿赋存于第四纪砂砾层中具代表性的常德丁家港矿位于常德城西17公里,面积约平方公里,属细谷型砂矿,系发育于阶地砂矿范围内的坳谷切穿阶地的含矿砂砾层,深达基岩,是流水使金刚石再次富集而成的矿床丁家港细谷源头于六、七阶地,主干细谷长13公里,平均宽52米,最宽米,还包括10余条大小不等呈树枝状的小支谷,细谷网面积为平方公里全矿由61个矿体组成金刚石总体颗粒小,但质地较好,以单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8%;晶体比较完整,以八面体、十二面体、六八面体为多;绝大多数晶体浅色透明或呈黄、褐色等;粒重多小于28mg,一般为~15mg;22%晶体中含包裹体;60%的晶体表面有裂纹,表面溶蚀不重18、里耶白水石里耶白水石,出自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酉水河中酉水系沅水支流,古称白河或白水里耶白水石属河卵石,石质细腻,呈棕红色调,石上间有金黄花纹,似文如图,极为耐观19、九疑山杨梅石九疑山杨梅石,出自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玉官岩附近溪边水洼中该石与雨花石相似,经流水浸蚀打磨后,变成五棱六角的小石子,或洁白晶莹,或色彩艳丽,颗颗粒粒如成熟的杨梅,故名《湖南方物志》上有记载,现今不见产出20、黄蜡石黄蜡石,主要出自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太和镇、城郊乡境内官溪河段,泗洲、华泉、莲塘、桥市等乡镇也有分布该石坚而细腻,摩氏硬度为7左右,色泽金黄,石表滑润,块体以15~50厘米大小居多,质地以细蜡、晶蜡为主,偶有冻蜡21、彩硅石彩硅石,主要出自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官溪河中段该石质地为石英岩,摩氏硬度约6~7,石上多红、黄、白、粉等色相间,五彩缤纷,且纹理清丽、造型奇特,颇具观赏价值22、郴州方解石郴州方解石,主要出自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的雷坪有色矿、北湖区的东波矿和大奎上乡等地郴州方解石质好量大,状如山花灿烂、晶莹夺目,极具观赏性雷坪矿所产的方解石晶体品种较多,晶形有正四方形、柱状、四方体锥状、钉状、狗牙状等,颜色有枣红、粉红、米黄、乳白、棕色等,其中的红色立方体方解石、红色立柱体方解石晶簇、黄色透明钉状方解石等品质较佳大奎上乡所产的方解石晶体硕大,呈乳白色,表面光泽透亮,单晶最大达30厘米,一般均在10~20厘米,晶形为四方锥体状,呈不规则连体晶簇,大者以吨计,形如玲珑剔透、雪白如玉的莲花23、澧州石澧州石,出自湖南省常德市澧县该石纹脉奇异,可用于堆砌假山,今极少见《云林石谱》澧州石:“澧州石产土中,磊磈而生,大者尺余,亦有绝小者,颇多险怪巉岩,类诸物状其质为沙泥积渍,费工刷治,石理遍铺丝,扪之隐手,色青白稍润,间有白脉笼络土人不知贵,士大夫多携归装缀假山,颇类雁荡诸奇峰”注:澧州,今为湖南澧县24、耒阳石耒阳石,出自湖南省衡阳耒阳市《云林石谱》耒阳石:“衡州耒阳县土中出石,磊磈巉岩,大小不等,石质稍坚一种色青黑,一种灰白,一种黄而斑四面奇巧,扣之无声置几案间,小有可观”25、钟乳石钟乳石,出自湖南省湘西、湘南地区的溶洞中钟乳石是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成型往往需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湘西、湘南多呈喀什特地貌,蕴藏着丰富的大小溶洞群,洞内钟乳石、钟乳柱、石花遍布,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琳琅满目近年开发的一些岩洞,多作为旅游景观,但道县一带地下却有许多未开发的奇穴怪洞钟乳石资源属于国家保护,其采集应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湖南凤凰县奇梁洞,洞长数里,钟乳石千姿百态,气象万千临武县凤岩山一带有长约35公里,与广东连州市星子镇杨梅村相通的溶洞,洞内深邃曲回,地穴密如蜘蛛网,洞壁及洞顶布满各种奇异的钟乳石郴州市西南方十二公里处万华岩地下溶洞,主洞长达米,形色各异的钟乳石,千姿万态张家界溶洞中的钟乳石,洞中有卷曲状钟乳石、鹅管、歪斜钟乳石,以及色彩绚丽晶、莹剔透的滴水石,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冷水江市地下溶洞中的鹅管,最为纯洁,里面没有任何杂质,像玻璃一样晶莹鹅管是钟乳石的一种,中空洁白,由岩石中纯净的碳酸钙经水溶解后经上亿年凝集而成,看起来极像鹅的毛管湘西、湘南多呈喀什特地貌,地下钟乳石遍布,近年陆续开发了一些岩洞, 26、石鱼石石鱼石,出自湖南省湘潭湘乡市城西十里湖山乡石鱼山该石为鱼化石,基岩呈黑色,层理极薄,凿开后,石块上的鱼,大小不一,体形完整,骨骼纹理清晰可辨,鱼鳍比现在的淡水鱼长,头部短促,形态生动石鱼石在早在宋代就已有盛名石鱼石蕴存于石鱼山第三纪地层中,其地质岩层一直与五里外的石狮江相通,石狮江入涟水口处也有鱼化石分布据考在几百万年以前,湘乡市湖山及苏坡乡一带曾为湖泊,湖里的鱼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在地层变迁运动中被埋在泥沙下面,经长期的地质作用后成为岩石层中的化石郦道元《水经注》:"涟水东入湘乡,历经石鱼山,山高数十丈,广十里,山下多元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凿开一层,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鱼膏腥,因以名之"沈怀远《南越志》:"衡阳湘乡县有石鱼山,下多玄石石色墨,而理若云母,发开一重,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然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鱼膏腥,因以名之"27、燕子石燕子石,又称蝙蝠石,出自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渫水河一带,该石是五亿年前晚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石中三叶虫化石有的如巴掌大,须眼毕现,形体完整,其旁有长刺,左右开张,姿态动人,尤其尾部如春燕似蝙蝠,故名壶瓶山燕子石矿床分17个源头,储量约为立方,其质地坚韧,手感温润,色泽明快,图案完整、清晰、生动,既可作观赏石,也是制作燕子石砚、印章等工艺品的佳料三叶虫是一种生活在浅海之中的节肢动物,随着地壳上升而被埋入泥沙或嵌在岩缝中,经过漫长的地质的时代,其外骨骼变成了化石,蕴存于石门县壶瓶山灰岩以及永顺县薄层灰岩之中◎三叶虫属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主要生活于浅海区,靠附肢在海底爬行摄食,有些体小壳轻者可漂游或附在海藻上为生三叶虫背部为背甲,分头、胸和尾三部分,头有眼;而背又被两背沟纵分为三部分,中间为轴部,两侧为肋部,故称为三叶虫;腹部为软的腹膜和附肢三叶虫的背甲为几丁质的外骨骼部分,故易保存为化石,但化石少有完整者,多头、胸、尾分离,且不同属种,头、尾变化较大燕子石中三叶虫的外形也像蝙蝠,故称蝙蝠虫。
我们出发捡石头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详解主题词:收藏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北京观赏石:?1、金海石金海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下游一带的峡谷河床中。
该石属卵石类图纹石,质地坚硬,形体完美,成浑圆和各种形状,色彩艳丽,多呈黄褐或浅红等色,纹理丰富,构成的画面生动、独特,格调高雅,清新明快。
金海石的原岩是十几亿年前的石英砂岩类岩石,在远古时代受火山岩浆中含铁、猛矿液侵染、渗透而使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经漫长的风化而碎落江河,被不断翻滚运移、水冲磨砺形成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墨色、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卵石。
其褐黄色、暗红色多数呈现群峦叠翠的山峰、谷崖、湖浪等。
黑褐色、黑色的纹理则有古柏、山川草花、森林湖泊、人物动物等。
金海石纹理纵横交错,变化万千,多呈山峦叠嶂或水浪汹涌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但也不乏风拂秋草、天鹅顾影等清幽寂静的图案。
画面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疏密得体,纹理清晰细腻,布局参差极富变化。
金海卵石多需进行打磨抛光,才能显现出美丽的纹理。
金海石因产于金海湖一带而得名。
另外也有叫独勒石的,因在独勒河也曾经采过这种石头。
?2、轩辕石轩辕石,又名北辰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东北燕山南麓的丘陵地带。
该石质地坚密,纯正细腻,含铁量高,坚硬如铁;多呈浅灰微绿、灰赭色调,古色古香;通体遍布小龟裂纹,呈凹凸不平的"鳄鱼皮"状结构;外表古朴雄奇、浑厚沉稳,质素纯净,石体有形态各异的众多沟裂洞窍;造型变幻多端,巍峨雄浑,有的状如山峦,群峰峻拔,重峦叠嶂,突兀险峻,有的形似高原,台高壑深,古堡楼阁,雄浑凝重,还有的象各种动物,灵动活泼。
轩辕石兼具瘦、皱、漏、透于一体,朴掘成趣,大者可置于园林庭院,小者可置于文房几案,自然成景,其状如山峦者也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石。
此石最初发现于庙山,因山上有座轩辕庙,故名轩辕石。
轩辕石为硅质灰岩,肌理缜密,原岩在风化破裂后,孕育于红粘土中,经水浸溶蚀后多皴皱沟壑、孔洞纵横,因含铁成分高,裸露的岩石表面有黑色豆状小突起的铁质凝聚体。
观赏石种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各地观赏石欣赏大全各地观赏石欣赏大全泰山奇石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形成于25亿年以前,由地壳变动、自然风化而形成,是大自然的杰作。
巍峨泰山,驰名中外,泰山奇石,弥足珍贵!形成于太古代距今已25亿余年的泰山石是中国最早作为贡品的石种.”泰山石敢当”制石古今遍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泰山奇石具有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宅慑邪之寓意!又充满了古朴典雅,返璞归真之韵味!让人心怡神悦,爱不释手! “山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泰山奇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内涵丰富而珍贵,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泰石多出泰山谷底。
泰山峰高谷深,水流落差大,冲刷力猛,每到雨季山洪卷顽石滚滚而下,千万年来冲刷出无数卵石成岩,石质坚硬,卵石特别光洁滑润,晶莹明亮,石色铁青,纹理雪白,造型千姿百态,图案千变万化,有玩赏收藏价值的奇石所崇尚的形、纹、色、质、音,无不具备。
尤其纹理图案与石体本身在色泽上反差大,特别醒目,直观性强,有奇美、壮美、精美、粗犷美的不同特色,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悠悠五千年,泰山石融进几多百姓的憧憬、帝王的梦幻、神奇的传说。
泰山石,从来就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齐鲁文化的精髓、华夏民族的根。
人们笃信泰山是神山,泰山石是神石。
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是我国民间流传至今的镇灾压殃的习俗。
泰山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五岳之首。
作为世界级的公园,绵延200多公里的泰山,承载着太多华夏儿女的深情。
悠悠五千年,泰山融进几多百姓的憧憬、帝王的梦幻!自秦皇汉武泰山封禅对石顶礼膜拜后,东临大海,西依黄河,在平原上拔地而起,万里平川上的“擎天一柱”,就成为了炎黄子孙的根基。
千百年来,“重如泰山、安如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北斗”等典故词谚广泛流传。
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是属原泰山神龙始的灵石崇拜。
自秦始皇登临泰岱立石颂德,其后历朝天子,封禅而置石者,代不乏人。
浙江观赏石1、水冲硅化木水冲硅化木,出自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江流域。
该石较原生硅化木坚硬,表面光鲜圆纯,木质纹理极为清晰;颜色以红、黄、蓝、绿、黑等色为主,或多色相间;形状古朴典雅,姿态万千,有的形成众多孔洞,有的似人物、山水、禽兽等怪异灵石;体量小的如卵石大小,大的重达六、七十公斤,多为中小个头,适宜把玩、清供。
佳者质地温润似玉,石表包浆天然,肌理纹彩丰富,色泽秀丽,五彩斑斓,超脱以年轮树节为特征的硅化木鉴赏范畴,极具观赏性。
硅化木也称木化石,是树木因地壳变动被埋入地下,经地层压力与热力和二氧化硅溶液漫长年代的作用,植物纤维被沉淀的二氧化硅填充置换,而形成的木形硅质岩石。
新昌的硅化木主要是距今7000万年至2亿年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的松、柏、杉、银杏、桦树等组成的原始森林形成的。
水冲硅化木,是硅化木经地壳运动裸露地表后被洪水、冰川等冲入河中,与沙石一起经千万年激流冲淘、磨砺而形成。
有较好的水洗度、磨圆度,石表润泽,色艳纹细,有的年轮、树结和木质纤维等历历可辩,是硅化木里的罕见种类。
水冲硅化木资源稀少,但分布较广,蕴存在上游有硅化木原生地的河床上或古河道冲积层中。
浙江境内的嵊州、金华、永康、东阳、武义、兰溪均有发现,尤以新昌一带为多。
澄潭江流域溪河纵横,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冲硅化木产地。
2、昌化鸡血石昌化鸡血石,又名凤血石,出自浙江省杭州临安市昌化镇西北面的玉岩山。
该石是含辰砂矿物的致密块状叶蜡石,具有鲜活艳丽如同鸡血的色彩和亮丽剔透似美玉般的光泽,因其石色彩艳红如鸡血而得名。
可用于制作印章、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
昌化鸡血石系辰砂与地开石、高岭石等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构成石质的主要成分是地开石和高岭石,有黄、红、紫、青、绿、白、灰、黑等基色,其透明度有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多种;石中鸡血的主要成分为辰砂(硃砂),有鲜红、大红、紫红、淡红等色,呈片、团块、条带、星点、及象形等状分布。
昌化鸡血石分冻地、软地、刚地、硬地四大类,50余个品种,绚丽多姿,各具特色。
我国各地奇石的分布及种类我国观赏石种类繁多,地域特点明显,为便于了解我国观赏石的分布,现就目前已知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观赏石品种列举如下。
北京:金海石、轩辕石、房山太湖石、燕山石、硅化木、京西菊花石、汉白玉石。
上海:黄蜡石。
天津:虾米石、钟乳石。
重庆:乌江石、长江三峡石、角石、响石、石松。
河北:唐尧石(太湖石)、模树石、菊花石、雪浪石、冰洲石。
山西:梅花石、大寨石、硅化木、黄河石、绛州石、石州石。
内蒙古:巴林石(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风砺石、葡萄玛瑙石、水晶。
黑龙江:火山弹、玛瑙石、方正彩石、江石。
吉林:松花石、长白石、安绿石、松风石、玛瑙石。
辽宁:岫岩石、玛瑙石、锦川石、绿冻石宽甸石、太子河石、龙珠石、石鱼、鸟化石、硅化木。
山东:崂山绿石、竹叶石、紫金石、太湖石、彩霞石、龟纹石、泰山石、木纹石、木鱼石、枣花石、彩石、颜伸石。
河南:黄河石、牡丹石、梅花石、恐龙蛋化石、画石、木变石、林虑石。
安徽:灵璧石、太湖石(巢湖石)、景文石、昌源石、绿松石、西津菊花石、孔雀石。
湖北:大冶孔雀石、襄阳石、汉江石、云锦石、绿松石、三峡雨花石、宜昌三峡石、菊花石、百鹤石、恐龙蛋化石。
湖南:穿孔石、龙骨石、菊花石、碧彩石、石燕、黄蜡石、钟乳石、百鹤石、神农石、绿色萤石簇、黄铁矿晶簇、镉闪锌矿、菱猛矿O江西:菊花石、彩纹石、雪花石、石笋石、水晶石、硅化木。
江苏:雨花石、太湖石、昆石、栖霞石、漂阳石、吕梁石、斧劈石、菊花石、镇江石、竹叶石、石笋、水胆水晶石、彩虹石。
浙江:昌化鸡血石、青田石、太湖石、黄蜡石、蜡石、瓯江石、松石、桃花石、天竺石、萧山石、临安石、硅化木。
福建:九龙壁、寿山石、莆田蜡石。
广东:英石、黄蜡石、红蜡石、白蜡石、石箓孔雀石、菊花石、石骨石、韶石、钟乳石、广东绿海南:黄蜡石、孔雀石、陨石、火山弹。
台湾:火山弹、玫瑰石、金瓜石、龟甲石。
香港:千层石。
广西:红河石、彩陶石、钟乳石、孔雀绿、水晶石、卷纹石、石胆、太湖石、石英。
中国观赏石简介2中国观赏石简介2发布时间:2009-4-1 浏览次数:2100 发布者:aijijinzita(点击访问作者石馆)松滋石,产于湖北省西南部松滋市溪水中。
该石五色亮丽,间有莹澈纹理,温润如刷丝,类似江苏仪征的玛瑙雨花石。
《云林石谱》松滋石:“荆南府松滋县溪水中出五色石,间有莹彻,纹理温润如刷丝,正与真州玛瑙不异,土人未知贵。
”石棋子,产于湖北省武昌,近似雨花石。
《云林石谱》石棋子:“鄂州沿江而下,隔罗洑之西,土名石匮头。
水中产石,如自然棋子,圆熟匾薄,不假人力。
黑者宜试金,白者如玉温润。
山下有老姥,鬻此石为生,相传神怜媪,故以此给之。
”穿天石,亦称穿心石,产于湖北省襄阳市汉江中。
穿天石是一种乳白色的小石头,上面有天然形成穿透石头的孔窍。
《云林石谱》:“襄州江水中多出穿心石,色青黑而小,中有小窍。
土人每因春时,竟向水中摸之,以卜子息。
……”宋代正月二十一日过穿天节时,襄樊百姓在汉江边聚会,妇女们在沙滩上捡拾有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戴在头上,以祈求生孩子,吉祥幸福。
香溪石,产于湖北省西陵峡香溪河谷的香溪中。
该石五色斑烂,图纹美轮美奂,石体被溪水冲磨得光滑圆润,很有蜡质感,盛产于香溪。
香溪又称昭君溪,由发源于神农架的九冲河与龙口河汇流而成,上起宜昌市兴山县城西北皂角树,流经昭君村前,至秭归县城西7.5公里香溪口汇入长江,全长37公里。
溪水湛蓝碧透,溪底彩石斑斓。
《归州志·物产》:五色石出归州香溪。
;清·宋荦《均廊偶笔》:归州香溪中多五色石。
曩有宦游者于溪中得石,大如斗…… 。
龙马石,产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原新滩镇)龙马溪和天门垭村。
该石呈黑色,上有金色纹理,敲打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可用雕制于砚台、屏风等工艺品,亦可制成磬石和乐器。
龙马石的利用始于明代,清代时新滩所产的《归州志·物产》:龙马石出龙马溪中,其色黑,上有金花,可为砚及屏、磬之类。
《宜昌府志·物产》:(东湖)县东二十五里丰宝山产石,红白二色,纹彩绚烂,谓之纹石。
中国园林四大观赏名石 石头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物质,它经过远古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碾压和亿万年的风化、水浸,在内外力的扭曲作用下,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的自然珍品。
在我国,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被古今藏石界列为观赏石的“四大名石”。
是最古老的品牌,也是最有名的品牌。
无论称“四大名石”,还是称“四大古石”或“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实际上指的都是这四种奇石。
灵璧石 灵璧石,又称磬石,产自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一带,为中国四大名石之首,历来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珍爱。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外播出的《东方红》就是用编磬演奏的,因此灵璧石还被誉为“会唱歌的石头”。
清 灵璧石鱼形摆件 灵璧石矿形成于晚元古代,即震旦纪,约有九亿年历史。
进入随着时代的变迁,气候的变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与海水的碳酸盐一起沉淀下来,形成了一层层的碳酸盐沉淀,在地球内部温度、压力作用下固结成岩。
在多次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层发生褶皱、断裂,加之亿万年的雨水冲刷,就形成了灵璧石。
“九华峰”灵璧石供石清 灵璧石万象多姿山子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朵奇葩,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
太湖石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
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
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
目前在我国园林景区中,仅独置的清代以前的景观太湖石就有一百多件,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苏州十中的“瑞云峰”、北京中山公园的“青莲朵”、青州偶园的“福寿康宁”、曲阜孔府的“万仞峰”、潍坊十笏园的“镂云石”、扬州个园的“龙骨石” 、南京瞻园的“仙人峰”、上海秋霞园的“缀华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
昆石 昆石产于苏州昆山玉峰山中,是距今5亿年前寒武纪的产物,由于地壳运动,富含硅的火山熔岩从海底喷发,浸入玉峰山裂缝里,冷却后形成了石英晶簇体。
中国观赏石简介3中国观赏石简介3日月石主要观赏其图纹,岩质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以石英岩和沙粒岩为主,硬度一般在5度左右。
原岩大部分来自黄河沿岸的山体中,由暴雨洪水冲入黄河,并撞击破碎成大小石块,经河水冲刷磨砺后光滑细腻,其沙粒岩因河磨损程度不同有的则非常粗糙。
由于卵石长圆不等,形成的图案多偏向一边,要采到一块较佳的石品,亦需发现机遇。
日月石品种独特,色调丰富,图案逼真,但产地狭、蕴藏量较少。
恐龙蛋化石,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的西峡盆地。
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群分布面积约80平方公里,恐龙蛋化石埋藏地点己确认的有7个,数量达数万枚,其类型多样、分布密集、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其中以西峡县丹水镇上田村西坡最为集中,另在该县阳城乡赵营村西南白垩纪地层中,除有大量恐龙蛋化石外,还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
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形成于距今约9000万年以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早期,目前已发现有6科9属13种,其小者如鸡蛋,直径4至6厘米,大者直径40至50厘米,以扁圆状居多,另有形如橄榄者,直径达50厘米以上。
其中西峡长园柱蛋为世界上独有类型,戈壁棱柱蛋为世界罕见。
该盆地恐龙蛋化石群分布面积大,在西峡县的丹水镇、阳城乡、内乡县赤眉乡等范围内均有蕴藏。
埋藏较为集中,地下剖面有3个化石层,蛋化石呈窝状分布,排列有序,每窝十几到三十几枚不等。
化石基本上完整如初,除少量蛋壳受岩层挤压表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保存着较好的原始状态。
蛋化石遗迹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亦保存的相当系统且完整,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
嵩山画石,产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
此石色泽艳丽,石上常呈现设色山水画面,峰峦叠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纹理线条、皴法,非常流畅,显色巧妙,过渡自然,浑然天成。
石面色纹的明暗变化,虚实合理,形成似崇山峻岭的图案,具有深远感和雄浑感。
南阳石,又称硫黄石,产于河南省南阳一带。
该石质坚且极为细润,多呈淡绿色调。
有纯绿色花、淡绿花、油色云头花等品种,以纯绿花者为佳,其他渐次之。
(一)全国各地观赏石详解大全北京观赏石:1、金海石金海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下游一带的峡谷河床中。
该石属卵石类图纹石,质地坚硬,形体完美,成浑圆和各种形状,色彩艳丽,多呈黄褐或浅红等色,纹理丰富,构成的画面生动、独特,格调高雅,清新明快。
金海石的原岩是十几亿年前的石英砂岩类岩石,在远古时代受火山岩浆中含铁、猛矿液侵染、渗透而使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经漫长的风化而碎落江河,被不断翻滚运移、水冲磨砺形成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墨色、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卵石。
其褐黄色、暗红色多数呈现群峦叠翠的山峰、谷崖、湖浪等。
黑褐色、黑色的纹理则有古柏、山川草花、森林湖泊、人物动物等。
金海石纹理纵横交错,变化万千,多呈山峦叠嶂或水浪汹涌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但也不乏风拂秋草、天鹅顾影等清幽寂静的图案。
画面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疏密得体,纹理清晰细腻,布局参差极富变化。
金海卵石多需进行打磨抛光,才能显现出美丽的纹理。
金海石因产于金海湖一带而得名。
另外也有叫独勒石的,因在独勒河也曾经采过这种石头。
2、轩辕石轩辕石,又名北辰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东北燕山南麓的丘陵地带。
该石质地坚密,纯正细腻,含铁量高,坚硬如铁;多呈浅灰微绿、灰赭色调,古色古香;通体遍布小龟裂纹,呈凹凸不平的"鳄鱼皮"状结构;外表古朴雄奇、浑厚沉稳,质素纯净,石体有形态各异的众多沟裂洞窍;造型变幻多端,巍峨雄浑,有的状如山峦,群峰峻拔,重峦叠嶂,突兀险峻,有的形似高原,台高壑深,古堡楼阁,雄浑凝重,还有的象各种动物,灵动活泼。
轩辕石兼具瘦、皱、漏、透于一体,朴掘成趣,大者可置于园林庭院,小者可置于文房几案,自然成景,其状如山峦者也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石。
此石最初发现于庙山,因山上有座轩辕庙,故名轩辕石。
轩辕石为硅质灰岩,肌理缜密,原岩在风化破裂后,孕育于红粘土中,经水浸溶蚀后多皴皱沟壑、孔洞纵横,因含铁成分高,裸露的岩石表面有黑色豆状小突起的铁质凝聚体。
三亚景观石种类一、蓝金石蓝金石是一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矿石,也是三亚景观石中的一种常见品种。
它的颜色主要为蓝色,但也有一些石块中带有灰色或白色的斑点。
蓝金石的质地坚硬,光泽度高,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花坛、水池和庭院的装饰,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二、红石红石是三亚景观石中的另一种常见品种。
它的颜色主要为红色,但也有一些石块中带有黑色或灰色的斑点。
红石的质地坚硬,纹理丰富,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假山、庭院和游园的装饰,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三、黑曜石黑曜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景观石种,它的颜色主要为黑色,但也有一些石块中带有灰色或棕色的斑点。
黑曜石的质地坚硬,光泽度高,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庭院、公园和广场的装饰,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稳重的感觉。
四、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景观石材料,它的颜色多样,有灰色、粉红色、黄色等等。
花岗岩的质地坚硬,耐久性好,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庭院、花坛和游园的装饰,给人一种大气稳重的感觉。
五、白云石白云石是三亚景观石中的一种常见品种,它的颜色主要为白色,但也有一些石块中带有灰色或黄色的斑点。
白云石的质地较软,质感细腻,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花坛、园林和庭院的装饰,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六、玉石玉石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矿石,也是三亚景观石中的一种常见品种。
它的颜色多样,有翡翠绿、青白色等等。
玉石的质地坚硬,质感温润,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庭院、花坛和游园的装饰,给人一种高雅典雅的感觉。
七、石英石石英石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石材,也是三亚景观石中的一种常见品种。
它的颜色多样,有白色、灰色、黄色等等。
石英石的质地坚硬,质感细腻,非常适合用于景观石的制作。
它常常被用来做假山、庭院和公园的装饰,给人一种稳重大气的感觉。
八、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种具有高光泽度和丰富纹理的石材,也是三亚景观石中的一种常见品种。
26种鱼缸草缸造景石种类大全!后附更多!来源:疯钓鱼缸造景石头分为很多种类,如太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珊瑚石、卵石等。
造型别异、纹理独特的石头为鱼缸增加更多的趣味,再搭配上一簇茂盛的水草,那呈现在你面前的就是大自然。
1、氟石(萤石)又称软水紫晶,软水绿晶,萤石。
石色为黄、绿、蓝、紫等。
具有玻璃光泽,加热时有萤光吊现,破碎后的石渣可铺在缸底,也可作为过滤器中的滤材。
2、芙蓉石别称样南玉、蔷薇石英。
有玫瑰色、浅红色和白色。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产于内蒙古、山西。
3、黑云母片石是云母的矿石,黑色具有丝光。
主要成分为黑云母,同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组成。
结构致密、细腻。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4、腊石由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组成,质地似玉,有黄色、浅黄色和白色。
我国江南地区均有分布。
5、鱼鳞石又称虎皮石、松皮石。
色泽为青灰、青绿、黄红以及多色相杂,带布白色斑点和洞眼。
产于浙江长兴。
由石灰岩组成,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
6、太湖石太湖石表面比较光滑,形状多变,长相怪异。
颜色通常是灰白色的,也会有的呈黑青色。
太湖石原产于江苏省太湖,在南方的庭院中常见到用它砌成的假山。
太湖石适合在大型的鱼缸中布景,再种上大型水草,苏杭园林韵味尽显。
7、斧辟石斧劈石颜色主要为深灰与黑色,它能够造景为奇峰耸立的样貌,颇显巍峨雄伟、奇幻多变。
斧劈石同样适合在大型鱼缸中中造景。
8、石笋石石笋石造型较为特别,细长挺直。
它的质地软中有硬,颜色呈灰色或紫褐色。
石笋石主产于江西、浙江交界处,产出较少。
物以稀为贵,所以石笋石比较珍贵。
而使用这种石头造景,能过呈现出一种桂林山水的感觉,风韵别致。
石笋石在断裂处常有棱角,需打磨光滑后使用,适合在中型鱼缸造景。
9、珊瑚石珊瑚石的形状众多,有的像小树,有的像鹿角,惟妙惟肖的形象很受大家的喜爱。
珊瑚石是一种海洋腔肠动物化石,主要产于大海。
珊瑚石适合用于小型鱼缸置景。
而也有人把大珊瑚放进大型鱼缸中作为点缀。
10、鹅卵石鹅卵石光滑圆润,颜色丰富多彩,形状大小不一。
观赏石专题26:河北地区奇石—太行山豹皮石观赏石专题26:河北地区奇石—太行山豹皮石太行豹皮石太行豹皮石,也称虎皮石,产于河北省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
该石外表光洁滑润,有状似虎皮、豹皮一样的斑斓色彩,纹理、色泽亦都很美。
豹皮石是震旦纪地层经历断裂褶曲与含氧化铁,氧化硅的白云石共生形成象虎皮、豹皮的斑纹和斑点而得名。
豹皮石产于太行山东麓,石灰岩、色黑而错布有黄色斑纹,犹如虎皮而得名。
形体多变、纹理清晰、叩之有声。
豹皮石属于纹理石。
纹理石:纹理石以具有清晰、美丽的纹理或层理、裂理、平面图案为特色。
石头表面显现画面或图案,有的画面是随意抽象的,有的画面是具象的,大部分是卵石。
某些纹理石外形经人工切磨,可以更好地显现其图案,如长江石、黄河石、清江石、金海石、龟纹石、菊花石等。
太行豹皮彩玉虎皮石英文名称: tiger's-eye(tiger's-eye,hawk's-eye) 。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
材料性质:化学成分: SiO 2 。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结构。
常见颜色:虎睛石:棕黄、棕至红棕色;鹰眼石:灰蓝、暗灰蓝。
光泽:抛光面:蜡状光泽;断口:玻璃至丝绢光泽。
解理:无。
摩氏硬度: 7 。
密度: 2.64g/cm 3 ~ 2.71g/cm 3 。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率: 1.544 ~ 1.553 ,点测法: 1.53 或 1.54 。
双折射率:不可测。
紫外荧光:无。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纤维状结构,虎睛石可具波状纤维结构,鹰眼石纤维清晰。
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优化处理:未知。
虎皮石即猫眼石、虎眼石,蛋白石,亦称“猫儿眼”,一种非晶质氧化硅,含有明显的变色晕彩,石头有天然木村的晕纹,也很象猫科动物如猫、虎的眼睛而得名,常被用来当作宝石,常戴可得到佛的庇佑。
虎皮石是一种保留了石棉纤维状构造的石英集合体,它的颜色和纹理与树木十分相似因而得名。
观赏石专题23:河北地区奇石—兴隆菊花石观赏石专题23:河北地区奇石—兴隆菊花石兴隆菊花石兴隆菊花石,产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
该石是一种特殊的流纹岩菊花石,外观与普通流纹岩无异,但岩石上有许多宛如菊花状的清晰花纹。
其中菊花纹是长石与石英质的雏晶和一些含铁和镁的矿物集聚组成,加上岩浆流动而使雏晶形成悬滴,凝聚后则形成放射性花状。
流纹岩是一种酸性喷出岩,成分与花岗岩相当,绝大部分呈斑状结构,斑晶多为石英和碱性长石,有时有少量斜长石黑云母或角闪石,基质为致密的隐晶质或玻璃质。
流纹岩:流纹岩与花岗岩的区别流纹岩与花岗岩之间的某些区别是值得注意的。
白云母在花岗岩中是常见的矿物,而在流纹岩中则非常罕见,或者仅仅是作为一种蚀变产物。
在多数花岗岩中,硷性长石是一种含钠很少的微斜长石(即微斜纹长石);然而,在多数流纹岩中却是透长石,常常富含钠。
钾大大超过钠的情况在花岗岩中是不常见的,除非是热液蚀变的结果,在流纹岩中则并不少见。
世界各地和各个地质年代都有流纹岩发现。
流纹岩主要限于在大陆上或紧靠大陆的边缘上,但其他地方也有。
据报导,在远离任何大陆的大洋岛屿上也有少量流纹岩(或石英粗面岩)。
永不凋谢的石质菊花———菊花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名句已为历代文人所传诵。
足以见得菊花在中国古今文化中享有的独特地位。
也许正因为人们对菊花的厚爱感动了上苍,为了弥补对菊花凋谢的哀叹,大自然竟鬼斧神工地为我们创造出一种永不凋谢的石质菊花———菊花石 ,算是对天下“花痴”们最真诚的回报。
菊花石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在石块上有菊形图案,多是古生物化石;另一类是花形由矿物组成,有些更是立体结构,完全象真的花朵一样。
化石菊花石现知的为两处出产地,一是“陕西石菊”,它的花朵只有3~4cm,分布密集且均匀,花朵呈圆形,白色和灰白色,花瓣为单层对称分布,周围为黑色和灰色泥质灰岩,花朵排列有序,大部分与岩层层理一致。
据专家研究这是古树之花朵落于沉积层中固结而成,所以是一种古生物化石。
观赏石品种介绍1、中国观赏石种类一、北京:金海石、轩辕石、燕山石、房山太湖石、京西菊花石、木化石、汉白玉石、上水石、京密石、拒马河石、西山石、二、天津:三、河北:唐尧石、模树石、兴隆菊花石、雪浪石、曲阳雪浪石、太行豹皮石、竹叶石、涞水云纹石、千层石、上水石、邢石、沧州石、四、山西:历山梅花石、大寨石、垣曲石、河曲黄河石、临县黄河石、绛州石、石州石、上水石、乌石、五、内蒙古:葡萄玛瑙石、巴林石、戈壁石、六、辽宁:釉岩玉、玛瑙石、金刚石、锦川石、宽甸石、绿冻石、太子河石、龙珠石、石鱼、七、吉林:松花石、长白石、橄榄石、安绿石、松风石、夫余国火玉、水浮石、柏子玛瑙石、八、黑龙江:火山弹、逊克玛瑙石、方正彩石、江石、九、上海:十、江苏:太湖石、昆石、雨花石、栖霞石、黄太湖石、溧阳石、吕梁石、徐洲菊花石、岘山石、茅山石、宜兴石、龙潭石、青龙山石、玛瑙石、宜兴锦川石、石笋、竹叶石、湖山石、涟水怪石、斧劈石、镇江石、十一、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水冲硅化木、新昌黄蜡石、宁海蜡石、瓯江石、弁山太湖石、金华松石、桃花石、天竺石、武康石、常山石、仙居木鱼石、石笋石、常山假山石、萧山石、永康鱼化石、宝华石、金华石、数珠石、紫石、千层石、石树、思石、涵碧石、临安石、奉化石、方华石、琅玕石、杭石、越石、青溪石、西石、开化石、华严石、附录:排衙石、苏氏排衙石、十二、安徽:灵璧石、景文石、紫金石、褚兰石、巢湖石、宣石、无为军石、泗州石、十三、福建:九龙璧、寿山石、莆田蜡石、怀安石、将乐石、建州石、南剑石、十四、江西:庐山菊花石、潦河石、永丰菊花石、彩纹石、雪花石、钟山石、江州石、石笋石、上犹石、南安石、树化石、袁石、袁州石、芦溪石、吉州石、何君石、蜀潭石、洪岩石、萍乡石、石绿、龙尾石、罗纹石、修口石、吉州石(砚石)、玉山石、分宜石、十五、山东:长岛球石、崂山绿石、竹叶石、临朐紫金石、淄博文石、临朐太湖怪石、沂蒙青石、娑罗绿石、红花石、彩霞石、冰雪石、彩云石、金刚石、杏山石、艾山石、黄花石、绿花石、天景石、龟纹石、红丝石、临朐彩石(齐彩石)、徐公石、泰山石、莱州石、青州石、金钱石、木纹石、北海石、阳起石、燕子石、枣花石、细白石、上水石、沂山石、木鱼石、旋花石、济南青石、临朐青石、龟石、土玛瑙、弹子涡石、松石、鱼石、文石、泰黄石、乌刚石、蒙阴绿石、济南绿石、连理石、泰山玉石、兖州石、峄山石、袭庆石、密石、登州石、十六、河南:河洛石、洛阳牡丹石、梅花石、黄河日月石、恐龙蛋化石、嵩山画石、南阳石、灵铟石、天黄石、白玛瑙、雪花石、虢石、汝州石、上水石、木变石、浮光石、花蕊石、密石、灵青石、黄磬石、伊水石、林虑石、相州石、白马寺石、方城石、十七、湖北:襄阳石、汉江石、汉江水墨石、黄石孔雀石、玛瑙石、清江云锦石、湖北菊花石、三峡石、黄州石、堵河石、荆山类太湖石、南河石、震旦角石、青龙山恐龙蛋、绿松石、松滋石、石棋子、穿天石、香溪石、龙马石、丰宝石、雷石、大沱石、石燕、渔洋石、十八、湖南:武陵穿孔石、武陵龙骨石、武陵石、渠水石、安化奇石、浏阳菊花石、桃源石、桃花石、道州石、江华石、龟纹石、耒阳碧彩石、湖南水冲彩硅石、梅花石、石燕、辰砂、金刚石、里耶白水石、九疑山杨梅石、黄蜡石、彩硅石、郴州方解石、澧州石、耒阳石、钟乳石、石鱼石、燕子石、上水石、墨晶石、渫水石、邵石、永州石、祈阇石、辰州石、祁阳石、花鹊石、花石、衡州石、龙牙石、附录:石镜、十九、广东:英石、潮州蜡石、台山蜡石、阳春孔雀石、花都菊花石、河源菊石、彩硅石、石骨石、青石、乐昌青花石、乳源彩石、韶石、桃花石、钟乳石、清溪石、端石、附注:仇池石、二十、广西:大化石、马安彩陶石、八步蜡石、柳州草花石、柳州墨石、三江彩卵石、三江黄蜡石、来宾水冲石、石胆、百色彩玉石、天峨卵石、邕江石、浔江石、运江石、大湾石、灵山花石、柳州彩霞石、钟山黄蜡石、广西菊花石、幽兰石、类太湖石、空心石、藻卵石、桂平太湖石、黑珍珠石、卷纹石、钟乳石、桂川石、石梅、石柏、融石、马山石、恭城墨石、叠层石、木纹石、来宾石、桂林石、武宣石、象江怪石、全州石、柳砚石、廿一、海南:孔雀石、黄蜡石、陨石、卷纹石、黑卵石、七彩石、廿二、重庆:夔门千层石、龙骨石、重庆花卵石、重庆乌江石、龟纹石、溶洞石、宁河石、海宝玉、长江卵石、廿三、四川:四川绿泥石、泸州空石、涪江石、泸州画石、泸州浮雕石、长江星辰石、长江石、岷江石、四川金沙江石、泸州雨花石、纳溪文石、葡萄石、西蜀石、菩萨石、青衣江卵石、松林石、三峡石、中江花石、千层石、川石、石笋石、墨石、大渡河石、永康石、菜叶石、廿四、贵州:贵州青、乌江石、紫袍玉带石、盘江石、马场石、清水江绿石、黔太湖石、黔墨石、朱砂石、红梅石、黑麻石、夜郎铜石、国画石、贵翠、木变石、廿五、云南:云南金沙江石、怒江石、澜沧江石、大理石、云南石胆、水富玛瑙石、锡石、乌蒙山石、绥江卵石、斜长石菊花石、廿六、西藏:菊石、红玉髓、玛瑙石、仁布玉石、果日阿玉石、象牙玉石、廿七、陕西:汉江石、汉江金钱石、嘉陵江石、黑河石、汉中香石、洛河源头石、秦岭石、泾河石、菊花石、陕西石菊、略阳五花石、梁山石燕、汉中金带石、汉中竹叶石、蓝田玉、石笋、石鱼、平泉石、廿八、甘肃:兰州石、庞公石、风砺石、酒泉玉石、甸山太湖石、噶巴石、黄蜡石、阶石、通远石、巩石、洮河石、洮河绿石、廿九、青海:河源石、江源石、丹麻石、青海星辰石、青海桃花石、松多石、昆仑风砺石、湟水石、乌金石、昆仑玉石、祁连玉石、彩卵石、黑白彩石、青海石胆、三十、宁夏:宁夏黄河石、贺兰石、玛瑙石、戈壁石、集骨石、卅一、新疆:大漠石、硅化木、玛瑙石、新疆碧玉、和田玉石、额河石、玛河石、戈壁泥石、塔格石、和田石、于阗石、乌尔禾卵石、梅花石、锂蓝闪石菊花石、卅二、香港:千层石、卅三、澳门:卅四、台湾:龟甲石、油罗溪石、绿泥石、台东西瓜石、澎湖黑石、玫瑰石、关西黑石、花莲金瓜石、埔里黑胆石、高雄砂积石、硬砂岩、铁丸石、龙纹石、风棱石、鳖溪黑石、蜂巢石、澎湖文石、石心石、图案石、冬山石、黑奇石、猫公石、云母石、红石、竹叶石、风化石、青石、梨皮石、铁钉石、试金石、河蜡石、黄褐铁石、玉彩石、鱼卵石、海胆化石、菊花石、红碧玉、蓝玉髓、东海岸玉石、台湾玉、花鹿石、蛤蟆皮石、台东黑石、橄榄石、玛瑙石、以下对不同品种的观赏石作以介绍:灵璧石灵璧石出自于安徽灵璧县。
“泗滨浮磬”(今俗称“灵璧磬石”)和“灵璧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是灵璧县石文化大系中的两个不同的支系。
“磬石文化”是指以灵璧县磬石山南麓古磬矿所产的片状磬石为原料,通过人力加工而成为各种形制的编磬。
以磬石为原料,雕琢各种人物、鸟兽、鼎彝、文具等磬石工艺品。
“灵璧石文化”则指磬石山所产之奇形怪状,特具美学价值的孤块纯天然观赏石而言,两个支系,一为人工,一为天然,合而形成灵璧县独具特色的石文化大系。
人工加工的磬石,就是现在市场上的砭石,灵璧石也是一种上好的砭石,灵璧石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能发出超声波和红外线,灵璧砭石加工出来的刮痧板,砭石棒,砭石手链等,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对人体十分有益。
灵璧自古出奇石,明朝时,即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灵璧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其中以黑色最具特色。
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
其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或似名媛诗仙。
被国内外石艺界誉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的石体(形、质等已另有专文论述)融透、漏、瘦、皱、伛、悬、蟠、色,以及音韵之美等诸多美学要素,既包容米芾“四字诀”,亦有为灵璧石自身所独具,诸美毕臻,美轮美奂,无愧“天下第一石”之美称。
灵璧石主要种类灵璧石品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40余类,500余品。
以下删繁就简,摘要列16大类,50余品。
第一类;灵璧磬石(黑磬石、青灰磬石、白筋磬石、蟠螭磬石、孔洞磬石)第二类;灵璧纹石(纯黑纹石、青灰纹石、浅彩色纹石、)第三类;灵璧彩石(红灵璧、紫灵璧、黄灵璧、雪山白灵璧、雪花白灵璧、五彩灵璧)第四类;灵璧图案石(粗纹海藻灵璧石、细纹海藻灵璧石、珠纹海藻灵璧石、蛐蟮海藻灵璧石、雪花海藻灵璧石)第五类;灵璧蟠螭石第六类;灵璧莲花石第七类;灵璧火疙瘩石第八类;灵璧条带石第九类;灵璧皖螺石(黑皖螺、灰皖螺、黄皖螺、红皖螺等)第十类;灵璧架子石第十一类;灵璧塔形石第十二类;灵璧珍珠石(黑珍珠、黄珍珠、红珍珠)第十三类;灵璧木纹石第十四类;灵璧灰黑方柱石第十五类;灵璧吕梁石第十六类;宿州乐石历史渊源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
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观赏石,又称“奇石”、“巧石”、“石玩”、“欣赏石”等,大都形状奇特,色泽艳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经过采集、修整或略作加工后,尚可成为一种特殊的天然艺术品。
其种类有自然景观观赏石,即巨型的天然奇石,只可观览,无法收藏;园林庭院观赏石,可群体也可单独置放;室内观赏石,一般为中小型,陈列于房厅的几案台桌上。
观赏石应具有形奇、纹妙、色美、质精的特点,有些观赏石还讲究“瘦、绉、透、漏”四形,或“清、奇、古、丑、朴、拙、顽、怪”等。
归结起来是取其自然美。
中国石文化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汉唐以来已被较多注意,不少文人墨客以赏石、藏石、论石为乐。
至近代更为发展。
所谓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浮磐山。
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了。
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浅灰、赭绿等色。
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诗。
灵璧石之美为古今名人喜爱,至今仍是藏石爱好者搜集的对象。
目前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璧。
魅力独特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