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雷击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56.50 KB
- 文档页数:32
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9-08-14T09:24:09.1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刘贵霞姚继乳付春阳陆健波[导读] 据该公司负责人反映,2019年04月22日13时至14时左右有雷雨天气,该公司的印刷车间内一台印刷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广东省英德市气象局英德 513000 摘要:以英德某公司一次雷击事故案例的现场勘查数据及调查结论为依据,针对该公司内的不完善的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装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雷改进措施,为相类似的雷击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防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跨步电压1受灾现场情况调查据该公司负责人反映,2019年04月22日13时至14时左右有雷雨天气,该公司的印刷车间内一台印刷机设备遭受雷击损坏。
由当地气象局组成的调查组接到报案后,对受灾单位某公司内的印刷车间进行了现场地理位置、四周环境、受损设备、线路布设、接地措施等方面的勘察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该公司地处英德市东华镇工业项目区内,四面平坦,远处环山,附近无河流。
该印刷车间附近有仓库3栋,仓库前面都有后增加的连片金属棚,金属棚均无防雷接地措施,且未与整厂建筑物接地相连接。
印刷车间天面已装设了防直击雷措施,天面后增加有29个冷却塔,冷却塔无防雷措施。
冷却塔为非金属材质,冷却塔采用金属管道与车间设备直接连通。
北面有总配电房,印刷车间供电线路由总配电房埋地引入印刷车间一楼分配电柜,总配电房装有两台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印刷车间的一楼分配电柜内未装设浪涌保护器。
据被调查人反映,雷灾发生时,该公司保安人员正在印刷车间门口附近巡逻,雷击时,目击有电光在门口水泥路边乱窜,当时该保安手持雨伞,明显感觉持雨伞的手有触电感。
雷击后,总配电房已跳闸,整个厂处于停电状态。
后来经检查恢复通电后,发现印刷车间一楼一台印刷机内部机械配件(制冷水箱)损坏,直接财产损失约一万元人民币。
2受灾原因分析根据英德市气象局气象监测网与广东省雷达探测资料综合分析,2019年04月22日11时至16时,英德市东华镇工业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现象,其中11-14时出现3小时59.1毫米的短时强降水与12.1m/s(6级)的短时大风。
雷击事件案例选编欧阳家百(2021.03.07)长葛市气象局重庆开县一小学遭雷击 7名小学生死亡39人受伤5月23日16时多,重庆市开县义和乡兴业村小学7名小学生因雷击死亡,雷击同时还造成30多名小学生受伤,其中重伤5人。
23日下午开县突降雷雨,雷声震耳欲聋。
雷击时,兴业村小学学生正在教室上课,教室旁树木较多,雷击电流击中二年级和四年级教室,导致7名小学生死亡,30多名小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
兴业村小学距开县县城40多公里。
在获悉兴业村小学生遭雷击的消息后,开县县委、县政府立即派出相关领导和人员前往现场。
部分受伤人员被送往县城救治。
重庆市卫生局已组织相关专家和医疗队赶赴事发现场,开展救治工作。
重庆小学生因雷击死亡教育部要求加强安全防范重庆开县的7名小学生23日因雷击死亡。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24日表示:这是一起由自然灾害引起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抢救措施比较及时。
今后各地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
该负责人指出,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基础教育司向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份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学生伤亡。
同时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了解处理。
重庆公布雷击事故原因全市学校将安装避雷装置5月30日,重庆市召开防雷安全专题会议,会议发布了“5·23”雷击事故原因。
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出席会议并强调,重庆市相关部门要进行拉网式防雷安全专项检查,排除防雷安全隐患。
在“5·23”雷击事故中,开县兴业村小学的教室遭受雷电直击并伴有球形雷的袭击。
当雷电击中金属窗时,靠近窗户的学生就成了雷电泄放入地的通道,雷电流的热效应和电效应导致学生伤亡。
据悉,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重庆市中小学要进行专项整改,以后新建学校在选择地址时要先进行防雷安全评估。
煤矿、电力、通信、危化等行业要进行专项检查。
煤矿要建立雷电检测站,雷电天气要停止煤矿地下作业。
第1篇一、事故背景福建古田电站位于福建省古田县,是一座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
电站于1994年投产,自投产以来,一直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2003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雷击事故,给古田电站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二、事故经过2003年7月18日,福建省古田县地区突然下起了暴雨,伴随着雷电交加的天气。
由于古田电站地处山区,地势较高,雷电灾害风险较大。
当天下午,电站内一台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遭受雷击。
事故发生后,电站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修。
然而,由于雷击破坏力巨大,发电机内部结构严重受损,导致机组无法正常运行。
经过连续几天的抢修,发电机仍无法恢复运行,最终被迫停机。
三、事故原因分析1. 雷电灾害:古田电站位于山区,雷电灾害风险较高。
在此次事故中,雷击直接导致发电机内部结构受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 电站防雷设施不足:古田电站的防雷设施在事故发生前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虽然电站安装了防雷设备,但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防雷效果不佳。
3. 电站应急预案不完善:在事故发生时,电站应急预案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应急预案中对于雷击事故的应对措施不够详细,导致事故发生后抢修工作进展缓慢。
四、事故损失1. 直接经济损失:此次事故导致古田电站一台发电机停机,给电站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万元。
2. 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电站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修,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此外,电站停机期间,无法为电网提供电力,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3. 社会影响:古田电站是福建省内重要的电力供应商,事故发生后,电站无法正常供电,给周边地区居民和企业带来了不便。
五、事故教训1. 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古田电站事故暴露出电站防雷设施不足的问题。
因此,今后应加大防雷设施建设投入,提高防雷设施水平。
2.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雷击事故等突发事件,电站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修。
一次典型雷击事故案例分析及防雷减灾措施摘要:通过对中石化加油站雷击事故的调查,明确了造成本次雷击事故的雷击路径,并针对如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2015年6月10日,中国石化加油站着火,与加油机连接的配电箱开关保险丝部分损坏。
事故发生后,加油站负责人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经雷电技术人员调查鉴定,对雷击造成的损害进行了分析确定。
下面介绍调查和识别方法,以供防雷技术人员参考。
1事故调查1.1灾情调查2015年6月10日,加油站的加油机发生火灾。
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后,发现ZL2加油机的控制电路板被烧毁损坏,ZL2加油机的电源电路控制开关被烧坏,ZL2加油机65cm的立柱(2#立柱)底部50cm处(距离地面),有一面积35cm*20cm的装饰板被炸开,室内配电箱中的保险丝损坏。
1.2基本情况调查加油站位于南北路以西100m。
西侧和南北侧均没有半径500m以内的建筑物。
高压线(西北至西南)位于车站西北200m。
加油站由两层的办公楼和一个7m的加油罩棚组成。
加油站的变压器配电室位于加油站办公楼的配电室中。
油箱位于办公楼的南侧,采用地埋式设置方式。
4台加油机在罩棚内四根立柱附近,接闪带设置在罩棚和和办公楼上,并在罩棚的O点设置了5m高的避雷针。
办公大楼的南北两侧均设有防雷引下线(A,B两点)。
加油站的变电站和架空线由电缆中的金属管引导,入口端的金属管等电位连接至办公楼的主杆。
办公大楼和加油棚之间的面积为24mx18m,罩棚天面为钢管金属屋面,由4根钢筋混凝土柱支撑,柱子是1.2cm厚的大理石,立柱钢筋绑罩棚和地基钢筋上。
地基深度为4.0m,四个加油机距立柱的距离约为65厘米。
1.3加油站防雷及防静电设施情况调查办公大楼的顶部配备了接闪带,提供直接的防雷保护。
加油机罩棚顶O点处有一个5m高的接闪杆,加油机罩棚比办公楼高50厘米。
加油机罩棚金属顶棚与办公楼接闪带可靠焊接,接闪杆与接闪带及罩棚圈梁、立柱立筋已进行等电位相连。
电力安全事故案例电力安全事故是指在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过程中,由于设备、人为操作、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件。
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电力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对于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电力安全事故的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电力安全的高度重视。
案例一,2018年某地雷电天气导致变电站事故。
2018年某地雷电天气突袭,导致当地变电站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
据了解,当时雷电天气导致变电站遭受雷击,导致变电设备受损,一名维修人员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以排除安全隐患。
案例二,工业企业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某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内,因电气设备老化严重,导致电气线路短路,引发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火灾不仅造成了厂房内大量设备的损毁,还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
事后,企业对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并对员工进行了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对电力安全的重视程度。
案例三,城市建筑工地电工触电身亡。
在某城市的建筑工地上,一名电工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时不慎触电身亡。
经调查得知,事故的发生是因为电工在操作时未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部门也对建筑工地的电力设备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设备老化、人为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原因所致。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电力安全的重视,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员工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电力安全,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常见雷电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近年来,雷电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雷电事故,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雷电事故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建筑物雷电事故案例分析1.1 XX大厦雷击事故XX大厦是一幢较高的建筑物,其屋顶缺乏有效的防雷措施。
在一次雷雨天气中,大厦遭到雷击,导致屋顶燃烧,严重威胁了建筑物的安全。
分析:该案例暴露出建筑物雷电防护不当的问题。
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应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提高抗雷能力。
此外,定期对避雷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也是必要的。
1.2 XX写字楼雷电火灾XX写字楼是一座繁忙的商业中心,雷击事故给商户和租户带来了巨大损失。
致火的原因是雷电击中写字楼避雷设施,导致大楼电线着火。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表明建筑物防雷措施单一的问题。
除了设立避雷针,建筑物还需要装备有效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如避雷器、防雷接地等,以提供全面的雷电防护。
此外,定期进行火灾演练及教育培训,人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火灾。
二、户外雷电事故案例分析2.1 XX高尔夫球场雷击事故XX高尔夫球场是一处广受欢迎的户外娱乐休闲场所。
一天,一位高尔夫球员在雷雨天气中被雷击身亡。
这引发了对球场雷电安全的关注。
分析:该案例表明户外活动场所的雷电安全也是重要的。
在这种场所,安装避雷设施是必要的,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此外,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球场管理方应设置警示标识,定期进行防雷宣传和培训。
2.2 XX露天音乐节雷电事故XX露天音乐节是一项大型户外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然而,在一场雷暴来临时,舞台被雷击,导致演出被迫中断。
分析:该案例揭示了大型户外活动的雷电防范工作不到位。
主办方应在舞台和观众区域设置避雷装置,并设置避雷标识,引导观众远离危险区域。
此外,在关键的天气条件下,应暂停或调整活动,以确保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雷电事故预防措施3.1 加强预警系统建设雷暴前的预警系统是防止雷电事故的关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某水电站主变遭遇雷击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一、简述某年4月1日3时15分,某水电厂#3主变压器遭雷击,事故抢修至5月30日18时40分。
二、事故经过事故前,#1机并网运行,1FP=14MW,1FQ=0MVAR,#2、#3、#4机备用,电厂经110KV鱼胡Ⅰ回线路#504开关与电网并列。
厂用Ⅰ、Ⅱ、Ⅲ段分段运行。
4月1日3时15分09秒,监控系统报“鱼胡Ⅰ回线路相间距离Ⅰ段动作”、“鱼胡Ⅰ回线路零序Ⅰ段动作”,504开关跳闸,电厂与系统解列。
运行当值人员调整#1机负荷,由#1机带1B、2B、3B主变及厂用运行。
3时15分35秒,#3主变重瓦斯、差动保护动作,530开关跳闸。
#3主变重瓦斯、差动保护动作后,组织维护人员对#3主变进行检查,发现#3主变压器的绝缘达不到规范要求,对油样进行色谱分析,发现乙炔含量高达600多PPm,内部有过高能量放电,经与厂家协商,决定吊芯检查。
4月2日,对#3主变压器进行吊芯检查,发现变压器高压侧A、B两相线圈有电弧烧伤痕迹,相间绝缘纸板环氧螺杆粉碎性炸裂。
4月4日将#3主变压器运至衡阳变压器厂,更换了A、B两相高压绕组,5月24日#3主变压器运回电厂,经试验合格5月30日18时40分将#3主变压器投入运行。
#3主变压器型号:SF8-12500/110;额定容量:12500 kVA;额定电压:110/10 kV;额定频率:50 Hz;接线组别YN,d11;相数:3;冷却方式:风冷;中性点接地:直接接地。
设备已运行4年。
三、事故原因#3主变转检修后,取油样送试验院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油中所含气体各项指标均严重超标,表明内部存在高能放电(电弧放电)现象;从油中气体含有大量CO、CO2可看出,还存在固体绝缘燃烧现象;对变压器进行吊罩检查,发现A、B相线圈离端部约200mm处经相间绝缘隔板固定用的绝缘螺丝击穿,线圈扁铜线被烧损约1/3;高压侧避雷器C相动作一次,可见#3主变曾遭受雷击,引起内部绝缘击穿短路。
案例一发生日期:2006 年8 月7 日,事故单位:世故发生过程:某输油站16 号浮顶油罐发生雷击着火事故。
该油罐设计容量为15×104m3,内径为100 m ,罐壁高为21. 8 m ,液位为16. 160 m ,储油量为12. 58 ×104m3。
上午11 ∶45罐区突降雷暴雨,12 ∶20 消防泵房值班员发现监视储油罐区的1 号监控探头遭雷击损坏。
4 号监控探头发现16 号储油罐顶有火光,12 ∶21 值班员报警,12 ∶22 启动了固定消防灭火系统灭火。
12 ∶25 企业消防队 2 辆消防车和站义务消防队到达现场并向市消防大队报警。
12 ∶27 ,6 名消防队员登上罐顶,开始用罐顶配置的泡沫枪喷洒泡沫进行扑救。
12 ∶41 储油罐罐顶明火被全部扑灭,并继续向罐顶覆盖泡沫。
查发现,浮顶与罐壁间的二次密封有5 处着火点,一、二次密封损坏严重,火焰最高达10 m ,有3 处二次密封爆开。
事故原因:调查发现,案例一的油罐一、二次密封间油气浓度仍然严重超标,如果遭遇雷击极易发生着火事故。
储油罐一、二次密封之间可燃气体浓度均在原油的爆炸极限范围内,储油罐由于同心度差呈“椭圆形”和一次密封老化等原因,导致罐顶上形成两处长约 6 m 的油面,油气浓度也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如果储油罐遭受雷击储罐极有可能发生爆炸着火事故(注原油爆炸极限浓度为1. 1 %~6. 4 %)预防(处理措施):1、消除消防设施隐患,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储油罐配置的消防设施有泡沫灭火系统、冷却水喷淋系统和消防栓等。
在实际工作中,油罐消防设施均存在安全隐患,2、加强实战技术演练,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定期进行消防实战演练,使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避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火灾事故扩大。
在进行消防演练时,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以强化消防演练的效果。
单位领导特别是安全责任人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去。
通信局(站)遭受雷击案例通信局(站)遭受雷击案例中国邮电电信总局通信防护技术维护支援中心案例1:广东省宝安邮电局新安分局通信枢纽楼,在88年刚开始运行时,当时楼周围无高大建筑物,作为平地上的突出物及存在大量的进出管道电缆,自然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该局在90年运行初期,雷电曾沿用户线侵入,造成交换机用户板损坏,后来在该局两侧建了几座10几层的大楼,并于1992年安装了半导体消雷器,运行到1993年6月9日遭受雷击造成NEC-61程控交换机损坏,软件数据丢失。
事故发生后,宝安邮电局改造了高低压送电系统,高压侧有近120米埋地电缆,电缆金属护层两端接地,入局后在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安装了氧化锌避雷器和避雷箱(低压进楼为埋地)。
1994年4月21日,新安通信枢纽楼又遭受了雷击。
值得注意的是,新安局在刚建局时(5层),在当初是最高的建筑物,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目前在局四周已建立了好几个高层建筑,而高层建筑不遭受雷击,反而现在与高层大楼相比已很低的新安局却受到了两次雷击。
消雷器安装后,不但没有减少雷击,而是每年都遭受雷击。
新安局不但没有被周围的高层建筑保护,反而将可能打在高层建筑物的雷引到了自己身上。
案例2:广东省江门邮电局东炮台枢纽楼1993年6月10日遭受雷击,造成交流电源整流器,寻呼发射机无线联络收发信机,NEC整流器电压监测电路板、微机接口电路板(移动通信控制终端)。
其中雷击最严重的是NEC-61市话交换机,被损坏的主要部件是CPU之间及被CPU控制模块的接口板及总线、模块背板,从损坏电路表面看,并无烧毁的痕迹。
雷击造成设备瘫痪达27小时。
事故发生后,于1994年初安装了DK消雷器,是年8月份东炮台电信大楼又遭雷击,雷击造成三楼交换机房的控制终端内的数据破坏,重新输入命令后,59分钟重新起动,同时收费系统数据破坏,七层传输室光纤(西门子)临近软件损坏。
另外雷击使移动机房大部分BRP自动闭塞,系统CPU 自动中断,停止工作,人工再启动后,CPU开始工作,人工逐个解闭相关RP、EM,大部分基站开始工作,雷击共损坏工作块2块,一块MUX.2M接口板。
雷击典型事例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以下是对雷击典型事例的分析报告:本报告旨在分析雷击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事例一:雷击导致建筑物损坏时间:某年某月某日地点:某城市某建筑物事件描述:建筑物遭到雷击,导致部分天花板坍塌,墙壁受损,设备损毁。
原因分析:1)建筑物高耸,成为雷击最易靶点。
2)建筑物周围环境缺少相应的防雷设施。
3)建筑物自身的耐雷能力不足。
影响分析:1)人员伤亡:如有人在建筑物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建筑物损坏、设备损毁等带来的财产损失。
应对措施:1)安装防雷设施:如安装避雷针、接地导线等。
2)加强维护:及时检查维护建筑物的耐雷能力。
3)加强预警和救援措施:设立雷暴预警系统,并加强应急救援能力。
2. 事例二:雷击导致电力中断时间:某年某月某日地点:某地区某电力设施事件描述:电力设施遭到雷击,导致电力中断,影响大片区域的用电。
原因分析:1)电力设施周围缺乏有效的防雷设施。
2)电力设备耐雷能力不足。
影响分析:1)生活用电中断: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如照明、供暖等。
2)工作中断:影响工厂及企业的正常运营。
应对措施:1)建设防雷设施:对电力设施周围进行有效的防雷措施。
2)加强设备更新:提高电力设备的耐雷能力。
3)制定应急预案:在电力中断情况下,及时组织修复工作,并做好应急保障措施。
3. 事例三:雷击导致交通事故时间:某年某月某日地点:某高速公路事件描述:雷击导致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失去控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1)汽车在雷击时成为接地物,导致电流通过车体流向地面。
2)汽车缺乏防雷设施。
影响分析:1)人员伤亡:可能造成驾驶员和乘客的伤亡。
2)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交通堵塞,影响车流通行。
应对措施:1)加强宣传:提醒驾驶员注意雷击天气,避免在暴雨雷击天气下行驶。
2)安装防雷设施:汽车上安装避雷针等设备,增加汽车的抗雷能力。
案例1-4 某光伏发电站光伏区方阵雷击案例分析一、事件经过2019年07月18日,江西余江某20MWp光伏电站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2方阵7#组串有多块组件接线盒有鼓包现象,现场进行测量开路电压为12.25V,远远低于组件额定值37.7V。
检查汇流箱内的浪涌保护器大部分损坏。
经现场排查,2方阵7#、8#、10#组串接线盒有鼓包击穿现象,汇流箱支路保险击穿(故障现场如图1-4所示)图1-4 故障照片(组件接线盒二极管击穿)雷击组件正常组件图1-5 组件电压检测照片二、处理过程1.组织对雷击区域进行组件,并进行更换经现场检测统计,因雷击造成组件损坏共计242块,分布在#2、5#、10#方阵。
运维单位组织编制《光伏区雷击组件维修施工方案》,将故障组件全部更换。
在光伏组件边框安装线径不小于4cm²接地线,组件与组件之间使用小接地线进行有效连接,接地线紧固螺丝全部更换并做防腐处理2.完成光伏防雷汇流箱浪涌保护器、支路保险检测。
并不合格保险进行更换。
3.设备引下线更换为50*5截面的热镀锌扁钢,测量接地电阻合格。
接地装置刷防腐漆。
三、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本次雷击事故主要发生在光伏区2#、5#、10#方阵,周边地势平坦,无较高树木,不具备引雷条件,且和其他方阵距离也很近,根据现场情况来看,没有特殊性,所以发生雷击事件应属于偶然原因,排除周边环境引雷的可能。
一般雷击对光伏场地阵列产生的损害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对太阳能组件的损害。
太阳能电池由半导体硅材料制作而成,雷击主要会对硅材料或体内PN结产生伤害,破坏电池片PN结晶体场,使电池片PN结产生缺陷,引起杂质的迁移,最终会导致半导体寿命下降,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或直接造成组件的损坏;②对保护器件的损害。
对浪涌保护器(SPD)破坏性冲击,造成功能失效,如未及时发现,将无法保护设备而引起损失;对组件旁路二极管造成破坏,雷电的过电流极易损坏旁路二极管,导致组件的保护功能损坏。
雷击事故案例分析与借鉴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它所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觑。
雷击事故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对社会的正常运转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将通过几个典型的雷击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供借鉴。
案例一:某工厂遭受雷击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某工厂的生产车间突然遭遇雷击。
瞬间,强大的电流通过电线和设备传导,导致部分机器设备短路、烧毁,生产线上的产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同时,雷电还引发了火灾,虽然消防部门及时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此次事故仍然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1、该工厂的避雷设施老化且维护不当,无法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2、工厂内的电线敷设不符合规范,存在电线架空、乱拉乱接的情况,增加了雷电引入室内的风险。
3、员工缺乏防雷意识,在雷雨天气仍在车间内进行生产作业,没有及时采取避雷措施。
借鉴与防范措施:1、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规范电线敷设,采取穿管、埋地等方式,减少雷电入侵的可能性。
3、加强员工的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其防雷意识,在雷雨天气应停止户外和危险区域的作业。
案例二:某高层建筑雷击事故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在一次雷暴天气中遭受雷击。
雷电击中了楼顶的通信设备和广告牌,造成设备损坏,部分外墙玻璃破裂,甚至有掉落的碎片砸伤了行人。
事故原因分析:1、建筑的防雷设计存在缺陷,没有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风险。
2、楼顶的通信设备和广告牌安装不规范,未与避雷装置有效连接。
3、物业管理部门对防雷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不到位。
借鉴与防范措施:1、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2、对于楼顶的附属设备和广告牌,要确保其安装符合防雷要求,并与避雷装置可靠连接。
3、物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防雷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案例三:某农村地区雷击事故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一户村民的房屋在雷雨天气中被雷击。
某水电站主变遭遇雷击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频繁造成了各种自然灾害,其中雷电灾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
雷击事故给电力设施带来巨大威胁,特别是对于水电站等重要电力设施的主变器。
本文将通过水电站主变遭遇雷击事故的案例,探讨该事故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水电站主变遭受雷击事故的案例:在水电站的运行中,一次雷击事故造成主变器设备严重损坏。
事故发生时,电力系统突然中断,导致大面积停电。
经过事故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如下:1.内部保护系统不完善:主变器的保护系统对外部雷击事件的防范措施不够完善,无法及时检测到雷电活动并采取措施保护设备。
2.设备维护不及时:主变器的绝缘、接地等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使其遭受了雷电的侵害,进而导致了设备的故障。
3.防护设施不完善:水电站的雷电防护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避雷措施,未能将雷电的冲击力分散或引导到地面。
4.工作人员防雷意识不强:水电站工作人员防雷意识不强,对雷电灾害及防范措施了解不够,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雷电事故。
针对以上分析,以下是对该事故的防范措施:1.强化内部保护系统:主变器设备应安装完善的防雷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并通过避雷针、雷电感应器等设备预警并采取自动或人工控制措施,保护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2.定期设备维护保养:主变器设备的绝缘、接地等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防护功能的有效性。
同时,对于老化或有潜在故障的设备,应及时更换维修。
3.加强雷电防护设施建设:水电站应加强雷电防护设施的建设,例如设置避雷针、接地网等,使雷电冲击力能够得到分散或引导到地面,保护设备免受雷击。
4.加强人员培训和防护意识:对水电站工作人员进行雷电灾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遇到雷电灾害时的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查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雷电事故。
综上所述,水电站主变遭遇雷击事故是由于内部保护系统不完善、设备维护不及时、防护设施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防雷意识不强等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