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杭州2006.12.7)
- 格式:ppt
- 大小:445.00 KB
- 文档页数:43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1. 第一篇总论 (6)1.1.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6)1.1.1. 1、管理的概念含义 (6)1.1.2. 2、管理的职能 (6)1.1.3. 3、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8)1.1.4. 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8)1.1.5. 5、管理者的角色 (9)1.1.6. 6、管理者需要拥有哪些技能 (9)1.1.7.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9)1.2.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0)1.2.1. 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10)1.2.2. 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11)1.2.3. 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4)1.2.4. 4、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 (18)1.2.5. 5、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20)1.3.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20)1.3.1. 1、系统原理 (20)1.3.2. 2、人本原理 (21)1.3.3. 3、责任原理 (22)1.3.4. 4、效益原理 (22)1.3.5. 5、伦理原理 (23)1.4. 第四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24)1.4.1. 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 (24)1.4.2. 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 (25)1.4.3. 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25)1.4.4. 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26)1.4.5. 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 (28)1.4.6. 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 (29)2. 第二篇管理前提与本质 (30)2.1. 第五章管理伦理 (30)2.1.1. 1、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 (30)2.1.2. 2、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以下7个特征 (31)2.1.3. 3、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32)2.1.4. 4、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33)2.1.5. 5、伦理与效益的关系 (34)2.1.6. 6、伦理行为的具体表现 (34)2.2. 第六章组织文化 (35)2.2.1. 1、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5)2.2.2. 2、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 (36)2.2.3. 3、组织文化的功能 (38)2.2.4. 4、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39)2.3.1. 1、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40)2.4. 第八章管理决策 (40)2.4.1. 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40)2.4.2. 2、决策的类型 (41)2.4.3. 3、决策的特点 (43)2.4.4. 决策的基本原则 (43)2.4.5. 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 (43)2.4.6. 4、决策的理论 (44)2.4.7. 5、决策分哪几个步骤 (45)2.4.8. 6、决策的影响因素 (46)2.4.9. 7、决策的方法 (47)3. 第三篇计划※ (49)3.1. 第九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49)3.1.1. 1、计划的概念 (49)3.1.2. 2、计划与决策 (50)3.1.3. 3、计划的性质 (50)3.1.4. 4、计划的类型 (51)3.1.5. 5、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52)3.1.6. 哈罗德。
领导参考2010年第2期(总第28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长办公室 2010年5月28日目录本期话题高教管理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怎样才有创新精神 (1)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关于大学管理的一些思考 (4)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流软实力 (7)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十大主流意识 (9)行业特色教育部副部长陈希:行业院校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道路 (13)北京科技大学(前北京钢铁学院)党委书记罗维东:行业背景高校“非特色化”趋势须扭转 (14)沈阳工业大学(前沈阳机电学院)校长李荣德:行业高校应尽快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17)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党委书记朱拓:河海大学凝心聚力求发展 (21)媒体关注长沙学院副院长屈林岩:教育创新重“教”更应重“学” (24)哈工大与哈医大联合建立优质资源合作共享机制 (26)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取代科技处 (27)本期话题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怎样才有创新精神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
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祥,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
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
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
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
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
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
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
吕峰: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教授,院长助理,EXED中心主任吕峰 | 文从价值创造到幸福创造打造一个幸福的组织是人力资源管理未来的任务。
员工幸福了,才能持续为组织创造价值,让组织向前发展。
天,技术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管理实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开始引发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深入思考。
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在管理实践的战术层面,企业已经开始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调整,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深入思考却停滞不前。
这种思想的滞后不仅带来了当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未来也今将影响人力资源职能与整个组织的匹配效率。
彻底反思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定位已经十分迫切。
人员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在探讨人员管理思想的未来发展时,我们先来看看人员管理思想演进的基本脉络,尤其是观察影响人员管理思想演进的基本动力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个动力也将对未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47从价值创造到幸福创造大体来看,人员管理思想经历了从最早的凭经验管理,到劳动力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然后到现在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在管理理论诞生的20世纪初期以前,当时的组织规模不大,经营环境较为稳定,与其说是人员管理,不如更准确地定义为是一种团队领导力,一个工厂主其实就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
企业管理者没有受过系统的管理技能训练,也没有专门的管理知识,在企业中做管理都是凭借经验。
经验的获取可能是通过师傅的现场教授,也可能完全来自模仿。
这里需要对经验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一说起经验都认为是不科学的,这种认识并不正确。
所谓经验,一是指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二是指经得起考验的规律。
经过深刻反省和思维加工并提炼和升华的经验非常宝贵。
例如,今天的农民还会根据几千年的民谣来耕种,而《资治通鉴》所期望传递给君主的就是过去的领导经验。
从完全凭经验管理,到科学规范地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以保障人员管理的效率,我们将那个时期的人员管理称之为劳动力管理。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七版罗宾斯博士管理学最新力作)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1、组织:就是将某些人系统旳安排在一起,以到达某些特定目旳。
2、管理者:指旳是在一种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旳那群人。
3、高层管理者:是那些位居组织顶层或靠近于顶层旳人员。
4、中层管理者:位于组织旳基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之间。
5、基层管理者:是直接负责非管理类员工平常活动旳那些人6、管理:是指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旳把事情做好旳过程。
7、效率:是指对旳旳完毕一项任务,用一定旳投入获得最大旳产出,或用最小旳投入获得一定旳产出。
8、效果:是指做对旳旳事,通过完毕这些工作任务从而协助组织到达既定目旳。
9、管理者旳四项职能:①计划:包括设定组织目旳,确定战略,以及制定计划来协调活动。
②组织:包括决定要执行哪些任务,谁来执行,任务怎样分派,谁向谁汇报,由谁制定决策等等。
③领导:指导并鼓励有关人员并处理冲突④控制:督导活动。
保证可以按计划实行10、管理者应具有旳职技能:①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所具有旳与工作有关旳知识或技术来完毕工作任务旳能力②人际关系技能:指管理者与其他个体和群体良好合作旳能力③理念技能:指分析和判断复杂形势旳能力④政治技能:指建立权力基础并构建合理旳社会关系旳能力11、小企业:指员工在500人如下,不必非得从事全新旳或者具有创新实践性旳实践活动,相对来讲对其所在行业影响甚微旳独立经营单位。
第二章管理环境1、地球村:是全球范围内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旳无边界世界旳概念2、跨国企业:是指在多种国家经营旳多种国际企业①多国企业:其管理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到商业运行所在旳当地国家②全球化企业:其管理决策权和其他决策权都集中在母国③无边界组织:消除人为地理障碍旳组织方式3、全球筹供:从全球任何地方购置最廉价旳原材料或雇佣最廉价旳劳动力,其目旳是运用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4、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一种组织授予另一种组织使用其品牌名称、技术或者产品规范旳权利,作为回报它可以得到一整笔费用或者一般是基于销售额旳一定比例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