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课程设计---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课程设计---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课程设计---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PID控制器设计

摘要

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策略, 是用于过程控制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由于其原理简单、技术成功,在实际应用中较易于整定, 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最大的优点是不需了解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在线根据系统误差及误差的变化率等简单参数, 经过经验进行调节器参数在线整定, 即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机器视觉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对客观的三维世界的识别。按现在的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感受部分是视网膜,它是一个三维采样系统。三维物体的可见部分投影到网膜上,人们按照投影到视网膜上的二维的像来对该物体进行三维理解。

本文使用PID控制器对机器视觉系统进行调节,使其优化,并使用MATLAB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关键字:PID控制器机器视觉系统MATLAB

Abstract

Classical control strategy of PID control was first developed,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cess control. Due to its simple in principle, technology success, and in practice easier setting,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control applications. Its greatest advantage is that do not need to know precis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object being controlled just online based on a change of system errors and error rate and other simple parameters, after the experienced regulator parameters line setting, you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a great deal of 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Machine vision systems are systems that use computers to achievement of human visual function, which use computers to achieve of the objective recogni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world. According to present understanding, feel part of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is the retina, which is a three dimensional sampling system. Three dimensional on the visible part of the object projected onto the retina, people follow the two dimensional projected onto the retina as the object to be three 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is article uses adjusted PID controller for machine vision systems, optimization, an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ystems using MATLAB.

Keywords:PID controller , Machine vision system, MATLAB

已知机器人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为机器臂,其传递函数为:

)

15.0)(1(1)(++=s s s Go 使用MATLAB 对对象进行分析:

1.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及其根轨迹图如下:

程序为:num=[1];den=[0.5,1.5,1];G=tf(num,den);

figure(1)

pzmap(G);

figure(2) rlocus(G);

图1 零极点分布图

图2 根轨迹图

2.对其绘制阶跃响应曲线,程序如下:

num=[1];den=[0.5,1.5,1];G=tf(num,den);step(G)

图3-1阶跃响应曲线

图3-2 阶跃响应曲线及K,T,L对应值

从图3-1,3-2中, 我们可以近似地提取出带有延迟的一阶环节模型L=0.315, T=2.25, K=0.999

3.已知被控对象的K、L 和T 值后, 我们可以根据Ziegler — Nichols整定公式编写一个MATLAB函数ziegler_std ( )用以设计PID控制器。该函数程序如下:function [num,den,Kp,Ti,Td,H]=Ziegler_std (key,vars)

Ti=[ ];Td=[ ];H=[ ];

K=vars(1) ;

L=vars(2) ;

T=vars (3);

a=K*L/T;

if key==1

num=1/a; %判断设计P 控制器

elseif key==2

Kp=0.9/a;Ti=3.33*L; %判断设计PI 控制器

elseif key==3,

Kp=1.2/a;Ti=2*L;Td=L/2; %判断设计PID控制器

end

switch key

case 1

num=Kp;den=1; % P控制器

case 2

num=Kp*[Ti,1];den=[Ti,0]; % PI控制器

case 3 % PID控制器

p0=[Ti*Td,0,0];

p1=[0,Ti,1];p2=[0,0,1];

p3=p0+p1+p2;

p4=Kp*p3;

num=p4/Ti;

den=[1,0];

end

故PID控制器的参数,可以由函数Ziegler_std ( ) 得到。

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

>> K=0.999;L=0.315;T=2.25;[num,den,Kp,Ti,Td]=Ziegler_std (3,[K,L,T])

运行结果如下:

num =

1.3514 8.5800 27.2381

den =

1 0

Kp =

8.5800

Ti =

0.6300

Td =

0.1575

4.为完成对系统的PID控制,我们可在动态仿真集成环境Simulink下构造系统模型( 如图4所示,图4-1为未加PID控制系统仿真,图4-2为加入PID控制系统仿真) 。

图4-1 未加PID控制系统仿真

图4-2 加入PID控制系统仿真

5.在Simulink窗口下点击开始仿真按钮, 双击SCOPE图标, 即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如图5所示) 。其中, 图5-1为未接入PID 的阶跃响应曲线, 图5-2为接入PID 的闭环

响应曲线。

图5-1未接入PID 的阶跃响应曲线

图5-2接入PID 的闭环响应曲线

由上图可得超调量约为20.12%,调节时间约为5s,上升时间约为1.8s。

①更改参数使系统优化,当Kp=8.5800,Ti=0.3333,Td=1.5750时

②当Kp=10.000,Ti=0.3333,Td=1.5750时

6.结论:⒈未加PID时的系统分析为:

L=0.315, T=2.25, K=0.999

⒉加入PID后的系统分析为:

⑴Kp =8.5800Ti =0.6300Td =0.1575

超调量约为20.12%,调节时间约为5s,上升时间约为1.8s

⑵Kp=8.5800,Ti=0.3333,Td=1.5750

超调量约为3%,调节时间约为3s,上升时间约为2.1s

⑶Kp=10.000,Ti=0.3333,Td=1.5750

超调量约为4%,调节时间约为2.5s,上升时间约为1.9s

PID控制中的积分作用可以减少稳态误差, 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积分饱和, 使系统的超调量增大。微分作用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但其对高频干扰特别敏感, 甚至会导致系统失稳。通过调节参数值使机器臂方位定位更精准。

7.参考文献:

①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著

②MATLAB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

③PID控制器设计

8.实习心得:

虽然仅是短短的一周时间,但在期间我受益匪浅,对MATLAB软件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运用,并且了解到PID控制系统的重要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及自己课后学习在自控仿真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自控系统有了更深的学习,通过对系统参数的优化使系统改善。对于学习是无止境的,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不断改进,继续努力。谢谢老师的指导!

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基本器件组合

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基本器件组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技术的慢慢成熟,使得扫地机器人被越来越多的的家庭接受,成为了家庭智能化的一个进步阶梯,扫地机器人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也不低,下面是创一设计的小编带来的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的基本器件组合。 1、扫地机器人的LDS 激光测距传感器 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时为了获取距离信息。当激光投射到障碍物上时,会在传感器里形成光斑。同时,图像传感器会根据光斑的像素序号来计算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中心距离。 2、扫地机器人的全向压力传感器 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的LDS激光测距传感器上盖会配备全向压力传感器,顶面360度全方位灵敏感应轻微碰撞,防止机器人上方卡住。 3、扫地机器人的超声波传感器

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时整颗传感器由负责发射超声和负责接收超声两部分组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 / s,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并得到与障碍物距离,从而避免碰撞,透明物体也能正确感应提前减速。 4、扫地机器人的沿墙传感器 扫地机器人工业设计在沿墙传感器的作用下,在清扫墙边缝隙的过程中始终和墙精确保持约10mm 的距离,同时配合边刷高速旋转可以彻底将墙边缝隙的灰尘清理干净。 以上就是创一设计给大家带来的简单介绍,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关注我们微信或者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也可以点击官网咨询我们。我们会有专业工作人员为您解答。 深圳市创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简称:创一设计)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国内顶尖产品设计公司,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成熟团队,先后为众多品牌客户创造出超过 300 个优质成功案例。设计团队由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组成,中西结合的理念使创一了解国内市场的同时,更具有超前创造性世界眼光,造就了创一对设计与商业两者奇妙关系的独到见解和预见。

扫地机器人设计

扫地机器人设计报告

一、功能综述 1、清扫模式:随机清扫、螺旋式清扫、交叉清扫、沿边清扫、定点清扫、预约清扫等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立体清扫; 2、智能导航系统:实现对房间地形的重构,自动规划清扫路线; 3、智能安全监控:防撞,防跌落,防缠绕,电池电量监测; 4、创新功能:灰尘量识别,实现床底清扫,手机遥控模式,尖端气流滤尘技术,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提醒; 5、其他基础功能:自动返回并充电,灰尘盒安装检查,灰尘盒容量探测。 二、机械及系统设计 扫地机器人机械设计如图1所示。 前 图1 扫地机器人机械设计图 清扫机构,行走机构,吸尘机构是本次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由于机器人运动部件多,运动状态经常改变,必然产生冲击和振动。因此,增加机器人运动平稳性,提高机器人动力学特性尤为重要。为此,在设计时应注意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并注意运动部件对转轴的质心装

配。 (1)行走驱动轮及驱动电机 该部分主要保证机器人能够在平面内移动。为了保证小车良好的直线性,可采用双电机驱动左右两轮的方式,且在车体的后端装有一个不锈钢万向滚珠,这样可以使小车获取较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及灵活性。前轮驱动的好处是:转向性能得到改善。前轮是转向轮,使得转向时的行驶方向容易控制,不容易出现过度转向的现象,转向安全性也得到提高。 (2)清扫机构 用电机带动两个清扫刷,使左面清扫刷顺时针转动,右面逆时针转动,这样就可以在清扫灰尘时将灰尘集中于吸风口处,为吸尘机构的工作做准备;清扫刷设计成可更换型的,可选择棉质纺织品或尼龙等化纤材料的,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3)吸尘机构 旨在强大的吸力、将灰尘吸入灰尘储存箱中;这里我们采用尖端气流滤尘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将灰尘一网打尽。 (4)擦地机构 在清扫、吸尘之后,利用安装在壳体下面的清洁布擦出残留在地面上的细小灰尘,同时也能够擦除地面上的顽固污渍,从而保证清洁工作的质量。 扫地机器人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PID设计

毕业论文(论文) 题目名称: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PID设计 题目类别:毕业设计 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时间:至 目录 任务书............................................................ I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IV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教师评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V Abstract ......................................................... VI 前言........................................................... VII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 PID算法在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2)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2 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4) 2.1方案设计的要求与指标 (4) 2.2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方案选择 (4) 2.2.1方案可行性分析 (4) 2.2.2 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6) 2.2.3系统结构框图 (6) 3 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8) 3.1 系统硬件设计 (8) 3.1.1系统硬件组成 (8) 3.1.1.1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8) 3.1.1.2测量温度元件的选择 (9) 3.1.1.3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介绍 (10) 3.1.1.4键盘和LED显示电路设计 (10) 3.1.1.5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11) 3.2 系统软件设计 (11) 3.2.1主程序流程图及主程序 (11) 3.2.2 T0中断子程序 (15) 3.2.3 A/D转换子程序 (16) 3.2.4 数字滤波子程序 (18) 3.2.5温度标度变换子程序 (19) 3.2.6键盘显示子程序 (19) 3.2.7 PID算法介绍 (21) 4 系统仿真与调试分析 (21) 4.1系统仿真 (21) 4.2系统调试 (21) 5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3)

智能控制系统的扫地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扫地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SWEEPER INTELLIGENT CONTROLSYSTEM DESIGN 学院(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扫地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目前,各式各样的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多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从事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工作,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室内智能扫地机器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家庭服务机器人。室内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采用区域充满的规划方法,目标是在设定区域内寻找一条从始点到终点且经过所有可达点的连续路径。根据建立的扫地机器人平台,提出清扫机器人随机运动路径规划算法。机器人利用其上安装的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来识别和感知房间环境,机器人开始以螺旋运动方式覆盖房间的空白区域,当遇到障碍物时,启动障碍物应对策略,通过计算机软件仿真和在房间环境中进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扫地机器人,单片机,环境识别,路径规划

SWEEPER INTELLIGENT CONTROLSYSTEM DESIGN ABSTRACT At present time,more and more various of service robots are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people’s daily life.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robots is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tremendously as they deal with the works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closely.Indoor automatic cleaning robot is one of these service robots developed to help people to carry out the troublesome room cleaning work.The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of Indoor Automatic Cleaning Robot should spread over the room area using the area filling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to find a continuous path from start to end. A random moving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platform. The cleaning robot identifies the room environment using the infrared transducer and the camera outfitted on its body.Moving in the spiral motion mode with the gradually enlarging radius,the robot begins to explore and clean the blank area.While it encounters obstacles like wall or furniture,it will start the strategy of dealing with obstacles.This algorithm is validated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robot experiment. KEYWORDS:cleaning robot,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environment identification,path planning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 10《扫地机器人》教学设计

第10课扫地机器人 一、教材分析 基于传感器的教育机器人的学习和应用是随着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的教学内容,本课就从生活出发,将清洁机器人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综合应用传感器和舵机完成能实现避障和清扫操作的清洁机器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任务分析、模块搭建和程序编写与运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清扫机器人,引导学生分析清扫机器人的任务,再展开教学。扫地机器人的学习是在超声波传感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要求学生学习拼搭舵机,再结合已学的避障程序进行舵机程序的添加,因此建议通过迁移应用实践于课堂中。 二、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规律可知,本课的学习对象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通过任务的铺垫分析清洁机器人的工作任务。学生在本课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实体机器人的应用,搭建实现清洁机器人的脚本在学生的实践能力范围内。但本课加入了舵机的拼搭和使用,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提高了要求,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探究和教师的搭建分享展开学习。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解“如果那么否则”语句的含义,学会拼搭清洁机器人,理解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完成避障程序搭建。通过分析清洁机器人的任务,体验思维和分析的过程,初步掌握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清洁机器人,感受机器人的可实践性,感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形成乐学的学习态度,实现技术发展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如果那么否则”语句。 2. 难点:理解避障程序和清扫程序的顺序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有引导的教学环境中围绕任务分解任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迁移运用已有知识,不断优化各分解任务,最终整合实现清洁机器人的任务效果。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用演示文稿和学生用演示文稿。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到家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出示图片)怎么办?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我想休息一下,能有个机器人帮帮我吗? 学生提出机器人来清洁。 教师:对呀!有清洁机器人,商场里看到过很多呢!其实清洁机器人我们也能自己做,今天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做清洁机器人!(板书:清洁机器人)【设计意图】通过提出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揭示主题“清洁机器人”的搭建。 (二)实践探究 1. 项目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设报告--数字温度PID控制器的设计

《计算机控制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结合工程问题,培养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相关资料以及组织素材的能力; 3、培养锻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根据工程问题和实际应用方案的要 求,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和分析评估; 5、报告原则上要求依据相应工程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制图、分析和撰写等。 二、主要内容 1、数字控制算法分析设计; 2、现代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3、模糊控制理论算法分析设计; 4、过程数字控制系统方案分析设计; 5、微机硬件应用接口电路设计; 6、微机应用装置硬件电路、软件方案设计; 7、数字控制系统I/O通道方案设计与实现; 8、PLC应用控制方案分析与设计; 9、数据通信接口电路硬件方案设计与性能分析; 10、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11、数控系统中模拟量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数字处理方法; 12、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技术的应用方案设计; 13、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与安全可靠性措施分析设计; 14、计算机控制系统差错控制技术分析设计; 15、计算机控制系统容错技术分析设计; 16、工程过程建模方法分析; 三、进度计划 序号设计内容完成时间备注 1 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7月13日 2 文献资料的学习,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方案设计7月14日

3 讨论设计内容,修改设计方案7月15日 4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7月16日 5 课程设计答辩7月17日 四、设计成果要求 1、针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应用发展概述; 2、课程设计正文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以及综述、分析等; 3、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 4、要求设计报告规范完整。 五、考核方式 通过系统设计方案、总结报告、图文质量和学习与设计态度综合考评,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如下: 1、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 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 3、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 优秀:设计认真,设计思路新颖,设计正确,功能完善,且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打印文档规范; 良好:设计认真,设计正确,功能较完善,且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打印文档规范; 及格:设计基本认真,设计有个别不完善,但完成基本内容要求,打印文档较规范; 不及格:设计不认真,未能完成设计任务,打印文档较乱或出现抄袭现象者。 说明: 同学选择题目要尽量分散,并且多位同学选同一个题目时,要求各自独立设计,避免相互参考太多,甚至抄袭等现象。 学生姓名:苏印广 指导教师:李士哲 2015年7月17日

传感器作业-扫地机器人设计

第一章绪论 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科学的飞速发展,服务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一方面随着信息高速发展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从繁杂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也为某些服务机器人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区别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服务机器人是一种适用于具体的方式、环境及任务过程的机器人系统,其活动空间大,具有在非结构环境下的移动性,因此扫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房间清扫的家用服务机器人,集中了机械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多重样机和产品,并且促进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图像、语音识别、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视为机器人研究的新领域给予重视。有关资料也预测扫地机器人是未来几年需求量最大的服务机器人,特别是日用扫地电器不论在市场上或者是在产品创新上,绝对是所有小家电产品中最活跃的,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此课题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扫地机器人的特点 扫地机器人具有如下的特点: (1)扫地机器人自带电源,小巧轻便、操作简单、自主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扫地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主要为普通家庭环境,也可以用于机场候机大厅、展

览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共同特征为有限的封闭空间、平整的地板以及走动的人员,因此可以归结为复杂多变、结构化的动态环境。所以环境适应性是对此类机器人的基本要求。 (3)扫地机器人的任务是清扫地面,工作的对象是地面的灰尘、纸屑以及其他一些小尺寸物体,而大尺寸物体不作为扫地机器人的处理对象。考虑到安全因素,扫地机器人必须对人及家庭物品等不构成任何危害,同时扫地机器人还必须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扫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扫地机器人的控制与工作环境往往是不确定的或多变的,因此必须兼顾安全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扫地度。用传感器探测环境,分析信号,以及通过适当的建模方法来理解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表明,目前发展较快并且对扫地机器人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技术是:路径规划技术、传感技术、吸尘清扫技术、电源技术等。 ①路径规划技术 扫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就是根据机器人所感知到的工作环境信息,按照某种优化指标,在起始点和目标点规划出一条与环境障碍无碰撞的路径,并实现所需清扫区域完全路径覆盖。按机器人工作环境不同可分为静态结构化环境、动态己知环境和动态不确定环境,按机器人获取环境信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基于模型的路径规划和基于传感器的路径规划。根据机器人对环境信息知道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常用的环境建模的主要方法有:可视图法、自由空间法、栅格法、势场法等。与其它移动机器人相比较,扫地机器人作业环境和作业任务相对简单,机器人要实现自主路径规划、控制和作业并不困难。 ②传感技术 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需要实时地检测自身状态信息和收集外界环境息,以控

PID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PID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介紹以单片机为核心的PID控制温度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方案。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先进性。 标签:温控系统单片机PID控制 0 引言 控制仪表性能指标对温度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常采用高性能调节仪表组成温控系统对被控对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本文介绍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器件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它具有测量、控制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可制成单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1 温控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温控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热电偶测量出电炉的实际温度(mv信号),经放大、线性化、A/D转换处理后送入单片机接口。由键盘敲入设定温度值,此值与经A/D转换过的炉温信号存在一差值(假如两者温度不一致),由单片机PID调节电路进行比例、微分及变速积分算法对温控箱进行恒温控制。该系统采用传统的AT89C52单片机,其硬、软件完全符合系统的要求,为满足测控精确度的要求,A/D 电路选用12位转换器,分辨率为2-12。本系统采用三相数字过零触发器对六只晶闸管(Y/△接法均可)进行输出功率控制,即在电源电压过零时触发晶闸管,利用PID信号产生的控制信号使电流每周期按规定的导通波头数导通负载,达到控制输出功率,也就是控制炉温的目的。采用过零触发可减少电网谐波的产生,触发器与单片机光电隔离,可减少电网对微机的干扰,调功方式下电加温炉的平均功率为:P=3nU2/NR(1) 式中:P为输入电炉的功率;R为电炉的等效电阻;U为电网相电压;n为允许导通的波头数;N为设定的波头数。 注:公式(1)为负载Y接法适用 2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2.1 PID参数的优化系统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离线优化PID参数[1]。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J.Holland教授提出的遗传算法(GA)[2]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随机化搜索方法。它采用多路径搜索,对变量进行编码处理,用对码串的遗传操作代替对变量的直接操作,从而可以更好的处理离散变量。GA用目标函数本身建立寻优方向,无需求导求逆等复导数数学运算,且可以方便的引入各种约束条件,更有利于得到最优解,适合于处理混合非线性规划和多目标优化。系统采用二进制编码选择来操作,我们称为染色体串(0或1),每个串表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 基于PID算法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成绩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数字PID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自动化09-1 姓名: 学号: 2013 年 1 月 1 日

基于数字PID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电加热炉控制系统属于一阶纯滞后环节,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导致传统控制方式超调大、调节时间长、控制精度低。本设计采用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使整个闭环系统所期望的传递函数相当于一个延迟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相串联来实现温度的较为精确的控制。 电加热炉加热温度的改变是由上、下两组炉丝的供电功率来调节的,它们分别由两套晶闸管调功器供电。调功器的输出功率由改变过零触发器的给定电压来调节,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输入通道使用AD590传感器检测温度,测量变送传给ADC0809进行A/D转换,输出通道驱动执行结构过零触发器,从而加热电炉丝。本系统PID算法,将温度控制在50~350℃范围内,并能够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关键词:电加热炉;PID ;功率;温度控制; 1.课程设计方案 1.1 系统组成中体结构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如下,主要由温度检测电路、A/D转换电路、驱动执行电路、显示电路及按键电路等组成。 系统采用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输出不同的电压控制电阻炉温度的大小,温度通过热电偶检测,再经过变送器变成0 - 5 V 的电压信号送入A/D 转换器使之变成数字量,此数字量通过接口送到微机,这是模拟量输入通道。 2.控制系统的建模和数字控制器设计 2.1 数字PID控制算法 在电子数字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是通过计算机PID控制算法程序实现的。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大多数是采样-数据控制系统。进入计算机的连续-时间信号,必须经过采样和整量化后,变成数字量,方能进入计算机的存贮器和寄存器,而在数字计算机中的计算和处理,不论是积分还是微分,只能用数值计算去逼近。

传感器作业-扫地机器人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科学的飞速发展,服务机器人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一方面随着信息高速发展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从繁杂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也为某些服务机器人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区别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服务机器人是一种适用于具体的方式、环境及任务过程的机器人系统,其活动空间大,具有在非结构环境下的移动性,因此扫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房间清扫的家用服务机器人,集中了机械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现在已经有多重样机和产品,并且促进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图像、语音识别、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视为机器人研究的新领域给予重视。有关资料也预测扫地机器人是未来几年需求量最大的服务机器人,特别是日用扫地电器不论在市场上或者是在产品创新上,绝对是所有小家电产品中最活跃的,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此此课题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扫地机器人的特点 扫地机器人具有如下的特点: (1)扫地机器人自带电源,小巧轻便、操作简单、自主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扫地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主要为普通家庭环境,也可以用于机场候机大厅、展览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共同特征为有限的封闭空间、平整的地板以及走动的人员,因此可以归结为复杂多变、结构化的动态环境。所以环境适应性是对此类机器人的基本要求。 (3)扫地机器人的任务是清扫地面,工作的对象是地面的灰尘、纸屑以及其他一些小尺寸物体,而大尺寸物体不作为扫地机器人的处理对象。考虑到安全因素,扫地机器人必须对人及家庭物品等不构成任何危害,同时扫地机器人还必须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扫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己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扫地机器人的控制与工作环境往往是不确定的或多变的,因此必须兼顾安全可靠性、抗干扰性以及扫地度。用传感器探测环境,分析信号,以及通过适当的建模方法来理解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表明,目前发展较快并且对扫地机器人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技术是:路径规划技术、传

设计扫地机器人传感器实训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姓名:李* 班级:电信**-* 学号:12********

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 扫地机器的机身为无线机器,以圆盘型为主。使用充电电池运作,操作方式以遥控器、或是机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设定时间预约打扫,自行充电。前方有设置感应器,可侦测障碍物,如碰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会自行转弯,并依每间不同厂商设定,而走不同的路线,有规划清扫地区。因为其简单操作的功能及便利性,现今已慢慢普及,成为上班族或是现代家庭的常用家电用品。 扫地机器人的机身为自动化技术的可移动装置,与有集尘盒的真空吸尘装置,配合机身设定控制路径,在室内反复行走,如:沿边清扫、集中清扫、随机清扫、直线清扫等路径打扫,并辅以边刷、中央主刷旋转、抹布等方式,加强打扫效果,以完成拟人化居家清洁效果。 扫地机器人的结构大致分为:本体、充电电池、充电座、集尘盒、遥控器。一应用传感器类型 1.1 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传感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反应快等优点。 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光学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热敏元件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变大也可能是变小,因为热敏电阻可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光电检测元件常用的是光敏元件,通常由硫化铅、硒化铅、砷化铟、砷化锑、碲镉汞三元合金、锗及硅掺杂等材料制成。 1.2 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基于超声波特性研制的传感器称为“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PID温度控制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辑。 前言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很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重大技术经济指标相联系。因此,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均离不开单片机的应用。将单片机控制方法运用到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克服温度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滞后现象,同时在提高采样频率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现代自动控制越来越朝着智能化发展,在很多自动控制系统中都用到了工控机,小型机、甚至是巨型机处理机等,当然这些处理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高的运行速度,很大的内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器。但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成本。在很多的小型系统中,处理机的成本占了系统成本的比例高达20%,而对于这些小型的系统来说,配置一个如此高速的处理机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些小系统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是最在乎系统的快速性,所以用成本低廉的单片机控制小型的,而又不是很复杂,不需要大量复杂运算的系统中是非常适合的。 随着电子技术以及应用需求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以及高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完

全可以运用单片机和电子温度传感器对某处进行温度检测,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多点的温度检测,如果对此原理图稍加改进,还可以进行不同地点的实时温度检测和控制。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主要被控参数之一,温度控制自然是生产的重要控制过程。工业生产中温度很难控制,对于要求严格的的场合,温度过高或过低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的产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效益。这就需要设计一个良好温度控制器,随时向用户显示温度,而且能够较好控制。单片机具有和普通计算机类似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结合PID,程序控制可大大提高控制效力,提高生产效益[9]。 例如钢铁生产过程中,按照工艺条件的规定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设备的安全。对电气设备进行温度的监控,例如高压开关、变压器的出线套管等,判断可能存在的热缺陷,进而能及时发现、处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温度控制仪具有重要的意义[10]。 在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是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保持温度,温度测量是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因此,单片机温度测量则是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测量,并且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力工程、化工生产、机械制造、冶金工业等重要工业领域中,担负着重要的测量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广泛实用于地热、空调器、电加热器等各种家庭室温测量及工业设备温度测量场合[16]。 目前市场上热水器的控制系统大多存在功能单一、操作复杂、控制不方便等问题,很多控制器只具有温度和水位显示功能,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即使热水器具有辅助加热功能。也可能由于加热时间不能控制而产生过烧,从而浪费电能。本文设计的热水器控制系统以51单片机为检测控制中心单元,具有温度设定与控制功能。该控制器和以往显示仪相比具有性

基于单片机的扫地机器人的设计开题报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北方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扫地机器人的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学号: B24121129 学生姓名:王新 指导教师:马凤霞

21 3 2016年月日 一、立题依据 1、选题目的自动扫地机器人,是一种智能扫地、吸尘工具, 是一种配备了微电脑系统的电动保洁设备,它能按照人们的设置清洁房间的某一特定部分或全部。清洁机器人最早出现在于美年代中期进入大陆。现在市场上的自动扫地机器人国,随后发展的欧美,风靡港澳台,90扫地机器人,美国)irobotTOMEFON主要几种品牌:(德国)斐纳扫地机器人,(irobotPHILIPS(台湾)浦桑尼克扫地机器人,(科沃斯中国)科沃斯扫地机器人,Proscenic(荷兰)飞利浦扫地机器人等。年内机器人将融入市民日常生10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机器人时代的大门,中国活,机器人将和汽车一样成为生活必需用具。这些机器人从用途上看,有用于教育类的机器人,有用于服务类的机器人,有用于制造类的机器人,等等。其中自动扫地机器人就属年代中期的9080年代的个人电脑、上世纪于服务类的机器人。机器人的发展就像上世纪年至手机一样,正处于产业真正起飞的前夕,巨大的市场前景已经展现。资料显示,2003年底,全球投入使2007年间,全球机器人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增长。据统计,到2009 用 的服务型机器人已达到450万台。 2、选题的意义省时、省力,整个清 洁过程中不自动扫地机器人优于普通吸尘器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清洁房间的过程免受噪音之苦;还比一般吸尘器的噪音小,需要人控制,减轻您操作负担;,清洁效率还可以净化空气,内置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粉尘净化率高达96%;轻便小巧:轻松打扫普通吸尘器清理不到的死角。总之,自动扫地机器人, 具接近100%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安全、、清洁效果显著的特点。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现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推出速度如雨后春笋, iRobot国外品牌中,美国扫地机器人比较热门,国内目前比较知名的有科沃斯、地贝、福玛特等,TOMEFON德国,也是比较热门的一个品牌。Proscenic其中作为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的研究现状:自动扫地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领域中的一个新产品,尽管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或提高,如路径规划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技术。有的可在房间内随机移动,有的能在 1 走遍)。事实上,虽然有一些公司100%单个房间内比较简单地以一定的路线移动(不能推出了一些样品或产品,但却不能达到满意程度:清洁效果不佳,遍历时间长。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办公室、工厂、车站、机场等场所已广泛使用到自动扫地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更多地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如果自动扫地机器人性价比足够高,这使得自动扫地机器人进入人家庭成为可能。出来,那么自动扫地机器人市场将会被看好。

模糊PID温度控制毕业设计

模糊PID温度控制毕业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对象各种各样,温度是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普遍而且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地进行生产,必须对它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温度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关键在于测温和控温两方面。温度测量是温度控制的基础,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由于控制对象越来越复杂,在温度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控制性能,满足不同系统的控制要求,是目前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温度控制一般指对某一特定空间的温度进行控制调节,使其达到工艺过程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电锅炉温度控制的方法。 电锅炉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能量转换装置[1]。具有结构简单、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与传统的以煤和石化产品为燃料的锅炉相比还具有基本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热效率高、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近年来,电锅炉已成为供热采暖的主要设备。 锅炉控制作为过程控制的一个典型,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延迟的特点,而且伴有非线性。目前国电热锅炉控制大都采用的是开关式控制,甚至是人工控制方法。采用这些控制方法的系统稳定性不好,超调量大,同时对外界环境变化响应慢,实时性差。另外,频繁的开关切换对电网产生很大的冲击,降低了系统的经济效益,减少了锅炉的使

用年限。因此,研究一种最佳的电锅炉控制方法,对提高系统的经济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工业控制的发展概况 工业控制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末起到70年代为第一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阶段,这期间既是经典控制理论应用发展的鼎盛时期,又是现代控制理论应用和发展时期;70 年代至 90 年代为第二阶段,即现代控制理论阶段;90 年代至今为第三阶段,即智能控制理论阶段[2]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它以经典控制理论为主要控制方案,采用常规气动、液动和电动仪表,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流量、压力和液位进行控制。在诸多控制系统中,以单回路结构、PID 策略为主,同时针对不同的对象与要求,设计了一些专门的控制算法如达林顿算法、Smith 预估器、根轨迹法等。这阶段的 主要任务是稳定系统、实现定值控制。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以微型计算机和高档仪器为工具,对复杂现象进行控制。这阶段的建模理论、在线辨识和实时控制已突破前期的形式,继而涌现了大量的先进控制系统和高级控制策略,如克服对象时变和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影响的自适应控制,消除因模型失配而产生不良影响的预测控制等。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干扰和模型变化,以满足复杂的工艺要求,提高控制质量。 第三阶段:高级阶段。不论从历史和现状,还是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控制方法主要朝着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理论的迅速崛起为控制的智能化提供了一个腾飞的工具。智能控制理论中,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系统是最有潜力的三种方法。专家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故障诊断和监督控制以及检测仪表有效性检测等方面获得成功应用;神经网络则可为复杂非线性过程的建模提供有效

温度控制pid 过控课程设计

温度控制pid 过控课程设计 摘要 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 虑温度对自身系统的影响,温度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物理量,由此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温度测量方法。根据测温精度和范围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测温方式。目前常常采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是采用硅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因此亦称硅传感器或单片集成温度传感器。此种传感器的特点是,功能单一(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小、价格低、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小、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控温,不需要进行非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然而在很多工业应用的场合下,环境非常恶劣,这种以人工的方式直接操作设置仪表很不现实,采用有线数据通信的方式也会受很多环境、质量、功能等方面的限制,在数据记录上也还要靠人工抄写,不能形成自动控制的系统。 温度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过程控制,有些工艺过程对其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 响着产品的质量,因而设计一种较为理想的温度控制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单片机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本文采用STC89C52单片机采用积分分离式PID算法和带死区的PID算法两种控制方式,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 比较,发现对控制精度较高的系统和响应速度较慢的系统带死区的PID算法确实不大实用,而前者在应一定程度上若再辅以微分先行则基本上能满足系统要求。 关键字:STC89C52单片机,PID算法,积分分离式,微分先行。 Abstract Man's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empera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can be said that almost 80%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ha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ir systems, temp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 of a physical quantity, thus given rise to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scope may make use of the temperature in different ways. There is often analog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the sensor is made using silicon semiconductor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2014届) 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院: ********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 学号: ********** 姓名:某某某 指导教师:某某某 教务处制 年月日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______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授权声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论文交的原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温度是工业上最基本的参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实时测量温度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离不开温度测量所带来的好处,因此研究控制和测量温度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器件,基于PID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的基本原理。由DS18B20收集温度信号,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温度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程序的设计。硬件电路由主控器件、温测电路、温控电路和显示电路等组成。软件设计部分包括:显示电路、温度信号处理,超温警报、继电器控制、按键处理等程序。 关键词:温度检测,温度控制,PID算法

自动导引和循迹避障扫地机器人设计与实现可行性研究报告

自动导引和循迹避障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智能小车白勺意义和作用 (3) 1.2智能小车白勺现状 (3)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4) 2.1 主控系统 (4) 2.2 电机驱动模块 (4) 2.3 循迹模块 (6) 2.4 避障模块 (7) 2.5 机械系统 (7) 2.6电源模块 (8) 第三章硬件设计 (8) 3.1总体设计 (8) 3.2驱动电路 (9) 3.3信号检测模块 (10) 3.4主控电路 (11) 第四章软件设计 (12) 4.1主程序模块 (12) 4.2电机驱动程序 (12)

4.3循迹模块 (13) 4.4避障模块 (15) 第五章制作安装与调试 (18)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

摘要: 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并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小汽车白勺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白勺功能。其中小车驱动由L298N驱动电路完成,速度由单片机输出白勺PWM波控制。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298N;红外对管

第一章绪论 1.1智能小车白勺意义和作用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白勺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白勺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白勺生活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白勺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劳动白勺机器一直昰人类白勺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白勺发展,机器人白勺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视觉传感器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白勺重要部件。视觉白勺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视觉白勺各种技术而言图像处理技术已相当发达,而基于图像白勺理解技术还很落后,机器视觉需要通过大量白勺运算也只能识别一些结构化环境简单白勺目标。视觉传感器白勺核心器件昰摄像管或CCD,目前白勺CCD已能做到自动聚焦。但CCD传感器白勺价格、体积和使用方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在不要求清晰图像只需要粗略感觉白勺系统中考虑使用接近觉传感器昰一种实用有效白勺方法。 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避障控制系统昰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VG—auto-guide vehicle)系统,基于它白勺智能小车实现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避开障碍,选择正确白勺行进路线。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和障碍并作出判断和相应白勺执行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