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当前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要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制定相应的思考和对策。
本文将从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国家政策,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一、现状分析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在实际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多、规模小、总体效益不高。
村级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相对单一,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
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化和规范化,存在着一些管理漏洞。
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需要及时思考和对策。
二、思考1. 拓宽经济产业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首先要拓宽经济产业。
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
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农村电商产业等,从而提升集体经济的效益和发展空间。
2. 加强产业融合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要加强产业融合,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体经济的互补发展。
可以通过扶持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不断加强产业协作和融合,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产业联动效应,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推进科技创新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集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加强农业科技示范示范、推广优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科技与生产实际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 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为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相关经验和理念,重视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树立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管理理念,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
三、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形成政策合力。
可以通过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激励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1篇: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发展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总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机制和实现形式,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L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近郊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村办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远郊的多数边远乡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含水面)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
2.整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我县大多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高,村委会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各乡镇普遍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委会收入高,发展较好,偏远乡镇发展滞后。
3.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集体资金使用不当。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有少部分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委会不把资金合理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上,致使集体经济无从发展。
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
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5.管理不规范。
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 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
西部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例杜黎霞【摘要】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微型金融的快速发展,其中特别是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较快,但由于制度规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互助社的长远发展.本文根据甘肃省贫困地区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政策、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管、不断创新等对策建议.【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微型金融;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甘肃省【作者】杜黎霞【作者单位】兰州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341·经济与管理·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致使民间促生了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抑制效应比较突出,金融供给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结构严重不合理,农户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这为农户自发创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提供了潜在的空间。
自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开始快速发展,以合作社为基础成立的资金互助组织形式也开始多元化,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新生力量。
但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涉农金融机构仍以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为主,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数量较少。
(见表1)表1说明,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重要的补充形式。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与其他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共同构建起了农村微型金融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形式的金融服务。
但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数量较少,发展不够充分。
(一)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内涵为解决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地区长期以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机构多元化严重不足、金融供给不足、金融竞争不充分的问题,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1],督促以合作制为原则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组建并开展业务。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困境与发展对策作者:储叶青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17期一、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现状(一)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快、覆盖面广,组织类型多样化至2009年末,安徽省共设立资金互助组织1680家,股金总额11454.79万元;机构覆盖14个地市,其中安庆市639家。
六安市444家。
资金互助组织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银监会审批设立并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全省仅有太湖县小池镇银燕农村资金互助社于2010年3月获银监会批准筹建;第二类是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但没有金融牌照的资金互助组织,其中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116家,由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门试点设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911家,在其他部门登记注册12家;第三类是未登记注册的资金互助组织640家。
(二)资金互助组织多以财政、扶贫资金发起设立,个体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互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资金、扶贫资金、个体农户人股资金、农村小企业入股资金和捐赠资金。
至2009年末,安徽省互助组织资金规模达15929.77万元;其中,个体农民入股、财政资金、扶贫资金分别占46.33%、28.89%和23.44%。
互助组织资金来源中,单个农户或农村小企业入股金额最低为50元,最高为50000元。
马鞍山市资金互助组织每个“入互”农户投入500元,县、乡(镇)财政给予300元/户、200元/户资金配套,市财政给予500元/户补助资金;泾县资金互助组织每个“入互”农户自愿缴纳股金200元,县扶贫局、财政局提供1000元/户资金配套。
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优势分析资金互助组织服务农村金融薄弱环节,部分弥补了金融体系信贷资源配置的不足,对满足农民金融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经营机制灵活,资金利用率高资金互助组织立足于熟人社会,服务对象限于人股的社员,具有强烈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特征,监督成本较低,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缓解了对业务不确定性和契约不完全的担忧,抑制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贷款方便、迅速。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农村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1.服务对象单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农户以及农村企业、合作组织等少数人群上,服务对象单一。
而对于村民、个体农民等弱势群体往往难以得到金融服务。
2.金融服务手段单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大多以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形式为主,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比较薄弱,金融服务渠道不畅通。
3.金融风险管理不足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仍然存在。
很多金融机构在给予农村贷款时,常常只顾追求规模,忽视了评估借款人的资信度和风险性。
而很多农村居民由于信用记录不好,往往难以获得贷款,导致农村金融的不均衡。
4.政策缺乏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事关国计民生,需要大力扶持和政策支持。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金融发展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导致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缓慢。
二、对策研究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了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现存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政策制定者可以设计并推行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如小额信贷、农村保险和农业金融等,以求服务对象更为广泛,服务渠道更为畅通。
2.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了将金融服务延伸到更广的农村居民,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比如加快农村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村电子支付的普及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当适当降低财务风险,切实防止信贷资金卷走甚至损失等问题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信用评估等相关手段的掌握,严格金融业务操作流程,制定不良债务分类处理制度,预防坏账的发生。
论苑Lunyuan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发展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因此,总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机制和实现形式,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近郊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村办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远郊的多数边远乡村,既无村办企业,又无土地(含水面)资源,无自主创收能力,收不抵支。2.整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我县大多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高,村委会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各乡镇普遍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委会收入高,发展较好,偏远乡镇发展滞后。3.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集体资金使用不当。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有少部分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委会不把资金合理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上,致使集体经济无从发展。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5.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个别村委会只考虑当前,对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土地低价出租等资源长期发包、收入提前消费等情况突出,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收入,造成后来班子无可开发利用资源的被动局面。6.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1.依法经营土地资产。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社,依法兴办二三产业(经营性项目用地除外),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和管理新机制,提高宅基地节约集约程度,筹措村庄建设资金;允许有条件的村,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后公开出让,获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收益。2.完善村级留用地政策。对留用地使用范围、对象,留用地指标经济补偿价格等问题予以调整。对原留用地采用货币安置所欠的款要抓紧兑现到村。对不能落实资金的单位,可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落实留用地政策;对不能落实资金、土地尚未使用的单位,要督促进行留地安置,返还留用地,鼓励村级组织自主开发,也可把土地租赁给用地单位,保障村级组织的权益。同时在留用地开发建设时,通过置换土地折扣的方式,对村的发展留用地,经价格评估后,以一定的土地面积折抵小区已建的三产营业用房,营业用房转让给所在的村,由村经营、出租,使村级经济获得经济收益,扩大收入来源。3.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坚持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突破,对即将撤村建居村及符合条件的城中村、近郊村、镇中村和经济强村经济合作社全面推开股份合作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股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构建集体经济稳固增长机制。4.深化“三资”管理。认真执行《关于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完善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级会计代理制;加强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强化事前监督。5.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全市村级深入实施基层廉洁工程,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控管理费、招待费等支出,对非生产性开支超出规定幅度的,按比例扣减村干部报酬。严禁盲目举债、高息借债办实事,同时要整合各类评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作者单位:157600黑龙江省林口县农村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
一、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业态。
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以农田经营和土地流转为主,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业态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为主的新业态。
村级合作社可以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村级集体经济可以积极开展农村旅游,推广乡村民宿等;村级合作社可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民实现线上销售。
通过培育新业态,能够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集体经济的增长。
二、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加强其建设对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至关重要。
要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应具备科学决策、高效管理的能力,拥有一支专业化、业务能力强的团队。
要加强组织形式创新。
可以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更多农民参与集体经济;也可以建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要加强组织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村级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能够促进集体经济的规范运行,提升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政策支持与服务。
政策支持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保障。
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激发集体经济活力。
政策方面,可以采取减税降费的措施,降低集体经济的运营成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扶持集体经济的发展;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与服务。
还要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提质增效。
加强政策支持与服务,能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培育新业态、加强组织建设和加强政策支持与服务。
适合农村的资金互助社仍然处境尴尬编者按:金融惠农是目前国家提倡的重要措施,但是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因为单笔贷款额度低,管理成本高,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开展对农业。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出现解决了困扰农民的金融难题。
农民资金互助社吸收入社农民存款,贷给本社需要的农民,手续简便,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但这样的金融互助机构往往却得不到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没有政策,让这些最适合农村需要的金融机构还欠缺一个名分,因此也就缺乏发展空间。
央广网阜新7月8日消息(记者何鹏胡明非)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去年以来,辽宁阜新市供销系统就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四个资金互助社,一年间共吸纳资金160万元,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题近120万元。
阜新海州区韩家店镇西瓦村的李红杰说,贷款方便,不折腾,这是他选择合作社最大的原因。
李红杰:“贷了两万块钱,买化肥、种子、圆葱苗,买台三轮,拉个秋了。
感觉方便,每年都得从个人手凑点儿,搭人情都犯不上了。
” 农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从法律上讲,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合法的。
农民资金互助社最大的优势是方便,不需要太繁琐的协议,甚至担保抵押也很方便。
用辽宁阜新海州区韩家店镇西瓦村惠农资金互助社监事长郑树全的话说,前后几分钟,拿钱就走。
郑树全:“超过一万元,现在用楼房担保。
老农民上哪儿整楼房去啊?咱们互助社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利息低于信用社贷款利息,而且手续方便。
当时手续做完之后,开收据,签了协议,当时钱就拿走,几分钟的事儿。
”方便是方便,但是如何保证互助社资金安全运转呢?作为当地的管理部门,海州区韩家店供销社主任李丙和说,资金互助社驻要是在成员中开展存、放款业务,需要三人以上担保,同时相关手续票据也是很规范的。
李丙和:“贷款必须由合作社社员三个人担保,方可以贷,贷款期一年。
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监管研究发布时间:2022-07-07T06:32:34.73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月第5期作者:赵成金[导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
赵成金濉溪县委党校安徽淮北 23510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农村经济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
全国各地建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法律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围绕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监管问题,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监管;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经济的大发展,资金的投入是关键。
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出现,缓解了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贷款难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法律监管不力,影响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监管的研究,尽快提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法律监管对策。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及发展现状(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1、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定义。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专门为出资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信贷业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以服务社员为宗旨,谋求社员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2、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特征。
一是自愿性。
社员的入社与退社都是自愿的,具备一定条件、按照一定程序可自由进退。
二是独立性。
互助社具有自主经营权,通过社员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很少干预。
三是封闭性。
只在互助社封闭的区间范围内进行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
四是互助性。
社员既是存款者也是贷款者,社员之间资金互助。
此外还有互益性、民主性、农业附属性等特征。
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困难,如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产品、信用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必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和研究,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1.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农村市场环境相对复杂,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以致不少金融机构失去了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信心。
然而,许多农村企业和农民因为缺乏资金,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农村金融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两种。
尽管国家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地区增加信贷规模,但由于机构运作方式的限制,很多村庄无法得到进一步的金融支持。
同时,商业银行虽然对农村金融市场有所关注,但是在贷款业务上与国内大型银行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地区银行市场非常单一。
2.金融产品单一农村金融产品的单一性是阻碍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农村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透明性,目前农村金融产品主要涵盖以下方面:①农业贷款:主要为农村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的生产、备贷、购置和储备等提供融资服务。
②小额微贷:主要针对农村中的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通过向农村中的小企业、居民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服务,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村保险:以解决农户生计安全的问题为主要目标,通过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产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信贷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农村中很多农业生产者的信用记录比较差,银行在其信贷决策时缺乏关键的数据参考。
国家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信用评定机制,通过全面收集、核查、公开和共享信用数据,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出入规则,减小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的担忧,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1.优化金融服务体系要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改善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