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5.13 KB
- 文档页数:2
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摘要】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罗哌卡因和芬太尼是常用的硬膜外镇痛药物,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发现其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结论显示,该药物组合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该药物组合有望成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首选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临床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方式,其术后疼痛管理对于产妇的康复至关重要。
硬膜外镇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通过在硬膜外腔内注入药物来缓解术后疼痛。
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而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的阿片类药物,能够快速、强效地缓解疼痛。
将0.15%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镇痛作用,提高镇痛效果,减轻产妇的疼痛感,促进早期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药物组合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剖宫产术后疼痛是产妇常见的困扰之一,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恢复速度。
硬膜外镇痛是一种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可以减轻疼痛,缩短恢复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为产妇提供更好的疼痛管理服务。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可以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促进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硬膜外镇痛的方法和作用硬膜外镇痛是一种通过在硬膜外腔内注入药物来达到镇痛效果的方法。
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硬膜外镇痛领域,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常被用于缓解术后疼痛。
近年来,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硬膜外镇痛方案在剖宫产术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方案的用药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硬膜外镇痛药物,主要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管理。
其主要成分是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这两种药物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止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
0.15%罗哌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而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
该方案的用药浓度适中,能够在起到良好镇痛效果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实际应用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由于罗哌卡因和芬太尼都是短效药物,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个体化的治疗需求。
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临床应用中较少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疼痛管理。
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发挥止痛效果。
罗哌卡因可以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芬太尼则通过激活阿片受体,降低神经传导的兴奋性,从而缓解疼痛。
两者合作能够有效地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和加强疼痛门控的作用,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临床研究表明,0.1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可以显著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麻醉效果张立冬;孙腾海;张明明;周贺;白玲【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labor analgesia and safety. Methods Analysis of 2010 January~2014 May in our hospital analgesia parturient,120 c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roup A were treated by 0. 1% 0. 2 μg/ml ropivacaine combined sufentanil,group B with 0. 1% ropivacaine and sufentanil group C 0. 6 μg/ml,0. 1% ropivacaine combined sufentanil given 0 6ug/ml,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analgesic effect. Results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group B and C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maternal maternal,P﹤0. 05;analgesic onset time of group Along,compared with other two groups,P﹤0. 05;C group maternal oxytocin usag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ere higher than groupA and groupB ,P﹤0. 05. Conclusion Using 0. 4ug / ml composite 0 ~ l% of ropivacaine and sufen-tanil in labor analgesia effect is good,can guarantee the effect of analgesia parturient,and the safety is high,it is worth of application.%目的:分析对分娩镇痛患者实施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2021年3月第28卷第6期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阴部神经阻滞对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的镇痛效果比较姚益冰 沈 徐 俞丹红 曹 婧 郝运鑫 朱小玉经历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的自然分娩产妇会有巨大的伤害及心理负担。
罗哌卡因是一种广泛用于分娩镇痛的长效局麻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等,且副作用小。
本文目的在于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阴部神经阻滞在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中的镇痛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10月的自然分娩临产妇120例,均足月妊娠,无明显头盆不称情况,羊水量均正常,头先露,宫缩正常,初产妇。
排除血尿常规异常、严重系统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与利多卡因组,各60例。
罗哌卡因组年龄(27.8±4.3)岁;孕(39.6±1.7)周;体重(67.2±6.1)kg。
利多卡因组年龄(27.9±4.2)岁;孕(39.7±1.6)周;体重(66.7±6.3)kg。
1.2 麻醉方法 产妇宫口开全、医师估计在麻醉后再有2~3次的宫缩即可将胎儿头部娩出时,将一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触及坐骨棘及骶棘韧带后,另一手自坐骨结节与肛门间中点处进针,在坐骨棘尖端内侧约1cm处穿过骶棘韧带,有落空感,抽吸无回血后行阴部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组神经阻滞药为0.375%罗哌卡因20mL,利多卡因组为1%利多卡因20mL。
两组均在接受神经阻滞后行无创阴作者单位:314001 浙江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科(姚益冰、沈徐、俞丹红、曹婧);嘉兴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郝运鑫),产科(朱小玉)通信作者:沈徐,Email:*******************道分娩技术。
1.3 观察指标 ① 两组会阴裂伤率(Ⅱ~Ⅳ度)、会阴侧切率;②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药物注射后1h、3h、5h的会阴疼痛评分;③ 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④ 产妇满意度得分0~10分,分数越高越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