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生物学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核桃的栽植技术规程核桃的栽植技术规程1 核桃生物学特性1.1核桃树的形态特征核桃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胡核耳、胡桃科、胡桃属。
是渐危种,为珍贵的第三纪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残遗植物,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我国有8个种(含引入的3个种),分别是核桃、铁核桃、核桃楸、野核桃、麻核桃、吉宝核桃、心型核桃和黑核桃。
其中我国用于经济栽培的主要是核桃和铁核桃两个种,铁核桃又称漾濞核桃或泡核桃、核桃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山核桃则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及贵州一带。
核桃和铁核桃的寿命均超过百年,最长达500 a以上。
树高一般在10 m一20 m,树冠庞大,树干有纵裂,新枝具白色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单性花,雌性同株,雄花排成下垂夷的柔夷花序。
核果,外种皮骨质化为果壳。
核桃属和山核桃属的主要区别如下。
1.1.1核桃属树干皮灰白色、光滑、老时变暗有浅纵裂。
枝条粗壮,光滑,新枝绿褐色,小叶5~9片,长圆形,短尖,叶柄极短或无柄。
雌花序穗状,直立,1~3花,雌花柱头黄绿色。
果实圆形或长圆形,表皮光滑或具有柔毛,绿色,有稀密不等的黄色斑点,果壳表面具刻沟或皱纹。
种仁呈脑状,被黄白色或褐色的薄种皮,其上的明显或不明显的脉络。
1.1.2山核桃属乔木,幼枝髓部坚实。
雄花序通常3出,苞3裂,核平滑或稍有皱,带棱角,核仁味美,油有香味。
1.2核桃的生物学特性1.2.1核桃的根核桃为深根性树种,根系为主根、侧根和须根。
核桃的主根发达,侧根伸展较远,须根广泛密集。
成年核桃树的根系垂直分布主要在0~60cm的土层中,根系的的水平分布主要在冠下及树冠投影边缘范围内(以树干为中心)。
1.2.2核桃的枝核桃的枝条依枝龄可分为新梢、2次枝、1 a生枝、2 a生枝、多年生枝等5类。
新梢分春梢和秋梢:春季生长出的新梢叫春梢,旺盛的春梢枝条进行第2次生长,形成秋梢。
新梢侧芽当年萌发再抽生的分枝形成2次枝。
新梢落叶后到第2年萌发前叫1a生枝。
1 a生枝包括结果枝、营养枝和雄花枝。
核桃的生物学特征及在种植上的应用学习核桃种植技术,首先要了解核桃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只有根据核桃的生长结果习性,采取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才能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
学习核桃生物学理论知识,对初学者来说非常抽象,很难有学习的兴趣,但必须能识别根、茎、叶、花等器官基本特征,了解其生理习性,在生产管理中,才能正确判断优劣强弱,为掌握各项管理技术奠定基础。
一、核桃根系生长习性与利用(一)核桃根系类型与生长习性核桃是深根性树种,其根系包括主根、侧根和须根。
主根垂直生长发达,侧根水平伸展较广,可以吸收土壤深处和远处的水分和养分,这就是核桃树耐干旱、瘠薄的主要原因,所以被群众称为“铁杆庄稼”。
核桃在苗期和定植后三年内,根系生长明显快于地上茎的生长,所以群众说核桃是“先坐下来,后站起来”。
在生产上,定植时对根系进行修剪,切断主根,可以加快侧根和须根的生长,增加养分的吸收,促进地上部枝干的生长。
主根和侧根主要作用是固定地上部分、运输和贮存营养,须根主要作用是吸收营养。
核桃树须根数量庞大,更新较快,受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生产上常采取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措施,加快须根发育,提高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
图1-1 核桃树体结构及根系类型示意图(二)核桃根系的分布与地下管理了解根系的分布规律对合理进行土、肥、水管理意义重大。
成年核桃树根系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20~80厘米的土层中,占总根量的80%左右,而60%以上的吸收根分布在0~40厘米的土层内。
根系的水平分布主要在树冠以内,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外沿的垂直投影下向里0~2米范围内,树冠外沿下部吸收根最多,同时,土壤条件和管理方法对根系的分布也有较大影响。
生产上施肥浇水最好施在吸收根集中分布区,可以有效提高肥水利用率。
深翻改土可以促进根系向更深更远的区域延生,有效扩大营养面积,促进营养的吸收。
核桃树有共生菌根,浇水可以促进菌根发育,菌根对核桃根系和树体生长有较大促进作用。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核桃的形态特征核桃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核桃属 Juglans 是高大落叶乔木。
树干灰白色,表面有纵向裂纹,小枝比较光滑,叶为单数羽毛状复叶,复叶互生,复叶中的小叶为对生,叶子形状为椭圆型,叶边缘有的光滑,有的有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即一棵树既有雄花又有雌花,果实扁圆球形。
外果皮肉质、光滑,内果皮木质化,比较硬,表面褶皱不平,缝合线明显,种子一般有4片隔膜,把种仁分为4瓣。
枝条核桃的枝条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雄花枝三种。
营养枝长有叶片,不能开花结果,营养枝可分为发育枝和徒长枝。
徒长枝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和结果,故生产中应加以控制。
结果枝是由结果母枝上的混合芽抽发而成的,该枝顶部长有雌花序。
结果枝按照长度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和短果枝。
雄花枝为长有雄花芽的细弱枝,群众在采集接穗时要注意不要把雄花枝和结果枝作接穗。
核桃枝条一般一年中可有两次生长,在春季抽发的枝条称为春梢,在秋季抽发的枝条称为秋梢。
芽核桃的芽分为混合芽、叶芽、雄花芽和潜伏芽四大类。
混合芽萌发后长出枝和叶,并在顶端形成雌花序,芽体肥大,近圆形,鳞片紧紧包裹。
叶芽萌发后只抽生枝和叶,主要长在营养枝顶端及叶腋间或结果枝混合芽以下单生或与雄花叠生。
雄花芽萌发后形成雄花序,多长在一年生枝条的中部或中下部,数量不等,单生或叠生,形状为圆锥形,为裸芽,即外面没有鳞片包裹。
潜伏芽(休眠芽)属于叶芽的一种,在正常情况下不萌发,当受到外界刺激后才萌发,成为树体更新和复壮的后备力量,主要生长在枝条的基部和下部,单生或复生,呈扁圆形,瘦小,有3对鳞片。
核桃树的各类芽的着生排列方式甚多 可单生或叠生 有雌芽或叶芽单生的 雌、叶芽叠生 雄、雌芽叠生 叶、雄芽叠生 叶、叶芽叠生 雄、雄芽叠生等。
叠生的双芽 着生在前者为副芽 后者为主芽。
图1-1 花花花花 核桃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 即一棵树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 雄花和雌花的花期大多不一致 雄花先开的称为雄先型 雌花先开的称为雌先型 以上两种情况都称为雌雄异熟型 有少数雄花和雌花一起开的 称为雌雄同熟型。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一、核桃的形态特征核桃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核桃属(Juglans),是高大落叶乔木。
树干灰白色,表面有纵向裂纹,小枝比较光滑;叶为单数羽毛状复叶,复叶互生,复叶中的小叶为对生,叶子形状为椭圆型,叶边缘有的光滑,有的有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即一棵树既有雄花又有雌花;果实扁圆球形,外果皮肉质、光滑,内果皮木质化,比较硬,表面褶皱不平,缝合线明显;种子一般有4片隔膜,把种仁分为4瓣。
枝条:核桃的枝条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雄花枝三种。
营养枝长有叶片,不能开花结果,营养枝可分为发育枝和徒长枝,徒长枝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和结果,故生产中应加以控制;结果枝是由结果母枝上的混合芽抽发而成的,该枝顶部长有雌花序,结果枝按照长度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和短果枝;雄花枝为长有雄花芽的细弱枝,群众在采集接穗时要注意不要把雄花枝和结果枝作接穗;核桃枝条一般一年中可有两次生长,在春季抽发的枝条称为春梢,在秋季抽发的枝条称为秋梢。
芽:核桃的芽分为混合芽、叶芽、雄花芽和潜伏芽四大类。
混合芽萌发后长出枝和叶,并在顶端形成雌花序,芽体肥大,近圆形,鳞片紧紧包裹;叶芽萌发后只抽生枝和叶,主要长在营养枝顶端及叶腋间或结果枝混合芽以下,单生或与雄花叠生;雄花芽萌发后形成雄花序,多长在一年生枝条的中部或中下部,数量不等,单生或叠生,形状为圆锥形,为裸芽,即外面没有鳞片包裹;潜伏芽(休眠芽)属于叶芽的一种,在正常情况下不萌发,当受到外界刺激后才萌发,成为树体更新和复壮的后备力量,主要生长在枝条的基部和下部,单生或复生,呈扁圆形,瘦小,有3对鳞片。
核桃树的各类芽的着生排列方式甚多,可单生或叠生,有雌芽或叶芽单生的;雌、叶芽叠生;雄、雌芽叠生;叶、雄芽叠生;叶、叶芽叠生;雄、雄芽叠生等。
叠生的双芽,着生在前者为副芽,后者为主芽。
(图1-1)⒈顶雌芽⒉雌雄叠生芽⒊叶叶叠生芽⒋潜伏芽⒌顶叶芽⒍雌叶叠生芽⒎雄雄叠生芽⒏叶雄叠生芽⒐雄芽花:核桃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即一棵树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雄花和雌花的花期大多不一致,雄花先开的称为雄先型,雌花先开的称为雌先型,以上两种情况都称为雌雄异熟型,有少数雄花和雌花一起开的,称为雌雄同熟型。
核桃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习性
(一)根系
核桃根系发达、为深根性树种。
在黄土台地上,成年树主根可深达6m,但主要根群集中分布在20~60 ㎝的土层中,约占根系总量的80%以上;侧根水平伸展超过14m,但集中分布在以树干为中心、半径4m的范围内;根冠比通常为2左右。
实生核桃在1-2年生时主根生长较快、而地上部分生长慢,一年生主根长度为树高的5倍以上,2年生约为树高的2倍,3年生以后侧根数量增多、扩展加快;此时地上部分的生长也开始加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超过主根。
早实核桃比晚实核桃根系发达,幼树表现尤为明显。
调查表明,1年生早实核桃较晚实核桃根系总数多1.9倍、根系总长多1.8倍,细根的差别更大。
核桃具有菌根。
据研究,核桃菌根比正常吸收根短8倍、粗1.3倍,集中分布在5~30㎝的土层中,在土壤含水量40~50%时发育最好。
据河北昌黎果树所观察,核桃根系开始活动期与芽萌动期相同,3月31日出现新根,6月中旬至7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两次生长高峰11月下旬停止生长。
(二)芽的种类
以形态结构和发育特点不同,核桃的芽可分为4种类型,即混合芽、雄花芽、叶芽和潜伏芽,相互组合叠生于叶腋。
1.混合芽(雌花芽):圆形、肥大而饱满,覆有5~7个鳞片。
晚实核桃多着生于结果母枝顶端及其下1~2节,单生或与叶芽、雄花芽叠生于叶腋间;早实核桃除顶芽外,腋芽也容易形成混合芽,一般2~5个、多者达20余个。
混合芽萌发后抽生结果枝结果。
2.雄花芽:为裸芽、呈圆锥状、似桑葚,实际是雄花序雏形,萌发后抽生柔夷花序、开花后脱落。
着生在顶芽以下2~10节,单生或叠生。
3.叶芽:着生于营养枝条顶端及叶腋或结果母枝花芽以下节位的叶腋间,单生或与雄花芽叠生。
早实核桃叶芽较少,以春梢中上部的叶芽较为饱满。
萌发后多抽生中庸、健壮发育枝。
4.潜伏芽:是叶芽,多着生在枝条基部或近基部,一般不萌发,寿命长达数十年至上百年,随枝干加粗被埋于树皮中。
核桃的萌芽力和成枝力品种类型差异较大,早实核桃萌芽、分枝力强,一般40%以上的侧芽都能发出新梢;而晚实核桃只有20%左右能萌发、相差1倍。
分枝多、生长量大、叶面积多,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这是早实核桃能够早结果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枝干
核桃的当年生枝有四种类型,即结果枝、雄花枝、营养枝和结果母枝。
1.结果枝:由混合芽形成,花序(雌)顶生,•营养条件好、顶部仍能形成混合芽、连续结果;早实核桃当年形成的混合芽还可以二次开花结果。
(见图16-2)
2.雄花枝:指顶芽是叶芽、侧芽为雄花芽的枝条,生长细弱,内膛或衰弱树上较多,开花后变成光秃枝。
3.营养枝(发育枝):来源于叶芽或潜伏芽,生长中庸健壮(50cm以下)者当年可形成花芽、来年结果;内膛由潜伏芽萌发形成的多为徒长枝,应夏剪控制利用。
4.结果母枝(冬态):指着生有混合芽的一年生枝。
主要由当年生长健壮的营养枝和结果枝转化形成。
顶端及其下2~3芽为混合芽(早实核桃混合芽数量多),一般长20~25cm,而以直径1cm、长15cm•左右的抽生结果枝最好。
核桃枝条生长受年龄、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幼树和壮枝一年中可有2次生长、有时还有3次生长,形成春秋梢,但2次生长现象随年龄增长而减弱,2次生长过旺、不利枝条成熟,应加以控制。
当日均温稳定在9℃左右时核桃开始萌芽,萌芽后半个月枝条生长量可达全年的57%左右,春梢生长持续20天、6月初大多停止生长;幼树、壮枝的2次生长开始于6月上中旬、7月进入高峰、有时可延续到8月中旬。
核桃背下枝吸水力强、容易生长偏旺,即"背下优势"现象,这是核桃与其他果树明显不同之处,原因可能与顶端结果、叶片大和生长素的分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