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季焊接施工措施

冬季焊接施工措施

冬季焊接施工措施
冬季焊接施工措施

冬季焊接施工措施

一、目的

本工程A标段安装工程2014年度施工中,将有4个月(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左右时间属冬季施工。为了确保冬季焊接质量防止因低温产生焊接缺陷,特制定本施工措施,指导现场各类型的焊接作业。

二、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国投新集电力板集电厂一期2×1000 MW机组A标段工程中锅炉受热面、汽机中低压管道、外围设施管道、钢筋焊接、六道焊接和钢结构的现场焊接。

三、冬季焊接施工的环境条件

1.各类钢材允许焊接的最低环境温度为:

A-Ⅰ类为-10O C;A-Ⅱ、A-Ⅲ、B-Ⅰ类为0O C;B-Ⅱ、B-Ⅲ为5O C;C 类不作规定。当环境温度低于所规定的温度时,必须停止该焊接项目的焊接施工。

2.气体保护焊,环境风速应不大于2m/s。其他焊接方法,环境风速应不大于

8m/s。

四、临时设施

由于露天作业较多,受天气影响较大,再加上冬季施工又有气温低、北风大的特点,更增加了天气对焊接施工的影响。为保证焊接工作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以下设施:

1.施工用棚

室外集中预制场所应设置施工临时用棚,以满足焊接时防风、雨、雪、霜的要求。在现场直接组对的焊口焊接时,应有用三防雨布将四周和下部封闭的防风小室,以满足焊接时防风雨雪的要求,在高空作业时风速大,炉外进行集箱焊接时,使用三防雨布搭建简易的防风墙,如果出现漏风时应停止焊接。

2.当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当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搭建防风小室时,可在迎风面设置人工“小挡风”。防止管道内有穿堂风。当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不应进行焊接。

3.下雨后组合场的管类焊接应注意管内是否存在水,少量的水分应使用鼓风机进行管内风干或火焊烘烤干,否则应停止焊接,防止出现焊接缺陷。

五、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焊条保温措施

1.1 焊工到现场焊接,携带的焊条必须放在保温筒中,焊条必须经过烘焙。保温筒使用时接上电源,焊条取出后立即盖上盖子,做到随用随取。

2.焊前预热措施

焊前按照规定进行预热对保证焊接质量尤为关键,有关焊前预热有关规

定如下:

2.1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需要预热的所有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

围内预热至15℃左右。

2.2不需要预热的所有焊口,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进行适当的预热,预

热温度应达到15℃以上。

2.3预热宽度从对口中心开始,每侧不少于焊件厚度的三倍。

2.4需要预热的焊口,先预热再点焊,焊接时不要停留,连续完成。

2.5特殊情况下的焊前要求:

2.5.1焊前应根据《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要求对焊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如下表:

(环境温度低于规定时,应在原预热温度上提高30-50度。对于待焊部件厚度小于规定板材、管材需预热的厚度时,应按规定的温度进行预热。)

2.5.2.预热的方法为火焰预热和电加热预热两种方式。火焰加热采用的氧气-乙炔气体,电加热采用远红外加热器。

2.5.3.焊件应充分预热达到上表规定的温度后才可以进行焊接。预热时应在

焊件上布置保温棉来防止热量散失。

2.5.4.当采用火焰加热时,宜使用测温笔或远红外测温仪来测量预热温度。采用电加热时应使用热电偶和温度记录仪来测量预热温度。

2.5.5.当焊件厚度较大(≥20mm)或焊件为合金钢时,焊后应覆盖保温棉进行缓冷。

2.5.6.当某个焊件焊接中断后重新焊接之前,对表面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并重新进行预热。

2.5.7.预热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预热结束时做好“落手清”工作。

3 焊接过程

3.1冬季气温较低,焊接时管子的冷却速度较快,应注意焊接时的层间温度。不应认为冷却速度较快就连续焊接或间断较长时间再焊。

3.2 对焊接冷却速度敏感的焊接材料应注意其最大冷却速度,超过时应采取缓冷措施,防止焊缝性能降低。

3.3对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否则应立即进行后热。

六、焊后的检查

1、焊工在完成焊接后应对焊缝进行100%外观检查,特别应检查是否有表面缺陷。

2、焊接质检员应按DLT5210.7-2010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焊接),对焊缝进行专检检查。

3、对于易产生裂纹的高合金焊缝,宜在热处理后24小时再进行一次外观复查,检查是否有再热裂纹。

七、人员职责

1、焊工在焊前应接受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2、技术员应对焊工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深入现场检查工艺执行情况。

3、焊接质检员应严格监督焊工执行工艺情况,及时纠正各类违章情况,做好焊接专检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