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打瓜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塔城地区膜下滴灌打瓜高产栽培技术陈雷,史永清,刘安,何亮(塔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塔城834700)打瓜采取膜下滴灌栽培与传统漫灌、沟灌和其他节水灌溉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节水显著;二是提高了产量;三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了成本;四是机力作业减少;五是劳动强度减轻,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基础条件1.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15克/千克,碱解氮≥60毫克/千克,速效磷≥10毫克/千克,速效钾≥150毫克/千克,前茬以豆类作物为宜。
2.灌溉用水打瓜全生育期667米2滴水300~330米3,其中生育期滴水250~270米3,滴水4~6次。
二、技术指标品种选择新籽瓜8号、新籽瓜5号,667米2理论保苗3500~4500株,667米2收获瓜数3500~4000个。
三、栽培技术1.播前准备①选地选择壤土、沙壤土地块,要求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重茬对打瓜产量影响很大,要注意控制面积,有利于作物轮作倒茬。
②选种及种子处理要求种子纯度在95%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
播前晒种1~2天,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势。
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播前1周用种衣剂包衣或用药剂拌种,拌种用药量按种子量的0.2%~0.3%计算,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匀装袋、晒干,待第2天播种。
2.土壤处理种植打瓜的地块,在喷药前将地整平,使土壤疏松、细碎、适墒,处于待播状态。
在土壤墒情较好情况下,667米2用48%仲丁灵200毫升,对水40千克以上,全田均匀喷施药液。
施药后及时耙地,浅混土,混土深度3厘米。
施药后24小时即可播种。
3.施用基肥667米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吨、尿素3~4千克、磷酸二铵10~12千克、腐植酸钾5~8千克,犁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地施入25厘米土层以下。
4.化学除草田间若有田旋花等阔叶类杂草,建议在犁地前7天用内吸传导型或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1年生阔叶杂草,667米2用72%2,4-D丁酯70~80克,或41%好立达150~200克,对水30千克喷施;防除多年生杂草,667米2用41%好立达,或41%农旺200~300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雾。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摘要】打瓜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而使用滴灌技术种植打瓜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了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包括打瓜滴灌技术的优势、打瓜滴灌系统的组成、安装和调试、管理和维护以及效果评估。
通过引入滴灌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从而提高打瓜的产量和品质。
在讨论了打瓜滴灌技术的发展前景、推广应用以及经济效益。
可以看出,打瓜滴灌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减少资源浪费具有显著作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打瓜滴灌种植,打瓜滴灌管理技术,优势,系统组成,安装调试,管理维护,效果评估,发展前景,推广应用,经济效益。
1. 引言1.1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打瓜滴灌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肥的精确供给,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灌溉方式下水肥不均匀、浪费严重的问题,使得打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元素。
打瓜滴灌系统还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灵活控制灌溉量和频次,提高用水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推广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促进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推动打瓜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 正文2.1 打瓜滴灌技术的优势1. 节水效果显著:打瓜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使水直接滴到植物根部,减少了蒸发损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2. 提高产量质量:由于打瓜滴灌技术可以精准控制灌溉水的用量和频率,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从而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3. 减少劳动强度:打瓜滴灌技术可以自动控制灌溉系统,减少了人工管理和作业的需求,降低了劳动强度。
4. 降低病虫害发生:打瓜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地面水分的积聚,降低了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的可能性。
5. 保护土壤环境:打瓜滴灌技术可以避免因地面水流带走土壤养分而造成的土壤侵蚀和贫瘠,有利于土壤保护和改善。
简述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打瓜又被称之为籽瓜,属于西瓜中的一种品种,但是其优势就在于味道香,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
本文针对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打瓜膜;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策略1 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前期准备1.1 优化滴灌高产系统设计在整个滴灌高产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枢纽、干管、支管以及毛管等模式,从而实现离心水泵过滤器,做好保护设备,从而提高整个滴灌高产系统设计的水平,其中干管主要是采用滴灌塑料管,毛管采用迷宫式滴管。
1.2 做好土壤准备工作打瓜十分怕水,因此要选择地势较高并且土层深厚的种植环境,最好是沙壤土,其次是沙土等,在播种打瓜之前需要对整个土地进行整理和播种,实现轮作从而防止其出现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打瓜更时候在秋季种植,这样能够提高整个高产率。
2 强化打瓜膜下田间管理工作首先,及时定苗。
在整个打瓜膜下田间管理工作中,需要及时的进行定苗,时间不宜太晚,一般每株预留一个即可,在却苗的附近需要预留两株,做好除草松土的工作,并且每次需要提苗2次到3次,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随意使用化肥,防止其疯长但是不结瓜。
其次,准确压蔓。
当打瓜生长出5片真叶之后,就能够利用人工的方式对土块进行压蔓,降低整个坐瓜率。
最后,适当施肥。
在进行打瓜膜下滴灌高?a高效栽培工作中,需要合理的施加化肥,注意滴水根据实际的天气、土壤等来决定数量,每隔10天或者是15天就可以进行滴水,在打瓜生长的不用时期都需要进行滴水,从而提高整个种植的密度,提高田间结瓜的总体水平,在打瓜中耕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松土共3次[1]。
3 及时摘取打瓜进行晾晒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饱满的大瓜子,这就需要等到整个打瓜子都成熟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收获,当用手吉大打瓜子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延长处理。
明确每个人员的施工方法和,并且在最后将瓜割开,并且要取出瓜子看是否有晾干的。
打瓜高密度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打瓜在昌吉市栽培多年,近年来通过实施《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昌吉市打瓜产量明显增加,由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增产150%,单产达200kg/667m2,增收960元/667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结合项目生产实际,将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供农民朋友借鉴。
1播前准备1.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以上,碱解氮60ppm,速效钾300ppm,速效磷8~10ppm以上,地势平坦,水源(最好井水)充足便利的中上等壤土。
1.2整地打瓜膜下滴灌整地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土层达到下实上虚(松土层5~8cm),坡度小于8‰。
将地表作物硬茎根茬捡拾干净。
1.3深施基肥膜下滴灌打瓜以集中施肥效果最好。
施肥方法是结合秋翻在打瓜沟一侧8~10cm处开沟条施进行深施肥,深度比种子深5~7cm,使肥料集中在作物根系附近,以便吸收利用。
一般施磷酸二铵8~10kg/667m2,其中7kg/667m2做基肥,2~3kg/667m2做种肥。
1.4种子处理100kg种子用敌克松0.8~1kg,先用喷壶将3.5kg水均匀地喷在种子表面。
使种子潮湿而不流水。
然后拌上敌克松。
拌匀后覆盖麻袋闷种12~24h即可播种,作用是防治打瓜苗期枯萎病。
1.5地膜准备准备幅宽90cm或1.45m、膜厚0.008mm地膜。
1.6种子准备从正规种子部门购种,要求发芽率>90%、净度>98%、千粒重>230g。
2播种2.1播期昌吉市适宜的播期,一般在5月5日~20日,膜下滴灌技术可采用干播湿出,以利于保全苗。
2.2播种方法打瓜膜下灌采取一膜一管(250m/667m2),铺滴灌带、铺膜、点播一条龙技术,70cm,地膜一膜双行,145cm地膜一膜4行。
滴灌带与滴灌带之间距离80~100cm,间距可根据土壤肥力而定,肥力高的土壤间距宽些,肥力低的土壤间距窄些。
2.3播种质量打瓜的播种量2~2.5kg/667m2,播深4~5cm。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打瓜滴灌是一种现代种植技术,主要应用于瓜类蔬菜的生产中。
瓜类蔬菜包括西瓜、甜瓜、黄瓜等,这些作物对水分要求较高,因此采用滴灌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
打瓜滴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管道将水源与瓜田相连,通过滴头将水滴输送到作物的根部。
相比于传统的淋灌技术,滴灌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水分的供给量和频率,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灌溉,避免因灌溉不当导致的水分过剩或缺乏的问题。
打瓜滴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在田地上搭建供水管道,将水源与瓜田连接起来。
确保供水管道的质量和堵塞情况,以免影响滴灌的效果。
2. 安装滴头:在瓜田上安装滴头,根据作物的种植密度和生长情况确定滴头的位置和数量。
滴头要安装在离作物根部较近的位置,能够有效滴灌水分到作物的根系。
3. 规划滴灌量: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含水量确定滴灌水量。
一般情况下,滴灌的水量为每滴0.5-2升。
要根据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调整滴灌水量,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4. 控制滴灌频率:根据作物的类型和生长阶段确定滴灌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滴灌频率为每天1-3次。
要根据作物的需求灵活调整滴灌频率,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
5. 确保滴头通畅:定期检查滴头是否堵塞,保持滴灌的畅通。
如果发现滴头堵塞,可以用针清理或更换堵塞的滴头。
6. 控制施肥量: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施肥,补充养分。
可以将肥料与灌溉水混合后进行滴灌,提高施肥效果。
7.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保障作物的生长发育。
可以利用滴灌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1. 定期检查滴头的通畅情况,防止堵塞影响滴灌效果。
2. 根据作物的需求调整滴灌水量和频率,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3. 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进行灌溉管理,避免土壤水分过湿或过干。
4. 定期施肥,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
5.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的滴灌管理,可以提高瓜类蔬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摘要】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通过在瓜类作物生长过程中精确供水和施肥,实现高效节水。
本文首先介绍了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技术发展的现状。
在详细探讨了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管道布局与灌水方式、土壤保护与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并阐述了打瓜滴灌技术在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在分析了打瓜滴灌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其重要性及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打瓜滴灌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打瓜滴灌种植、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管道布局、灌水方式、土壤保护、改良、病虫害防治、植物生长、挑战、未来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什么是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技术,通过在瓜果蔬菜种植区域铺设滴灌管道,将水分和营养物质直接滴灌到植物根部。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水分浪费和土壤疏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灌溉系统,在不同阶段为植物提供准确的水分和养分供给,减少水分蒸发和排水,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该技术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节能的现代农业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种植的意义种植的意义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浪费资源和时间,保护环境和生态,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
通过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可以实现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打瓜滴灌技术可以优化土壤水分、养分和气氛的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克拉玛依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0引言打瓜作为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拓荒先锋作物,其栽培技术经历了平播、覆膜平播、覆膜沟播和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具有节水、保全苗、省工省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病虫害损失和增产增收等优势,因此打瓜的经济收益不断提高。
目前,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开发区采用全封闭式管道灌溉基础设施,水头压力可以满足各种节水灌溉方式所需的压力和水质要求,因此打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克拉玛依打瓜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土壤准备打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最好选择肥力中等地块,以获取高产。
种植土地进行秋耕或春耕,按照“墒、松、碎、平、齐、整”的要求将土地整成待播状态。
克拉玛依稗子草危害严重,在播种前用“金都尔”或“氟乐灵”进行土壤处理,用量150~180mL/667m2。
2播种2.1种源为了确保打瓜产量和防止病害发生,必须到正规种子公司购买“三证齐全”的种子,杜绝使用自留种或互换种。
2.2药剂拌种打瓜容易遭受土壤残留病害和种子病害的危害,可用重茬剂或敌可松拌种,或用福尔马林250倍液、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12h。
2.3播种要求克拉玛依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播种,最晚不能超过5月20日。
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干播湿出”或春灌水后及时整地播种。
用TN654或28、30型小四轮半精量播种,机力铺膜和铺设滴灌带播种一次完成,播深4~6cm,播量1.5~20kg/667m2,每穴下种2~3粒。
采用1膜4行,膜宽1.2m,行距40cm~40cm~80cm。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出苗后30d左右人工定苗,株距25~30cm,保苗密度3500~4000株/667m2,定苗后及时封土。
同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打瓜根系发育。
3.2肥水管理4~5片真叶前,打瓜不滴水,为蹲苗打好基础。
打瓜头水在定苗后一周内进行,水量70m3/667m2;第二水在开花结果期,此时是打瓜生育的关键时期,水肥管理非常重要;第三水在结瓜后瓜有拳头大小时进行;间隔25d灌最后一水,灌水量50~70m3/667m2,全生育期灌水160~200m2/667m2。
滴管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摘要:近年来,奇台县打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并基本稳定在1万公顷左右。
由于连年种植、管理粗放和技术缺乏等原因,造成打瓜产量和效益不高,并出现病虫危害加重和产量递减的趋势。
本文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奇台县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为本地区打瓜种植及相关产业的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1、播前准备1.1地块选择打瓜喜温耐旱,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较高的中性或砂壤土最佳。
打瓜忌连作,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佳。
1.2施肥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耕,翻耕深度25厘米以上。
有条件的地块可在温度适宜时冬灌,以降低来年残留病菌基数。
耕翻前全层施肥,666.7㎡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50~1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千克作基肥。
1.3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前7~10天,进行土壤封闭,采用机械喷雾,亩用48%的“仲丁灵”200毫升,或96%金都尔乳油80~100毫升,兑水40公斤以上,进行全田均匀喷施。
喷后用联合整地机整地机耙地,混土深度3厘米,达到地面平整、土块细碎、土壤上虚下实的待播状态,施药后24小时播种。
1.4品种选择选用产量高、抗病性强、已在本地大面积种植、性状表现优良和稳定的品种。
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如新子瓜2号、黑丰1号、红籽瓜等。
1.5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并能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和虫卵或直接用40%卫福种衣剂包衣,种衣剂、水、种子比例为1:6:50,拌匀晾干待播。
2、播种技术2.1播种期打瓜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易烂种、烂芽和遭受冻害,也不宜过晚,影响结实率,降低产量。
适时早播,当10cm地温稳定通过14℃方可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
2.2播种方式及播种量打瓜高产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铺膜、铺设滴灌带、播种、侧施肥一次完成,70cm地膜一膜双行,145cm地膜一膜四行,膜上行距45cm,株距24cm,膜间距90~100cm。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高效水稻种植技术,能够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瓜滴灌技术的原理、优点、注意事项以及种植、管理技术。
打瓜滴灌技术是在水稻作物沿行栽培条件下,按照水稻生长需要,在稻田中间开凿一条狭长的溝渠,将生长周期不同的水稻栽植在不同的深度和密度上,再通过管道将水源和肥料送入小孔,利用滴灌装置进行分散式肥水施配技术。
2.打瓜滴灌技术的优点(1)效率高,水稻能够获得更足的水分和养料,减少作物死亡率,增加收成;(2)科学合理,减少水稻浪费或漏灌造成土壤漏洞问题的发生;(3)保存自然环境,在节约耕作时间的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4)经济效益显著,通常每亩成本并不高,因此在粮食增产同时也可以获得垫款利润。
3.种植技术(1)选择良种。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要选择健康富有弹性的种子,以保证水稻的优良性。
(2)营养需求。
在不同生长阶段应注重给水稻补充正确的肥料来保证水稻的生长健康。
(3)选址要注意。
打瓜滴灌技术适合平整且具备排水条件的田地。
(4)适时施精。
水稻在生长期间适时施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以及增加稻米的产量。
4.管理技术(1)及时铲除杂草。
杂草易导致水稻的生长缓慢,因此应及时铲除杂草以保持水稻生长环境的干净与整洁。
(2)及时应对灾害。
天气灾害等情况下应及时处理水稻,保护水稻的积累状况。
(3)掌握灌换时间。
根据不同千亩地的灌水压力等条件,采取不同的灌水方法,掌握灌换时间。
(4)及时倾释盲瓶。
如出现盲瓶人为倾侧引起堵查情况,必须及时解决,保障正常灌水。
总之,打瓜滴灌技术是一种节省时间、高效、经济又环保的种植方式。
合理运用,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产量、质量,而且还能减轻农业种植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
打瓜滴灌是一种集中水源、减少水分损失、提高水肥利用率的种植技术。
下面介绍打瓜滴灌的种植及管理技术。
一、打瓜滴灌的选择
1、土壤要求:适合打瓜滴灌的土壤应为沙质土、砂壤土,有良好渗透性和透气性。
如果土壤过于粘土,难以渗水,不利于滴灌。
2、作物选择:适合打瓜滴灌的作物以瓜类、葫芦类等为主,如西瓜、南瓜、小黄瓜等。
3、水源:选择靠近田地的水源,如河流、水塘等。
1、水源筛选:筛选合适的水源,需要满足水质清洁、流量足够、水利设施完善等要求。
2、管道道路规划:规划好灌溉管道的连接路线、沟渠直径、地势起伏等。
3、安装滴灌设备:安装好滴灌带、滴头、过滤器、阀门等滴灌设备。
4、安装电气设施:安装好定时器、水泵控制、自动开关等电气设备。
1、定时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进程,按时按量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
2、水肥平衡:避免滴灌过多或过少,保持水肥平衡,保证作物生长的健康与充沛。
3、条理修剪:及时修剪植物枝、叶,使叶片表面光滑,减小水分蒸发的面积。
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各类病虫害,防止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
5、墒情监测:通过土壤墒情监测器等设备,及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等指标,并进行调节。
总之,打瓜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技术,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能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滴灌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打瓜用途较广,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一般栽培条件下产量80~120kg /667m2。
随着滴灌技术的引进推广,打瓜产量大幅提高,滴灌打瓜产量一般为140~180kg/667m2,高产可达240kg/667m2以上,且病害较轻,劳动强度低。
适合机械作业。
滴灌打瓜已成为阜康地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宜本地特点的打瓜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1.1选地打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沙土、粘土、砂壤土、撂荒地、开荒地上均可种植,但以疏松、肥沃、排水通气性良好的壤土最佳。
打瓜忌连作,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佳。
1.2施肥整地结合秋翻,施入腐熟农家肥2~3t/667m2,过磷酸钙40-50kg/667m2或硫酸钾型复合肥8~10kg/667m2,整地呈待播状态。
1.3选种选择适宜阜康市种植的品种,如新子瓜2号、黑冠王、红籽瓜。
种子要求大小均匀、色泽良好、籽粒饱满、成熟度高、发芽率95%以上、纯度99%以上。
2播种2.1种子处理播前进行晒种、温烫浸种、药剂拌种,减少苗期病害,提高田间出苗率。
2.2播种时期当10cm地温稳定在13℃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底5月上中旬播种。
2.3播种方式利用机械播种,要求播种、铺设毛管、覆膜一次完成。
一膜一管二行,宽窄行布局。
膜上行距40cm,膜间行距90cm。
膜间距130cm;株距23m。
每穴下种1~2粒。
深度3~4cm。
播种密度4100~4400株/667m2;滴灌带常选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头间距30cm,流量2.4L/h。
采用干播湿出,播后滴水出苗。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放苗宜早,及时放开膜孔错位顶不出的瓜苗,对缺苗处及时催芽补种。
2片真叶时开始定苗,4片真叶时结束。
同时加强中耕除草。
3.2整技压蔓当瓜秧生长到6片真叶时,及时整枝压蔓,理顺瓜秧,防止瓜蔓缠在一起,影响座瓜,同时可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座瓜。
3.3水肥管理滴灌打瓜全生育期内滴水9-10次,共计用水量220-260m3/667m2。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瓜类作物是夏季常见的蔬菜,在家庭、农田和大规模种植中均有广泛应用。
而瓜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瓜类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其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直接送到瓜根部分,从而提高了灌溉和养分利用效率,减少了水和养分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瓜滴灌系统的建设1. 滴灌管道布置:瓜滴灌系统中,滴灌管道的布置是关键。
在瓜田中,可以根据瓜苗的空间分布情况,将滴灌管道安装在作物株行两侧或者作物行内部。
滴灌管道的管径应根据瓜类作物的需水量确定,一般为12毫米。
在安装滴灌管道时,要注意管道的坡度,以保证水能够从高处流向低处,避免滴灌管道中的水滞留。
2. 滴灌器的选择:滴灌系统中的滴灌器是将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根部的关键设备,因此滴灌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瓜类作物种植常用的滴灌器有滴头式滴灌器和带片式滴灌器。
滴头式滴灌器适用于疏密作物栽培,而带片式滴灌器适用于瓜苗规整的情况。
在选择滴灌器时,需要根据瓜类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水肥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3. 滴灌管道的排水:滴灌系统中的滴灌管道需要进行排水处理,以避免土壤中的过剩水分对根系造成伤害。
为此,在滴灌系统中需要设置排水管道,将多余的水排出。
排水管道的设置位置需要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和排水角度,以保证排水的顺畅。
二、瓜滴灌的灌水管理1. 灌水量的控制:瓜滴灌种植中,灌水量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到瓜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来说,瓜滴灌的灌水量应控制在每次灌水30-50毫升的范围内,具体的灌水量还需要根据地理环境、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来确定。
2. 灌水频率的调控:瓜滴灌的灌水频率也需要根据瓜类作物的需水情况来调控。
一般情况下,瓜滴灌的灌水频率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来调整。
在生长初期,瓜苗对水分的需求较小,可以适当延长灌水间隔;而在生长快速期,瓜苗对水分的需求增加,需要适量增加灌水频率。
1. 养分的配置:瓜类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的供应,因此在瓜滴灌种植中,需要合理配置养分。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