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6.32 KB
- 文档页数:9
塔城地区膜下滴灌打瓜高产栽培技术陈雷,史永清,刘安,何亮(塔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塔城834700)打瓜采取膜下滴灌栽培与传统漫灌、沟灌和其他节水灌溉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节水显著;二是提高了产量;三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了成本;四是机力作业减少;五是劳动强度减轻,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基础条件1.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15克/千克,碱解氮≥60毫克/千克,速效磷≥10毫克/千克,速效钾≥150毫克/千克,前茬以豆类作物为宜。
2.灌溉用水打瓜全生育期667米2滴水300~330米3,其中生育期滴水250~270米3,滴水4~6次。
二、技术指标品种选择新籽瓜8号、新籽瓜5号,667米2理论保苗3500~4500株,667米2收获瓜数3500~4000个。
三、栽培技术1.播前准备①选地选择壤土、沙壤土地块,要求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
重茬对打瓜产量影响很大,要注意控制面积,有利于作物轮作倒茬。
②选种及种子处理要求种子纯度在95%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
播前晒种1~2天,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势。
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播前1周用种衣剂包衣或用药剂拌种,拌种用药量按种子量的0.2%~0.3%计算,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拌匀装袋、晒干,待第2天播种。
2.土壤处理种植打瓜的地块,在喷药前将地整平,使土壤疏松、细碎、适墒,处于待播状态。
在土壤墒情较好情况下,667米2用48%仲丁灵200毫升,对水40千克以上,全田均匀喷施药液。
施药后及时耙地,浅混土,混土深度3厘米。
施药后24小时即可播种。
3.施用基肥667米2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吨、尿素3~4千克、磷酸二铵10~12千克、腐植酸钾5~8千克,犁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地施入25厘米土层以下。
4.化学除草田间若有田旋花等阔叶类杂草,建议在犁地前7天用内吸传导型或灭生性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1年生阔叶杂草,667米2用72%2,4-D丁酯70~80克,或41%好立达150~200克,对水30千克喷施;防除多年生杂草,667米2用41%好立达,或41%农旺200~300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雾。
打瓜滴灌栽培模式一、播前准备:1、整地:打瓜膜下滴灌技术对整地技术要求较严格,无论是春翻地、还是秋翻地都要用整地机把地整平、整碎,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特别是土碎、地平、无草根,以保证地膜不破损。
2、施肥:膜下滴灌打瓜以集中施肥效果最好。
施肥方法是在沟边开沟进行深施肥,使肥料集中在作物根系附近,以便吸收利用。
施肥量可根据测土配方进行施肥。
一般情况下,施磷酸二铵8-10公斤/亩。
其中7公斤/亩做基肥,2-3公斤/亩作种肥。
3、种子处理:为了防治打瓜苗期的枯萎病可采用每百公斤种子用“敌克松”0.8-1公斤,先用喷壶将5-8公斤的水均匀地喷在种子表面,使种子潮湿,然后拌上“敌克松”,拌匀后闷种12-24小时即可播种。
4、地膜准备:准备幅宽90厘米或1.2米、膜厚0.008mm 地膜。
5、种子准备:多年来,打瓜种植的种子以自留种为主,大、中、小片混杂严重,影响我县的打瓜产量和商品价值。
为此,需要更新打瓜品种,提高打瓜产量和品质。
二、播种:1、播期:打瓜属喜温作物。
在本区域适宜的播期,一般情况下,在4月20日-5月15日,在土壤较干情况下,需灌播前水,而膜下灌技术可采用干播湿出(即:播后滴水),达到出苗齐、苗壮。
2、播种方法:采用铺滴灌带、铺膜、点播一条龙技术,70厘米地膜一膜双行,滴灌带与滴灌带之间距离约110-150厘米,间距可根据土壤肥力而定,肥力高的土壤间距宽些,肥力低的土壤间距窄些。
3、播量:打瓜的播种量3-4公斤。
播深4厘米。
4、播种质量:要求播行端直,膜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膜上覆土厚薄一致。
三、田间管理技术:1、播种后及时进行滴灌,促苗早出、出齐。
以利形成壮苗。
滴灌地的打瓜一般不缺苗,如若缺苗及时进行补种。
2、保苗株数:打瓜保苗株数在3000左右/亩。
3、中耕除草:打瓜中耕要早,一般在苗期中耕2次,第一次结合除行间杂草用耘锄进行中耕,深度7—8厘米,在打瓜现行时进行。
打瓜高密度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打瓜在昌吉市栽培多年,近年来通过实施《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昌吉市打瓜产量明显增加,由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增产150%,单产达200kg/667m2,增收960元/667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结合项目生产实际,将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供农民朋友借鉴。
1播前准备1.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以上,碱解氮60ppm,速效钾300ppm,速效磷8~10ppm以上,地势平坦,水源(最好井水)充足便利的中上等壤土。
1.2整地打瓜膜下滴灌整地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土层达到下实上虚(松土层5~8cm),坡度小于8‰。
将地表作物硬茎根茬捡拾干净。
1.3深施基肥膜下滴灌打瓜以集中施肥效果最好。
施肥方法是结合秋翻在打瓜沟一侧8~10cm处开沟条施进行深施肥,深度比种子深5~7cm,使肥料集中在作物根系附近,以便吸收利用。
一般施磷酸二铵8~10kg/667m2,其中7kg/667m2做基肥,2~3kg/667m2做种肥。
1.4种子处理100kg种子用敌克松0.8~1kg,先用喷壶将3.5kg水均匀地喷在种子表面。
使种子潮湿而不流水。
然后拌上敌克松。
拌匀后覆盖麻袋闷种12~24h即可播种,作用是防治打瓜苗期枯萎病。
1.5地膜准备准备幅宽90cm或1.45m、膜厚0.008mm地膜。
1.6种子准备从正规种子部门购种,要求发芽率>90%、净度>98%、千粒重>230g。
2播种2.1播期昌吉市适宜的播期,一般在5月5日~20日,膜下滴灌技术可采用干播湿出,以利于保全苗。
2.2播种方法打瓜膜下灌采取一膜一管(250m/667m2),铺滴灌带、铺膜、点播一条龙技术,70cm,地膜一膜双行,145cm地膜一膜4行。
滴灌带与滴灌带之间距离80~100cm,间距可根据土壤肥力而定,肥力高的土壤间距宽些,肥力低的土壤间距窄些。
2.3播种质量打瓜的播种量2~2.5kg/667m2,播深4~5cm。
克拉玛依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0引言打瓜作为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开发区的拓荒先锋作物,其栽培技术经历了平播、覆膜平播、覆膜沟播和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具有节水、保全苗、省工省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病虫害损失和增产增收等优势,因此打瓜的经济收益不断提高。
目前,克拉玛依生态农业开发区采用全封闭式管道灌溉基础设施,水头压力可以满足各种节水灌溉方式所需的压力和水质要求,因此打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克拉玛依打瓜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土壤准备打瓜对土壤要求不严,最好选择肥力中等地块,以获取高产。
种植土地进行秋耕或春耕,按照“墒、松、碎、平、齐、整”的要求将土地整成待播状态。
克拉玛依稗子草危害严重,在播种前用“金都尔”或“氟乐灵”进行土壤处理,用量150~180mL/667m2。
2播种2.1种源为了确保打瓜产量和防止病害发生,必须到正规种子公司购买“三证齐全”的种子,杜绝使用自留种或互换种。
2.2药剂拌种打瓜容易遭受土壤残留病害和种子病害的危害,可用重茬剂或敌可松拌种,或用福尔马林250倍液、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12h。
2.3播种要求克拉玛依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播种,最晚不能超过5月20日。
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干播湿出”或春灌水后及时整地播种。
用TN654或28、30型小四轮半精量播种,机力铺膜和铺设滴灌带播种一次完成,播深4~6cm,播量1.5~20kg/667m2,每穴下种2~3粒。
采用1膜4行,膜宽1.2m,行距40cm~40cm~80cm。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出苗后30d左右人工定苗,株距25~30cm,保苗密度3500~4000株/667m2,定苗后及时封土。
同时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打瓜根系发育。
3.2肥水管理4~5片真叶前,打瓜不滴水,为蹲苗打好基础。
打瓜头水在定苗后一周内进行,水量70m3/667m2;第二水在开花结果期,此时是打瓜生育的关键时期,水肥管理非常重要;第三水在结瓜后瓜有拳头大小时进行;间隔25d灌最后一水,灌水量50~70m3/667m2,全生育期灌水160~200m2/667m2。
滴管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摘要:近年来,奇台县打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并基本稳定在1万公顷左右。
由于连年种植、管理粗放和技术缺乏等原因,造成打瓜产量和效益不高,并出现病虫危害加重和产量递减的趋势。
本文结合当地生产实际,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奇台县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为本地区打瓜种植及相关产业的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1、播前准备1.1地块选择打瓜喜温耐旱,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较高的中性或砂壤土最佳。
打瓜忌连作,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佳。
1.2施肥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耕,翻耕深度25厘米以上。
有条件的地块可在温度适宜时冬灌,以降低来年残留病菌基数。
耕翻前全层施肥,666.7㎡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50~1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千克作基肥。
1.3土壤封闭处理播种前7~10天,进行土壤封闭,采用机械喷雾,亩用48%的“仲丁灵”200毫升,或96%金都尔乳油80~100毫升,兑水40公斤以上,进行全田均匀喷施。
喷后用联合整地机整地机耙地,混土深度3厘米,达到地面平整、土块细碎、土壤上虚下实的待播状态,施药后24小时播种。
1.4品种选择选用产量高、抗病性强、已在本地大面积种植、性状表现优良和稳定的品种。
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如新子瓜2号、黑丰1号、红籽瓜等。
1.5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并能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和虫卵或直接用40%卫福种衣剂包衣,种衣剂、水、种子比例为1:6:50,拌匀晾干待播。
2、播种技术2.1播种期打瓜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易烂种、烂芽和遭受冻害,也不宜过晚,影响结实率,降低产量。
适时早播,当10cm地温稳定通过14℃方可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
2.2播种方式及播种量打瓜高产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铺膜、铺设滴灌带、播种、侧施肥一次完成,70cm地膜一膜双行,145cm地膜一膜四行,膜上行距45cm,株距24cm,膜间距90~100cm。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
打瓜滴灌是一种集中水源、减少水分损失、提高水肥利用率的种植技术。
下面介绍打瓜滴灌的种植及管理技术。
一、打瓜滴灌的选择
1、土壤要求:适合打瓜滴灌的土壤应为沙质土、砂壤土,有良好渗透性和透气性。
如果土壤过于粘土,难以渗水,不利于滴灌。
2、作物选择:适合打瓜滴灌的作物以瓜类、葫芦类等为主,如西瓜、南瓜、小黄瓜等。
3、水源:选择靠近田地的水源,如河流、水塘等。
1、水源筛选:筛选合适的水源,需要满足水质清洁、流量足够、水利设施完善等要求。
2、管道道路规划:规划好灌溉管道的连接路线、沟渠直径、地势起伏等。
3、安装滴灌设备:安装好滴灌带、滴头、过滤器、阀门等滴灌设备。
4、安装电气设施:安装好定时器、水泵控制、自动开关等电气设备。
1、定时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进程,按时按量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
2、水肥平衡:避免滴灌过多或过少,保持水肥平衡,保证作物生长的健康与充沛。
3、条理修剪:及时修剪植物枝、叶,使叶片表面光滑,减小水分蒸发的面积。
4、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各类病虫害,防止影响作物产量及品质。
5、墒情监测:通过土壤墒情监测器等设备,及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等指标,并进行调节。
总之,打瓜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技术,在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能节约用水、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晚熟哈密瓜地膜覆盖、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对比一、播种前的准备沟灌瓜1.整地深耕瓜地冬前灌水,适耕期深翻25~30厘米。
含盐碱重的土壤深翻前,深灌洗盐压碱,翌春解冻后及时耙耱。
2.施足底肥播种前结合整地深施底肥,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纯羊粪800~1000千克或优质厩肥1500~2000千克,三料磷酸钙或磷酸二铵15千克,混合后集中施用,距瓜沟中心线60~65厘米两侧,然后与土拌匀,再做瓜沟,整成待播状态。
3.开好瓜沟瓜沟上口宽为60~80厘米,深30~40厘米,机械开沟,以4米的沟距划线,在沟距线的两侧开道施肥沟,将肥料施于两道沟内,然后在两道施肥沟中间开一条沟,开出的土正好覆在两条施肥沟上,人工将沟修好,拍实。
4.地膜覆盖铺膜前先灌水润沟,沿水印线上面约5厘米处将播种带刮平,清除大小块和硬性草棍,然后再将地膜(1.8米)两边的沟畦上开沟,将地膜压在沟内,用细土压紧,沟底隔一段压一些细土,并在沟底膜上打孔,利于水分渗透。
5.浇好、浇足播种水在播种前,浇透底水。
6.地下害虫防治辛硫磷300倍拌沙,撒于施肥沟内,主要防治金针虫、地老虎。
保得1000倍液喷洒在整个田畦上,然后覆膜防虫。
7.种子处理40%福尔马林和10%磷酸三钠、普力克水溶液浸种消毒,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预防枯萎病、疫霉病;滴灌瓜出苗后也可随水滴施普立克。
用75%敌克松播前土壤消毒。
在哈密瓜出苗前,进行1~2次灭蚜工作,可减少田间蚜量及病毒病发生。
滴灌瓜1.施肥采用逐块测土施肥方法,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施腐熟羊粪2.5吨,生物有机肥100千克或油渣200千克,二铵35千克(其中10千克作追肥),尿素12千克(3千克作追肥)。
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有机肥3吨以上,生物有机肥120千克或油渣250千克,二铵45千克(其中10千克作追肥),尿素20千克(5千克作追肥)。
施基肥前沿种植行开一条深40~50厘米的施肥沟,将上述基肥搅拌均匀倒入沟内,然后整平,覆土厚度20厘米左右。
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李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6期李辉打瓜是西瓜的一种变种,果实较西瓜小,种子多而大.栽培这种瓜主要是为收瓜子儿。
打瓜最大的优点是香味多,营养价值高,因此受很多人欢迎。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品种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我国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品种栽培技术的应用水平。
一、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打瓜栽培技术初步工作准备1、滴灌和高产系统设计优化在整个滴灌的高产过程中,要设置枢纽、干管、支管和毛细管等模式,实现离心泵过滤器,搞好保护设备,提高整个滴灌高产系统的设计水平,其中干管主要使用滴灌塑料管和毛细管迷宫滴管。
2、土壤准备工作打瓜怕积水,所以最好选择高海拔、规格土层深的土壤,砂质沙质土最好。
而且在播种打瓜之前,在播种打瓜之前需要对整个土地进行整理和播种,实现轮作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打瓜更时候在秋季种植,这样能够提高整个高产率。
二、打瓜栽培技术1、种子选择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选择优良的种子进行播种。
第一,种植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其中存在的杂质、白籽、烂籽,在播种前对其进行晾晒,其时间大约为1-2天,能够有效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以及虫卵。
第二,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用药剂对种子进行搅拌。
采用地敌克依据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搅拌,能够有效防止打瓜出现立枯病、枯萎病等。
另外,地下的害虫为地块较严重,应该选用35%的好年冬干进行对种子进行搅拌,能够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首先在适当的时候播种打瓜的种子。
2、定苗首先,及时定苗。
在整个打瓜膜下田间管理工作中,需要及时的进行定苗,时间不宜太晚,一般每株预留一个即可,在却苗的附近需要预留两株,做好除草松土的工作,并且每次需要提苗2次到3次,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随意使用化肥,防止其疯长但是不结瓜。
其次,准确压蔓。
当打瓜生长出5片真叶之后,就能够利用人工的方式对土块进行压蔓,降低整个坐瓜率。
吊冬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播种前准备1.1、选地:冬瓜根系强大,须根发达,深度50~100㎝,根吸收能力强,应选择土质疏松,肥力中上,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沙壤土或粘壤土,有机质含量在2%以、PH值在7左右,最好是三年未种瓜类作物的地块,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1.2、深耕土地:入冬前或开春后用大马力机械翻土地,耕深22~25㎝。
1.3、整地:冬前或早春用大中型农机具平整整理土地,划出沟心中线,沟心距.2.5~2.8m。
1.4、施肥:机械或人工沿沟心中线两侧45~50㎝处开施肥沟,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做基肥/667m2。
2、播种2.1、选择品种:选择耐贮运,产量高的品种,巨人二号:纯度≥96%,净度≥99%,芽率≥60%,水份≤8%。
2.2、铺地膜:机械开沟铺膜铺滴灌带。
沟深10—15CM、一膜两管、沟心距2.5—2.8米2.3、滴安苗水:播种前滴一次安苗水,人工点种每穴2—3粒、播种深度2-3㎝, 种子平放或芽尖向上,防止水分过多引起沤种烂根。
3、栽植密度:吊秧冬瓜利用空间生长,可适当密植,一沟两行。
人工打洞,行距1.25-1.4米,株距40Cm,每穴2—3粒、基本苗900株左右。
4、整枝、搭架、引蔓4.1、整枝:冬瓜靠主蔓结果,侧蔓坐瓜的可靠性差,在坐果前摘除侧蔓,坐瓜后瓜旁留一侧蔓,其它侧蔓全部摘除。
定瓜位置控制在25—30节,花期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定瓜后留10片健全叶摘心。
4.2、搭架:选用直径大于5cm,长度3m竹竿做桩杆,一株一桩,“人”字型搭架,在桩高2m处交叉用横竹竿连接固定,“人”字架两侧桩高1m处再固定一道横竹竿,增加架的稳定性,防止后期倒架。
4.3、引蔓上架:出苗后30天左右可引蔓上架,在每株冬瓜株距范围内环形盘蔓、引蔓上架。
沿冬瓜根茎生长的环形蔓开浅沟,用细土压蔓,促进不定根形成生长。
瓜蔓上架后要勤引蔓、绑蔓,将坐瓜节位绑在桩杆和横杆交叉处,以便吊瓜,防止断蔓。
滴灌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打瓜用途较广,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一般栽培条件下产量80~120kg /667m2。
随着滴灌技术的引进推广,打瓜产量大幅提高,滴灌打瓜产量一般为140~180kg/667m2,高产可达240kg/667m2以上,且病害较轻,劳动强度低。
适合机械作业。
滴灌打瓜已成为阜康地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宜本地特点的打瓜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1.1选地打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沙土、粘土、砂壤土、撂荒地、开荒地上均可种植,但以疏松、肥沃、排水通气性良好的壤土最佳。
打瓜忌连作,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佳。
1.2施肥整地结合秋翻,施入腐熟农家肥2~3t/667m2,过磷酸钙40-50kg/667m2或硫酸钾型复合肥8~10kg/667m2,整地呈待播状态。
1.3选种选择适宜阜康市种植的品种,如新子瓜2号、黑冠王、红籽瓜。
种子要求大小均匀、色泽良好、籽粒饱满、成熟度高、发芽率95%以上、纯度99%以上。
2播种2.1种子处理播前进行晒种、温烫浸种、药剂拌种,减少苗期病害,提高田间出苗率。
2.2播种时期当10cm地温稳定在13℃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底5月上中旬播种。
2.3播种方式利用机械播种,要求播种、铺设毛管、覆膜一次完成。
一膜一管二行,宽窄行布局。
膜上行距40cm,膜间行距90cm。
膜间距130cm;株距23m。
每穴下种1~2粒。
深度3~4cm。
播种密度4100~4400株/667m2;滴灌带常选用单翼迷宫式滴灌带,滴头间距30cm,流量2.4L/h。
采用干播湿出,播后滴水出苗。
3田间管理3.1苗期管理放苗宜早,及时放开膜孔错位顶不出的瓜苗,对缺苗处及时催芽补种。
2片真叶时开始定苗,4片真叶时结束。
同时加强中耕除草。
3.2整技压蔓当瓜秧生长到6片真叶时,及时整枝压蔓,理顺瓜秧,防止瓜蔓缠在一起,影响座瓜,同时可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座瓜。
3.3水肥管理滴灌打瓜全生育期内滴水9-10次,共计用水量220-260m3/667m2。
打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瓜类作物是夏季常见的蔬菜,在家庭、农田和大规模种植中均有广泛应用。
而瓜滴灌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瓜类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其通过滴灌系统将水和养分直接送到瓜根部分,从而提高了灌溉和养分利用效率,减少了水和养分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瓜滴灌种植及管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瓜滴灌系统的建设1. 滴灌管道布置:瓜滴灌系统中,滴灌管道的布置是关键。
在瓜田中,可以根据瓜苗的空间分布情况,将滴灌管道安装在作物株行两侧或者作物行内部。
滴灌管道的管径应根据瓜类作物的需水量确定,一般为12毫米。
在安装滴灌管道时,要注意管道的坡度,以保证水能够从高处流向低处,避免滴灌管道中的水滞留。
2. 滴灌器的选择:滴灌系统中的滴灌器是将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根部的关键设备,因此滴灌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瓜类作物种植常用的滴灌器有滴头式滴灌器和带片式滴灌器。
滴头式滴灌器适用于疏密作物栽培,而带片式滴灌器适用于瓜苗规整的情况。
在选择滴灌器时,需要根据瓜类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水肥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3. 滴灌管道的排水:滴灌系统中的滴灌管道需要进行排水处理,以避免土壤中的过剩水分对根系造成伤害。
为此,在滴灌系统中需要设置排水管道,将多余的水排出。
排水管道的设置位置需要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和排水角度,以保证排水的顺畅。
二、瓜滴灌的灌水管理1. 灌水量的控制:瓜滴灌种植中,灌水量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到瓜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来说,瓜滴灌的灌水量应控制在每次灌水30-50毫升的范围内,具体的灌水量还需要根据地理环境、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来确定。
2. 灌水频率的调控:瓜滴灌的灌水频率也需要根据瓜类作物的需水情况来调控。
一般情况下,瓜滴灌的灌水频率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来调整。
在生长初期,瓜苗对水分的需求较小,可以适当延长灌水间隔;而在生长快速期,瓜苗对水分的需求增加,需要适量增加灌水频率。
1. 养分的配置:瓜类作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的供应,因此在瓜滴灌种植中,需要合理配置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