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低阻油藏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及对低阻油层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432.63 KB
- 文档页数:6
地下水系统对鄂尔多斯低阻油层成因的控制作用申怡博【摘要】鄂尔多斯西缘广泛发育低电阻率油层,其形成原因与地下水系统关系密切。
地下水对电阻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下水矿化度、岩石润湿性、钻井液侵入等。
深入研究低电阻率油层,不仅在储层电性研究中具有很高价值,对油气勘探开发也有重大意义。
%The low resistivity oil layer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west margin of Ordos Basin,the cause of its 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groundwater system. 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on the resistivit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high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high groundwater mineralization,the wet-ability of rock,drilling fluid invasion.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low resistivity oil has very high value not only in the study of electric property of reservoir, bu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地下水矿化度;岩石润湿性;钻井液侵入【作者】申怡博【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2由于社会经济建设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常规油藏的开发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河南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年级专业层次:09秋中原油田石油工程(采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1.设计(论文)题目:河南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年月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5.文献查阅要求:6.发出日期:年月日7.学员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注:1、任务书应附于完成的设计(论文)中,并与设计(论文)一并提交答辩委员会;2、除任务书外,学生应从指导教师处领取整个设计(论文)期间的工作进度日程安排表(包括各阶段的工作量及完成日期);3、任务书须由指导教师填写。
摘要注气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一种非常有效方法方法。
本文针对低渗油藏开发特点,通过调研,总结分析了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了混相驱的应用条件、注气提高采收率的使用条件以及影响注气效果的因素,总结了注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了注气对原油物性的影响,并总结分析注气提高采收率效果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注气;低渗透;提高采收率;机理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河南油田杨坡区块地质概况 (4)第三章杨坡地区储层特征分析 (7)3.1 岩石学特征 (7)3.1.1 岩性组成特征 (7)3.1.2 岩石结构特征 (9)3.1.3 粒度特征 (9)3.2 物性特征 (10)3.3 渗流特征 (11)3.4 孔隙结构特征 (12)第四章“四性”关系研究 (14)4.1 岩性与物性特征 (14)4.2 岩性与电性特征 (14)4.3 物性特征 (15)4.4 电性与含油性特征 (17)第五章低电阻率油层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8)5.1 低电阻率油层的类型 (18)5.1.1 高束缚水含量引起的低电阻率油层 (18)5.1.2 粘土附加导电作用形成的低电阻率油层 (20)5.1.3 泥浆侵入造成的低电阻率油层 (20)5.1.4 地层水层矿化度不同造成的低电阻率油层 (21)5.1.5 砂泥岩薄互层导致的低电阻率油层 (21)5.2 成因机理 (22)5. 2.1 泥浆侵入对电阻率的影响 (22)5.2.2 低幅度构造对电阻率的影响 (22)5.2.3 产层高束缚水含量对电阻率的影响 (22)5.2.4 地层水矿化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24)5.2.5 油层层薄,油层内泥质夹层的存在对电阻率的影响 (24)。
温米油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综合评价【摘要】低阻油层测井曲线特征与水层相似,解释难度大,文章以温米油田为依托,从低阻油层四性关系入手,综合地质与测井等多种资料,深入分析低阻油层成因,对下一步充分进行层内剩余油挖潜,提高采收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低阻油层成因剩余油1 低阻油层四性关系岩心分析表明岩石以岩屑砂岩为主,颗粒分选中—差,单一粒级的砂岩不常见,砂岩常以粉、细、中、粗不等粒砂岩及粉砂岩为主;储层的胶结物以高岭石和绿泥石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式或孔隙—基底式为主,颗粒间以点、线接触为主,部分为镶嵌式接触,自生矿物中黄铁矿普遍存在,含量在0.5-93%不等;岩心分析孔隙度在11%~19%之间,渗透率在0.1~120×10-3μm2之间,平均孔隙度为15.5%,渗透率为19.3×10-3μm2,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图中孔喉呈双峰特征,微孔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原生地层水以cacl2水型为主,总矿化度在53000mg/l左右。
四性关系综合分析发现,储层孔渗性受岩性影响较大,而含油性主要受岩性物性控制。
根据温五块储层特征及岩心分析综合研究发现,造成低阻油层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高矿化度地层水水分析资料表明温五块原生地层水为cacl2水型,总矿化度在53000mg/l左右,水性较咸,提供交换的阳离子多,导电性能强。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淡水泥浆钻井中自然电位负异常幅度较大的现象。
2.2 高束缚水饱和度岩石毛管压力曲线分析束缚水饱和度在25%左右,wj5-1井油水相渗曲线分析检测束缚水饱和度在32.9-38.2%之间,束缚水饱和度高。
岩心分析表明岩石胶结物主要以高岭石和绿泥石为主,呈分散状分布于颗粒表面,或以胶结方式充填于粒间孔隙中,而颗粒表面存在分散状粘土,水被吸附在颗粒或粘土表面,形成不能流动的束缚水,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孔隙结构复杂化,储渗性能降低。
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低渗油藏是指岩石孔隙度较小,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采油难度较大。
针对低渗油藏的特点,常采用的一种增产技术是分层注水。
分层注水是指在井筒中的不同地层中注入不同性质的水,以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增加产量。
本文将探讨低渗油藏分层注水的效果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首先,对于低渗油藏的分层注水效果评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采油效率的提高。
通过分层注水,可以改善油藏中的水驱效率,增加原油的开采率,提高采油效率。
其次是提高采油速度。
注入高压水可以增加驱替效果,加速原油的驱出速度,提高采油速度。
另外,还可以改善油藏的流体分布,减少含水油的产量,提高采油效益。
其次,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油藏地质条件、水质、注水参数等。
首先是油藏地质条件。
油藏的孔隙度、渗透率、岩石性质等将直接影响分层注水效果。
同时,油藏的流体特性、含水层分布等也会对注水效果产生影响。
其次是水质。
不同质量的注水会对油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水质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注水参数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包括注水量、注水压力、注水时间等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分层注水的效果。
综上所述,低渗油藏分层注水是提高原油开采率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评价分层注水的效果,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更好地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油藏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科学制定分层注水方案,确保取得最佳的注水效果。
对于底水与边水油藏的低阻成因及测井曲线研究【摘要】现在,我国的各大油田大多开发的进程都已进入了中后期。
整装的油气藏都已初步的被确认,现在主要的目标就是对隐蔽油藏的开发。
而低阻油藏是这类隐蔽油气藏的主要部分。
对于底水与边水的油藏中主要的包括低阻油气藏。
其中有一些老油田需要进行复查来寻找非常规的油气田。
所说的低阻油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指在同一个油田以及相同的地质背景中,因地质因素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一些含油层系或者是油藏和邻近的水层电阻率相似。
一般情况下,油层电阻比邻近的水层电阻率高出4倍左右。
在底水和边水油层中,低阻油藏的开发研究是较为重要的方面,可以稳产以及增产,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低阻油层的成因以及对其测井曲线的研究。
【关键词】底水与边水;低阻油藏;成因;测井曲线一、低阻油藏的成因经研究表明,使得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的低阻,是由内因以及外因所造成的。
对于内因来说主要包括沉积的环境,地质的不同构造,以及成岩的作用等。
具体上包括,砂岩中富含粘土矿物;砂岩中主要有细砂岩和粉砂岩;地水层的矿化度比较高;存在底幅度的油气藏。
对于外因主要是指测井环境和仪器对纵向的分辨率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在咸水泥浆侵入之后将油气排走以及低阻围岩对长的电距造成的影响。
(1)粘土中富含有粘土矿物。
对于含烃储层来说,其中富含一些蒙脱石,伊利石以及伊蒙混层等一类粘土矿物,粘土矿物的泥质颗粒主要含有硅或者铝的一些晶体。
对于晶格中一些底价的离子将硅或铝离子取代之后,泥质颗粒就会带有负电。
这时,粘土颗粒的表面就会对空隙中的阳离子进行吸附,出现一种附加导电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低阻的油气层。
经吸附的阳离子时一种平衡离子,随着平衡离子的增多,地层中的电阻率就会变小。
(2)砂岩中主要有细砂岩和粉砂岩。
砂岩的碎屑颗粒是非常细腻的,颗粒的分选也非常不均匀。
其中主要包括细砂岩和粉砂岩。
这样就出现了许多微空隙和一些渗流空隙。
形成了双空隙的系统。
辛176断块沙四段油藏低阻成因机理研究摘要:辛176断块沙四段油水层测井响应电阻率相当,存在低阻现象,制约了断块的勘探开发。
为对低阻油藏进行识别,从储层特征和四性关系研究出发,通过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化验、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和室内试验等手段对低阻油藏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沙四段低阻成因控制因素,为沙四段低阻油藏识别机理和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测井响应;低阻油藏;毛管压力;四性关系;成因机理Abstract:176 block Xin Shahejie resistivity log response oil and water very, low resistance phenomenon, restricted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lock. To identify the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from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of proceeding through the cores, core analysis and testing, mud logging data, analytical studies and laboratory tests by means of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 define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causes of Shahejie resistivity,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for the Shahejie recognition mechanism and the basi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log response;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capillary pressure; four sexual relations; genetic mechanism辛176断块位于东营凹陷东辛油田辛镇构造南翼,断块构造较为简单,为东南界受一条北东走向北西倾的断层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储层受砂体边界控制,平面呈梨状分布,地层南高北低,地层倾角8 º,为深湖一半深湖深水浊积扇体沉积。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历史上发现了大量的油气田,其中凹陷内最重要的油田之一是凹陷内的凹陷沙油田。
凹陷沙四段是凹陷沙油藏的主要产层,该层具有低阻特征,这种特征对于油田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凹陷沙是东营凹陷中侏罗系的主力沉积层系。
其中的凹陷沙四段是典型的低阻油藏,主要由高藏储层和低藏储层组成。
高藏储层主要由砂岩组成,具有相对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能够有效储存和运移油气;而低藏储层则为泥岩等非储集岩,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但能够阻隔上下储层的流体通透性。
低阻油藏的形成主要与沉积环境、岩石特性和构造变化等因素有关。
凹陷沙四段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既有陆源输入的砂质物质,又有海底沉积的细粒岩屑,形成了多种沉积层序和储集层。
凹陷沙四段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主要是由于沉积物质的粒度较细,颗粒间隙较大,同时受到地层压力和渗流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较高的储油孔隙和含油饱和度。
构造变化也对低阻油藏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构造活动会导致岩石的变形和断裂,形成了裂缝和节理等次生储存空间,进一步提高了油藏的渗透性。
评价低阻油藏主要从储层特征、油气成藏和产能等方面进行。
储层特征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类型和岩石物性等,通过岩心分析、测井和物性实验等方法对储层进行评价。
油气成藏评价主要包括油气饱和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空间分布、成藏方式和成藏期次等,通过地震勘探、地质模拟和地质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评价。
产能评价主要是通过试采和生产测试等方法,获取油气田的产能参数,如单井产油量、油气流动能力等。
综合评价结果可以获得油田的开发潜力和可采储量。
低阻油藏的存在使得油田的开发更加有利,同时也增加了油气田的可采储量。
在实际开发中,可以采用水平井、压裂和注采互通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东营凹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沉积环境、岩石特性和构造变化等因素,通过储层特征、油气成藏和产能等方面的评价可以获得油田的开发潜力和可采储量。
海外K油田低阻油层识别及饱和度评价摘要:海外K油田内油层的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经取样证实同一套层系中高电阻率油层和低电阻率油层并存,给流体性质的测井解释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原因造成的低阻油层进行分类识别。
利用大量的测压资料回归流体密度可以识别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引起的低阻油层,利用三分量感应测井及成像、核磁等测井新技术可以准确的解释砂泥岩薄互层形成的低阻油层。
含水饱和度是储量计算中的重要参数,针对低阻油层的含水饱和度计算,采用了不同地层水电阻率的计算模式,并通过毛管压力曲线对所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做了标定,证实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合理。
关键字:低阻油层薄互层测井新技术含水饱和度0 引言海外K油田经取样证实的油层电阻率3~200Ω·m,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水层的电阻率在5~10Ω·m。
绝对低阻是指油层电阻率低于3Ω·m,相对低阻油层是指相对于临近水层而言电阻率偏低的一类油层,通常用电阻率增大率来定义相对低阻油层。
电阻增大率也称电阻率指数,即指油层和临近纯水层电阻率之比I,通常I<3的油层定义为相对低电阻率油层。
所以本油田存在部分相对低阻油层,且高阻油层和低阻油层并存,给油层的测井解释带来很大的困难。
本文利用测井新技术对低阻油层进行识别,并对含水饱和度做了合理评价。
1 低阻油层识别根据低阻油层的成因对其进行分类识别。
对于由于地层水变化形成的相对较厚的储层利用测压取样资料结合录井显示、气测及岩心资料综合解释。
区块作业者深知该区地层水变化快,做了大量的测压取样。
可以利用测压资料回归流体密度在结合钻井资料识别油水层。
对于低阻薄层,测压作业成功率低,由于测压点较少很难回归流体密度,只能利用测井新技术对这类层进行识别。
利用成像测井识别薄储层并结合录井的显示情况和气测值识别流体;该区的核磁资料也可以帮助识别储层,取样证实的油层在T2谱上有双峰现象,其他低阻薄层也存在双峰现象再结合物性情况解释油层或差油层。
叙利亚A低阻灰岩油藏束缚水饱和度特征与电阻率的关系夏冬冬;张庆红;司马立强;解丽慧【摘要】中东叙利亚A油田J组是世界罕见的低阻灰岩油藏,其油层电阻率仅为0.5~5.0 Ω·m,束缚水饱和度高达70%以上.研究了低阻油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高束缚水饱和度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电阻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层电阻率随着束缚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与实测曲线非常吻合.说明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A油田J组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之一.%Cretaceous marine shale is the mai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Putumayo Basin.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basin, the gravity data is analyzed, and it is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geologic data and drilling data.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residual gravity anomaly and the vertical second derivative of gravity anomaly in the basin and the quantitative fitting sec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contour lines are macroscopically in NNE, NE direction. There are four gravity steps in the basin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ey divide the basin into 2 high gravity zones and 3 low gravity zones which alternatively distribute. Therefore a tectonic pattern of two-uplifts and three sags is formed in the basin. The main tectonics in the basin is in NE direction. The bases of the uplifts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of the basin are shallow,and therefore their overlying strata are thin. The bases of the sags in the west, the central and the east of the basin are deep, and their overlying strata are of great density and thickness. Cretaceous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sags and in the middle and the north of the central sags,and therefore these zones are the favorable ar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8)002【总页数】6页(P40-45)【关键词】叙利亚A油田;灰岩储层;低阻成因;束缚水饱和度;孔隙结构;水膜厚度;数值模拟【作者】夏冬冬;张庆红;司马立强;解丽慧【作者单位】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国内外很多地区存在低阻油层,一般砂岩油藏居多,灰岩的低阻油层较少.低阻油层是指在同一油水系统内油层与纯水层的电阻率之比小于2,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的油层[1-2].其基本特征是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别较小,导致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较为困难.中东叙利亚A油田J组是世界罕见的低阻灰岩油藏,油层电阻率仅有0.5 ~5.0 Ω·m,束缚水饱和度高达70%以上.基质高孔低渗,储层特征与国内外常见的上千万欧姆米电阻率的高阻灰岩油藏区别较大.前人对该地区灰岩储层的低阻成因没有进行过研究,为了更好地进行测井评价,有必要开展J组储层的低阻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本文从岩石颗粒大小、水膜厚度及孔隙结构研究储层高不动水饱和度的地质成因,分析低阻油层的导电机理,及高不动水饱和度对油层低阻的影响[3-5].1 储层基本特征A油田是受构造控制的孔隙-裂缝型油藏,J组储层为深水环境的缓坡相沉积,主要岩石类型为生屑泥晶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统计油区39口井1 245个岩心数据,分析显示,孔隙度集中分布在10% ~38%之间,平均值为24.6%,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1 ~10)×10-3μm2,储层基质具有中、高孔-特低渗、低渗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晶间孔和残余生物体腔孔,没有裂缝沟通的原生孔隙均为无效储集空间,面孔率一般在3%及以下,次生孔隙发育差.J组油层深侧向电阻率绝对值低于4 Ω·m(图1),与相邻水层和非储层的电阻率差异很小,电阻增大率小于2,部分裂缝发育井段受泥浆侵入的影响,油层电阻率甚至小于水层,是典型的低阻灰岩储层.图1 A油田典型低阻油层测井曲线Fig.1 Typical well logging curves of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 in A oilfield2 A油藏的束缚水饱和度分析所谓束缚水是指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在一定的生产压差下不能流动的水,相应的饱和度称为束缚水饱和度[6-7].一般情况下,束缚水由位于岩石颗粒表面的被吸附的薄膜滞水和位于毛细管孔隙中的毛管滞水两部分构成.当压差不能克服毛管滞留力时毛管滞水不可流动,此时的毛管滞水与薄膜滞水一起组成束缚水.束缚水的聚集可以较好地改善储层的导电性以降低其电阻率,形成低阻油层.对J组储层作了大量的核磁共振、压汞以及相渗等岩心分析实验,以确定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图2是岩心核磁T2谱图,当T2截止值取86 ms时,束缚流体的信号占到全部信号的大部分,可动流体的体积很少.TP338井J组低阻油层6个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测试数据显示,束缚水饱和度最小60.44%,最大78.34%,平均69.50%.从典型油层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来看(图3),束缚水饱和度最小69.70%,最大 87.23%,平均 77.50%.图2 岩心核磁T2分布Fig.2 T2 distribution of core MR图3 油层典型相渗曲线Fig.3 Typical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of the oil reservoirA油田为稠油油藏,通过计算表明,当孔喉半径小于0.2 μm时,孔隙内所含水难以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动,因此,把这部分孔隙体积含量近似作为储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对TP338井同样的6个样品又进行了压汞实验.压汞资料表明储层束缚水饱和度最小 51.80%,最大 80.00%,平均 70.10%.与核磁共振实验得出的结果非常一致,表明J组油层具有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平均达到70%(表1).表1 TP338井低阻油层核磁、压汞束缚水饱和度Tab.1 MR and mercury injection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 in wellTP338取样号深度/m孔隙度/%核磁束缚水饱和度/%压汞束缚水饱和度/%images/BZ_36_1288_1496_2238_1546.pngTP -1 829.23 23.92 78.34 75.9 TP -2 829.95 25.37 73.79 80.0 TP -3 829.99 26.63 69.83 75.5 TP -12 836.42 28.99 62.42 71.4 TP -13 836.46 29.62 60.44 66.0 TP -14 836.54 25.85 72.28 51.8 3 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上述研究表明,储层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A油田J组油层电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了开展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的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需要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形成的原因开展研究.3.1 岩石颗粒微细,水膜厚度大岩石颗粒吸附地层水的能力与其尺寸大小有关.当颗粒较细时,其比表面积变大,吸附能力加强,能够吸附大量的地层水,使之成为束缚水.J组储层岩性主要是生屑泥晶灰岩(图4),岩石主要由极为微细的有孔虫、颗石藻等钙质超微化石组成(图5),晶粒大小在1~10 μm之间.岩石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完整的颗石球颗粒和剥离下来的盾之间存在大量的晶间孔以及超微化石的原生体腔孔,能够吸附大量的地层水,造成地层高束缚水饱和度[8].储层的颗粒相互接触,可以保证束缚水具有较好的连通性.颗粒表面离子的非饱和性决定其可吸附地层水中的离子而在其附近形成一离子层膜(偶电层),离子层膜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比较均匀地分布于颗粒表面,也是束缚水的主要组成部分[9].显然,水膜厚度越大,束缚水饱和度越高.普通油气层的水膜厚度仅为0.03 ~0.05 μm,J组 15 块的岩心水膜厚度实验表明(表2),储层的水膜厚度平均值达到0.136 μm,是普通油气层的3~4倍,造成本区束缚水饱和度远远高于普通油气藏.表2 J组水膜厚度测定值Tab.2 Water-film thickness of J Formation序号样品号孔隙度/%渗透率/10-3μm2 水膜厚度/μm 1 C -9 16.18 0.011 7 0.163 2 C -2 28.09 0.538 0 0.117 3 C -8 27.83 1.003 0 0.135 4 C -10 18.06 0.127 0 0.138 5 C -14 27.24 0.574 6 0.136 6 C -16 16.30 33.705 0 0.121图4 生屑泥晶灰岩薄片图Fig.4 Thin section of bioclastic micritic limestone 图5 扫描电镜下的颗石藻形态Fig.5 Morphology of coccolith in SEM此外,X-衍射和扫描电镜资料表明,J组灰岩储层的黏土类型有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4种类型.虽然储层黏土含量相对较低,体积分数平均小于10%,但是当有伊利石、伊蒙混层或高岭石相对局部富集成层状分布时,也可造成束缚水饱和度增高.3.2 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J组储层以生屑泥晶灰岩为主,岩石颗粒细和黏土矿物富集往往同时存在,形成了复杂的孔隙结构,孔喉直径整体偏小,平均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01 ~0.40 μm 之间(图6),出现 2 个峰值,分别位于0.04 ~0.12 μm 和 0.20 ~0.28 μm 之间,反映出J组储层具有微孔和小孔2种孔隙,且以微孔为主.由于孔喉半径小,孔隙弯曲度大,毛细管排驱压力大,如图7所示,储层的排驱压力与其平均孔喉半径密切相关,当孔喉半径减小时,排驱压力快速加大.毛细管排驱压力加大,造成孔隙内所含水难以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动,形成束缚水[10].如图8所示,当孔喉半径小于0.10 μm时,排驱压力达到了7.35 MPa,束缚水饱和度高达82.12%.因此,毛细管排驱压力大,毛管中的地层水被驱替不充分而遗留在微小的孔喉中,容易导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图9为离心法测定束缚水饱和度与核磁共振T2几何平均值关系图.一般而言,T2几何平均值可以刻画储层的孔隙结构,其值越大,代表孔隙结构越好.分析图9可知,束缚水饱和度与T2几何平均值呈负指数关系,即T2几何平均值越小,束缚水饱和度越高.图6 低阻油层的孔喉分布特征Fig.6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pore throat size of low-resistivity reservoir图7 排驱压力与平均孔喉半径的关系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placement pressure and average pore throat radius图8 微孔结构的束缚水饱和度特征Fig.8 Characteristic of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in micropores图9 束缚水饱和度与T2几何平均值关系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and T2 geometric average value4 高束缚水饱和度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4.1 束缚水饱和度与电阻率的关系束缚水的导电能力取决于3个因素:①束缚水饱和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②束缚水矿化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③束缚水如果相互沟通成一完善的导电网络,则导电能力越强.J组低阻油层的束缚水饱和度平均高达70%以上,地层水矿化度平均为150 000 mg/L,细微孔喉多,相互连通性较好.在高束缚水饱和度情况下,四通八达的导电网络可导致储层电阻率大幅度降低,减小油层与水层的电性差异而形成低阻油气层.图10为A油田J组油层岩心样品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图,图11则是邻近的B油田相同层位油层岩心样品的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图.A-14样品的孔隙度为27.24%,而B-2的孔隙度为26.76%,实际的测井电阻率分别为0.79 Ω·m 和31.5 Ω·m.从压汞曲线来看,A-3号储层的岩心孔喉半径小,峰值集中分布在 0.073 5 μm,孔隙结构较差;而B-2储层的岩心孔喉半径大,峰值不明显.A-14和B-2号岩心对应的束缚水饱和度分别为62.2%和14.2%.A-3号对应的储层表现为高束缚水饱和度的低阻油层,B-2号对应的储层表现为正常高阻油层.束缚水饱和度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较明显(表3).图10 A-14岩样压汞曲线及孔喉分布Fig.10 Mercury intrusion curve and pore throat size distribution of A-14 rock sample图11 B-2岩样压汞曲线及孔喉分布Fig.11 Mercury intrusion curve and pore throat size distribution of B-2 rock sample表3 束缚水饱和度与电阻率的关系Tab.3 Relationship between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and resistivity样品号孔隙度/%平均孔喉半径/μm束缚水饱和度/%深侧向电阻率/(Ω·m)储层性质A -14 27.24 0.155 62.2 0.79低阻油层B -5 26.76 1.118 14.2 31.5高阻油层4.2 低阻油层的导电模型及数值模拟假设岩石骨架和油都不导电,结合双水导电模型和双孔介质模型[11],建立了J组储层导电模型,在束缚水饱和度为20%~100%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以反映不同束缚水饱和度对低阻油层电阻率的影响(图12).图12 J组储层导电模型Fig.12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odel of J Formation推导地层电阻率公式为式中:Rt、Rwb、Rwf分别为地层电阻率、束缚水电阻率和自由流体电阻率,Ω·m;Swt、Swb、Swf分别为总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自由流体饱和度,%;φt,φf分别为总孔隙和自由水孔隙度,%;Cf为自由流体电导率,S/m;b,n,m 为岩电参数,无量纲.其中,24℃ 时的地层水电阻率计算公式为式中:PWN和RWN分别为24℃ 时地层水总矿化度(NaCl,mg/L)和地层水电阻率(Ω·m).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计算公式为式中:RW、RWN分别为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和24℃ 时地层电阻率,Ω·m;t 为地层温度,℃.设定地层水矿化度为150 000 mg/L,从图13所示的不同束缚水饱和度的电阻率模拟结果来看,随着束缚水饱和度的增大,电阻率值呈指数规律衰减.当束缚水饱和度介于60% ~100%,孔隙度介于15%~30%时,电阻率值变化范围为0.422 2~5.002 0 Ω·m,电阻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J组储层呈显著低阻特征,这与实际测井测量的储层电阻率在5 Ω·m之下符合.图13 束缚水饱和度与电阻率交会图Fig.13 Cross-plot of irreducible watersaturation and resistivity电阻增大率直接反映储层是否为低阻油层.在J组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5.0%,纯油层的平均束缚水饱和度为70%的情况下,数值模拟了束缚水饱和度与电阻增大率的关系(图14).根据图14所示的模拟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当束缚水饱和度小于50.0%时,电阻增大率RT/R0值大于4;②当束缚水饱和度介于50% ~70%时,电阻增大率大大降低,油水层差异减小,油层可表现出低阻特征;③当束缚水饱和度大于70%时,电阻增大率RT/R0值小于2,油层为低阻油层.由此可以得出:J组是典型的低阻油层,高束缚水饱和度是低阻油层的直接成因.图14 束缚水饱和度与电阻增大率交会图Fig.14 Cross-plot of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and increasing rate of resistivity5 结论(1)大量的核磁共振、压汞及相渗实验数据表明,J组油层的平均含水饱和度高达70%以上.(2)储层颗粒细、水膜厚度大、孔隙结构差是导致J组高束缚水饱和度的主要因素.(3)高矿化度的束缚水具有较好的导电能力,J组油层随着束缚水饱和度的升高,电阻率降于5 Ω·m,符合实际测井结果.(4)电阻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J组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形成油层低阻的主控因素.参考文献:[1]田亚铭,施泽进,李庭艳,等.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碳酸盐胶结物特征与成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3):26-31.TIAN Ya-ming,SHI Ze-jin,LI Ting-yan,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e carbonate cements of Chang 8 member in Jiyuan area,Ordos Basin [J].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1,26(3):26-31.[2]杜旭东,顾伟康,周开凤,等.低阻油气层成因分类和评价及识别[J].世界地质,2004,23(3):255-260.DU Xv-dong,GU Wei-kang,ZHOU Kai-feng,et al.Genetic classification,evalu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low resistivity pay zone[J].World Geology,2004,23(3):255-260.[3]孟繁星,向芳,李凤杰,等.姬塬油田长9层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4):7-18.MENG Fan-xing,XIANG Fang,LI Feng-jie,et al.Diagenesis and pore evolution of Chang 9 reservoir in Jiyuan Oilfield[J].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2,27(4):7-18.[4]李荣西,段立志,张少妮,等.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形成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4):364-372.LI Rong-xi,DUAN Li-zhi,ZHANG Shao-ni,et al.Review on oil/gas accumulation with low permeability in Ordos Basi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2011,33(4):364-372.[5]吴金龙,孙建孟,耿生臣,等.低电阻率油气层宏观地质影响因素与微观机理的匹配关系[J].测井技术,2005,29(5):461-464.WU Jin-long,SUN Jian-meng,GENG Sheng-chen,et al.Interaction between geologic genesis and micro-geological causes in low-resistivity pay zones,Shengli Oilfield[J].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05,29(5):461-464.[6]陈学义,魏斌,陈艳,等.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J].测井技术,2000,24(1):55-59.CHEN Xue-yi,WEI Bin,CHEN Yan,et al.Genesis of conductive reservoir in the bleach zone of Liaohe Oilfield and its fine interpretation[J].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00,24(1):55-59.[7]回雪峰,吴锡令,谢庆宾,等.大港油田原始低电阻率油层地质成因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4):329-332.HUI Xue-feng,WU Xi-ling,XIE Qing-bin,et al.The geologic genesis of original low resistivityoil reservoirs in Dagang Oilfield[J].Progress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2003,26(4):329-332.[8]谢然红.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J].测井技术,2001,25(3):199-203.XIE Ran-hong.Log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oil& gas formation with low resistivity[J].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01,25(3):199-203.[9]胡英杰,毛志强.塔里木盆地低阻油层阳离子交换量及含油饱和度评价[J].测井技术,2000,24(6):407-409.HU Ying-jie,MAO Zhi-qiang.Evaluation of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nd hydrocarbon saturation of the low resistivity pay zone in Tarim Basin[J].Well Logging Technology,2000,24(6):407-409.[10]廖明光,唐洪,苏崇华,等.W低阻油藏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及对低阻油层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10,32(4):353-359.LIAO Ming-guang,TANG Hong,SU Chong-hua,et al.Genesis of high immobile water saturation in the 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J].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2010,32(4):353-359.[11]李长喜,唐良民,周灿灿,等.欠平衡条件下深侧向测井响应校正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6):736-741.LI Chang-xi,TANG Liang-min,ZHOU Can-can,et al.A correction method of deep laterologresponses under under-balanced logging conditio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8,35(6):736-741.。
M油田低阻储层的成因机理研究摘要:影响低阻储层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总体上可分为5类,包括不动水饱和度高、粘土附加导电性、泥浆侵入、砂泥岩薄互层及油水层矿化度差异[1]。
M油田出现了大量的低阻油气层,在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M油田低阻储层的成因主要是极高矿化度地层水、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和砂泥岩薄互层。
关键词:低阻储层四性关系成因类型低阻油气层的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差异小或者低于围岩的电阻率,因此会给油气层识别与评价带来极大的困难。
M油田大范围出现了低电阻率油气层,为了有效的识别和正确的评价低阻储层,有必要对低阻储层的特性和低阻储层低电阻率成因机理作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低阻储层特征分析1.1 储层岩性特征M油田的目的层主要为K组,根据岩心和录井资料的分析可知K组储层岩性主要是细砂岩-粉砂岩。
通过对薄片资料的分析,研究区K组储层岩石主要表现为石英类砂岩含量高,含有部分次生石英,而岩屑含量少,长石含量为零的特点。
粘土矿物含量较少,硬石膏和白云石含量在有些层段发育,还有很少量磁铁矿和黄铁矿等。
M油田K组储层以灰白色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少量浅棕色砂岩;胶结程度好,含泥质、硅质胶结物;碎屑颗粒分选好—中等,磨圆为次圆状一次棱角状,分选好一差不等。
1.2 储层物性特征M油田K组储层的物性资料共有170个样品点。
总体上K组储层物性较好,属低中孔低中渗储层。
K组储层孔隙度为0.97~14.79%,平均为9.07%,其中6~14%占样品总数的76.32%;渗透率为0.014~491.828mD,平均为78.181mD,其中0.01~1mD占28.95%,1~10mD 占18.42%,10~100mD占28.95%,100~491.828占23.68%。
1.3 储层含油性特征储层的含油性是储层含油饱和度的定性描述,含油级别高低反映了含油饱和度的变化。
据本区岩心、录井资料统计,含油显示主要是在K组,为金黄色的荧光。
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技术摘要: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油层。
传统的测井解释方法不能有效地识别和定位这类油层。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测井解释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以提高解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双显微解释技术和定量解释技术。
本文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各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该技术前景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技术;双显微解释;定量解释1、绪论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具有独特的特征,具有很弱的气体吸附和低阻的油水界面,通常被称为“峰末”层。
这类油层对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勘探作业中最具挑战性的油层,但它们往往极难被一般测井解释方法成功定位。
一般来说,解释结果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如油藏地质条件、测井参数测量精度等)的影响,而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又具有特殊的测井参数,使得传统的测井解释方法不能有效地识别和定位这类油层,严重影响油气勘探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测井解释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以及针对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的专项技术,以提高解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双显微解释技术和定量解释技术。
2、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是一种利用测井参数进行油层定位的技术,是传统测井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测井参数的相关性、空间分布等特点,或者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利用测井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有助于定位油层位置及其相关物性参数(如饱和度、含水率等)。
目前,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已经成熟,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中,特别是对比传统解释技术,地面测井参数解释技术可以更准确、更有效地定位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从而更好的支撑油气勘探开发的决策。
油层堵塞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04-16T14:34:53.94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5月作者:刘霞李月茹[导读] 油层堵塞是指脏物堵塞地层孔道,造成油藏渗透性的损害,是油井产能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油田开发是相当不利的。
胜利采油厂刘霞李月茹摘要:油层堵塞是指脏物堵塞地层孔道,造成油藏渗透性的损害,是油井产能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油田开发是相当不利的。
它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造成油层堵塞的各类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对策,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和采收率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油层堵塞,原因分析,治理对策在生产过程中,油层堵塞是一个普遍面临的问题,每年还有大量的油水井因堵塞而影响生产,这种堵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各种堵塞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解除堵塞对提高产能是极其重要的。
1.油层堵塞原因分析1.1 胶质、沥青质的影响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油井产物中的胶质、沥青质附着在井壁上,或滞留在近井地带, 造成油层堵塞。
1.2 入井液的影响油井在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需要维护或措施作业,由于地层内岩石颗粒、流体成分非常复杂,外来的注入流体与地层接触会产生一些堵塞物,如钢铁的腐蚀、细菌繁殖产生的有害无机离子和细菌菌体及代谢产物,这些物质沉积在射孔炮眼周围或进入油层,使地层的渗透率大幅度下降。
1.3 注入水质的影响注水井在生产过程中,注水系统含有多种细菌,其中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是直接影响注水水质的主要细菌,其代谢产生的粘液会堵塞油层。
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能引起硫化亚铁、碳酸钙等无机沉淀物的生成,也是造成油层堵塞的原因。
另外,注入水中的杂质及注水管线和注水井管柱的腐蚀产物会随注入水一起进入地层,堵塞地层孔隙。
1.4 配伍性的影响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有可能产生硫酸钡垢和碳酸钙垢,垢物可引起油层堵塞,并且随着注入水的推进造成地层深层堵塞。
一般地,注入水和地层水成垢离子含量越高,油层结垢越严重,堵塞也就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