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梯里的秘密1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5篇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观察蚂蚁“搬食物回家”,感知蚂蚁单个搬、群体搬食物,沿途回家这一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放大镜、昆虫盒、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子、米饭、饼干、昆虫尸体、彩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找幼儿园内或园外蚂蚁较多的地方(场地宽阔、安全),能看到蚂蚁巢穴的人口。
活动前先在四周撒上蚂蚁爱吃的食物,如米饭、小果皮、饼干等。
找一找,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晨间带幼儿散步时,有意带到指定场地,让幼儿自发说出:看,有那么多蚂蚁,它们在搬东西。
激发幼儿观察兴趣。
看一看,说一说,蚂蚁怎样搬食物?(1)蚂蚁用尾部(屁股)搬的。
(2)蚂蚁用头上的须(触角)搬的。
(3)蚂蚁用手和脚一起拖的。
(4)有许多蚂蚁一起拖的。
试一试,找答案。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东西。
(1)蚂蚁用嘴巴叼住,把东西搬回家。
嘴巴有一对像螃蟹一样的大钳子,力气很大。
(2)当食物过大时,小蚂蚁会用头去碰另一只蚂蚁的头,过一会就有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食物。
(3)蚂蚁搬东西回家时,是大家排成一队,沿着原来的路回家。
画一画、说一说,蚂蚁搬食物回家。
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
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
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2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测量液体的多少,感知容积不会因其形状及液体的颜色变化而改变,初步建立守恒概念。
2、认真观察进行多角度比较,判断物体容积的大小。
活动准备:1、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每人两个(大小不同)、小盘子每人一个、量杯、颜色深浅不同的水每组两大杯。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优秀4篇)大班幼儿园健康教案篇一设计思路:大班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开始萌芽,而且我班的孩子探索的欲望比较强烈,在主题“我自己”的探索活动中,孩子对身体里心脏跳动产生了兴趣和探究欲望。
我觉得,孩子可以通过心跳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所以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选择了《幼儿科学绘本》中的“心脏”一书,本书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神奇的世界,并用有趣、形象、生动的插图来揭示科学的奥妙,于是我创设一系列的环境和材料,在各种积极的互动中,让孩子探索心跳的秘密,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绘本中关于心脏的知识点比较多,如:心脏只有一个,心脏不停的跳动、心脏的作用、心脏是不受控制的、动脉静脉、心跳的次数、脉搏、心跳的次数、心跳加速等,分析解读教材,分析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适宜幼儿的内容点,可能进行的内容点是:心脏为什么会跳动?心脏跳动的次数?心脏跳动的速度会变吗?设计活动环节。
第一环节:借助绘本直接导入,引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环节:通过小组阅读的方式,让孩子发现绘本中的已知与未知,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以及模糊点(已知与未知之间),知道他们最想了解什么,引发问题。
第三环节: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以两两合作的形式,你听听我的心跳,我听听你的心跳,通过探索发现和验证运动后心跳会加速的秘密,这是认知的挑战;探究的过程以及合作交流的乐趣是活动的能力的挑战。
以上挑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经验水平与最近发展区。
另外心跳的声音是细微的,不像外部动作那么直观,为了让孩子能较清晰地感受到心跳的感觉,在材料上我提供了听诊器,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发现、感受、学习。
第四环节:迁移回归生活。
科学探索活动很容易只关注科学概念,而忽视了它对孩子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最后环节中迁移回归孩子的生活,使活动更贴近孩子的原本需要。
让孩子知道心脏也会生病,如何保护心脏,知道适宜的运动,舒畅的心情能让心脏得到放松。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滑滑梯》含反思(精选篇)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滑滑梯》含反思 1活动目标: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车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车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活动过程: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车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车跑的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车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车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车比他的跑得快?(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车子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
“开车的司机叔叔说,在下斜坡时车开得太快会很危险得,得想个办法减慢车速,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车子开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辆小车同时滑下,看一看车子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看图由近到远观察小朋友做游戏的作文篇1:哇,今天老师带我们看了一幅超有趣的画,画里的小朋友们在玩捉迷藏呢!我就像侦探一样,从画的一角开始,慢慢观察,然后一点点往后退,就像探险一样,发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
“你们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小朋友藏在哪里了?”老师问。
小明眼睛亮晶晶的,指着画的一角说:“在那儿!藏在树后面呢!”我摇摇头,笑着说:“不对不对,你看仔细点,他的脚还露在外面呢!”小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然后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超级秘密的地方。
那个戴着蓝帽子的小朋友,他躲在一个大石头后面,只露出半个脑袋,好像在说:“快来找我呀!”我兴奋地指着画,大声说:“他在这里!他在这里!”大家都围过来,一起数:“一、二、三……”然后一起找,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老师问:“你们猜猜,那个穿黄衣服的小朋友藏在哪里了?”我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突然灵机一动:“我知道了!他躲在房子的阴影里,就像一只小猫一样,悄悄地,不让人发现。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然后一起欢呼:“找到了!找到了!”画画的小朋友真厉害,他画的游戏好像真的在我们眼前发生一样。
我就像故事里的小侦探,一点一点地解开谜题。
每次找到小朋友,都像找到了宝藏一样,心里美滋滋的。
我们还在画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事情,比如那个穿绿衣服的小朋友,他躲在花丛中,好像在和花儿说悄悄话。
还有那个戴帽子的小朋友,他藏在滑梯下面,就像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老师告诉我们,画画也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想象出好多好玩的故事。
我觉得画画的小朋友一定是个想象力超级丰富的人,他画的游戏就像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最后,我们还一起讨论了如果我们是画里的小朋友们,会怎么玩这个游戏。
我想,如果我是那个穿红衣服的小朋友,我可能会藏在老师办公室的桌子下面,然后等大家来找。
哈哈,那一定很好玩!今天的课真是太有趣了!我喜欢这种像探险一样的观察游戏。
下次,我还要继续当小侦探,去发现更多画里的小秘密。
1、清晨,太阳的第一缕光线透过厚厚的云层洒向大地,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小学的操场。
2、小学的操场是许多孩子们最爱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许多玩具和乐器,让孩子们可以畅快地玩耍和跑动。
3、除了常见的运动设施如秋千、跷跷板和蹦床,小学的操场上还有一处神秘角落——滑梯秘密角落。
4、这个角落位于操场的一角,微微隐蔽。
由于不太显眼,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发现这里的存在。
5、然而,对于那些发现了滑梯秘密角落的孩子们来说,这里可是一个绝佳的玩耍去处。
6、从外面看,滑梯秘密角落只有一个小门,走进去,你会发现这里居然藏着一座巨大的加长滑梯!
7、这座滑梯是专门为小学生设计的,既安全又好玩。
滑梯下面还有一块柔软的泡沫垫,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和跳跃。
8、但是,滑梯秘密角落的惊喜并不止于此。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隧道!
9、隧道并不大,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
他们可以在里面自由穿梭,就像进入了一座神秘的洞穴。
10、除了滑梯和隧道,滑梯秘密角落里还有一些小游戏,比如投篮游戏和踢球游戏等,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和娱乐中找到平衡点。
11、滑梯秘密角落是小学生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这里不仅可以放飞自我的玩耍,同时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创造力。
12、这个角落虽然微小,但它却承载了小学生们最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和探索,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
13、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小学生,不妨来到操场的一角,找到滑梯秘密角落,体验一下这里的乐趣和惊喜吧!。
欢乐滑滑梯大班安全教案活动目的:1、教育幼儿外出旅行跟着大人、注意交通安全,注意旅行的安全。
2、教育幼儿不买三无食品、不玩火、不到河边玩耍。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明天是什么节日?国庆中秋节到了,我们幼儿园要放长假,小朋友们在长假里,出外游玩千万要注意安全,在家里玩的孩子也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哪些安全呢?二、交通安全要注意1、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小朋友去大街上玩,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要怎么样注意安全?、你们的爸爸妈妈会开小汽车吗?那我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喝了酒不能开车,平时开车也不能开太快,注意交通信号灯。
3、假日里无论是超市、旅游景区的人都很多,如果你们到这些地方玩的话,一定要注意跟紧打人,不能和大人走散了,如果你在外面走丢了,找不到大人了,你会怎么办?三、关于防火的安全教育教师:小朋友,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有的小朋友家里会点蜡烛,小朋友能不能去玩点燃了的蜡烛呢?教师:火是很危险的东西,你们看这张图片就是一个小朋友再家里玩蜡烛,一不小就把房子都烧掉了。
教师:过节时我们还会玩烟花,小朋友年龄还很小,能不能像这个小朋友一样,一个人玩烟花呢? 教师:秋天来了,天气变的很干燥,你们看,这些人在森林和草地上烧烤,他们做的对不对呢? 教师小结:我们在家里不可以去玩火,因为火是很危险的东西。
四、关于食品安全说说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吗?大家喜欢吃的东西真是各式各样,那是不是所有的食品对我们人体都有好处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走进食品王国,来学习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小知识。
视频引入垃圾食品瞧,这是什么?好吃吗?这好吃的辣条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了这段视频,谁有话要说?原来这美味的辣条背后藏着这么可怕的秘密。
看来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吃的,有些食物虽然好吃,但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介绍垃圾食品生活中,我们把像辣条这样对身体有害的食品称之为“垃圾食品”。
你还知道哪些垃圾食品?平时喜欢吃这些东西吗?但是这些食品很不卫生,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很大。
参考答案(本处仅提供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准备单元 水滑梯的秘密一、1.B 2.A 3.C 4.C 二、分析、比较、推理、概括高低、轻重控制变量表格记录统计图表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1 显微镜下的细胞二、1.C 2.A 3.A 4.B2 发面的秘密二、1.C 2.B 3.B 4.C 5.A三、1.需要 生物的生长需要空气2.3.要点:面团的大小,空隙的多少。
3 发霉的馒头二、1.B 2.A 3.C 4.C 5.C三、1.保持干燥,可脱水、通风、使用干燥剂。
减少食物和空气中的水分,阻止霉菌繁殖。
2.低温保存。
目的是降温减慢繁殖速度。
3.真空包装。
目的是隔绝氧气,阻止霉菌繁殖。
4.食品袋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
隔绝氧气,阻止霉菌繁殖。
5.高温蒸煮。
杀灭霉菌,阻止霉菌繁殖。
6.晾晒,减少水分。
阻止霉菌繁殖。
7.及时食用,缩短存放时间。
避免接触霉菌、发霉。
8.科学使用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写出其中4种即可)4 不一样的“感冒”二、1.C 2.A 3.B 4.A 5.C 6.B三、1.当身体出现咳嗽、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全身乏力、头痛、发热等症状时,可以判断为感冒了。
2.戴上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病毒传播。
室内通风。
及时就诊,按照医生要求接受治疗。
3.勤洗手、去人多的地方时戴口罩,避免接触病毒而引发感冒。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多运动、多喝水,提高自身免疫力。
5 疫情与防护二、1.C 2.C 3.B 4.A 5.C三、1.略。
2.略。
单元回顾与检测一、二、1.C 2.A 3.B 4.C 5.A 6.C 7.B 8.B三、23145四、略。
第二单元 循环的水1 雾和云二、1.B 2.B 3.C 4.A三、车内侧。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较冷的车玻璃,内侧形成薄雾。
2 雨和雪二、1.A 2.C 3.B 4.C 5.C3 霜和露二、1.C 2.B 3.A 4.B 5.C三、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二、1.C 2.C 3.B 4.C 5.B三、1.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2.F、B 3.C 4.地下河四、略。
三年级科学实验计划(全学年)一、课标要求:教材以学生科学探究为核心,通过“科学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围的科学。
“我们怎么知道”在这里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与感知“水的科学单元”通过以物质世界中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入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质世界。
,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通过对天气观察进一步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和认识空气的有关用途和性质。
以及空气对我们人类生活的用途和意义。
从而让学生走近科学感知科学,科学方法掌握技能,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体验过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让学生认识科学、掌握科学、探究科学、设计了“用感官判断玩具的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它们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在培养学生方面层次性强,较好的树立了开放教学观念,科学课不仅局限于教室,而是将学生领入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重要的是他们对科学这个词有着神秘感,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三年级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高年级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目标: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小班户外滑滑梯观察记录20篇小班户外滑滑梯观察记录(一)观察日期:[具体年月日]天气情况:晴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滑梯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内容:孩子们排队来到滑梯区,小明第一个冲到滑梯前,准备往上爬。
这时,老师提醒要排队,小明有些不情愿地站到队尾。
轮到小红滑时,她小心翼翼地坐在滑梯顶端,双手紧紧抓住两边扶手,慢慢往下滑,脸上满是紧张又兴奋的表情。
滑下来后,她开心地跑向队尾,还和旁边的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好刺激呀!”分析:小班幼儿刚接触滑梯,规则意识较薄弱,像小明看到滑梯就想立刻玩耍,不过经过老师提醒能遵守排队规则,说明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小红谨慎的滑行动作,体现出这个年龄段孩子对新事物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而分享感受则反映出他们渴望交流、表达的欲望。
小班户外滑滑梯观察记录(二)观察日期:[具体年月日]天气情况:多云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滑梯区观察对象:小班幼儿若干观察内容:在滑梯旁的楼梯处,几个小朋友挤在一起,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都想第一个爬上滑梯。
突然,小辉被推倒在地,开始大哭起来。
老师迅速过来查看,原来是小辉前面的小宇着急往上走,不小心推到了他。
小宇见状,有点慌张,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分析:幼儿在争抢滑滑梯过程中,缺乏自我控制和保护能力,不懂得如何有序地通过狭窄空间,容易因着急而发生推搡行为。
小宇推倒小辉后的慌张反应,表明他并非故意为之,只是还没有学会在意外发生时如何应对,此时老师及时介入引导很关键。
小班户外滑滑梯观察记录(三)观察日期:[具体年月日]天气情况:阴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滑梯区观察对象:小班的几个孩子观察内容:今天的滑梯区多了一些玩具小汽车,小佳滑下来后,没有马上回到队尾,而是拿着小汽车坐在滑梯底端玩起来。
后面排队的小朋友着急地喊:“小佳,快让开,我们要滑啦!”小佳充耳不闻,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游戏里,直到老师走过去提醒,她才起身,有些不情愿地把小汽车放到一边,重新排队。
【导入】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评论(0)
1.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滑梯)喜欢玩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朋友滑滑梯的场景,让我们一起重温那美好的时光。
(播放视频)
2.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他们玩的多开心!
预设2:有人滑得快,有人滑得慢。
……
师:小小滑梯,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其实它里面还蕴藏了很多科学道理呢,你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研究《滑梯里的奥秘》(板书课题)。
3.关于滑滑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1:为什么有人滑得快,有人滑得慢?
预设2:怎样滑会更快?
……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有很有研究价值,其实,这都与一种力有关(板书:摩擦力)。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认识摩擦力评论(0)
1.初步感受摩擦力
什么是摩擦力呢?请同学们动手和老师一起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把你的右手放在桌子上,慢慢的向前滑动,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结:其实我们感受到的阻碍手向前滑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课件出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阻碍滑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我们在玩滑梯时,滑梯和我们之间就存在摩擦力。
)
有的孩子会说,滑梯面、桌面这么光滑,哪来的摩擦力呀?其实不然,在放大镜下观察,再光滑的表面也是凹凸不平的,这就是产生摩擦力的原因。
3.体验摩擦力有大有小
(1)再来感受一下,让你的右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到摩擦力了吗?再用你的左手按压着右手,再向前运动。
与刚才相比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摩擦力会变大呢?
小结:在这里手对桌面的压力不一样,第一次手对桌面的压力小,第二次又加上了左手对桌面的压力变大了,所以摩擦力也变大了。
(2)再找一个同学来感受一下,让这把凳子分别在地面上、地毯上滑动,感受一下,两者有什么不同?
这是同一把凳子呀,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样的呀,为什么摩擦力也有大有小?
小结:对,刚才这个孩子提到的地面、地毯之类的,它们都是接触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活动3【活动】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评论(0)
(一)提出猜想
1.师:在刚才的体验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摩擦力,而且感受到了摩擦力有大有小。
那请同学们大胆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出示课件)
请小组内交流一下。
2.师:谁先来说一下你的猜想?
预设1:可能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系。
(可能有什么关系?)
预设2: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系。
(可能有什么关系?)
师随即板书: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
度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猜想都很好,都可以做小科学家了!今天,我们就对这两个猜想进行研究验证。
(出示课件:1.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2.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
(二)制定实验方案
1.师:有了猜想,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呢?(实验)对!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工对这两个猜想进行研究,哪个小组研究第一个猜想?哪个小组研究第二个猜想?
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得有安排,有计划,实验探究更是如此,所以设计好实验方案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设计、交流。
(课件出示)设计方案: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1)你们组的猜想是:摩擦力大小与有关。
可能有什么关系?
(2)需要哪些器材?
(3)你们组准备怎样做?
(4)每次试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2.下面请小组讨论,针对自己的猜想,制定实验方案,现在开始吧!
(小组制定实验步骤,教师巡视指导,大约3分钟后,学生汇报实验步骤)
3.哪一小组先来说说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针对这个猜想其他小组有要补充的吗?有没有疑问?
老师有个疑问,在这个实验中改变了什么?保持不变的是什么?像这样的实验方法在科学上叫“变量控制法”, “变量控制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的实验方法,在研究中我们经常用到。
4.另一个实验方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针对这个猜想其他小组有要补充的吗?有没有疑问?
(三)实验验证
1.大家制定的实验方案都特别棒,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了。
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出示)
(1)测力时应让盒子匀速运动;
(2)每次测完后测力计指针要归零;
(3)测力计要和桌面平行,不碰到桌面;
(4)测量时可以测2-3次,取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科学性。
2.记清楚了吗?小组长分好工现在开始实验吧!
(四)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1.刚才各小组进行实验时都非常的有序,说明我们的科学素养都很棒!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注意汇报时要说清以下三点:
(1)你们组验证的猜想是什么?
(2)实验数据是多少?
(3)通过分析数据总结出的结论是什么?
其他组的同学注意听,看你有没有补充的,汇报完后你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
2.师:同意他们组的结论吗?
(出示课件)
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活动4【练习】走进生活,自主运用评论(0)
1.游戏“坐式拔河”
(1)听清游戏规则:分别请两位同学坐在布垫、塑料垫上拔河,猜一猜谁会赢?
是这样吗?为什么?(预设:布垫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不容易移动。
)
那我就找两个孩子来现场拔河。
(找体重相当的两个人)谁来当裁判?其他同学充当啦啦队。
(2)同学们猜的都很对,都能学以致用了。
老师想让坐在塑料垫上的同学赢,怎么办?(预设:找体重大的同学增加压力,增大摩擦力)
(3)请出我们班的重量级人物坐在塑料垫上,他自己选个对手坐在布垫上,现场拔河。
(4)小结:在拔河时想要取胜就要增大摩擦。
2.在我们的生活中,摩擦无处不在,它既可爱又可恨。
需要时,人们设法增大它,不需要时,人们就设法减小它。
谁来举出生活中增大摩擦的例子?
减小摩擦的例子又有哪些?
活动5【讲授】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评论(0)
1.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中本节课已接近尾声,你有哪些收获?
一个滑梯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看来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积极探索,乐于合作,更多科学奥秘会被我们一一揭穿。
2.其实啊!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知识在“摩擦学”中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奥秘有待我们以后去探索,把我们的科学精神延续到底!OK?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