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测量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1、工程测量规范第2.1.8条: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第2.4.10条:普通钢卷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注:s为转点桩至中桩桩位的距离(m).第5.2.19条中桩高程测量,应布设附和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50√Lmm.。
第7.2.13条建筑物的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分别不舍一级或二级控制第7.3.1条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一、总平面图;二、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三、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平面图;四、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五、设备的基础图;六、土方的开挖图;七、建筑物的结构图。
第7.4.1条灌注桩应根据设计的数据进行定位测量,其定位误差,不宜大于5cm。
当精度要求较高,需建立灌注桩举行控制网时,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4.1的规定。
第2.1.11导线和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第7.2.8定线、拨地测量的校核限差第7.4.2山地线路导线测量的的主要技术要求第7.4.8纵、横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断面测量(即中平测量)应逐点附和于基平测量水准点上,按图跟水准测量(包括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要求沿中线逐桩进行,并检查里程桩号。
相临水准点高差与纵段检测的较差,不应超过2cm.设计所依据的重要高程点位如铁路轨顶、桥面、路中、下水道井底与坑深测高点灯影按转点施测。
水准点和赚点的读数取值毫米,各中视点的读数则取至厘米。
2横断面测量的宽度应能满足需要。
横断面的方向,在直线部分应与中线垂直,再去线部分应在法线上。
作业过程中,是横向地形变化在不影响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可适当的增减断面数,加测断面时应在中线上补桩号及高程。
旧路展宽和排水沟等工程,可选有代表性的位置施测横断面。
3在测量横断面时,应根据不同工程的需要测出横向遇到的建筑地坪、各街巷与单位出入口地面、地下室采光口的窗台、地下管线检修井井盖、进出水口、不同路面结构界限、沿岸水工建筑物顶面等处高程。
第一篇城市勘察1 城市测量1.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1.3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组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网则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当需布设一等网时,应另行设计,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2.1.4 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
2.1.5 城市平面控制网未能与国家三角网联结,或联测国家点确有困难时,应在测区中央附近采用GPS 定位或测定天文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定向依据。
2.1.6 城市平面控制网观测成果的归化计算,应根据观测方法和成果使用的需要,采用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或继续沿用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1.9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等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9的规定。
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92.1.10 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2、各等级边角组合网中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
边角组合网边长和边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1.10附录A 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A.0.1 1980西安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2882m扁率α=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8499959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50181947A.0.2 1954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245m短半轴b=6356863.0188m扁率α=1/298.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3421622966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8525414683A.0.3 WGS-84大地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6378137m短半轴b=6356752.3142m扁率α=1/298.257223563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7999013第二偏心率平方e’2 =0.006739496742232.2.7 各等级控制点均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
市政道路测量要求一、测量技术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环保部颁“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K0+000~K4+918.503,全长4918.503米三、平面测量: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
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
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及河塘。
四、纵断面测量:测出道路各中桩的高程,地形变化点、各现状路口中心及与现状河道相交处应加桩,河塘应测出淤泥的深度。
与已建道路分界处必须加桩,并在测量成果中注明。
提供纵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高程20…… 2.35 ……40…100 3.50五、横断面测量:测出各中桩处的横断面,测量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20米,亦可测至围墙、房屋、驳岸等建筑物边,老路的宽度在横断面上反映,现状河道的驳岸线也应在横断面上反映。
横向有河塘的段落应测出河塘深度。
提供横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中心标高与中桩距离与中桩高差200 3.32 -20 0.024 … -5 0.02 0 0 5 0.1 … 20 0.15 300 3.30 -20 0.024 … -5 0.02 0 0 5 0.1 … 20 0.15 …………六、临时BM点布设:BM点的位置设在路幅范围以外。
七、对转角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八、交叉口老路测量分中定出已建道路中心线,并测出交叉口中心两侧各100米范围沿老路中心测一条纵断面,测点间距10米。
九、对控制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十、提交成果提供道路中线、路网关系图、纵断面、横断面、散点标高、水准点、点之记等测量资料书面成果(数据成果)和磁盘文件。
十一、测量精度及成果资料应符合有关《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附件:平面图一份 1:1000。
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500_1:1000_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17房产测绘《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96.1—2000;北京-《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B11T661-2009;国家及本市发布的相关文件地籍测量《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_1008-2007《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试行)》自然资源部201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变形监测《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建设工程第三方监测技术规程》DB11T 1626-20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GB 50497-201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基坑支护方案》设计要求规划监督《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 339-2016符合规证及附图要求,对规划监督精度的基本要求:其他常用规范:《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73-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2009-201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DB11T407-2017;《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 339-2016;《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11T316-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设工程第三方监测技术规程》DB11T 1626-2019《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中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基坑支护方案》《工程地质技术报告》《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设计书一、概况(一)主要工作量1、二级GPS点6点2、1:10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约2.9km2(二)地理概况二、作业依据(一)《城市测量规范》(CTJ8-99(以下简称《规范》)。
(二)《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TJ73-97(以下简称《规范》)。
(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四)《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18316-2001。
(五)经审批后的《项目技术设计书》。
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控制测量(一)二级GPS测量1、二级GPS布网则在四等GPS的基础上,采用混合连接形式组成网。
2、GPS点位应选择便于安置接收机和操作观测,视野应开阔。
环视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0,距离高压线应大于100m。
同时附近不应有强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3、GPS点位埋石应选在基础稳固、土质坚实的地上或较高稳定的建筑顶上(若布设在房顶、应去掉隔热层埋设在屋顶面上),以便长期保存,点位至少保证有两点相互通视。
标石制作规格按相关要求执行。
4、GPS点号以ZQ01,ZQ02……ZQ0N依次编号,并制作点之記。
5、采用经计量单位检定合格且精度高于10㎜ppm×D的三台套以上单频接收机同步观测一组卫星,采用静态测量方法。
6、测区概略定位解的取值为东经119018/北纬260。
作业前按要求编制GPS卫星历预报表,选择最佳的观测卫星以及观测时间段,以保证观测质量,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1-1:表1-17、作业前应对光学对点器进行校正,测站应严格对中和整平。
天线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天线高度观测前后应各量取一次,读至1mm,两次量取高差之差应≤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度,记录在手簿中。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手簿备注栏中。
8、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人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记录情况等。
市政道路测量要求一、测量技术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环保部颁“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二、测量范围:本次测量范围:K0+000~K4+918.503,全长4918.503米三、平面测量: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
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
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及河塘。
四、纵断面测量:测出道路各中桩的高程,地形变化点、各现状路口中心及与现状河道相交处应加桩,河塘应测出淤泥的深度。
与已建道路分界处必须加桩,并在测量成果中注明。
提供纵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高程20…… 2.35 ……40…100 3.50五、横断面测量:测出各中桩处的横断面,测量宽度为中心线两侧各20米,亦可测至围墙、房屋、驳岸等建筑物边,老路的宽度在横断面上反映,现状河道的驳岸线也应在横断面上反映。
横向有河塘的段落应测出河塘深度。
提供横断面磁盘数据文件格式如下:桩号中心标高与中桩距离与中桩高差200 3.32 -20 0.024 … -5 0.02 0 0 5 0.1 … 20 0.15 300 3.30 -20 0.024 … -5 0.02 0 0 5 0.1 … 20 0.15 …………1六、临时BM点布设:BM点的位置设在路幅范围以外。
七、对转角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八、交叉口老路测量分中定出已建道路中心线,并测出交叉口中心两侧各100米范围沿老路中心测一条纵断面,测点间距10米。
九、对控制点、临时BM点均应固定并作好点之记。
十、提交成果提供道路中线、路网关系图、纵断面、横断面、散点标高、水准点、点之记等测量资料书面成果(数据成果)和磁盘文件。
十一、测量精度及成果资料应符合有关《城市测量规范》要求。
附件:平面图一份 1:10002。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缩略语 (2)5 控制测量 (2)6 结构边线、用地范围测量 (4)7 界标测设 (5)8 成果资料整理与质量检验 (5)附录A(资料性附录)保护区界标参考样式 (7)附录B(资料性附录)警示公告牌示意图 (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天路通工程勘测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快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海志、李丞鹏、李响、董品贵、宋超、赵力、羊远新、陈大勇、陈俊海、汤发树、刘奂遐、王思锴、刘兵、马全明、张蕴明、杨微波、王尚、韩志晟、张伟、杜明义、邱东伟、王宁、张振营、张跃龙、付超、王罡、李强、刘通、陈艳红、刘君伟、庞雷、姚陪军、孙愿平、张立伟、王珍、任小强、孟勇飞。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的控制测量、结构边线、用地范围测量、界标测设、成果资料整理与质量检验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测量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503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H/T 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DB11/T 110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城市测量规范
城市测量规范--PDF格式
书名: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著译者: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号:CJJ8-99
出版日期:1999-6-1
印刷日期:
15112.9303
32开
334页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城市平面控制测量;3.城市高程控制测量;4.城市地形测量;
5.城市航空摄影测量;
6.城市地籍测量;
7.城市工程测量;
8.数字化成图;
9.城市地图制图;10.城市地图
制印。
1总则
2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3城市高程控制测量
4城市地形测量
5城市航空摄影测量
6城市地籍测量
7城市工程测量
8数字化成图
9城市地图制图
10城市地图制印
附录A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附录B各等平面控制点觇标
附录C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标志、标石及其造埋的规格
附录D光学经纬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附录E方向观测法度盘位置表附录F测距边边长的高程归化计算附录G各等高程控制点标志、标石及其造埋的规格附录H水准仪系列的分级及基本技术参数附录J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附录K布设地面标志的要求
附录L控制像片整饰格式
附录M调绘像片整饰格式
附录N市政工程测量纵断面图图标格式附录P地下管线图图式
附录Q地下人防工程图图式
本规范用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