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

一、护理评估

【术前】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女性患者了解月经史。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3、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丙肝抗体,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能否进入临床路径。

4、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评估患者的肛门情况及肠道清洁度。

【术后】

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生理舒适度。

3、及时评估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1)出血患者有无黑便、便血等症状,有无生命体征的变化。

(2)穿孔注意腹痛、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和患者神志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术前】

(1)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核实患者或家属是否签署内镜治疗同意书。

(2)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等常规检查。

(3)术前两天进少渣半流质,术前一天进流食,手术当日禁食。

(4)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根据预约单上肠镜检查的时间,指导患者按时间正确服用泻药。上午检查者服用泻药的时间为:前一日 19:00、当日 5:00; 下午检查者服用泻药时间为当日 5:00、8:00。口服 20%甘露醇 500 毫升(肠道治疗者禁用)或口服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1000 毫升,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根据大便的情况评估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如效果不满意,及时行清洁灌肠,直至排出的大便为清水样。

(5)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的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一包放入专用纸杯中,加温水至 1000 毫升刻度,充分溶解,一小时内服完。

【术后】

1、禁食 24 小时。

2、卧床休息 24 小时,2 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术后出血。

3、保持大便通畅,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听取患者的主诉,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术前禁食 12 小时,术后常规卧床休息、禁食水 24 小时,若无异常,可从流食逐步过渡到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2、若患者腹胀明显,可用热水袋热敷或按摩腹部,促进肠道气体排出。保持大便通畅。

3、指导 3 个月后复查肠镜。

四、注意事项

1、禁用甘露醇作肠道准备工作,服用合爽时,指导患者来回走动并轻揉腹部,以缩短排泄时间,减轻腹胀。

2、术后 2 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如患者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时,应考虑有出血、穿孔情况。如发生肠穿孔,应立即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腹腔镜脾切除术(一)

腹腔镜脾切除术(一)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一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OS)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O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 一、LS的适应证 目前LS最多用于ITP的病人,原因是①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也是ITP病人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重要脏器,ITP病人脾切除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血小板可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②LS比较适合用于脾脏大小正常(长径<11cm)或仅轻、中度增大的病人,而ITP病人的脾脏多为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符合LS的条件。LS也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大量溶血造成胆红素代谢障碍,病人常伴发胆囊结石,Barry〔1〕报道了对两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同时行LS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病例;LS也可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和分期;此外LS还应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毛细胞白血病、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镰状细胞贫血、β地中海贫血、Wiskoct-Aldrish综合征〔4〕、脾脓肿、脾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脾亢〔5〕等疾病的治疗。 二、LS的禁忌证 LS的绝对禁忌证为难以纠正的凝血机能障碍以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2〕。相对禁忌证为脾脓肿、脾动脉瘤、合并腹水〔5〕、巨脾(长径>20cm)、何杰金氏病合并脾门淋巴结肿大〔3〕、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以及高度肥胖。合并门脉高压的病人因脾脏血流量增大,又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使脾切除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故门脉高压症被列入禁忌证。多数作者将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列入LS的绝对禁忌证,目前仅有1例对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人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报道〔6〕。 三、LS的术前准备 脾脏血运丰富,血供复杂,拟行脾切除术的血液病病人又常合并血小板减少,因此脾切除过程中一旦发生大出血较难控制,LS时止血较OS更困难,因此LS术前除备足血液外,术中要保证术者随时可获得转开腹手术所需的器械:术前3~5天予病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术中术后出血〔7〕对难以纠正的血小板减少病人术前用血浆置换法可提高血小板数量〔5〕;术前2周给病人注射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这一术前准备尤其适用于婴儿、患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和患肝病或淋巴瘤的成人〔8〕;对巨脾的病人,LS术前可应用脾动脉栓塞术,使脾脏体积缩小、以减少术中出血〔9〕。 四、LS的操作方法 术前置胃管胃肠减压,减小胃的体积,利于腹腔镜下观察。全麻后病人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可使胃靠自身重力向右向下牵拉,利于显露脾胃韧带和脾门区。所谓“悬吊脾”〔10〕技术的关键就是病人取右侧卧位同时左臂上抬,这样可较好地显露“悬吊”于膈上的脾。术者和第二助手站在病人右侧,第一助手站于病人左侧。John〔5〕主张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因为这种体位对右利手的术者来说手术操作更方便。多数作者采用5mm、10mm、12mm的套管针在腹壁上打4~5个孔,打孔部位分别为:一个位于脐周,用来插入腹腔镜镜头(25°〔2〕、30°〔4,5〕、45°〔3〕);二个位于左中上腹、左肋缘下(两者间距至少为12cm〔5〕),用于分离、切断血管等主要操作;另一个或二个位于剑突下及剑突与脐连线上(或稍偏左),主要用于牵拉胃和结肠,协助显露术野。建立人工气腹后插入腹腔镜,也可先插入腹腔镜后再建立人工气腹(气压2kPa)。进入腹腔后Maurice.〔11〕主张先行内窥镜超声检查,方法是:向左上腹注入500毫升生理盐水以消除气体界面,用超声探头触及脾脏表面,了解脾脏实质内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17984765.html,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姚红柳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6期 【摘要】目的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50例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00%;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人数为7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1 患者肠粘膜表面向肠腔内发生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中,主要包括的是腺瘤、儿童型息肉、息肉病以及炎症息肉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能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对大肠癌进行预防的关键,所以患者一经确诊,即应尽早接受治疗[1]。目前临床上给予 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良好的护理有利于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将我院50例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患者,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50例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我院收治时间为2018年4月~2018年7月,全部患者均具有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适应症,同时,全部患者对于我院本 次研究已经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通过对随机数字表法的应用,将50例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占比56.00%,女性患者占比为44.00%,患者年龄在34岁~74岁之间,平均为(54.7±4.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比为52.00%,女性患者占比为48.00%,患者年龄在35岁~73岁之间,平均(55.2±3.9)岁。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进行本次研究,并且全部研究对象各方面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完整版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 常规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禁食禁饮8~12h。胃息肉治疗者,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行肠息肉治疗者,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术前1天进流质;术日晨口服芒硝。肠道准备充分无粪水残留可使视野清晰,利于操作的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腹部检查,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4、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根据息肉类型,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选用合适的胃(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微波手术器,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测试性能完好。 5、术前用药。胃息肉者,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肠息肉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654-2 10mg,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针的应用、咽部充分麻醉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配合 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3、息肉摘除后,对残蒂观察数分钟,若出血,找准出血点,从血管侧面以肽夹夹住阻断血管以彻底止血,。宽蒂的息肉宜采取微波灼除。将微波探头先行预热,再接触到息肉组织,通电使表层组织发生凝固坏死。创面观察直到无出血为止,对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者,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使导管头端距离病灶上方~,启动脚踏开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每次1~3s。效果较好。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若息肉数量多,可分次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开放静脉通道补液支持。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有无呕血、便血、腹痛等症状,对于一般情况好,创伤小的患者平稳后方可离开,必要时留院观察1~3天。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如有发生,应进行对症处理。 2、胃肠道息肉套切后,患者术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年老体弱及创伤较大者,卧床休息时间应保持2天~3天,一月内避免长时间用力下蹲或做屏气动作。不做重体力劳动。 3、饮食与休息:术后合理的饮食与休息是预防迟发出血的关键。息肉切除后一般先禁食24小时,其后24小时内给予温凉流质,随后根据大便情况逐渐改为半流质或少渣饮食,肠息肉套切后无渣饮食1周,以后过渡到普食。少量多餐,3周内患者饮食仍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并避免剧烈活动。

肠息肉护理常规

肠息肉的护理 【定义】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临床表现】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禁忌症】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及精神病患者;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及大量腹水者; 3、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者; 4、急性重症结肠炎; 5、妊娠妇女; 6、极度虚弱,不能支持术前肠道准备者。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2、嘱病人治疗前3天进食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天进流质饮食,禁食牛奶及乳制品,术前1日禁烟。 3、做好肠道准备:3盒恒康正清+3000ml水,常规2小时内喝完,直至大便拉至清水样。 4、术前用药:阿托品、地西泮、丁溴、力蒙新、NS(遵医嘱)。 5、穿合适病号服,家属陪同 二: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术后积极关心病人及家属,消除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 手术日常规禁食禁饮。24小时后进食流质,观察有无腹痛、黑便情况,再逐渐过渡至半流质。 3、观察病情变化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内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2例在内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率100%,未见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半年内随访未见复发,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术的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痛苦小、费用低的治疗首选方法。 【关键词】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肠息肉随着内镜性能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已取代开腹手术成为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不仅使患者免受开刀之苦,而且具有疗效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重复等优点,患者不需住院,并且一次可进行多颗息肉的切除,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72例接受肠道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21~78岁,平均(41.8±6.7)岁;其中直肠息肉25例,乙状结肠息肉4例,降结肠息肉6例,横结肠息肉30例,回盲部息肉7例;广基无蒂型息肉15例,有蒂息肉32例,亚蒂息肉25例;病理检查结果:腺瘤性息肉21例,炎症性息肉51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肠镜检查肠息肉直径为0.5~3.0 cm之间,有蒂息肉或直径<20 mm的广基无蒂息肉;术前需进行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肝功能试验、凝血酶原测定均正常者;不带心脏起搏器者。 1.3 器械准备采用日本奥林巴斯XQ-240电子结肠镜,日本OL YMPUS公司生产的SD-5U/13U-1型圈套器,德国爱尔博公司生产的ERBE ICC 800型高频电凝电切发生器;检查高频电流发生器,确认功能正常,将电切圈套器与高频电发生器连接,脚踩通电踏板,再将电切圈套器与电极板上的湿肥皂短暂接触,见有火花放电现象,即说明性能正常,可以进行操作;严格按高频电凝电切等安全使用规定,将高频电源、内镜、电切圈套器按要求连接起来备用。 1.4 肠道准备嘱患者术前3 d进食少渣饮食,进低脂细软饮食,检查当天禁食。术前6 h口服硫酸镁200 ml,隔半小时后口服糖盐水1000 ml,之后再口服白开水1000 ml,嘱患者直至排便为清水样便。应特别强调高频电凝手术时肠道准备禁用甘露醇,因甘露醇可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易燃气体,当达到可燃浓度时,可能引起爆炸,故不宜作电凝电切息肉的治疗。 1.5 操作方法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并根据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外形等情况可酌情改变体位,但应以息肉不倒卧于肠壁贴近和易于观察为原则,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于电极板,并紧密捆绑于患者左大腿外侧,常规插入内镜,发现息肉,充分确认其位置、大小、形态后,吸尽息肉表面粘液及周围液体,使其暴露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 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其中,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与结肠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内镜检出、切除腺瘤可使结直癌的发生减少76%~90%,下面就介绍几种内镜下清除肠息肉的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EMR常用于切除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EMR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 EMR通常用于<20mm 的息肉,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肉是有难度的。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对更大的息肉是可行的。EPMR 先从病变周围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残余病变。EPMR对于结直肠大而无蒂的息肉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是由于其高复发率应谨慎用于恶性息肉。如果EPMR术后有残留的息肉组织,可用氩离子凝固术清除。分片切除后3~6个月内应该复查病灶处有无残余息肉组织。

EMR的适应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各国并不统一,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医院、医生掌握的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首先要获得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黏膜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其次切除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采用可以完全切除的消化道早癌均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绝对适应证标准还有争议。 日本食管协会制定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绝对适应证为:病灶局限于m1、m2层、范围<2/3食管周长、长度<30mm,病灶数目少于3-4个;相对适应证为:病灶浸润至m3、sm1,直径30 ~50mm,范围≥3/4食管周长或环周浸润、病灶数目5~8个。 根据日本胃癌学会编写的《胃癌治疗指南(2004年4月版)》规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为:(1)病理类型为分化型腺癌;(2)内镜下判断癌组织的深度限于黏膜层(m);(3)病灶直径<2c m;(4)病变局部不合并溃疡,以上4个条件需同时具备。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附件的改进和内镜技术的提高,治疗的适应证有所放宽,经常根据新的研究结果而修正。

腹腔镜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术 健康网讯: 丛林(综述)张建希(审校) 100730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一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OS)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O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 一、LS的适应证 目前LS最多用于ITP的病人,原因是①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也是ITP病人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重要脏器,ITP病人脾切除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血小板可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②LS比较适合用于脾脏大小正常(长径<11c m)或仅轻、中度增大的病人,而ITP病人的脾脏多为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符合LS的条件。LS也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大量溶血造成胆红素代谢障碍,病人常伴发胆囊结石,Barry〔1〕报道了对两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同时行LS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病例;LS也可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和分期;此外LS 还应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毛细胞白血病、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镰状细胞贫血、β地中海贫血、Wiskoct-Aldrish综合征〔4〕、脾脓肿、脾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脾亢〔5〕等疾病的治疗。 二、LS的禁忌证 LS的绝对禁忌证为难以纠正的凝血机能障碍以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2〕。相对禁忌证为脾脓肿、脾动脉瘤、合并腹水〔5〕、巨脾(长径>20cm)、何杰金氏病合并脾门淋巴结肿大〔3〕、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以及高度肥胖。合并门脉高压的病人因脾脏血流量增大,又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使脾切除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故门脉高压症被列入禁忌证。多数作者将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列入LS的绝对禁忌证,目前仅有1例对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人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报道〔6〕。 三、LS的术前准备 脾脏血运丰富,血供复杂,拟行脾切除术的血液病病人又常合并血小板减少,因此脾切除过程中一旦发生大出血较难控制,LS时止血较OS更困难,因此LS术前除备足血液外,术中要保证术者随时可获得转开腹手术所需的器械:术前3~5天予病人免疫球蛋白400mg/k g/d,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术中术后出

结肠息肉内镜手术过程记实

一个意外的原因,让我在无麻醉的情况下,亲身体验,目睹了在自己腹中进行的一次手术-----结肠息肉内镜手术切 除-----医学名称叫:EMR(内镜粘膜切除术)。为了让希望了解结肠息肉手术切除相关情况的朋友多一点信息,我记下了下面的文字。 ********* 我已经70了,平时胃肠功能较差, 比较瘦弱, 近年来肚 子经常咪咕噜咕噜的叫。家人竭力劝说我去做肠镜检查,考 虑到自己这部老掉牙的机器已经运转了七十年,理应检修一番,就去上海中山医院做了无痛肠镜检查。检出在距肛缘20厘米 处有一个厘米的结肠息肉,有蒂。病理化验的结果是:绒毛状管状线瘤伴上皮内瘤变低级别。百度一下,看到-----“绒毛 管状腺瘤是大肠息肉的一种,容易发生恶变,患者需高度重视治疗。” 既然发现了,那就手术切除呗。挂号中山医院内镜治疗专科门诊就诊。预约手术,等待住院通知。两天后就通知 我住院了。排队办理了住院手续,入住中山医院六十七病区--日间病房。所谓,“日间病房”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流行 的一种新型治疗模式,它面向病情较轻、较稳定的患者提供短、平、快式的医疗服务,一两天就出院。

到了病区已经是上午十点了,下午就要进行手术。我 觉得清肠时间根本来不及,上次做肠镜检查我是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服药的,但是护士说没问题,进来的病人都是这样的:上午服药,下午就进行手术。没有办法,服从命令。马上几乎一口气喝了两千毫升的泄药。等待腹泻。期间有医生来进行了例行询问,有没有什么病史啊,有没有过敏史啊。。。。。,又来护士抽了9管血,进行化验。等了两个多小时,仍然没有动静,我急了,请示了医生,1点钟的时候又加服了一千毫升药水。下午一点半,开始喊人去手术了,我还没有完成清肠,只能够一再延后。到了四点钟,医生说再不手术,他们要下班了,怎么办呢,我硬了头皮进了手术间,麻醉医生听讲最后 的药水是一点钟喝完的,说不能够进行麻醉,因为胃里面还有药水,麻醉以后可能会引起呕吐,呛入肺中就会有危险。所 以不能够麻醉,手术要改期。怎么办呢?幸好手术医生说,那就不进行麻醉,做有痛手术,20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会太 疼的。我想想也只能这样办了。 好了,手术开始。上了手术床,脱右腿的裤管,向左侧卧。医生叫我忍住,千万不能动。助手将肠镜管子从肛门插入,插入的时候,感觉到管子的推进,还真是不怎么疼。这时候,从计算机的屏幕上面,可以看到进入大肠内部的情况,助手说:“25 厘米了”,管子停下来,后退一点看到突起的息肉,医生注射生理盐水到息肉基部,这样让息肉微微浮起,便于烧灼切除,还可以盐水隔热防止烧伤肠壁。屏幕上看见一种粘膜水肿的样子。过了一会,我看到火光一闪,腾起一团硝烟,又很快消散.........。如此重复,有三四次这样的景象----我 知道这是高频电烧灼息肉,每次随着火光一闪,我感觉小腹内有轻微灼热感----这是一场深入腹地的战斗啊。在几番闪光硝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摘要】目的:提高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水平。方法:术前巡回护士向患者介绍有关手术的知识,准备好各种器械物品,安置患者右侧斜卧位。术中器械护士协助术者建立气腹,旋转各种器械,密切配合手术过程。术后腹腔镜仪器的养护。结果:本例手术经过顺利,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手术操作步骤,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 腹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同时操作难度大,手术器械要求高,对手术医生和护士提出更高要求。良好的手术护理与配合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2011年4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1例,获得成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年龄49岁,术前诊断为多发脾脏囊肿。 1.2手术方法:在全麻下实施手术。患者取右侧斜卧位。取左锁骨中线肋缘1cm切口,切开皮肤,提起皮肤入气腹针,建立气腹,插入1cmTrocar,插入腹腔镜,探查脾脏。分别建立剑突下0.5cm、左腋前线肋缘下1cm、右腋后线肋缘下0.5cm,插入Trocar,超声刀分离结肠韧带、继续游离脾胃韧

带,离断胃短血管,于靠近脾门处显露脾动脉,带锁扣可吸收钛夹夹闭脾动脉后切断,继续显露脾蒂,游离脾静脉,可吸收钛夹夹闭后超声刀切断。超声刀分离脾膈、脾肾韧带完全游离脾脏,移除脾脏,术野止血,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将脾脏标本置入标本带,将脾脏剪碎后取出。 2手术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术前1日巡回护士携《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访视单》到病房阅读病历,访视病人。向病人介绍手术、麻醉以及与手术有关的注意事项,使病人了解进入手术室后及麻醉前病人应配合的事项,安慰和鼓励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认真填写访视单,患者与护士签名。患者入手术室至麻醉前的一段时间,巡回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减轻患者孤独和紧张恐惧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1.2器械准备:术前1 日与医生取得联系,了解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做好手术设备和器械物品的准备。常用设备有腹腔镜、电视成像系统、单极电凝器、气腹机、超声刀、5 mmTrocar 2个,10 mm Trocar 2个,30。腹腔镜,无损伤抓钳,牵引钳,电凝棒,吸引器,电凝钩,剪刀,可吸收钛夹钳,带锁夹钳,灭菌方式我院采用的为低温等离子灭菌,另备已灭菌开腹包1个

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切除术 一、护理评估 【术前】 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女性患者了解月经史。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3、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丙肝抗体,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能否进入临床路径。 4、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评估患者的肛门情况及肠道清洁度。 【术后】 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生理舒适度。 3、及时评估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1)出血患者有无黑便、便血等症状,有无生命体征的变化。 (2)穿孔注意腹痛、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和患者神志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术前】 (1)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核实患者或家属是否签署内镜治疗同意书。

(2)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等常规检查。 (3)术前两天进少渣半流质,术前一天进流食,手术当日禁食。 (4)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根据预约单上肠镜检查的时间,指导患者按时间正确服用泻药。上午检查者服用泻药的时间为:前一日 19:00、当日 5:00; 下午检查者服用泻药时间为当日 5:00、8:00。口服 20%甘露醇 500 毫升(肠道治疗者禁用)或口服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1000 毫升,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根据大便的情况评估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如效果不满意,及时行清洁灌肠,直至排出的大便为清水样。 (5)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的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一包放入专用纸杯中,加温水至 1000 毫升刻度,充分溶解,一小时内服完。 【术后】 1、禁食 24 小时。 2、卧床休息 24 小时,2 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术后出血。 3、保持大便通畅,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听取患者的主诉,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

腹腔镜脾切除:前后入路(图文演示)

腹腔镜脾切除:前后入路(图文演示)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TERIOR POSTERIOR APPROACH Authors EM Targarona Soler Abstrac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terior posterior approach covers all aspects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us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veral splenic disorders (benign and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 splenic trauma, splenic cysts and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 Operating room set up, position of patient and equipment, instruments used are thoroughly described. The technical key steps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are presented in a step by step way: exploration, exposure, dissection, ligature, mobilization, division, extraction. Consequently, this operating technique is well standardiz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is condition 1.引言 手术适用于治疗多种脾脏异常,包括良性和恶性血液疾病、脾脏创伤、脾囊肿和脾动脉瘤。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对脾脏切除显示安全有利。类同于一般的腹腔镜手术,对病患的主要好处是避免大的手术伤口。不过,脾脏是体内血管最丰富的器官,且其实质组织易碎。此外,它以多条韧带附着在其他腹内器官或解剖构造,且在许多案例中,血液方面疾病常合并低血小板计数。于是,LS已经是一种要求须具备技术且需要相当的技巧。 2.解剖 ?脾脏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 肠息肉切除术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肠息肉切除术后(ICD-10: K63.582/287.121/K63.501/K63.58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5版)。 1临床表现:肠镜下息肉切除后(可出现腹痛、排便性状改变、大便带血) 2电子结肠镜:已进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三)进入路径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2015版)。 1.内科治疗 结肠息肉切除后禁食水6小时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给予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必要时) 2.内镜治疗:如有术后出血,内镜下电凝、喷洒止血药物或APC止血,或夹止血。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凝血 肝功能、肾功能、离子、血糖、 心电图、腹部彩超、胸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肿瘤标记物筛查(CEA、AFP、CA199) 息肉切除病理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抗感染治疗(乳酸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必要时) 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整肠生、双歧杆菌)(必要时) 补液:补液维持水电解平衡。 (八)手术日。无 (十)出院标准。 可进食,无腹痛、腹胀、无发热 便常规+潜血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患者继发感染,退出本路径

(完整版)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doc

一.LA术 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处做5mm戳孔为副操作孔。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及1.0cm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 手术经过: 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 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 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用可吸收夹夹闭,远端钛夹夹闭后切断。 用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 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8、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约10 ml,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送回病房,胆囊做病理检查,结石送交病人家属。 三.腹腔镜脾切除术(LS术) 1.气管全麻,右侧卧位,腰部抬高,常规消毒铺巾。

各种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阑尾切除术 术中所见: 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 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xx选择: 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 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 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 2.0cm处做5mm戳xx为副操作xx。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 0.5cm及 1.0cm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

手术经过: 1、xx,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 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 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 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 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用可吸收夹夹闭,远端钛夹夹闭后切断。 用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8、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约10 ml,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送回病房,胆囊做病理检查,结石送交病人家属。 八.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xx 1.气管插管全麻后,病人平卧位,头高足低15°。 2.于脐下缘放置10mm套管作为观察孔,并充气腹腔压力成15mmHg,置入腹腔镜,戳口未见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直视下左腋前线肋缘下1cm放

PDCA降低肠息肉术后并发症

应用PDCA循环降低肠息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息肉尤其是伴上皮内瘤变的具有较高癌变风险,尤其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更是属于癌前病变,因此早期内镜下电凝切除或APC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的发生率,目前已经在本科室常规开展,但在这过程中,我们很难避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应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总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归纳有效预防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肠息肉内镜下治疗诊疗水平。 1PDCA 循环的基本内容 1.1P阶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 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 1.2D阶段:执行措施计划。 1.3C阶段:检查效果。 1.4A阶段:巩固措施。 2 做法 2.1 充分调研:首先分析2014.7-2014.12有关肠息肉术后并发症的的资料,术后管理及护理等相关问题,得出了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医生术前评估不充分,部分肠息肉内镜下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把握不严,部分医师操作不熟练,护士配合不熟练,工作量大且高龄患者多,基础疾病多,风险大,无专人接送,无痛病人恢复时无麻醉护士专人监护等。 2014.07-2014.12 随访230例行ERCP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10例(4.35%),包括:术后出血、穿孔、感染等。具体见表一。

三季度7名患者中6名术后出血,1名术后感染,四季度中3名均为出血病人。 2.2 制订合理的计划 2.2.1 与医务处、手术医生、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协调沟通, 重新制定手术患者接送流程。 2.2.2 严格掌握息肉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 2.2.3 加强技术熟练医师对初学者的术中指导,减少操作时间。 2.2.4 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手术室出入流程、手术患者交接流程。 2.2.5 对全科人员培训急救技能。 2.2.6 选派2名护士去南京鼓楼医院学习操作配合。 2.2.8 培训168工人并考核到位。 2.2.9 护士长跟班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改进。 2.3 将计划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3.1 开展肠息肉手术临床路径管理会议,由消化内科、消化 内镜中心、护理部共同参加,就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共同讨论,解

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的护理

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的 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无痛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肠息肉内镜治疗中的一种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有效、安全、无痛苦、耐受性良好的技术。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术中的准确配合、术后病情密切观察,是该项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无痛肠镜;肠息肉;护理 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固方法,经离子化气将高频能量传送至靶组织,该组织表层可获有效凝固,从而起到破坏组织和止血的作用[1]。大多数患者对结肠镜检查耐受性差,在无痛结肠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在无痛肠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178例,经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护理观察,效果均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178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第一次肠镜检查确

诊为有肠息肉的患者,再收住院治疗。其中男103例,女75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直肠息肉78例、结肠息肉56例、乙状结肠息肉44例等。 1.2 仪器设备电子肠镜(OLYMPUS JZFXQ-260)、氩气刀、高频电凝器、圈套器及活检钳。 1.3 方法治疗前先检测氩气刀装置功能,正常方可使用。高频电刀氩气流量为2 L/min,功率设定为40 W。使用时将中性电极板固定于患者肌肉丰富的地方,脚踏板及附件,打开氩气的钢瓶阀门。在电子肠镜直视下,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氩离子喷射导管至病灶上方3~5 mm,以每次1~2 s的时间施以氩离子凝固治疗。氩离子凝固治疗后病灶黏膜平坦或略凹,表面色泽转为白色或深黄色。喷凝次数则根据病灶大小及治疗效果来决定,一般以内镜下整个病灶凝固为止。退镜前,仔细观察病灶是否处理完全、局部黏膜肿胀情况,是否有黏膜下气肿、出血等异常情况。并常规将切除息肉的标本送病理检查。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缺乏充分认识,检查前患者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是正常的。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方式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介绍APC治疗的机制、特点、优点和成功案例,从而使患者对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有所了解,由于无痛检查的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