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一)——多法测量电表的内阻、将表头改装为安培表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一)——多法测量电表的内阻、将表头改装为安培表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一)——多法测量电表的内阻、将表头改装为安培表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一)——多法测量电表的内阻、将表头改装为安培表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一)

———— 多法测量电表的内阻、将表头改装为安培表

【实验目的】

1、了解磁电式电表的基本结构;

2、掌握测定电流表表头的内阻的方法;

3、学习将毫安表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欧姆表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器材】

DG-II 型电表改装与校准实验仪

【实验原理】

电流计(表头)一般只能测量很小的电流和电压。如果要用它来测量较大的电流或电压,就必须进行改装,扩大其量程。

电表的改装要依据电表自身的参数:g I (电表电流的量程)和g R (电表的内阻),并应用欧姆定律设计而成。一块电表的量程,从表盘上就能明显得到,而表头的内阻有时往往必须进行实际测量。

一、表头内阻的测量

表头线圈的电阻g R 称为表头内阻。下面一系列图中各元件分别为:G 为待测内阻的电表;g I 为表头量程;0A 为标准电流表;0V 为标准电压表;0R 为标准电阻箱;P R 为变阻器;1R 为200Ω标准电阻;2R 为2000Ω标准电阻;

(1)替代法

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将2K 置于2处,调节P R 使标

准电流表0A 在一较大示值处(同时注意表G 的指示不要超

过量程);将2K 置于1处,保持P R 不变,调节0R 使表0

A 指在原来位置上,则有0g R R =。

(2)电桥法

测量线路如图2所示。取2110R R =,0R 为电阻箱。

调节变阻器P R ,使电表G 中有电流通过;然后调节0R ,

使2S 无论闭合还是接通,G 中电流都不发生变化,这时

则有:

1002

0.1g R R R R R =?=

(3)标准表法

测量线路如图3所示。调节P R 和0R 值,合上1K ,使G 中电流为标准电流表的一半,则有0g R R =。

(4)半偏法

测量线路图如图4所示。断开2K ,调节P R ,使G 中通过满刻度电流g I , 有:g g E I R R r =++ (1) 闭合2K ,保持P R 不变,调节0R ,使G 中电流为2g I ,则:00

002g

g g g g g I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 (2)

由上述(1)(2)两式,忽略r 解得:00

g RR R R R =- 二、电表的改装

(1)将表头改装为安培表

用于改装的微安表或毫安表称为“表头”。使表针偏转到满刻度所需要的电流g I 称为量程。表头的满度电流很小,只适用于测量微安级或毫安级的电流,若要测量较大的电流,就需要扩大电表的电流量程。方法是:在表头两端并联电阻F R ,使超过表头能承受的那部分电流从F R 流过,而表头的电流仍在原来许可的范围之内。由表头和F R 组成的整体就是安培表,F R 称为分流电阻。选用不同大小的F R ,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安培表。

如图5所示,当表头满度时,通过安培计的总电流为I ,通过表头的电流为g I ,由欧姆定律有:g g g U I R = ()g g F U I I R =-

得:11

1g

g F g g g g

I R R R R I I I n I ===--- 式中g I I 表示改装后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倍数,用n 表示。可见,将表头的量程扩大

n 倍,只要在该表头上并联一个阻值为(1)g R n -的分流电阻F R 即可。

表头的规格g I 、g R 事先测出,根据需要的安

培计量程,有上述式子就可以算出应该并联的电

阻值。通常,由于安培计的量程I 远大于表头的

量程g I ,并联电阻F R 应该远小于表头内阻g R 。

【实验步骤】

1、测量表头的内阻

按图连接电路,用上述几种方法分别测表头的内阻g R 。

2、将量程为1mA 的表头扩程为10mA 的电流表

(1)计算分流电阻的阻值F R ,用电阻箱0R 作F R ;

(2)将量程为1mA 的表头扩程为10mA 的电流表。

【数据记录与处理】

1、记录4种方法测得的表头内阻值

2、电流表的改装和校准

【注意事项】

1、实验时,逐渐增大电源的电压,时刻注意几个电表的指针和数值,不能超出其量程。

2、测量时,应随时调节电源E ,并保持E 不变。内阻测量结果g R 应该精确到0.1Ω。

3、关闭电源之前,应将电源调节旋钮调至最小、电表量程选择最大,然后再关电源。

含答案 电表改装与校准

电表改装与校准 一、选择题 1、电表准确度等级是国家对电表规定的质量指标,它以数字标明在电表的表盘上,共有七 个等级,请从下列给出的数字中选出选择正确的等级指标:( B ) A :0.1、0.5、1.0、1.5、2.0、3.0、4.0 B :0.1、0.2、0.5、1.0、1.5、2.5、5.0 C :0.1、0.2、0.5、1.0、1.5、2.5、3.0 D :0.1、0.2、0.5、1.0、1.2、1.5、2.0 2、已知一电表满偏电流I g =100uA,R g =3800Ω,现要将其改装为量程是2 mA 的电流表,则需并联电阻为 ( B ) A 、100Ω B 、200Ω C 、400Ω D 、1000Ω 3.用量程为20mA 的1.0级毫安表测量电流。毫安表的标尺共分100个小格,指针指示为60.5格。 (1)该表的最大绝对误差=?max C mA ; A 、2; B 、0.5; C 、0.2; D 、0.02 (2)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B ; A 、1%; B 、1.7%; C 、2%; D 、5% (3)电流测量结果应表示为: B 。 (A )(60.5±0.2)mA ; (B )(12.1±0.2)mA ; (C )(20.0±0.1)mA ; (D )(12.10±0.01)mA 。 4.校准50mA 电流表时测量一组数据如下表: 标准电阻R s =10Ω。则该电流表准确读定级为( B ) A 、1.0 B 、2.5 C 、5.0 D 、0.5 5.用C31-V 型直流电压表的2V 档测一直流电压,该表的准确度等级为0.5级,标尺分格为100格,当指针指在43.5格时,记录测量指示值为 D ; A .0.85V , B .0.630V , C.0.50V , D.0.870V 6.在示波器实验中,某同学测的波形周期为8.0div ,t/div 开关置于“1μs ”,其微调置校准位置,则该同学得到的波形频率为: D 。 A .1kHZ , B .10kHZ , C .12.5kHZ , D .125kHZ 二、填空题 1、电表改装实验中表头的内阻和灵敏度采用___半偏______法测量,改装电流表时,与表头

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实验播放】 1、实验目的: (1)知道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原理; (2)会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器材; (3)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并把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 2、实验原理: 一个电流表有二个重要参量,即I g 和R g ,其额定电压为U g =I g R g ,由于I g 很小(几百微安~几十毫安),U g 通常为几百欧姆,故U g 比较小.为测量较大的电压值,可在电流表上串联一个大阻值的电阻R ,把R 作为电流表内阻的一部分,这样的电流表就可分担较大的电压,改装后作为电压表使用.如图1所示. 电流表的内阻R g 可用半偏法测出,其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其测量原理是当电阻箱R '未接人电路时,调节R 的大小,使电流表G 满偏,闭合S 2后,R 大小不变,改变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流表半偏.由于R g 很小,则R 的值很大,在开关S 2闭合前后,线路上的总阻值变化很小,我们就认为不变,因此干路上的电流I g 也不变,当电流表G 的指针半偏时,流过电阻箱R '的电流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相等,则R '=R .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很大,而且在闭合电键S 1应将其阻值调到最大;实验中电阻箱R '不能用变阻器替代,因为变阻器不能直接读数;测量电流表内阻时,在闭合电键S 2后,不能再调节R ,以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另外,对器材的选择必须保证R >>R '。 3、实验器材 电流表(表头)、电位器(4.7k Ω)、变阻器(0~50Ω)、电阻箱(0~9999.99Ω)、电源、开关(两个)、标准电压表(量程与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相同)及导线若干. 4、实验步骤 (1)测量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先按如图2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S 2,接通S l ,把电位器R 由最大阻值逐渐向阻值变小进行调节,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为止,这时电位器的阻值不得再调整,接通S 2,调整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恰好偏转到满偏的一半,读出电阻箱R ′的阻值,就是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 (2)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①改装量程为2V 的电压表,按公式R x = g I U -R g ,计算分压电阻R x 的值. ②按图4把电流表和电阻箱串联起来,选用电阻箱的阻值等于分压电阻R x 的值.

测电表电阻及电表的改装

电表的改装 4.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 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2-4-21所示,此时( ) A .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 .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5.(2011年黄冈高二检测)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120 Ω,满偏电流I g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6、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V 和15V 两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接人电路中,指针偏角之比为______,读数之比________。用相同电流计改装成0.6A 和3A 的两个电流表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指针偏角之比_______,读数之比_________. 7.一只电流表,并联0.01Ω的电阻后,串联到电路中去,指针所示0.4A ,并联到0.02Ω的电阻后串联到同一电路中去(电流不变),指针指示0.6A 。则电流表的内阻R A =_______Ω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 1=900ΩR 2=999100Ω.(1)当S 1和 S 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2)当S 1和 S 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9.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R 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计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 的措施是 10、有一量程为100mA 内阻为1Ω的电流表,按如图所示 的电路改装,量程扩大到1A 和10A 则图中的R 1=______Ω,R 2=_______Ω. 11、有一只电流计,已知其Ig=500uA ,Rg=100Ω,现改装 成量程为6V 的电压表,则应___联____电阻.由于所用电阻不准,当改装成表与标准表比较时,发现标准值为3V 时,改装表读数为3.2V ,则实际所用电阻值偏_____(填“大”或“小”)_______ Ω. 12、一个量程为250V ,内阻为1M Ω的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接到220V 的电源上, 2 10A

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含答案)

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 一、基础知识 1、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1)电流表G (表头)原理和主要参数 电流表G (表头)指针的偏转角θ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故表的刻度是均匀的.电流表的主要参数:表头内阻R g ,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U g =I g R g . (2)改装成电压表 方法: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 ,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 倍,即n =g U U ,则根据分压原理,需串联的电阻值R =g U U R R g =(n -1)R g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 (3)改装成量程电流表 方法:并联一个分流电阻R ,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 倍,即 n =g I I ,则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需要并联的电阻值R =R I I g R g =1g n R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并联的电阻值越小. 二、练习 1、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理想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不计,是因为它们都为零 B .理想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不计,是因为它们都极大 C .理想的电压表内阻极大,电流表内阻为零 D .在电路中,理想的电压表可视为短路,理想的电流表可视为开路 答案:C 2、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为2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5A 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 .并联一个200Ω的电阻 B .并联一个0.4Ω的电阻 C .串联一个0.4Ω的电阻 D .串联一个200Ω的电阻 分析:要使电流表量程变为0.5A ,则流过并联电阻的电流I=0.5-0.001A=0.499A ; 并联部分的电压U=I g R=0.001×200Ω=0.2V , 则需要并联的电阻r=U/I=0.2/0.499=0.4Ω 故选B . 3、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50μA ,内阻R g =2k Ω,给它并联一个0.02Ω的电阻后,其量程将达到 A 。 答案:10A 4、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R g =500,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doc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2016 年 3 月 14 日 实验名称: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成绩: 学号: 73 实验目的: 班级: 自动化 153 班 姓名:廖俊智 1、测量微安表头的内电阻 R g ,量程 I g 2、掌握将 100uA 表头改装成 10mA 的电流表和 5V 电压表的方法; 3、学会校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 图 3 实验仪器: 用于改装的微安表头、数字多用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直流稳压电流、导线等。 实验原理: 1. 微安表头的内电阻 R g ,量程 I g 的测定 测量内阻 R g 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替代法。如图 1 所示。当被改电流计 ( 表头 ) 接在电路中 时,选择适当的电压 E 和 I E R R 值使表头满偏, 记下此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 a ;不改变电压 W 和 W 的 值,用电阻箱 R 13 替代被测电流计,调节电阻箱 R 13 的阻值使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仍为 I a ,此时电阻 箱的阻值即为被测电流计的内阻 R g 。 + – mA 1 被改装电流计 + – ° ° mA ° 2 ° ° ° R 13 E R W 1.将 A 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因为微安表头的满刻度电流 ( 量程 ) 很小,所以在使用表头测量较大的电流前, 需 要扩大它的电流量程。扩大量程的方法是,在表头两端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 R P (如图 1)使流过表头的电流只是总电流的一部分。表头和 R P 组成的整体就是电流 表。 R P 称为分流电阻。选用不同阻值的 R P 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在图 1 中,当表头满度时,通过电流表的总电流为 I ,通过表 图 1

电流表的改装

第 1 页 共 1 页 恒定电流 五 一、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1、实验目的: (1)知道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原理; (2)会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器材; (3)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并把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 2、实验原理: 一个电流表有二个重要参量,即I g 和R g ,其额定电压为U g =I g R g ,由于I g 很小(几百微安~几十毫安),U g 通常为几百欧姆,故U g 比较小.为测量较大的电压值,可在电流表上串联一个大阻值的电阻R ,把R 作为电流表内阻的一部分,这样的电流表就可分担较大的电压,改装后作为电压表使用.如图1所示. 3、实验器材 电流表(表头)、电位器(4.7k Ω)、变阻器(0~50Ω)、电阻箱(0~9999.99Ω)、电源、开关(两个)、标准电压表(量程与改装后的电压表量程相同)及导线若干. 4、实验步骤 (1)测量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先按如图2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S 2,接通S l ,把电位器R 由最大阻值逐渐向阻值变小进行调节,使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为止,这时电位器R 的阻值不得再调整,接通S 2,调整电阻箱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恰好偏转到满偏的一半,读出电阻箱R ′的阻值,就是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 (2)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①改装量程为2V 的电压表,按公式R x = g I U -R g ,计算分压电阻R x 的值. ②按图4把电流表和电阻箱串联起来,选用电阻箱的阻值等于分压电阻R x 的值. ③改装后的电压表表盘的刻度值,按公式U = m I I ·U m 来计算.其中U m 是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 (3)改装后的电压表跟标准电压表核对 ①按图3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改装的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5V 、1.0V 、1.5V 、2.0V 等,看标准电压表的读数是否与它一致. ③改装的电压表的读数是满刻度U m 时,看标准电压表的读数U 0,计算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 5、数据处理 (1)从电流表的刻度盘上读出其满偏电流I g ,根据测出的内阻R g 计算电流表的满 偏电压U g =I g R g , (2)根据公式R x = g I U -R g 计算分压电阻R x 的值 (3)根据改装后校对时的U m 和U 0计算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即δ=m m U U -U 0 ×100%,例如改装的电压表在满刻度3V 时,标准电压表的读数为3.1V ,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就是δ=1 3133.. =3.2%。 6、注意事项 (1)、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很大,在闭合S 1前,其阻值应调至最大. (2)、电阻箱R ′不能用滑动变阻器替代. (3)、在S 2闭合后,不能再调节R,以保持电路中总电流不变. (4)、测电表内阻时,必须确保R R ′. (5)、校对改装的电表时,要从零开始连续校对,则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式 .

4 电表的改装与电阻的测量 学生版

精品题库试题 物理 1.(吉林普通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9)一块电压表是由电流表和电阻串联而成, 如右图所示,若使用过程中发现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总比标准电压表准确值稍小一些,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改进() A. 在上串联一个比大得多的电阻 B. 在上串联一个比小得多的电阻 C. 在上并联一个比大得多的电阻 D. 在上并联一个比小得多的电阻 2.(2013安徽,19, 6分) 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 x是待测电阻, R0是定值电阻, 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 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 改变滑动头P 的位置, 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时, 测得MP=l1, PN=l2, 则R x的阻值为( ) A. R0 B. R0 C. R0 D. R0 3.(2011课标,22,中)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 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使,记下此时R 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 N读数的,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4.(2011天津理综,9(4)),中]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R x,现备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Ω); B. 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 C. 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kΩ); D. 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 E. 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 (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 ②. 5. (2011江苏单科,11,难)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

四川 实验时间:2009年10月25日 实验名称: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成绩: 学号: 实验目的: 班级: 姓名: 1、测量微安表头的内电阻g R ; 2、掌握将100uA 表头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 3、学会校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 实验仪器: FB308型电表改装与校准实验仪,专用导线。 实验原理: 1.将A μ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因为微安表头的满刻度电流(量程)很小,所以在使用表头测量较大的电流前,需要扩大它的电流量程。扩大量程的方法是,在表头两端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R P (如图1)使流过表头的电流只是总电流的一部分。表头和R P 组成的整体就是电流表。R P 称为分流电阻。选用不同阻值的R P 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流表。 在图1中,当表头满度时,通过电流表的总电流为I ,通过表头的电流为I g 。 因为 ()g g g g P U I R I I R ==- 故得 ( )g p g g I R R I I =- 如果表头的内阻R g 已知,则按照所需的电流表量程I ,由式(1)可算出分流电阻R P 的阻值。 2.电压表的改装 根据欧姆定律U=IR ,内阻为R g 的表头,若通以电流I g ,则 表头两端电压降为U g =I g R g ,因此直流电流表可以对直流电压进行测量。通常R g 的数值不大,所以表头测电压的量程也很小。为了测量较高的电压,需在表头上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R S (如图2),使超过表头电压量程的那部分电压降落在电阻R S 上,R S 称为扩程电阻。选用不同的扩程电阻,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压表。 在图2中,设改装后伏特计的总电压为U ,当表头指针满刻度时,扩程电阻R S 两端的 电压为S g s g U I R U U ==-,于是有 g s g g g U U U R R I I -= = - (2) 根据所需要的电压表量程U 和表头内阻R g ,由式(4.5-2)可算出扩程电阻R S 的阻值。式(2)中I g 和U g 分别为表头的满刻度电流和满刻度电压。 3.电表的校准 电表扩程后必须经过校准才能使用。所谓校准,就是将改装后的电表与标准表同时对同一个对象(如电流或电压)进行测量比较。 校准电表时,必须先调好零点,再校准量程(满刻度点)。若量程不对,可调节R P 或R S ,使改装表的量程与标准表的指示数相一致。 校准刻度时,要同时记下待校表的读数I x 和标准表的读数I S 。从而得到该刻度的修正值x s x I I I ?=-。将同一量程的各个刻度都校准一遍, 可绘出x x I I ?-的折线图,即校准曲线(图 3)。在以后使用这个电表时,可以根 据校准曲线对测量值做出修正,以获得较高的准确值。 作校准曲线()x x x s x U U U U U ?-?=-,以x U 为横坐标。 数据表格: 1、电流表扩程及校准数据记录 2、电压表改装及校准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1.将量程为100μA 的表头扩程至5mA 。 (1)计算分流电阻R P 理论值。 (2)按图4连接电路。 (3)校准量程,得到R P 实际值。 (4)校准改装电流表刻度值。 (5)作校准曲线x x I I ?-折线图。 2.将100μA 的表头改装为1V 的电压表。 (1)计算扩程电阻S R 理论值。 (2)按图5连接电路。 (3)校准量程,得到S R 实际值。 图1 U 图 3 x I ?0图2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高二物理电学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实验目的】 1.掌握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方法; 2.了解电压表的改装过程和原理。 【实验原理】 1.改装原理: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改装电路如图所示。 2.改装电流计,需要知道它的三个数据:满偏电流 I,满度电压6和内电阻&?这三个数据中,知道任何两个,就可以由欧姆左律算岀第三个, 其中匚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岀.若将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U的伏特表,则应串联的电阻 3.表头内阻采用半偏法测虽:,电路如图88-2所示. (1)先合上S,,调节R使G满偏;(2)再合上S” 调节R'使G半偏,注意此时R不能重调:(3)R为电位器,R'是电阻箱,R的值要远大于R'的值. 4.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校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5.实验步骤:(1)测电流表的内阻:(2)计算出串联电阻值,对电流表进行改装:(3) 1.本实验比较复杂,因此先必须把实验步骤确左好:第一步测凡:第二步:计算分压电阻&:第三步校对改装后的伏特表. 2.测电流表的内阻时,闭合S’前,变阻器R应调至电阻最大值,以免闭合S:后通过电流表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若变阻器调至最大后,试触S:还超过了电流表疑程,则应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或降低电源电压. 3.S:闭合后,在调节R'时,不能再改变R的阻值,否则将改变电路的总电流,从而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4.在校准电路中,要对改装表从零到满量程校准,所以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 【典型例题】 例1 (2001年理综)实脸室中现有器材如实物图所示,有: 电池E,电动势约10 V,内阻约1Q; 电流表A:,量程10 A内阻口约为0.2Q: 电流表A:,量程300 mA,内阻r=约为5 Q : 电流表能,量程250 mA,内阻口约为5Q: 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与标准表校准。 【注意事项】

测量电表内阻

电学实验5 测量电表内阻 1、为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室准备如下器材: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 B.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C.电阻箱R1,电阻范围0~9999Ω; D.滑动变阻器R2,电阻范围0~10; E.电源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可不计; F.电键、导线若干. (1)请按照给定的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 (2)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7375Ω; (3)闭合电键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_端(填“a”或“b”);(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时,发现两表均有读数,但读数几乎不变,经排查发现故障为导线断路引起,请指出发生断路的导线为______(填写电路图中的数字序号); (5)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发现V1表刚好满偏,V2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读出V2表读数为 ______V,待测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Ω; (6)改变滑动变阻器的位置,获得多组待测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待测电压表内阻的最终结果.

2、一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 g=100μA,某同学现要将它改为量 程为3V的电压表。 (1)他先用如图8所示的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内阻。进行了 如下操作步骤,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K1,断开开关K2,调节R1,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处; ②闭合K2,保持R1阻值固定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半偏; ③读出电阻箱R2的阻值为500 Ω。 则电流表G的内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_ Ω,考虑系统误差,该电流表的内阻与实际值相比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要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该同学将一只电阻箱与该电流表串联,应将电阻箱阻值调为R= __________ Ω。 (3)用标准表校准改装好的电压表,发现改装表显示的电压比标准表示数稍大,则应将电阻箱阻值适当调__________(填“大”或“小”)。 (4)该同学将完成校准的改装电压表接入电路,发现电流表指针指在40. 0μA处,则改装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应为____V。 3、某同学要测量一个微安表 (量程为0-500uA)的内阻。可供 选择器材有: A:电源(电动势6V,内阻较小) B: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 几千欧姆) C:电阻箱(0-999.9欧) D:电位器(可变阻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1.5千欧) E:电位器(0-15千欧)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的电路进行实验。连接后,主要操作步骤下: ①开关K和K1处于断开状态 ; ②将电位器R和电阻箱R1调至最大值。闭合开关K,调节电位器R,让微安表达到满偏,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00V;

电表的改装与校正实验报告

实验四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实验目的 1.掌握电表扩大量程的原理和方法; 2.能够对电表进行改装和校正; 3.理解电表准确度等级的含义。 实验仪器: 微安表,滑线变阻器,电阻箱,直流稳压电源,毫安表,伏特表,开关等。 实验原理: 常用的直流电流表和直流电压表都有一个共同部分,即表头。表头通常是磁电式微安表。根据分流和分压原理,将表头并联或串联适当阻值的电阻,即可改装成所需量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 一将微安表改装成电流表 微安表的量程I g 很小,在实际应用中,若测量较大的电流,就必须扩大量程。扩大量程的方法是在微安表的两端并联一分流 电阻R S 。如图1 所示,这样就使大部分被测电流从分流电阻上流过,而通过微安表的电流不超过原来的量程。 设微安表的量程为I g ,内阻为R g ,改装后的量程为I,由图1,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I - I g )R S = I g R g R S = g g g I I R I - 设n = I /I g , 则 R S = 1 - n R g(1)

由上式可见,要想将微安表的量程扩大原来量程的n 倍,那么只须在表头上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其电阻值为R S = 1 -n R g 。 图1 图2 二 将微安表改装成电压表 我们知道,微安表虽然可以测量电压,但是它的量程为I g R g ,是很低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测量较高的电压,在微安表上串联一个附加电阻R H ,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使大部分电压降在串联附加电阻上,而微安表上的电压降很小,仍不超过原来的电压量程I g R g 。 设微安表的量程为I g ,内阻为R g ,欲改装电压表的量程为U ,由图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I g (R g + R H )=U R H = -g I U R g (2) 三 改装表的校准 改装后的电表必须经过校准方可使用。改装后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校准电路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首先调好表头的机械零点,再把待校的电流表(电压表)与标准表接入图3(或图4)中。然后一一校准各个刻度,同时记下待

电表内阻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电表内阻测量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溆浦县江维中学 张良青 摘要 电表改装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都有相关的内容,高考也时有出现,而测电表的内阻是电表改装的前提。本文分析了“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分析了实验误差的产生,并提出了实验改进方。还介绍了替代法、电流表法、电压表法等其它测电表内阻的方法。 关键词 电表 电路图 电流 电阻 内阻 电阻箱 电表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在高考中时有出现,只有测出电表的内阻,才能顺利的进行电流表改装。只有正确地分析出在内阻测量中的误差,才能正确的分析出改装后的电表的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下面就电表内阻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电表内阻的测量通常采用“半偏法”,“半偏法”测电表内阻的原理实际上是“比较法”。 一、电流“半偏法” 1.原理 电路如图1 所示,闭合电键S 1,调整R 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转到满刻度I g ,再闭合电键S 2,保持R 不变, 调整电阻箱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刚好是满 刻度的一半,即 2 g I 。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关系,总电流 图1 为I g ,电流表电流为2 g I ,则电阻R 1中的电流也为 2 2g I I =, 因为并联分流与电阻的关系 1 22 1R R I I =, 因为电流相等,所以 R R g '= 2.误差分析 此实验中忽略了S 2 闭合后R 1与电流表并联对电路的影响。 实际上,在S 1闭合而S 2断开时,总电流 r R R E I g g ++= ① 在S 2 闭合后,总电流 2 1g g g I I R R R R r R E I +=' +'?+ += ② 由①②式可知 2 1g g I I I + <

电流表内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电流表内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灵敏电流表是用来测定电路中电流强度且灵敏度很高的仪表。它有三个参数:满偏电流、满偏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和内阻。一般灵敏电流表的为几十微安到几毫安,为几十到几百欧姆,也很小。将电流表改装为其他电表时要测定它的内阻,根据提供的器材不同,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练习用多种方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本文拟谈几种测定电流表内阻的方法。 一. 半偏法 这种方法教材中已做介绍。中学物理实验中常 测定J0415型电流表的内阻。此型号电流表的量程 为0-200,内阻约为,实验电路如图1 所示。 操作要点:按图1连好电路,S2断开,S1闭 合,调节变阻器R,使待测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再将S2也闭合,保持变阻器R 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G的指针半偏。读出电阻箱的示值R’,则可认为。 实验原理与误差分析:认为S2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近似不变,则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近似为。所以电流表内阻与电阻箱的示值近似相等。实际上S2闭合 后电路中的总电流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要大于,电阻箱的示值要小于电流表的内阻值。为了减小这种系统误差,要保证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阻值,从而使S 2闭合前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基本不变。R越大,系统误差越小,但所要求的电源电动势越大。实验中所用电源电 动势为8-12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左右。

二. 电流监控法实验中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可在电路中加装一监控电流表G’,可用与被测电流表相同型号的电流表。电源可用1.5V干电池,R用阻值为的滑动变阻器,如图2所示。 实验中,先将S2断开,S1接通,调节变阻器R的值,使被测电流表G指针满 偏,记下监控表G’的示值。再接通S2,反复调节变阻器R和电阻箱R’,使G 的指针恰好半偏,而G’的示值不变。这时电阻箱R’的示值即可认为等于G的内阻 。这样即可避免前法造成的系统误差。 用图2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也可不用半偏法。将开关S1、S2均接通,读出被测电流表G的示值、监控表G’的示值、电阻箱的示值R’,则可 根据计算出电流表G的内阻。 三. 代替法 按图3所示连接电路,G为待测电流表,G’为监 测表,S1为单刀单掷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 先将S2拨至与触点1接通,闭合S1,调节变阻器 R,使监测表G’指针指某一电流值(指针偏转角度大 些为好),记下这一示值。再将单刀双掷开关S2拨 至与触点2接通,保持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调 节电阻箱R’,使监测表G’ 恢复原来的示值,则可认为被测电流表G的内阻等于电阻箱的示值。 用这种方法,要求监测表的示值要适当大一些,这样灵敏度较高,测量误差较小。 四. 电压表法

高考母题解读(八)恒定电流母题8电表内阻测量与改装实验.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收集整理 高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新颖高考题都可以看作是由母题衍生而来。研究高考母题,掌握母题解法规律,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母题8、电表内阻测量与改装实验 【解法归纳】 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中,串联在电路中的可变电阻R 应选择最大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的滑动变阻器,在能够满足电流表满偏的条件下,电源电动势尽可能选择大的测量误差小。选择电源电动势的方法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与电流表满偏电流的乘积等于或稍大于电源电动势。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中,当闭合与电流表并联支路中的电键时,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使电流表半偏,与电流表并联的电阻箱R 1中电流将大于电流表中的半偏电流,R 1小于电流表内阻r g ,所以测量值R 1与r g 的真实值相比偏小。电表的校对电路由于需要从零刻度开始校对,所以采用分压电路。 典例:(2011上海物理第29题)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 1内阻r 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G 1 (0~5mA ,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 2 (0~10mA ,内阻约100Ω),③定值电阻R 1 (300Ω),④定值电阻R 2 (10Ω),⑤滑动变阻器R 3 (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 4(0~20Ω),⑦干电池(1.5V),⑧电键S 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针对训练题精选解析】 1.(2011海南物理卷13题)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μA 的量程为I =600μA内阻为R g。mA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 g I=60mA。完成下列填空。 (1)图1中分流电阻R P的阻值应为___。 (2)在电表表改装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mA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流过 的电流为_______mA(保留电流表μA的电流为_______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 P 一位小数)

华师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实验目的: 1.测量微安表头的电阻测值Rg; 2.掌握100mA的电流表头改装成较大电流量程的电 流表与电压表的方法; 3.掌握学会校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方法; 实验仪器: 1.FB308型电表改装与校准实验仪器; 2.随仪器配备的专用导线; 实验原理: 1.电流表内阻的测定: 如附件图1所示。当被改电流计(表头)接在电路中时,选择适当的电压E和 R值使表头满偏,记下此 W 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 I;不改变电压E和W R的值,用 a 电阻箱 R替代被测电流计,调节电阻箱13R的阻值使标 13 准电流表的读数仍为 I,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被测 a 电流计的内阻 R g 2.毫安表改装成电流表

如附件图2所示,微安表并联分流电阻p R ,使被测电流大部分从分流电阻流过,表头仍保持原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g I 。 并联分流电阻大小 g g g p R I I I R -= 3、毫安表改装成电压表 如附件图3所示, 微安表串联分压电阻s R ,使 大部分电压降落在串联的分压电 阻上,而微安表上的电压降仍不超过原来的电压量程g g R I 。串联分压电阻大小 g g g g s R I U I U U R -= -= 实验步骤: 1. 测定表头电阻;(半偏法和替代法) 2. 将100ua 表头改装成1ma 的电流表的量程 1) 计算分流电阻的参考值并改装 2) 连接电路并校正量程 3) 校正个个刻点 4) 完成电流改造与校准之后,将电流调至最小 3. 将100ua 表头改装成 的电压表的量程 1) 计算分压电阻的参考值并改装 2) 连接电路并校准来量程,确定分压电阻的实验值

高三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可编辑修改word版)

1.一灵敏电流计,满偏电流为I g=5mA,表头电阻R g=400Ω,若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应联一个Ω得电阻,新表的内阻为Ω。若将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A 的电流表,那么这个改装后的电流表的内阻为Ω 。 2.一个量程为0~3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0Ω,再给它串联一个99000Ω 的电 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_ V ,用它来测量一段 电路两端的电压时,表盘指针如图,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是V 3.有一毫伏表,它的内阻是100Ω,量程为0.2V,现要将它改装成量程为10A 的电 流表,则毫伏表应: A.并联一个0.02Ω 的电阻B.并联一个0.2Ω 的电阻 C.串联一个50Ω 的电阻D.串联一个4900Ω 的电阻 4.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装的原理是串联的电阻起了分压作用,使允许加在改装后的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比加在小量程电流表上的电压大了 B.改装成电压表后,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加大了 C.改装成电压表后,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不变 D.改装成电压表后,允许通过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最大电流比小量程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大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 和一个 变阻器R 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表是安培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②甲表是安培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 ③乙表是伏特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④乙表是伏特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 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 个小格,每一小格表 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1/2;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 倍,若用 电流表A 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 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 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将接线柱1、2 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将接线柱1、3 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将接线柱1、3 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7.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 的量程为0~100 μA,内阻为600 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1=Ω,R2=Ω. 8.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 g = 500 mA,内阻R g=200Ω,用它改装为有1 A 和10 A 两种量程的电流表,则R1 = Ω、R2 = Ω。 9.一块电压表是由电流表G 和电阻R 串联而成,如右图所示,若使用过程中发现改装 电压表的示数总比标准电压表准确值稍小一些,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改进 A.在R 上串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 B.在R 上串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 C.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大得多的电阻 D.在R 上并联一个比R 小得多的电阻 10.一电流表由电流计G 与电阻R 并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流表的读数总比 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在R 上串联一比R 小得多的电阻 B.在R 上串联一比R 大得多的电阻 C.在R 上并联一比R 小得多的电阻

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R 图 2 k E G mv r 图1 G mv k E R 0 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内阻的测量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亮点,在测量电表内阻的实验中,要灵活运用所学过 的实验方法,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按照题设要求和条件进行合理的测量。练习用多种方法测定电表的内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 一、电流表内阻测量的方法 灵敏电流表是用来测定电路中电流强度且灵敏度很高的仪表。它有三个参数:满偏电流Ig 、满偏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g 和内阻r g 。一般灵敏电流表的Ig 为几十微安到几毫安,r g 为几十到几百欧姆,Ug=Igr g 也很小。将电流表改装为其他电表时要测定它的内阻,根据提供的器材不同,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练习用多种方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本节课拟谈几种测定电流表内阻的方法。 1.直接伏安法 电流表满偏电压U g 按如图1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待测电流表G 和毫伏表mv 并联,r 为保护电阻,R 0为滑动变阻器。测量时,r 先 置最大值,闭合开关K 后,调节R 0和r ,使电流表G 的指针达满偏。此时毫伏表上的读数就是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 g ,则电流表的内电阻 R g 为: R g = g g I U 其中I g 就是电流表的满偏刻度值。 该实验电路图采用分压式电路,如果保护电阻r 的阻值足够大, 也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电路测量。其中R 可用电位器(阻值约为10K Ω)。测量方法同上。 2、以安代伏法 这一方法是运用一个已知内阻的电流表测电压(或算电压),此方法适用于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等情形。设计电路时除考虑电流表的量程外,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表达式 12 21I r I r = ,式中1I 、2I 、1r 、2r 分 别表示通过电流表1A 、2A 的电流和它们的内阻。 3、串R 伏安法 “加R ”法又叫“加保护电阻”法。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加保护电阻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流表1A 内阻的表达式为: 2R I U R A -= 。

表头改装

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 一、 新课教学 师:若用一个盒子将灯泡L 与R x ' L 1) 2) 归纳:串联电阻可分压,扩大原用电器能承受的电压 并联电阻可分流,扩大原用电器能承受的电流 2、 设计改装电流计 要求:现有一只电流计,电路电流I =1A ,怎样才能把电流计G 放进电路使用测量? 1) 生观察电流计、认识电流计,师对照实物补充简介电流计 电流计:测量电流的仪器(区别电流表:一般量程较小) 如:量程为100μA,说明最大允许通入电流100μA 原理:只要有电流I 流入,指针就偏转,I 越大,指针偏转角度θ越大,θ∝I ,若通入100μA,指针偏转到最右端,所以100μA 也叫满偏电流g I 内阻:通常认为电流计无内阻,事实上有内阻g R ,很小(设Ω=100g R ) 满偏电压g g g R I U =,无论g I g U 都很小 L 新的灯泡''L 规格:I m =3A ,U m =10V (电流扩大)

2)生思考如何用上述电流计按要求实现测量,并设计出电路图提示:直接放入,I太大,电流计会烧坏,则(分流) g g g I I R I R - = 师:模仿灯泡改装,也将电流计和电阻装在暗箱中,如图: 问1:我们发现只要并联一个电阻分流,新的电流表就制成了。 如果要求将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0 ~ 3A怎么改? 生:简单陈述方法并计算并联电阻 R值。 问2:如图若电路电流1A,电表应该显示示数多少,实际通过电表中的电流多少?(即表头的制作) 生思考可得:电表内真实通过的电流仍然是100μA; 指针偏转角度正比于实际通入电流,偏转到最大位置; 指针对应的示数改变了,即新表只是将表头刻度改变 3) 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 师:电流计能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那它能否改装成电压表? 问1:就电流计本身能否体现电压? 引导生得:如图电流计接入电路,若满偏说明 g ab U U= 若半偏说明 g ab U U 2 1 = 据U=IR可得,电流计能体现0 ~ g U电压值 问2:电流计体现的最大电压值有限,怎样扩大其量程(设扩大到1V)? 生结合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的方法独立完成电压表的改装,并让学生板演电路设计。思路:串联电阻实现分压 G a b

大学物理:电表的改装及校准

实验2 电表的改装及校准 【实验目的】 1.了解磁电式微安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会测量微安表的量程和内阻 3.将微安表改装为指定量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4.对改装表进行校准 【实验仪器】 电源(3A8V)、滑动变阻器(J2354-22Ω-4A,BX7-400Ω-0.58A)、被改装电表(2.5级,1mA)、标准电压表和电流表,数字多用电表(VC9801A+)、开关、导线等。 【实验原理】 1.表头的量程和内阻是表征表头性能的基本参数,改装表头必须知道其内阻,测定表头内阻可 直接用数字多用电表测。 2.将表头改装为安倍表 3.如图4所示,扩大表头量程的方法是在表头两端并联一小阻值电阻Rp,扩程后AB端的电 流为I=Ig+Ip,电阻Ip越小,电流I越大。 4.设要求改装表头的量程为I,由于表头和并联电阻两端电压电压相等,则Ig*Rg=Ip*Rp=(I- Ig)*Rp,所以Rp=Ig?Rg I?Ig (1) 5.将微安表改装为电压表 6.如图5所示,扩大表头量程的方法是在表头两端串联一大电阻Rs,扩程后ab端的电压为 Uab=Ug+Us。 7.设表头改装的电压表量程为Uab,由于表头和串联电流相等,则Ig=Ug Rg =Us Rs =Uab?Ug Rs ,所以, Rs=Uab?Ug Ug ?Rg=Uab Ig ?Rg (2) 8.改装表的校准 9.图6和图7为改装表的校准电路,虚线框内为改装装电表,标准电表的量程等于或略大于

改装电流表的量程。 (1)改装表量程的校准 慢慢调节滑动变阻器Ro的滑动端,使标准表指针指向改装量程(I或Uab),此时改变表指针应指向满偏量程否则微调电阻Rp或Rs,使改装表指针指在改装表满偏量程处。 (2)改装表刻度的校准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改装表指针从零刻度开始慢慢增大,每隔5条分度线记录一次改装表和标准表的读数Ii,再使改装表指针从满偏刻度开始慢慢减小,每隔5条分度线记录一次改装表和标准表的的读数Ii′,计算两次电流的平均值Ii的平均值Ii′′或电压的平均值Ui′′,比较两电流表差ΔIi(或ΔUi),以电流Ii为横坐标,ΔIi为纵坐标,由各次测量值连接而成的折线即为改装表的校准曲线。【实验内容】 1.测量被改装电表(1mA)的内阻。 2.将1mA微安电流表改装成20mA电流表并进行校准。 3.将1mA微安电流表改装成2V电压表并进行校准。 4.绘制改装电表的校准曲线,计算改装电表的最大引入误差和等级。 【实验步骤】 1.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出被改装电表内阻为103.2Ω。 2.根据被改装电表的量程分别算出接入电阻Rp为5.431Ω和Rs为1896.8Ω。 3.根据所给电路图连接电箱。 4.分别观察标准电压,电流表的示数、并与对应的值比较表头。 5.画出校准曲线。 【实验数据与处理】 改装为安倍表(mA)改装为电压表(V)改装表标准右边为反向误差改装表标准右边为反向误差 0 0.01 0.04 0.025 0 -0.001 -0.001 -0.001 0.1 1.96 2.02 -0.01 0.1 0.219 0.205 0.012 0.2 3.99 3.82 -0.095 0.2 0.433 0.415 0.024 0.3 5.90 5.78 -0.16 0.3 0.645 0.624 0.03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