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

注意:本文档是我为考试复习而准备的,由于时间仓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原谅。而起非常的不完善,我只是开了个头,还望大家不断将其完善。提供的答案仅供参考(切忌)。本文档可以随意传播,但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述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C)

A.公共汽车B.高等教育C.国防设施D.高速公路

2.国家财政分配的主体是(D)

A.企业B.银行C.居民D.政府

3.通过税收和支出等政策,为政府满足各种公共需求提供财力保障的职能是(A)

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D.监督管理职能

4.最有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方式是(C)

A.税收B.社会保障C.转移转移支出D.公共支出

5.公共财政的根本特征是财政支出的(A)

A.公益性B.完整性C.公开性D.先进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ACD)

A外部效应.B.自然垄断C.公共品D.信息不充分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有(BCD)

A.生产管理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D.资源配置职能

3.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有(ABC)

A.无偿性B.公众性C.集中性D.历史性

4.财政产生的条件有(AB)

A.剩余产品的出现B.国家的产生C.人口增长D.市场竞争

三、判断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永恒的范围。(错)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有企业。(错)

3.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公平问题。(错)

4.政府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都是没有差别的。(错)

5.政府转移性支出是一种直接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对)四、简答题

1.试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哪些作用?

3.为什么说财政既是历史范畴又是经济范畴?

五、案例分析

第二章财政支出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B)

A.事业支出B.财政补贴支出C.国防支出D.财政投资支出

2.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财政执行的只能侧重(B)

A.稳定经济B.资源配置C.收入分配D.监督管理

3.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

A.国防支出B.政府补贴支出C.捐赠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讲求财政支出的(A)

A.经济效益B.支出规模C.支出方向D.支出对象

5.《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

A.2003年1月1日B.1999年10月1日C.1982年1月1日D.2006年1月1日二、多项选择题

1.按管理权限财政支出可分为(BD)

A.转移性支出B.地方财政支出C.购买性支出D.中央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ABC)

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公共投资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

3.政府采购的方式有(ABD)

A.单一来源采购B.选择性招标采购C.竞争谈判D.公开招标采购

4.制约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有(ABC)

A.政府职能B.经济发展阶段C.资源配置方式D.企业效益

5.我国政府投资的内容主要集中于(AB)

A.公益性投资B.基础性投资C.私人性投资D.企业性投资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错)

2.政府采购对象只包括货物,不包括货物和服务。(错)

3.社会救济的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对)4.社会总投资由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组成。(对)

5.经济规模决定财政支出规模。(错)

四、简答题

1.我国政府采购应遵循哪些原则?

2.影响政府支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何意义?

五、案例分析

第三章财政收入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的是(A)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

2.在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中,(C)是主要的来源。

A.C B.V C.M D.C+V

3.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低于物价上涨率,则会发生(B)

A.名义财政收入与实际财政收入同时增长。

B.名义财政收入上升,实际财政收入下降。

C.名义财政收入下降,实际财政收入上升。

D.名义财政收入与实际财政收入同时下降。

4.下列(B)不属于非税收入的特征。

A.灵活性B.强制性C.非普遍性D.非规范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收入中属于非税收入的是(ABD)

A.罚没收入B.行政事业费收入C.社会保障基金D.规费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ABC)

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C.价格与分配体制D.自然条件

3.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ABD)

A.税收收入B.国债收入C.企业收入D.规费收入

4.下列关于国债表述正确的是(AB)

A.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有国家承担债务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B.国债的债权人可以是国内人也可以是国外人;

C.国债由于没有特别担保,所以具有较高风险;

D.国债都不可以上市自由买卖;

5.国债发行的价格分为(ACD)

A.评价发行B.议价发行C.折价发行D.溢价发行

三、判断题

1.非税收入是出税收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统称。(对)

2.目前,短期国债中国人民银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券种。()

3.将预算外的收费项目逐步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使用资金是我国政府收费改革的基本趋势。()

4.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是国家通过无偿和强制的方式取得的。(错)

5.市场经济中,国债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错)

四、简答题

1.什么事财政收入?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有何影响?

2.简述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

第四章税收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A.国家政治权利B.财产所有权C.经济垄断地位D.生产经营权

2.一种税收区别于另一种税收的主要标志是(C)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纳税地点

3.税收制度的核心是(A)

A税率.B.纳税人C.征税对象D.纳税环节

4.我国目前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

A.33%B.15%C.25%D.17%

5.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D)

A.1984年1月1日B.1998年1月1日C.2005年1月1日D.2008年1月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ABC)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税目

2.按征税对象我国现行税种可分为(ABCD)

A所得税.B.流转税C.资源税D.财产税和行为税

3.下列属于流转税的是(AC)

A.增值税B.房产税C.消费税D.车船税

4.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AB)

A.减税B.免税C.税收保全D.加成征收

5.我国现行税率分为(ABC)

A.比例税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浮动税率

三、判断题

1.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对)

2.税率反映国家征税的广度。(错)

3.国家征税和发行公债是同种性质的财政收入形式。(错)

4.国家征税凭借的是生产资料所有权。(错)

5.国际税收是由国际税收演变而来的。(对)

四、简答题

1.税收具有哪些特征?

2.试述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如何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

五、案例分析

第五章国家预算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乡级政府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机关是(C)

A.乡人代会B.乡人民政府C.乡人大常委D.乡财政部门

2.把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标准是(B)

A.预算组织形式B.预算编制方法C.预算内容关系D.预算组织体系

3.我国预算年度实行的是(A)

A.历年制B.4月制C.10月制D.3月制

4.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决算批准之日起(C)内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决算。

A.10日B.20日C.15日D.30日

5.把财政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性质不同分别便如两个或两个以上预算收支平衡表的

预算组织形式是(D)

A.地方预算B.中央预算C.单式预算D.复式预算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国家预算的原则包括(ABCD)

A.及时性B.平衡性C.真实性D.合理性

2.国家预算按其组织形式可划分为(AC)

A.复式预算B.中央预算C.单式预算D.地方预算

3.采用历年制的国家有(ABC)

A.中国B.法国C.帝国D.美国

4.常用的预算调整方法有(ABCD)

A.动用预备费B.预算追加追减C.科目间经费流用D.预算划转

5.一般来说,在一个既定的预算年度内,预算收支相抵后的结果有三种情况(ABC)A.预算平衡B.预算结余C.预算赤字D.预算划转

三、判断题

1.我国实行的是委托国库制。(错)

2.各级政府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机关是本级人大常委会。(对)

3.各级预算的执行机关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

4.我国各级预算编制,一般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上下结合逐级汇编的办法。(对)5.决算是预算执行的开始。(错)

四、简答题

1.试述我国国家预算的编制程序?

2.简述但是预算与复式预算的优缺点?

3.我国预算调整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五、案例分析

第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C)

A.集权B.分权C.划分财政收支范围D.集权和分权

2.我国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属于(C)

A.集权型B.分权型C.混合型D.以上都不对

3.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A.中央与地方收支范围的划分上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C.地方是否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4.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D)。

A.统收统分体制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D.分税制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现行分税制管理体制下,以下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内容有(ABCD)

A.营业税B.关税C.消费税D.个人所得税

2.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有(AD)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结合

B.兼顾公平与效率

C.独立性与约束性相协调

D.财权和事权相统一

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曾经实行过的预算管理体制有(ABCD)

A.统收统分体制B.分成式的财政管理体制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制D.分税制

三、判断题

1.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财政权力的分散与集中。(错)

2.集权财政体制要求中央政府占较大的比例的财政收入,而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占有较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错)

3.我国实行分税制后,在税权划分上实行的是分权型模式。(错)

4.我国在1953——1979年的20多年时间内,基本实行划分收支、分散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错)

四、简答题

简述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

第七章金融概述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是(D)。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信贷关系的总和

2.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C)。

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3.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D)。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着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

进行单方面的转移

4.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A)。

A.发行政府债券B.向商业银行短期借款C.向商业银行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

5.在商品经济中,利息是在(A)的基础上产生的。

A.信用B.买卖C.交换D.高利贷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BC)。

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流通职能

2.利率对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BCD)途径实现的。

A.优化产品结构B.优化产业结构C.调节投资规模D.调节国际收支

3.金融作为一种经济范畴,其内涵的理解有(ACDE)。

A.金融是货币形式的运动,其基本载体是货币

B.金融是一种主要的信用关系,金融活动就是信用活动

C.金融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

D.金融关系具有极强的动态性

E.信用是金融的基础

4.关于利息理解正确的有(ABCD)。

A.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是债权人贷出资金而债务人出获得的报酬

B.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务人为获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

C.利息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价格”

D.利息来源于利润

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ABC)。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特点商业信用的完善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上商业信用

三、判断题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获得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对)2.浮动利率避免了在信贷期间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有利于降低贷款双方的风险。(对)

3.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反比。(错)

4.货币作为价值储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错)

5.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与商品买卖活动规模密切相关。(错)

四、简答题

1.简述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2.信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

第八章货币供求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方程式是剑桥方程式:(D)

A.Mv=PT B.P=Mv/T C.M=PQ/v D.M=KPY

2.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称为(C)。A.存款准备金额B.备付金C.基础货币D.超额准备

3.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D)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实现购买力越强

B.流动性越强,实现购买力越弱

C.流动性越弱,实现购买力越弱

D.A和C

4.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B.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C.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D.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

5.下列各项政策中,(B)可以解决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A.限价政策B.指数化政策C.减税政策D.增加供给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CD)。

A.投资动机B.消费动机C.交易动机D.投机动机

2.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ABC)。

A.消费物价指数B.批发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D.零售商品物价指数

3.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BCD)。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B.提高再贴现率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4.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ACD)。

A.商品价格B.货币价值C.商品数量D.货币流通速度

三、判断题

1.凯恩斯认为,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量是市场利率的递减函数。(对)

2.我国货币层次中,M1的流动性大于M2,M2的统计口径大于M1.()

3.在进行货币供给的调控时,中央银行买入国债会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增加。()

4.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量的完全相等。()

5.就货币市场而言,货币的供给决定了对货币的需求。()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

2.度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

第九章金融市场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广义的金融市场泛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各样的金融交易活动实现资金供求的

调剂和有价证券的买卖,如()。

A.存款B.贷款C.信托D.票据抵押

2.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以()为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

A.存款B.有价证券C.信托D.票据抵押

3.按照所交易金融资产的期限划分,可分为()两种。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C.黄金市场D.股票市场

4.套汇交易是利用不同的外汇市场,不同币种的差价进行的专区差价的外汇交易活动。套汇交易分为(

)三种。

A.时间套汇B.地点套汇C.属地套汇D.利率套汇

5.黄金市场的交易方式有()两种。

A.现货交易B.地点套汇C.期货交易D.利率套汇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简述黄金市场的含义及作用。

2.外汇交易方式有哪些?

3.期货合约具有什么特点?

4.货币市场是进行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市场,是最早和最基本的金融市场。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

第十章金融机构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欧洲最早出现银行的是()意大利设立的威尼斯银行。

A.1880年B.1580年C.1680年D.1586年

2.实行跨国中央银行的是()。

A.中国B.欧洲共同体C.美国D.日本

3.实行复合中央银行的国家是()。

A.中国B.前苏联C.美国D.日本

4.实行单一中央银行制的国家有()。

A.中国B.前苏联C.英国D.法国

5.中央银行是()。

A.银行的银行B.国家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D.从事担保的银行

二、计算分析题

某商业银行为客户持有的面额20000元,90天后到期的票据办理贴现,贴现率为8%,银行贴现该票据时贴

现利息是多少?应付给客户多少现金?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五、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对外金融关系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于()加入非欧洲开发银行。

A.1980年5月B.1985年5月C.1990年5月D.1995年5月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恢复了我国的代表权。

A.1946年10月B.1980年4月C.1985年6月D.1997年12月

3.银行买进外汇时,还是用一些特殊的汇率()。

A.电汇汇率B.票汇汇率C.中间价D.现钞价

4.按汇率制度划分,分为()。

A.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B.单一汇率和多重汇率C.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D.贸易汇率和

金融汇率

5.国际收支平衡中,计入贷方的项目()。

A.对外资产的增加B.对外负债的增加C.官方贮备的增加D.对外无偿转移的增加6.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差额会导致()。

A.本币坚挺B.本币疲软C.物价下跌D.通货紧缩

二、多项选择题

1.外汇一般具有的特征是()。

A.国际性B.可偿还性C.流通性D.可兑换性

2.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有()。

A.商业银行B.外汇经纪人C.中央银行D.外汇实际供应者或需求者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

A.通货膨胀B.国际收支C.利率水平变动D.经济政策

4.国际收支平衡通常由以下项目组成()。

A.经常项目B.资本和计入项目C.平衡项目D.收益项目

5.世界银行与()共同组成世界银行集团。

A.多边投资担保机构B.国际开发协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国际金融公司6.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A.经济周期性B.收入性因素C.结构性因素D.货币因素

三、判断题

1.有价证券和黄金也是外汇。()

2.人民币汇率也采用间接标价法。()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切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或收益项目,均列入表的借方。()4.若黄金外汇等的储备增加,记“-”减少记“+”号。()

5.国际投资争端中心成立于1970年。()

6.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属长期高利率贷款。()

7.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会计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

四、简答题

1.汇率市场有哪些参与者?

2.如何理解国际收支的内涵?

3.汇率是如何分类的?

五、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国家认为,在宏观经济均衡状况下失业率为()左右。

A.3% B.4% C.5% D.7%

2.一般通过相机决策而制定的财政政策属于()的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B.中性财政政策C.短期性财政政策D.限制性财政政策

3.经济改革以来,我国除了()年以外年年都有赤字。

A.1985年B.1981年C.1991年D.1997年

4.()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基本的影响因素。

A.货币供应量B.利率C.超额准备金D.基础货币

5.货币政策的实施要去的最佳效果,特别是要与()密切配合。

A.收入分配政策B.财政政策C.价格政策D.汇率政策

6.当经济出现萧条情况或严重通货紧缩是,适宜采取()政策。

A.松松B.松紧C.紧松D.紧紧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的目的是()。

A.价格水平稳定B.充分就业C.经济增长D.社会稳定

2.货币政策组成的要素是()。

A.货币政策的主体B.货币政策的目标C.货币政策的工具D.货币政策的时滞3.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

A.一般政策工具B.选择性政策工具C.直接信用控制工具D.简介信用控制工具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A.再贴现B.存款准备金C.外汇D.公开市场业务

5.财政政策的选择方法()。

A.相机决策法B.临界点原理法C.逆经济风向法D.休克治疗法

6.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货币供应量B.利率C.超额准备金D.及出货

三、判断题

1.物价稳定就是货币稳定。()

2.货币政策目标中,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是一致的。()

3.任何一个国家,同一种货币政策要想同时实现多个货币政策目标是比较困难的。()4.财政政策就是“自动稳定器”。()

5.提高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会使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

6.本币的升值会抑制进口。()

7.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的财政政策。()8.政府财政赤字就意味着政府一定实行了扩张货币政策。()

四、简答题

五、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 【模拟试题】 一. 界碑 周京东 ①新兵被分到边防一线连队,起初个个都是很高兴的,因为从内陆一下子来到了边疆,一下子来到国境线上,首次看见外国,感觉是那样的新鲜,边境线上矗立着的那一个个哨所就像是一处处景点,全副武装巡逻的战士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那一块块界碑就像一面面永恒的风景。 ②新兵叶子到连队后,第一件事就是站在界碑旁“咔嚓咔嚓”让班长给照了一摞子照片,然后他将自己和界碑一起炫耀给了城里所有知道他的人,就连街道居委会主任吴大妈也没忘了寄去一张。日子久了,在叶子的眼里一切都变了,神圣的界碑不再是风景,只是块刻着国名的石头罢了。日子再久了,叶子就琢磨,3年的时间太长了,还不如早点跑回家算了,城市那么大,干点什么不行。就这样,今天踏着昨天的脚印,明天再踏着今天的脚印,在巡逻道上走了今天再走明天,成天连人影都见不到,肯定能把人弄傻了。 ③到了冰融雪化,漫山墨绿的夏天,叶子开始计划跑的事,他在脑子里形成了好几种方案,沿着连队下山的那条唯一的一条小路走,当然还不如不跑,因为累死也跑不过连队那辆吉普车。最后他选择了避开小路,走树林,翻过连队前面的山梁,斜插山下,然后再迂回到沟外30里远的小镇上的方案,这样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叶子算计好后,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悄悄离开了连队。当连队发现后,那辆吉普车便真的加足了马力沿路追去。 ④叶子想跑却迷了路,走了半天只是翻过几座山,走过了几道梁,直到肚子饿得咕噜噜叫,他仍没有走出林海。叶子想返回部队,却不知道连队在什么方向,叶子心眼多,他不敢再走了。因为万一走进对面国家的树林,可就更毁了,想到这里,他浑身打了一个冷颤,他冷静分析了情况后,决定爬到山顶上去找巡逻道,这样他就有救了。就当他精疲力尽地爬到山顶上时,夕阳的余晖正好照亮了一块界碑,叶子一下子扑过去,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在界碑旁。他依偎在界碑旁就像丢失的孩子一下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也就在此时此刻叶子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祖国。天慢慢黑了下来,叶子不能走也不敢走了,他只有等到天亮,等到巡逻的战友走来。天上很多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洒在树林里,树林发出黛绿的光。各种小虫在草丛里发出各种不同的叫声,叶子又突然感到边境竟然这样的美好。就连远处不时传来的野兽的叫声,叶子都没有害怕,因为他紧紧地依偎着界碑,他知道只要还在自己的国土上,就什么都不用怕。这一夜叶子想了很多很多。就在黎明到来的时候,他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的大脑里都竖有一块界碑,界碑将对和错分开,人要做错事是很容易的,只需从界碑前迈脚走到界碑后。 ⑤叶子被巡逻兵带回连队后,上级给了他行政记过处分,他心服口服。3年后,叶子退伍时,档案里装了一张三等功表和两张优秀士兵卡片。 选自《春风》1997年第11期1. 界碑的形象在叶子的心目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变化: 原因: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 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5、汇价: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6、货币头寸:是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多头寸)或不足(少头寸)的数量。 二、填空题 1、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2、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税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信用的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5、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公平与效率兼顾。 6、金融创新主要发生在五个方面:金融工具创新、交易技术创新、市场形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创新。 7、中央银行一般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三、判断题 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 从事商业性的金融活动。(×)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发放贷款,而不是吸收存款。(×)5、金融创新,是指来自金融业内部的种种创造性的变革。(√) 6、信托以信任为核心,资财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 7、证券行市是指在证券流通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价格。(√) 8、货币流动性程度,即指货币变为现款的能力。(√) 9、金融工具交易的方式按达成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10、证券业监管方式有:官方监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11、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度,主要表现是个别物价上涨。(×)12、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存量。(×)13、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14、外汇交易泛指国际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各类买卖业务。(√)15、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一起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16、狭义的国际储备即指借入储备。(×)17、货币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的三类观点: A、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①,提高货币供给,可刺激有效需求,满足财政赤字的弥补需求;②,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中利益的得失,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③,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提高,从而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B、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生产过程紊乱、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了商品的正常流向、改变了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投机活动猖獗),妨碍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证明了这一点。 C、中性。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调整会抵消通货膨胀产生的各种影响。 2、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哪些? 答: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中外合作。 3、我国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有哪几种方式? 答: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筹集财政收入(遵守利益兼顾、增产节约开辟财源、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挥经济杠杆功能、区别对待合理公平的原则); B,发行国债(国债的管目标:1,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2,满足投资者的需求,3,利息成本最小化,4,减少国债流动性。); C,控制财政支出(遵守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厉行节约与讲求效益、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的原则); D,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4、企业投资行为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答: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权利。相对於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义务。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债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则有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4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6、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4学习资料

财政与金融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4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国债: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6、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8、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及答案(可修改).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训练 (一)、分层级赋分选择题突破要领 明确各分项的设误形式 ▲有分值项各项特点 1 分值项:(有小错误)①信息有偏差②信息有遗漏③以次充主 2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概括②信息量比较少③难度较小) 3 分值项:(无错)(①信息表述比较精确②信息量比较多③难度较大) ▲ 0 分项常见的陷阱 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人物:张冠李戴(对象) 行为有偏差(行为) 曲解观点或建议(语言) ★事件:张冠李戴(对象) 篡改时间或时态(时间) 以偏概全(范围) 绝对化(程度) 曲解原因、篡改结果、因果倒置(因果) 总结: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选择题解题指导 步骤:读原文——找原句——比原意不管是0分项、1分项,还是2分项,或3分项,我们都要根据选项内容找到文本对应句子,细心比较,来确定选项内容原文意思是否相符。策略:用排除法,先排除0分题选项,再排除 1分题选项,最后验证正确选项是否正确。排除0分选项时,要特别留意人物(言行、观点等)、事物(时间、因果等) 二、真题训练 1、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

财政与金融学习提纲

财政与金融学习提纲 第一章财政导论 不论哪种市场经济模式,共同的特征,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1基础性指经济活动中主体、主要、经常性的投资、生产、经营、消费等活动由供求规律、价格导向市场功能来调节。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其中,不替代市场。主要靠政策诱导、利益调整来辅助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的特征:自由性(自主性)、竞争性、平等性、法制性。2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存在缺陷,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有时可能不是最佳状态,缺乏效率(社会福利:社会成本,宏观意义)。即完完全全依靠市场机制本身(或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是不能达到这种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帕累托效应”的。3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排斥竞争);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生产者与消费者、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外部效应(包括正、负外部效应)——无法无天、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4-5 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6。财政存在和职能范围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弥补市场失灵。6 财政处于再生产的分配环节,是一个分配范畴。7 公共产品的特征13-14 财政的职能三个方面16-21 如何理解财政分配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21 第二章财政支出 主要分类:1、购买性支出,(各级)政府直接支出,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直接增加当期的社会购买力(如政府采购、基建投资),主要反映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政府间接支出,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主要反映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2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23-24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投资。作用:宏观调控手段,诱导民间投资、社会投资。目的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等。38 简述财政投资与微观经济主体投资的区别39; 投资的三大分类。39 简述政府公共投资的的合理范围40 政府采购48。政府采购的原则51 第四章转移性支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56我国城镇实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58 财政补贴的实质是财政对补助接受者的转移支出。61 三个特征61 补贴的内容63 简述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63 第五章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按照性质不同,分为经常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建设性收入)。前者主要指什么?后者主要指什么?65-66 预算外资金及其性质68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个方面?69 第六、七章税收、税制 税收的三个特征78 税收制度79 纳税人是税款的直接交纳者,但并不一定是最终负担者。可转嫁

《财政与金融》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答: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P2 2、答: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P5 3、答: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P11 4、答: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P23 5、答: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P24 6、答: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P25 7、答: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P25 8、答: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P27 9、答: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P27 10、答:即国家公债,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采取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P43 二、填空题 1、经济、社会 P1 2、国家 P4 3、剩余产品 P5 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P5 5、税收、非税收 P11 6、经济数据法、要素分析法 P17 7、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P22 8、课税对象P24 9、税源 10、10 P25 11、增值、消费、营业、关税P30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P31 13、从价、从量 P32 114、一般、级差 P38 15、有偿P43 16、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P44 17、平价、折价、溢价值 P48 18、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强制摊派 P49 19、分期逐步、抽签轮次、市场购销、到期一次性 P51 20、金融市场利率、政府的信用状况、银行利率水平、社会资金供给状况。P20 三、单项选择题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将风力视为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就风力发电而言,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出电能;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可是,通常电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无法存储。虽然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至15克。如果该技术能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7.下列各项对“空气发电”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气发电就是把空气压缩,进行存储,到需要时再使用的一种发电技术。 B.空气在排放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C.空气发电技术虽然已在某些国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但现在仍然少有人问津。 D.空气发电是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没有任何污染。 8.下列不属于设计风力发电站时考虑因素的一项是() A.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需要50台1兆瓦的并联的风力发电机。 B.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需要安装10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 C.建造地下储气站,是为了防止风速过高时出现电力过剩的现象。 D.建造风力发电站要考虑风速的高低,以保证提供充足的电能。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一样,都是利用空气发电。 B.空气发电前景虽然看好,但它目前只能作为应急电站。 C.一旦矿物能源耗尽,空气发电就会成为人们的首选。 D.空气发电技术已经被人们掌握,但由于其发电成本高,现在难以普及。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采用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来调节发电量。 B.在德国和美国已经并网发电的空气电站,从经济角度看非常合算。 C.如果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组合使用,从经济角度看与热力发电不相上下。 D.空气发电技术的普及使用,对环境保护将会起很好的作用。 (一)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①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近年来题型比较稳定,一般为四道选择题,但不排除类似北京05春招题的主观题形式。 ②选材去年为自然科学类的材料,今年有可能选社科论文。 详解:

财政与金融认识

财政与金融 --朱正模 首先,我觉得我在对财政与金融的理解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认识到,财政与金融学是一门非常系统和严谨的科学,是对各类企业在某些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配置资源的学问;其次,在金融方面,让我认识到在当今这个经济资源极其丰富的年代,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创新是一种根本性的生存之道;再者,通过学习财政工程的相关产品,对财政政策有了许多具体化的认识和感受。 《财政与金融》包括财政与金融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阐述财政与金融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财政部分主要阐述了财政的产生与发展、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的职能与作用、财改支出、财政收入、公债、国家预算管理等;金融部分主要阐述了金融基础、信用、利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等,还阐述了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等问题。学习财政与金融知道了关于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和思想。在公共财政学理论中,老师首先分析了公共部门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公共品的最佳生产、消费方式及有关公共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即公共选择等问题;对公共部门的最主要收入形式--税收的经济效应及转嫁、归宿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职能分工、财权划分及中央对地方的调控关系予以了分析和研究。在金融学理中,我们知道了金融机构及体系存在的必要性,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货币针对发展中国家及我国在实现金融深化,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方面应注意的经验教训,以及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对策。 知道了财政收入规模的计算办法1)经验数据法即通过对国内外一定时期的

有关数据资料的分析与对比,来确定一个合理的财政收入规模,以此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2)要素分析法即对影响和决定剩余产品价值率和财政集中率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此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及其占国民收入的适当比例 知道了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强制的、无偿的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税收的形式特征1)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靠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一般说来,它和生产资料的占有没有直接关系。2)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3)固定性,是指在征税前,预先规定课征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知道了税收分类1)按课税对象分类,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2)按税收的计税标准分类,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主要税种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法定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消费税,是以某些消费品的销售收入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关税,是国家对进出本国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种。 金融的构成1)金融的概念金融,概括地说,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具体地说,凡是货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3)信用,

财政与金融 习题集 含答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财政与金融》(编号为02004)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分析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 财政补贴支出 B. 债务利息支出 C. 行政管理费支出 D. 社会保险费支出 2.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 C. 社会救济 D. 商业保险 3.财政收入的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 A. 社会消费的规模 B. 生产的规模 C. 商品交换的规模 D. 建设资金需要的规模 4.从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有制经济。 A. 国有 B. 集体 C. 个体 D. 中外合资 5.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A. C B. V C. C+V D. M

6.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是()。 A. 9级全额累进税率 B. 5级超额累进税率 C. 9级超额累进税率 D. 20%的比例税率 7.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A. 农业税 B. 关税 C. 耕地占用税 D. 证券交易税 8.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A. 20% B. 30% C. 33% D. 40% 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赖财政盈余 C. 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 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B. 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 C. 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1.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 总额分成 B.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C. 分税制 D. 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12.货币流通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变化。 A. 正比 B. 反比

高中语文复习汪曾祺《哲人其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复习汪曾祺《哲人其萎》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哲人其萎 汪曾祺 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二十来岁,就写出了《科尔沁旗草原》。稿子寄到上海,因为气魄苍莽,风格清新,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当时就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小说,应该尽快发表,出版。原著署名“端木红粮”,王统照说“红粮”这个名字不好,亲笔改为“端木蕻良”。从此端木发表作品就用了这个名字。他后在上海等地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鸢鹭湖的忧郁》最受注意。这篇小说发散着东北黑土的浓郁的芳香,我觉得可以和梭罗古柏比美。端木后将短篇小说结集,即以此篇为书名。 端木多才多艺。他从上海转到四川,曾写过一些歌词,影响最大的是由张定和谱曲的《嘉陵江上》。这首歌不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样过于哀伤,也不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样直白,而是婉转深挚,有一种“端木蕻良式”的忧郁,又不失“我必须回去”的信念,因此在大后方的流亡青年中传唱甚广。他和马思聪好像合作写过一首大合唱,我于音乐较为隔膜,记不真切了。他善写旧体诗,由重庆到桂林后常与柳亚子、陈迩冬等人唱和。他的旧诗间有拗句,但俊逸潇洒,每出专业诗人之上。他和萧红到香港后,曾两个人合编了一种文学杂志,那上面发表了一些端木的旧体诗。我只记得一句: “落花无语对萧红。” 我觉得这颇似李商隐,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端木的字很清秀,宗法二王。他的文稿都很干净。端木写过戏曲剧本。他写戏曲唱词,是要唱着写的。唱的不是京剧,却是桂剧。端木能画。和萧红在香港合编的杂志中有的小说插图即是端木手笔。不知以何缘由,他和王梦白有很深

财政与金融 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对财政收入而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实行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属于财政分配的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拥有的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一定形式的渠道筹集起来形成的货币资金的总和。 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指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 财政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反应了财政偿还到期国债本息的能力。 国债余额管理:是指立法机关不具体限定中央政府当年国债发行额度,而是通过限定一个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以达到科学管理国债规模的方式。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定的预算体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收入,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权财力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本流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活动的总称。 期货交易:是指商品的交割和结算要在商品成交后的一定时期中进行结算时,按买卖契约成立时的行市,而不是按照交割时的行市进行结算。 期货:是现在进行买卖,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 期权:又称“选择权”,是指一种能在未来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而金融期权则是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方式。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特里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财政与金融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 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腑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复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 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5.信托: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 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2.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法、效益最低选择法、费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4.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6.中央银行是的银行、的银行、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7.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8.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 B )。 B.经济和政治 2.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主要是起因于( B ) B.课税对象 3.( C )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C.保值国债 4.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 B )审查和批准。 B.人民代表大会 5.在编制预算时就已经安排了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称为( C )。 C.赤字财政 6.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 A.商业信用 7.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D )。 D.社会再生产等若干内在因素 8.( B )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高中语文阅读及答案

高中语文阅读及答案 那个月饼不见了 毕淑敏 温奶奶在副食店称了二斤月饼。售货员用脆黄的纸,将月饼包成了两包,用纸绳细细地捆了十字花,又打了一个麻花劲儿,递到温奶奶手里。小小的店,有人一次买二斤点心,是大主顾了。 温奶奶拎了月饼包,出了店。见远处沥青面公路上有人,就稍侧身,半背着脸,把纸包撕开了一个口子。一块月饼褐黄色如齿轮一样的边儿,就露了出来。温奶奶看看还不满意,那口子随着人走动的步幅一张一合,有的时候裂口就对到了一处,里面有什么就看不大清楚了。她用两个指头捅进包里撑了一下,口子就大了,月饼能露出半个脸。 温奶奶老了老了,牙口还挺好,最爱吃月饼,咬不动就蒸透了再吃。一块月饼能让嘴里甜半拉多月,哪样点心有这般经吃? 温奶奶小脚,拎两大包月饼,一包还是破的,黄纸飘飘,扭呀扭的就格外引人注目。 “唷!温奶奶!买月饼了?离月饼节可还早着呢。”公路边的甲男眼尖,觑见纸包里褐黄色的齿轮说。 “我吃月饼可不论时辰。想吃就吃。”温奶奶得意地说。心想你小子可没说到点上。 “你这个人,真是糊涂。别人是一年吃一回月饼,奶奶是天天过八月十五!”乙女说。 温奶奶赞许地看了这小媳妇一眼,心里说,人俊心也灵,这还差不多。但又稍存遗憾,还没说到根本上。 就在温奶奶心里埋怨大伙怎么都这么笨的时候,丙男茅塞顿开,大声说:“温奶奶,您那在外工作的儿,又给您汇钱了是不是啊!” 这就对喽!温奶奶老鹏似的展开青筋毕露的手,托着月饼包说:“可不是!要我我哪能买月饼!大伙尝尝吧!”她把囫囵的纸包往旁人手里塞,别人哪里消受得起,就推让。 一辆载重汽车开过来,老远就夹带呼呼的风声。人们赶紧闪开,久在路边住,什么车什么劲道大伙都有数,这车,就算踩了刹车,不滑个几十米停不下来。 温奶奶也忙着躲,扎撒着的手一时收不回来。被她撕了口的那个纸包,就像溃了堤,月饼横着就甩了出去。别的几个还好,眼见得划着弧线散在近旁。唯有最先挤出破口的那个月饼,早早地落了地,恰是立着的,那个月饼又做得格外周正,咯噔噔像哪吒的风火轮,在公路上笔直地滚起来。

财政与金融-习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义职能原因) 答: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分配关系.财政职能是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有以下三种职能: (l)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在市场经济中,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税或少征税,从事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在政府对收入分配不加干预的情况下,这种分配往往是不公平的,而市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依靠政府财政的分配只能才能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加以调节。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手段来实现。 (3)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达到稳定经济的目标。 案例分析: 1.外部性怎么解决? 答:1。外部性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性。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利益和好处,而所有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补偿。如企业的科研活动。负外部性指产品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损害,但未给受害者应有的补偿。如企业生产的污染行为。 2.解决外部性的解决方法如:征税与补贴,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采取征税与补贴的方法,存在不足:征税与补贴问题上难以量化,征收补贴的数量难以清晰界定,这易助长腐败现象,破坏经济市场。 3。为弥补征税与补贴方法的不足,我们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利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从产权学派获悉, 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利用政府有形的手,清晰界定产权,以及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使交易成本降低。这就是外部性内部化,以此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浅议财政与金融

浅谈财政与金融 ——09级数学B班学号:094080132 姓名:宋睿 一直以来,我对财政与金融都不了解,仅仅只知道它是经济中的一部分,也只知道它是与钱有关的。高中政治上所接触到的也仅仅是几个相关名词而已,却只知道背而没有去深究,今年在选课时看到《财政与金融》,突然心中就萌发出一种想要去了解它的欲望,也正是如此我选了这门课,而他也确实让我更多的了解财政与金融。 通过今年的选修课《财政与金融》老师每星期的详细分析,让我认识到财政与金融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下面就让我来说说这个学期的所得吧。财政与金融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共同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运行当中资金的运动。但不同的是:财政:研究是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金融是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广泛融通。 通常所说的财政是国家或政府财政的简称,即有关国家(政府)钱财货物方面的行政事务。企业、单位钱财货物方面的行政事务一般被称作“财务”。财政又有着不同的概念表述,所说的国家财政,其财政与国家权力密不可分,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强制性参与的对社会产品的一种分配活动。而公共财政这种观点认为,市场体制下的政府收支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我国已经转而实行市场经济,因此政府的收支活动也应改称为“公共财政”。事实上,财政和“公共财政”是同一个概念,任何社会形态下的政府收支活动

都具有“公共性”特征。不管是国家财政还是公共财政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生活都与产品有关。我们的每一天都与消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就与财政有了密切的关系了。在财政中,税收是极其重要的,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税收的强制、无偿性使它最适合于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它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把财政收入用于为提供公共产品筹资,这实际上是把一部分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配置到了社会的公共部门。在确定公共产品的提供量时,要用一种政治程序来替代市场机制。这种政治程序就是让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意代表(在我国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通过投票表决政府的财政预算,从而使配置到公共产品的资源数量和结构尽量符合大多数人民的意愿和需求。所以说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融与我们的生活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谈到金融我们自然就会想到银行,但这仅仅只是狭义上的。金融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由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分。金融机构,也称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结构,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在现代社会,很大一部分资金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通的,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不发达或不甚发达的国家更是如此。金融机构体系,一般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的整体。它由商业性金融机构;而它又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自改革至今,我国的金融机构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为领导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