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2
2021第1期 4525 - 羟 基 维 生 素 D3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及 其 在生 猪 饲 粮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进 展王海洲1,曹金党2,秦甜甜1(1.日照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2.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日照 276800)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1)01-0045-04摘 要 25-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3,在生猪饲粮中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改善机体骨骼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文章就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物学效价,对生猪钙、磷代谢及骨骼形成的影响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分析25-羟基维生素D3的营养功能及优势,以期为25-羟基维生素D3在生猪生产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生物学特性;生猪;生产性能;骨骼质量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ig DietWANG Haizhou1, CAO Jindang2, QIN Tiantian1(1.Rizhao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Rizhao 276800, China; 2.ShandongHaine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Rizhao 276800, China)Abstract25 hydroxy vitamin D3is the main form of vitamin D3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which is called active vitamin D3 . Adding 25 hydroxy vitamin D3 to the pig die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bone quality andenhance the immunity of the body.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potency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 this paper reviewes the effects of calcium, phosphorus metabolism and bone formation in pi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ig production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nutritional functions and advantages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in pig production. Key words 25 hydroxyvitamin D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i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bone quality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代谢物,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并且不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1]。
维生素对狗及猫的作用及日粮添加方法维生素对于狗和猫的健康非常重要。
它们起着许多关键功能,包括帮助维持免疫系统、促进生长和发育、维持皮肤和毛发的健康等。
在为狗和猫提供平衡的日粮时,我们需要确保它们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生素以及它们对狗和猫的作用:1.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于狗和猫的视力、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不足的维生素A摄入可能导致视力问题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2.维生素B:维生素B群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和B12等。
这些维生素对于狗和猫的新陈代谢和能量产生至关重要。
维生素B的不足可能导致脱毛、食欲不振和能量不足等问题。
3.维生素C:狗和猫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因此通常并不需要额外摄取。
然而,某些情况下,如疾病或压力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来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
4.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狗和猫的钙吸收和骨骼健康。
不足的维生素D摄入可能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和骨质疏松。
5.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它对狗和猫的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健康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狗和猫获得足够的维生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向它们的日粮中添加维生素:1.商业宠物食品:商业宠物食品通常含有平衡的维生素配方,可以满足狗和猫的基本营养需求。
选择高质量的宠物食品,并遵循产品标签上的喂养指南。
2.天然食物添加剂:一些天然食物添加剂可以提供额外的维生素补充,如胡萝卜、菠菜和蓝莓等。
然而,添加剂的使用应该谨慎,并遵循适量的原则。
3.维生素补充剂:在特定情况下,如疾病、生长期或孕期,兽医可能会建议使用维生素补充剂。
使用补充剂应该遵循兽医的指导,并严格控制剂量。
请记住,添加维生素时需谨慎,并遵循适量的原则。
过量摄入维生素可能对狗和猫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如果您对宠物的日粮管理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兽医的意见。
总结:- 维生素对狗和猫的健康至关重要,对免疫系统、生长发育、皮肤和毛发健康等起着关键作用。
膳食添加剂--维生素D上了年龄的人经常会半夜抽筋。
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时间长了或年龄更大了会出现驼背、东痛西痛等症状。
奶奶经常会对孙子说:“奶奶年轻时个子很高的,现在是因为老了才变矮了”老了一定要变矮吗?不是的!老了变矮是因为有了骨质疏松症。
而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维生素D除了饮食中摄入外主要来自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成。
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极少,而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转化途径的维生素D也并不多,你知道为什么吗?你如果去过海景旅游胜地你肯定知道一眼望去撑伞的应该多数是中国人,而白人常常会看到在阳光下暴晒的。
这是因为白人更容易骨质疏松。
从食物与皮肤转化的维生素D进入体内先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而进入循环的维生素D先在肝脏被25羟化酶活化成25羟维生素D,然后又在肾脏被1羟化酶转化为1,25羟(OH)维生素D,这才是维生素D的体内活性型,才能与维生素D的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理作用。
维生素D是否缺乏用什么指标来测定呢?最稳定的指标应该就是25羟(OH)D,它与结合蛋白结合代表体内维生素D的储备量。
最近刚刚看到一篇中国研究者做的研究。
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了90%以上。
按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标准:25(OH)D要达到30ng/ml以上才算正常;而20-29mg/ml为不足;小于20ng/ml为缺乏;小于10ng/ml为严重缺乏。
维生素D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促进肠钙吸收;小剂量维生素D对骨骼可以促进成骨,有利于骨的矿化,大剂量维生素D会促进骨转化,促进骨钙入血;1,25(OH)D促进肾小管尿钙重吸收;抑制甲状旁腺合成与分泌;除此之外,最新研究维生素D的缺乏与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与性功能减退有关;维生素D与脑功能及平衡功能密切相关。
影响维生素D减少的因素会有很多:高纬度地区日照少、儿童户外活动少、女性外出撑伞、皮肤涂上防晒霜都会影响维生素D的皮肤转化;年龄增加会使皮肤中合成维生素D的原料—7-脱氢胆固醇渐渐减少,70岁时只留下年轻时的25%。
维生素对奶牛及肉牛的作用及日粮添加方式维生素是反刍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大类有机物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胆碱等)两类。
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参与许多代谢途径,并具有免疫细胞和基因调控的功能。
每种维生素的临床缺乏都会导致某种特定的缺乏症,例如当维生素D缺乏时,就会出现佝偻病。
当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亚临床症状发生时,动物的生产性能或总体健康都处于非最佳状态。
一、维生素对奶牛作用及日粮添加方式(一)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必须由日粮提供。
近来随着奶牛饲养管理体系完善和舍饲化的发展,奶牛接触阳光和新鲜饲草逐渐减少,对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也有所提高。
1.维生素A 维生素A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对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精子发生、骨骼组织维持和上皮组织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视黄酸间接调控基因表达,提高机体免疫。
奶牛维生素A 缺乏时,食欲降低,出现上皮组织角质化、夜盲症、受胎率低和流产。
饲料中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源。
一般新鲜牧草中含较多的β胡萝卜素,但在干燥、加工和储藏中容易氧化使效价降低。
因此,日粮中维生素A含量差异很大。
此外,添加的维生素A有60%被瘤胃破坏。
NRC(2001)指出,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补充量。
生长母牛对维生素A需要量为每lkg体重80 IU,泌乳牛为每lkg体重110 IU。
以前认为干奶牛每lkg体重需要量为76 IU可能足够,后来考虑到乳腺健康改善的可能,建议干奶牛的需要量也为每lkg体重110 IU。
但在以下特殊条件下,需要进行维生素A的补充:①低粗料日粮(瘤胃破坏程度严重,胡萝卜素摄人量低);②饲喂大量青贮玉米和少量牧草的日粮(p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生物学效价低);③含有劣质粗料日粮(稻草秸秆等胡萝卜素含量低);④传染性病原体接触较多时(免疫系统需要量增加);⑤免疫力可能降低的阶段(围产期)。
维生素C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摘要:维生素C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治疗坏血病、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
本文综述了维生素C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维生素C;抗氧化;应用;医药Abstract: As a natural antioxidant, vitamin C has the effects of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treating scurvy and promoting collagen synthesi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feed and other fiel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vitamin C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ny fields, and prospects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 vitamin C; antioxidant; application; medicine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新鲜的水果、蔬菜。
维生素C是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维生素,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或药物中获取。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预防牙龈萎缩、出血,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维生素C能和氧结合成为除氧剂,抑制对氧敏感的食物成分的氧化,能还原高价金属离子,对螯合剂起增效作用,在食品加工业中常作为抗氧化剂使用,同时是血浆中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在医疗保健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维生素C的抗氧化机理,以及在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研究。
1 维生素C的抗氧化机制维生素C的多项生理功能均与其抗氧化性有关,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内的活性自由基很可能是众多疾病和癌症的诱因,而维生素C能有效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物质,保护机体免受伤害。
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水产养殖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养殖方式,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水产养殖所面临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和鱼类的健康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维生素是生物体所需的一类有机物质,它们在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水产养殖中,维生素的应用可以帮助鱼类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抗逆能力。
因此,合理添加维生素是水产养殖保证鱼类健康和生产稳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介绍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首先,将详细探讨维生素A的作用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案例。
其次,将介绍维生素C的作用和应用案例。
最后,将结合维生素D和维生素E,探讨它们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对这些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并展望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未来应用。
通过对维生素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有望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和鱼类的健康水平。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文章结构部分将提供读者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大致了解,并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动机和目标。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涵盖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结合维生素D和维生素E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在维生素A的应用部分,将详细介绍维生素A的作用机制,并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
同样,在维生素C的应用部分,将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一些水产养殖中典型的应用案例。
最后,将结合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应用案例进行讨论,重点介绍它们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和应用案例。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特点及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一、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特点1、有效地解决了产品高效、稳定性问题经过兴农国家级微生物专家多年攻关成果:采取微生物三级发酵技术和现代最新微粒化包被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微生物之间的拮抗问题。
兴农国家级微生物专家在如何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明了一种保证微生物高活性的生命呼吸装——“呼吸膜“,它能使活菌(主要是乳酸杆菌、酵母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长期保持其高活性。
巧妙地解决了微生物固态发酵的散热、厌氧控制,以及包装、储运、稳定性等难题,也解决了微生物之间拮抗问题。
2、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微生物三级发酵工艺技术产生的多种消化酶、酸化剂、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和复合有益菌群在畜禽体内产生的多种消化酶、酸化剂、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有利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
双歧杆菌在肠内发酵可产生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还可产生多种维生素。
光合细菌菌体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60%-65%,还有维生素B、泛酸、叶酸等,用后能提高饲料效率、抗病能力。
乳酸菌、双歧杆菌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使肠道的PH值降低,可以激活内源酶活性;维持肠道内PH值,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维生素D、钙、磷、铁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吸收。
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酵母菌等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分解酶、果胶酶、植酸酶等,和胃肠道固有的酶一起共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其利用率;合成维生素B族、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生物活性物质辅酶Q 及某些未知因子而参与物质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经微生物制剂发酵或处理过的饲料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更有利于动物体的吸收利用,加之菌体本身及其合成分泌的活性酶等物质均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中所含18种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且适口性好,畜禽喜食,饲喂微生物制剂饲料一般可使料肉比、料蛋比下降 10-20%。
辅酶Q10研究现状及应用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1中国辅酶Q10行业发展概述 (3)1.1产品定义 (3)1.2辅酶Q10的市场基本特点 (4)1.3辅酶Q10的市场分类 (4)1.3.1辅酶Q10的药物治疗作用 (4)1.3.2辅酶Q10的保健作用 (5)1.3.3辅酶Q10的使用推荐量及安全性 (5)2生产工艺现状 (6)2.1生物提取法 (6)2.1.1醇一碱皂化制造法。
(6)2.1.2醇一醚混合提取法 (6)2.2化学合成法 (6)2.2.1侧链直接引入法 (6)2.2.2侧链延长法 (7)2.3微生物发酵提取法 (7)3我过辅酶Q10的发展概况 (8)3.1我国该产品总体市场发展现状 (8)3.2产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3.2.1技术问题 (8)3.2.2生产成本问题 (8)3.3我国辅酶Q10 整体市场规模 (9)3辅酶Q10的市场及应用 (9)3.1品牌市场结构 (10)3.2辅酶Q10在医学上的应用 (11)3.3辅酶Q10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12)3.4辅酶Q10在保健品和功能食品方面的应用 (12)4我国该产品长期市场发展的策略 (12)参考文献 (13)辅酶Q10研究现状及应用张健健,冯世红,唐永强,郭英熙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1302摘要:辅酶Q10为黄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台物,由于在人体器官中的存在以及在生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因此又叫维生素Q或维生素辅酶Q10。
辅酶Q10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肿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和提高运动能力,防老抗衰以及保护心血管等多种保健功效。
辅酶Q10是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1]。
本文对辅酶Q10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研究现状、市场应用、行业发展与前景等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辅酶Q10;抗氧化;应用前言辅酶Q10(CoenzymeQ10),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其结构与维生素K、维生素E与质体醌相似。
添加剂维生素制剂的分类
由于大多数维生素都有不稳定、易氧化或易被其他物质破坏失效的特点和生产工艺上的要求,几乎所友的维生素添加剂都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和包装。
例如制成稳定的化合物或利用稳定物质包被等。
为了满足不同使用的要求,在剂型上有粉剂、油剂、水溶性制剂等。
此外,商品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还有各种不同规格含量的产品,可归纳为三类:由于大多数维生素都有不稳定、易氧化或易被其他物质破坏失效的特点和生产工艺上的要求,几乎所友的维生素添加剂都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和包装。
例如制成稳定的化合物或利用稳定物质包被等。
为了满足不同使用的要求,在剂型上有粉剂、油剂、水溶性制剂等。
此外,商品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还有各种不同规格含量的产品,可归纳为三类:(1)纯制剂B族维生素制剂多是化学合成的晶体物质,其化合物含量至少为95%,如维生素B1、B2、B6、叶酸、烟酸、泛酸钙、
维生素C和维生素K3的纯品制剂(化合物纯度为95%~99%)。
(2)经包被处理的制剂又称稳定型制剂。
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
素C极不稳定,常利用稳定物质进行包被以提高其稳定性。
由于包被材料加工方法不同,其产品有溶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
这类产品的纯化合物含量有很大差异。
(3)稀释制剂利用脱脂米糠等载体或稀释剂制成的各种浓度的
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c的生产及应用维生素C(Vitamin 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获取。
维生素C在许多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免疫系统的维持、抗氧化作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维生素C的生产及其应用。
维生素C的生产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和微生物发酵两种方式实现。
化学方法是通过合成氧化剂对葡萄糖进行氧化反应,从而制备出维生素C。
但是,化学合成的维生素C在纯度和活性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对而言,微生物发酵是目前主要的维生素C生产方法。
采用微生物发酵可以通过生物合成的方式生产出高纯度、高活性的维生素C。
目前,以脱氢葡萄糖为底物的革兰氏阳性菌发酵是最常用的维生素C生产方法之一。
维生素C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剂。
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对于吸烟者、酗酒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孕妇及乳母等特定人群来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其次,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人体细胞的损伤。
因此,维生素C也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和美容保健产品中。
此外,维生素C还能提高免疫力,促进愈合,减轻感冒症状。
因此,一些药品和保健品中也常添加维生素C。
维生素C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人类。
在食品工业中,维生素C常被用作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C能够有效延缓食物的氧化变质,从而保持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食品的色泽加深,提高食品的美观度。
维生素C还被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中,以保持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除了以上应用,维生素C还在医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维生素C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抗氧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以及营养补充。
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高剂量维生素C能够对某些癌症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维生素C的生产及应用十分广泛。
它是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剂,不仅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美容保健等多种功能。
常见饮料16种添加剂及其作用阿斯巴甜: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
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
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
“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安赛蜜:一种化学品,类似于糖精,易溶于水,可增加食品甜味,没有营养,口感好,无热量,具有在人体内不代谢、不吸收,对热和酸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第四代合成甜味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良好的乳化稳定剂,具有优异的冻结、熔化稳定性,并能提高产品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
柠檬酸: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增强食欲和促进体内钙、磷物质的消化吸收。
乳酸:具有调节pH值、抑菌、延长保质期、调味、保持食品色泽、提高产品质量等作用,有很强的防腐保鲜功效。
柠檬酸钠: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料行业作为酸味剂、调味剂及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
三聚磷酸钠:一种无机物表面活性剂,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食品工业中用于罐头、果汁饮料、奶制品、豆乳等的品质改良剂。
瓜尔胶:天然的增稠剂,主要由半乳糖和甘露糖聚合为食品而成,属于天然半乳。
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极为广泛的微生物多糖。
即使是低浓度也会产生很高的黏度,1%水溶液黏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从而可作为良好的增稠和稳定剂。
乳化硅油:可用于发酵工艺,最大使用量为0.2g/kg。
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可以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降低热加工温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改进食品的品质和节省能源,并能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时间。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代表产品: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
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
“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的添加标准一、农业部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中:我国允许使用的维生素有32种,饲料中常用的、日常委托检测接触较多的品种:维生素A、乙酸酯、β-胡萝卜素、D3、E、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B1、B2、B6、B12、L-抗坏血酸、烟酸、烟酰胺、泛酸钙、叶酸、D-生物素、氯化胆碱。
二、维生素添加饲料的标准1、维生素添加饲料的国内标准我国饲料工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和饲料行业行政主管不能累计发布的标准共207项,其中国家标准70项,行业标准137项;国家标准中有9项是强制性标准,47项是检测方法标准,卫生指标检测方法有16项。
随着我国对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这些标准正在不断的被更新。
其中广为人知的是《饲料工业通用术语》与《饲料标签》,而饲料企业从业者应该知道我国的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国家标准就有十三项:GB/T7292-1999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乙酸酯微粒GB/T23386-2009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棕榈酸酯GB/T9840-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D3微粒NY/T1246-2006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D3(胆钙化醇)油GB/T7293-2006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E粉GB/T9454-2008饲料添加剂维生素EGB/T9455-2009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D3微粒GB/T7294-2009饲料添加剂亚硫酸氢钠甲钠醌(维生素K3)GB/T26442-2010饲料添加剂亚硫酸氢烟酰胺甲钠醌GB/T17817-2010饲料中维生素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7818-2010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7812-2008饲料中维生素E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8872-2002饲料中维生素K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动物添加剂维生素的在连年抽检过程中,合格指标处于最低点的情况下,饲料维生素添加剂使用标准正在不断的被更新。
多种维生素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一)维生素α和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 的补充物,主要有维生素A和β- 胡萝卜素。
商业制品多为维生素A。
1.维生素A制剂维生素A制剂有天然物和人工合成两类。
天然物主要是鱼肝油及其制品,人工合成的主要有维生素A醇、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有的还应用维生素A丙酸酯制剂。
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目前主要以合成维生素A产品为主。
(1)鱼肝油及其制品:鱼肝油是以水产动物新鲜肝脏、幽门等为原料而制得。
鱼肝油为油状,除含有维生素A外,还含有维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含维生维A和维生素D 量较低,为每克几百个国际单位。
目前很少作为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A油和维生素D油:鱼肝油在真空下蒸馏。
然后进行一系列处理可制得精制的高浓度维生素A和维生素D,溶于植物油经调整维生素A或维生素D浓度即为一定标准浓度的维生素A油和维生素D油。
维生素AD 油:即将精制得的维生素A、D同溶于植物油,经调整含量的制品。
(2) 人工合成维生素A及其制剂: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化合物主要有维生素A醇维和一素A醋酸酯和维生素棕榈酸酯。
维生素A醇的稳定性较差,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主要为后两种。
(3) 粉剂:维生素A粉剂有吸附型和包被型两种。
①吸附型维生素A制剂:即将肝油或溶水维生素A液用谷物胚芽或脱脂米糠等粉末作为吸附剂吸附而成。
稳定性差。
②包被型稳定维生素A制剂:为了增加维生素A制剂的稳定性,维生素A除脂化、添加抗氧剂外,目前常用的方法还有用稳定的物质进行包被,主要有两种产品即微粒胶囊和微粒粉剂。
微粒胶囊是根据明胶在其等电点时溶解度低的特点,应用复凝聚法,以明胶作包被材料制成微粒胶囊,使维生素A酯外包被一层严密的保护膜,隔绝维生素A酯与空气、光线等的接触,从而达到防止或延缓维生素A酯的氧化,是较稳定的维生素A制剂。
我国目前生产的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多为此制剂。
微粒粉剂(或称喷雾干燥粉末)是一种比较新的制造工艺产品,即应用喷雾、淀粉吸收干燥法制得。
将维生素A标榈酯或醋酸酸酯分散于以明胶和蔗糖或葡萄糖组成的基质中,加入抗氧化剂,将此混合物用气流雾化,喷于正在搅拌着的干淀粉中,雾粒表面的水分被淀粉吸干,最后过筛、真空低温干燥。
吸附用的淀粉用疏水的变性淀粉比较好。
这种变性淀粉覆盖的微粒粉剂抗氧化性能好,硬度高,能抵抗机械损伤,粒度适中(在30--80目范围内),单位饲料中颗粒较多,微粒表面不规则而粗糙,易吸附混均。
与微粒胶囊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喷雾冻凝法亦可用来制备微粒粉剂。
近些年来,国外科技技文献相继报道应用β-环糊精药物包被材料,将易于感光、氧化分解的维生素A、D、E、K以及他不稳定的维生素制成相应的β- 环糊精包被制剂,可增加这类维生素的稳定性。
这些方法制备的稳定型维生素A制剂被动物食入后,在动物体内包被材料逐渐溶化,囊心的维生素释放出来,动物机体即可吸收、利用。
包被型维生素A制剂含有效成分差异很大,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多为10 ~50 万IU/g。
2.β-胡萝卜素制剂多为微生物合成物,其纯品为红棕色到深紫色的结晶性粉未,对光、氧和酸十分敏感。
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和油,溶于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因稳定性差,商品β-胡萝卜素制剂同维生素A制剂一样,多为各种包被材料处理的稳定制剂。
如罗氏公司的产品为含β-胡萝卜素10%的稳定型明胶包被粉末,在密闭容器中贮于20℃以下干燥处,可贮存6~12个月。
但在混入饲料中加工成块、制粒、膨化等时,有部分损失。
以添加β-胡萝卜素补充维生素A很不经济,但对处于不良情况下的某些繁殖母畜具有维持正常繁殖性能的作用。
通常在动物发情不明显,妊娠率低,妊赈后交配、分娩困难和产弱于等情况下添加。
一般按下列推荐量添加可满足需要:母中、母马:每头每天补600mg;母猪:每公斤日粮含100mg;母兔:每公斤口粮含40mg。
商品维生素A饲料添加剂除上述这些高浓度单项制例外,还育以脱脂米糠、黄豆细粉等作载体的单项预混剂。
此外,稳定型维生素AD或维生素ADE粉剂应用广泛。
这可避免其中两种或三种物质分离。
溶水维生素A液和水溶性维生素A粉剂可用于人工乳,液体饲料和饮水。
(二)维生素D维生素D有D2和D3。
维生素D2可由用紫外线照射处理饲用酵母而得。
维生素D3对禽类的活性远高于维生素D2,对于其他动物维生素D3效果也很好,而且维生素D3较维生素D2稳定性好,因此,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多用维生素D3、维生素D2,也有应用。
此外鱼肝油及其制剂也可作为饲料中维生素D添加物,但目前几乎不用。
在配合饲料中,维生素D3的稳定性虽比维生素A好,但它与热、潮湿和某些无机元素、氧化剂等直接接触时,也很易被破坏失效。
因此也需要进行特殊的防氧化和包被处理,即所谓“稳定型的维生素D3”。
商品维生素D制剂同维生素A处理基本相同,即有维生素D微粒胶囊,微粒粉剂。
β-环糊精包被物和维生素D油等制剂。
稳定的维生素AD制剂为常用的商品性维生素D添加剂形式。
(三)维生素E 由于维生素E醋酸酯较游离维生素E稳定,作为非抗氧化剂饲料添加剂用的维生素E 为α-生育酚醋酸酯,其中自然界存在的D-α-生育酚醋酸酯效价最高。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 是DL-α-生育酚形式的产品。
一般以1mgDL-α-生育酚醋酸酯为1个国际单位(IU),1mgD-α-生育酚醋酸酯相当于1.361U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比剂,在饲料中很易被氧化破坏,虽对其他维生素可起到保护作用,但自身却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一般非抗氧化用维生素 E 制剂中也应添加抗氧化剂和进行其他稳定性处理。
同维生素A、维生素D 制剂一样,维生素E制剂也有油剂、粉剂(吸附型、微粒胶囊、微粒粉剂、β-环糊精包被物)和可溶性粉剂。
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了除维生素E外,硒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它的抗氧化作用,硒和维生素E并用时,可起到相互增强作用的效果。
供防治维生素E和硒缺乏用的维生素E、亚硒酸钠的合剂,可按和线毫升含维生素E醋酸酯100mg、亚硒酸钠1mg(相当于硒0.45mg)的比例配合。
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生长肥育猪的常用量为每毫升合剂拌饲料约7kg左右;家禽预防量为1ml溶于1000ml水中供饮水,治疗剂量为1ml溶于100ml水中饮水。
配成的液体制剂须避光,贮存于阴暗处。
(四)维生素K3 由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制剂效价高,又是水溶性结晶,性质较稳定,故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K多是K3制剂。
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维生素K3制剂有亚硫酸氢钠甲萘酮(MSB)、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复合物(MSBC)和亚硫酸二甲基嘧啶甲萘醌(MPB其活性成为甲苦萘醌。
1.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多含3个结晶水,其分子C11H8O2.NaHSO3.3H2O,含活性成分约52%。
力白色或灰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特异臭味,有吸湿性,遇光易分解。
MSB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
MSB商品制剂有含MSB94%的高浓度产品,其稳定性差,但价格便宜。
用明胶包被处理的MSB微粒胶囊制制一般含MSB50%,稳定性好,且无刺激性。
2.亚硫酸氢钠甲基萘醌复合物(MSBC)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服复合物的化合物成分与MSB相同,为C11H8O2.NaHSO3.3H2O,二者的区别在于形成亚硫酸氢钠结合物时,MSBC添加了过量的亚硫酸氢钠以提高甲萘醌的稳定性。
此制剂常含有较多的游离亚硫酸氢钠,因而活性成分甲萘醌含量较低,一般在30%~40%。
我国饲料添加剂标准(GB7294一87)要求含C11H8O2.NaHSO3.3H2O60%~75%即活性成分31.1%--39.1%。
MSBC稳定性较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维生素K3制剂。
3.亚硫酸二甲嘧啶甲萘醌(MPB)此制剂为稳定性最好的维生素K3制剂,含活性成分45.5%。
在饲料制粒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活性,但具有一定毒性,且价格较贵。
因此,目前应用不及MSBC广泛。
因具有毒性,应限制使用。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以MPB作为营养性添加剂使用时,鸡与火鸡不得超过全价饲料的2mg/kg,生长肥育猪不得超过10mg/kg。
此外,以α-环糊精包被处理的稳定型维生素K3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亦有介绍。
(五)硫胺素(维生素B1)硫胺素为嘧啶衍生物,具有阳离子特性,能同许多阴离子形成盐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由化学合成法制得的硫胺素盐酸盐(盐酸硫胺素)和硝酸盐(单硝酸硫胺素)。
盐酸硫胺素:其分子式为C12H17CIN4OS.HCl,含有效成分:78.7%,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略有特异性臭味。
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
在pH3.5以下时稳定性较好,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对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盐类敏感,特别是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稳定性更差。
单硝酸硫胺素:其分子式为C12H17N5O4S,含有效成分81.1%,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有特异性臭味。
微溶于水,吸湿性小。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但对热、氧化剂、还原剂较盐酸硫胺素敏感性差,在饲料中的配伍性较好,在预混料和配合饲料的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较稳定,特别是在加有吸湿性强的氯化胆碱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中,以及饲料的制粒、膨化和宠物罐头饲料的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远低于盐酸硫胺素。
(六)核黄素(维生素B2)商品维生素B2为核黄素及其酯类,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由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成的核黄素,此外,核黄素醋酸酯、核黄素丁酸酯、核黄素磷酸钠也有应用。
由两种来源的核黄素生物效价一梓,其纯品为黄色一橙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易溶于稀碱溶液,难溶于水、乙醇。
干燥的结晶状核黄素对氧化剂、酸、热极稳定,但遇碱、光迅速分解,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或紫外作用下分解更快。
因此,必须密封避光保存,在室温(25℃以下)下,至少可贮存一年。
在预混料中,应尽量避免与碱性物质配伍,特别是同时含有较多的游离水条件下,核黄素损失量增加。
在避光的干粉料中,核黄素稳定性较好。
饲料的制粒和膨化加工对核黄素有破坏作用,制粒处理的损失率约为5% ̄15%,膨化处理约为0--25%。
研究显示,无特异性病原菌动物饲料进行高压或γ-射线处理,对饲料中核黄素的损失不大,一般为0--8%。
核黄素在宠物罐头饲料的灭菌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也不多,其损失率分别为0 ̄5%和每月0--2%。
核黄素磷酸钠也是黄色一橙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苦味。
含核黄素75%,其稳定性较核黄素差,贮存温度低于15℃较好。
核黄素磷酸钠主要在配制液体饲料或水溶液时选用。
核黄丁酸酯可溶于油脂,要求核黄素溶于油脂时选用,在普通饲料中应用不多。
核黄素丁酸酯效价相当于核黄素的56%。
维生素B2添加剂商品制剂除纯品外,还有以大豆皮粉或玉米芯粉等作为载体或稀释剂制成的多种不同浓度的产品,纯品维生素B2含量在96%以上,有静电作用,易吸附于加工设备上,在配制饲料时需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