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学
- 格式:ppt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76
汉语方言学教程的评价如下:
内容全面:该教程综合介绍了汉语方言学的研究成果,涵盖了调查方言必备的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方言分类、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演变、方言调查法、方言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学史等内容。
深入浅出:该教程不仅介绍了汉语方言学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汉语方言学的应用和实践。
适用性强:该教程既可以作为汉语方言学初学者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汉语方言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无论是对汉语方言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对汉语方言学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该教程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评价较高:该教程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了8.1分,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
读者们普遍认为该教程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对于学习和了解汉语方言学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汉语方言学教程是一本系统介绍汉语方言学的书籍,内容全面、深入浅出、适用性强,值得一读。
论汉语方言的类型学研究提要从记录字者、词汇、语料入手,以中古汉语及普通话为参照,比较、描写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传统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认识单一的方言的特征是有效的,但要认识方言的结构体系难免存在缺陷。
为此,很有必要跳出原有圈子,提倡对各种方言进行比较的类型学研究,共时结构类型,历史演变类型、文化类型都是方言类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类型学研究是彻底解决方言分区问题的根本出路,可以为方言的定型定位、制定语言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成果还可以为汉语语言学乃至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成就崭新的理论。
关键词方言类型学比较项目共时结构类型历时演变类型文化类型***一1.0以往的汉语方言的研究总是从记录字音、词汇和语料入手。
描写方言的语音系统时,拿它和中古音以及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作比较,说明方言语音的特点,整理词汇、语法材料时则通常只拿普通话作参照系,说明该方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的特点。
这种研究对于认识单一的方言的特征是有效的。
因为中古音(广韵系统)作为书面语的标准音曾经统治中国文坛一千年,在中古时期,这个语音系统是有代表性的;对于各地方也确实有过长时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普通话也是影响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现代汉语,拿这两种参照系来考察方言材料,确能对该方言的特点获得相当的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方言事实的了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考察语言现象也增添了各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这套传统模式就逐渐显出了它的缺陷。
1.1首先,中古汉语并非现代各方言的共同的祖语。
应该说,汉语的方言多数在汉唐之际就形成了,像湘、赣、吴、闽、粤诸方言都还可以追寻到先秦时代楚、吴、越、南楚等古方言的源流。
还应该指出,正像南北方汉人身上都混有其他民族的血统一样,南北的各种汉语方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杂有其他原住民族或入主民族的语言成分。
因此,中古汉语和现代各方言的关系并非直接的继承关系或单一的延续关系,而是历史上的一种横向的渗透关系:作为书面的共同语对方言口语所施加的某种影响。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第一章思考题篇一:思考题:1. 方言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指什么地域范围内的语言差异?2. 方言差异的成因是什么?它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 汉语方言研究和汉语方言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4. 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汉语方言分区?5. 方言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6. 方言语音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准确记录方言语音?7. 方言词汇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准确记录方言词汇?8. 方言语法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准确记录方言语法?9. 汉语方言的基本面貌是怎样的?它们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特点?10. 汉语方言的差异对汉语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克服这些影响?拓展:1. 方言的定义和分类:方言是指同一民族或语系内部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差异。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方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分类。
2. 方言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方言调查是指对某一地区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
方言调查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步骤,例如直接观察法、录音记录法、问卷调查法等。
3. 方言差异的成因:方言差异的成因主要有地域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
地域因素是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影响方言的形成和发展。
4. 汉语方言分区的方法:汉语方言分区是指将汉语方言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和利用。
汉语方言分区的方法主要有语音分区法、词汇分区法、语法分区法等。
5. 方言调查的意义和作用:方言调查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它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促进汉语的推广和普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篇二:1. 汉语方言的定义是什么?它和汉语普通话的区别是什么?2. 汉语方言差异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成因对方言的影响是什么?3. 汉语方言研究和汉语方言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介绍一种汉语方言,并分析它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
1,中古“十六摄”三十六声母四声十六攝古代(宋代編的《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的等韻學根據韻腹的相近和韻尾的相同或相對應(即陽聲韻跟入聲韻韻尾雖不同,但發音部位相對應),把《廣韻》206韻分為十六攝:1.通攝包括東冬鍾(舉平以賅上、去、入。
下同)2.江攝江3.止攝支脂之微(陰聲韻目無對應入聲。
下同)4.遇攝魚虞模5.蟹攝齊佳皆灰咍祭泰夬廢(後四韻沒有相應的平、上聲韻)6.臻攝真諄臻文欣魂痕7.山攝元寒桓刪山先仙8.效攝蕭宵肴豪9.果攝哥戈10.假攝麻11.宕攝陽唐12.梗攝庚耕清青13.曾攝蒸登14.流攝尤侯幽15.深攝侵16.咸攝覃談鹽添咸銜嚴凡ng和k收尾:通摄江摄宕摄曾摄梗摄n和t收尾:臻摄山摄m和p收尾:深摄咸摄只有开口没有合口:效、流、深、江四摄只有合口没有开口:遇、通二摄其他的开口合口都有阴声韵:不以鼻辅音为韵尾的韵——开尾:没有韵尾的:果中歌、戈,假中麻,遇中模、鱼、虞;元音尾:)阳声韵:以鼻辅音为韵尾的韵入声韵:收塞音韵尾p、t、k 的韵(相对:舒声韵)咸摄开口三等:盐琰艳叶 iem iep深摄开口三等:侵寝沁缉山摄开口三等:元阮愿月臻摄合口三等:文吻问物宕摄合口三等:阳养漾药梗摄开口四等:清迥径锡通摄合口一等:东董送屋u uk三十六声母“三十六字母”相传为唐朝僧人守温所创,故又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
根据现在的研究,“三十六字母”并不合于唐朝的声类,另外,守温的著述残卷也已经被发现,上面只记述了三十个字母,而且和“三十六字母”有很多的不同。
因此“守温三十六字母”当出于后人的伪托。
至于“三十六字母”究竟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
声母(守温三十六字母、《广韵》三十六字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七音帮[p] 滂[p‘] 并[b] 明[m](重唇)非[f] 敷[f‘] 奉[v] 微[ ] (轻唇)端[t] 透[t‘] 定[d] 泥[n] (舌头)知[ ] 彻[ ‘] 澄[ ] 娘[ ] (舌上)精[ts] 清[ts‘] 从[dz]心[s] 邪[z](齿头)照[t ] 穿[t ‘] 床[d ]审[ ] 禅[ ](正齿)来[l](半舌)日[ ](半齿)(分二等、三等:庄[t ]照二初[t ‘]穿二崇[d ]床二生[ ]审二章[t ]照三昌[t ‘]穿三船[d ]床三书[ ]审三)见[k] 溪[k‘] 群[ ] 疑[ ] (牙音)晓[h] 匣[ ]影[ ] 喻[ ](三等、四等:云喻三以喻四)(喉音)“三十六字母”的第一行“帮滂并明,非敷奉微”被称为是唇音。
[转载]游汝杰:社会语⾔学与⽅⾔学专题讲义(⼀)原⽂地址:游汝杰:社会语⾔学与⽅⾔学专题讲义(⼀)作者:对外汉语教师之家(⼀)解题:社会语⾔学与⽅⾔学1.汉语⽅⾔学的性质和特点汉语⽅⾔学史可以分为传统⽅⾔学和现代⽅⾔学两⼤阶段。
从汉代扬雄《⽅⾔》到清末民初章太炎《新⽅⾔》,中国传统⽅⾔学的研究⽬的在于以今证古,即以今⽅⾔证释古⽂献,或以古证今,即以古⽂献中的材料解释今⽅⾔。
传统⽅⾔学属于语⽂学(philology)的范围。
古代的民族学著作如地⽅志,虽然也记录⼀些⼝语词汇等,但其研究框架仍是语⽂学。
⽤现代语⾔学的眼光来研究汉语⽅⾔,肇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纷⾄沓来的西洋传教⼠,他们⽤西⽅语⾔学的学理和概念来记录和分析汉语⽅⾔的语⾳,记录和整理⽅⾔⼝语词汇,研究⽅⾔句法,还进⾏⽅⾔⽐较和分类研究。
但是他们的研究与中国传统⽅⾔学并没有传承关系,他们的研究⽅法和⽬标与传统⽅⾔学也⼤异其趣。
西洋传教⼠的研究⼯作和中国学者的描写⽅⾔学,虽然在时间的先后上有相衔接的关系,但是后者并没有直接继承前者研究成果的明显迹象,中国学者是另起炉灶重新研究各地⽅⾔的。
早期现代学者如林语堂、罗常培等⼈也曾注意到西洋传教⼠的成绩,并且撰有专⽂介绍。
不过也许他们认为传教⼠只是准⽅⾔学家⽽已,⾄多只是将传教⼠的记录作为⼀种参照系罢了。
中国的现代⽅⾔学发端于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年)。
中国现代⽅⾔学是在西⽅描写⽅⾔学的直接影响下诞⽣、发展的。
赵元任对各地吴语语⾳的描写所达到的精微程度,⽐之同时代的国外描写语⾔学,可以说是有过之⽽⽆不及。
但是从西⽅的描写语⾔学的观点来看,中国的描写⽅⾔学从⼀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描写语⾔学。
调查字⾳的表格是从⽅块汉字在中古切韵⾳系的地位出发制定的,分析和归纳⾳类也都离不开中古⾳系的名⽬。
从设计调查表格,到归纳声韵调系统、整理调查报告,从⽅⾔之间的互相⽐较,到构拟⽅⾔的较古阶段,都要借助传统⾳韵学知识,都离不开中古的切韵系统。
汉语言方言学笔记资料第一篇:汉语言方言学笔记资料《汉语方言区分的几个问题》李荣壹、汉语方言分区的层次:1948年《中国分省新图》里头的一幅全国图把汉语分为“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语、粤语、闽南语、闽北语、徽州方言”等十一区。
----参考以前的方言图,本图集的方言区画最多分为下列五个层次:大区-----区-----片------小片------点以吴语为例:区之上是大区。
官话区是个大区,包括北京官话、北方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等七个区。
贰、汉语方言分区的命名2.1通名部分方言分区需要有一套合适的名目。
(见上)语言、方言的名称。
“文”字专用作有文字的语言的名称。
中文华文、华语、中国话。
英文、英语、英国话。
“方言、语、话”都用作方言的名称、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苏州方言温岭方言语-----吴语粤语闽语闽南语客家语苏州语话----闽南话客家话苏州话温岭话官话白话平话“方言土语”常常连用。
“腔”字用来指语言的的腔调和方言的派别。
“音”字用来指语音或口音。
有的旧小说用“乡谈、乡语”指方言。
2.2专名部分方言的名目有专名和通名部分之别。
比方说,“吴语区、吴语、苏州话”,“区”字是指分布范围的通名部分,“语”字和“话”字是指语言、方言的通名部分,“吴”字是专名部分,“苏州”也是专名部分。
跟通名部分一样,专名部分尽可能使用现成的字眼,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力求做到意思明确,避免含混。
最重要的是“区、片、小片、点”各层次的专名要有分别。
“粤语(方言)”指区“广府话(方言)”指片“广州话(方言)”指点县或县以下调查点的方言,一般是用地名加“话”字,例如;“温岭话、沁水城关话、沁水端氏话”。
“吴语区、粤语区”等可沿用传统名目。
《方言》1985.2-5《官话方言的分区》提出“晋语”和三个新的官话名目。
“晋语”和“山西方言”的区别。
(注:有学者持不同观点------)1)现在内蒙古西部很多汉民原来是从山西迁出去的。
汉语方言学教程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它拥有许多不同的方言。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方言的学科,它关注不同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总结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汉语方言的分类、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汉语方言的分类1.官话官话是指中国的官方语言,通常指的是普通话。
它是中国国家通用的标准语言,是中国政府和教育系统所采用的语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一种语言。
2.其他方言除了普通话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方言,如粤语、闽南语、上海话、四川话等。
这些方言通常是特定地区的语言,与普通话有明显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3.方言的分类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汉语方言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划分为东南方言、闽南方言、粤语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闽东南方言、乡村方言等。
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三、汉语方言的语音1.声调汉语方言的声调是指音节的音高和音调,它是汉语方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不同的汉语方言有不同的声调系统,例如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而粤语有九个声调。
2.辅音汉语方言的辅音也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普通话中没有浊音,而粤语中有浊声子音。
另外,一些方言还有特定的辅音,如上海话有浊擦音。
3.元音元音也是汉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方言之间元音的发音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粤语中有六个元音,而普通话只有五个元音。
四、汉语方言的词汇1.同义词不同的汉语方言有不同的词汇,有一些词语在不同方言中有相同的意思,但发音和用法却有所不同,可以称为同义词。
2.方言词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方言词汇,这些词汇通常只在特定地区或社群中使用。
例如,粤语中有很多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3.借词汉语方言中也有许多借词,这些词汇通常来自其他语言或方言,如粤语中有很多借自英语或广东话的词汇。
五、汉语方言的语法1.语序汉语方言的语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普通话中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上海话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汉语方言学》期末试卷课程代码:试卷编号:考试日期:年月日答题时限: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得分统计表: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得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方言学的研究范畴?()A.方言的语音演变B.方言词汇的比较C.方言区的划分D.普通话的推广政策2.关于方言分类,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汉语方言可分为官话、吴语、湘语、客家话等B.方言的分类主要依据语音、词汇和语法C.方言分类完全基于地理位置D.方言分类有助于理解语言的历史发展3.在方言词汇差异中,下列哪一项描述是准确的?()A.所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完全一致B.方言词汇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发音和用法C.方言词汇因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毫无规律D.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异只在发音上4.下列关于方言与文化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B.方言词汇中常包含有地域性的文化信息C.方言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没有影响D.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文化多样性的维持5.方言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田野调查B.历史文献研究C.实验语音学分析D.主观臆测和猜测6.下列关于方言学定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方言学是专门研究方言词汇的学问。
B.方言学主要研究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
C.方言学主要研究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D.方言学只关注方言的发音和语调。
7.方言的地理分布通常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A.人口密度B.政治制度C.经济发展D.地形地貌8.哪种方言分类法主要依据语音特点来划分方言?()A.地域分类法B.历史分类法C.功能分类法D.社会分类法9.下列关于方言词汇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完全一致。
B.方言词汇的变化速度比普通话词汇慢。
C.方言词汇通常不包含有地域性的文化信息。
D.方言词汇的差异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体现。
试论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方言知识的融入【摘要】现代汉语教学中方言知识的融入是一项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方言知识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融入教学的方法、效果、挑战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融入方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教学效果。
方言知识的融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材不足、学生接受程度不同等问题。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教学实践,为未来方言知识融入现代汉语教学提供了借鉴。
在我们强调了方言知识融入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推进现代汉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方言知识、现代汉语教学、融入、作用、方法、效果、挑战、实践案例、重要性、展望未来、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国,有着众多不同的方言和语言地区,每个地区的方言特点各不相同。
这些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沟通工具的作用,但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
学生对方言的了解不仅可以增加对汉语语言多样性的认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研究如何将方言知识融入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方言是中国特有的语言现象,它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
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作为传授汉语知识和提升汉语运用能力的重要平台,方言知识的融入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言知识的融入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学习方言知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各地的文化差异和风土人情,从而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方言知识的融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真实运用能力。
学习方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句式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使语言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方言知识的融入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汉语方言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汉语方言学英文名称:Chinese Dialectology课程代码:011621 课程类别:限定选修课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修(制)订人:陈小燕修(制)订日期:2007年2月15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审订人:审订日期: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一)课程性质汉语方言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以基本掌握了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音韵学等专业基础课知识体系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为宗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汉语方言的特点和方言分区的原则,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方言调查与描写的能力。
(二)课程目的要求1.了解汉语方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明确方言调查与研究的意义。
2.掌握现代汉语方言的特点和方言分区的原则。
3.基本掌握汉语方言语音调查与描写的技能。
4.了解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语法调查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1章方言和方言学(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汉语方言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1.方言与汉语方言(1)方言(2)汉语方言(3)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2.方言差异的形成(1)人口的迁移扩散和地理的影响(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3)语言接触的影响3.方言学(1)什么是方言学(2)方言学的分类(3)方言学的研究内容4.方言调查与研究的意义(1)促进推普工作(2)加深对现代汉语特点的认识,对建构符合汉语实际的语言学理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为汉语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活素材(4)有助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教学重(难)点: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区分;造成方言差异的诸种原因之间的关系。
第2章汉语方言的分区、分布及其主要特点(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汉语方言分区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了解汉语方言分区的历史和现状,掌握汉语各大方言的主要特点,了解汉语方言分区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及其主要依据。
汉语方言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意义“汉语方言学”是汉语言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一方面,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介绍汉语各大方言的特点及其历史来源背景;另一方面,从一般理论学习和实际动手实践方面,指导学生通过具体语言进行方言调查训练。
通过教学,对于学生了解方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汉语方言的特点和方言分区的原则,培养学生进行方言调查的技能和技巧,具备初步的从事方言工作的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方言研究与方言调查的意义,了解汉语方言调查的历史,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要求学生在学习方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的发音,能独立地进行方言调查实践。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方言和方言学2.方言的形成、发展及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3.汉语语音的基本常识4.国际音标的发音5.汉语方言的调查(二)难点1.国际音标的发音2.汉语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实际调查,如调查步骤、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调查后资料的核对和整理、资料的分析研究等。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共36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内容]第一节方言和方言学一、方言二、方言和普通话三、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四、方言学五、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第二节汉语方言学一、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概述二、汉语方言的意义和作用[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方言和方言学,要求学生掌握定义。
2.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方言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过程3.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通过已经掌握的普通话的知识加深对方言的深入了解第二章语音基础知识(16学时)[内容]第一节发音器官一、肺二、喉头和声带三、口腔和鼻腔第二节国际音标发音训练一、什么是国际音标二、国际音标的优点第三节元音一、舌面元音二、舌尖元音三、卷舌元音四、鼻化元音五、单元音与复合元音第四节辅音一、音的发音部位二、辅音的发音方法第五节声调一、声调二、辨调法三、声调基本类型的发音四、标调法第六节汉语音韵常识一、中古音的声母二、中古音的韵母三、古今声调的演变情况[知识点与教学要求]:1.发音器官和国际音标,要求学生掌握发音器官的种类和国际音标的具体发音方法,学会标准发音。
汉语方言教学在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吕俭平唐满彩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4期摘; ; 要:现代汉语是高校文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
本文认为汉语方言的教学一定不能忽视,在现代汉语的“绪论”、“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汉语方言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汉语方言教学; ; 现代汉语课程; ; 地位; ; 作用现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等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汉语方言教学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从汉语方言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方言的作用认识、对现代汉语的内涵的把握与对现代汉语课程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模块的学习加以阐述。
一、汉语方言教学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方言的作用普通话应用范围广,作用大,学生认为“高大上”。
汉语方言跟普通话比较起来,在一些学生心目中,是“土气的”“说不出口的”。
其实,从本质上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都是现代汉民族重要的交际工具。
普通话,这个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本质上也是一种方言,是在方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规范而形成的。
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有利的成分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
汉语方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资源。
我国有十大方言,这十大方言中包括许多次方言,次方言下面包括许多土语。
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五里不同音”,方言种类繁多而且非常复杂。
汉语方言是语言研究非常重要的材料。
汉语方言还是许多地域文化的载体,比如一些地方戏曲使用方言演唱,一些地方文学使用方言创作。
二、汉语方言教学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含义。
狭义上的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广义的含义既包括普通话,又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一些人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只局限于普通话,在编写现代汉语教材、教学现代汉语课程时,只局限于普通话或者过于侧重普通话。
吕俭平指出,从目前现代汉语的教材看,绝大部分教材都局限于现代汉语的狭义的理解,因为在这些教材中方言所占比重小。
方言学史谢留文:汉语方言研究70年(三)【转发】第四章汉语方言研究70年第四节汉语方言学的多元化期(2005年至今)进入21世纪,中国语言学界逐步走向国际化,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
汉语方言研究一方面继续保持传统,语音词汇语法调查研究并举,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拓展。
另一方面,一批来自语言学其他领域的学者,引进借鉴国外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汉语方言,汉语方言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气象。
中国的语言学者们利用丰富的汉语方言材料,逐步探索具有汉语特色的方言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继承传统,立足方言田野调查进入21世纪以来,方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了汉语方言学界的优良传统,立足方言田野调查,出版了一批新的有分量的方言调查报告。
(一)邢向东主编《陕西方言重点调查研究丛书》,2002年开始共出版8种,其中平利(周政2009)、西安(兰宾汉2011)、合阳(邢向东、蔡文婷2010)、白河(柯西钢2013)、吴堡(邢向东、王兆富2014)、韩城(秋谷裕幸、徐朋彪2016)、岐山(吴媛、韩宝育2016)由中华书局先后出版,绥德(黑维强2016)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二)郑作广、林亦主编《桂北平话与推广普通话研究》,2005—2006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共出版11种广西(全州、兴安、资源、灌阳、临桂义宁、临桂两江、永福、阳朔、钟山、贺州、富川)单点方言调查报告。
(三)刘纶鑫主编《客赣方言研究系列丛书》,2005—200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2种客赣方言(江西南昌、都昌阳峰、抚州、贵溪樟坪、芦溪、瑞金、铅山,湖南汝城、岳阳柏祥,安徽宿松、四川成都泰兴,台湾诏安)单点调查报告。
(四)鲍明炜、顾黔主编《江苏方言研究丛书》,201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一批5种单点方言调查报告:《苏州方言研究》(汪平)、《涟水方言研究》(胡士云)、《赣榆方言研究》(苏晓青、万连增)、《海门方言研究》(王洪钟)、《盐城方言研究》(蔡华祥),2015年出版《泰兴方言研究》(顾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