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监测监控

安全监测监控

安全监测监控
安全监测监控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借助于仪器、仪表、传感器、探测设备等工具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及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有害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对职业安全与卫生状态进行评价,对安全技术及设施进行监督,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提供可靠而准确的信息,以改善劳动作业条件,改进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系统或设备的事故(故障)发生,所有这些运作过程被称为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

状态信息:表征工业危险源状态的可观测参数称为危险源的"状态信息"。

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控性

安全监测系统由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传输、信号处理、显示记录等环节组成。

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探测器,信道,控制器。

安全监测与控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眼睛和耳朵”,是安全管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安全生产及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优点:自动采集信息、处理资料并进行控制的系统,具有及时、准确、连续、可靠的优点

安全监测

为了获取工业运行或危险源的状态信息,需要将这些信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转化为可观测的物理量(模拟的或数字的信号)

担负信息转化任务的器件称为传感器或检测器,由传感器或检测器及信号处理、显示单元便组成了"安全监测仪器"

安全监测系统。

如果将传感器或检测器及信号处理、显示单元集于一体固定安装于现场,对安全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则称这种装置为安全监测仪器。如果只是将传感器或检测器固定安装于现场,而信号处理、显示、报警等单元安装在远离现场的控制室内,则称为安全监测系统。

安全监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获取被监测对象某时刻数据的过程,另一是指对目的物进行长时间连续测试的过程。根据监测性质不同,安全监测可分为研究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和特定目的监测

监测系统由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传输、信号处理、显示记录等环节组成。

所谓监测系统,是指为完成某项测量所使用的一系列仪器,即指由相关的器件、仪器和测量装置有机组合而成的具有获取某种信息之功能的整体,典型组成

传感器是可将被测量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器件。它包括敏感器和转换器两部分,敏感器可以把温度、压力、位移、振动、噪声等被测量转换成某种物理量,然后通过转换器,把这些物理量转换成某种容易检测的电量,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的变化。

信号调理环节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适合于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这种信号的转换多数是电信号之间的转换,例如,把阻抗变化转换成电压变化,还有把滤波、幅值放大或者把幅值的变化转换成频率的变化等。

信号处理环节对来自信号调理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滤波和分析。信号显示、

记录环节将来自信号处理环节的信号,即测试的结果,以易于观察的形式显示或存储。

反馈、控制环节主要用于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测试系统。

模数(A/D)转换和数模(D/ A)转换环节是在采用计算机、PLC等测试、控制系统时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环节。

安全监控是探索在安全工程中如何用技术手段准确可靠地进行安全监测、安

全识别、安全控制和安全管理等相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新兴技术学科。

安全监控的内容按监控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工程安全监控、环境安全监控、生产安全监控和公共安全监控

安全监控的一般步骤: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安全检测,安全诊断,安全对策

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探测器,信道,控制器

具体的发展方向有

检测技术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发展;

数据处理由模拟向数字的发展;

诊断方法由传统诊断向现代诊断的发展;

控制方式由简单控制向容错控制的发展;

监控形式由离线检测向在线监控的发展;

监控系统由大型化、简单化向小型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由单一系统向综合

系统的发展,由单体化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复习资料

安全检测:狭义上是侧重于测量,是对生产过程中某些与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有关的量连续或断续监视测量。广义上是把把安全检测与安全监控统称为安全检测。 一误差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1.绝对误差 测量值(即示值)x 与被测量的真值x 0之间的代数差值Δx 称为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即 式中,真值x 0可为约定真值,也可以是由高精度标准器所测得的相对真值。 2.相对误差 测量值(即示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参量真值x 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示值)的 相对误差δ,该值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3.引用误差 测量值的绝对误差Δx 与仪表的满量程L 之比值,称为引用误差γ。引用误差γ通常也以百分数 表示: 4.最大引用误差(或满度最大引用误差)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当被测量平稳增加或减少时,在仪表全量程内所测得的各示值的绝对误差最大值的绝对值与满量程L 的比值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用符号γmax 表示: 5.容许(允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指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它也是衡量测量仪表的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二概念 准确度:说明检测仪表的指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精确度:准确度与精密度两者的总和,即测量仪表给出接近于被测量真值的能力,精确度高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比较高。 精度:是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霍尔效应:通有电流的金属板上加一匀强磁场,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在与电流和磁场都垂直的金属板的两表面间出现电势差,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动势。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极性也随着改变。 逆向压电效应:逆向压电效应是指当某晶体沿一定方向受到电场作用时,相应地在一定的晶轴方向将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应力,又称电致伸缩效应。当外加电场撤去后,晶体内部的应力或变形也随之消失。 %100%1000 00?-=??=x x x x x δ%100??=L x γ%100||max max ??=L x γ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监控机构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 组长陈方富负责全矿的监控系统维护及调试、安装等 副组长负责管理井下监控系统小组成员的工作安排等 监控组成员负责监控系统的校检、安装、维护及调试等 监控组成员张盟主要负责便携检测仪、瓦斯检测仪等设备的校检工作。地面中心站监控人员:

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为保证矿区内监控信息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值班监看制度 一、矿区监控系统由中控室负责监控,由调度部负责监督检查中心监控室的工作。 二、中控人员负责作好厂区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当班的资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四、监控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认真学习监控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好监控设施。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六、负责中控室的卫生清洁,保持室内干燥,设备、布线排列整齐。 七、严禁非中控人员进入中控室。 八、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代班、调班。当班时不得擅自脱岗,严禁看报刊杂志,听收音机、打私人电话等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 九、每天下午5点之前向调度室办公室汇报当天的监控情况。 第二章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

一、矿内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有毒危险药品库房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其他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天。 二、外来单位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调度室主管批准,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三、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四、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六、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保密制度 一、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要及时主动设置密码。 二、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三、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将公司的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未经公司许可,公司以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六、对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第四章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人机演练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 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矿井概况 1、矿井地质、生产布置、通风系统、瓦斯涌 出、自然发火概况 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概况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信干线路线: 井下路线:-120副井(552m)→-120副井车 场(320m)→-120副井车场与-410行人井联络道 (40m)→-410行人井(779m)→-410行人井车场 (470m)→-410西翼大巷(685m)→-410西翼底弯道 至-410西翼2#皮带道联络道(70m)→-410西翼2#、 1#皮带道(780m)→-410中间皮带道(115m)→-

410WE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西翼火药库回风道及火药库(117m)→-410WE16层材料道(80m)→-410东翼大巷(1880m)→-410ES材料道(380m)→-410ES 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ES材料道(380m)→-410EW材料道(730m)→-410EW408运顺辅助道→-410EW皮带道(757m)→-410东翼4#、3#、2#、1#皮带道(2070m)→-410皮带变电所(50m)→-410材料副井井底车场(250m)→-410材料副井(878m)→-410排水上部管子道(117m)→-120主井车场(130m)→-120主井(698m)→地面。 地面路线: -120副井井口(50m)→地面电缆桥 (110m)→监控设备修理室交换机(两台)→地面电缆桥(160m)→俱乐部外电线杆(架空线,80m)→独身楼(70m)→安全监控中心站。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 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00-8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

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1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 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

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

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 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提出安设监控申请单,交于调度室。掘进巷道从风机至工作面由使用单位敷设,采煤面从分站以外由本单位敷设。 3、机电处要建立校验制度,负责对各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校验工作,校验包括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等,使用单位要给予配合,机电处要制定甲烷传感器的使用制度、维护保护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概况 1、矿井地质、生产布置、通风系统、瓦斯涌出、自然发火概况 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概况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信干线路线: 井下路线:-120副井(552m)→-120副井车场(320m)→-120副井车场与-410行人井联络道(40m)→-410行人井(779m)→-410行人井车场(470m)→-410西翼大巷(685m)→-410西翼底弯道至-410西翼2#皮带道联络道(70m)→-410西翼2#、1#皮带道(780m)→-410中间皮带道(115m)→-410WE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西翼火药库回风道及火药库(117m)→-410WE16层材料道(80m)→-410东翼大巷(1880m)→-410ES材料道(380m)→-410ES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ES材料道(380m)→-410EW材料道(730m)→-410EW408运顺辅助道→-410EW皮带道(757m)→-410东翼4#、3#、2#、1#皮带道(2070m)→-410皮带变电所(50m)→-410材料副井井底车场(250m)→-410材料副井(878m)→-410排水上部管子道(117m)→-120主井车场(130m)→-120主井(698m)→地面。 地面路线: -120副井井口(50m)→地面电缆桥(110m)→监控设备修理室交换机(两台)→地面电缆桥(160m)→俱乐部外电线杆(架空线,80m)→独身楼(70m)→安全监控中心站。 安全监控中心站→独身楼(70m)→俱乐部外电线杆(架空线,80m)→地面电缆桥(300m)→-120主井井口(50m)。 中心站硬件有专用数据服务器、双机热备的主机、奔腾级品牌商用机终端、windows 2003兼容网卡、网线、插头、网中继器等。 井下监测监控设备有光电信号交换机、KJ2007G1型井下分站、各种传感器、断电控制器等。矿井在用甲烷传感器75台,在用一氧化碳传感器20台,在用温度传感器20台,在用风速传感器8台。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总、通风副总的办公室,保安区长与监测队长办公室及矿调度室、保安区调度室,均安设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终端机。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有:传感器故障,通讯故障,监控设备电源故障,光电信号交换机、井下分站、中心站服务器等设备故障,系统软件故障等。 多年以来,我矿生产管理中,严禁无故中断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及设备的运行(包括停产检修、节日放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在8小时内处理完毕,矿联网服务器运行异常造成联网通讯中断时立即通报矿信息中心予以处理。 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故障期间的应急机构 一旦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出现故障,随即自然产生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值班矿领导 成员:保安区、机电科、生产科、安监处四个单位的值班干部及矿调度室值班调度员 职责:负责组织、指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故障的处理工作,负责组织、指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故障期间的安全工作。 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更换维修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1、发生瓦斯安全监控设备故障时,严禁解除安全监控系统的故障闭锁功能进行生产作业。 2、发生瓦斯安全监控设备故障时,保安区调度及时通知相关部位瓦检员等人员加大瓦斯检查力度。瓦检员加密故障影响区域内的瓦斯检查次数,并每隔1小时向保安区调度汇报1次。 3、发生一氧化碳监测设备故障时,保安区调度及时通知相关部位瓦检员等人员加大对一氧化碳检查的力度,加密检查次数;一旦一氧化碳超限,瓦检员等人员立即对超限区域及受威胁区域撤人与设置警戒,并尽快向矿调度与保安区调度汇报。 4、发生温度监测设备故障时,保安区调度及时通知相关部位瓦检员加大对气温检查的力度,加密检查次数;一旦气温超规定瓦检员等人员立即对超限区域及受威胁区域撤人与设置警

最新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 计

安全监测监控 课 程 设 计 学院:能源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姓名:张德军

学号: 0703070136 日期:2011年1月3日 对煤自然发火平台监测监控系统的 设计 一、工程设计 1、需求设计 1.1需求分析 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煤自然特性的实验研究。主要测试煤自然发火期的放热强度、耗氧速度、临界温度及指标气体等特性参数。实验台煤样容量 1.5 吨,模拟煤自燃环境,自然供风,自持氧化升温,自动测量温度等参 数,实验数据计算机处理,是我国迄今装煤量最大的煤自然发火专业实验台。 1.2功能需求 1)试验台容量1.5t。 2)用于测试煤的自然发火期放热强度、耗氧速度、临界温度及指标气 体等特性参数。 3)需要将数据处理转化为三维图像,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 4)可以按需求打印。 5)用户可以获取图像中任意一点的信息。 6)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实验进程,如环境温度高低,风速,氧含 量等。

7)在实验中与意外情况,可以紧急停止试验。 8)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1.3界面需求 1)试验台通过计算机控制。 2)界面需要显示实验时间、试验台等温三维立体图像,实验台最高、 最低温度,通风风速,进回风流中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 煤的重量等信息。 3)可以用鼠标指针点击查看各点温度。 1.4性能需求 1)操作安全,性能可靠。 2)数据测量准确。 3)操作方便快捷。 4)反应灵敏。 2、环境分析 2.1需求方实际环境 2.1.1地理位置 本实验室位于在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西安科技大学校园内,旁有办公楼,宿舍楼,东临雁塔路,为闹市区。 2.1.2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为普通建设楼房,没有特别的防护措施和设施。 2.2供应方客观条件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及使用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及使用 摘要: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建立完善可靠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引言: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47%的矿井属于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在当前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动下,部分煤矿存在突击生产或盲目超产现象,造成近几年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关键是建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形成煤矿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所以当前现代化矿井的生产不仅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生产自动化的问题、又要了解各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建立安全生产、调度和管理网络系统,对井上、井下安全生产全面了解,靠及时准确的信息指挥生产和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矿设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内涵和作用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防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领域应用的产物,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电设

备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中心站(包括应用软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②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接线盒等);③传感器和执行装置。具体来讲,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和矿井生产、运输、提升、排水等环节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并取得数据的一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信息,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传感器质量和性能差 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接的甲烷传感器和CO传感器已成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监测煤炭自燃发火灾害预测的关键技术装备,并越来越受到使用单位和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但在现场使用中,虽然系统主机、分站以及软件已经不断进行升级,但国产安全检测用的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长期以来我国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和调校期频繁、灵敏度漂移以及制作工艺水平低等缺点,严重制约着矿井有害气体的正常检测。另外《煤矿安全规程》中对甲烷传感器的调校有严格的规定,调校工

最新 安全生产综合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公司)

word
附件 :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安全监测监控装备包括:矿井综合监控系统(KJ95N)、井下人员定位系 统(KJ69)、光纤工业电视系统(KJ28)。 各生产区队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安 全监测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断电区 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 采煤工作面以及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 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 置甲烷传感器。 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 员、班长、安全监测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数字 式甲烷报警矿灯。瓦斯检查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 光学甲烷检测仪。 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设 置甲烷传感器;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监测报 警仪。 设置甲烷传感器的地点,必须实现甲烷超限断电功能,其断电范围必须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第二节 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第七条 生产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 5 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 提出《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后,送交电讯 科监测队。《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中应有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 数量,现场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示意图、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等内容。 在安装配电系统时,使用单位或机电部门必须根据断电范围的要求,提 供断电条件,并接通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井下电源及断电控制线,在连 接时必须有监测人员在场监护。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 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第八条 电讯科监测队接到《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申请单》后,应及时编制《安 全监控设备安装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并在规定的正常运行日期之 前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现场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示意图,断电仪主机(监控分站)、各种传感器
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44033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对于多数矿井来说,较大的矿井水被排放到地面后比较难以处理,自然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二次处理成本极高,采用二次利用的方式能有效的解决矿井水排放问题。把矿井中的水抽放到地面的蓄水池,通过相关的处理后再次利用。由于蓄水池水位变化的原因,有时候就发生了蓄水池缺水事故而影响井下正常生产,有时候也发生满水溢流浪费的现象。不论是什么情况对企业都是无益的。就其缺水或满水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供水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蓄水池水位的监视不到位,当蓄水池水位变化较大时,不能及时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确保水池正常供水;另一个是蓄水池进水管出口安装的浮球阀不完好,水满时不能关严,从而造成溢流浪费。矿井蓄水池水位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后,保证了井下用水的可靠性,提高了管理水平,避免了溢流浪费。 1.2 设计要求 各生产矿井用水都是由地面蓄水池靠自然压力向井下各用水地点供应的。在蓄水池向井下供水的同时,外界水源也向蓄水池注水。一般情况下,外界的供水压力是恒定不变的,由于井下生产用水量的大小随时变化,从而蓄水池的水位也随时变化。即外界供水阀门开度不变时,水池水位随井下用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用水量的减少而升高。本文设计在蓄水池进水管路上与原进水阀门并联安装一座电动调节阀,在蓄水池安装一套投入式液位变送器通过WT-600控制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启度,调节蓄水池的进水量,保证井下生产用水量与蓄水池进水量相平衡,即井下生产用水量增大时, 电动调节阀自动开大;当井下生产用水量减小时,电动调节阀自动关小,从而达到水位恒定的目的。由于抽取到地面蓄水池的水杂质较多,所以在水泵供水管路上设置Y型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循环水池循环水中的杂质,减少喷嘴的堵塞,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煤矿水的再次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安全监测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检测(广义):安全检测是指借助于仪器、传感器、探测设备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与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2.传感器:传感器是指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3.应急控制:在对危险源的可控制性进行分析之后,选出一个或几个能将危险源从事故临界状态拉回到相对安全状态,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将事故的伤害、损失降至最小程度。这种具有安全防范性质的控制技术称为应急控制。 4. 预警(early warning,pre—warning)一词用于工业危险源时,可理解为系统实时检测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并自动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其变化趋势和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或决策模式得到危险态势的动态数据,不断给出危险源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瞬态过程。由此可见,预警的实现应该有预测模型或决策模式,亦即描述危险源从相对安全的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条件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由数据处理单元给出预测结果,必要时还可直接操作应急控制系统。 5. 现代测试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数据采集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它既能实现对信号的检测,又能对所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求得有用信息 6. 传统测试系统:由传感器或某些仪表获得信号,再由专门的测试仪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获得有限的信息。 7. 动态标定: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二阶系统的固有角频率与阻尼比,这些特性参数取决于系统本身固有属性,可以由理论设定,但最终必须由实验测定,称动态标定。 8. 灵敏度:在稳态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 9. 非线性度:非线性度是指在静态测量中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量度。即定度曲线与其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同量纲)与装置的标称输出范围(全量程)的比值。 10. 重复精度:重复精度是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即在操作者、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装置给出相同示值的能力,又称为示值的分散性,是表征装置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通常用误差限表示。 11. 漂移:漂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输入信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的变化量。常以每小时的变化量来表示。其通常是由于装置内部元件的发热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又称为温漂。若保持输入为零时进行观察和量度,故又叫做零点漂移或零漂。 12. 相对误差:对测试装置的相对误差常用示值误差与示值范围(即满刻度值)的比值来表示。 13. 传感器静态模型:指在静态信号(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量)情况下,描述传感器输出与输入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静态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14. 传感器动态模型: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信号(输入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量)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关系。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15. 应变式传感器:利用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量输出。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16. 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17.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18. 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是指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能较长时间悬浮的粉尘颗粒物的总质量,其单位是mg/m3。 二、填空题 1.安全检测的工作对象是劳动者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的检测,安全监控的对象是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状态和安全水平进行监督检测。 2. 使生产过程或特定系统按预定的指标运行,避免和控制系统因受意外的干扰或波动而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书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5日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所明 一、监测监控设施 1、监控设施 在生产装置及物料储存场所设置了压力计、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远程切断阀、安全联锁等各种检测报警设施;针对涉及危化品物料的性质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现场重要部位安装了监控装置,主控室24小时,时时有人监控。针对现场火灾在不同部位安装了手动火灾报警仪遍布装置的各个部位。压缩机房顶防止可燃气体积蓄安装了通风扇。装置巡检人员现场配备了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用于员工作业时的报警检测设备和定时监测。

2、防护设施 装置的动设备设置了包括防护罩;起重设备配置了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生产装置及其输送管道、贮罐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接地,建构筑物均设置了接闪器;抗雷等级为7级。装置区所有建、构筑物均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工艺金属设备(塔、容器等) 均应可靠接地,本装置内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防静电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施工中以实测为准,不满足要求时应增打接地极至合格值为止。接地极采用L50X50X5 镀锌扁钢长2.5m 垂直打入地下,顶端距地面0.7m,接地极间距为5m,接地干线采用40x4镀锌扁钢,埋深0.8m,支线采用25x4 镀锌扁钢。装置接地网至少有两处与全厂接地网相连。 1)10kV 真空断路器配置过电压保护装置,10kV PT 柜满足消弧消谐的要求。 建筑物低压电源进线处和装有电子设备的电源侧装设电源避雷器或电涌保护器。 2)装置区高大的塔、罐、容器、金属框架及加热炉等本体可作为接闪器。 3)建筑物屋顶装设避雷带。 4)10/0.4kV 变压器中性点做工作接地; 5)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积聚的管道及设备均做防静电接地。 6)输送可燃气体、液体管线在始末端及拐角处做防静电接地。 金属管线的连接处(如阀门、法兰盘等)应用金属线跨接,具体作法可参见国标图集03D501-4/56 页。 7)电缆桥架内敷设接地线,并在进出装置及变电所处做接地,每隔100m左右接地。 8)仪表的工作接地采用独立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9)进入装置路口设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一、一般规定: 1、灵石煤矿有限公司通风安全监控装置的管理工作由矿调度负责,矿应配备足够的安装维护人员。井下每4至5个传感器配备1名监测员,并配备2名仪器设备维修人员,负责监控仪器设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的日常维护保养;地面中心站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并配有技术分析人员。 2、监测人员都必须经过安全监测和通风专业技术的培训,经上级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独立工作。 3、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及各类传感器、分站的配置除满足井下使用需求外,必须留有100%的备用量。 二、监控设备的安装、验收: 1、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要求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2、安全监控设备的使用单位要根据已批准的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填写《安装申请单》,经通风科审批后由矿调度负责安排安装监控设备和电缆。断电控制部分接线和接通井下电源线必须由使用单位或机电部门操作,监测人员现场监护,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3、安全监控设备必须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入井前经过48小时通电运行,调试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装,严禁不合格产品下井使用。 4、分站应设在便于观察、调试、检查的地点,且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离地高度300mm以上;甲烷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5、专用回风巷内甲烷传感器的安设执行《专用回风巷管理制度》中的规定,其它地点的甲烷、负压、风速、流量、湿度传感器的设置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68条至第175条规定。其它种类的监测如风门开关、火灾、烟雾等传感器的设置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6、对锚喷巷道施工队组必须在非风筒吊挂侧紧跟工作面每隔5m 打一个监测线吊挂眼,以保证传感器吊挂到位。 7、采煤面工作面开工前、开掘工作面开口20m内监控设备必须安装就绪,由矿总工程师组织通防部、矿调度、机电部、安全部、生产部及使用队组进行验收,使用队组、安全部、矿调度各持一份。如果监控系统不健全或不具备断电功能不准验收投产。 8、监测验收后即由使用队组负责看管和使用。 三、监控装置的使用与维护 1、对安全监控设备的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控制逻辑等内容每月至少进行1次调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隔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校1次。甲烷超限断电功能、风电闭锁功能每7天必须测试1次。并做好相关纪录。 2、分站、传感器、声光报警仪、断电器及电缆属于采掘区域内的由采掘区队、班组负责管理,其它无人作业地点(空头、专用回风巷、采区、总回风巷)的由矿调度监控室负责管理。采掘队组不按规定移动传感器、电缆或发生解脱、故意破坏、盗窃、冲湿、崩坏监控设备、电缆,造成监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必须停产追查,责任不落实不得生产。各生产队必须由班组(工)长负责监测探头的移设吊挂,并做到放炮时移到安全位置,放炮后及时移回到规定位置。冲洗巷道时,严禁往探头上洒水。维修巷道时,要将探头移到安全地点,并防止把线拉断,维修好后及时就位。否则,追究责任。 3、瓦检员、放炮员、采掘班组(工)长每班必须对所管辖范围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对于多数矿井来说,较大的矿井水被排放到地面后比较难以处理,自然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二次处理成本极高,采用二次利用的方式能有效的解决矿井水排放问题。把矿井中的水抽放到地面的蓄水池,通过相关的处理后再次利用。由于蓄水池水位变化的原因,有时候就发生了蓄水池缺水事故而影响井下正常生产,有时候也发生满水溢流浪费的现象。不论是什么情况对企业都是无益的。就其缺水或满水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供水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蓄水池水位的监视不到位,当蓄水池水位变化较大时,不能及时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确保水池正常供水;另一个是蓄水池进水管出口安装的浮球阀不完好,水满时不能关严,从而造成溢流浪费。矿井蓄水池水位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后,保证了井下用水的可靠性,提高了管理水平,避免了溢流浪费。 1.2 设计要求 各生产矿井用水都是由地面蓄水池靠自然压力向井下各用水地点供应的。在蓄水池向井下供水的同时,外界水源也向蓄水池内注水。一般情况下,外界的供水压力是恒定不变的,由于井下生产用水量的大小随时变化,从而蓄水池的水位也随时变化。即外界供水阀门开度不变时,水池水位随井下用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用水量的减少而升高。本文设计在蓄水池进水管路上与原进水阀门并联安装一座 电动调节阀,在蓄水池内安装一套投入式液位变送器通过WT-600控制表控制电 动调节阀的开启度,调节蓄水池的进水量,保证井资料Word . 下生产用水量与蓄水池进水量相平衡,即井下生产用水量增大时, 电动调节阀自动开大;当井下生产用水量减小时,电动调节阀自动关小,从而达到水位恒定的目的。由于抽取到地面蓄水池的水杂质较多,所以在水泵供水管路上设置Y型 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循环水池循环水中的杂质,减少喷嘴的堵塞,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煤矿水的再次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水资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英文):Safety Meter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Application 课程端号:01308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 教材与实验指导书名祢: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学时学分: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 8 总学分 4 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一、课程简介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为培养从事企业厂房、车间,矿山,地下和地面建筑等领域进行造型设计、分析和使用维护常用的各种安全检测仪表及监测系统的能力的技术人才而设置的。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非电量电测量理论、可燃气体监测技术、有害气体检测仪表、通风与风洞测量仪表、粉尘检测仪表、智能化仪表、火灾监测仪表与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与防盗警报系统。 本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增加科技含量,力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 掌握从事安全测控技术及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的、常用的实验测试技术、测试设备、测试仪器,学习分析一些典型安全仪表的结构、电路特点及设计思想,掌握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实际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进行,个别内容由教师帮助进行。 基本要求: 1.掌握数字式甲烷测定仪和光学瓦斯检定器的校验与使用方法; 2.掌握仪表电路原理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 3.掌握仪表电路板图(PCB)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4.掌握仪表电路的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5.实验前,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需要测试的数据; 6.实验中,要了解本实验所用的设备、仪表,熟悉操作方法和调试技术; 7.实验时,要认真操作,在规定的记录纸上认真记录数据; 8.记录数据要进行复查,核对单位、量程范围、变化规律,要求指导教师检查和签字。 四、实验报告 每项实验均应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封面和报告纸,报

2019最新范文-矿井通风安全监控系统的监察

矿井通风安全监控系统的监察 对矿井实现通风安全监控是预防煤矿瓦斯超限、积聚和防止瓦斯 事故的重要手段。《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均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建立通 风安全监控系统,低瓦斯矿井要求装备甲烷风电闭锁或甲烷断电仪。“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是瓦斯治理的方针,可见抓好矿 井通风安全监控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绝大部份国有重点 矿井已装备了监控系统,乡镇小煤矿也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对煤矿 通风安全监控实施监察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做好通风安全监 控监察有利于促进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1监察前的准备 (1)由矿山企业提供监控系统图(在通风系统基础图上绘制)。图中 必须标明巷道名称、通风设施、风流类别;采掘工作面、传感器、监 控仪(分站)、断电器、被控开关的型号及其位置和断电范围等,根据 系统图选点或全面监察。 (2)入井前由监察人员或矿山企业随同监测电工佩带电工工具(包 括专用工具),配备1部完好的便携式甲烷报警仪或光学甲烷检定器, 有条件的矿井尽量使用标准气样,甲烷浓度为1%或1.5%均可。 2监察的主要内容 监察的主要内容有装备标准、监控设备、安装地点、报警门限、 断电门限、复电门限、断电范围、测量误差、校准等技术资料。

(1)矿井是否按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的矿井瓦斯等级,装备 安全监控系统或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断电仪。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可由 煤矿企业提供或调阅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资料。装备要求按《煤矿安全 规程》第158条的规定。 (2)现场检查是否按要求安装甲烷传感器、监控仪、局部通风机开停、馈电监测等监控设备,是否按要求正确安装。瓦斯超限严禁切断 局部通风机电源。 (3)使用调校好的光学瓦斯仪或便携甲烷报警仪或校准气样对照甲 烷传感器的误差值。 (4)使用校准气样或调节甲烷传感器模拟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和复 电浓度,测试报警、断电、复电限值、断电范围、馈电状态。同时检 查断电后是否自动恢复送电。瓦斯超限断电,严禁开关自动送电。 (5)监控设备铭牌的防爆标志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监控设备必须是 本安型或隔爆兼本安型,或其他防爆复合型。输入、输出信号是否是 本质安全型。 (6)监控仪(分站)电源是否按防爆合格证的要求配接关联设备(传 感器、断电器等),不同厂家的产品尤其注意。 (7)监控设备外壳防护等级是否低于IP43的要求,外壳是否完好,检查其防水和防外物性能。 (8)监控设备之间是否采用专用阻燃电缆,可查验购货时资质证明,或取样检测等。 (9)传感器、分站、断电器停电或故障是否可以切断被控电源。检 查其故障闭锁功能是否起作用。 (10)将局部通风机停风或将风速传感器置于无风或微风区,检查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本班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5 X 3) 1、监测监控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 产品。 2、传感器能够把特定的被测量信息(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按一定规律转化成某种可 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成为传感器。 3、热导原理利用各种气体热导率与空气热导率的差异以及热导率与气体浓度的关系原理,来 实现对气体浓度的检测。 4、热电阻利用金属等材料的电阻率岁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测温的。 5、码型指对代表数字码元“ 0”“1 ”的电脉冲的某种形式。 二、填空题目(20 X 1) 1、煤矿六大安全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2、测量误差按表示方式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3、载体热催化元件的特性:元件的活性、稳定性、工作点和工作区间、输出特性、元_ 件的中毒特性。 4、热电偶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 5、按传感器的用途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荷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振 - 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三、选择题(10X 2) 1、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防(B)保护。 A水B雷电C尘 2、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A)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10m B 20m C 30m 3 、监测电缆应与动力电缆分挂在巷道两侧,如必须挂在同一侧时应敷设在动务电缆上方,且与高压电缆间保持(B)mm A、50 B、100 C、200 4、用于测风站的甲烷传感器,其报警浓度为(A)o A、0.75%CH4 B、1.0% CH4 C、1.5% CH4 5、安全监测监控的作用主要是(A )和救援协调。 A灾害预警B监视矿工C防止“三违” 6矿井监控系统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校正、报警判别、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C )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 A控制B控制设备C输出控制 7、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B )、测量及交换电路和电源等组成。 A黑白元件B转换元件C输出元件D感应电路 8、馈电状态传感器用于监测被控开关负荷侧的( B )状态。 A断电B馈电C工作D漏电 9、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B)台,1台备用。 A 1 B 2 C 3 10、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B),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