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裂缝宽度、挠度计算计算书完整版
- 格式:xls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最新版】目录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背景和意义2.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理论基础3.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4.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应用5.结论和展望正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裂缝宽度和挠度通常是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主要设计控制参数,因此,对它们的精确计算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理论基础裂缝宽度和挠度是受弯构件的两个主要变形参数。
其中,裂缝宽度是指混凝土受弯构件在弯曲过程中,由于内部应力达到极限而产生的裂缝的宽度;而挠度则是指受弯构件在弯曲过程中,构件的中性轴线偏离原位置的距离。
二、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在实际工程中,裂缝宽度和挠度的计算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受弯构件的材料性能参数,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2.根据受弯构件的几何参数和荷载条件,确定构件的截面几何形状和尺寸;3.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如有限元法、矩方法等)计算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4.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裂缝宽度和挠度的数值。
三、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应用裂缝宽度和挠度的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受弯构件在弯曲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为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常,我们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以下的分析和应用:1.检验裂缝宽度和挠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2.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调整设计参数(如增加截面尺寸、改变材料性能等)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设计要求;3.根据裂缝宽度和挠度的计算结果,确定受弯构件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和展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的发展,计算方法和工具也越来越精确和便捷。
深T型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NSM剪切加固技术的评估方案1.试件基本信息1.1试件设计尺寸该梁设计数据来源于J.Barros,与S.Dias所著文献《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SM shear strengthening technique for deep T cross section RC beams》,取其深梁段设计资料,考虑到国内外规范对于混凝土的配筋方式不同,最终参照国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对于深梁设计及配筋要求,按照1:1.2比例进行试验深梁设计,设计数据如下。
试验梁为T 形截面深梁,梁高500mm,腹板厚200 mm,翼缘宽400mm,厚100mm,梁的有效跨度为1000mm,考虑安装支座以及裂缝查看,两边预留长度为200mm。
梁的配筋部分包括抗拉钢筋、腰筋、箍筋如图所示,保护层厚度均为30 mm。
(单位:mm)。
梁试验工况共5种,由1根参照梁,3根预加固梁,以及1根先形成损伤后加固的梁组成。
试验所有梁具有相同的剪跨比,考虑调整的参数有FRP板材埋入深度,FRP板材开槽长度以及FRP加固方式不同。
试件分组见表1。
表1:试件分组注:BZ-标准构件,C-CFRP,M-埋入深度,K-开槽长度类型,X-先加固,H-后加固,NSM-嵌贴加固方式。
1.2试验梁的加固试件①为参照梁,不进行任何加固直接进行试验,试件②~④均采用NSM即嵌贴加固的方式:在混凝土表面剔槽,在槽内先注入约一半的粘结材料,将FRP筋或板条放入槽中并轻压,使FRP筋或板条被粘结材料充分包裹,再在槽内注满粘结材料并将其表面修复平整。
粘结材料采用环氧树脂胶。
预加固的梁,事先在梁浇筑的时候先预留槽,然后按照规格加固好,然后直接加载到破坏,并记录数据。
后加固的梁,先对其进行加载,在初次产生裂纹的时候取下(采用目测法),对其进行加固后继续加载到破坏,记录数据。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这对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产生了直接影响。
因此,正确计算裂缝宽度和挠度是保证构件安全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相关工程人员有所指导。
首先,我们来介绍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裂缝宽度主要受到荷载、构件尺寸、材料性能以及钢筋布置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裂缝宽度的计算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基于应变的方法,二是基于变形的方法。
基于应变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构件内部混凝土的应变来确定裂缝宽度。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一些常用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可以参考,比如“行位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和“游离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另一种方法则是基于构件变形的方法,即根据构件变形的大小和变形能力来确定裂缝宽度。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挠度与裂缝宽度之间的经验关系,通过实测数据或者试验结果来获得。
此外,挠度也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
挠度主要受到荷载、构件尺寸、材料性能等因素的影响。
正确计算挠度可以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挠度的计算需要通过结构的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来确定。
静力分析方法一般适用于简单的构件,通过使用梁的弯曲理论可以求解得到挠度。
而动力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构件,需要借助于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来完成。
通过合理地计算裂缝宽度和挠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行为,进一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并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工程人员在进行相关计算时应注意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和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是保证结构安全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正确计算裂缝宽度和挠度需要综合考虑荷载、构件尺寸、材料性能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计算书一、计算原理,(依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或结构(厚度大于1m)贯穿性或深进的裂缝,主要是由于平均降温差和收缩差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而造成的.混凝土因外约束引起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二维时),一般用约束系数法来计算约束应力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ΔT=T0+(2/3)×T(t)+T y(t)-T h式中σ ──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 (N/mm2);E(t)──混凝土从浇筑后至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mm2),一般取平均值;α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1 × 10-5;T0──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T(t)──浇筑完一段时间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绝对值,如为降温取负值;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长期裸露在室外,且未回填土时,△T 值按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升值(包括浇筑入模温度)与当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负值,则表示降温;T y(t)──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 h──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的稳定时的温度,一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当年平均气温(℃);S(t)──考虑徐变影响的松弛系数, 一般取0.3-0.5;R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当为岩石地基时,R=1;当为可滑动垫层时,R=0,一般土地基取0.25-0.50;νc──混凝土的泊松比.二、计算:取S(t) = 0.19,R = 1.00,α = 1 × 10-5,νc = 0.15.1) 混凝土3d的弹性模量公式:计算得:E(3) = 0.66× 1042) 最大综合温差△T = 32.59(℃)最大综合温差△T均以负值代入下式计算.3) 基础混凝土最大降温收缩应力计算公式:计算得: σ =0.48(N/mm2)4) 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公式:计算得:f t(3) = 0.62(N/mm2)5) 抗裂缝安全度:k=0.62/0.48 = 1.29 > 1.15 满足抗裂条件。
受拉翼缘宽度、受拉翼缘高
砼规范砼规范P101=>表8.1.2
Y<0.2取
力钢筋截面面积
钢筋截面面积
组合计算的砼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砼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受拉翼缘宽度、受拉翼缘高度
P16=>表4.1.3
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pte<0.01时,取pte=0.01
直径
特性系数==>砼规范P101=>表8.1.2-1
砼规范P101=>表8.1.2-1
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c<20取c=20,c>65取c=65
均匀系数;Y<0.2取Y=0.2,Y>1取Y=1,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Y=1
土弹性模量的比值==>砼规范P17=>表4.1.5,P21=>表4.2.4
:对钢筋砼构件:p=As/(bh0);对预应力砼构件:p=(As+Ap)/(bh0)
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受压翼缘高度
久值组合计算的弯矩
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砼规范P1118.2.5规定取用
r=2.0
r=1.6
As'r
628 1.76件有关的挠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