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案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案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案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教案

7.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授课教师]:杨祯文

[授课班级]:高一11班

[授课时间]:2014年5月27日下午第八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使学生能从艺术家

创作意图的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本课作为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以对美术作品的

分析为例,采用讲授、提问、探究、展示等方法来完成引起关注、深入

讨论、理解作品的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关注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进一步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试图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美术作品都是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这种意图又都有现实的依据。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两首音乐导入。

提问:我们听到的音乐与下面这两幅画表达的情境相似吗?他们的画面内容是否一样?

2、通过观察四位艺术家作品区别与变化,引起“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的疑问。(引出课题,板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二、讲授新课:

主要从创作意图的产生、变化、呈现形式三方面来分析

1、(产生)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那里?

(1)、出示标题,讨论:

你们觉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预设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我们来赏析作品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眼睛——视觉敏感性不同,请同学们欣赏毕加索的雕塑作品。

它是什么形象?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牛头”是拿什么材料做成的?这是毕加索用废旧自行车的车把和车座组合而成的作品。再来欣赏一件杜尚的装置作品《自行车轮子》。毕加索和杜尚用大家熟视无睹的部件,巧妙地加以组合,成就了一件艺术品。

提问:大家也都见过、骑过自行车,为什么我们从生活中这些常见的材料里没有能创作出像“牛头”“自行车轮子”这类的作品来呢?艺术家为什么就能够创作出来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

小结:简介这两件作品,让学生观察他们所用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他们二者因为对艺术的表达主张不同,虽然是都用了废旧自行车的零部件但作品的面貌却有着很大差别。所以,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必然是在受到现实和艺术两个方面因素的触动后有感而发。艺术家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他们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他们比一般人更有视觉敏感性,以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当他们受到现实或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激发了创作的冲动和欲望。所以艺术并不神秘,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源于现实或艺术。

现实方面:试图对某些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艺术方面:为了阐明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这种表达有时是单针对于现实;有时又是单针对于艺术;但大多数时候是同时针对于现实和艺术两方面。

(2)、如徐悲鸿先生1940年画的中国画《愚公移山》

请学生分析作者在创作《愚公移山》时中国的现实,寻找中西画法结合的体现?

现实方面:1940年是我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他感到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才能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以我国的寓言传说创作了这幅作品。

艺术方面:他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的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结合的写实风格。

2、(变化)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我们分析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现实生活和艺术主张。而现实生活又可以细划成:艺术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的艺术成长过程、环境、个性知识水平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下面我们就通过对比来看看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1)、不同社会和文化情境:

展示幻灯片《草地上的圣母》。知道的同学请先不要说出这幅作品的名称,大家来说说画中间的女性是个什么样的身份呢?(学生讨论后)展示作品题目《草地上的圣母》。看来,大家单纯从画面上是没有能看出这是圣母的形象,为什么呢?(学生讨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通过宗教题材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处理明暗、透视的能力。

展示文人画中的关于“四君子”图,让学生感受到相比较之下中国文人创作文人画的意图的变化?

中国文人画的创作意图通过梅、兰、竹、菊或山水表达个人情操和笔墨情趣。

小结: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情境的变化下,艺术家的创作所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

(2)、同一社会形态和文化情境:

欣赏作品:《草地上的圣母》和《创造亚当》

《怒吼吧,中国》和《离婚诉》

介绍这两组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们感受创作意图的不。

小结: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情境下,艺术家的艺术成长过程、环境、个性、知

识水平等因素的变化也造成了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所以,对所有这些变化因素的了解都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同学们在以后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提前翻阅一些画家的成长过程,生活环境,个性,知识水平以及作品的创作时的社会和文化情境等等,使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较容易的把握住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更有利于我们对作品做出正确、合理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走马观花,毫无收获。

3、(呈现形式)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由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不同,所以他们的艺术作品呈现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不管他们的形式面貌怎样的千姿百态,总结出来就是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具象艺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具有叙事性、视觉的真实性。

(2)、意象艺术:不是通过具体可辨的真实形象,而只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传达艺术家的的创作意图。

(3)、抽象艺术:主要是借助美术的形式语言本身极其构成关系来体现,即通过符号的构成实现艺术家创作意图。

针对这个问题分别展示具象艺术作品《开国大典》、意象艺术作品《荆轲刺秦王》及抽象艺术作品《红、黑、黄、蓝构成》图片。

让学生讨论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如何体现具象艺术的。

三、本课小结:

本课我们了解到任何艺术家针对现实或针对艺术都有自己的创作意图,正因为他们产生创作意图的来源不同、所受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以及他们作品的呈现方式的不同,所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为了更好的鉴赏美术作品,我们必须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因为它是鉴赏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

四、课后作业:

分组分析:抽象作品《红、黑、黄、蓝构成》和《L.H.O.O.Q》

意象作品《荆轲刺秦王》和《格尔尼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