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56.21 KB
- 文档页数:4
2023年萃取、电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绪论1.1 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在萃取、电积岗位上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1.2 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萃取、电积工作的人员。
1.3 定义1.3.1 萃取:在化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物质的过程。
1.3.2 电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沉积固体物质或改变溶液中物质的浓度的过程。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2.1 岗位要求2.1.1 工作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
2.1.2 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岗前培训,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2 安全设备2.2.1 工作人员在进行萃取、电积操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
2.2.2 萃取、电积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安装和维护,且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
2.3 危险物品管理2.3.1 萃取、电积过程中使用的危险物品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并储存于专门的储存室或容器中。
2.3.2 危险物品的使用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超量使用或乱倒倾泻。
2.4 事故应急处理2.4.1 工作人员应熟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并参与相关演练。
2.4.2 在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应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并向上级报告。
2.5 作业环境安全2.5.1 工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的布局和安全设施,保持清洁和整洁。
2.5.2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并持有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工作。
2.5.3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参与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安全管理3.1 岗位责任3.1.1 直接负责萃取、电积操作的人员需确保操作安全,及时报告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3.1.2 直接负责萃取、电积操作的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状况,并及时维护和更换。
3.2 安全培训3.2.1 新进员工需要参加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过相应的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电积铜出装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积铜出装操作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电积铜出装操作的所有人员。
第三条电积铜出装操作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四条电积铜出装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术语和缩略语第五条本规程中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定义如下:1. 电积铜出装:指将铜离子通过电积法在基材表面沉积,形成铜膜。
2. 基材:指待处理的物体表面。
3. 电积槽:指电积铜出装过程中的容器,用于盛放电积液。
4. 电积液:指用于电积铜出装的含有铜离子的溶液。
第三章操作规范第六条电积铜出装操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工作:包括核对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确认电积液的配制是否正确。
2. 操作准备:穿戴作业服和防护用具,检查电积槽是否清洁,检查电源和接地情况。
3. 开始操作:将基材放入电积槽中,确保完全浸泡在电积液中,连接电源并进行相应的电流和电压调整。
4. 监测过程:定期检查电积槽内的温度、PH值和电流等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操作结束:当基材表面满足要求时,停止电积,并将基材取出,清洗、干燥和包装。
第七条电积铜出装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1. 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工作服、手套、安全眼镜和口罩等。
2. 操作中禁止吸烟、喝酒或使用其他影响判断能力的物质。
3.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注意观察电积槽内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 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电流和电压参数,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 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第八条电积铜出装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1. 熟悉电积铜出装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熟悉电积液的配制方法和储存条件。
3. 熟悉电积铜出装的操作流程和参数调整。
4. 具备一定的电化学和化学基础知识。
5. 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新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铜矿开采和加工方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矿石资源日益减少、品位逐渐降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
因此,为了提高低品位铜矿的综合利用率和环保性,新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工艺应运而生。
一、新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的概念和原理1.1 概念:新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以下简称“新工艺”)是指通过将低品位铜矿矿石浸出、萃取得到含铜溶液,然后通过反萃和电积的方式分离纯铜金属,并经过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利用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
1.2 原理:首先,将低品位铜矿石进行浸出过程,通过浸出剂与铜矿石的物理化学作用,使铜矿石中的铜离子溶解到浸出液中。
然后,利用萃取剂与浸出液中的铜离子的选择性萃取作用,使铜离子进一步富集。
接着,通过反萃过程,将铜离子从萃取液中分离,得到含铜溶液。
最后,通过电积方法,在电解槽中将含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还原成纯铜金属,并沉积在阴极上。
二、新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工艺的开发2.1 工艺条件的优化:为了提高新工艺的效率和经济性,需要对各个步骤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例如,在浸出过程中,可以调整浸出剂的浓度、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以提高浸出率和减少杂质的溶解。
在萃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和反应条件,以提高铜离子的富集度。
在反萃过程中,优化反萃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以实现高效的分离。
在电积过程中,调整电流密度、温度、电解液组成等参数,可有效控制沉积速率和纯度。
2.2 新技术的引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技术在新工艺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浸出过程中,可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超声浸出技术等,以提高浸出效果。
在萃取过程中,可利用离子液体和有机相剂量分配等新技术,提高萃取效率和选择性。
在反萃过程中,可引入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等,实现更高效的分离。
碱性蚀刻液萃取电解铜设备操作规范深圳市宇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4月1日固定电话:86-0755-******** 传真:*************移动电话:180****6488办公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上寮5区新沙路丰盛大厦808网址: ;邮箱:***************目录1.清洗 (3)2.测试搅拌、泵、过滤器的运行情况 (3)3.调配电解槽电解液的酸度 (3)4.调配水洗液的酸度 (4)5.调节好萃取缸1、2、3、4的液位 (4)6.设备的启动、操作及注意事项 (5)7.停机 (7)8.参数检测方法 (8)9.蚀刻液循环系统保养细则 (9)10.了解氨气及其防范措 (10)11.附表 (11)1.清洗1.1先用毛巾清理安装时缸里的灰尘和胶丝;1.2再用自来水清洗2~3次,直至把各个缸清洗干净为止;1.3清洗干净后,试水,往各个缸注自来水(至每个缸容积的3/4),检查各个缸的性能,是否有漏夜;2.测试搅拌、泵、过滤器的运行情况2.1到电控箱的【泵浦界面】把搅拌、泵逐个逐个打开,逐个检查各搅拌、泵是否反转异常等;2.2如果发现异常,立刻停止启动,及时处理异常后才能试运;2.3检查各个过滤器的运行情况,查看其是否压力过大等问题,及时做好处理措施,防止压力过大损坏泵;2.4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是否接好,是否漏液;2.5检查完各个设备正常工作后,准备下阶段的工作。
3.调配电解槽电解液的酸度3.1把电解槽里的自来水调至约8m3,把试水时多余的自来水排掉(如有杂物用水瓢捞出来,以防堵泵和管道);3.2把AC缸的循环泵P7开启、打开冷凝水阀门(把阀门开到最大);3.3穿戴好防化服、水鞋、手套等劳保,加入纯度较高的硫酸(约2.8吨、浓度98%),加硫酸时,不能单独进行,旁边一定要有人监视(由于加的量比较多,可多人轮换添加)3.4在添加的过程中,隔着十几分钟,用烧杯取少量的电解液,拿温度计测量是否过热,如果温度过高(高于40℃),停止添加,待冷却后再添加;3.5添加完后,循环15—20分钟后,取少量到化验室化验,酸度控制在170—220g/L;(一般刚开始调试时先把酸度调到170,具体要看反萃取效果来调酸度,在反萃取效果、油液分层效果好的基础上尽量减低酸度。
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设备的运行优化和管理一、引言低品位铜矿是指铜矿石中含铜量较低的矿石,通常经过浸出、萃取、反萃和电积等工艺过程,从中提取出铜。
在这一过程中,设备的运行优化和管理对提高铜矿的浸出效率、提高铜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设备的运行优化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二、设备运行优化1. 设备参数优化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设备中的各项参数对铜矿提取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对各项参数进行优化。
首先,针对低品位铜矿的特点,应根据其矿石性质来调整浸出剂的浓度、PH值以及反萃剂的配比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的铜提取效果。
此外,还需根据不同的矿石含铜量和浸出反应情况调整浸出时间和温度等操作参数,以提高浸出效率。
综上所述,设备参数的优化可通过实验和实际生产情况的反馈来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2. 优化反萃电积过程反萃电积过程是低品位铜矿提取中的关键环节,其优化对于增加铜回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在反萃电积过程中,应注意电解槽的设计与维护,以保持电解槽的稳定运行。
同时,电解槽中的电流密度、温度、PH值等参数也需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
此外,还应注意反萃剂的选择与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反萃效果。
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铜回收率。
三、设备管理1. 定期检查与维护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工艺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监测,以及设备的密封性、连接情况的检查。
对于发现的问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与调整措施,以防止设备故障影响铜矿提取过程。
2. 健全的操作规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设备的操作流程应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宣传,以确保操作人员熟知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应包括设备启动、停止、紧急情况应对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设备的操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严格的质量控制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工艺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铜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铜矿萃取过程一、引言在现代工业中,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氧化铜矿是铜的主要矿石之一,其含有丰富的铜元素。
本文将介绍氧化铜矿的萃取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
二、矿石粉碎氧化铜矿通常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于地下。
首先,需要将氧化铜矿进行粉碎,以增加其表面积,便于后续的化学反应。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机械粉碎设备来实现,将大块的氧化铜矿破碎成细小的颗粒。
三、浸出过程1. 酸浸将粉碎后的氧化铜矿放入酸浸槽中,并注入适量的浸出酸溶液。
常用的浸酸溶液包括硫酸、盐酸等。
酸浸的目的是将氧化铜矿中的铜元素溶解出来,形成含铜溶液。
通过控制浸酸的浓度、温度和浸酸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高效的铜萃取。
2. 过滤经过酸浸后,含铜溶液中会存在一些固体杂质,如杂质矿物、泥沙等。
为了净化溶液,需要对其进行过滤处理。
通过过滤器,将固体杂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相对纯净的含铜溶液。
3. 洗涤经过过滤后的含铜溶液中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酸性物质,需要进行洗涤处理。
洗涤的过程通常是将含铜溶液通过洗涤装置,用水或其他溶液进行冲洗,以去除残留的酸性物质。
四、电积过程1. 电解槽将洗涤后的含铜溶液注入电解槽中。
电解槽通常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组成,以及一个电解液。
阳极通常由铜金属构成,而阴极则是待积铜的位置。
电解液中包含铜盐和其他添加剂,用于调节电解过程。
2. 电积铜在电解槽中,通入电流,通过电解的方式将铜离子还原成纯铜金属。
铜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从阳极释放出来,然后在阴极上沉积,形成纯铜层。
这一过程被称为电积,也是氧化铜矿萃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五、产品处理经过电积过程后,阴极上会沉积一层纯铜金属。
将纯铜从阴极上取下,并进行后续处理。
通常,纯铜会被熔炼成铜块或铜板,以供各种工业应用。
六、结论氧化铜矿萃取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的综合体现。
通过粉碎、浸出、电积等步骤,可以从氧化铜矿中提取出纯铜金属。
这一过程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同时满足了人们对铜材料的需求。
萃取岗位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1、开启设备的转换总开关,确认有电。
1.2、检查确认下列各槽液位及酸度1.2.1、电富液池1/3左右,硫酸浓度160-170g/升。
1.2.2、电贫液池液位2/3左右,硫酸浓度170-180g/升。
1.2.3、滤液池在2/3位置左右。
1.2.4、洗涤水池3/4左右,10-15g/升。
1.2.5、有机相池1/2左右。
1.2.6、萃取主辅混合室液位在搅拌浆之上。
1.2.7、各澄清室液位在溢流堰位置附近。
1.2.8 与酸浸、电积岗位联系准备开机。
2、开机2.1、开启萃取电积循环2.2 现在中和搅拌槽内加入1/2水,开启搅拌,等料液打入槽内时,开始加入石灰乳调PH至1.5-2.0,至料液达到2/3时开启砂浆泵打入压滤机。
压滤机按操作规程已开启。
2.3、待滤液池液位有2/3时,开启滤液泵,调节阀门至萃取高位槽;开启有机相泵至萃取高位槽,调节阀门使达到规定相比。
2.4 启动萃取混合室搅拌器,调节转速到指令值。
2.5 按超声波气浮装置操作规程启动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
2.6 开启水洗泵至水洗高位槽,当负载有机相到达水洗混合室时启动洗涤混合室搅拌器,调节转速到指令值。
2.7 开启贫铜液泵至反萃高位槽,当洗涤后的有机相到达反萃混合室时启动反萃混合室搅拌器,调节转速到指令值。
2.8 按超声波气浮装置操作规程启动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
2.9 当富铜液池液位有1/3时,联系电积岗位进电富液。
2.10 待电富液池液位达到2/3启动电富液泵,将电富液送往电积工段。
2.11 调整电富液泵出口阀门,使电富池槽液位基本维持不变。
3.检查确认3.1、检查确认各流量是否在指令值,如不在,则进行调整。
3.2、检查确认相连续:洗涤为水相连续;反萃为有机相连续;萃取有机相连续。
如果不符合,则按故障处理进行调整。
3.3、相连续的判断:用烧杯在混合室表面取溶液,观察烧杯中分相过程,水相连续时分相过程相界面平直,分相较快,有机相连续时相界面为泡沫状,分相较慢。
铜萃取车间的工作流程
《铜萃取车间的工作流程》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铜萃取车间那有趣的工作流程。
咱就说一走进铜萃取车间,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就先从原料准备开始吧。
那一块块含铜的矿石就像是等待被雕琢的宝贝似的,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运进来。
然后呢,就到了溶解的环节啦。
哇哦,那机器轰轰作响,就好像在说:“嘿,我要开始工作啦!”矿石被放进大罐子里,加上各种化学药剂,就看着它们一点点地溶解,就像是变魔术一样,神奇极了。
接下来就是萃取啦!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呢。
那些溶解后的液体被抽到另外的容器里,然后通过一些特别的装置,铜就被慢慢地分离出来啦。
我有一次在旁边观察,心里想着:“嘿呀,这铜还真调皮,躲躲藏藏的,不过还是被咱给抓住啦!”
再之后就是洗涤和提纯啦。
这就像是给铜洗了个舒服的澡,把它身上的杂质都给洗掉,让它变得干干净净、闪闪发光的。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步骤,那亮晶晶的铜就出来啦,就像一个个胜利的小奖杯。
工人们看着这些铜,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毕竟这可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呀。
哎呀,这铜萃取车间的工作流程虽然复杂,但真的很有意思呢。
每次我想起在车间里看到的那些场景,都觉得特别难忘。
这就是铜萃取车间的故事啦,希望你们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哟!嘿嘿!。
萃取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新版)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54萃取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新版)1.工艺要求1.1工序产品的质量要求1.1.1反萃后液:Cu2+:45±5g/L(根据生产情况可调整),H2SO4:160~170g/L,水夹油<5ppm。
1.2原料及溶剂标准1.2.1萃前液:Cu2+<5g/l,H2SO4<10g/l,根据焙烧来料而定,其它成分不作特殊要求;1.2.2萃取剂:ZJ988,比重0.92~0.94,闪点>160℃,与铜萃合物溶解度≥30g/L;1.2.3260#煤油:闪点>70℃,沸点195℃,密度790Kg/m3,粘度1.5mPas芳烃<6.5%;1.2.4硫酸:一等品,工业级93%或98%,灰分≤0.03%,铁≤0.01%,砷≤0.005%,透明度≥50mm,色度≤2.0mL。
1.2.5活性白土:脱色力≥150,活性度(mmolH+/kg)≥190,游离酸(H2SO4wt%)≤0.20,水份%≤8,粒度(筛孔0.076mm通过率%)≥95。
1.3工艺技术条件1.3.1萃取相比(O/A):1.2~1.6:1;反萃相比2.0~2.51.3.2一级萃取及洗涤混合室保持水相连续;二级萃取及反萃混合室保持有机相连续;1.3.3一萃、二萃、反萃的主辅搅拌的转速为20r/min左右。
1.3.4各槽有机相高度控制在240~320mm。
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低品位铜矿是指含铜量较低的铜矿石,传统的冶炼方法对其资源利用率较低。
为了提高低品位铜矿的矿石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人们开发了一种名为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种技术在低品位铜矿处理中的应用过程和优势。
1. 简介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是一种将铜矿中的铜通过浸出、萃取、反萃和电积等过程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技术。
该工艺主要通过溶剂的选择性萃取作用将铜分离出来,并通过电积过程将铜沉积到电极上,从而获取纯度较高的铜金属。
相比传统的炼铜方法,这种技术具有高效、低成本、环保等优势,尤其在低品位铜矿处理中应用广泛。
2. 工艺流程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浸出、萃取、反萃、电积等主要步骤。
首先,将铜矿石破碎、磨矿,使其细度适宜。
然后,使用合适的浸出剂将铜从矿石中浸出溶解。
接下来,采用选择性溶剂萃取技术,将铜从浸出液中分离出来。
然后,通过反萃技术将铜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中。
最后,通过电积的方式进行铜的还原沉积,得到纯度较高的铜金属产品。
整个工艺过程中,控制好反应条件、溶剂选择和操作参数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3. 应用优势低品位铜矿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该工艺可以充分实现铜资源的高效利用。
低品位铜矿石一般含有较高的杂质和次要金属元素,传统的冶炼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分离和提取。
而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通过溶剂的选择性萃取作用,可以使铜从矿石中被高效分离提取出来,从而将废石中的有用铜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回收利用。
其次,该工艺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浸出萃取反萃电积法减少了能耗和原料消耗,相比传统的冶炼方法,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和成本。
此外,由于该工艺无需高温熔炼和高压脱硫等环节,减少了设备的维护和运行成本。
第三,该工艺对环境友好。
传统的冶炼方法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010-9-1 14:07:31 浏览:1243次
[导读]本文从两方面陈述了铜萃取-电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铜萃取过程
萃取设备一般采用多级逆流混合澄清器。
萃取参数,如萃取级数、有机相中萃取剂的浓度、在混合室中两相接触时间,在澄清室的分相时间、两相的相比等均由试验选定。
萃取效率决定于萃取体系的性质和设计的混合澄清器的级效率。
在萃取体系一定时,主要看设备的设计水平高低和加工的质量状况。
铜萃取过程中两相的流向和过程可由图1来说明。
图1 铜萃取过程示意图
由图1可知,铜浸出液与有机相在混合澄清器中作逆向运动。
铜浸出液自第1级的混合室底部进入,与第2级澄清室溢流而来的有机相混合,实现萃取;搅拌不仅使两相混合均匀,而且将混合液体排往澄清室,让两相静置分层。
铜浸出液经第1级混合萃取,与有机相混合后被排往第1级澄清室分层,再由第1级澄清室底部进入第2级混合室,如此渐进,直到第4级的澄清室底部排出,成为萃余水相,返回作堆浸的溶浸液。
贫(新)有机相从第4级混合室进入,与经过几
级萃取的铜浸出液逆流混合后,排往第4级澄清室静置分层,再溢流进入第3级混合室,如此渐进,直至第1级澄清室成为饱和有机相排出,经洗涤后再进行铜的反萃取。
反萃取的操作如同萃取;所不同的是在萃取中,铜浸出液作连续相,有机相作分散相,而在反萃取时,有机相作连续相,而水相(反萃液)作分散相。
在铜的萃取与反萃取操作中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一)保持界面的稳定性。
萃取过程的恶化,通常是界面的不正常反映在先。
运行中如发现界面不稳,必须找出原因,调整萃取参数,努力维护界面的稳定性。
(二)为了防止产生第三相,铜浸出液中的含固量应小于2×10-5,一般应经检查过滤。
(三)贫有机相应定期纯化处理,及时清除贫有机相中积累的Si,Ca,Mg等杂质。
二、铜电积过程
铜电积工艺已十分成熟,可根据反萃取液(即电积原液)的性质,工厂已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来选定槽电压、电流密度、电积尾液中铜浓度和硫酸酸度等参数,制定规程。
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按预先设定的溶液流速,让电积原液进入电积槽进行电积,溶液中的Cu2+就逐步在始极片(阴极)上沉积。
为了保证阴极铜质量,一般需注意下列事项:
(一)电积原液进入电积槽前,需加一套去除残余有机相的粗粒化装置,避免出现黑铜。
(二)电积尾液中的Cu2+浓度不低于10g∕L,因为Cu2+浓度低于10g∕L时,其电极电位降低,此时H,As,Sb,Bi等可能与Cu2+一起在阴极上析出,将严重影响阴极铜质量。
(三)电积液中的铁离子浓度不高于5g∕L,因为Fe3+在电积条件下能促使已沉积于阴极上的铜溶解,降低电流效率。
(四)电流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200A/m2以下。
因为电流密度增大,生产量虽然提高了,但在阴极上Cu2+沉积速度过快,从而使阴极铜粗糙,甚至出现粉状结构。
(五)电积过程中宜加入少量添加剂,如干酪素、硫脲、动物胶等。
少量添加剂的加入,能使铜沉积更均匀,结晶致密,表面光滑。
它们加入量一般小于50g∕tCu。
下表是国内外几个企业的铜电积生产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