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用的税务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目录1.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特点3.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分类4.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记账方法5.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实例解析正文一、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会计分录,是指以会计科目为主体,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反映的一种方法。
会计分录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和计量,实现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有效监控,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二、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特点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自产产品或自用资产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摊的过程。
其主要特点是,成本核算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产品和资产,不涉及外部交易,且往往需要通过多个会计期间进行逐步分摊和结算。
三、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分类根据自产自用资产的性质和用途,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自产产品成本分录: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2.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自产产品成本分录: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成本和产品销售费用等。
3.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的自用资产成本分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四、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记账方法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记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记账法:对自产自用的产品和资产,在发生时直接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摊,并计入相关会计科目的借方。
2.间接记账法:通过对自产自用的产品和资产的成本进行汇总,定期计入相关会计科目的借方。
3.递延记账法:对自产自用的产品和资产的成本,在发生时不进行核算和分摊,而是递延到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核算和分摊。
五、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的实例解析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产产品的成本分录为例,假设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 10000 元,直接人工费用为 20000 元,制造费用为 5000 元,总成本为 35000 元。
该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为 40000 元,销售费用为 5000 元。
自产自用产品的帐务处理方法
刘殿庆
【期刊名称】《财税与会计》
【年(卷),期】1998(000)003
【总页数】1页(P42)
【作者】刘殿庆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财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2
【相关文献】
1.自产自用产品各税种政策不同,纳税人应关注哪些 [J], 林真才;
2.3.自产产品自用是否纳税 [J], 许海涛;
3.企业自产产品转作自用固定资产的财税处理 [J], 田淑华
4.自产自用产品涉税处理探讨 [J], 吴洪波;刘梅;
5.企业自产自用业务税务稽查及帐务调整 [J], 朱鹏举;王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自产自用的产品在会计上需要进行核算和分录记录。
当企业生产出自用产品时,需要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
通常情况下,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将这些成本以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录记录。
自产自用产品的会计分录会影响到企业的资产和成本费用。
当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成本计入成本费用时,会使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加,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同时,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也会涉及到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资产的变动。
企业需要将这些资产的变动以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录记录,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准确和完整。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还需要考虑税务方面的要求。
根据税法的规定,自产自用产品在计税上一般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企业需要将自产自用产品的价值计入纳税基数,并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款的核算和缴纳。
因此,在会计分录中,企业需要将自产自用产品的价值计入纳税基数,并将相关的税款以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录记录。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还需要考虑到内部控制的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符合企业的规定和程序。
在会计分录中,企业需要将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情况以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录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核算和审计制度,以确保自产自用产品的合规和可追溯性。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是企业进行自产自用产品核算和记录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和完整地记录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成本、资产变动、税款和内部控制情况,企业可以实现对自产自用产品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在会计分录中,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将自产自用产品的相关信息以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分录记录,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自产自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符合企业的规定和程序。
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产自用产品的风险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自产品发放职工福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作者:兰芳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3期《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其中,非货币性薪酬主要为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己拥有的资产;以及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服务等。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将自产产品发放职工福利的会计与税务的处理。
一、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地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指出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作为正常商品销售处理,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非货币性福利金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视同销售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1]成功公司为一家家电企业,共有职工158人,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100人,总部管理人员58人。
2009年国庆日,公司以其生产成本为1800元的家电作为福利发放给全体职工。
家电不含税售价为2000元,成功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家电售价总额=100×2000+58×2000=316000(元)家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16000×17%=53720(元)应付职工薪酬总额=316000+53720=369720(元)家电的成本总额=1800×158=284400(元)(1)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生产成本(369720÷158×100)234000管理费用13572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69720(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69720贷:主营业务收入31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3720借:主营业务成本284400贷:库存商品284400二、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税务处理(一)增值税的处理《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也视同销售货物,依法应当缴纳增值税的业务有:(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手续费缴纳营业税);(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摘要:一、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概述1.自产自用的概念2.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重要性二、自产自用会计分录的编制1.资产类账户的会计分录2.费用类账户的会计分录3.收入类账户的会计分录三、自产自用会计分录的实例分析1.原材料自产自用2.半成品自产自用3.产成品自产自用四、自产自用会计分录的注意事项1.确保会计分录的准确性2.遵循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3.及时更新会计分录正文:一、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概述自产自用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不作为商品进行销售,而是作为企业内部的消耗或使用。
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对于企业正确计算成本、费用和税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产自用会计分录的编制1.资产类账户的会计分录当企业自产自用原材料、在产品等资产时,需要进行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贷:原材料/在产品等2.费用类账户的会计分录当企业自产自用产品时,需要将生产的产品计入费用。
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贷:库存商品/劳务等3.收入类账户的会计分录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自产自用的产品也可能产生收入。
例如,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等,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三、自产自用会计分录的实例分析1.原材料自产自用假设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自产的原材料,原材料成本为10,000 元,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2.半成品自产自用假设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自产的半成品,半成品成本为20,000 元,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半成品3.产成品自产自用假设某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自产的产成品,产成品成本为30,000 元,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产成品四、自产自用会计分录的注意事项1.确保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在进行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时,要确保所记录的数据准确无误。
这需要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跟踪和监控。
2.遵循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企业在进行自产自用的会计分录时,必须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合规。
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所得税如何处理兰相洁【摘要】问:我公司系一家酒业企业,今年年终给全体职工发放公司生产的酒作为职工福利.请问这笔业务会计和税务怎么处理?所得税怎样进行调整?【期刊名称】《纳税》【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职工福利;所得税;自产产品;酒业企业;公司;税务;会计【作者】兰相洁【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2.67问:我公司系一家酒业企业,今年年终给全体职工发放公司生产的酒作为职工福利。
请问这笔业务会计和税务怎么处理?所得税怎样进行调整?答:在会计处理上,《财政部关于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销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函》(财会字〔1997〕第026号)规定: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是一种内部结转关系,不存在销售行为,不符合销售成立的标志;企业不会由于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等而增加现金流量,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
因此,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
但按税收规定,自产自用的产品视同对外销售,应据以计算交纳各种税费。
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的各种税费,也构成由于使用该自产产品而发生支出的一部分,应按用途计入相关的科目。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下:(1)自产自用的产品在移送使用时,应将该产品的成本按用途计入相应的科目,借记“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贷记“产成品”等科目。
(2)企业将自产的产品用于上述用途应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应按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税金额,按用途计入相应的科目,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等科目。
按税收规定需要交纳所得税的,还应将该项经济业务视同销售应获得的利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据以交纳所得税,按用途计入相应的科目,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自产品发放职工福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作者:兰芳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03期《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其中,非货币性薪酬主要为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己拥有的资产;以及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服务等。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将自产产品发放职工福利的会计与税务的处理。
一、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地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指出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作为正常商品销售处理,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非货币性福利金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并视同销售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1]成功公司为一家家电企业,共有职工158人,其中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100人,总部管理人员58人。
2009年国庆日,公司以其生产成本为1800元的家电作为福利发放给全体职工。
家电不含税售价为2000元,成功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家电售价总额=100×2000+58×2000=316000(元)家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316000×17%=53720(元)应付职工薪酬总额=316000+53720=369720(元)家电的成本总额=1800×158=284400(元)(1)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生产成本(369720÷158×100)234000管理费用13572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69720(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69720贷:主营业务收入31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3720借:主营业务成本284400贷:库存商品284400二、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税务处理(一)增值税的处理《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也视同销售货物,依法应当缴纳增值税的业务有:(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手续费缴纳营业税);(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电厂自已用电部分是否应当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发布日期:2006-10-30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电厂将自产的电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的,应当视同销售,计算缴纳销项税额。
即通常所说之“自用”。
但是,对于“自用”的具体涵盖内容及其认定,包括对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具体解释,并无法律予以明确。
因此,在实务中,对自用的自产电力是否纳税,电力企业之间甚至各地税务部门之间都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以及处理上的不同。
《电力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0号)第六条明确规定,“发、供电企业销售电力产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具体规定如下……(四)发、供电企业将电力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为发出电量的当天。
”可见,基电力企业将自产电力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应当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但该文件仍然没有对“非应税项目”本身作出解释和规定。
我们认为,根据增值税法律的相关规定及其特点,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23号)附件“增值税计算管理办法”第一条第3项“纳锐人将自制应税产品用于本企业连续生产非增值税产品,或用于本企业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生活福利设施等非生产项目的,无论是商品产品还是非商品产品,均应视同销售”之规定,对于“自用”电力的纳税事项,应分别处理如下:1、若电厂自产的电力系用于连续生产、对外供应电力所需要,则该自产电力显然不属于用于“连续生产非增值税产品”,而是用于生产对外销售的增值税产品即电力产品。
因为电厂生产电力产品,同样需要耗费“电力”。
这种电力的耗费属于生产过程中的动力耗费,最终该耗费的电力将转换成对外销售的“电力产品”,并计算缴纳销项税额,从而在使用该电力产品时,不应视销售纳税。
对此是否可以类比,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者各道工序的半成品,该半成品将用于连续生产最终的产品,从而在领用该等自产半成品时,无须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自产自自产自用消费品两种情况的消费税处理2010年06月1日来源:中国财务总监网消费税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业务和增值税视同销售的关系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部分业务在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范围内,增值税和消费税出现交叉征收[同时征收]的情况;部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业务只征消费税,不征增值税。
现对这两种情况的会计处理分别予以说明。
一、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和增值税交叉征收业务的会计处理(一)企业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营业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范围中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也属于消费税的自产自用,应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从会计的角度,由于其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不确认为收入。
[例1]A企业为木质地板生产企业,2008年将一批自制的木质地板用于以下用途:(1)办公楼装修领用20箱;(2)对外承揽装修工程领用200箱。
本月每箱地板的出厂价[销售价]为5000元[不含税],成本价为4000元。
未质地板的消费税税率为5%.1、税收分析。
增值税:企业将自产的地板用于办公楼装修工程,增值税确认为将自产货物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和用于非应税劳务,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范围中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用于办公楼装修增值税销项税额=5000×20×17%=17000[元]用于装修工程增值税销项税额=5000×200×17%=170000[元]消费税:企业将自产的地板用于办公楼装修和装修工程,消费税应确认为自产自用。
用于办公楼装修消费税额=5000×20×5%=5000[元]用于装修工程消费税额一5000×200×5%=50000[元]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规定,企业将自产的地板用于办公楼装修和装修工程,所得税不确认为视同销售。
2、会计处理。
用于办公楼装修的账务处理为:借:在建工程 102000贷:库存商品 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0用于装修工程的账务处理为:借:其他业务支出 1020000贷:库存商品 800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消费税 50000(二)企业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集体福利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范围,也属于消费税的自产自用,应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同时,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也确认为收入。
[例2]某酒厂(一般纳税人)将自制的保健酒以福利形式分给本厂职工。
该保健酒的实际成本50000元,按出厂单价(不含税)计算的售价金额为7000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1、税收分析。
增值税:企业以自产产品发给职工,在增值税上属于视同销售业务。
增值税销项税额=70000×17%=11900[元]消费税: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在消费税上属于自产自用业务。
应纳消费税税额=70000×10%=7000[元]企业所得税:企业将自产应消费品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所得税作视同销售处理,按税法规定确认收入70000元,配比计税成本50000元,消费税7000元。
2、会计处理。
惜:应付职工薪酬 81900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00结转成本:惜:主营业务成本 50000贷:库存商品 50000确认消费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7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7000会计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一致。
(三)企业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个人消费(交际应酬),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也属于消费税的自产自用,应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由于该项业务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会计上不确认为收入。
[例3]某酒厂2009年12月生产一批特质白酒赠送客户,总计1000瓶,每瓶500克。
生产成本为100000元,无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1、税收分析。
增值税及消费税:企业以自产产品赠送客户,在增值税上属于视同销售业务;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在消费税上属于自产自用业务。
由于没有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所以需要计算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100000×(1+10%)+1000×0.5]÷(1-20%)=138125(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38125×17%=23481.25[元)消费税税额=138125×20%+1000×0.5=28125[元]企业所得税:企业将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交际应酬,所得税作视同销售处理,按税法规定确认收入110000元,配比计税成本10000元.消费税28125元。
2、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一交际应酬 151606.25贷:库存商品 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481.25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8125上述业务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为:其一,所得税确认视同销售,而会计不确认为收入,则所得税和会计在收入的确认上存在差异;其二,会计将交际应酬确认为营理费用,所得税对其扣除进行限定,超标准的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所得税和会计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企业应设置辅助账记录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并在纳税申报表填报时调整。
(四)企业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投资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范围,也属于消费税的自产自用,应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同时,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也确认为收入。
[例4]某汽车制造厂(一般纳税人)本月以自产10辆小汽车向A公司投资,占A公司注册资本的10%,并准备长期持有。
同类小汽车的实际成本为每辆60000元,售价金额[不含增值税)每辆90000.该厂已将小汽车交付A公司使用。
该型小汽车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1、税收分析。
增值税:汽车制造厂以自产汽车向A公司投资,为增值税以自产货物对外投资,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增值税销项税额=90000×1O×17%=153000(元)消费税:汽车制造厂以自产汽车向A公司投资,属于消费税中的自产自用。
应纳消费税额=90000×10×5%=45000[元]企业所得税:在所得税处理上作视同销售处理,按税法规定确认计税收入900000元,配比计税成本600000元,消费税45000元;初始计税投资成本为1053000元。
2、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5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贷:库存商品 600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5000会计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一致。
(五)企业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无偿捐赠,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范围业务,也属于消费税的自产自用,应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由于上述业务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不确认为收入。
[例5]某日化厂(一般纳税人)于2009年10月将一批自产的化妆品捐赠。
该批化妆品的实际成本为20000元,售价金额[不包含增值税]30000元。
化妆品适用的消费税率为30%.1、税收分析。
增值税:日化厂将自产化妆品对外捐赠,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范围。
增值税销项税额=30000×17%=5100[元]消费税:日化厂将自产化妆品对外捐赠,属于消费税自产自用。
消费税税额=30000×30%=9000[元]企业所得税:其一,所得税为确认视同销售,按税法规定确认计税收入30000元,配比计税成本20000元,消费税9000元,其二,此项业务为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在企业所得税前不允许扣除。
2、会计处理借:营业升支出 34100贷:库存商品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000上述业务所得税和会计处理的差异为;其一,所得税确认视同销售,而会计不确认为收入,则所得税和会计在收入的确认上存在差异;其二此项业务为非公益救济性捐赠,在企业所得税前不允许扣除。
所得税和会计差异的性质为永久性差异,企业应设置辅助账记录所得税和会计的差异,并在纳税申报表填报时调整。
二、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和增值税不交叉业务的处理下列业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不一致,只征收消费税,不征收增值税。
(一)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属于消费税自产自用,但不属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在会计上,由于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确认为收入。
在计算销项税和消费税的同时,其基本账务处理为:借:制造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二)自产的应税消费用于设备使用,属于消费税自产自用,但不属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在会计上,由于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确认为收入。
在计算消费税的同时,其基本账务处理为:借:制造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三)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管理部门使用,属于消费税自产自用,但不属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在会计上,由于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确认为收入。
在计算消费税的同时,其基本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四)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销售部门使用(资产所有权没有转移),属于消费税自产自用,但不属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在会计上,由于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实现的要素,所以确认为收入。
在计算消费税的同时,其基本账务处理为:借:销售费用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例6]石化企业将生产的汽油一部分用于办公车辆使用,一部分用于对外承揽运输业务的运输车辆;产生的润滑油一部分用于设备使用(具体数据略)。
1、税收分析。
石化企业将自产汽油用于办公车辆、运输车辆,将自产润滑油用于设备,属于将应税消费品自产自用,应缴纳消费税;同时将自产汽油用于运输车辆属于增值税枧同销售中将自产货物用于非增值税以上项目,征收增值税;上述业务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
2、会计处理。
将自产润滑油用于设备惜:制造费用贷:库存商品——润滑油应变税费——应交消费税将自产汽油用于办公车辆借:管理费用贷:库存商品——汽油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将自产汽油用于运输车辆借:其他业务支出货:库存商品——汽油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