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抗凝
- 格式:ppt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32
怎么选择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如今,在我国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血液透析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患者在治疗阶段,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持续一些副作用。
再加上这种方式本身是一种体外循环的治疗模式,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但是,我国的血液透析抗凝治疗方式并不完善,其方案一般为经验性,没有完善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血液透析抗凝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液在血管通路中的流动状态,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预防由于血液透析等多种情况所引起的血栓栓塞性疾病。
此外,进行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还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现炎症反应,有效提高生物的相容性。
那么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的方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血液透析抗凝治疗的原则在对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和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是一种体外循环治疗,所以患者在此过程中,需应用抗凝剂,主要目的是为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时候发生凝固,也是保障血液透析稳定和顺利进行的保障。
当前,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等。
由于不同患者的肝素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其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肝素的用量,如果此物质的用量不够,患者就会出现体外凝血的情况,患者每次透析的时候,还会丢失少量血液,这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血液透析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但是抗凝治疗方案并不完善,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主要的目的是避免由血液透析所引起的血栓等多种疾病。
那么患者在血液透析的时候,为什么需要抗凝呢?首先,因为血液透析需要进行血液体外循环,血液会在血管外的血液回路中进行流动循环。
由于血液流动与其他液体流动是不同的,它与其他物质接触的时候,会出现凝固,为了避免这一特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需要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结合患者的情况使用药物进行抗凝。
透析凝血分级标准及处理方法透析凝血分级标准如下:0级:抗凝好,没有或少有几条纤维凝血。
1级:少有部分凝血或少有几条纤维凝血。
2级:透析器明显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
3级:严重凝血,必须及时更换管路。
透析过程中发生凝血的可能原因包括:1. 无肝素透析:常规血液透析都需要使用抗凝剂如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但对有出血倾向,已有出血或围术期的患者,透析时一般不用抗凝剂,此时血液经过透析器时,其有形成分容易附着于透析膜导致凝血。
2. 经皮中心静脉插管的患者:由于静脉管附贴在血管壁使血流不畅引发凝血。
3. 抗凝剂用量不足:给患者的首剂抗凝剂不足,或是维持量不足;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相同的肝素量产生不同的效果。
对于凝血的处理方法如下:1. 肉眼观察:出现凝血的管路颜色会较刚上机时颜色深,整体呈现发黑的暗红色,未出现凝血的部分颜色鲜艳。
若出现在透析器中则可看到一丝一丝暗红色的条索,若出现正在动静脉壶则会出现暗红色的块。
同时,需要观察动静脉壶血液是否出现分层,壶壁是否夹杂类似于气泡的小白点。
2. 观察机器上各个压力报警:机器的报警是有范围的,在没超出范围时不会报警。
需要观察的是显示压力值的指示灯跳动的位置,若有升高的迹象则表明相应的管路部分有凝血。
具体来说,tmp升高、静脉压降低、动脉压升高则提示有大血栓一般存在动脉壶到透析器这一部分;气泡报警伴随静脉压缓慢升高则提示静脉壶血栓脱落;静脉压缓慢升高,或者上下超出预警范围的跳跃,升高范围并不超过400则提示静脉壶底网处存在小块血栓;动脉压和静脉压上升提示静脉壶至穿刺针堵塞;tmp、静脉压、动脉压均升高则提示动脉壶血栓脱落并堵塞透析器,凝血等级为三级。
3. 听:管路出现异于平时的滋滋声音,此时意味着管路凝血三级。
4. 摸:动静脉壶的软硬程度,较硬则提示凝血三级。
如果出现严重的凝血情况,必须及时更换管路。
在透析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和机器的压力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血液透析通例肝素抗凝法1.肝素心理盐水浸泡透析器和血路管:血液透析开端前先以肝素心理盐水(心理盐水500mL+肝素1250—1875IU)浸泡和轮回15-20分钟.2.中断给药法⑴体内首剂肝素:于血透开端前5-15分钟,肝素2000IU (50IU/kg即0.4mg/kg)从内瘘静脉端一次推注.⑵保持给药:肝素500-2000 IU/h从内瘘动脉端中断滴注.⑶须要时监测有关凝血实验,并酌情调剂剂量,使凝血学指标保持在响应的目的规模.⑷血透停滞前30-60分钟停滞运用肝素.3.间歇给药法⑴体内首剂肝素:于透析开端前5-15分钟,从内瘘静脉端一次推注肝素4000IU(75IU/kg)⑵保持用药:病情稳固的保持性血透患者,保持用药常可每0.5-1小时推注肝素500-1500IU.下列情形应酌情削减肝素剂量:①基本的凝血指标明显延伸,血小板功效减退;②短时光透析,重要指间歇肝素给药法.4.停滞给药机会:血透患者肝素的半衰期为0.5-2小时,平均50分钟.假设寒素的半衰期为1小时,某一时光的WBPTT为135秒(基本值为85秒),WBPTT延伸50秒,1小时后肝素血浓度降低50%.此时WBPTT延伸25秒,延伸值也为1小时前的1/2.同理,设肝素半衰期为1小时,血透时代及血透停滞WBPTT的目的值分离为比基本延伸80℅和40℅,则应于血透停滞前1小时停药.小剂量肝素抗凝法实用于低.中危出血偏向时.1.肝素心理盐水浸泡透析器和血路管,同通例肝素抗凝法.2.给药办法:保持用药尽可能采取中断肝素输注法.⑴测定基本WBPTT或ACT;⑵初次剂量750IU;⑶3分钟后反复WBPTT或ACT⑷如WBPTT或ACT末延伸至基本值的140℅,则追加响应剂量肝素;⑸开端透析,肝素追加剂量为600IU/h;⑹每30分钟监测WBPTT或ACT;⑺调剂肝素输注速度,以保持WBPTT或ACT在基本值的140℅;⑻血透停滞前不须要停药.运用肝素消失出血并发症:可用鱼精蛋白中和,剂量为透析时肝素总剂量的1/2.因为鱼精蛋白半衰期较短,可消失反跳性出血,这时再赐与原剂量的1/2.低分子肝素抗凝法㈠运用指征实用于中.高危出血偏向的患者.㈡用药计划透析时光≤4小时,如Hct<30℅,则剂量为80IU/kg,透析前一次静脉打针,不需追加剂量.透析时光>5小时,则上述总剂量的2/3透析前运用,1/3在透析2.5小时后运用.无肝素透析㈠运用指征⑴运动性出血.高危出血偏向者.⑵运用肝素有禁忌证者,如肝素过敏.肝素引起血小板症等.㈡运用指征1.肝素心理盐水:运用肝素浓度为3000IU/L的心理盐水冲洗和浸泡透析管路及透析器30分钟.为防止肝素进入患者体内,透析前运用不含肝素的心理盐水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2.高血流量: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形下,尽可能设置高的血流量,至少在250-300ml/min以上,以防止血液凝固.3.运用心理盐水准时冲洗透析器:为防止小的凝血块及纤维素堵塞中空纤维及粘附在透析膜概况,一般每15-30分钟心理盐水100-200ml冲洗透析器一次.调剂脱水量以保持血容量均衡.。
血液透析抗凝剂剂量的选择抗凝剂剂量的选择:一、普通肝素1、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一般首剂量0.3~0.5mg/kg,追加剂量5~1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血液透析结束前30~60min停止追加。
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剂量。
2、血液灌流、血浆吸附或血浆置换一般首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10~20m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预期结束前30min停止追加。
实施前给予40mg/L的肝素生理盐水预冲、保留20min后,再给予生理盐水500ml冲洗,有助于增强抗凝效果。
肝素剂量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3、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采用前稀释的患者,一般首剂量15~20mg,追加剂量5~10mg/h,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采用后稀释的患者,一般首剂量20~30mg,追加剂量8~15mg/h,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治疗结束前30~60min停止追加。
抗凝药物的剂量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治疗时间越长,给予的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二、低分子肝素一般给予60~80IU/kg静脉注射。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吸附或血浆置换的患者无需追加剂量;CRRT患者可每4~6小时给予30~40IU/kg静脉注射,治疗时间越长,给予的追加剂量应逐渐减少。
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浆抗凝血因子Xa活性,根据测定结果调整剂量。
三、枸橼酸钠用于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或CRRT患者,枸橼酸浓度为4%~46.7%,以临床常用的一般给予4%枸橼酸钠为例,4%枸橼酸钠180ml/h滤器前持续注入,控制滤器后的游离钙离子浓度0.25~0.35mmol/L;在静脉端给予0.056mmol/L氯化钙生理盐水(10%氯化钙80ml加入到1000ml生理盐水中)40ml/h,控制患者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1.0~1.35mmol/L;直至血液净化治疗结束。
也可采用枸橼酸置换液实施。
透析抗凝知识!无肝素血液透析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血液透析已经成为了现当代一些肾脏重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很多患者对血液透析不够了解,同样对透析后续的护理也不清楚,从而可能延误病情恢复。
因此,了解相关知识,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护理十分必要。
一、了解无肝素血液透析1.什么是无肝素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当代抢救治疗重病肾衰竭以及药物中毒等患者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透析时,患者的血液与穿刺针管路在跟透析膜等装置接触时可能会触发机体的凝血系统,从而导致在仪器以及血管中快速发生凝血情况,干扰体外循环的正常进行。
因此,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时都需要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的形成,避免仪器和管路被堵塞。
肝素可以干扰凝血酶的形成,对凝血酶有抑制作用,且在体内外都具有抗凝的效果。
因此,一些具有出血情况或是倾向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如果使用肝素或是其他低分子的肝素抗凝剂时,可能会加重出血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此时应当采用无肝素透析,避免出血情况出现。
2.无肝素血液透析的分类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轻重缓急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无肝素透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相对无肝素:这类透析方式并不是完全没有肝素,而是降低用量,在透析前将透析器以及管路等用较低浓度的肝素盐水进行预冲,充分浸泡20分钟后,再使用盐水进行管路冲洗。
适用于一些出血情况较轻的患者,既能保证透析的质量,又能防止出现凝血的并发症。
(2)绝对无肝素:这类透析方式则是不采用肝素,只使用生理盐水对透析器以及管路进行冲洗,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这种方法的额外冲洗增加了容量的摄入,因此并不适合于高容量负荷的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使用。
3.无肝素血液透析的适应情况通常无肝素透析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的症状,或是存在高危出血倾向,例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此外,对于近期进行过重大手术,以及有过肾移植的患者、近期有大面积创伤、进行了相应的创伤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都可以采用无肝素透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