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垄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 .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B . 刀拼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C . 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 .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2. 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迮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等。下面对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 . 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 . 有利于安排农事,发展生产

D . 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3. 沈括《梦溪笔谈》钱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人,谓之闭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 . 春秋时期

B . 西汉

C . 南北朝

D . 北宋

4.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暮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贏”。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当地()

A . 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严重不足

B .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 工商业经济发达

D . 商品经济开始渗入农村

5. 清康熙七年(1668年),被誉为“江左凤凰”的宜兴才子陈维崧北游汴梁,目睹了清代初年开封城的萧条破败,回忆起北宋时期开封城的宫庶繁盛,文思泉浦,挥笔泼墨,写下了“北宋炎楼,漂缈、彤窗绣柱,有多少州桥夜市,仆河游女。一统京华绕节物,两班文武栉箫鼓。叉堕钗斗起落花风,飘红雨”(《卞京怀古》词)。下列

有关樊楼的叙述,符合北宋时期历史事实的有()

①樊楼旁便是开封城的商业区——市。按当时政府的规定,必须定时开市,定时闭市

②北宋京城文人在深夜里结泮上灯火辉熄的樊楼喝酒看戏

③开封市民喜欢在樊楼附近的夜市游玩购物

④紧邻樊楼不远处便是京城中心的草市,商铺店肆林立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

6. 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

B . 春秋时期秦国首先实行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C .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 . 唐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取赋税

7. 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徽商,往往“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在山西平遥、安徽西递、宏村等许多地方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 留下了丰富的商帮文化

B . 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 . 使手工业缺乏国内市场

D . 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8.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C”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L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贩女黑奴获取暴利

④弘扬骑士经神或因功封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9.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A . 葡萄牙

B . 荷兰

C . 西班牙

D . 意大利

10.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到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纺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枓主要说明()

A .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 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 .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11. 1879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A .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B . 贝尔发明的电话

C . 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D . 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12. 观察下面19世纪中后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年代

植茶面积《万亩)

产簫(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 . 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 .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C . 外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3.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闻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共同作用是()

A . 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封建制度

B .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 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

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4.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一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A . 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 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 . 通过多种所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5. “你是英维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五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这反映了神州大地上正在进行()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三大改造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16. 1977年万里在安徽金寨调研时被老区的贫困所震惊,带领安徽省委起草了《六条》:强调生产队的农民必须有自己的自主权,甚至允许生产队下面组织作业组,并鼓励农民吋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该文件的积极意义在于()

A . 最早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揭开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 .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D . 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了有益探索

17. 1984年,连云港作为江苏省酋批被国家列入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迎来了发展腾飞的新机遇。三十多年来,连云港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影响和推动该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断发展的因素有()

①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④作为经济特区,具有政策上的优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 观察下列图片,从中可以推断出民国时期着装的特征是()

A . 呆板保守,讲究等级

B . 新旧并存,中西合壁

C . 追新慕异,抛弃传统

D . 强调斗争,突出革命

19. 下图照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照片可以说明()

A . 上海社会风貌已呈完全西化之势

B . 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

C . 近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

D . 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

20.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A . 互联网完全取代其他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

B . 互联网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才开始接入互联网

C . “互联M+”将消灭中国一切传统行业

D .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21. 下表《家庭收入的变化》是根据(美)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进行编制的。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家瓱收入的变化

社会阶级

1929年的收人

1933年的收人

中产阶级

S3000

劳动阶级

$2780

$1118

A . 罗斯福国家干预政策失灵

B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深取

C . 美国的福利国家制度破产

D . 自然灾害与战争的双重破坏

22.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粮个实施过程,美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洽‘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 . 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B . 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C . 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D . 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23.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一览表》中,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国家

经济发展模式

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法国

计划指导型经济

联邦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政府主导型经济

A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 . 大规模推行国有化运动

C . 重新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4.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集中人力、物力击退敌人“猛扑”,苏俄实行的有效措施是()

A .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 采取固定粮食税

C . 实行义务交售制

D . 实行粮食收购制

25.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下列能够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是()

A . 揭露斯大林一生的主要政治错误

B .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C .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 .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26.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 .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 .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 . 普京执政时期

27. 1960年代,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

A . 马歇尔计划

B .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 关贸总协定

28. 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夭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缘于()

A .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B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C . 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 . 欧洲

联盟的建立

29. 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持征是()

A . 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 . 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祥化

C . 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30. 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 . 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 . 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31.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 . 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 . 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 . 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 . 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32. 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A . 殖民扩张的残暴

B . 种植场主的虚伪

C . 英荷之间的矛盾

D . 垄断组织的扩张

33.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4.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A .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 .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 .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 .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二、判断题

35. 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创造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歼击机设计与制造基地,它诞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36.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从产生之初就阻碍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7.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三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8.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39. 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在工业方面实行部门管理体制的同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三、材料分析题

40.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

地发展者。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请冋答:(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幵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任意写出两位开辟新航路的著名航海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到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的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三角贸易是殖民掠夺的重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影响。

(3)工业文明兴起.交通工具的改进,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人跨越。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分別有何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