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干光传送网规划建设方案浅谈
- 格式:pdf
- 大小:433.46 KB
- 文档页数:2
三网融合下的广电省干传送网建设
谭学琴;郭姚
【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简要介绍了OTN技术及广电省干传送网建设背景,着重对安徽广电省干OTN传送网的光缆网建设方案、设备组网方案、ASON保护方式、网络承载能力及网管建设进行了详细论述.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谭学琴;郭姚
【作者单位】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31;安徽广电信息
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
【相关文献】
1.三网融合背景下的T比特光传送网——40G光传输技术在广电网上应用探讨 [J], 盛焱;孙岩
2.三网融合下广电农网的发展及建设思路 [J], 赵彤;庄杰
3.三网融合下的广电IP城域网建设 [J], 郭姚;谭学琴
4.三网融合下广电城域数据网建设的探讨 [J], 朱跃峰;刘举
5.三网融合下广电城域网建设探究 [J], 漆军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输网络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1 章传输网络施工方案 (3)1.1 简介 (3)1.1.1前端路口网络图 (3)1.1.2机房网络图 (3)1.2 施工准备: (4)1.2.1工具准备: (4)1.3 施工中的主要事项 (5)1.3.1前端带宽需求 (5)1.3.2前端线缆标签 (5)1.4 施工工序 (6)1.4.1前端实施工序 (6)1.5 网线制作 (6)1.6 交换机安装 (11)1.6.1安装交换机到机柜/机架 (11)1.6.2连接接地线缆 (13)1.6.3安装交换机其他模块 (15)1.6.4连接交换机 (15)1.6.5连接信号线缆 (17)1.6.6安装后检查 (18)1.6.7交换机初次上电启动 (20)准备工具和附件 (20)第 1 章 传输网络施工方案1.1 简介网络作为各类业务的开展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建设目标是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组网灵活、易扩充的网络平台,满足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类业务信息。
1.1.1 前端路口网络图电警电警电警电警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交换机光端机光端机米用光纤传输1.1.2 机房网络图48口千兆交换机48口千兆交换机48口千兆交换机存储主机1存储主机18存储主机19存储主机34存储主机35存储主机50占用个网口占用个网口占用个网口SFP+连接前端路口交换机根据项目根据带宽情况连接到核心交换机综合平台18uB20到核心交换机根万兆SFP+(多模)1.2 施工准备:1.2.1 工具准备:➢ 接线工具➢ 熔纤工具光纤熔接一般交由专业实施队伍实施,项目实施前应选好相关单位。
1.3 施工中的主要事项1.3.1 前端带宽需求根据设备型号确定设备主子码流。
相机一般使用两路码流,一路存储、一路实时预览。
计算带宽的时候考虑到电警设备抓拍图片传输需求等。
一般一个相机按照2倍主码流计算。
例如一个路口如果有10台VCU-7014-HW设备,那么带宽需求为6*10*2M那么前端接入交换机需要千兆端口。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申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申请是一种拓展发展视野以及学习新知识的绝佳机会。
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能够得到有关学业及职业发展的新知识以及重要技能培训,便于学生付诸实践。
以此而言,立足现状并不断寻找改进方式以及拓宽视野显得尤为重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项目,皆承认来自香港的大学学位,其课程内容丰富,紧跟时代步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大家可以一起共同学习,不论是专业技术,还是国际时事都可以得到充分涵盖,期限从一年到三年之间,分攻读课程与研究课程,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学习需求。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的设施也极为完善,包括校区,后勤,健身,社交各种设施,拥有优秀的师资,教职员工也拥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获取最先进的专业技能,从而获得竞争力。
申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也能克服多方面的障碍,包括文化,语言,传
统习俗等。
学生可以以跨文化理解多元世界,及实践技能,开拓更广阔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术态度,利用其他国家学生班上交流,得到惊人的反馈,此外,学生也有机会参加许多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国际活动,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为以后更优质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申请整合了地域差异,丰富的主题,具有挑战
性的课程,研究项目,学生可以有效的拓展视野,从而提升其学习研究的能力,实践与营建全球性网络,让学生拥有更高质量的教育及新视野,以及发展更好的职业机会。
中国移动面向5G传送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8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8年11月编制说明本指导意见是面向5G传送网规划建设的总体指导性文件,主要目的是明确规划建设策略、建设节奏和建设重点,制定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具体措施,为5G传送网建设做好准备。
传送网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及文件更新情况如下:目录一、总体要求.................................................. - 4 -二、技术要求.................................................. - 4 -(一)5G应用场景.......................................................................................................... - 4 -(二)5G总体架构.......................................................................................................... - 5 -(三)5G核心网.............................................................................................................. - 5 -1.技术方案 ................................................................................................................... - 5 -2.部署位置 ................................................................................................................... - 7 -(四)5G无线网.............................................................................................................. - 7 -1.整体架构 ................................................................................................................... - 7 -2.前传结构 ................................................................................................................... - 8 -3.部署位置 ................................................................................................................... - 9 -(五)对5G传送网需求................................................................................................. - 9 -三、对基础资源的要求......................................... - 10 -(一)汇聚机房 ............................................................................................................. - 10 -(二)管道 ..................................................................................................................... - 11 -(三)综合业务接入区和微网格(需无线确认) ..................................................... - 11 -四、建设原则................................................. - 11 -(一)规划建设策略 ..................................................................................................... - 12 -(二)规划建设原则 ..................................................................................................... - 13 -五、建设方案................................................. - 14 -(一)网络结构 ............................................................................................................. - 14 -(二)各功能部分的基本要求 ..................................................................................... - 15 -(三)5G前传建设方案................................................................................................ - 16 -1.光纤直驱 ................................................................................................................. - 16 -2.无源合分波方案 ..................................................................................................... - 17 -3.有源系统 ................................................................................................................. - 18 -(四)5G中回传建设方案............................................................................................ - 18 -1.总体建设方案 ......................................................................................................... - 18 -2.网络组织 ................................................................................................................. - 21 -3.分层分域组织 ......................................................................................................... - 22 -(五)网管 ..................................................................................................................... - 24 -(六)系统功能配置 ..................................................................................................... - 25 -1.业务路径选择 ......................................................................................................... - 25 -2.带宽规划 ................................................................................................................. - 26 -3.带宽配置 ................................................................................................................. - 27 -方案四:L2+L3,二转三在普通汇聚节点:推荐采用配置策略一 ....................... - 28 -4.网络保护 ................................................................................................................. - 28 -5.网络切片 ................................................................................................................. - 29 -6.IP地址规划 ............................................................................................................ - 29 -附录1:名词解释.............................................. - 31 -附录2:SPN技术简介.......................................... - 32 -(一)技术特征 ............................................................................................................. - 32 -(二)分层模型 ............................................................................................................. - 33 -(三)管控架构 ............................................................................................................. - 34 -(四)物理组网 ............................................................................................................. - 35 -一、总体要求传送网是确保5G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应按照面向未来、统筹需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分阶段、分场景、差异化、协同化的规划思路,紧跟5G整体建设节奏,积极储备基础资源、分阶段按场景建设网络、逐步优化系统能力,确保满足5G开通需求及未来发展需求。
传送网规划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对传送网进行设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传送网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熟练掌握传送网的相关知识,通过老师给的设计要求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关键字:传送网传输网络目录摘要: (1)1传送网概念 (3)2传送网的分层结构 (3)2.1从MSTP谈起 (3)2.2 下一代传送网面临的挑战 (4)3传送网体系架构的要求 (6)3.1具有面向包的处理能力通用平台 (6)3.2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 (6)4传送网的基本功能单元 (7)4.1传送需求 (7)4.2网络节点 (7)4.3网络链路 (7)4.4业务路由 (7)4.5汇聚复用 (7)4.6传送子网 (8)4.7网络结构 (8)4.8节点设备 (8)4.9物理设施 (8)5传送网技术基础 (8)5.1传输媒质 (8)5.2传输系统 (8)5.3传输节点设备 (9)6接入网技术基础 (9)6.1接入网特点 (9)6.2接入技术分类 (9)7国内电信传送网现状 (10)8传送网规划步骤 (10)9课程设计体会 (10)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传送网概念传送网是由线路设施、传输设施等组成的为传送信息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通道。
长途传输网、本地传输网、接入网均属于传送网。
传送网是电信网络的基础,它为整个电信网络上所承载的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平台。
随着近年来电信业务对宽带需求的不断提高,光传送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业务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带宽资源,同时网络的生存性、可扩展性也有了巨大的进步。
2. 传送网的分层结构电路层、通道层、断层、物理层2.1 从MSTP谈起以MSTP/ASON为代表的传送网技术有许多新特点。
MSTP在传统SDH基础上,通过IP/ATM等多业务接入能力的引入,在业务接口上提供了以太网类接口和ATM类接口,是一个可以直接同数据业务进行接口的传送平台。
PTN省内干线网的组网方案作者:贺政高军诗王迎春等来源:《移动通信》2013年第21期【摘要】LTE无线回传业务的承载需要实现LTE基站与多个核心网元(SGW/MME)的S1接口业务和信令的互联,同时疏导LTE基站间的X2接口流量。
对此,提出在省内干线中引入PTN设备,新建一张“高带宽、低成本、强性能”的PTN干线网络,以完成LTE业务的端到端传输,解决日益IP化的高质量承载需求。
【关键词】PTN LTE 跨厂家设备单厂家设备组网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21-0038-041 PTN省内干线组网的必要性随着全业务的开展,现有采用SDH设备的组网方案无法适应当前以分组化为主的业务需求,不能进行统计复用,导致投资急剧上升;而以分组技术为核心的PTN设备,既适应了业务IP化的需求,也秉承了SDH的维护管理理念,能够适应多种业务的发展需要。
同时,中国移动TD-LTE距离正式商用的日子越来越近。
在规模部署的情况下,LTE核心网已基本确定采用集中化设置方案。
各省市LTE核心网元SGW和MME将集中部署在省会中心及一到两个大城市内,因此,对于S1或X2的跨地市流量需求,建设一张基于PTN的省内干线传送网是十分必要的。
2 LTE网络架构及特点LTE网络架构(见图1)主要由无线侧和核心网侧两部分构成:无线侧eNodeB除具有原Node B功能外,还承担了RNC的大部分功能;核心网侧主要包括4种功能实体: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 Gateway,分组数据网网关)和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
LTE RAN的主要连接接口包括:相邻eNodeB之间的接口——X2接口,以及每个eNodeB 与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接口——S1接口。
光通信网络的建设与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光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通信网络的建设与优化对于人们享受高速、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光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建设方案、网络优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光通信网络是以光纤为物理传输介质的通信网络。
其基本结构由光源、发送端、传输介质、转换器、接收端等组成。
光源负责产生高亮度、高稳定性的发光信号,常用的光源包括半导体激光器、LED光源等。
发送端用于将信息编码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
传输介质主要指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
单模光纤适用于距离较长、传输损耗要求高的场合,而多模光纤则适用于距离较短、传输损耗较小的场合。
转换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接收端则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整个光通信网络基于以上结构,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二、光通信网络的建设方案光通信网络建设方案包括传输路径的规划、设备的选型、网络的部署等。
在传输路径规划中,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数据传输的路线和数据要传输的节点,根据这些需要选择光纤的种类和传输距离。
在设备选型方面,主要考虑光源和接收器的波长、电气特性、功率等指标。
同时也需要选择适合的转换器和接收器。
在网络的部署上,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通信网的基础设施,同时选取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防护手段。
三、光通信网络的优化光通信网络的优化是指对网络进行监控、维护和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效率。
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输质量的优化。
优化传输质量是提高光通信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首先需要对传输距离、光线衰减、噪声等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信号放大、时钟同步、误码率检测和复原等方面进行优化,使传输质量达到最优。
2. 能耗控制。
随着网络规模和速度的不断提高,光通信网络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采用协调的能耗管理策略已成为当前光通信网络优化的热门问题。
千兆光网建设方案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千兆光网正逐渐成为现代家庭和企业常见的网络接入方式。
本文将介绍千兆光网建设的必要性、优势以及实施方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规划自己的千兆光网建设。
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速度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
千兆光网以其高速传输、低延迟、稳定可靠的特性,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2. 千兆光网建设的必要性2.1 快速传输速度千兆光网的传输速度可达到每秒1000兆字节,远超传统宽带的速度。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下载大型文件、观看高清视频等任务将会更加快速、流畅。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千兆光网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云计算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2.2 低延迟高传输质量千兆光网的传输延迟非常低,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体验。
在进行高清视频通话、在线游戏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时,千兆光网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2.3 网络容量大千兆光网具备高带宽的特点,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使用网络。
尤其对于高密度用户的场景,如写字楼、大型社区等,千兆光网的建设将有效提升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3. 千兆光网建设方案在进行千兆光网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基础设施更新千兆光网建设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更新,包括光纤布线、室内外设备安装、机房建设等。
为了保证网络的质量,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光纤的质量和传输性能。
3.2 光交换机的选型光交换机是千兆光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型时需要考虑传输速率、端口数量、安全性等因素。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支持10G、40G甚至100G速率的光交换机,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3.3 光猫和路由器的配置光猫是将光纤转换为以太网信号的设备,而路由器则用于分发网络信号。
在千兆光网建设中,需要选择配置能够支持高速传输的光猫和路由器,并进行合理的网络配置,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TD-SCDMA传送网规划建设探讨王立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哈尔滨150080)摘 要 在现阶段TD-S CDMA网络需求基础上充分考虑未来需求,跟踪传输新技术、新设备等应用,提出了T D-SC DMA传送网规划建设着重考虑的方面。
关键词 P TN OTN TD-SCDMA SDH MSTP1引言T D-SCDMA网络建设对传送网的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送网接入层电路需求呈倍数增大;(2)少数传输接入节点电路承载量增大;(3)接入节点的数量增多,地理分布区域更加密集;(4)汇聚层需要转接调度的业务量激增;(5)核心层接口IP化、光口化。
结合网络现状的分析,要满足3G网络建设需求需要对现有传送网进行比较大的改造。
由于原有核心汇聚层设备的容量问题,基本上需要新建传输系统。
核心层设备选型、网络结构上要充分考虑未来网络的扩容及演进,系统容量、业务端口要有一定的预留。
汇聚层应充分考虑增设汇聚节点的数量,重新组建汇聚层结构,利于接入层电路高效快捷的转接至局内。
接入层适当考虑一定预留,优先选择升级的方案。
2现阶段TD-SC DM A传送网规划建设策略2.1核心层建设规划方案(1)应建设波分系统,并考虑波分系统的双平面。
核心网IP化改造及IP承载网建设完成后,局间业务主要以IP承载网电路需求为主,多为GE、10GE等接口,需要波分系统来进行承载。
虽然波分系统可以开通1+1的电路保证,对于10GE业务进行了OLP(线路双发选收)保护,但是采取多平面系统更加有效的降低对单一网络单一设备的依赖,双网络平面更具有安全性。
(2)新建SDH设备应考虑核心层汇聚层共用。
采用SDH承载为过度阶段,未来波分系统为IP承载网提供电路,为保护投资核心层与汇聚层共用SDH设备,核心层电路退网后,给汇聚层使用。
因此155Mbit/s光口可有一定预留,未来可给RNC使用,2Mbit/s端口满足需求即可。
1.传输网的建设原则和策略1.1.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原则1.1.1.管道线路建设原则(1) 通信管道建设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
管道的建设应能够适应中长期网络发展需求。
(2)主干管道尽量沿主干街道敷设,管道的路由、长度及管孔数量应能满足环型传输系统组网需求,中心地带的通信管道尽量形成环路,在用户密集地区主干管道可以按格状结构设计,按通信标准建设,采用标准人孔。
(3)接入部分管道路由按主干管道到基站、大用户考虑,可按简易管道建设,采用手孔。
(4)管材的选用管材可以选择波纹管、PVC管或硅芯管,管道形式也可以选择梅花管(5孔或7孔)或栅格管(6孔或9孔)。
(5)管道路由的选择管道路由应满足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需求,优先选择基站和集团客户密集地区建设管道。
管道段长按人孔设置而定,每段管道应尽量按直线敷设。
管道路由应尽量避免在给施工、维护造成困难的地段修建。
管道的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地带,如无明显的人行道界限时,靠近路边敷设。
这样管道承受负荷小,埋深较浅,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效和缩短工期。
(6)建设方式管道建设目前可以采用租用、购买、合建、自建等方式,不同的方式均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毕节移动要针对公司情况、市政政策等采取相应对策。
(7)管孔容量管道管孔容量的确定需结合现有、在建及拟建的局楼(含汇接局)布局和现有管道的容量统一考虑,要求满足基站、大用户接入的需求,按城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域分别考虑,中心区域管孔数充足,边缘区域适当递减。
管孔数量配置原则如下:通信局楼及主要汇聚层节点前道路的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4孔;城区区主干道路及部分较重要的支路段管道的管孔容量至少需要2孔;城区末端接入业务管道管孔容量至少需要1孔。
1.1.2.光缆线路建设原则毕节移动本地传送网在已有传输网的基础上,以“自建、合建、购买”为指导方针建设光缆传送网络,光缆线路宜采用自建方式加以协调和完善。
丰富的管网资源将为毕节移动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传输网络基础,避免出现传输网络跟不上业务发展需求的窘况。
传送网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送网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送网工程是指通过光纤、微波、卫星等传输技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系统工程。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传送网工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对于提高信息传输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实施一套高效可靠的传送网工程方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传输速度和带宽,以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2. 提升网络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连续性;3. 降低传输成本,提高网络运营效率;4. 支持未来网络扩展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三、实施方案。
1. 网络规划与设计。
在网络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用户数量、业务类型等因素,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传输技术。
同时,还需要进行容量规划,确保网络能够满足未来的扩展需求。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网络能够稳定运行。
2. 设备采购与部署。
在设备采购与部署阶段,需要根据网络设计方案,选购合适的传输设备、光纤、微波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的部署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在设备采购与部署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并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网络的需求。
3. 网络测试与优化。
网络测试与优化是传送网工程实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网络测试阶段,需要对网络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带宽测试、传输速度测试、网络稳定性测试等。
同时,还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网络测试与优化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网络方案,确保网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4. 运维与管理。
在传送网工程实施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网络的运维与管理。
运维与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监控、故障处理、性能优化、安全管理等。
通过运维与管理工作,可以确保网络能够稳定运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