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筋补板施工方案

植筋补板施工方案

植筋补板施工方案
植筋补板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工程概况 (1)

4.编制依据 (1)

5.编制原则 (2)

5.1 以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为手段。 (2)

6.项目机构人员配备 (2)

四、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技术措施 (13)

1、质量保证措施 (13)

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

3、文明施工措施 (14)

4、工期保证措施 (14)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2.工程内容

进行结构补板处理,楼板拆除,梁粘钢加固。

3.工程范围

补板处理,楼板拆除,梁粘钢加固。

4.编制依据

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

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7、《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7)

8、《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10、依据对施工现场考察了解的施工条件、周围环境及我公司历年来参加类似工程建设施工经验和施工机械的能力。

5.编制原则

5.1 以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为

手段。

5.2.以满足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工期为

目标。

5.3.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检测报告及现场考察资

料等所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对工程的施工总体布置,劳动力、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资源的组织,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等诸方面起指导作用。

6.项目机构人员配备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安排有丰富的现场

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及操作技能

高的施工人员进场施工,雇用部分劳务参与,并在上场前根据工程类别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适当增加部分应急机械。

各上场单位和人员安排计划如下:

施工组织机构

拟投入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及人员配备计划表

二、改造点节点大样与工法

1、在原地下一层板上新开洞增设扶梯、电梯基坑的情况,可根据具体

情况按下述两种施工方案进行处理:

在考虑改造后,各使用荷载(如新增扶梯荷载等)对相关范围的梁、板构件的影响,需对相关范围的构件进行计算复核,对原结构不满足承载力的构件应进行加固补强处理,对板通常可采取板底、板面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的方式进行处理,通常其提高承载力的上限不超过40%;对梁可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粘钢或包钢的方式进行,粘贴碳纤维布或粘钢其提高承载力的上限同板,对梁包钢处理可较大幅度提高梁的承载力,粘贴碳纤维布和粘钢施工速度较快,简单方便,包钢施工相对复杂,但有助于原结构较大幅度提高承载力。

对开洞周圈新增的基坑可通过植筋的方式新增混凝土梁、板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

1)可采取对相关范围加固完成后,再对原结构楼板进行无振静力切割的方式进行处理,其新增梁箍筋与原板的可通过植筋方式(大样一)进行处理。

2)采取先切割再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大样二)

按方式一,梁箍筋的竖向植筋和基坑混凝土浇筑施工相对麻烦,施工有一定难度。

方式二,仅需植纵筋于两侧梁内,受力更明确,更利于基坑施工,静力切割施工前,需做好安全支撑。

综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2、对东北角地下一层新增设的三个框架柱,可通过直接在原地下二

层柱顶,植筋的方式进行处理:

为了保证和原结构的连接,尽量加强与原结构的锚固措施,在柱内部植筋形成芯柱的形式,(由于原柱头可能存在较多钢筋无法植筋的实际情况)。

3、对西南角地下一层新增设的八个框架柱,除个别落在地下连续墙

上能被墙包络住的柱子加固方法同东北角柱植筋的处理形式外,其余柱子,由于接驳处与原结构截面非一一对齐,故建议对地下

二层以下直到基础顶的柱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然后包络柱地下

一层新增设的柱(局部仍需要植筋),进行综合处理。

由于加大截面从基础顶开始,需要拆除原柱上装饰至结构面,将会对基础顶到地下二层对应的原结构柱相关范围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4、考虑上部裙房新增柱传力于原结构,计算复核原结构地下室柱和

基础的承载力是否仍能满足改造后的需要,对不满足的情况,应进行相应的加固补强处理。

5、其它

关于加固的材料,推荐采用喜利得(专业,安全,信誉高,但价格相对较高)相关产品,其材料相关性能参数检测、送检除满足产品自身要求外,尚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关于楼板的切割,推荐采用喜利得无振切割,对原结构基本无损伤,且施工方便快捷。

三、施工顺序与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本工程项目施工主要分为原结构拆除、新加钢筋砼梁柱、新加楼板等三大部分,由于改造时间紧、改造施工难度大的原因,必须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施工按进度计划完成。

尤其是与地铁相连通道接驳处的施工,不允许对原结构造成破坏和扰动,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对原结构柱、梁和板的切割采用砼静力切割法进行施工。

1.1静力切割施工顺序:

1.1.1现场切割区域的测量定位

1.1.2分块切割的规划与放样

1.1.3待切割快的固定

1.1.4切割机具安装

1.1.5分块切割

1.1.6切割块的定点放置

1.1.7切割块清运出场

1.2新浇现浇砼梁柱施工顺序:

1.2.1搭设施工脚手架(操作平台)

1.2.2新旧砼截面凿毛处理

1.2.3植筋

1.2.4钢筋下料及成型

1.2.5绑扎钢筋

1.2.6砼浇筑及养护。

1.3新浇现浇砼楼板施工顺序:

1.3.1新旧砼截面凿毛处理

1.3.2植筋

1.3.3钢筋下料及成型

1.3.4绑扎钢筋

1.3.5砼浇筑及养护。

2.施工方法

2.1砼梁、柱、板拆除方法施工

常见的拆除方法有爆破拆除、机械拆除、人工风镐拆除、静

爆拆除以及静力切割拆除,为确保所有拆除内容快速、环保、安全地拆除,经慎重考虑后决定,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静力切

割法进行施工,静力切割工艺特点:

2.1.1静力切割无振动

2.1.2噪音低

2.1.3无污染

2.2新建砼梁、柱、板拆除方法施工

2.2.1新增砼结构施工方法与常规砼结构施工方法相同。

2.2.2植筋施工:

(1)检测、钻孔:植螺栓钻孔时,应先定位钻孔位置,量距钻孔。避免钻伤(断)原受力钢筋。

(2)按设计要求钻取植筋孔,如:工程钢筋直径Ф16mm,深度为320mm,钻孔直径为22mm。

(3)清孔:用圆柱型毛刷(奶瓶刷)、压缩空气、棉丝等工具清除孔内粉未、泥、灰尘、水分,擦洗孔壁至清。本工序是植筋质量的关键步骤。

(4)钢筋处理;植入端除去钢筋锈痕、杂质。

(5)配胶:把改性高分子树脂主剂和固化剂按重量比4:1比例混合,配制前须精确称量。混合时须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6)填胶:用抹灰刀把适量的胶涂到经过处理的钢筋一头,再用灰刀涂一点胶到植筋孔内,以能够封闭洞口为准。将钢筋涂了胶的一头插入孔中,在此过程中钢筋要慢慢地旋转插入,如此转动、提动数次,将孔内空气排出。固定养生24小时内不得扰动。主要填充量约为孔深的1/2至2/3,调好的胶要在15分钟内用完。

(7)自然养生24小时。24小时后并经抽检试拉后方可进行后序工作(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8)等粘合剂固化后,对植筋进行抗拔试验,抗拉

力设计值为24kN,要求按照5%的比例进行抗拔试验。

(9)注意事项:养生期间不能扰动钢筋。钢筋需要

焊接驳接的,钢筋裁剪时应留出足够的焊接长度。

2.3粘贴钢板施工

2.3.1依据设计要求对梁进行粘钢加固,钢板使

用Q235,厚度8.6mm,是本工程的重点,也

是加固成功的关键所在。

2.3.2材料:粘贴钢板材料采用大连产JGN-II型建

筑结构胶。

2.3.3施工方法:

(1)表面处理:清除楼板上的堆放物,用角向砂轮等除掉混凝土表面强度较弱的分化层、污物、脱模剂、浮浆等,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集料表面,处理至“平坦且无脆弱部分和脏污”的状态。平整度要达到5mm/m2。

(2)用抹布或压缩空气等除去研磨表面时产生的粉尘,并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粘接面,待表面充分干燥后才可进行以下施工。

(3)混凝土表面修复(处理不平整处)

(4)用角向砂轮打磨混凝土表面不平滑的凹凸面。

(5)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有露筋、截面缺损、麻面等破损时,要按前述“混凝土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修复。

(6)施工前对粘贴部位混凝土的表层含水率及环境温度进行测量。若混凝土表层含水率大于4%则必须采取烘干措施,在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前须按设计图纸,

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7)钢板加工及运输

①钢板宽度根据图纸要求,在钢材市场购买后就近裁剪成型,采用大货车运抵施工现场后,在工场内打磨后再利用卷扬机分批吊装上各施工点安装。钢板在箱内应摆放均匀,不能集中堆放。

②钢板的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缝处理应达到质量要求。对应Q235钢,宜用E43型系列焊条。钢板在安装前应先用砂轮机打磨粘合面的钢板氧化表层需打出金属光泽,要求达到St3级,除锈后用粗砂轮片横向进行粗糙处理,之后用丙酮清洗油污和杂质,处理完后的钢板不能堆放,应马上吊装,粘贴,以免表面又被氧化。

(8)配置JGN结构胶

①安排专人负责粘结剂,其配制须按粘结剂供应商提供的配合比工艺要求进行。调胶使用的工具应为低速搅拌器,搅拌应均匀,无气泡产生,同时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

②粘结剂使用方法:

a、材料由主剂及硬化剂两部分组成,充分混合后使用;

b、JGN粘结剂的主剂与固化剂的比例为重量比4:1,配制前要准确称量;

c、将主剂与硬化剂倒在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搅拌容器不能盛装其他物品。

d、混合后材料便开始硬化,须确认使用的时间。

(9)安装

A、将角钢、钢板及混凝土构件的结合面涂抹粘钢用结构胶;

B、用抹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及角钢、钢板上,厚度控制在1~3mm,中间厚边缘薄;

C、将角钢、钢板粘贴于预定的位置,并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10)糙化处理

A、在已加固的角钢、钢板上面,用已经配好的环氧树脂进行涂刷,并在树脂表面加砂。

2.4楼板拆除

施工方法:

(1)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定位处理,进行安全维护。

(2)清除楼板上的堆放物,必须做好支撑。

(3)用风炮机进行楼板拆除。

(4)按要求把钢筋切掉

2.5补板施工方法

(1)放线、定位,;

(2)支撑维护;

(3)界面凿毛;

(4)植筋;

(5)钢筋绑扎;

(6)混凝土浇筑;

(7)混凝土养护和模板拆除。

四、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技术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熟悉施工工艺,严格按施工工艺施工。

—认真做好材料的进场报审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抽验,把好质量控制关,执行质量否决权。

—认真做好内部质量检查监督,作好“自检”、“互检”、“专检”,将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严格工序控制,把好各工序质量关。重点控制关键工序,按“工序质量控制卡”要求,坚持工序质量检验及交接签证。

—认真进行对标检查,原始资料记录清楚。

—服从和积极配合甲方(监理方)的管理,虚心接受质量监督;

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基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执行《安规》以及安全检查和安全奖惩制度,坚决实行安全生产否决权,调查事故时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齐全,并确保防护功能正常发挥。要为现场职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加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安全生产

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护设施的基础上。

—编制施工方案时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层层进行安全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认真实行标准化作业,严格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委切实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认真落实安全保护设施的投入,如防护栏,安全网、安全带,防尘防毒口罩等,必须强化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班前不得饮酒,保证足够睡眠,严禁穿拖鞋上班,严禁高空抛物。

3、文明施工措施

—为加强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创建文明工地,使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我单位将认真贯彻文明施工要求,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拟采用以下措施:

—加强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增强文明施工和加强现场管理的自觉性。

—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施工任务完成退场时彻底清除必须拆除的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

—废渣集中堆放,当日及时运走。

4、工期保证措施

—严格执行施工操作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强化施

工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努力实现施工作业,施工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认真采用适合本工程的成熟施工工艺及方法,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和材料性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工期建立在技术先进、措施有效的基础上。

—现场管理人员应每天对照进度计划及时准确调整进度。

—工程材料的采购和加工应专人负责,保证施工进度的需要。

深圳市海景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1-08-14此方案由深圳市结构加固专家组成员董彦章先生参与编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