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单招考试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一)

高职单招考试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一)

高职单招考试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一)
高职单招考试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一)

高职单招考试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而形貌昳丽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王之蔽甚矣

6、面刺寡人之过

7、时时而间进8、而复问其妾曰9、莫不有求于王

10、虽欲言,无可进者11、谤讥于市朝

二、辨析下列加点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朝服衣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皆朝于齐孰视之

能谤讥于市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徐公来,孰视之能谤讥于市朝

暮寝而思之皆朝于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臣之妻私臣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1、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2、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四、解释下列短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门庭若市

3、旦曰

4、能谤讥于市朝

5、明日

6、时时而间进

7、期年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客从外来,与坐谈

3、忌不自信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延

六、翻译下列句子。

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七、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王之蔽甚矣。”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本段中,邹忌以一_____之事喻一____之事,从、两方面分析论述,得出结论“。”

2、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3、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意思。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二者不可得兼

2、死亦我所恶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茍得也

4、故患有所不避也

5、贤者能勿丧耳

6、一箪食,一豆羹

7、蹴尓而与之

8、向为身死而不受9、所识穷乏者得我

10、是亦不可以已乎1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3、乞人不屑也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为”字的用法。

故不为茍得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贤者能勿丧耳。”一段,回答问题。

1、给本段划分层次,再写出各层次的要点。

2、本段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3、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四、翻译句子。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两章——《庄暴见孟子》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暴未有以对也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3、齐国其庶几乎

4、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5、今王田猎于此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7、直好世俗之乐耳8、可得闻与?

9、与少乐乐,与众乐乐10、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二、辨析下列加点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

他日,见于王与民同乐

呼尔而与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三、翻译下列各句。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鸿门宴》

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1、沛公军霸上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沛公欲王关中

4、项伯杀人,臣活之

5、吾得兄事之

6、秋毫不敢有所近

7、籍吏民封府库8、于是项伯复夜去

9、范增数目项王10、常以身翼蔽沛公11、刑人如恐不胜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14、秦善留侯张良

二、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妇女无所幸素善留侯良

故幸来告良王曰:“善”

不如因善遇之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积善成德

范增数目项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沛公起如厕

固不如也

常以身翼蔽沛公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王之蔽甚矣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若入前为寿

哙拜谢不若与人

乃令张良留谢

花开花谢沛公安在

沛公安与项伯有故

然后得一夕安寝

故遣将守关者从此道至吾军

君安与项伯有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木受绳则直破灭之道也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不过二十里耳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窃为大王不取也道芷阳间行

若属皆且为所虏时时而间进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使子婴为相籍史民封府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不然,籍何以至此

若入前为寿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四、说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大王来何操?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出自《鸿门宴》的成语有哪些?请指出来,并解释。

六、阅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因招樊哙出。”回答问题。

1、概括樊哙的性格特点。

2、樊哙闯帐,面斥项王对故事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3、本段引出的三个成语是什么?

※《游褒禅山记》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褒之庐冢也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有碑仆道

4、独其为文犹可识

5、盖音谬也

6、有穴窈然

7、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8、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9、有怠也欲出者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1、则或咎其欲出者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5、何可胜道也哉16、此余之所得也

二、解释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不出,火且尽

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既其出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孰能讥之乎良乃入,具告沛公

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1、褒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3、火尚足以明也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常在于险远

四、翻译下列句子。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发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余于仆碑,又发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阅读“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回答下列问题。

1、划分本段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2、本段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3、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劝学》

一、解释加点字。

1.学不可以已2.其曲中规

3.不复挺者4.金就砺则利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声非加疾也8.而闻者彰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0.锲而舍之

11.金石可镂12.用心一也

二、解释加点词,拼写出意义和用法。

取之于蓝终日而思

青于蓝而神明自得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夜久语声绝

而绝江河

佛印绝类弥勒

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用心一也

3.非能水也

四、判断下列句式类型。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3、……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六、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阐述?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2、最后一段论述什么内容?从哪三方面论述?

※《六国论》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5、暴秦之欲无厌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7、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8、终继五国迁灭

9、斯用兵之效也10、始速祸焉

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12、洎牧以谗诛

13、战败而亡,诚不得已1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5、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1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7、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举以予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齐人勿附于秦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三、解释下列各词的古今义。

1、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

4、智力孤危

5、六国破亡之故事

四、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句式。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五、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赵尝五战于秦。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七、阅读本文第二自然段(“秦以攻取之外……此言得之”),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论证了什么论点?

2、本段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3、本段的主要论证方法有哪些?

八、阅读第三自然段(“齐人未尝赂秦……或未易量”),回答问题。

1、齐、燕、赵三国灭亡各自的原因是:齐“”,

燕“”,赵“”;共同情

况是“”。

2、本段文字论证了什么观点?

3、给本段分层次,并写出层次大意。

※综合练习

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通假情况:

1、可得闻与?

2、直好世俗之乐耳

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张良出,要项伯。

6、令将军与臣有卻

7、沛公不胜桮杓8、距关,毋内诸侯

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0、具告以事

1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1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3、长乐王回深父14、一尊还酹江月

15、今霄酒醒何处16、輮以为轮

17、虽有槁暴1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20、君子生非异也

21、暴秦之欲无厌2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3、或师焉,或不焉2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指出下列成语的出处:

1.辗转反侧2.舍生取义3.门庭若市

4.劳苦功高5.游刃有余6.与民同乐

7.秋毫无犯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9.锲而不舍

10.踌躇满志11.目无全牛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三、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见《复习指导用书》中的《文体常识及作家作品》练习。]

四、课文诗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 。出处:《》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_。出处:《》作者:_____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 。出处:《》作者_____

4、朱门酒肉臭,_____________。作者:_____

5、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 出处:《》

6、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 出处:《》

7、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作者:_____ 出处:《》

8、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 。作者:_____ 出处:《》

9、己所不欲,___________ 。作者:_____ 出处:《》

10、其身正,_________ ;其身不正,__________ 。出处:《》

11、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作者:_____ 出处:《》

12、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作者:_________ 出处:《》

1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出处:《》

14、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出处:《》

15、别有幽情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出处:《》

16、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 。出处:《》

17、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出处:《》

18、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 出处:《》

19、知已知彼,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 出处:《》

20、江出如画,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 出处:《》

2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 出处:《》

22、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 出处:《》

2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出处:《》

24、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功在不舍。_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金石可镂。作者_______,出处《》

25、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去还复来。作者_____,出处《》

2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出处《》

五、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的练习主要见复习指导用书。

六、下面句子里加点的文言词,从词文的发展变化看,有缩小、扩大、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有了变化,选出归类正确的一组()

①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④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⑦蚓无爪牙之利。⑧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③⑤/④⑦/⑥⑧

B、①②/④⑥/③⑧/⑤⑦

C、①⑥/③⑤/④⑦/②⑧

D、①⑥/③⑧/④⑦/②⑤

七、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句:()

A、粪土当年万户侯B、丰富文化生活

C、春风又绿江南岸D、外连横而斗诸侯

八、选出不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九、选出省略介词的一项()

A、欲呼张良与俱去B、权以示群下

C、予又长汝四岁D、为击破沛公军

十、选出句式相同的两句()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代文学常识归纳。

1、敬称:

帝王:陛下、王、上、君、大王、天子、万乘、主上、元首、九重天、可汗、单于一般人: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兄台、夫人

对方父母:“父尊”、尊公、尊夫人;令堂、大君

对方妻父:冰翁、泰山

对方兄弟:昆仲、昆玉、令兄、令弟

对方儿子: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

对方女儿:千金、玉女、令爱

2、谦称:

君主:孤、寡人、朕、不谷

一般人:臣、仆、愚、不佞、不肖、不才、在下、下官、小人、后学、晚生

女子自称:妾、奴

对自己妻:贱内、内人

对自己儿子:小儿、犬子、息男

对自己女儿:息女、小女

3、对人的年龄称呼:

(1)赤子:初生的婴儿(2)孩提:2—3岁

(3)垂髫:幼年儿童(4)韶年:男子8岁

(5)金钗之年:女子12岁(6)豆蔻之年:女子13岁

(7)束发之年:男子15岁(8)弱冠:男子20岁

(9)而立:30岁(10)不惑:40岁

(11)半百、知命:50岁(12)花甲、耳顺之年:60岁

(13)古稀:70岁(14)耋:70—80岁

(15)耄:80—90岁(16)期颐:100岁

高职单招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参考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

1、长,此指身长

2、光艳美丽

3、偏爱

4、确实、的确

5、蒙蔽,这里是受蒙蔽之意

6、指责

7、间或

8、又

9、没有10、即使11、谤,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谴责、非议。“谤讥”在此没有贬义。

二、

1、朝——早晨,名词/ 朝拜,动词/ 官府的大堂,名词/ 朝廷,名词

2、孰——谁,哪一个,疑问代词/ 同“熟”,仔细,形容词

3、之——他,人称代词/ 这件事,指示代词/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的,结构助词

4、于——对,介词/ 比,介词/ 在,介词/ 向,介词

三、

1、意动用法,认为……美丽

2、使动用法,使……听到

3、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四、

1、……与……比,哪一个(谁)……

2、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闹市一样

3、第二天

4、公共场所

5、下一天

6、时不时;间或

7、满一年8、所说的

五、

1、判断句

2、省略句

3、宾语前置

4、判断句,介词短语后置

六、(略)

七、

1、家、国、地位、范围、王之蔽甚矣。

2、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3、写邹忌设喻进谏,指出齐威王受蒙蔽之大。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一、

1、同时并有

2、讨厌,不喜欢

3、很,历害/ 比/ 苟且求得(生存)

4、灾难,祸患

5、丧失

6、古代盛饭的圆竹器/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木制器皿

7、踏、踢

8、从前

9、缺乏财物/ 通“德”,感恩10、这/ 停止11、如果,假使12、这种/ 思想13、认为不值得

二、

1、动词,做

2、为了/ 做

三、

1、第一层(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

第二层(“生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避。”):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第三层(至本段结束):从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3、“义”重于生命。

四、(略)

※《庄暴见孟子》

一、

1、回答

2、告诉/ 把;相当于“之乎”

3、差不多

4、全,都/ 收紧

5、同“畋”,猎

6、称王

7、只

8、同“欤”

9、和,跟/ 少数人/ 多数人10、没有/ 别的,另外的

二、

1、见——拜见/ 召见,接见

2、与——给,动词/ 和,跟,连词/ 同“欤”,句末语气词

3、乐——音乐,名词/ 快乐,动词

三、(略)

※《鸿门宴》

一、

1、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名词作状语,连夜

3、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4、使动用法,使……活命

5、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6、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此句为据为己有之意)

7、名词用作动词,登记8、名词作状语,连夜

9、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10、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11、名词用作动词,对……用刑12、意动用法,以……为王

13、名词用作动词,从小路走14、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二、

1、幸——宠幸/ 幸亏

2、数——几/ 屡次/ 定数

3、善——与……交好/ 好/ 善待/ 善行

4、蔽——掩护/ 蒙蔽,此为受蒙蔽之意

5、谢——谢罪/ 感谢/ 辞谢/ 凋落

6、如——像/ 到,往/ 比得上

7、故——特意/ 旧交情/ 所以/ 老的,旧的,过去的

8、过——超过/ 指责/ 过错、过关9若——你/ 如

10、安——哪里/ 怎么/ 安稳11、道——路/ 道理/ 途径

12、从——自,由/ 使……跟从/ 追随13、间——抄小路/ 间或

14、籍——登记/ 项羽自称(项羽名籍)

15、为——替,出/ 认为/ 被/ 是/ 当,作/ 是;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为“呢”/ 给

三、(略)

四、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

3、被动句

4、介词短语后置

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解释略)

六、

1、粗犷而又机智。

2、将故事推向高潮。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功高;秋毫无犯

※《游褒禅山记》

一、

1、庐,屋舍/ 冢,坟墓

2、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3、跌倒

4、还/ 能辨别

5、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大概”之意/ 错误

6、深远幽暗

7、完,尽8、持,拿

9、懈怠10、十分之一

11、责怪12、平坦

13、帮助14、感叹

15、尽16、收获

二、

1、其——那,代词/ 那,代词/ 它,代词/ 无实义,助词/ 自己,代词/ 岂、难道,副词

2、且——将/ 况且

3、乃——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才/ 竟然/ 就三、

1、名词用作动词,筑舍

2、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3、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4、名词用作动词,弄错/ 名词用作动词,识其本名。

5、形容词用作名词,险恶又偏远的地方。

四、(略)

五、

1、可分三层。

一层(首句):承上启下,转入议论。

二层(“古人之观于天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提出议论的中心。

三层(“有志矣……此余之所得也。”):论述“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3、有“志”、有“力”、有“物以相之”。

※《劝学》

一、

1、停止

2、适于,合乎

3、直

4、金属制的刀剑等;靠拢;磨刀石

5、多,广/ 每天/ 省察、反省/ 相当于“于”,对

6、片刻

7、强,此指声音洪大8、清楚,明白9、借助,利用/ (走得)快/ 达到

10、刻11、雕刻12、专一

二、

1、于——从,介词,表引进对象/ 比,介词,表示比较

2、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词,可不译/ 连词,表因果,可译为“于是(就)”/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且”。

3、绝——尽了,形容词/ 横渡,动词/ 极,副词

三、

1、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作状语,向下。

2、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3、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四、

1、定语后置

2、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

3、判断句

五、(略)

六、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应取的态度。

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

2、最后一段论述了学习应取的方法和态度。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1)学习要注意积累;

(2)学习必须持之以恒;(3)学习应专心致志。

※《六国论》

一、

1、亏损

2、有人/ 交互/ 全都,一概

3、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原来是……”“大概”/ 保全

4、相当于“其”,他们的;对已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暴露

5、同“餍”,满足

6、更加

7、分,清清楚楚之意

8、改变

9、这/ 功效10、招致11、两次/ 连续/ 击溃

12、等到/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13、的确,实在

14、假使/ 爱惜15、依附/ 行动(行刺)

16、定数/ 道理/ 抗衡/ 轻易17、侍奉/ 礼遇18、胁迫,挟制

19、如果/ 追随

二、

1、以——在/ 把/ 相当于“而”,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因为/ 相当于“而”,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凭着/ 用,拿

2、与——和,跟/ 和……交好

3、于——向/ 比

三、

1、古义:其,那;实,实际。今义:副词,表示承接上文而含转折。

2、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古义:终于达到某种程度。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古义:智,智谋;力,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四、

1、一方面……,一方面……

2、既然这样,那么……

3、更加……更加……

4、如果……那么……

五、

1、介词短语后置

2、被动句

六、(略)

七、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可分三层:(1)对比论证战争与赂秦的结果。(2)从各国历史的角度分析“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3)引用论述赂秦的危害。

3、对比论战、引用论证

八、

1、齐“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以荆卿为计”,赵“用武而不终也”(或“牧以谗诛”)。共同情况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2、不赂者以赂者丧。

4、可分两层(“诚不得已”前为第一层,后为第二层)。第一层:论说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层:“假设”分析,进一步强化“弊在赂秦”的观点。

※综合练习

一、

1、同“欤”

2、同“只”

3、同“德”

4、同“早”

5、同“邀”

6、同“隙”

7、同“杯”

8、同“拒”/ 同“纳”

9、同“背”10、同“俱”11、同“座”12、同“否”

13、同“甫”14、同“樽”15、同“宵”16、同“煣”

17、同“又”18、同“智”19、同“三”20、同“性”

21、同“餍”22、同“授”23、同“否”24、同“现”

二、

1、出自《诗经·关雎》

2、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3、出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5、出自《庄子·庖丁解牛》

6、出自《孟子·庄暴见孟子》

7、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8、出自《荀子·劝学》

9、出自《荀子·劝学》10、出自《庄子·庖丁解牛》

11、出自《庄子·庖丁解牛》12、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三、(略)

四、(略)

五、(略)

六、B

七、A

八、C

九、C

十、A、C

高职单招考试文言文重点篇目练习题(二)

《邹忌讽刺齐王纳谏》练习

一.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形貌昳丽yì

B. 时时而间进jiān

C. 期年之后jī

D. 朝服衣冠zhāo

二.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邹忌讽刺齐王纳谏讽谏,用含蓄委婉的话规劝

B.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莫:没有谁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

D. 能谤讥于市朝谤:诽谤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美于徐公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王之蔽甚矣吾妻之美我者

C、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

D、妾之美我者君美甚

四.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于是入朝见威王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五.下列句中划线字与“道芷阳间行”中的“道”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朝服衣冠

C.臣之妻私臣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六.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邹忌是个爱美之人,经常与城北徐公比美,妻妾和客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

B.邹忌能从与徐公比美的事中发现与人比没好处。

C.邹忌从切身感受讽喻齐王,齐王虚心纳谏。

D.齐王听从邹忌的讽谏后,两年后达到内政修明。

七、阅读下段文字,根据题后要求作答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段对邹忌进行了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

2、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1)修:(2)有:(3)形:

(4)冠:(5)谓:(6)及:

(7)若:(8)窥:(9)于:

(10)乃:(11)谏:(12)讥:

(13)间:(14)期:(15)皆:

3、解释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思,并指出其用法

(1)朝

A、能谤讥于市朝()

B、皆朝于齐()

C、朝服衣冠()

(2)闻

A、闻寡人之耳者()

B、燕、赵、韩、魏闻之()

(3)之

A、徐公来,孰视之()

B、暮寝而思之()

C、齐国之美丽者也()

4.翻译下面句子,并指出其文言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

翻译: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句式:

翻译: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句式:

翻译: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式:句式:

翻译:

(5)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句式:

翻译:

(6)虽欲言,无可进者句式:

翻译:

《孟子》两章练习

一、解释下边句中加横线的词

1、死亦我所恶()

2、故患有所不避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4、一箪食,一豆羹()

5、蹴尔而与之()

6、乞人不屑也()

7、是亦不可以已乎()8、暴未有以对也()

9、则齐国其庶几乎()10、直好世俗之乐耳()

二、给下边各组句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1、乐

(1)王之好乐甚()()

(2)与少乐乐()()

2、为

(1)臣请为王言乐()()

(2)向为身死而不受()()

(3)故不为苟得也()()

3、王

(1)王变乎色曰()()

(2)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好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吾王之好鼓乐()()

三、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 通_______ 解释:

2、今王田猎于此_______ 通_______ 解释:

3、可得闻与_______ 通_______ 解释:

四、指出下列各句加横线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

1、语暴以好乐()()

2、今王鼓乐于此()()

3、不若与众()()

五、指出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1、则

(1)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3)得之则生,弗得则死()(&nbs, p; )(4)万钟则不辨礼而受之()

2、之

(1)呼尔而与之()

(2)行路之人弗受()

(3)王之好乐甚()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3、见

(1)庄暴见孟子()

(2)他日,见于王()

(3)见羽旄之美()

4、得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不为苟得也()

5、于

(1)暴见于王()

(2)所恶有甚于死者()

(3)今王鼓乐于此()

六、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文言句式

1、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句式: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句式: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句式: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句式:

5、独乐乐,与乐乐,孰乐?句式:

6、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句式:

《鸿门宴》练习

一、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私见张良,具以告事

B、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C、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D、沛公奉卮酒为寿

二、下列各句中,“王”字读音不同于其它句的一句是()

A、沛公欲王关中

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D、秦地可尽王也

三、下列加横线的词,读音和意义有错的一项是()

A、范增说(shuì,劝说)

B、度(du?,估计)我至军中

C、沛公已去,间(jiàn,抄小路)至军中

D、沛公之参乘(ch?ng,乘坐)樊哙者也

四、下列加横线的词用法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

A、沛公军霸上

B、范增数目项王

C、若入前为寿

D、刑人如恐不胜

五、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拔剑撞而破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吾得兄事之

六、下列各组句子加横线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击破沛公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秦时与臣游臣请入,与之同命

C、具告以事具以沛公言告项王

D、良乃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七、下列加横线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不如也(本来)沛公起如厕(往、去)

B、不如因善遇之(遇到)沛公则置车骑(放弃)

C、妇女无所幸(宠爱)会其怒,不敢献(正赶上)

D、素善留侯张良(向来)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古代的一种礼节)

八、下列句子属于同一句式的一组是()

A、臣战河南沛公欲王关中

B、财物无所取客何为者

C、若属皆且为所虏为击破沛公军

D、此天子气也得复见将军于此

九、下列译句有错误的一句是()

A、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B、沛公安在?(沛公安排在什么地方?)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私自会见张良,把事情都告诉了张良。)

D、且为之奈何?(将怎样对付这件事?)

十、下边对课文中人物分析及情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项王,即项羽,名籍,字羽。

B、范增,项羽尊其为亚父,他在鸿门宴中坚决主张杀刘邦,认为“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此话日后被证实确实。

C、曹无伤,刘邦部下左司马,因他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后刘邦在宴会后诛杀。

D、项庄,项羽的堂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指他的行动。

十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项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读jì,一人一马为一骑

B、范增数目项王读shu?,屡次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读w?i,被

D、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读yīn,因此

2、选出下边加横线词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

A、至鸿门,谢曰

B、将军战河北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3、与“今日之事何如”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者有小人之言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4、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不同于其它句的是()

A、项王为人不忍

B、若入前为寿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军中无以为乐

5、本段中有一句前置宾语句,请挑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前置宾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本段而形成的一条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8、文中有一段刘邦谢罪的话,下边对这段话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明明说的是假话,却又说得入情入理,表现了刘邦的巧言善辩,因而起了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

B、刘邦对项羽臣服恭顺,能在劣势下忍辱负重,表现了他权谋机诈的性格特点。

C、由于刘邦谢罪态度好,语言诚恳,赢得了项羽信任,因而化干戈为玉帛。

D、表面上低三下四,语言谦卑,态度诚恳,实则表现了刘邦玩弄权术的手腕高明。

9、下边对“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句话的作用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项羽轻信刘邦谢罪,不假思索就说出曹无伤,表现他直爽轻敌的性格。

B、随口道出告密者,自绝敌营内应,表现了项羽不懂策略,头脑简单而毫无远虑的性格。

C、把告密者的姓名告诉刘邦,是为了缓和刘邦情绪,化解矛盾。

D、项羽对刘邦的假意恭顺臣服毫无察觉,反而因刘邦一席假话而气怒尽消,表现了他头脑简单,麻痹轻敌,骄傲自大的性格。

10、“项王默然不应”表现了项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

11、这段中有两次杀掉刘邦的机会,但都失掉了。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失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失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项王内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12、作为项羽的谋臣,范增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练习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解释加黑词的含义。

1.庐冢()()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3.有洞窈然()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火且尽()

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7.则或咎其欲出者()()( )

8.无物以相之()

9.瑰怪()

1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1.何可胜道也哉()()

12.长乐王回深父()

二、指出下列各句加横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词义

1、始舍于其( )( )

2、火尚足以明也( )( )

3、有泉侧出( )( )

4、其见愈奇( )( )

5、其至又加少矣( )( )

6、常在于险远( )( )

7、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三、试解释下边各句中“其”字的不同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其孰能讥之乎()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0、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12、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13、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四、阅读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交代所游山名,介绍唐代慧褒和尚曾住过那里,记游山重点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的缘由,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水必躬亲》)(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举大计亦死 B. 远嫌而避怨/ 远望若有光 C. 顾左右曰/ 顾野有麦场 D. 此人素有痴名/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得疏,大怒,抵之地 A.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 趣执之,无使得遁 C.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D. 少顷 复取读之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海瑞治水必躬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B. (乙)文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C. (乙)文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下了命令,最终把他逮了起来。 D. (甲)文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4)把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②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答案】(1)C (2)D (3)D (4)① 不观察、测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② 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孩子诀别,在朝廷待罪。 【解析】【分析】(1)C都是:回头看。A成功/发动。B远离/在远处。D向来/白色。 (2)A 助词,的。B代词,他。C助词的。D与例句均指代奏章。

全国高职单招计算机类模拟试卷考卷及答案

2011高职单招计算机类模拟试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20分) 1.计算机内数据采用二进制表示因为二进制数()。 A. 最精确 B. 最容易理解 C. 最便于硬件实现 D. 运算最快 2.某商场的部门和商品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左图所示。假设每 个部门负责销售若干种商品,每种商品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销售,那么 部门和商品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一对多对多 3.在Windows 文件系统中,()是一个合法的文件名。 A. Dyx03 ent.dll B. Explorer*.arj C. Hewlett

2018体育单招英语试题

全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考试模拟题 (华一体育) 英语 I.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1. ----Could you carry this box of books for me? -----______, but I have a pain in my back. A. That’s easy B. I’d like to C. I’ll help you D. No problem 2. Jennie is the kind of person you ______love or hate. A. both B. either C. all D. only 3. In the shop Ellen finally chose a tool that _____ be used to cut wood with. A. must B. should C. could D. need 4. The new secretary is supposed to report to the manager as soon as she_____. A. arrived B. will arrive C. is arriving D. arrives 5.______ he left school at 16, he still managed to become a very successful business man. A. Unless B. Even though C. As if D. Until 6. Steve works very hard because he has a big family _______. A. to support B. supporting C. support D. supported 7. The fish tasted good. I mean it is ______. A. available B. delicious C. warm D. cheap 8. I’ll have Hudson _____ you to your room. A. take B. took C. taken D. to take 9. You are standing ______. Would you mind moving aside? A. by the way B. on the way C. in the way D. off the way 10. Peter found a note on the door, _______ him to 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immediately. A. tell B. told C. telling D. to tell 11. In the city, the prices of vegetables are ______ than those of meat. A. higher B. highest C. the highest D. high 12. Women are smoking two extra cigarettes a week, ______ with four years ago. A. compares B. compared C. comparing D. to compare 13. You did well in the math exam; you _______ have done a good job of preparing for it. A. will B. should C. would D. must 14. A successful man is one who had a chance and ______it. A. put B. gave C. took D. brought 15. When the heavy storm started, john and his family _____the area. A. had left B. leave C. have left D. will leave 16. Mary has got herself into a situation_____ she can turn to nobody for help. A. why B. where C. while D. which

(完整word版)五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训练 1.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 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 (2)天帝使我长百兽()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 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 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2.柜:盒子。 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 阅读训练: 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善卖椟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3.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3.置:放置,搁在。 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5.度(du):量好的尺码。 6.反:通“返”。返回。 7.自信:相信自己。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1)至之市()(2)而忘操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吾忘持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宁信度,无自信也。 4.文中郑人最可笑的表现是: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2011高职单招计算机类专业练习卷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计算类专业练习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命题单位:柘荣职专)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 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计120分) 1、为了避免混淆,二进制数在书写时通常在右面加上字母( )。 A、E B、B C、H D、D 2、运用计算机进行图书资料处理和检索,是计算机在( )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 B、信息处理 C、人工智能 D、企事业管理 3、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型机可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和128 位机等。所谓32位机是指该计算机所用的CPU( )。 A、一次能处理32位二进制数 B、具有32位的寄存器 C、只能处理32位二进制定点数 D、有32个寄存器 4、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 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 )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冯·诺依曼 5、通常所说的区位、全拼双音、双拼双音、智能全拼、五笔字型和自然码是不 同的( ) 。 A、汉字字库 B、汉字输入法 C、汉字代码 D、汉字程序 6、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 ( ) 。 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CPU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CPU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7、下列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 。 A、反病毒软件通常滞后于计算机新病毒的出现 B、反病毒软件总是超前于病毒的出现,它可以查、杀任何种类的病毒

C、感染过计算机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该病毒的免疫性 D、计算机病毒会危害计算机用户的健康 8、下面是关于Windows文件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文件名中允许使用汉字 B、文件名中允许使用多个圆点分隔符 C、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 D、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竖线("|") 9下列属于表现媒体的是( )。 A、打印机 B、图形 C、光盘 D、声音 10、已知字母D的ASCII码为68D,那么字母d的ASCII码为( )。 A、97D B、98D C、99D D、100D 11、已知,[X]补=11011010B,则X的真值为( ) 。 A、-38 B、38 C、-37 D、90 12、下列选项中,能够直接与CPU交换信息的是( ) 。 A. CD-ROM B.硬盘存储器 C. 内存储器 D.软盘存储器 13、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的性能。 A、RAM B、CPU C、显示器 D、硬盘 14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的是( ) 。 A、磁盘驱动器 B、显示器 C、键盘 D、鼠标器 15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 A、Windows B、 Unix C、 Linux D、 Word 16、若修改文件,则该文件必须是( ) 。 A、可读的 B、可读写的 C、写保护的 D、读保护的 17、某微型计算机的型号规格标有Pentium III 600字样,其中Pentium III 是指( )。 A、厂家名称 B、机器名称 C、CPU型号 D、显示器名称 18、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操作系统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 B、操作系统是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之间的接口

(完整word版)单招英语考试题.docx

从每题所给的 A 、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 Do you often play ______ piano? —— Yes. I want to be another Lang Lang. A. the B. a C. an D. 不填 2. Mr. Smith is very kind. We all like ______. A. it B. her C. him D. myself 3. We usually have the first class ______ 8:00 in the morning. A. of B. in C. on D. at 4.Many people prefer to shop on the Internet. It’ s ______. A. cheap B. cheaper C. cheapest D. less cheap 5.It ’ s cold outside. ______ your coat before you go out. A. Put on B. Turn on C. Put up D. Give up 答案: ACDBA 1. —— When ______ you ______ here? —— Two days ago. A. will; come B. have; come C. did; come D. do; come 2. There’ s an important football match today. I ______ miss it. A. may B. can ’t C. must D. needn ’t 3. I will try my best to stop my son from ______ the same mistake. A. make B. made C. makes D. making 4. These model cars ______ in China in 2013. A. are made B. were made C. make D. made 5.—— I saw David in the teachers ’ office this morning. Do you know ______ he was there? —— He went there to hand in his homework. A. how B. whether C. when D. why 答案: CBDBD

(完整word版)五年级文言文阅读-五篇

【注释】 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 ②攫——夺取. ③何——王重民:“《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王叔岷:“《六帖》八、《事类赋》九、《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 【译文】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译文: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 案 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下面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

枝。⑤务:一心,一定。 1、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于士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年: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5、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参考答案 1、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B

(完整)2019高职单招计算机类专业练习卷

2019年福建省高职单招计算机专业练习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学校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0分) 1. 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为______。 A. CAD B. CAM C. CAE D. CAT 2. 计算机系统的“主机”由______构成。 A.CPU,内存储器及辅助存储器 B.CPU和内存储器 C.存放在主机箱内部的全部器件 D.计算机的主板上的全部器件 3.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设计思想是______。 A.程序设计 B.程序存储 c.程序编制 D.算法设计 4. 通常,在微机中标明的P4或奔腾4是指______。 A.产品型号 B.主频 C.微机名称 D.微处理器型号 5. 下列计算机接口中,可以直接进行“插拔”操作的是______。 A.COM B.LPT C.PCI D.USB 6. 在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字长是______。 A.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 B.8位二进制长度 C.计算机的总线数 D.存储系统的容量 7.与二进制数11111110等值的十进制数是______。 A.255 B.256 C.254 D.253 8. 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______。 A.字 B.字长 C.二进制位 D.字节 9. 某工厂的仓库管理软件属于______。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 D.字处理软件 10. 下列关于系统软件的4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 A.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B.系统软件与具体硬件逻辑功能无关C.系统软件是在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D.系统软件并不具体提供人机界面

体育单招测验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单独统一招生考试英语 第一卷(三大题,共120分) I. 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 If you _____ hard, you may get a good job. A. study B. studied C. will study D. have studied 2. She is a _____ writer known by millions of people in the country. A. particular B. familiar C. popular D. similar 3.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what you were doing _____Friday, March 13? A. during B. on C. at D. in 4. You did well in the math exam; you _____ have done a good job of preparing for it. A. will B. should C. would D. must 5. Even in winter days, Jane likes to have the window ______. A. to open B. opening C. opens D. open 6. A successful man is one who had a chance and _____it. A. put B. gave C. took D. brought 7.When the heavy storm started, John and his family _____ the area. A. had left B. leave C. have left D. will leave 8. Mary has got herself into a situation ________ she can turn to nobody for help. A. why B. where C. while D. which 9. At the telephone table he paused, _____ whether to ring the police station. A. wondering B. to wonder C. wondered D. wonder 10. This is the only shirt we have now. If you don’t want to take _____, you may come and have a look round tomorrow. A. another B. any C. it D. one 11. Nearly all of _____ young people interviewed believed that hard work was _____ key to success.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计22分) 余靖传 朱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官御史缄.口避祸缄:闭口 B.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让:指派 C.各用一字为目.目:纲领 D.犹留夏册不遣.遣:派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乃.自诣韶州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余靖“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②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③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④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⑥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

英语单招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 The building is about 80 ________. A. feet height B. foot high C. feet high D. feet’s high 2. Does Tom often play ________ guitar after ________ school? A. /, / B. the , / C. the , the D. a, the 3. ________ of the apples in the bag are soft and sweet . A. Two- third B. Three-second C. Two-thirds D. second-thirds 4. Our city is becoming _________. A. more beautiful and beautiful B.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C. more beautiful and more beautiful D. beautifuler and beautifuler 5. ________ of them has a dictionary and ________ one of them can look up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A. Each, every B. Every, each C. Each, Each D. Every, every 6. The visitors _______ France arrived _______ Shenzhen Station yesterday. A. of, to B. from, at C. from, in D. of, on 7. How long did it _______ you to finish the work? A. spend B. pay C. took D. take 8. Stamps_________ by people for ________ letters. A. use, send B. are used, sent C. is used, sending D. are used, sending 9. ------Where is Lucy? ------She _______ in the tea chers’ office. A. maybe B. may C. may be D. may is 10. ------ ________ does he go to see Mr. Black? ------Twice a month, I think. A. How long B. How many C. How soon D. How often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aspects account handle check cope, smart share fear enter succeed 1.Glass,______ with care. 2.I’ll open an________ in your name. 3.We should consider the plan in all its _______. 4.I would like to pay by ______ rather than in cash. 5.She had a lot of difficulties ,but she was able to _____with them. 6. Tom is a very _____ boy ---he is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in his class. 7. You have to work hard if you want to _____ in you courses. 8. Mary is my best friend and I always ______my secrets with her. 9. The lost traveller was filled with _____when he saw a bear running toward him. 10. Children in China ____school at the age of 6 or 7 and must study there for at least nine years. 三、连线(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A. attack 1.an animal, especially if you don’t know what kind of animal it is B. claw 2.an unknown animal that is big and frightening C. creature 3.with a lot of hair D. dinosaur 4.the mark left on the ground by a foot E. footprint 5.a part that sticks out at the back of an animal’s body F. hairy 6.a large animal that liv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G.. monster 7.something that continues to exist after death H. spirit 8.the sharp nails that some animals and birds have on their feet I. tail 9.to use violence against someone J. deck 10.a floor on a boat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一)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 例作简答。 四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 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 往擅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昃:zè,太阳偏西。 1. 给加点字注音。 再适长.山()既长.() 2. 解释加点字 既长.:再适.长山: 五年未尝.解衣: 知其.世家: 日昃始.食: 3. 翻译下面句子 或夜昏怠: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判断对错 (1)范仲淹,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希文,谥文正。官至副宰 相。()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5.说说文中主要记叙了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哪几件事?

2020年辽宁单招考试英语模拟试题.doc

2020年辽宁单招考试英语模拟试题 (80分钟完卷) 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完成了本学期的数学学习,现在是展示你学习成果之时,请认真答卷,尽情的发挥,相信你是最棒的! 英语 (本试卷共40道选择题,每题2.5分,共10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每题2.5分,10道题,共25分) 81. He doesn’t know what to say, for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______ with a girl. A. went out B. goes out C. has gone out D. had gone out 82. _____ the teacher’s suggestion, Tom finally found a way to settle the problem. A. Following B. To follow C. Follow D. He followed 83. Of all the applicants, ______ do you think is fit for the position? A. who B. whoever C. whomever D. whichever 84. Generally speaking, the harder one works, _______. A. the better he gets result B. the better result he gets C. he gets better result D. does he get better result 85. Peter is very angry about ______ of the changed timetable. A. not informing B. not being informed

五年级文言文阅读-五篇

【注释】 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 .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 .” ②攫——夺取 . ③何——王重民:“《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 .”王叔岷:“《六帖》八、《事类赋》九、《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 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 ,《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 .”【译文】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 .官吏抓到了他 ,问道:“人都在那儿 ,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 ?”回答说:“ ‘我拿金子的时候 ,看不见人 ,只看见了金子 .”

【注释】 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 .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 .” ②攫——夺取 . ③何——王重民:“《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 .”王叔岷:“《六帖》八、《事类赋》九、《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 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 ,《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 .” 【译文】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机拿了金子就走 .官吏抓到了他“ ‘我拿金子的时候 ,看不见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只看见了金子 .”

【注释】 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 .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 .” ②攫——夺取 . ③何——王重民:“《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 .”王叔岷:“《六帖》八、《事类赋》九、《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 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 ,《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 .”【译文】 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 .官吏抓到了他 ,问道:“人都在那儿 ,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 ?”回答说:“ ‘我拿金子的时候 ,看不见人 ,只看见了金子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