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学实验指导1

饲料学实验指导1

饲料学实验指导1
饲料学实验指导1

1 实验一、二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与质量鉴定

(一)实验目的

青贮饲料是一种保存青绿饲料的简单而又安全的方法,通过学习,掌握调制青贮饲料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青贮是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碎,装入青贮窖或青贮塔内,通过封埋措施,造成缺氧条件。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产生乳酸,使其积累到青贮物中的PH值下降到3.8-4.0时,青贮物中的微生物被抑制,从而达到了长时间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的目的。

(三)原料及器材

新鲜或经凋萎1-2天的青绿饲料,麸皮,刀,大玻璃罐,塑料膜,细绳,搪瓷盘。

(四)鉴定用仪器及试剂

1、滴瓶、烧杯、吸管、玻棒、粗试管、滤纸、白瓷比色盘。

2、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克甲基红溶于60毫升95%的乙醇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0毫升。

3、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克溴甲酚绿溶于7.15毫升0.02N氢氧化钠溶液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50毫升。

4、混合指示剂按容量的比例,取甲基红指示剂溶液1份,与溴甲酚绿指示剂溶液1.5份,配成混合指示剂。

5、盐酸、酒精、乙醚混合液比重1.19的盐酸,95%的酒精,分析纯乙醚,按1?3?1比例混合。

6、硝酸3%硝酸银、盐酸(1?3)、10%氯化钡。

(五)操作步骤:

1.切碎:将原料切成1-1.5cm长的小段,在搪瓷盘内用麸皮拌好,混匀。

2.装填:将拌好的原料装入玻璃罐内,一层一层的依次装填,直到凸出玻

璃罐为止。边装边压实,先压周边,后压中间,以防原料中有空气,影响青贮。

3.密封:在装满压实的大玻璃罐上,用塑料膜盖住,并用细绳扎紧。

4.管护:将装好的饲料编号保存,青贮40-60天即可。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可分为感官鉴定与实验室鉴定

1.感官鉴定法根据气味、颜色、质地三方面来评定。

(1)气味品质上等的青贮饲料具有方向味、弱酸味和面包味(4分)。品质中等的香味淡,具有强烈的醋酸味(3分)。品质低劣的有腐烂味、浓丁酸味、臭味(1-2分)。

(2)颜色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呈青绿色(3分)。品质中等的呈黄绿色、暗绿色、褐色(2分)。品质低劣的呈黑色或墨绿色(1分)。

(3)质地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质地柔软,略带湿润、叶脉明显、结构完整(2分)。品质中等的柔软,稍干或水分稍多(1分)。品质低劣的质地松散干燥或黏结成块,有腐烂(0分)。

2.实验室鉴定法

(1)青贮饲料酸度测定法(即PH值测定)①从被测青贮饲料中取样,切短在400毫升烧杯中装入半杯,注入蒸馏水或经煮沸的水浸没青贮料,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15-20分钟,用滤纸过滤。②取滤液2毫升放入白瓷比色盘内,加入2-3滴混合指示剂,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盘内浸出液颜色变化,判断出近似的PH值,借以评定青贮饲料的品质。

PH值范围指示剂颜色评分

3.8-

4.4 红→红紫 3

4.6-

5.2 紫→乌暗紫蓝 2

5.4-

6.0 蓝绿→绿 1

(2)青贮饲料的含氨量测定在粗试管中加2毫升盐酸酒精乙醚混合液,将被测的青贮料样品固定在试管塞铁丝尖端的弯钩上,使其距试液面约2厘米,如有氨存在时,在被测青贮饲料近旁会出现白色雾状,表明有氯化铵生成,青贮饲料已腐败变质。

1.青贮饲料的综合评定

通常按气味、颜色、质地、PH值综合评定青贮饲料的品质。

鉴定结果填入下表。总分8-9分为上等,5-7分为中等,3-4分为下等。

思考题

1.制作青贮饲料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2.青贮原料的水分如何控制?

2 实验二饲料物理性状的检验

饲料的鉴定是指根据饲料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鉴别饲料原料的种类、质量或混杂物的方法。饲料的鉴定方法有感官方法、物理方法、快速化学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其中,化学分析方法为定量分析,其余方法主要为定性分析。一、感官鉴定方法

此法是对样品不加以任何处理,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进行鉴定。

1、视觉。观察饲料的形状、色泽、颗粒大小、有无霉变、虫子、硬块、异物等。

2、味觉。通过舌舔和牙咬来辨别有无异味和干燥程度等。

3、嗅觉。嗅辨饲料气味是否正常,鉴别有无霉臭、腐臭、氨臭、焦臭等。

4、触觉。将手插人饲料中或取样品在手上,用指头捻,通过感触来判断粒度大小、软硬度、粘稠性、有无夹杂物及水分含量等。

感官鉴定是最普通、最初步、简单易行的鉴定方法。经验和熟练是技术人员最重要的检查先决条件,有经验的检验人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很高。

二、物理鉴定方法

(一)容重法

1、实验目的

根据饲料容重,可初步判断饲料的品质,并供进一步鉴别和化验分析。

2、实验原理

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饲料所具有的质量,通常以1L 体积的饲料质量计。各种饲料原料均有其一定的容重。测定饲料样品的容重,并与标准纯品的容重进行比较,可判断有无异物混人和饲料的质量。如果饲料原料中含有杂质或掺杂物,容重就会改变(或大或小)。

常见饲料的容重见表1。

表1 常见饲料的容重

饲料名称容重饲料名称容重

麦(皮麦)大麦(碎的)

黑麦

燕麦

玉米

玉米(碎的)

碎米

糙米

小麦麸

米糠

脱脂米糠

580

460

730

440

630

730

58

750

840

350

337.2-350.7

426

大麦混合糠

大麦细糠

大豆饼粕

绵子饼

亚麻子饼

淀粉糟

鱼粉

碳酸钙

贝壳粉(粗)

贝壳粉(细)

290

360

594.1-610.2

480

500

340

700

850

630

600

830

3、仪器与设备

粗天平(感量0.1 g)、小刀、药匙、刮铲、量筒(1000mL)、不锈钢盘( 30cm×40cm )等。

4、样品制备:

饲料样品应彻底混合,无需粉碎。

5、测定步骤

(1)用四分法取样,然后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人1000ml的量筒内,用药匙调整容积,直到正好达1 000ml刻度为止。注意:放人饲料样品时应轻放,不得打击。

(2)将样品从量筒中倒出并称重。

(3)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即为该饲料的容重。

(二)比重鉴别法

比重鉴别法是根据饲料样品在一定比重的溶剂中的沉浮情况来鉴别是否混入异物、异物种类和混人比例。该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在实际中易于应用。例如使用下述比重液,可鉴别出鱼粉及其他种饲料中混杂的土砂等异物。

一般使用比重液有:低汽油,0.64;甲苯,0.88 ;水,1.00;氯仿,1.47 ;四氯化碳,1.58;三嗅甲烷,2.90

混人土砂的鉴别方法:用试管或细长的玻璃杯盛上饲料样品,加入4 -5 倍的蒸馏水(或干净自来水等),充分振荡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因为土砂等异物的比重大,所以沉降在试管的最底部,很容易鉴别出来。

思考题

1、感官方法可以鉴定饲料的哪些特征,如何运用感官方法鉴定饲料的品质?

2、饲料的纤维镜检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进行镜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操作?

3、容重和比重鉴定法,在生产中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

3 实验三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

第一种方法:间苯三酚测定法

(一)实验原理

检样中的棉酚和间苯三酚在强酸溶液中生成有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50nm波长处,其颜色强度与棉酚含量成正比。参照标准曲线,可以求得样品中棉酚的含量。

(二)仪器与材料

1. 722分光光度计。4.容量瓶:1000mL 50mL。

2.振荡器。5.刻度试管:10mL。

3.分析天平6.三角瓶:150mL。

(三)试剂和溶液

1.浓盐酸

2. 70%丙酮水溶液

3. 95%乙醇

4. 3%间苯三酚溶液:称取3克间苯三酚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溶解,避光保存。

5.混合试剂:用浓盐酸与3%的间苯三酚乙醇溶液以5:1(体积比)混合。一般现配现用,不宜储存。

6.棉酚标准液:准确称取10mg纯棉酚,用70%的丙酮水溶液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浓度为0.01mg/ml。

(四)操作方法

1.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移取10 μg/mL的棉酚标准溶液0.0、0.2、0.4、0.6、0.8、1.0 mL,分别置于10 mL刻度试管中,用70%丙酮溶液调整溶液为1 mL,加混合试剂2 mL,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5 min后,用95%乙醇稀释至10 mL刻度,于5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试剂测定空白值。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纯棉酚的微克数为横坐标作图,得标准曲线。

2.提取:称取过20目筛的试样3-5 g,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70%丙酮溶液35 mL置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提取1 h,将提取液转移(过滤)到50 mL容量瓶中,用70%丙酮水溶液洗涤滤渣数次,定容至50 mL。

3.试样测定:准确移取提取液1 mL,至10mL刻度试管中,加混合试剂2 mL,摇匀,在室温下放置25 min后,用95%乙醇稀释至10 mL刻度,于5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然后参照标准曲线相应吸光度的棉酚微克数,计算样品中的游离棉酚含量。

(五)结果与计算

游离棉酚(%)=(50×C)÷(v×m×1000)×100

式中:v —吸取滤液体积数,ml。

m —样品质量,g。

C —样品吸光度相应的棉酚量,mg

50 —提取样品的提取液体积,ml。

1000 —由g换算为mg的系数。

思考题

1.为何对苯胺要重蒸馏?若测出苯胺的吸光度超过0.022时,为何又需再进行蒸馏?

为何在制作标准曲线和测定试样时,要设甲(组)管、乙(组)管?

4 实验四油脂中酸值的测定

酸价(酸值)是指中和1.0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同一油脂,酸价高,表明油脂因水解而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多。可直接说明油脂的新鲜度和质量的优劣。

酸度:游离脂肪酸所占油脂的百分含量。

第一种方法:指示剂滴定法

本方法更适用于颜色不很深的油脂。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滴定法测定油脂中酸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油脂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然后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根据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游离脂肪酸的量,从而计算出油脂的酸价。反应式如下:

RCOOH +KOH -→ RCOOK +H2O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①分析天平:感量0.000 1g。

②滴定管:10mL,最小刻度0.05mL。

2、试剂

①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溶液:c(KOH)=0.1mol/L或必要时c(KOH)=

0.5mol/L。

使用前必须知道溶液的准确浓度,并应经校正,使用最少五天前配制溶液,移清液于棕色玻璃瓶中贮存,用橡皮塞塞紧。溶液应为无色或浅黄色。

②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酚酞的95%乙醇溶液。

③ 乙醚与95%乙醇溶剂:按体积比1∶1混合。使用前每100mL 混合溶剂中,加入0.3mL 酚酞指示剂并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准确中和。应特别注意:乙醚高度易燃,并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使用时必须特别谨慎。

注:甲苯可代替乙醚;如果需要,异丙醇可代替乙醇。 (四)方法与步骤

1、准确称取3~5g 油脂,置于250ml 具塞锥形瓶中。

2、加入50ml 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样溶解(必要时可置水浴中温热)。

3、冷却至室温,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 /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O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同一试样进行两次测定。 (五)计算

酸价=m

c V 56.11

??

式中:V —样品消耗KOH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KOH 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 —样品质量,g ;

56.l — 与lml1mol /L KOH 标准溶液相当的KOH 的毫克数。

思 考 题

1、测定油脂的酸值有何实际意义?

2、油脂的酸值超过多少时就不能在饲料中添加?

5 实验五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测定油脂中过氧化值的大小,反映油脂的氧化程度。

(二)原理

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 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或用%表示,或100g油脂析出碘的质量数。

油脂在氧化酸败后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产生游离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出来的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溶液消耗的体积即可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1) 分析天平。(2) 具塞锥形瓶:250mL。

(3) 移液管:1mL。(4) 量筒:50、100mL 。

(5) 滴定管:10mL。

2.试剂

(1) 三氯甲烷-冰醋酸(40:60V/V)混合液。

(2) 碘化钾饱和溶液:其中不可存在游离碘和碘酸盐。

(3) 1%淀粉溶液:将1g 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 沸水中,煮沸3min。

(4) 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不含氧的蒸馏水配制,贮于棕色瓶中。

当水溶液被加热至沸腾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将全部被释放出来,这时的水会变成无氧蒸馏水,无氧蒸馏水时虽可用非离子化水但须加温到摄氏65度使水中含有之气体分离后,放置一昼夜,调整至室温再行使用。此在冬季尤应特别注意,因冷水中之气体含量比温水还要多

(四) 方法与步骤

1.准确称取2~3 g 混匀(必要时过滤)的样品于250mL 锥形瓶中。 2.加入30mL 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mL 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盖好瓶塞,水封,轻轻振摇0.5 min ,暗处放置3min 。 然后加入约100mL 蒸馏水,摇匀, 立即用0.002mol /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 1%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测定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五) 结果计算 过氧化值按下式计算:

过氧化值(%)=

1000.1269

-01???m

c V V )(

式中V 1—滴定样品溶液时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 0—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时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L ;

m ——试样的质量,g 。

6 实验六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一)测定原理

样品在微碱性条件下除去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试样中的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再与N-1-萘乙二胺盐酸盐偶合形成红色物质,进行比色测定。

(二)试剂与溶液

(1)四硼酸钠饱和溶液:称取25 g四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500 mL 温水中,冷却后备用。

(2)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1。称取53 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500 mL。

(3)乙酸锌溶液:220 g·L-1。称取110 g乙酸锌[Zn(CH3COO)2·2H2O],溶于适量水和15 ml冰乙酸中,加水稀释至500 mL。

(4)10%盐酸溶液:取23 mL分析纯盐酸(浓度36~38%,密度1.19 g·mL-1),加蒸馏水至100 mL即可。

(5)对氨基苯磺酸溶液:5 g·L-1。称取0.5 g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2H2O),溶于10%盐酸溶液中,边加边搅,再加10%盐酸溶液稀释至100 mL,贮于暗棕色试剂瓶中,密闭保存,一周内有效。

(6)N-1-萘乙二胺盐酸盐溶液:1 g·L-1。称取0.1 g N-1-萘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NH2·2HCl),用少量水研磨溶解,加水稀释至100 mL,贮于暗棕色试剂瓶中密闭保存,一周内有效。

(7)盐酸溶液:5 mol·L-1。量取445 mL盐酸,加水稀释至1 000 mL。

(8)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称取经115±5 ℃烘至恒重的亚硝酸钠0.300 0 g,用水溶解,移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400 μg 亚硝酸根离子。

(9)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吸取5.00 mL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置于2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 μg亚硝酸根离子。

(三)仪器设备

(1)分光光度计:有10 mm比色池,可在538 nm处测量吸光度。

(2)分析天平:感量0.000 1 g。

(3)恒温水浴锅。

(4)容量瓶:50 mL (棕色),100 mL,150 mL,500 mL。

(5)烧杯;100 mL,200 mL,500 mL。

(6)量筒:100 mL,200 mL,1 000 mL。

(7)长颈漏斗:直径75~90 mm。

(8)吸量管:1 mL,2 mL,5 mL。

(9)移液管:5 mL,10 mL,15 mL,20 mL。

(四)测定步骤

(1)试液制备

称取约5 g试样,精确到0.000 2 g,置于200 mL烧杯中,加约70 mL温水(60±5) ℃和5 mL四硼酸钠饱和溶液,在水浴上加热15 min(85±5) ℃,取出,稍凉,依次加入2 mL 106 g·L-1亚铁氰化钾溶液、2 mL 220 g·L-1乙酸锌溶液,每一步须充分搅拌,将烧杯内容物全部转移至150 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烧杯数次,并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澄清,用滤纸过滤,滤液为试液备用。

(2)标准曲线绘制

吸取0 mL,0.25 mL,0.50 mL,1.00 mL,2.00 mL,3.00 mL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分别置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约30 mL,依次加入2 mL 5 g·L-1对氨基苯磺酸溶液、2 mL 5.0 mol·L-1盐酸溶液,混匀,在闭光处放置3~5 min。然后加入2 mL 1 g·L-1 N-1-萘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闭光处放置15 min,以容量瓶液0 mL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为参比,用10 mm比色池,在波长538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他各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溶液中所含亚硝酸根离子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3)试样测定

准确吸取试液25 mL ,置于50 mL 棕色容量瓶中,从“依次加入2 mL 5 g·L -

1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2 mL 5.0 mol·L -1盐酸溶液”起,按步骤“(2)”的方法显色并

测量试液的吸光度。

6.结果计算 (1)计算公式

亚硝酸钠含量(mg·kg -1)=

m

V m V ???1 1.51

式中:V ——试样溶液总体积(150),mL ;

V 1——试样测定时吸取试液的体积,mL ;

m 1——测定用试液中所含亚硝酸根离子质量,μg (由标准曲线读得或由

回归方程求出);

m ——试样质量,g ;

1.5——亚硝酸钠质量与亚硝酸根离子质量的比值。

7 实验七饲料中食盐含量的测定

第一种方法:

(一)实验目的

学会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的澄清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使样品溶液中的氯化物形成氯化银沉淀,用硫氰酸铵溶液回滴过量的硝酸银,根据消耗的硫氰酸氨溶液的量,计算出试样中氯化物的含量。

Ag+ + CNS- = AgCNS↓

(三)试剂与溶液

1) 硝酸

2) 60g/L硫酸铁溶液,称取分析纯硫酸铁60g,加水微热溶解后,调成1L。

3)硫酸铁指示剂,250 g/L硫酸铁的水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物,与等体积的浓硝酸混和均匀。

4)氨水溶液,1:19(V/V)。

5)硫氰酸铵0.02 mol/L,称取1.52g硫氰酸铵溶于1L水中。

6)硝酸银标准溶液0.02mol/L,称取3.4g硝酸银溶于1L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7)体积比,吸取硝酸银溶液20.0mL,加硝酸4mL,指示剂2mL,在剧烈摇动下用硫氰酸铵溶液滴定,出现淡红色,且30s不退色为终点由此计算两溶液的体积比F。

式中:F为硝酸银与硫氰酸氨溶液的体积比;20.00为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V为硫氰酸氨溶液的体积,mL。

(四)测定步骤

1)氯化物的提取。称取试样适量(氯含量在0.8%以内,称取试样5g左右;氯含量在0.8%-1.6%,称取试样3g左右;氯含量在1.6%以上,称取试样1g左右),准确加入硫酸铁溶液50 mL,氨水溶液100 mL,搅拌数分钟,放置10 min,用干的快速滤纸过滤。

2)滴定。准确移取含氯化物的滤液5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浓硝酸10 mL,硝酸银标准溶液25 mL,用力振荡使沉淀凝结,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5min,干过滤于150 mL的干锥形瓶中。吸取滤液50 mL,加硫酸铁指示剂10 mL,用硫氰酸铵溶液滴定,出现淡橘红色,且30s不退色为终点。

(五)结果与计算

式中:m—试样的质量,g;

V1—为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V2—为滴定时硫氰酸铵溶液的体积,mL;

F—为硝酸银和硫氰酸铵溶液的体积比;

c—为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0.0355—为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元素的质量。

0.05848—为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钠的质量。

所得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

氯化钠含量在3%以下,允许绝对值差0.05;氯化钠含量在3%以上,允许相对偏差3%。

注:本法测定中是根据氯离子来计算氯化钠含量的,但由于配合饲料或单一饲料中,如鱼粉或合成赖氨酸盐酸盐或盐酸硫胺素等,都带有氯离子,所以此估计值仅作参考值用。

第二种方法:

(一)测定原理:

饲料中的Cl -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微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根作用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根据消耗的硝酸银的量计算出氯化物的含量。

(二)试剂与溶液

(1)100 g·L -1铬酸钾溶液:称取分析纯铬酸钾100 g ,加水溶解后,调成1 000 mL 。

(2)硝酸银标准溶液c (AgNO 3)=0.02 mol·L -1:称取分析纯硝酸银3.4 g 溶于1 000 mL 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三)仪器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刻度移液管:1,20 mL 。 (2)分样筛:孔径0.45 mm(40目)。 (4)分析天平:感量0.000 1 g 。 (5)滴定管:酸式,25 mL 。 (6)烧杯:250 mL 。 (四)方法步骤

称取试样5~10 g ,准确至0.000 2 g ,准确加蒸馏水200 mL ,搅拌15 min ,静置15 min ,准确移取上清液20 mL ,加蒸馏水50 mL ,铬酸钾溶液1 mL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直至呈现砖红色,且1 min 不褪色为终点。

(五)结果与计算

100

200

200.05845%NaCl ??

??=

m

c V )(

式中:m ——试样的质量,g ;

V ——滴定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mL ; 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物质浓度,mol·L -1。

思 考 题

1、为什么要测定饲料中可溶性氯化物的含量?

2、测定过程为什么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8 实验八全价饲料的配制方法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

2.掌握用试差法制作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

(二)主要依据

1.动物饲养标准.2.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三) 方法步骤

以0-4周龄肉用仔鸡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制作为例,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查我国《鸡的饲养标准》,得0-4周龄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量(见表2)。

我国肉用仔鸡饲养标准采用低能量水平,今欲配制12.97MJ/kg的高能量饲粮,则其它养分的浓度也应按与能量的比值关系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营养需要量亦见表2。

第二步:根据调整后能量蛋白质需要量,初拟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在饲粮中的配比。

1.根据经验,肉用仔鸡全价配合饲料中的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约占3%左右,若以3%计,则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应占97%。

2.初拟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种类及其在饲粮中的配比。

因为要配制饲粮的能量和蛋白质都较高,故应选用含代谢能和蛋白质高的饲料。(查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可知),初定能量饲料用黄玉米和油脂,蛋白质饲料用大豆粕和秘鲁鱼粉。

鱼粉最高可以用到10%,初步确定用量为8%。大豆粕可用到40%,因为已经用了较多鱼粉,可拟定为30%。油脂用量一般在2~6%,若拟配2%,则黄玉米的配比为57%(97-8-30-2)。

3.据初拟配方计算饲粮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见表3)。

由计算结果知,蛋白质比需要量高出0.48%,代谢能比需要量低0.685MJ/kg,需调整配方比例,即降低蛋白质饲料用量,提高能量饲料的用量。但现在蛋白质和代谢能都与需要量的差额不大,故可结合氨基酸平衡情况一并考虑配方的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