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通信设计规范NBT 10232-2019
- 格式:pdf
- 大小:9.89 MB
- 文档页数:33
2 10kV架空配电线路总体说明2.1 总体说明2.1.1规划原则2.1. 1.1、供电区分类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按行政级别、城市重要性、经济地位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将供电地区划分为四级、供电分区划分为六类。
配电网设备按照不同地区级别、不同供电分区装备技术要求有所差异,满足不同负荷密度下、不同供电分区的需要。
表2.1.1.1-1 地区级别划分表表2.1.1.1-2 地区级别与供电分区分类对照表2.1. 1.2、中压配电网安全准则及电网结构表2.1. 1.2-1 中压配电网安全准则及网络结线方式(1)10kV配电线路的长度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各类供电区线路长度宜控制在以下范围内:A类3km,B类4km,C、D类6km,E类10km,F类15km,E、F类供电区的线路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A、B、C、D类供电区10kV线路应实现绝缘化,E类宜实现绝缘化。
(3)同一地区同类供电区中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应尽量减少并标准化。
电缆环网结线方式每回线路主回路的环网节点不宜过多。
架空线路应合理设置分段点,减少故障停电范围。
在配电网络规划与建设改造中,应根据规划导则,结合地区配电网络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供电区域的用电性质、负荷密度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配电网络接线方式。
(4)各种网络结线方式示意图为:单环网接线方式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方式单环网、多分段单联络都是通过主干线路末端之间的直接联络,实行环网接线,开环运行。
这种接线具有运行方便、结线简单、投资省、建设快等特点;对于架空线路,只要在主干线路上安装若干台杆上开关即能实现。
当主干线路任一段线路或环网设备故障、检修时,可通过分段开关切换,确保非故障段(非检修段)正常供电,大大提高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但该接线方式要求每条线路具有50%的备供能力,即正常最大供电负荷只能达到该线路安全载流量的1/2,以满足配电网络N-1安全准则要求;一般每条线路配变装接容量不超过10MVA。
雅砻江***电站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专项竣工验收自检报告(设计)*****(单位)2014年4月30日批准:核定:校核:编写:目录1 设计依据11.1国家、行业、地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1.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1.3工程保护设计范围4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1工程选址及枢纽布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1.1 工程选址安全设计及评价42.1.2 枢纽布置安全设计及评价52.1.3 工程地质安全设计及评价62.2水工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及金属结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7 2.2.1 挡水坝安全设计72.2.2 泄洪消能安全设计82.2.3 下游消能防冲安全设计92.2.4 枢纽建筑物边坡加固支护安全设计92.2.5 厂区渗漏92.2.6 引水系统安全设计102.2.7 尾水系统安全设计评价112.2.8 金属结构设备安全设计及其评价162.3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52.3.1 防火、防爆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52.3.2 防止设备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392.3.3 防护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4 信号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5 标志缺陷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6 电危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02.3.7 运动物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2.3.8 高处坠落伤害、物体打击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22.3.9 起重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32.3.10 车辆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32.3.11 机械伤害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42.3.12 防洪水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42.3.13 防淹没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62.3.14 防坍塌安全设计及其评价472.3.15 放炮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02.3.16 防中毒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02.3.17 防窒息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12.4特种设备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12.4.1 起重机械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32.4.2 压力容器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32.4.3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42.5厂区内生产作业场所环境有害因素防范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42.5.1 防噪声、防振动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42.5.2 防粉尘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52.5.3 防污染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52.5.4 防毒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62.5.5 防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62.5.6 防高压配电设备设施无线电干扰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72.5.7 厂区内生产作业场所温、湿度控制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72.5.8 采光、照明安全设计及其评价573 安全标识、标志设计573.1安全标识、标志设计574 安全监测系统及主要仪器设备配置584.1安全监测范围584.2监测设计原则594.2.1 监测设计一般原则594.2.2 大坝监测设计原则604.2.3 地下洞室监测设计原则604.2.4 边坡及滑坡体监测设计原则614.2.5 监测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614.3监测设计依据624.4监测设计634.5.1 变形监测控制网634.5.2 碾压混凝土坝监测634.5.3 引水发电建筑物监测644.5.4 近坝库区边坡监测644.5.5 左岸库单薄分水岭渗漏监测644.5.6 导流洞及过坝交通洞堵头监测644.6仪器设备配置644.6.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644.6.2 枢纽区工程边坡664.6.3 引水发电系统694.6.4 汇总统计705 与安全有关的主要设计变更及安全措施715.1主厂房上游边墙加强支护715.2尾调室边墙及顶拱加强支护715.3岩锚梁裂缝处理835.4进水口边坡加强支护845.5进水口塌方边坡处理865.6充水发电过程中1#压力管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875.7主副厂房和主变室钢屋架876 主要结论及建议887 附图881设计依据1.1 国家、行业、地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6)《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7)《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令第3号);(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原劳动部令第10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10)“转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水电规办[2001]0026号文);(11)“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卫生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水电顾办[2003]0023号文);(12)《电力行业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实行“三同时”的暂行规定》(原能源安保[1992]748号);(13)“关于印发《水电站工程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电力[1999]2号文);(14)《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电综[1998]219号);(15)“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15日实施);(16)“能源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施行细则》的通知”(1988年8月29日实施);(17)“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1997年9月4日实施);(19)“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规定》的通知”(1996年10月3日实施);(20)“电力工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的补充规定》和《关于加强电力建设包工队、临时工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3年9月1日实施);(21)“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993年12月27日实施);(22)“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起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等五项规定的通知”(1998年2月21日实施);(23)“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的通知”(1998年3月18日实施);(24)《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发布(2000年3月)。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调试或试验的要求。
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及验收:a)单机容量为15MW及以上;b)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及以上;c)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及以上;d)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及以上。
单机容量小于15MW的水轮发电机组和水轮机转轮的名义直径小于b)、c)、d)项规定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也适用于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的安装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T10969 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条件GB11120 L-TSA汽轮机油GB/T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8482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验规程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07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827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JB/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6204 大型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耐压压试验规范JB/T8439 高压电机使用于高海拔区的防电晕技术要求JB/T8660 水电机组包装、运输和保管规范3总则3.1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应根据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已审定的机组安装图及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范要求进行。
制造厂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技术要求(试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技术要求,作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验收、维护的依据。
本技术要求对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的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监控入网测试、运行维护等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定义 (2)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建设整体要求 (3)4.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适用建设场景 (3)4.2室外一体化机柜分类 (3)4.3系统使用建议 (3)4.4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安装位置的选择 (3)5室外一体化机柜技术要求 (4)5.1环境适应性要求 (4)5.1.1环境温度要求 (4)5.1.2大气压力 (4)5.1.3太阳辐射强度 (4)5.1.4相对湿度 (4)5.1.5隔热 (4)5.1.6抗风 (4)5.1.7抗日照光化学效应 (4)5.1.8防盐雾 (4)5.1.9防火 (5)5.1.10防静电 (5)5.1.11光密闭 (5)5.1.12防尘 (5)5.1.13防水 (5)5.1.14防异物 (5)5.1.15防凝露 (5)5.1.16抗振动 (5)5.1.17噪音要求 (5)5.1.18电磁辐射 (5)5.2柜体结构要求 (5)5.2.1标准化 (5)5.2.2外观与表面处理 (5)5.2.3组装方式 (6)5.2.4主体结构要求 (6)5.2.5对设备柜(或设备舱)的要求 (7)5.2.6对电池柜(或电池舱)的要求 (7)5.2.7机柜夹芯板材 (7)5.2.8连接和紧固 (7)5.2.9门和门限位装置 (7)5.2.10通风口 (7)5.2.11照明及其他要求 (8)5.2.12设备托架要求(选配件) (8)5.2.13内部走线空间规划及电缆布放要求 (8)5.2.15负荷 (9)5.2.16撞击 (9)5.2.17维护要求 (10)5.2.18防盗 (10)5.3防雷设计 (10)5.4安全要求 (10)5.5抗震加固 (10)5.6温控单元要求 (10)5.6.1内部工作温度要求 (10)5.6.2温控系统设置原则 (11)5.6.3系统风道要求 (11)5.6.4温控设备监控要求 (11)5.6.5热交换器一般技术要求 (11)5.6.6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7空热一体机一般技术要求 (12)5.6.8 TEC空调一般技术要求 (12)5.6.9加热组件一般技术要求(可选) (13)5.7使用寿命 (13)5.8接地 (13)6室外一体化机柜柜内设备技术要求 (13)6.1电源系统和交、直流配电单元 (13)6.2动环监控系统 (13)7集成要求 (14)8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基础建设技术要求 (14)8.1基础要求 (14)8.2接地装置 (16)9一体化机柜系统站点能效 (16)9.1站点能效定义 (16)9.2站点能效等级 (16)10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选型参考 (16)10.1计算方法参考 (16)10.1.1典型设备功耗估算 (16)10.1.2典型站点设备功耗估算 (17)10.1.3蓄电池容量简易计算方法 (17)10.1.4开关电源容量计算方法 (18)10.1.5机柜温控设备计算方法 (18)10.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设计图集: (21)11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产品验收要求 (21)12室外一体化机柜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 (22)12.1施工工期目标 (23)12.2站点选址 (23)12.3基础制作 (23)12.4外市电引入 (23)12.5.1安装前准备 (23)12.5.2安装流程 (24)12.5.3站点现场完成主要功能和运行参数指标的测试。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硬件设施、软件功能、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接口、信息安全、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设。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28264-2017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18726-201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25632-2010 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接口GB/T 34982-2017 云计算数据中心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HJ/T 212-201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GB 4824-201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2012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T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YD∕T 1312.16-2015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符号及代号适用于本标准。
智慧工地smart construction site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感知工地各环节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地作业智能生产、科学监管、辅助决策等功能。
4 符号及缩略语IP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RFID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dBm 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CORS 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DNS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RTSP 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SOA 面向服务的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5 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5.1 智慧工地总体架构5.1.1 智慧工地架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由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组成,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目录第一章通信工程通用规范 (7)1、《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 (7)2、《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T5003-2005 (10)3、《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YD/T5026-2005 (12)4、《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2009 (12)5、《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5047-2005 (13)6、《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2010 (13)7、《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2005 (15)8、《电信专用房屋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073-2005 (17)9、《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3-2005 (25) (26)11、《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25-2005 (27)12、《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YD5184-2009 (29)13、《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5191-2009 (29)14、《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YD5192-2009 (3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31)第二章通信电源工程规范 (31)1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40-2005 (31)1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2005 (32)18、《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6-2005 (33)19、《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26-2005 (34)20、《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消噪音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67-2009 35第三章有线通信工程规定 (35)21、《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 (35)22、《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05 (35)23、《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037-2005 (35)24、《电话网网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53-2005 (36)25、《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66-2005 (36)26、《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YD/T5070-2005 (36)27、《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076-2005 (37)28、《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77-2005 (38)29、《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规范》YD/T5080-2005 (38)30、《交换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84-2005 (39)31、《智能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87-2005 (39)32、《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089-2005 (40)33、《光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091-2005 (40)34、《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92-20054135、《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93-2005 (41)36、《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95-2005 (41)37、《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17-2005 (41)38、《ATM工程设计规范》YD/T5118-2005 (41)39、《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122-20054240、《IP视讯会议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35-2005 (42)41、《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140-2005 (42)42、《SDH数字微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141-2005 (42)43、《移动智能网工程设计规范》YD/T5142-2005 (43)44、《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45-20074445、《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YD/T5149-2007 (44)46、《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节点(MSTP)本地光缆传输工程验收规范》YD/T 5150-2007 (44)47、《固定软交换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53-2007 (45)48、《固定软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154-2007 (45)49、《固定电话网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YD5155-2007 (46)50、《固定电话网智能化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156-2007 (46)51、《移动短消息中心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157-2007 (46)52、《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58-2007 (47)53、《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159-2007 (47)54、《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设计规范》YD/T5163-2009 (48)55、《电信客服呼叫中心工程验收规范》YD/T5164-2009 (48)56、《移动WAP网关工程设计规范》YD/T5168-2009 (48)57、《移动WAP网关工程验收规范》YD/T5169-2009 (48)58、《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70-2009 (49)59、《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71-2009 (49)60、《本地网光缆波分复用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176-2009 (49)61、《互联网网络安全设计暂行规定》YD/T5177-2009 (50)62、《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验收规范》YD/T5179-2009 (50)63、《宽带IP城域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81-2009 (50)64、《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88-2010 (51)第四章无线通信工程规范 (52)65、《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17-2005.. 5266、《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28-20055267、《数字集群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034-2005 (52)68、《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035-2005 (52)69、《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工程设计规范》YD5050-2005 (53)70、《900/1800MH 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YD/T5067-20055471、《数字移动通信(TDMA)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086-2005 (54)72、《3.5GH Z 固定无线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T5097-2005 (56)73、《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00-2005 (56)74、《800MH Z/2GH 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 5110-2009 (57)75、《2GH 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111-20095876、《移动通信应急车载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114-2005 (59)77、《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YD/T5115-2005 (59)78、《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YD/T5120-2005 (59)79、《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 (60)80、《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YDT5132-2005 (64)81、《移动通信钢塔桅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33-2005 (66)82、《26GH Z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工程设计规范》YD/T5143-20056783、《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5160-2007 (67)84、《800MH Z/2GH 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 5172-2009 (67)85、《2GH 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T5173-20096886、《2GH 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174-20086887、《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验收规范》YD/T5180-2009 (68)88、《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87-20106989、《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YD5190-2010 (70)第五章通信线路工程规范 (71)9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71)9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71)92、《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18-2005 (71)93、《通信管道和光(电)缆通道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072-2005 7294、《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02-2010 (73)95、《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2010 (79)96、《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YD5123-2010 (84)9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24-2005 (85)98、《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148-2007 (86)99、《光缆进线室验收规定》YD5152-2007 (87)100、《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YD5189-2010 87第六章通信管道工程规范 (88)10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88)10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 (91)第一章通信工程通用规范1、《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2.1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2.1.1高层电信建筑中的国际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10000路地区中心长途电信局、20000线市话汇接局和60000门的程控市话端局,以及建筑高度大于50m的电信建筑属于一类建筑,其余的高层电信建筑属于二类建筑。
***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系统建设方案贵州*******有限公司2020年8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1需求分析 (2)1.2建设目标 (2)1.3建设意义 (3)二、项目建设方案 (3)2.1标准规范 (3)2.2 政策文件 (4)2.3 应用系统设计 (8)2.3.1设计原则 (8)2.3.2电站现场信息 (9)2.3.3系统总体架构 (11)2.3.4 监测站建设特点 (12)2.4 各种监测站点建设指标参数 (12)三、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74)第1页一、项目概述1.1需求分析近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发展迅速,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带来的生态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些水电站因下泄生态流量不足造成部分河段减水、脱水甚至干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正常生态功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推动水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各地水利和环保部门相继出台措施对不满足生态流量下泄要求的水电站责令整改或挂牌督办。
2015年中央开启最严水资源治理《水十条》中,提出了对河道生态流量的监控要求。
2020年4月17日,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加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
“水电站生态最小下泄流量监测系统”是重要的长效监督、管理手段,为主管部门随时掌握各水电站的流量下泄情况、保障下游河流的生态用水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司结合多年来类似项目的经验与各水利管理部门对此提出的要求,本着质量可靠、节约成本的原则拟定本方案。
1.2建设目标通过遥测站建设,实现对贵州省各个下泄生态流量信息自动采集、固态存储、自动传输。
(遥测站预留相关接口可以在后期拓展实现水位、雨量等数据信息自动采集、固态存储、自动传输)通过建设遥测站至中心站的数据传输通信网,确保遥测站的数据传输通信的畅通,提高相关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2012年版)送审稿第1分册:输电线路工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录1 总则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6)4 职责 (7)5 管理内容与方法 (7)5.1工程质量WHS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8)5.2 工作程序要求 (8)5.3工程质量WHS控制点 (8)5.3.1 工程质量WHS控制点专业分布 (9)5.3.2 送电线路工程质量控制点 (9)6 WHS合格率检查考核 (11)7.附则 (11)附表A WHS质量控制点设置报审表 (12)附表B 质量控制标准(WHS)合格率检查分析表 (13)附表C 作业流程图 (14)附录D 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附录表格 (15)前言为落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电网的战略目标,规范质量过程管理,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水平,公司基建部组织编制了《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
本标准将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与监理质量评定工作有效结合,确定监理单位为质量控制和评定的责任主体。
并以一次抽检工程质量水平的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开展独立复核与评定。
本标准是公司基建质量管理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共分九册,包括总册和八个分册。
涵盖输电线路、电气安装、土建、电气试验、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通信、配网工程及物资到货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由公司基建部组织编制,总部有关部门、各分子公司及建设、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参与,经公司组织严谨、认真的审查,最终定稿。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制定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系统运行部、物资部、广东诚誉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天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太平、欧镜锋、邓超雄、梁煜、陈保刚、黄继、卢耀武、陈鲲、李新民、罗绍容、冯锐祥、徐均成、李昶、刘钰成、丁晓兵、彭业、张喜铭、罗会洪、汤惠敏、吴若婷、付诗禧、陈赞芳、葛伯善本标准主要审定人:徐达明、邓恩宏、陈晓明本标准批准人:祁达才本标准执行中遇到具体问题,请及时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反馈。
前言航运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发展内河水运的良好条件,潜力很大,在兴修水利枢纽,渠化河流和修建运河时,船闸是克服集中落差的一种主要的通航建筑物。
船闸建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朝开挖的灵渠,克服水位落差的陡门,就是船闸的雏形,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封建统治,束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船闸建设的发展极慢,不但数量少,规模小而且技术很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就建设了大中小船闸800多座,大大推动了我国船闸技术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京杭运河,船闸的规模就比较大,运输很繁忙,对沟通我国的南北水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贵港航运枢纽位于西江航运干线的中上游,是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的主体,它以渠化航道,发展航运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灌溉、桥梁及公路交通等综合性功能。
二期工程主要项目包括贵港航运枢纽本体、库区防护工程、贵港至西津、西津至南宁的航道整治,航标、通讯工程等,工程动态总投资20.08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向世界银行贷款的8000万元美金。
主体工程于1995年动工。
贵港航运枢纽上距西津枢纽104公里,下距桂平枢纽110公里,主要由水力发电厂和枢纽船闸两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主要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等船闸规范,参照现有的一些国内外船闸资料,结合涪江明台的具体的情况,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对涪江明台船闸的总体布置、输水系统、闸墙结构闸阀门及启闭机械等四部分进行了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其计算能力、绘图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合作精神,让我获益匪浅。
目录前言 (I)目录 .............................................................................................................................................................. I I 摘要 . (IV)ABSTRACT (V)第一章设计资料 (1)1.1 工程概况 (1)1.2 航运资料 (1)1.2.1 建筑物设计等级 (1)1.2.2 货运量 (2)1.2.3 设计船型 (2)1.2.4水文与气象资料 (3)1.2.5 地质资料及回填土资料 (3)第二章船闸总体规划及平面布置 (7)2.1船闸形式的选择 (7)2.1.1 船闸线数的确定 (7)2.1.2 船闸级数的确定 (7)2.1.3船闸及引航道在枢纽中的布置 (7)2.1.4 船闸总体布置 (7)2.2 船闸尺度的确定 (8)2.2.1船闸的基本尺度 (8)2.2.2断面系数验证 (9)2.3引航道型式及尺度确定 (9)2.3.1引航道型式的选择 (9)2.3.2引航道尺寸 (9)2.3.3引航道弯曲半径和弯道加宽 (11)2.3.4导航及靠船建筑物的布置 (11)2.4船闸各部分高程确定 (11)2.5 船闸的通过能力 (13)2.5.1过闸时间 (13)2.5.2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4)2.6船闸耗水 (14)2.6.1 单向一次过闸用水量 (14)2.6.2 双向一次过闸用水量 (15)2.6.3 一次过闸用水量 (15)2.6.4 船闸一昼夜的平均耗水量 (15)2.6.5船闸每通过一吨货的耗水量 (15)第三章输水系统设计 (16)3.1 输水系统形式的选择 (16)3.1.1集中输水与分散式输水系统选择 (16)3.2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尺寸 (16)3.2.1 初步确定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尺寸 (16)3.3 输水廊道布置 (17)3.3.1 廊道的淹没水深 (17)3.3.2 廊道的进口修圆 (17)3.3.3 输水廊道出口 (17)3.3.4 廊道形式布置 (17)3.4 输水系统的阻力系数及流量系数等的计算 (19)3.4.1灌水过程 (19)3.4.2泄水过程 (27)第四章闸、阀门及起闭机型式的选择 (36)4.1闸门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的确定 (36)4.1.1闸门型式的选择 (36)4.1.2门扇尺寸的确定 (36)4.2阀门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的确定 (36)4.3闸首尺寸与布置 (37)4.3.1闸首长度 (37)4.3.2 闸首宽度 (37)4.3.3 底板厚度和门溏深度 (38)第五章船闸结构初步设计 (39)5.1闸室初步设计 (39)5.1.1 船闸结构选型 (39)5.1.2 基本情况 (40)5.2钢筋混凝土式闸墙 (40)5.2.1 断面尺寸拟定 (40)5.2.2墙后回填及排水布置 (41)5.2.3钢筋混凝土重力式闸墙荷载计算 (42)5.2.4 钢筋混凝土重力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46)5.2.5 各部强度验算 (49)5.3 衡重式闸墙 (68)5.3.1断面尺寸拟定 (68)5.3.2衡重式闸墙荷载计算 (69)5.3.3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74)5.3.4 各部分强度验算 (76)5.4方案比选 (82)第六章船闸结构技术设计 (84)6.1 运用高水情况 (84)6.1.1荷载计算 (84)6.1.2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89)6.1.3 各部分强度验算 (92)6.2 检修工况 (95)6.2.1 荷载计算 (95)6.2.2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99)6.2.3 各部分强度验算 (101)6.3 完建工况 (104)6.3.1荷载计算 (104)6.3.2 衡重式闸墙的计算与验算 (108)6.3.3 各部分强度验算 (110)小结 (114)致谢 (115)参考文献 (116)摘要该设计是广西西江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闸室结构)设计,贵港航运枢纽上距西津枢纽104公里,下距桂平枢纽110公里,主要由水力发电厂和枢纽船闸两大部分组成。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页数15351GB 10593.3-9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振动数据处理和归纳12 07464GB 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9 08671GB 12768-91重熔用电工铝锭4 19274GB 4793.2-01测量、控制及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 电工测量和试验用手持电流13 19277GB 4793.5-01测量、控制及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 电工测量和试验用手持电流17 15424GB 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92 18694GB 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156 02363GB 5585.1-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7 02364GB 5585.2-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2部分:铜母线3 02365GB 5585.3-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 第3部分:铝母线3 06519GB/T 10129-88电工钢片(带)中频磁性能测量方法10 05659GB 6995.2-86电工控制设备造型设计导则16 08187GB/T 10593.1-8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 振动4 15350GB/T 10593.2-9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盐雾6 07296GB/T 11804-8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术语16 16759GB/T 12501.2-97电工电子设备按电击防护分类 第2部分: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12 08393GB/T 12501-90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3 15959GB/T 12970.1-91电工软铜绞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3 15960GB/T 12970.2-91电工软铜绞线 第2部分:软铜绞线6 15961GB/T 12970.3-91电工软铜绞线 第3部分:软铜天线2 15962GB/T 12970.4-91电工软铜绞线 第4部分:铜电刷线4 14015GB/T 13394-92电工技术用字母符号 旋转电机量的符号17 12455GB/T 13789-92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12 11938GB/T 13811-03电工术语 超导电性43 12608GB/T 13951-92移动式平台及海上设施用电工,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一般要求10 12609GB/T 13952-92移动式平台及海上设施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参数分级11 09787GB/T 14597-93电工产品 不同海拔的气候环境条件5 13379GB/T 15139-94电工设备结构总技术条件9 13477GB/T 15480-95电工电子产品用振动台、冲击台、碰撞台台面安装尺寸系列5 10181GB/T 16124-95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医学评价技术规范8 18506GB/T 17937-99电工用铝包钢线12 20098GB/T 17951.2-02半工艺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片)13 19067GB/T 18381-01电工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规范 定义、命名和一般要求7 20878GB/T 19264.3-03电工用压纸板和薄纸板规范 第3部分:单相材料规范 第1篇:对B.0.1,B.2 20925GB/T 19289-03电工钢片(带)的密度、电阻率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04957GB/T 2421-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1部分:总则21 13537GB/T 2422-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术语14 04958GB/T 2423.1-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24 13113GB/T 2423.10-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振动(正弦20 13276GB/T 2423.10-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22 01137GB/T 2423.13-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DB:宽频带随机振动19 15112GB/T 2423.14-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dc:宽频带随机振动-128 13115GB/T 2423.15-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17952GB/T 2423.16-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19 09540GB/T 2423.17-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510 01738GB/T 2423.18-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4 01138GB/T 2423.19-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04959GB/T 2423.2-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31 01139GB/T 2423.20-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d: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3 01140GB/T 2423.21-9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3 04598GB/T 2423.22-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12 13301GB/T 2423.23-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试验Q:密封286 13117GB/T 2423.24-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12944GB/T 2423.25-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512945GB/T 2423.26-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16 01141GB/T 2423.27-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MD:低温/低气压/湿热连续3 01142GB/T 2423.28-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T:锡焊试验方法1718 01143GB/T 2423.2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12 01144GB/T 2423.30-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XA和导则:在清洗剂中01739GB/T 2423.31-8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倾斜和摇摆试验方法3 01740GB/T 2423.32-8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润湿称量法可焊性试验方法5 04961GB/T 2423.33-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ca:高浓度二氧化硫试验方法4 01743GB/T 2423.34-8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7 01744GB/T 2423.35-8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Fc:散热和非散热试验样品6 01745GB/T 2423.36-8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BFc:散热和非散热样品的高6 04962GB/T 2423.37-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L:砂尘试验方法8 07612GB/T 2423.38-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R: 水试验方法11 10601GB/T 2423.3-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5 08692GB/T 2423.39-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Ee: 弹跳试验方法913 08222GB/T 2423.40-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x:未饱和高压蒸汽恒11349GB/T 2423.41-9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风压试验方法8 13539GB/T 2423.42-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低温/低气压/振动(正弦) 综合试验方法915 13120GB/T 2423.43-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在冲13123GB/T 2423.44-95电工电子产品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g撞击 弹黄锤14 15509GB/T 2423.45-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样第2部分:试验方法15 15372GB/T 2423.46-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f:撞击 摆锤15 15236GB/T 2423.47-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g:声振20 15172GB/T 2423.48-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f:振动-时间历程法17 09574GB/T 2423.4-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9 15224GB/T 2423.4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e:振动-正弦拍频法209 18006GB/T 2423.50-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Y:恒定湿热主要用于18 18706GB/T 2423.51-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e:流动混合气体腐13098GB/T 2423.5-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 和导则:冲击24 13101GB/T 2423.6-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139 13104GB/T 2423.7-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13274GB/T 2423.8-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11 04960GB/T 2423.9-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9 09575GB/T 2424.10-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的通用导则7 01145GB/T 2424.11-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导5 01146GB/T 2424.12-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接触点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导则7 01147GB/T 2424.13-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温度变化试验导则9 13126GB/T 2424.14-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导则15 12946GB/T 2424.15-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导则6 13302GB/T 2424.17-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锡焊试验导则11 04963GB/T 2424.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高温低温试验导则25 01759GB/T 2424.19-8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模拟贮存影响的环境试验导则3 01741GB/T 2424.20-8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倾斜和摇摆试验导则3 01742GB/T 2424.21-8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润湿称量法可焊性试验导则5 01746GB/T 2424.22-8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温度(低温、高温)和振动(正弦)综3 07613GB/T 2424.23-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水试验导则10 13541GB/T 2424.24-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温度(低温、高温)/低气压/振动(正弦) 综合5 18707GB/T 2424.25-0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3部分:试验导则 地震试验方法32 09891GB/T 2424.2-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湿热试验导则12 04085GB/T 2522-88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5 01148GB/T 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2 01149GB/T 2682-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4 01151GB/T 2900.10-01电工术语 电缆29 05329GB/T 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 避雷器14 01152GB/T 2900.15-97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4710455GB/T 2900.16-96电工术语 电力电容器20 11192GB/T 2900.17-94电工术语 电气继电器26 12957GB/T 2900.18-92电工术语 低压电器14 12956GB/T 2900.1-92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11 11193GB/T 2900.19-94电工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29 11559GB/T 2900.20-94电工术语 高压开关设备35 07885GB/T 2900.22-85电工名词术语 电焊机21 13558GB/T 2900.23-95电工术语 工业电热设备33 11078GB/T 2900.25-94电工术语 旋转电机62 11079GB/T 2900.26-94电工术语 控制电机40 13560GB/T 2900.27-95电工术语 小功率电动机16 01153GB/T 2900.28-94电工名词术语 电动工具20 01760GB/T 2900.29-84电工名词术语 日用电器52 11313GB/T 2900.32-94电工术语 电力半导体器件35 11354GB/T 2900.33-93电工术语 电力电子技术28 01154GB/T 2900.34-83电工名词术语 电气传动及其自动控制25 01155GB/T 2900.35-98电工名词术语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15 10456GB/T 2900.36-03电工术语 电力牵引109 19623GB/T 2900.37-83电工名词术语 电瓷专用设备11080GB/T 2900.39-94电工术语 电机、变压器专用设备14 01761GB/T 2900.40-85电工名词术语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15 14109GB/T 2900.45-96电工术语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74 01156GB/T 2900.46-83电工名词术语 汽轮机及其附属装置39 01157GB/T 2900.48-83电工名词术语 固定式锅炉46 11353GB/T 2900.4-94电工术语 电工合金49 11355GB/T 2900.49-94电工术语 电力系统保护15 01150GB/T 2900.5-02电工术语 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35 16936GB/T 2900.50-98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通用术语14 16937GB/T 2900.51-98电工术语 架空线路28 18851GB/T 2900.52-00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发电18 02955GB/T 2900.53-01电工术语 风力发电机组25 19474GB/T 2900.54-02电工术语 无线电通信:发射机、接收机、网络和运行53 19512GB/T 2900.55-02电工术语 带电作业23 19704GB/T 2900.56-02电工术语 自动控制58 19869GB/T 2900.57-02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运行24 19870GB/T 2900.58-02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电力系统规划和管理25 19871GB/T 2900.59-02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配电 变电站19 20009GB/T 2900.60-02电工术语 电磁学38 20010GB/T 2900.61-02电工术语 物理和化学32 20257GB/T 2900.62-03电工术语 原电池17 20258GB/T 2900.63-03电工术语 基础继电器31 20259GB/T 2900.64-03电工术语 有或无时间继电器18 10457GB/T 2900.7-96电工术语电碳39 13556GB/T 2900.8-95电工术语 绝缘子18 11191GB/T 2900.9-94电工术语 火花塞9 17662GB/T 3655-00用爱因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16 00715GB/T 3656-83电工用纯铁磁性能测量方法8 16694GB/T 3952-98电工用铜线坯9 01160GB/T 3953-83电工圆铜线5 01161GB/T 3954-01电工圆铝杆7 01162GB/T 3955-83电工圆铝线4 01192GB/T 4210-01电工术语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36 10600GB/T 4365-03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27 15753GB/T 468-97电工用铜线锭6 01841GB/T 4796-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2201842GB/T 4797.1-84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28 19962GB/T 4797.2-86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海拔与气压、水深和水压12 01844GB/T 4797.3-86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生物4 04969GB/T 4797.4-89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太阳辐射与温度5 12050GB/T 4797.5-92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11 13753GB/T 4797.6-95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尘、沙、盐雾20 01843GB/T 4798.10-91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导言4 01845GB/T 4798.1-8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贮存10 10489GB/T 4798.2-9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运输18 08384GB/T 4798.3-90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40 08502GB/T 4798.4-90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21 03701GB/T 4798.5-8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地面车辆使用22 15330GB/T 4798.6-96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船用10 03702GB/T 4798.7-8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携带和非固定使用23 16835GB/T 4798.9-9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产品内部的微气候10 01951GB/T 4988-02船舶和近海装置用电工产品的额定频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5 16916GB/T 5169.10-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灼热丝试验方法-总则8 16832GB/T 5169.11-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 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试验和导则9 18029GB/T 5169.12-9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9 18030GB/T 5169.13-9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材料的灼热起燃性试验814 02162GB/T 5169.14-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1kW标称预混合型试验火焰和19748GB/T 5169.16-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6部分:50W水平与垂直火焰试验方法17 20012GB/T 5169.17-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7部分:500W火焰试验方法14 02092GB/T 5169.1-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4部分:着火试验术语19 02093GB/T 5169.2-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总则29 02094GB/T 5169.3-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电子元件着火危险评定技术要求和试验4 02095GB/T 5169.5-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篇:针焰试验11 02096GB/T 5169.6-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方法9 02097GB/T 5169.7-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扩散型和预混合型火焰试验13 02098GB/T 5169.8-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评定试验规程举例和试验结果解释 燃56 09050GB/T 5169.9-93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着火危险评定技术要求和试验规范制订导10500GB/T 5170.10-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8 15331GB/T 5170.11-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7 02100GB/T 5170.13-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振动(正弦)试验用机8 02101GB/T 5170.14-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振动(正弦)试验用电9 02102GB/T 5170.15-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振动(正弦)试验用液9 02103GB/T 5170.16-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恒加速度试验用离心6 04609GB/T 5170.17-8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低温/低气压/湿热8 04610GB/T 5170.18-8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10 13333GB/T 5170.1-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总则9 04970GB/T 5170.19-8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温度/ 振东(正弦)综8 07638GB/T 5170.20-9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水试验设备5 10501GB/T 5170.2-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鉴定方法 温度试验设备9 15332GB/T 5170.5-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湿热试验设备8 02099GB/T 5170.8-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盐雾试验设备7 10502GB/T 5170.9-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 基本参数鉴定方法 太阳辐射试验设备7 02155GB/T 5212-85电工用热轧硅钢薄钢板8 02359GB/T 5584.1-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1部分:一般规定16 02360GB/T 5584.2-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2部分:铜扁线3 02361GB/T 5584.3-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3部分:铝扁线3 02362GB/T 5584.4-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扁线 第4部分:铜带4 14666GB/T 6592-96电工和电子测量设备性能表示17 08042GB/T 8582-00电工、电子设备机械结构术语23 04511GB/T 9637-01电工术语 磁性材料与元件33 06196GB/Z 5169.15-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试验方法 500W标称试验火焰和导则22实施日期采标情况A845901001900701911201020601≡IEC 61010-2-032:1994020601≡IEC 61010-2-031:1993941101990801861001neq IEC 28-25;neq IEC 105-58861001neq IEC 105-58GB 5585.1-85 861001neq IEC 105-58GB 5585.1-85 890101neq IEC 68(中央)89890701900101900801900701980901≡IEC 536-2-92910701neq IEC 536-76920301920301GB/T 12970.1-91 920301GB/T 12970.1-91 920301GB/T 12970.1-91=IEC 27-4-85930601030601=IEC 60050-815:2000930701930701940401950801950801960701000801idt IEC 61232-93030601MOD IEC 60404-8-2:1998%MOD IEC 60404-8-3:1998 011201=IEC 60893-1:1987040101040401000501idt IEC 68-1-88960101=IEC 68-5-2-90011201≡IEC 60068-2-1:1990960801IDC IEC 68-2-82060801≡IEC 68-2-6-82981001≡IEC 68-2-36(73)981001≡IEC 68-2-37-73960801≡IEC 68-2-7-86000601≡IEC 68-2-10-88940701=IEC 68-2-11-81 第三版000801≡IEC 68-2-52:19968204idt IEC 68-2-42-76GB 2421-81 020601≡IEC 60068-2-2:19748204idt IEC 68-2-43-76GB 2421-81 8204eqv IEC 68-2-13-80GB 2421-81 030101≡IEC 60068-2-14:1984950801960801≡IEC 68-2-5-759303019303018204idt IEC 68-2-39-76GB 2421-81 8306eqv IEC 68-2-20(79)GB 2423.11-82 000301≡IEC 68-2-21-83000301≡IEC 68-2-45-938602GB 2423.18-85 8602GB 2423.18-85 900101neq DIN 50018-788708idt IEC 68-2-38-748708idt IEC 68-2-50-8387089001neq DIN 40046-78910301940701=IEC 68-2-3-69910501981201≡ISO IEC 68-2-66(94)950101951201960801≡IEC 68-2-5-75960801=IEC 68-2-63-91980501≡IEC 68-2-61-91980501≡ IEC 68-2-62-91981001≡IEC 68-2-65:93981001≡IEC 68-2-57-89940701=IEC 68-2-30-80 第二版及85年第1号修正件981001idt IEC 68-2-59-90000501idt IEC 68-2-67-1996010601idt IEC 68-2-60-95960801≡IEC 68-2-27-87960801≡IEC 68-2-29-87960801≡IEC 68-2-31-82960801≡IEC 68-2-32-90020601≡IEC 60068-2-56:1988940701=IEC 355-7183068306GB 2424.11-82 030101≡IEC 60068-2-33:1971950801≡IEC 68-2-9-75930301950801900101eqv IEC 68-3-1-74;eqv IEC 68-3-1A-788507eqv IEC 68-2-48-828602GB 2423.18-85 8602GB 2423.18-85 8708eqv IEC 68-2-53-84910301951201010601idt IEC 68-3-3-91940701=IEC 68-2-28-9090010182078207020801≡IEC 60050(461):1984900101neq IEC 99-1-70;neq IEC 99-2-62980501NEQ IEC 50(421)90 NEQ IEC 50(321)-86970701非等效采用 IEC 50(436):90950101=IEC 50(446)930301930301950101≈IEC 71%IEC 60%IEC 50941201≈IEC 50-84出版物%IEC 56-87出版物860201960101≈IEC 50(841)-83941201≈IEC 50(411)94120196010182118507950101≈IEC 出版物 747%出版物 50(521)940901=IEC 50(551)-828406neq IEC 50(351)-75981201NEQ IEC 50(426):90031001MOD IEC 60050(811):1991941201860297010184068406950501≈IEC 50(441)%IEC 50(40)%IEC 115-1%ISO 3252 950101=IEC 50(448)030101=IEC 60050(212):1990990601NEQ IEC 50(601):85990601≡IEC 50(466):90011001eqv IEC 60050(602)-83020401≡IEC 60050-415:1999020801≡IEC 60050-713:1998021201=IEC 60050-651:1999030101≡IEC 60050(351):1998030101=IEC 60050(604):1987030101≡IEC 60050(603):1986030101≡IEC 60050(605):1983030401=IEC 60050(121):1998030401=IEC 60050(111):1996030601=IEC 60050(481):1996030601≡IEC 60050-444:2002030601≡IEC 60050-445:2002970701960101950101010901neq IEC 404-2-9684039902018410neq IEC 280112018410neq IEC 111; neq IEC 121;neq IEC 2GB 3953-83 020801≡IEC 60050(581):1978030501≡IEC 60050(161):1990980801011201idt IEC 60721-1-908507GB 4796-84 8710900101930401960601≈IEC 721-2-5-918507idt IEC 721-3-0GB 4796-84 8710970701910701910701neq IEC 721-3-48805neq IEC 721-3-5-85971201≡IEC 721-3-6-878805981201≡IEC 721-3-9-93030401981201≡IEC 695-2-1/0-94981201≡ISO 695-2-1-94000501idt IEC 695-1-1/2-94000501idt IEC 695-2-1/3-94011201idt IEC 60695-2-4/1-91030101≡IEC 60695-11-10:1999030401≡IEC 60695-11-20:1999980501≡IEC 695-4-93030401≡IEC 60695-1-1:19998602eqv IEC 695-1-2-82GB 5169.1-85 980501eqv IEC 695-2-2-918602eqv IEC 695-2-3-84GB 5169.1-85 011201idt IEC 60695-2-4/0-918602idt IEC 695-3-1-84GB 5169.1-85 930801=IEC 695-1-3-869707019711018601GB 5170.1-85 8601GB 5170.1-85 8601GB 5174.1-85 8601GB 5170.1-85 88058805GB 5170.17-87 9601019001neq DIN 40046-789103019707019711019711019707018606861001idt IEC 182-3-72861001neq IEC 1823-72GB 5584.1-85 861001neq IEC 182-3-72GB 5584.1-85 861001neq IEC 182-3-72GB 5584.1-85 970901≡IEC 359-87000801neq IEC 916-1988020801=IEC 60050(221):1990011201idt IEC/TR2 60695-2-4/2-94。
2017年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
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高压电器装置保护接地设计中,下列哪个装置和设施的金属部分可不接地?()A.互感器的二次绕组B.电缆的外皮C.标称电压110V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D.穿线的钢管答案:C解析:C选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3.2.2条规定,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二次设备等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标称电压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支架。
ABD选项,《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3.2.1条规定,电力系统、装置或设备的下列部分(给定点)应接地:①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
②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的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
2.变电所内,用于110kV有效接地系统的母线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应不低于下列哪组数值?()A.57.6kV、71.8kVB.69.6kV、90.8kVC.72.7kV、94.5kVD.63.5kV、82.5kV答案:C解析:《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4.4.3条,当系统工频过电压符合本规范第4.1.1条和第4.1.3条的规定时,各种系统MOA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可按表4.4.3(见题2解表1)选择。
由题2解表可知,持续运行电压为:()72.7kV==额定电压为:0.75×U m=0.75×126=94.5(kV)。
题2解表1MOA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注:最高电压U m取值参见《标准电压》(GB/T 156—2007)第4.4条规定,标称电压35kV以上至220kV 的交流三相系统及相关设备的标准电压(见题2解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