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 格式:pdf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3
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被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后备保护的作用是什么何谓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答:作用:主保护拒动时后备动作切除故障近后备:当本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
与主保安装在同一地点,只能对主保拒动作后备,断路器拒动不行。
远后备:安装在被保护的上一级,拒动都能做后备。
3、继电保护装置用互感器的二次侧为什么要可靠接地答:防止一次绝缘不好而使其击穿,高电压会直接加到二次设备上而烧毁设备或伤及人员,而电压互感器是测量对地电压,必须接地才能准确测量。
4、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受二次电流(或一次电流)、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频率的影响5、电力系统短路可能产生什么后果答:①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出现,引起其损坏或缩短寿命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质量④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6、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选择性 2.速动性 3.灵敏性 4.可靠性7、简述电流速断保护的优缺点。
答:优点:简单可靠,动作迅速;缺点:不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保护范围直接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线路长度的影响8、为什么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要考虑返回系数,而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及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则不考虑答: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使保护在外部故障切除后能可靠地返回,由于过流保护的动作电流较小,其返回电流也较小,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流恢复到最大负荷电流时可能大于返回电流而不能返回。
而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在外部故障时根本不会动作,当然就不存在返回问题。
第二章继电保护规程标2.1.1继电保护三误是指误整定、误接线、误判断。
()答:错2.1.2当需将保护的电流输入回路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断开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断开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后,便用短路线妥善可靠地短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
()答:错2.1.3为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开路,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前,用导线将其二次缠绕短路方可工作。
()答:错2.1.4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严格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或接地。
工作时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必要时,应停用有关保护装置。
2.二次侧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用的刀开关和熔断器。
()答:对2.1.5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不经连接片的跳、合闸线以及与运行设备有关的连线。
()答:对2.1.6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答:对2.1.7需要变更工作成员时,必须经工作票签发人同意。
()答:错2.1.8在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中,工作票签发人可以兼做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答:错2.1.9不履行现场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票,是现场继电保护工作的习惯性违章的表现。
()答:对2.1.10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屏及其电气设备的背面接线侧应由继电人员清扫。
()答:对2.1.11一侧高频保护定期检验时,应同时退出两侧的高频保护。
()答:对2.1.12在现场进行继电保护装置或继电器试验所需直流可以从保护屏的端子上取得。
()答:错2.1.13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可以分为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和事故检验三种。
()答:错2.1.14继电保护装置试验所用仪表的精确度应为0.5级。
()答:对2.1.15测定保护装置整定的动作时间为自向保护屏通入模拟故障分量起至保护动作向断路器发出跳闸脉冲为止的全部时间。
)答:对2.1.16新投运带有方向性的保护只需要用负荷电流来校验电流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
()答:错2.1.17保护装置的二次接线变动或改动时,应严防寄生回路的存在。
电力继电保护的电工维修技术摘要:继电的保护对于电力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及时的切断故障线路,保证其它的线路正常运输,避免了故障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受到影响。
电工的维修技术关系到继电故障的恢复时间,是电力系统安全顺利运行的核心保障。
目前,日益发达的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电力公司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电工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维修技术。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维修技术1 电力继电保护基本要求分析1.1 电力继电保护的智能选择当电力系统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时,继电保护都能够将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因此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
其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更加的安全、可靠。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电流瞬间增强时进行断电保护,而传统断电保护运行原理是设定电力系统最大工作值,以末端短路现象测出断电保护所需的临界数值,较为固定。
与传统离线状态下的速断装置相比,继电保护更加智能、准确、高效。
1.2 电力继电保护的灵敏性电力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指的是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能满足灵敏性要求的继电保护,在规定的范围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和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动作,这不但要求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做出可靠动作,还要求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经过较大的过渡电阻两相或单相短路故障时也能做出可靠动作。
1.3 电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电力系统的可靠主要是由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程度来决定,电气的二次设备大致包括自动装置、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就地监控,这些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对整个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起着较大的作用,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对电网的运行影响极大,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不仅会加深电力系统故障的严重性,甚至还可能导致许多不良的连锁反应进而造成整个系统崩溃,大面积停电与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继电保护知识一、基本概念:1,继电保护: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2,继电保护装置: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3,事故: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生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4,近后备保护5,远后备保护6,一次和二次系统:一次系统: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器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设备通过连接线组成的系统称为一次系统。
一次设备对于运行可靠及检修方便要求甚高。
主要包括生产和转换电能的设备,接通或断开电路的设备,限制故障电流和防御过电压的电器,接地装置和载流导体5部分。
二次系统:二次系统是由二次设备组成的系统。
凡监视,控制,测量,以及起保护作用的设备,如测量表计,继电保护,控制和信号装置等,皆属于二次设备。
二、继电保护基本原理:1,单侧电源网络接线:——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上都流过由它宫殿的的负荷电流I f ,越靠近电源端的线路上负荷电流越大。
线路始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决定于由它供电的负荷的功率因数和线路参数。
——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其状况图如上图(b)所示。
假定在线路B-C上发生了三相短路,则短路点的电压U d降低到零,从电源到短路点之间均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I ,各变电所电压也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降低,距短路点越近,电压降低越多。
2,双侧电源网络接线:——就电力系统中的任意元件来说,如上图所示,在正常运行时,在某一瞬间,负荷电流总是从一侧流入而从另一侧流出,如图(a)所示。
如果我们统一规定电流的正方向都是从母线流向线路,那么,A-B两侧电流大小相等,而相位相差180º。
当在线路A-B的范围以外(d1)短路时,如图(b)所示,由电源I所共给的短路电流I´d1流过线路A-B,此时A-B两侧的电流仍然是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其特征与正常情况相同。
城市电网中10kV配电网继电保护的探析摘要: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五个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居民生活用电的畅通,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
本文强调了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及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网;继电保护;故障处理;重要性1 继电保护及其重要性所谓继电保护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的通称,且继电保护装置具有灵敏性、可靠性、快速性、选择性等特点。
10kv 配电网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对于城市供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当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有效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其次,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当电力系统本身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对电力系统的非正常运行做出提示,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不同的提示信号,使值班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在无值班人员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会进行自动调整,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10kv继电保护的种类由于变压器在供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10kv配电网的继电保护中,对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是不可忽视的。
2. 1 瓦斯保护瓦斯保护是变压器不可或缺的安全保护,当变压器局部发生击穿或短路故障时,常常是破坏绝缘或变压器油产生气体。
10kV中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基本配置及保护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对供电的质量和持续供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10kV线路作为居民及小工业的主要供电途径,其供电可靠性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为保障10kV线路的供电可靠性,电力安全保护装置也在不断的优化升级,10kV输电线路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保障可靠供电而出现的一种保障设备。
本文就10KV中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基本配置情况及保护的方法进行相关的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标签: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基本配置;保护方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供应,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多使电力用户数量成指数型增长,从而构成了庞大的用电需求,但是电力网络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10kV输电线路中也开始暴露各种安全问题,严重时直接威胁着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此,需要通过继电保护来提高10kV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为人们的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一、配置10KV配变电工程线路的基本原则1.可靠性原则在10KV配变电线路配置原则中,可靠性原则是最基本原则之一。
可靠性是当电气元件有故障出现时,技术人员利用有关保护设备、设施,移除电气元件存有的问题或故障,在整个移除过程中,不影响其它电气元件正常运行,进而以最快的速度使10KV配变电工程正常运行。
2.接线技术标准原则设计10KV变配电工程的线路时,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将线路的配置和结构进行简化,可以使配电工程在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避免因为线路的配置结构复杂,而造成电力系统的不正常运行。
3.灵活性的原则灵活性原则的意思是在众多的断路器当中,其中某一台或某一组需要退出程序运行并检修时,不会对其他的电气设备元件或者线路等造成消极影响。
4.供给保证的原则相关技术人员进行10KV配变电工程线路的配置过程当中,需将保证电能供给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其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所以只有10KV变配电工程的线路运行安全可靠,才能保障充足的电能供应使用。
第一章概述第 1 . 1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元件组成。
这里电气元件是一个常用术语,它泛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在电气上的独立看待的电气设备、线路、器具等。
由于自然环境,制造质量运行维护水平等诸方面的原因,电力系统的各种元件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
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为电力系统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专门技术之一就是继电保护技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在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的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
第 1 . 2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与维护等技术构成,而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核心是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装设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上,能在指定区域快速准确地对电气元件发出的各种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作出反应,并按规定时限内动作,时断路器跳闸或发出告警信号的一种反事故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并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2)能对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作出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规范和设备承受能力动作,发出告警信号,或减负荷,或延时跳闸;(3)条件许可时,可采取预定措施,尽快地恢复供电和设备运行。
总之,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保障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防止故障扩大和事故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1.3节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对作用于跳闸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上有四个基本要求,也就是所说的“四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ICS备案号: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system relays configuration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Q/CSG110039-2012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 (1)5 500kV主变压器保护 (2)6 500kV母线保护 (2)7 500kV并联电抗器保护 (3)8 220kV线路保护 (3)9 220kV主变压器保护 (3)10 220kV母线保护 (4)11 110kV主变压器保护 (4)12 110kV线路保护 (4)13 110kV母线保护 (4)14 110kV内桥保护 (4)15 35kV及以下线路保护 (5)16 66kV及以下变压器保护(包括站用变、接地变) (5)17 35kV(66kV)母线保护 (5)18 66kV及以下补偿电容器保护 (5)19 66kV及以下补偿电抗器保护 (5)20 66kV及以下分段保护 (5)21 故障录波器 (5)22 行波测距装置 (5)IQ/CSG110039-2012II前言本规范的内容包含10kV~500kV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案。
凡南方电网内从事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均应遵守本规范。
新建工程均应执行本规范。
因保护回路受原设计接线的限制,运行厂站的保护改造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丁晓兵、余江、周红阳、赵曼勇、伦振坚、邓小玉、庞学跃Q/CSG110039-2012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规范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南方电网10kV~500kV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要求。
继电保护概述及基础知识目录一、继电保护概述...........................................21.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2 1.1 定义与基本原理.........................................3 1.2 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41.3 发展历程及现状.........................................52.继电保护系统构成........................................7 2.1 硬件设备...............................................8 2.2 软件系统...............................................92.3 人机交互界面..........................................10二、基础知识..............................................111.电力系统故障与异常.....................................12 1.1 故障类型与特征........................................14 1.2 异常现象及原因........................................151.3 故障与异常的识别与处理................................162.继电保护装置原理.......................................17 2.1 电流保护..............................................18 2.2 电压保护..............................................19 2.3 阻抗保护..............................................202.4 差动保护等............................................213.继电器的种类与特性.....................................223.1 电磁型继电器..........................................233.2 晶体管型继电器........................................243.3 集成电路型继电器......................................263.4 现代智能型继电器......................................274.保护装置的性能指标与评价...............................284.1 性能指标概述..........................................294.2 评价指标及标准........................................304.3 保护装置的选择与配置原则..............................32三、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实例分析..............................33四、继电保护系统的调试与维护管理要求及方法步骤介绍........34一、继电保护概述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当系统发生异常或故障时,自动、迅速、准确地发出警告信号或切断故障部分,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绪论问答题:绪论问答题:1、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各个要求的内容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该有选择的切除故障,以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
继电保护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应以允许的可能最快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以断开故障或中止异常状态的发展。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故障的反映能力,即继电保护装置对被保护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应能灵敏地感受并反映。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发生了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能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
2、何谓电流互感器10%误差特性曲线?答:10%误差曲线是指电流误差10%,角度误差不超过7°时,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倍数和允许负荷阻抗之间的关系曲线。
第二章问答题:1、整定计算,一般考虑哪两种运方?并具体解释。
答:在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箅中,一般都要考虑电力系统的最大与最小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指系统的等值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最小的运行方式是指系统等值阻抗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2、什么叫电流速断(I段)保护?它有什么特点?答:按躲过被保护元件外部短路时流过本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进行整定,以保证它有选择性地动作的无时限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它的特点是: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大。
3、限时电流速断(II段)保护的保护范围是什么?答:其保护范围包含本线路全长,并延伸至下一段线路的始端。
4、限时电流速断(II段)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是如何确定的?答:动作电流应与相邻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I段)保护相配合;保护动作时间应比相邻线路瞬时速断(I段)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长一个时限级差;若灵敏度不满足要求,动作电流可以与相邻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II段)保护相配合,动作时间应比相邻线路限时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长一个时限级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朱学敏发表时间:2018-05-10T10:31:57.8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朱学敏[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大唐阳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 048102)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每个行业、每个家庭几乎都离不开对电的使用。
电力系统由很多设备组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恶劣自然条件、雷击、外力破坏、产品质量、运行维护不到位及人为误操作等,均有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
当发生异常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就须能通过发信号让值班人员能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可起到预防故障进一步扩大的作用;而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快速跳闸等,又可以起到把故障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包括继电器的选择性、继电器的灵敏性、继电器的速动性和继电器的可靠性,指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要求;任务继电保护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很好地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电子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继电保护技术不断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继电保护技术如何才能有效的遏制故障,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运行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是继电保护工作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继电保护的概念、组成继电保护技术通常是指根据电力系统故障和危机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一般来说,一套继电保护装置由3个部分组成,即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1)测量部分。
测量被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电气参数,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安全启动。
(2)逻辑部分。
一、参考依据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DL/T 584-201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二、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1、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装设。
注:当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应采用低电压闭锁的带时限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2、电流速断保护:装设。
3、纵联差动保护:2000kVA以上装设。
注:当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时装设。
4、低压侧单相接地保护:装设。
注:当利用高压侧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灵敏性要求时,应装设变压器中性导体上的零序过电流保护。
5、过负荷保护:装设。
注:低压侧电压为230/400V的变压器,当低压侧出线断路器带有过负荷保护时,可不装设专用的过负荷保护。
6、瓦斯保护:油浸变压器装设。
7、温度保护:干式变压器装设。
三、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装设。
注: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应保证切除所有使该母线残压低于60%额定电压的短路。
为满足这一要求,必要时保护装置可无选择地动作,并以自动装置来补救。
2、带时限速断保护:当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装设。
3、过电流保护:装设。
注:当过电流保护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时,采用低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4、单相接地保护:根据需要装设。
5、过负荷保护:装设。
四、母线分段的继电保护配置1、电流速断保护:仅在分段断路器合闸瞬间投入,合闸后自动解除。
2、过电流保护:装设。
注:当过电流保护灵敏系数不够时,可采用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59—94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12-19批准1995-05-01实施1 总则1.1 本规程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整定的基本规定,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的设计部门和调度运行部门应共同遵守。
1.2 本规程是220kV、330kV和500kV电网的线路、母线以及与电网保护配合有关的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继电保护运行整定的基本依据。
1.3 220kV及以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技术要求必须与本规程的继电保护运行整定具体规定相符合。
1.4 按照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配置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和技术性能满足运行要求的继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实现可靠继电保护的物质基础;按照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正确的运行整定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减轻故障设备损坏程度的必要条件。
1.5 220kV、330kV和500kV电网继电保护的运行整定,应以保证电网全局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根本目标。
电网继电保护的整定应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要求,如果由于电网运行方式、装置性能等原因,不能兼顾速动性、选择性或灵敏性要求时,应在整定时合理地进行取舍,并执行如下原则:a.局部电网服从整个电网;b.下一级电网服从上一级电网;c.局部问题自行消化;d.尽量照顾局部电网和下级电网的需要。
1.6 继电保护装置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继电保护整定是否合理,继电保护方式能否简化,从而达到电网安全运行的最终目的,与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密切相关。
为此,继电保护部门与调度运行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1.7 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设计和布置,应当满足电网安全运行要求,并便于整定、运行操作、运行维护和检修调试。
1.8 为了提高和改善电网的继电保护运行水平,继电保护运行整定人员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有责任对继电保护的配置和装置性能等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配电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娜仁图雅(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 要: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以电网故障分析为基础,按照严格而复杂的整定计算原则,进行大量的定值计算、比较和筛选。
一个整定方案由于整定配合方法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保护效果。
如何得到一个最优的整定方案,是继电保护能可靠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 中图分类号:T 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3—0047—03 继电保护装置属于二次系统,但它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以电网故障分析为基础,按照严格而复杂的整定计算原则,进行大量的定值计算、比较和筛选。
一个整定方案由于整定配合方法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保护效果。
如何得到一个最优的整定方案,是继电保护能可靠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既有自身的整定问题,又有继电保护的配置与选型问题,还有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问题。
因此,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要综合、辨证、统一的应用。
1 配电电网的特点配网大多数为35kV及以下变电所、线路、用户组成。
主结线为单母线分段及单母线,电压比为35/ 10kV/6kV,主变一般按两台配置。
主变主保护配置速断、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主变后备保护配置过电流保护或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出线保护配置速断,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并配置一次重合闸。
线路串接级数多,分支线多,距离长。
负荷率低,负荷变化大,冲击电流大,随机性强,功率因数低。
配电变压器数量多,励磁涌流大。
线路设备质量相对较差,故障率较高。
线路电压等级大都在6~35kV范围。
主变及出线配置的保护型号种类多。
2 配电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2.1 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应以允许的可能最快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以断开故障或中止异常状态发展。
对配电电网来说,快速性的矛盾并不突出,因为快速性主要是为了解决大电网系统的系统稳定问题,配电电网一般处于电网末端,短路电流相对较小,对系统的影响不是非常突出。
反之,配电电网电气距离远离系统振荡中心,主电网都配置有快速保护,系统对配电电网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加之配电电网35kV电压级保护动作时间一般在1.5s及以下(根据变压器反措要求,主变后备保护必须在1.5s内切除故障),满足变压器反措要求。
就用户而言,负荷的重要性程度及连续性相对较差,负荷主要是照明、小动力、小型企业、提灌工程等。
在1.5s内切除故障,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用户电气设备造成很大影响。
随着城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微机保护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护时间级差由0.5s减到0.3s,使配电电网整体保护动作时间进一步下降。
在用户端大量采用静态继电器及快速空气断路器、快速熔断器后,提高了用户端的快速性。
总体来讲,保护动作快速性问题随着系统保护动作时间级差压缩,保护动作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向好的方向发展。
2.2 选择性是指在对系统影响可能最小的处所,实现断路器的控制操作,以终止故障或系统事故的发展。
选择性是衡量继电保护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系统上下级保护不配合,造成扩大停电面积的系统事故时有报道,大面积停电事故均属系统事故,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选择性是四性的灵魂,关键在于解决越级跳闸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未核算保护配合问题或在方式安排上只考虑了正常方式的保护配合问题,而未考虑特殊方式下的保护配合问题造成越级跳闸,或者只考虑了相邻两级相同元件的保护配合问题,而忽视了相邻两级在任何运行方式下的真正配合。
配网因串级级数多,按常规后备保护时间逐级配合,在线路末端出现0s保护动作时间,使用户保护无法配合。
在保护灵敏度满足的前提下,可适当在某一级退出后备段,以节省系统时间级差,或采用重合闸补救方法。
采用后者使末级重合闸动作时间较长,如果线路串级级数很大,则应优先采用前者。
如果任选一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案。
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2.3 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作时应动作,不该动作时不动作。
即需要保护动作时必须动作,不能拒动;不需要保护动作时必须不动作,不能误动。
在误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整定计算提供负荷不准,或对负荷预测不准,尤其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由过负荷引起保护动47 2012年第23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作;方式安排未考虑保护是否满足配合要求;不用保护或需要说明的注意事项未交代清楚,运行人员误投;微机保护控制字取错。
在拒动方面,一是未进行二次回路的负载校验;二是保护软硬压板投错或漏投。
2.4 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对设计规定要求动作的故障及异常状态能够可靠地动作的能力。
即保护装置对故障时状态电气量的反应能力。
配网大都采用固定门槛的判据条件,定时限时间特性。
一般配置由电流、电压元件构成的保护。
该保护受电网运行方式影响很大,往往在小运行方式下校核灵敏度时不能满足要求。
主变保护:在一般常规35kV变电所中,35kV电源侧配置电流速断为主保护,过电流作为后备保护。
如主保护在高压侧校验灵敏度不够,最好改为差动保护。
如过电流保护灵敏度不够,最好改为复合电压或低电压闭锁过电流,闭锁电压取6-10kV电压相对灵敏。
对线路保护:一般配置二段式或三段式保护。
在灵敏度不够及无保护范围或保护范围很小时,可改为电压保护或电压闭锁的电流保护,一般都能满足要求。
由于配网线路导线截面小,线路电阻较大,在计算短路电流时不能忽略,以便准确计算短路电流,确保正确反应灵敏度。
3 配电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3.1 线路三段过流保护电网正常运行时,输电线路上流过正常的负荷电流,母线电压约为额定电压。
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时,故障相电流增大。
根据这一特征,可以构成反应故障时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保护。
根据电网相间短路及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主要介绍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短路保护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和多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保护的方向电流保护,以及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保护,重点介绍这些保护的工作原理、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和接线方式。
对于单侧电源网络的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第一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其中第一段、第二段共同构成线路的主保护,第三段作为后备保护。
3.2 电流速断保护在保证选择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对继电保护快速性的要求,原则上应装设快速动作的保护装置,使切除故障的时间尽可能短。
反应电流增加,且不带时限(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电流速断保护。
整定原则: 躲开线路末端故障。
线路有分支时,按照躲开线路最近分支末端故障。
与变压器时限速度配合。
保护范围校验:通过整定原则,可以看出速度按保护的保护范围,只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一般要求最大保护范围≥50%,最小保护范围≥15%。
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保护范围由于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为快速切除本线路其余部分的短路,应增设第二套保护。
为保证选择性和快速性,该保护应与下一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在保护范围和动作时限上相配合,即保护范围不超过下一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动作时限比下一线路电流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限级差t 。
这种带有一定延时的电流速断保护称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由此确定的t 一般为0.35s~0.5s,实际应用中取t =0.5s(目前微机保护执行0.3s)。
整定原则: 保证对线路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50km以下线路,灵敏度K L≥1. 5.50~200km线路,灵敏度K L≥1.4。
200km以上线路,灵敏度K L≥1.3。
躲过下级变压器另一侧故障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与相邻线路速断保护配合保护范围校验:保护线路的全长。
为了能够保护本线路的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应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3.4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通常是指其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保护启动后出口的动作时间是固定的整定时间,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另一种是出口动作时间与过电流的倍数有关,电流越大,出口动作越快,称为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可简称为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动作。
当电网发生短路时,则能反应于电流的增大而动作。
由于短路电流一般比最大负荷电流大得多,所以保护的灵敏性较高,不仅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作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而且还能保护相邻线路全长,作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整定原则: 保证对线路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50km以下线路,灵敏度K L≥1.5。
(50~200)km线路,灵敏度K L≥1.4。
200km以上线路,灵敏度K L≥1.3。
躲线路所带最大负荷电流。
对线路所带变压器有1.2的后备灵敏度与相邻线路限时速断保护配合保护范围校验:不仅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作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而且还能保护相邻线路全长,作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过电流保护作本线路近后备保护时,I(2)k・min取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两相金属性短路电流来校验,要求KⅢsen≥1.3~1.5;当过电流保护作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时,I(2)k・min取最小运行方式下相邻线路末端两相金属性短路电流来校验,要求KⅢsen≥1.2。
4 配网线路整定计算实例下面以包供桥东变电站一条10kV出线为例(用户参数全部忽略),整定说明以上探讨(使用北京中恒博瑞整定计算软件)。
桥东变10kV出线保护配置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并配置一次重合闸。
4.1 桥东变911桥明线至南排变922线桥东变侧电流/电压保护整定P T变比为:10000.0/100.048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第23期 4.1.1 电流/电压速断保护4.1.1.1 按躲线路末端三相故障的最大电流整定线路末端三相短路最大电流为:3153.6646A Idz ≥Kk ×Idm ax = 1.3000×3153.6646=4099.7640A大运行方式:在桥东变911桥明线至南排变922线的末端发生三相相间短路。
桥东变911线阻抗图4.1.1.2 与上一级变压器过流保护反配合与上一级线路桥东变#1变电流定值延时电流速断9000.0000A 反配合Idz ≤n ×Idz'/(Kk ×Kfz')=(10.5000/10.5000)×9000.0000/(1.1500×1.0000)=7826.0870A3.按常见方式下保护出口处三相短路有灵敏度整定Idz ≤Idmin (Ij /Xt .max )/Klm =5498.5740/0.3403/ 1.3=12429.25A电流速断整定结果:电流速断定值Idz1=4099.7640A电流速断二次值Idz 1'=Idz 1/CT =4099.7640/(600.0/ 5.0)=34.1647A电流速断保护范围=1/Z xl ×(Sqr(3)/2×Ij /Idz -Zxt.max )=1/ 1.4712×(1.732/2×5498.5740/4099.7640-0.3403)=55.82%(小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速断保护范围=1/Zx l ×(Ij /Idz -Zx t.min)=1/ 1.4712×(5498.5740/4099.7640-0.3073)=70.28%(大方式下三相短路)4.1.2 过流保护4.1.2.1 按保证线末故障有灵敏度整定线路末端故障最小短路电流为:2685.0649A Idz ≤Idm in /Klm =2685.0649/ 1.5000=1790.0430A小运行方式:::在桥东变911桥明线至南排变922线的末端发生两相相间短路Idz ≥Kk ×If hm ax /Kf = 1.2500×500.0000/0.8500=735.2941A4.1.3.与上一级支路的过流保护反配合4.1.3.1 与上一级变压器过流保护反配合与上一级线路桥东变#1变电流定值复闭过流3240.0000A 反配合Idz ≤n ×Idz'/(Kk ×Kf z')=(10.5000/10.5000)×3240.0000/(1.2000×1.0000)=2700.0000A动作延时为:0.7000s(小运行方式:在桥东变911桥明线至南排变922线的末端发生两相相间短路)4.1.3.2 线末故障灵敏度为:3.6517Klm =Idmin /Idz =2685.0650/735.2941= 3.6517过电流整定结果:过流定值Idz3=735.2941A过流二次值Idz 3'=Idz 3/CT =735.2941/(600.0/ 5.0)= 6.1275A过流时间定值T 3=0.7000s过流灵敏度=Idmin /Idz =2685.0650/735.2941= 3.6517(当小运行方式:::在桥东变911桥明线至南排变922线的末端发生两相相间短路)4.1.4 重合闸:1S4.1.5 最大可带负荷:I =7.5×120×0.85/1.25=612A 5 结论随着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也加快了更新换代的步伐,大量的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被微机保护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