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大连市沙河口区第79中学姓名张甄臻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本节中以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探究为主线,进一步展示了研究碱大致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使学生从已有的一些直接经验中迁移出更多的思考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认识碱这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氢氧化钠这种重要的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生石灰与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等。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入手,增加感知实例尽可能让学生多了解身边及生活中氢氧化钙的用途性质,尽可能多思考,多动手实验;同时应注意比较两种碱在性质上的相似性,让学生能根据已知来主动探究未知,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消石灰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进一步认识强碱的腐蚀性。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通过对酸和碱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联系实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常见的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四、重难点:

[重点]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五、课前准备:

[教师]

实验准备

药品:NaOH固体、Ca(OH)2固体、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器材:烧杯、试管、表面皿、滴管、点滴板。

[学生]

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做好复习

七、板书设计:

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

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

八、随堂练习:

1.填空:

(1)氢氧化钙俗称__或__,它的水溶液俗称__。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

式为__。

(2)氢氧化钙是__色的固体,它__溶于水,对皮肤和衣服有__。

(3)氢氧化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__色。

(4)两种化合物__,生成__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判断:

(1)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

(2)用熟石灰抹墙后,生成白色坚硬的物质,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

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

(2)农业制波尔多液的反应

九、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了科学探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精心设计和选材,从身边的物质和已学习过的知识引入课题,创建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反思评价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知识、提高技能、感悟学习方法。适时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互动,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产品名称氢氧化钙 颜色:白色固体. 产品英文名: Calcium hydroxide;Hydrated lime;Slaked lime;Lime,hydrated,limewater 产品别名消石灰; 熟石灰 分子式Ca(OH)2 产品用途用于制漂白粉, 硬水软化剂,改良土壤酸性,自来水消毒澄清剂及建筑工业等 陆晴川号1305-62-0 氢氧化钙毒性防护其粉尘或悬浮液滴对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喷嚏和咳嗽,和碱一样能使脂肪皂化,从皮肤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质、刺激及腐蚀组织。吸入石灰粉尘可能引起肺炎。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吸入粉尘时,可吸入水蒸气、可待因及犹奥宁,在胸廓处涂芥末膏;当落入眼内时,可用流水尽快冲洗,再用5%氯化铵溶液或0.01%CaNa2-EDTA溶液冲洗,然后将0.5%地卡因溶液滴入。工作时应注意保护呼吸器官,穿戴用防尘纤维制的工作服、手套、密闭防尘眼镜,并涂含油脂的软膏,以防止粉尘吸入。 包装储运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的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应贮存在干燥的库房中。严防潮湿。避免和酸类物质共贮混运。运输时要防雨淋。失火时,可用水,砂土或一般灭火器扑救。 物化性质细腻的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24。加热至580℃脱水

成氧化钙,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溶于酸、铵盐、甘油,微溶于水,不溶于醇,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 水中溶解度 熟石灰溶解度曲线0℃0.18g 10℃0.17g 20℃0.16g 30℃0.15g 40℃0.14g 50℃0.13g 60℃0.12g 70℃0.105g 80℃0.095g 90℃0.08g 100℃0.07g 主要化学方程式有: 氢氧化钙溶液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能够生成氢氧化钠: Ca(OH)2 + Na2CO3=2NaOH+CaCO3↓,这个反应可以用来制取小量烧碱。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这是石灰浆涂到墙上后氢氧化钙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墙会“冒汗”就是因为生成了水H2O,墙变得坚固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CaCO3,在乡下有时为了使墙更快变

2021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为了证明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先取2 mL试样于试管中,然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入过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入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2.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测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员猜测该固体已变质,为验证其猜测,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图1 (1)上述实验中,A操作的名称是。 (2)“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为(填化学式)。 (3)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4.[2020·齐齐哈尔]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充分反应 猜想二成立②将步骤①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明显现象 反思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 (2)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一起倒入废液缸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 图2 5.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变质(若发生变质,变质的结果是生成了Na2CO3),现在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检测。 猜测溶质 猜测一: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姓名班级组别评价 化学导学案 备课人王国良上课时间3月15日审核人赵海新课题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知道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重点 难点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典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导学过程复备栏情境创设: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 灰吟》中包含哪些化学反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主探究: (1)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两试管中,分别滴加2d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后 振荡,观察现象。 化学性质1: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两试管中,分别加入铁钉和带锈铁钉,观察现象。 结论:此实验说明氢氧化钙溶液不能与和等物质反应; 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试管中,用洁净的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方程式:(检验CO2) 资料:二氧化硫气体、三氧化硫也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 化学性质2: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反应生成和。 思考:①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与CO2反应,为什么检验CO2用 澄清的石灰水,而吸收CO2用氢氧化钠溶液? ②澄清的石灰水能否长期敞口方置?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的白膜是 什么物质?如何清洗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写出有关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 (处理工厂废酸溶液,改良酸性土壤) 化学性质3:氢氧化钙溶液能与反应生成和。 (4)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方程式:。(工业制烧碱) 思考:当上述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这也是工业制取烧碱的原理。 化学性质4: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反应生成和。 知识 梳理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反应生成和。 3:氢氧化钙溶液能与反应生成和。 4: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反应生成和。 反思 达标测评 1、袋装饼干的包装中,常装有一包干燥剂,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 A. 石灰石 B. 生石灰 C. 熟石灰 D. 烧碱 2、Ca(OH)2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的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①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制成三合土用来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 ②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应保存。讨论: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 SO 2、 SO 3 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SO 2、 SO 3 分别与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 ; (3)与酸反应:用氢氧化钙处理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的废酸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混合制取波尔多液 题组训练:A组 1、为了区别O2与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分别倒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5容 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2、园林工人在树身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石灰浆的作用是() A.美观作用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含Al(OH) 3 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关于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2.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气体:Ca(OH)2 + SO2 ====CaSO3 + H2O 3.氢氧化钙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a(OH)2 + SO3 ==== CaSO4 + H2O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2H2O 5.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2SO4 + Ca(OH)2 ==== CaSO4 +2H2O 6.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NO3 + Ca(OH)2 ==== Ca(NO3)2 +2H2O 7.氢氧化钙与氯化镁:Ca(OH)2 + MgCl2 ==== Mg(OH)2↓ + CaCl2 8.氢氧化钙与硫酸镁:Ca(OH)2 + MgSO4 ==== Mg(OH)2↓ + CaSO4 9.氢氧化钙与硝酸镁:Ca(OH)2 + Mg(NO3)2 === Mg(OH)2↓ + Ca(NO3) 2 10. 氢氧化钙与氯化铁:3Ca(OH)2 + 2FeCl3 ==== 2Fe(OH)3↓ + 3CaCl2 11.氢氧化钙与硫酸铁:3Ca(OH)2 + Fe2(SO4)3 ==== 2Fe(OH)3↓ + 3CaSO4 12.氢氧化钙与硝酸铁:3Ca(OH)2 + 2Fe(NO3)3 = 2Fe(OH)3↓ + 3Ca(NO3) 2 13.氢氧化钙与氯化铜:Ca(OH)2 + CuCl2 ==== Cu(OH)2↓ + CaCl2 14.氢氧化钙与硫酸铜: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 15.氢氧化钙与硝酸铜:Ca(OH)2 + Cu(NO3)2 === Cu(OH)2↓ + Ca(NO3) 2 1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17.氢氧化钙与碳酸钾:Ca(OH)2 + K2CO3 ==== CaCO3↓ + 2KOH

氢氧化钙

练习4 氢氧化钙 一、基础知识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_,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是_______色________态,________溶于水。 3、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剂_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剂_________ (2)氢氧化钙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实验室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溶液或固体)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会”“不会”)变质! (3)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盐(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氢氧化钙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与一定量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混合物中除了水之外,还一定有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实验室检验CO2用氢氧化钙溶液,而吸收CO2用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7、氢氧化钙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充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钙俗称________,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会”“不会”)放出大量的热) 二、经典习题 7、Ca(OH)2的俗称是()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熟石灰 D、大理石 8、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烧碱、火碱、苛性钠 B、大理石、石灰石、金刚石 C、熟石灰、消石灰、石灰石 D、氯化氢、盐酸、氢氯酸 9、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10、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固体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钙固体 C、木炭 D、氧化钙 11、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有关氢氧化钙变质问题的探究

二、有关氢氧化钙变质问题的探究 变质原因: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一)、探究是否变质? 方法:加酸:稀HCl 现象:有气泡产生 结论:变质 (二)探究是否是完全变质? 方法:(1)取样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剂。 (2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1)变红 (1)无变化 (1)变红 (2)产生气泡 部分变质 (2)产生气泡 完全变质 (2)无变化 没变质 (注)由于CaO + H 2O = Ca(OH)2,所以氧化钙在空气中既能变成Ca(OH)2,也能变成CaCO 3 这一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证明氧化钙的存在,只要把药品放出水中,用手感觉烧杯外壁,若有热感,就说明氧化钙存在。反之没有。 练习题: 4. 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 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 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 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两种); (2)猜想二:块状固体B 溶于水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取块状固体B 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 还可能是 (任写一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8、期末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 (OH )2)],他让小王和大伟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2007年成都)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CaCO3)而变质? (2)进行猜想: ①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 ②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 ③氢氧化钙没有变质.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①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分享

1 碱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三氧化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氢氧化钾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氧化钙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 、C 属于不同类...别. 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 、B 、C 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安全技术说明书

氢氧化钙安全技术说明 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化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氢氧化钙 化学品英文名:calciumhydroxide 使用企业名称:xxxxxx 企业地址:xxxxx 邮编:4302xx 传真号码:027-518562xx 企业应急电话:027-518562xx 技术说明书编号:whkl-05 生效日期:2013-10-11 国家应急电话:(0532) or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属强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眼接触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灼伤。误落入

消石灰池中,能造成大面积腐蚀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和皮炎溃疡。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钙。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三.实验一:浓硫酸的稀释 常见离子的检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的知识归纳 碱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最重要的碱,关于二者变质的相关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为了能掌握二者变质问题,首先回顾一下基础知识。 一、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 探究问题: 1、检验变质程度时为什么氢氧化钙可以直接过滤,滴加酚酞来检查是否存在氢氧化钙,而 氢氧化钠不行呢? 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时,用的是氯化钙溶液,能不能使用氢氢化钙呢?

解析:由于氢氧化钠变质的产物是碳酸钠溶液,并且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不能直接用酚酞;当检查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时,用氯化钙的目的是将其中的碳酸根离子转化沉淀,用稀盐酸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如果用氢氧化钙时,虽可将碳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但由于氢氧化钙呈碱性,对氢氧化钠检验产生干扰。 练习题 1、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为了探究其成分,甲、乙、丙、丁分别设计如下实 验,请你帮助其完成下面的探究: 甲同学欲证明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乙同学:猜想该氢氧化钠固体可能并未完全变质,于是他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取少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乙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丙同学:丙认为乙同学的结论并不可靠,原因是。 如果得到正确可靠的结论需要增加一个实验,请你将需要增加的实验方案写在下面: 。 实验中酚酞还可以用替代。 丁同学:通过实验证明该固体部分变质,既然并未完全变质,丁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制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有以下试剂可以选择: A、Ca(OH)2 B、CaCl2 C、HCl 将固体溶解,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加(填序号)试剂,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进行操作和操作,最终得到纯净的烧碱固体。 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2、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对实验中的两份变质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提出了猜想并探究其组成,请你与他一起完成探究过程。(1)对已变质的氢氧化钙进行探究。 【猜想】①可能完全变成了碳酸钙; 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猜想】①可能完全变质成了碳酸钠。 ②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进行实验】 【反思交流】实验室中的某些药品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他们都应保存。 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CAS号: 1305-62-0 英文名称: Calcium hydroxide 英文同义词: calvit;limbux;limoid;Ca(OH)2;biocalc;Edelwit;Kemikal; Trulime;bellmine;limemilk 中文名称: 氢氧化钙 中文同义词: 熟石灰;消石灰;苛石灰;农用石灰;氢氧化钙;氫氧化鈣;石灰, 氧化钙;熟(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消石灰,熟石灰CBNumber: CB9853016 分子式: CaH2O2 分子量: 74.09 MOL File: 1305-62-0.mol 氢氧化钙化学性质 熔点 : 580 °C 沸点 : 2850 °C 密度 : 2.24 g/mL at 25 °C(lit.) 储存条件 : Store at RT. 水溶解性 : 1.65 g/L (20 oC) 敏感性 : Air Sensitive Merck : 14,1673 稳定性: Sta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acids. CAS 数据库: 1305-62-0(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Calcium dihydroxide(1305-62-0) EPA化学物质信息: Calcium hydroxide (Ca(OH)2)(1305-62-0)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Xi,C 危险类别码 : 41-34 安全说明 : 26-39-45-36/37/39-27 危险品运输编号 : 3262 WGK Germany : 1 RTECS号: EW2800000 F : 34

初中化学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培优(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消石灰 B.苛性钠 C.石灰石 D.生 石灰 2.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 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 起,其原因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 式为: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 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置换”或“复 分解”)。 3.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2)从微观角度看,他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是;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 是。 4.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 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缸出现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废液缸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 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 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 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 ②小云的猜想正确

初中化学: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培优(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消石灰 B.苛性钠 C.石灰石 D.生石灰 2.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 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置换”或“复分解”)。 3.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2)从微观角度看,他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4.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缸出现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废液缸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 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 充完整。 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 ②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溶液无明显变化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5.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是 。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山泉水经过(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中考化学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复习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1.(2012年湛江)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右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的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B.碱C.盐 【收集资料】 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Ⅱ.测定室温(20 ℃)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 (3)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设计实验】 (4)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

试剂不可能是______。 ②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请你选择与小欣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__________ 溶液。 2.(2013年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保存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关于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2.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气体:Ca(OH)2 + SO2 ====CaSO3 + H2O 3.氢氧化钙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a(OH)2 + SO3 ==== CaSO4 + H2O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2H2O 5.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2SO4 + Ca(OH)2 ==== CaSO4 +2H2O 6.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NO3 + Ca(OH)2 ==== Ca(NO3)2 +2H2O 7.氢氧化钙与氯化镁:Ca(OH)2 + MgCl2 ==== Mg(OH)2↓ + CaCl2 8.氢氧化钙与硫酸镁:Ca(OH)2 + MgSO4 ==== Mg(OH)2↓ + CaSO4 9.氢氧化钙与硝酸镁:Ca(OH)2 + Mg(NO3)2 === Mg(OH)2↓ + Ca(NO3) 2 10. 氢氧化钙与氯化铁:3Ca(OH)2 + 2FeCl3 ==== 2Fe(OH)3↓ + 3CaCl2 11.氢氧化钙与硫酸铁:3Ca(OH)2 + Fe2(SO4)3 ==== 2Fe(OH)3↓ + 3CaSO4 12.氢氧化钙与硝酸铁:3Ca(OH)2 + 2Fe(NO3)3 = 2Fe(OH)3↓ + 3Ca(NO3) 2 13.氢氧化钙与氯化铜:Ca(OH)2 + CuCl2 ==== Cu(OH)2↓ + CaCl2 14.氢氧化钙与硫酸铜: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 15.氢氧化钙与硝酸铜:Ca(OH)2 + Cu(NO3)2 === Cu(OH)2↓ + Ca(NO3) 2 1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17.氢氧化钙与碳酸钾:Ca(OH)2 + K2CO3 ==== CaCO3↓ + 2KOH

例谈与氢氧化钙溶解度有关的试题解读

例谈与氢氧化钙溶解度有关的试题 万安县棉津中学温余汉 中考出题常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中心,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从历次考试情况来分析,同学们往往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现从近几年试卷中精选出一些有关氢氧化钙溶解度方面的题目来进行分析,点评这些题目的错误原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复习。 1、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有三种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这题考查的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学生常犯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填了升高温度这种方法,二是还有一空不会填。 (解释)通常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加溶剂、升高温度。但对于氢氧化钙来说,升高温度,溶解度反而降低,导致有晶体析出,所以只能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①加水②降低温度③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固体溶质高温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浓 B、同种固体溶质低温下不饱和溶液可能比高温下饱和溶液浓 C、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质量会增加 D、在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其它物质,溶液质量都不会增加 (错解)错选A或D (解释)饱和溶液的浓稀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相反的:如氢氧化钙。所以高温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低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浓。 (答案)选B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升高温度可以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错解)错选A或D (解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中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而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没有晶体析出)。升温不能使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答案)选B 4、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氢氧化钙的性质

氢氧化钙的性质 学习小组_________ 组内编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 _ 教学目标:知道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名。 通过学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逐步学习碱的通性。 教学重点1、知道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记住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会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预习导航】 ] 1.氢氧化钙[ Ca(OH) 2 (1) 物理性质:白色状的固体,于水,有性。 俗称、。它的水溶液俗称。 (2)制法:由生石灰()和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3)生石灰如何制取的?写出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 氧化钙俗称具有性,常用作。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 2、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钙溶液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钙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 程式,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解释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白色固体;等等)盛放石灰水的瓶壁上有白色固体,如何除去?(写出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也与二氧化硫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3)氢氧化钙溶液与酸(盐酸、硫酸)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钙溶液与某些盐(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反应(写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几种常见的沉淀: 四种碱:蓝色、红褐色、白色、白色。 四种盐:白色、白色、白色、白色、 【针对练习】 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NaOH 、Ca(OH)2的性质教学目标 1.记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学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3.归纳碱的化学性质,理解氢氧化钙的制取方法,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重点和难点碱的化学性质的归纳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具准备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氨水、石蕊、酚酞、塑料吸管、2个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碳酸钠溶液、2个试管架、20多支试管、试管刷、表面皿、镊子、药匙、3个烧杯、烧瓶(导气管、气球)教学过程【精彩回放】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2.听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略)【导入】碱,并展示下列碱的样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氢氧化铜等。【演示实验10---6】填写P54的表。【自学】课本P54----55 归纳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见后)【演示实验10---7】填写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活动与探究】碱的3点化学性质。【思考题】现有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各一瓶,设计2种方案加以鉴别。方法1: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各少许上述溶液,分别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没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氢氧化钠溶液。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方法2: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各少许上述溶液,分别…附:【归纳板书】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潮解,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钠的用途:是一种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去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碱的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碱遇石蕊变蓝色,遇酚酞变红色。 2.碱+ 非金属氧化物---------盐+ H2O CO2+ Ca(OH)2=== CaCO3↓+ H2O CO2+ 2NaOH=== Na2CO3+ H2O SO2+2NaOH === Na2SO3 + H2O 亚硫酸钠SO3+2NaOH === Na2SO4+ H2O 硫酸钠 3.碱+ 盐---------另一碱+ 另一盐2NaOH + CuSO4=====Cu(OH)2 ↓+ Na2SO4 蓝色蓝色沉淀3NaOH + FeCl3=====Fe(OH)3↓+ 3NaCl 黄色红褐色沉淀Ca(OH)2 + Na2CO3==== CaC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目标①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②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重点和难点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准备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引入新课演示: 1.实验(如图)观察甲、乙中发生的现象。 2.清水变“牛奶”:吹入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多么奇妙的化学世界!学生疑问: 1.熟鸡蛋为什么会掉下去呢? 2.“牛奶”能喝吗?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过神奇的化学实验把学生轻松地引入化学课堂。 初三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实验引导NaOH的性质及用途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问题: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演示实验10-8:观察用20%NaOH溶液浸泡过的鸡爪。问题:1.鸡爪前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使用NaOH时应注意什么? 3.NaOH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1.NaOH是白色固体。 2.表面吸水、溶解。 3.试管外壁发热。我从书本上找到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大连市沙河口区第79中学姓名张甄臻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本节中以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探究为主线,进一步展示了研究碱大致的思路和方法。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使学生从已有的一些直接经验中迁移出更多的思考并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认识碱这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氢氧化钠这种重要的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生石灰与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等。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入手,增加感知实例尽可能让学生多了解身边及生活中氢氧化钙的用途性质,尽可能多思考,多动手实验;同时应注意比较两种碱在性质上的相似性,让学生能根据已知来主动探究未知,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消石灰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进一步认识强碱的腐蚀性。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通过对酸和碱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联系实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常见的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四、重难点: [重点]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五、课前准备: [教师] 实验准备 药品:NaOH固体、Ca(OH)2固体、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器材:烧杯、试管、表面皿、滴管、点滴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