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630.16 KB
- 文档页数:3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行业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又称“可保利益”或“可保权益”原则。
所谓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其所保标的具有法律所承认的权益或利害关系。
即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可能遭受的损失或失去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2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英国早在1745年的《海商法》中就规定:“没有可保利益的,或除保险单以外没有其他合法利益的证明的,或通过赌博方式订立的海上保险合同无效。
”1774年的《人寿保险法》也确立了保险利益原则,该法规定:“人寿保险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否则合同无效。
1906年的《海上保险法》将没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视为赌博合同而无效。
我国《保险法》第12条也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的又一项重要原则。
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所说:保险利益是产生于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物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为法律所承认,可以投保的一种法定权利。
①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可保利益,将与自己无关的项目投保,企图在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是违背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对此法律不予保护。
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明文规定,无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各国法律把保险利益作为保险合同生效的重要条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保险标的有保险利益得人才具有保险人的资格;二是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生效的依据。
②签定保险合同时投保人需有保险利益;履行时,如果被保险人丧失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一般也随即失效。
保险利益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有他的重要作用,首先可以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保险利益原则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人的赔付以被保险人遭受损失为前提,这就可以防止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放任或促使其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以谋取保险赔偿。
其次,可使危险因素相对稳定。
危险因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保险关系,而保险利益的变动正是导致危险因素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保险利益原则是什么?一、保险利益的翻译及定义保险利益的英文原文为InsurableInterest,我国将其译为“保险利益”,但很多学者认为如此翻译不妥。
部分学者主张译为“可保利益”或“可投保利益”,也有学者主张应译为“可投保的利害关系”,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标的所具有的利害关系。
我国香港学者将其译为“可保权益”。
从原版英文词典的解释来看,InsurableInterest 是指“Interestcapableofbeinginsured”,因此从其本意来看,香港学者将Interest 译为“权益”,比“利益”更为准确,含义更广。
香港学者薛*业对“可保权益”定义如下:权益指的是(某人)在某事务上所拥有的经济利益,包括现有的或预期可以得到的经济权利和利益。
如果该事物完好无损,经济利益拥有人就可以从中得益;反之,他就受到损害。
而可以交付保险人保险的权益就叫可保权益。
所谓保险,正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物上的权益。
每份保险合同都要有一项可保权益作为有效的支柱,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
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利益定义为“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笔-者认为此定义过于狭窄。
比如,一个没有参加保险,既不是投保人也不是被保险人的人,是否会因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而受益,自己的财产损毁和人身伤亡而遭受损失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因而,笔-者认为我国保险理论中的保险利益,指交付保险人保障的那部分可保权益,即保险利益小于或等于可保权益。
因此,对保险利益与可保权益应加以严格区分。
但为了论述方便,在本文中暂不区别使用可保权益和保险利益这两个术语。
二、保险利益的主体投保人为保险利益主体,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比如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被保险人为保险利益主体。
部分学者主张,设立保险利益原则主要是为了防止人们利用保险进行赌博并降低道德风险,而被保险人才是受保险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保险四大基本原则是什么保险,有人说保险好,有人说保险不好,你理清楚保险的原则,相信就不会不理解他的存在了。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保险的四大基本原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保险四大基本原则一般来说,保险有四项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我们现在就逐条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的利益,我国《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以财产和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
举个例子,您有一辆车卖给了老王,车是老王的了,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还是您自己,如果出了事故您就没有索赔的权利,因为您对这辆车已经没有了保险利益。
第二、最大诚信原则诚信是交易实现的基础,而保险合同关系对当事人诚信的要求比一般民事活动更严格,要求“最大诚信”。
最大诚信就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地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假、欺骗、隐瞒行为。
而且不仅在保险合同订立时要遵守此项原则,在整个合同有效期间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也都要求当事人具有“最大诚信”。
这一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顾客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
举例来说,保险是无形产品,永续服务是其特有的职能,消费者在不需要时购买需要时使用,如何能够保证可行?最大诚信原则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三、近因原则近因原则是指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性作用的原因。
保险的赔付要遵循近因原则,如果不分原因全都赔付,必然导致赔付率激增,所有投保人的保费都将大幅提升。
比如老王走在路上,被一辆车碰擦,顿觉胸闷头晕,在抢救过程中因心肌梗塞不治身亡,那么,老王死亡的近因就是心肌梗塞,而不是汽车的碰擦,因为如果是健康的人,轻微的碰擦不会导致死亡。
第四、损失补偿原则损失补偿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只有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毁损致使被保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人才承担损失补偿的责任;否则,即使在保险期限内发生了保险事故,但被保险人没有遭受损失,就无权要求保险人赔偿。
简析保险利益原则所谓保险利益(Insurable interest),又称可保利益,立法上首见于英国。
英国早在1745年的《海商法》中就规定:“没有可保利益的,或除保险单以外没有其他合法利益的证明的,或通过赌博方式订立的海上保险合同无效。
”1774年的《人寿保险法》也确立了保险利益原则,该法规定:“人寿保险的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否则合同无效。
1906年的《海上保险法》将没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视为赌博合同而无效。
[1]但英美成文法上对保险利益的含义并无界定。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均没有保险利益这一用语,但在理论上却对保险利益制度有系统研究。
就我国研究现状来说,理论上将保险利益描述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所具有的一种利害关系,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的发生而受损,或因保险事故的不发生而受益的损益关系;同时将保险标的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财产及人的寿命和身体,并相应地把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明确指出,“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以此涵盖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险利益,但并未就两者做出进一步详尽规定。
本文就保险利益涵盖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利益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因保险事故的发生以致保险标的的不完全而受到损害或者因保险事故的不发生而免受损害所具有的利害关系。
财产保险利益应当为合法利益。
1、财产保险的种类在实务上,学者一般将财产上的保险利益抽象概括为财产权利、合同权利和法律责任等三类。
[2]财产权利包括基于财产权利而享有的财产利益,包括所有权利益、占有利益、股权利益、担保利益等;合同权利为依照合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法律责任是因为侵权行为、合同或者法律规定而发生的责任,[3]也有学者依照保险利益的直观形式,将财产保险利益归结为所有利益、支付利益、使用利益、受益利益、责任利益、费用利益、抵押利益等七类。
第四章保险基本原则保险基本原则目录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第三节近因原则第四节损失补偿原则第五节代位原则第六节分摊原则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主要内容保险利益的概念保险利益的特征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的概念保险利益是投保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无保险利益,合同无效。
保险利益原则又可称为可保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或者保险合同生效后(人身保险除外),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也随之失效。
保险利益的特征合法的利益确定的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其实质内容是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1. 2. 防范道德风险划清与赌博的界限3. 限制损失补偿的程度坚持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1. 可以防止赌博行为的发生从单个保险合同运行的表现来看,保险与赌博的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都可能会因偶然事件的发生获得经济收入或遭受经济损失。
从本质上来说,保险是基于社会成员互助共济而形成的在一定成员之间的损失补偿机制,以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而赌博则是基于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试图以小额的赌注获取大额钱财,而且赌博会危害家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甚至会引发刑事犯罪。
2. 可以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道德危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为获得保险赔偿或给付而故意违反道德规范,甚至故意犯罪,促使保险事故的发生,或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故意放任使损失扩大。
3. 可以限定保险保障与赔付的最高额度在财产保险中,当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被保险人谋求损害赔偿的范围应以保险利益为限制,即被保险人得到的保险赔偿金额不得超过他对财产的保险利益,保险人的责任范围也只限定于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之内。
第三部分保险的基本原则学习目的与重点[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员对保险的基本原则有所认识,尤其是掌握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分摊原则的含义。
熟悉并了解这些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1.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与确立条件2.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与内容3.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与范围4.代位原则及行使代位求偿权的前提条件5.重复保险情况下的分摊方法6.近因原则及应用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一)保险利益及其确立1.保险利益的含义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它体现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倘若保险标的安全,投保人可以从中获益;倘若保险标的受损,被保险人必然会蒙受经济损失。
2.保险利益确立的条件确认某一项利益是否构成保险利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是法律认可的利益。
保险利益必须是被法律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相一致。
它产生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或法规以及法律所承认的有效合同。
凡是违法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利益都是非法利益,不能作为保险利益。
(2)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利益。
保险利益必须是客观上或事实上的利益,包括现有利益和预期利益。
现有利益是指在客观上或事实上已经存在的经济利益;预期利益是指在客观上或事实上尚不存在,但据有关法律或有效合同的约定可以确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产生的经济利益。
如,预期的营业利润。
(3)必须是经济上可确定的利益。
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上已经确定的利益或者能够确定的利益,即必须是能够以货币来计算、衡量和估价的利益。
如人的精神创伤是无法以货币来衡量的,所以通常不作为保险利益。
(二)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它的本质内容是投保人以不具有保险利益的标的投保,保险人可单方面宣布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保险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可保利益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指投保人必须对保险标的具有可保利益,才能签订有效的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
可保利益原则是指投保人对要求保障的标的必须具备法律承认的经济利益,表现在财产保险中,投保的财产标的在遭受危险事故时会对投保人造成经济损失;表现在人身保险中,投保的人身标的在遭受意外事故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会对被保险人或其家属带来经济困难,也就是说,保险标的遭到事故而导致投保人在经济上有所损失。
一,可保利益原则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条件1、可保利益原则的含义与构成条件2、可保利益的立法方式和判断依据3、确立可保利益原则的意义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含义: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障标的必须具有法律认可的经济利益。
可保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基础,是订立保险合同和履行合同的重要条件。
意义:该原则是界定保险与赌博区别的根本标志,体现保险互助共济分摊损失帮助遭遇灾难者的主旨,表明保险是利人利己又利社会的科学制度。
思考:有人说买保险不如买福利彩票,买保险实际上也在“赌”保险公司赌不发生灾难事故,被保险人赌发生灾难事故。
你是怎么认识的?二,可保利益的立法方式1,定义式通常财产所有权人、经营管理人、抵押权人、留置权人、财产保管人、承运人、工程承包人、房屋承租人以及在意外事故中可能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负有赔偿责任人都视为有可保利益者。
2,列举式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通常采用一一列举的方式,此种方式更明确,更细致。
通常认为本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投保,都视为有可保利益。
此外,凡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也视为有可保利益。
诸如债权债务关系人、投资合伙人、雇佣关系人等。
思考讨论:被保险人同意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强调经济利害关系+同意=有可保利益同意采用什么形式为好?怎样检验是被保险人同意了?即使是属于法律列举的关系人订立合同,会不会产生道德危险?案例讨论:舅舅为其外甥投保人身保险,订立保险合同,并指定受益人为外甥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