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营销案例及实训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案例及实训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案例及实训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案例及实训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案例与实训》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市场营销案例与实训》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技能培养课程,是配合《市场营销基础》、联系实际、内容新颖、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旨在运用案例与实训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并形成知识体系框架,能够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去了解和认知市场和企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设计思路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确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从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工作入手,立足解决营销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引导下,精心选择中外典型营销案例,注重学生学习理解能力与专业基本技能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营销综合能力。本课程共分7个模块,主要包括:认识市场营销、关注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市场营销调研、明确目标市场、制定营销组合策略、认识行业市场营销,形式多样,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146学时,其中实训课时为3周,即90学时。

2.课程目标

2.1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提高学生思维的开阔性、逻辑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专业综合能力。

2.2 知识目标

(1)了解市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和企业的关系;

(2)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掌握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和特点,理解市场营销环境和营销活动的动态适应关系;

(3)理解消费者市场的概念,了解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的一般模式和决策过程;

(4)了解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理解市场调研的基础知识;

(5)理解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概念,掌握相关标准、方法步骤、策略组合和影响因素;

(6)了解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基础知识,掌握分类、特点、程序、策略等核心知识;

(7)了解行业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2.3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识市场和不同行业、企业的特征;

(2)能初步分析企业营销环境,分析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捕捉市场计划的能力;

(3)能初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引导其产生购买动机,并最终采取购买行为;

(4)能初步掌握搜集和处理市场调查信息,撰写简单的市场调查报告;

(5)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为企业寻找理想的目标市场,并运用适当的策略进入目标市场;

(6)能初步对企业和产品进行市场定位;

(7)能对企业产品和产品组合进行分析,判断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采取相应的营销对策;

(8)能根据市场、企业和竞争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定价策略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价格调整;

(9)能从企业实际出发,选择分销渠道类型和模式,并对分销渠道进行动态设计和管理;

(10)能针对企业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策划促销方案,选择促销媒介,实施促销组合、控制和评估促销活动;

(11)能初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处理营销实务。

2.4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市场竞争意识;(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交流沟通和求同存异;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书面和形象表达能力,仪表整洁,仪态端庄;

(5)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能够独立处理突发事件。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和选用

(1)优先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用书,即高教版《市场营销基础》(第二版)的配套教材,也可根据教学需要使用其他版本的《市场营销案例》。

(2)教材应充分适应社会和市场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实践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核心作用,实现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强化培养知识型、实践型和技能型的人才。

(3)教材案例选取紧扣时代脉搏,既有中外经典案例,又有最新的企业案例,注重经典和实际的需要;实训部分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可选择余地大,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巩固了市场营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了职业能力。

(4)为了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文字表述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项目设计环环相扣,可操作性强。

4.2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特定的教学情境,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多媒体、照相或录像设备、文件夹、产品(实物、价格标签)、货架、收银机等设施设备,按照实际需要为学生安排实际或仿真环境,让学生真切感受营销氛围,实施营销实训,并在互动交流中不断提高。

(2)角色扮演法。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熟悉、体验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技能操作。基本角色分为营销经理、营销助理、营销调研员、营销策划员、普通营销员等,学生按照案例和实训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角色分析、角色扮演,并进行交流评估。学生在紧张而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课市场营销的工作内容、人员分工、特定的主题活动、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处理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换位思考的习惯。

(3)案例教学法。在理论教学时,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对每一单元的知识点,都设计导读、教学目标、必学案例和选学案例,实训部分包括案例分析和实训项目(含必做实训和选修实训),灵活进行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案例得失总结等教学程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市场营销知识;并组成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完成案例分析和实训项目。

4.3课程资源

(1)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设备,利用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

模拟实训等。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充分利用系营销实训室、学校内部超市、校企合作企业的资源,让学生完成市场营销的实际活动,如市场调查、产品采购、价格变动、产品促销、营销策划等,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4.4教学评价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占70%,主要包括课程基础知识考核、案例分析考核、实训项目考核、综合素质;终结性考核占30%,即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科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具体为:

总成绩(100%)=过程性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

过程性考核成绩(70%)=﹝基础知识考核(30)+案例分析成绩(30) +实训项目成绩(30)纪律(10)﹞×70%

(2)考核标准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市场营销案例与实训》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