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总结

新闻评论总结

新闻评论总结
新闻评论总结

第一讲新闻评论的性质及写作准备

评论无学——公民表达的实用文体

评论,特别是时事评论,本质上也属于新闻。新闻是传播事实信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评论很多时候是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告诉你新闻背后更多的、你可能看不到的东西。所以,评论,作为一种公民表达的实用文体,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学的。

时评勃兴,杂文式微

人们喜欢的时评

评论的附加值——就是那些“你知道得比读者更多的信息”:读者能通过读你这篇评论获得他所不知道或者忽略的信息和知识,你的评论中包含着你独家的信息、独到的判断或者独特的价值认知,或者是读者虽然明白某个道理,但不能像你这样以明白和精彩的方式表达出来。换句话说,让读者读完你评论后产生一种恍然大悟或有所收获的感觉。

缺乏附加值的评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评论没有提出观点,文章被事实性信息所支配,一直在复述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或者引述其他相关的事实信息,引用别人的观点,这就是常被学界批评的“以叙代论”;其二,虽然提出了观点,但没有超出新闻报道中已经包含的、一眼能看出的观点,每个人看到新闻就能想到的简单道理,再评论就没有价值了。

新闻评论的思维

一、批判思维。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二、经验思维。不能空谈抽象的事物

三、求新思维。评论最大的价值在于独到四、开放性思维。不谋求话语霸权,不自恃掌握着真理

写好新闻评论的知识准备

技术层面;非技术层面(更为重要)

一、多读书。储备知识;积累问题意识;培养评论敏感。

二、多写作。培养评论语感;突破写作的心理障碍;积累评论分寸感。

三、多看新闻。时代感;评论思维;时事联系感。

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和规范就是效率。学写评论,就是学如何更有效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讲新闻评论的表达特征

时评——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追求高效的表达

新闻评论最大的功用,通过表达影响和推动时事的发展

什么样的表达是高效的?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以最容易理解的表达向读者传播你的观点。

一、用最短时间最快理解你的观点二、切忌信马由缰的发散性思维三、让人琢磨的不是好语言四、评论的结构和节奏五、表达效率,还要求出手迅速

表达效率的几个具体要求:

(1)引述新闻时要尽可能简洁,当然,不能为了简洁而断章取义。

(2)铺垫部分要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3)开始就要向读者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言简意赅,就是观点应该比较短,最好能精炼成一句话,让读者很清楚地把握你的观点。观点是否言简意赅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将观点浓缩到标题之中。

(4)论述中引述别人观点和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地简略,否则给人拖沓之感,影响评论的节奏感。

(5)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进行重复论证。

(6)最好在结尾处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研究表明,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表达效率让评论付出的代价。评论的效率性,是以某种程度的模式化、快餐化、粗糙化作为代价的。

模式化:一些时评作品甚至还出现了“八股化”和模式化的现象。目前95%以上的时评大都是三段式:新闻由头+数据、资料、法律条文+分析结论。标题中大都又少不了“昭示”、“彰显”、“凸显”、“为何”、“惊闻”、“拷问”之类长盛不衰的关键词。而文章的感情色彩也一概是愤青式,思维方式也习惯于高高在上式的追问,有的时评文章甚至从头到尾问个不休。

快餐化:为了追求表达效率,时评不得不紧跟时事节奏,新闻发生后立即评论。那么短的时间,不会有太多时间让你遣词造句,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从容地谋篇布局、缜密地思考、谨慎地下结论,评论难免成为即时消费的快餐,很难有再审读、再回味的价值。时评,一般的生命也只有一天,很少有人会回过头去读昨天、前天的评论。

粗糙化:追求表达的效率,将“最短时间最快理解你的观点”放在写作的首位,评论自然不免粗糙,不会有什么文本价值,思想性、文学性、审美性都会大打折扣。一个小时匆匆忙忙写出来的东西,当然无法比两三天从从容容写出来的东西更优雅和深刻。从这个角度看,时事评论,甚至不能算作一种文学创作,而仅仅是为时而作的应用文。

为了避免这种时评的表达效率所导致的价值流失,时评的写作应该有分工。

比如,《南方都市报》时论版,当然是应该追求表达效率的,紧跟新闻的节奏。个论版,则对时效和表达效率的要求可以放松,尊重专栏作家的个性,由着他们的评论风格娓道来。而宏论版,则一个版都是专家的长篇大论,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中某个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全面、专业的剖析,则不必严守表达效率,而遵守专业判断的节奏。

第三讲新闻评论的选题

选题的过程,就是一次评论价值的衡量过程:认为某件事有可评论的空间和应评论的价值,或认为这个话题比那个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一、选题就是对评论价值的判断

选择与取舍

选题,与选题者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有关;选题,也与选题者擅长的领域有关;选题,也与一个人的选题渠道和视野有关;选题,也与选题者所在媒体、所处地域有关。

二、大时代的观念——将选题与时代结合起来

不在乎大小,应更注意选题的意义和评论的价值,注重评论与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关系。

一种普遍的现象,一种普遍的焦虑,以小见大。

例:徐明轩:叫卖“高玉伦T恤”透着低俗油滑2014年09月15日新京报

三、从你的选题中读懂中国

例:曹林:现实倒逼官方慎说“腐败只是个别”2014年09月16日05:30 中国青年报

四、热点无法回避

五、有冲突的话题更有评论价值

评论,只有在冲突中才能凸显理性和逻辑的力量,理清冲突方能表现评论者的洞察力和智识。

评论者,在冲突中给出判断,在不确定中给出确定。冲突,一定要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臆造和想象出来的。

例:戎国强:为索礼物骂学生,不宜再当教师。2014年09月15日05:59 《钱江晚报》

六、追逐热点之外拓宽选题途径

阅读、聊天、走路、思考

七、带着问题意识,等待新闻由头

选题的类型

一、事件性选题

1. 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期待。

2. 事件性选题的新闻评论又少到多,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的主流。

二、非事件性选题

这类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但是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替代的。

三、周期性选题

有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比如纪念日或其他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这些选题有着不同于一般事件性新闻那种偶发性、突发性的的特征:可预期性。周期性选题的评论往往被人们看作“应景文章”。但其实它也是符合某种接受规律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周期提起议程的。周期性选题本身因为是周期性地重复,所以更要着意于写出新意。

批判的价值次序——关于选题选择

“在批判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价值次序,一个事件上可能有许多值得批判之处,远的近的,弱的强的,直接的间接的,明显的隐含的,这样的排序就是批判的价值次序。”——曹林

第四讲新闻评论的角度

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认识角度是客观存在的。它可能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1.个人观察与思考的开阔程度;2.不同人群的立场、价值、认识结构差异;3.传播竞争的求新求异的规律。

《研究生听报告睡觉不可宽恕》、《院士讲座有人睡倒谁之过?》、《院士讲座学生睡倒责任不全在学生》

《李娜给中国体育带来了什么?》、《李娜:天空任“单飞”,去留成自由》、《孤星隐退李娜模式应该可以复制》

不少人大代表只会鼓掌和举手,而不会提反对意见,此事可以有几个评论的角度?

可以笼统地呼吁代表要不辜负公众的期待而认真履职;可以通过赞美某个敢于说不的人大代表来倡导以其为榜样;

可以某个从来没投过反对票的委员为反面典型展开批评;还可以通过国外议会反对声不断的场景来批评我们的人大代表。

如果新闻事件本身有足够的新闻性,那么评论无须在角度上费过多的精力,充满新闻性的事件本身就让读者有了关注的兴趣,无论你如何切入,读者都会因为事件的荒唐而关注你的观点。

例:“冷冻胚胎”何去何从《“冷冻胚胎”是权属之争更是法律之争》、《在胚胎归属案中感知人性温度》

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进行弥补了,以新角度来补充旧话题、抽象问题带来的关注疲劳:

一、新角度切入,提起对老问题的关注《看月饼销售遭遇“史上最艰难”》

二、小角度切入,让大问题有贴近性《国人都是水的奴隶》

三、跳出思维局限——“无话可说”也是一种角度《对矿难,我已经无话可说》

四、见人之未见——在细节中寻找新的角度《“又不是杀人放火”是一种什么态度?》

五、寻找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

国学天才被破格“卡”,你怎么看?

2010年,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总分比陕西一本录取线低了6分,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对他的要求是“达到一本线”。八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孙见坤这个国学“天才”,然而陕西省招办一直立场强硬,拒绝将孙见坤的档案投到复旦。目前,孙见坤收到了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可他的第二志愿其实是山西大学的历史专业…

角度1:《拒绝破格:又是一个“宁弃钱钟书也要公平”》

多数新闻事件都有非常鲜明的是非,谁对谁错,责任在谁,矛头应指向谁,都有明确的指向。可面对这个小天才的被招办卡,找不到可以直接归咎的对象。复旦大学为破格招他,已经穷尽了所有的努力,近乎要违反制度规定了;陕西省招办拒绝破格无可厚非,完全是刚性地执行招生投档规定。正如复旦招办主任所言:省招办对孙网开一面放行档案,可称为“开明”;若按规章将孙见坤“卡”住,则可叫做“严格”。在规则的尊严被权贵肆意践踏的环境中,在破坏规则导致腐败泛滥成灾的时代,你无法责怪一个严格执行规定的人和他苛求的行为。又是一个“宁损失一百个钱钟书,也要公平”的悲剧,这一次的郁闷不幸落在了小天才孙见坤身上。

角度2:《透明公开地破格,无关“给腐败开口子”》

如果一种破格行为是暗箱操作,是瞒着公众而在私下进行,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凌驾于制度之上按潜规则行事——像媒体曝光的一些地方一样,官员破格招傻儿子进法院工作,领导破格不经考试让行贿者上岗,这些见不了阳光的破格行为,当然会给社会传递非常恶劣的暗示,加剧腐败的蔓延,使条子生和关系户接踵而至,打开的口子就很难再关上。

如果陕西招办为国学天才破格了,如果有人以此也要求破格,那陕西招办可以反问:如果谁能够像他这样,被8位名校教授推荐;像他这样,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像他这样,被国学导师们评价说“国学素养胜过研究生”,他的素质经得起公众的审视,那么,招办同样可以为他破格。这样的理由,足以让那些想以此为借口者闭口。所以,透明公开的破格根本无关“给腐败开口子”。角度3:《陕西招办“卡人”:一场招生权力博弈闹剧》

不要过于迷信角度,尤其是新学写评论的人,先扎实地将评论写好,将简单的观点以符合逻辑和规范的形式写好。也没必要刻意求新,很多评论者倒常因为刻意求新而钻牛角尖,或者臆想出一个伪问题。

第五讲评论的观点与判断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评论中最重要的判断

观点,是一篇评论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评论的灵魂和核心

先有某种概略、粗糙、模糊的观点。评论写作中所谓的“写作灵感”,其实就是妙手偶得的某个观点,由观点产生表达冲动,然后组织资料、寻找论据、梳理逻辑、构思结构、谋篇布局,最后由“百余字的观点”在论证中扩展成一篇完整的评论。

一、观点是对事实或价值的明确判断

事实判断:对事实本身作出的判断。

价值判断:从某种价值观、情感、原则、道德、伦理、审美标准出发对事实作出的判断。

二、法律判断是一种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对事实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论证必须是句句有依据的强论证,判断必须经得起严苛的审视。

三、价值判断中最普遍的判断:是非判断

1.简单的是非。倡导简约的判断学

2.完整的是非。“简单的是非”是一种化繁为简、只看根本的思维,而“完整的是非”则是瞻前顾后、注重全面的是非。

3.深浅的是非。深浅的是非,是在一个事件的纵向层面上,在所涉及的现象与本质、直接与间接、浅层与深层、个人与制度的对比中作是非判断。

4.比较的是非。比较的是非是对两件事或更多的事情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辨是非,在对比中作出价值标准。

5.现实的是非。关注“应然”与“实然”的冲突。

6.辩证的是非。辩证的是非是想超越那种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敌即友、非是即非的二元思维,而能够在“非”中看到“是”,从“是”中看到“非”。新京报:秦玉海的“人品”与“作品”

7.反躬的是非。反躬,就是反求诸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尝试站到当事人的利益立场来看是非,而非执着于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看问题。《你也上那高高的塔吊去“秀”一把?》

没有是非的滥情也是一把刀

新闻反转剧都是标签的反转。只看标签不问是非。

一,交通事故,路人闯红灯被撞死,骂路人;可告诉你撞人的车是宝马,都去骂宝马;

二,患者打护士,舆论反同情患者,可如告诉你患者是官员,立刻会同情护士;

三,微博抱怨打车挨宰,网友会骂宰人司机,可如挨宰者是名人,名人会被骂矫情,用名气欺负司机。

四、利害判断

要注意利害判断的边界和局限,不能对利害判断作无限的推理。《打倒“卖得一手帝国主义好萌”的哆啦A梦?》

第六讲评论的思维

(逆向思维行业思维)

所谓思维,学理上的理解是,高级生物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能动的反映。

所谓能动的反映,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潜意识、下意识的习惯性反应,因为长期从事某个行业,受该行业的熏陶,固化为一种规律性的模式,以至于形成了带着这个行业浓厚特征的思考习惯:一看到某个事物,就会条件反射般以这个行业习惯看待事物的方式进行分

析和评点。

一、评论的批判思维

评论思维可能有许多表现,但最重要的思维,应该是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就是当面对一件事物时,不是用欣赏、赞美、鼓吹、叫好之类的眼光和角度,而是保持一种怀疑、质询、审视、揭露和批评的视角。一事当前,即使看起来是好事,也当以质疑为先,而不是忙不迭地去叫好。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这个社会需要有一种文体去扮演质疑和批判的角色,时评无法推卸这种挑刺的责任。

公权力需要怀疑,而且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怀疑。

“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证据的验证。最好的验证观点的办法是行动,但并非所有的观点都能够用行动进行验证,也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有必要用行动来验证。一般的论证所用到的证据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现实生活的事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的支持、个人证明或推荐、比喻及类推。”

二、经验思维:不能空谈抽象的事物

时事评论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贴近,它需要经验理性的支撑和事实的证明。时评家需要臣服于显示的逻辑和经验的知识,而不是进行纯粹的理论指导和抽象的逻辑推理。

例:《对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抢道者》

读者都是尊重常情常理的一般大众,而不是喜欢在艰深的概念中遨游的学术界专家教授研究者们。

最关键的是,你所从事的评论写作,是一项需要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的工作。

三、不可不重视的求新思维

评论者在就某个议题写作时,一定要有“求新”的意识,有一个新的角度,有一个新的观点,或有一个新的发现、新的信息、新的表述等。总之,一篇评论中,总得有一个“新”的东西,这样你的评论才会有价值。

新闻,只有“新”才能吸引受众注意和体现新闻价值;而评论,也只有观点“新”,观点和观察独到,才能让你提起的议程被关注,让你的观点吸引到公众的眼球,从而推动事件的发展。

评论要避免成为新闻的配角和附庸,必须要有超越新闻的独立价值,这就是观点和观察的独到,要有某种“新”东西。

第七讲评论的逻辑

“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搞笑之处就在于违反了逻辑同一律。评论中经常有这样的概念偷换。

评论是讲理的艺术“理”包含三个层次:理性——逻辑——伦理

逻辑无涉价值,它是一套比价值更优先的元规则

评论是一种公民表达的文体,它对逻辑的使用牵涉不到这么复杂的概念,论证时常用的逻辑也就集中在几种基本的推理上:演绎、归纳和类比。

一、一个典型的逻辑谬误案例:中国法治不健全——从事法学研究的法学家们很郁闷——法学家更容易英年早逝

二、演绎推理

最常用也最古老的论证法,即“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例: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大前提,众所认同的共识)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小前提,都知道的事实)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由已知判断得出的结论)

时评——常常用一些碎片化的学科理论和一些普遍的知识、经验、常识、一般原理等去分析新闻事件。

法律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大前提,法律中有规定)

强制拆迁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小前提,新闻事实)

所以强制拆迁是对法律的践踏。(结论)

警惕三段论最常见错误:出现四个概念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一个共同项即中项作为媒介,使大小项发生逻辑关系,从而导出结论的。如果一个三段论只有两个词项或四个词项,那么大小项就找不到一个联系的共同项,因而无从确定大小项之间的关系。

演绎推理最容易犯的谬误,就是前提错误

三、归纳推理

与演绎是一个相反的逻辑过程,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

演绎所用的那些大前提,一般性的原理、常识和理论,多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经验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论证的出发点是一般,归纳的出发则是特殊。但是,不通过归纳,我们就不可能认识一般。

归纳与以偏概全:归纳,须有普遍性为基础,列举虽不能穷尽,但须有规律性和共同性。以偏概全,就是以几个不具普遍性的个例,以个案代普遍,试图推出一种普遍规律性的判断。

《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该文章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有网友爆料称: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着高档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水灾汹涌下民众苦不堪言,穿着高档鞋来视察的领导却让六旬书记背,这消息自然在舆论中炸开了锅,当地也在舆论压力下迅速严惩了那名干部。可据媒体最新调查称,那名干部穿的是布鞋而不是高档鞋子,也不是耍官威“骑”在村民身上,而是两人关系很熟很好,支书背他不乏玩笑成分。

综合常识和在场其他人的表述看,这名干部被舆论和网友“冤枉”了,成了救灾舆论场中“由不得你解释”、“一点就着”的情绪化舆情的牺牲品。

这事儿刚一曝光就在网上炒得很火,网愤滔滔之下,板砖和口水如雨点般砸向那个干部,并借此批评余姚救灾不力时,我一直没有参与评论。这种沉默,是刻意与这一情绪保持距离。因为事实和背景不清楚,针对“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的爆料,只是一个网友语焉不详的描述和一张图片,很容易根据这些进行义愤填膺的想像。不评论,是因为对网友的描述有不少怀疑,但不在现场又无法求证,只能等待后续报道;不评论,是想与网愤的距离远一些,也能与事实近一些。保持距离,在静默中等待更翔实的报道,才能客观理性。

果然,记者对此事的调查颠覆了网友轻率的曝光。记得芦山地震救灾时,也有一名基层干部被冤枉而受到处理,他并没有脱岗,只是深入了更艰难的灾区抗震救灾。舆论后来对被冤枉者充满愧疚。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未必有真相,尤其是在我们看来很陌生的基层尤其如此,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妄下结论,有时候,自以为是的大义凛然和远离事实的道德优越感,可能只是不明真相下对他人的伤害。

这里想谈一个词:灾难情绪。通过这几天对余姚救灾网络舆情的观察,我注意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就是灾难来临时,舆论会弥漫一种与平日不一样的“灾难情绪”,这种不冷静的情绪如果得不到防范和克制,会滋生很多冲突,带来很多与自然灾害相伴生的“次生社会灾害”。

灾难情绪有很多方面的表现,它表现在灾难来临时人们天然产生的消极心态、发泄需求、安全焦虑和归咎追责的冲动。一方面是受灾者的不安和不满,突然遭遇地震或洪灾,猝不及防,日常生活被打乱,财产受到损失,生活产生不便,甚至不少人的家人失去生命,身处其中的人肯定会有情绪的。另一方面是围观者的不满,尤其在信息传播极为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眼看到一座城市陷于洪水之中,看到很多人的求救,目睹灾难带来的伤害,自然感同身受,并习惯性地去追问责任,追问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不力,批评相关部门预警的滞后与应急的不足。

这就是灾难情绪。这种情绪,一方面源于弱小弱势的人们在自然灾害前的惊慌,一方面源于对政府工作习惯性的不满。“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事件的发酵,就是灾难情绪的产物,人们带着负面情绪看待政府和官员行为,把一个情况不明的行为想像和解读成为“骑在人民身上”,然后对着这个假想敌发泄不满。

这种灾难情绪还会驱使民众带着放大镜和“找茬”心态去解读官员的一言一行,官员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弹。灾难舆论场中人们的心态比平常要敏感和脆弱很多,容易被激怒和点燃,也容易发酵成集体的不满,将对灾难的不安和伤痛,都转移和发泄到一个假想的“稻草人”身上并大加鞭挞。这种失去理性的情绪所激发的冲突,会耗散救灾的力量,形成社会性的“次生灾难”。

政府和官员需要重视这种灾难情绪,意识到公众的脆弱和敏感、不安与不满,少说话,多做事,以实际行动安抚民心。另一方面,舆论和公众也应该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去苛责,不要不问真假就轻信轻疑,不要被别人一两句话就点燃。客观看待所发生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为,是否人力不可及?不是所有的灾难下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部门。危难之时,共同的敌人是灾难,而不是官民,放纵灾难情绪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评论写作的归纳,多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根据对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考察从而得出有关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而不是“完全归纳推理”:对所有个别对象进行穷尽的考察,从而作出一般性结论。

四、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而其中一个或一类事物还具有另外某些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事物也具有这些属性的推理。A对象具有a、b、c、d等属性,B对象具有a、b、c等属性,A与B是一类事物,所以,B也有d属性。

类比推理推出的结果具有很强的或然性,或者,只能作为一种应然的要求。类比法的可靠程度取决于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关程度。

类比与比较:类比,是为了推理出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结论。而比较,则是为了区分两者的异同点。

使用类比推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以类比的相同属性应当尽可能多;2.用以类比推理的前提中的属性应当是本质属性;3.要注意用以类比的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差异性

第八讲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现象和问题发表看法、表明立场、阐述观点的节目形式,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严格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评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本台评论、本台短评、编后语、新闻述评等。

两大节目形态:新闻述评、谈话节目

1、新闻述评:电视新闻述评是评论节目最主要的类型,它采用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形式。述评性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阐释;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在展示记者对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集中议论。

2. 新闻类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本身是一种节目形态,在西方电视界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深刻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国外的谈话节目类型非常多,就像现在的网络聊天形成了自己的谈话社区一般。

其他新闻评论节目形态:1、读报类节目盛行。《有报天天读》、《马斌读报》2、主持人+评论员组合。《时事开讲》、《新闻1+1》

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角——评论员

电视新闻评论员应具备的能力:新闻专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两大能力是电视新闻评论员能力构成中比较重要的能力,但并不意味

着不需要具备其他能力

1、新闻专业能力:新闻判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规范性、逻辑性、贴近性

第九讲新闻评论的标题

想要纳入标题的较多的因素与标题本身较为狭小的表意空间的矛盾。适当的选择——放弃一些认识因素,或者拓展标题空间

原则:“互文性”在拓展表意空间的同时,不应该成为阅读的障碍。“用典”不应太生僻,至少保障第一层意义空间能够为大多数人理解。

新闻标题与评论标题的区别

区别新闻标题评论标题

标题任务提示新闻中最主要、最值得注意的事实标明论题范围或传达作者态度、见解

拟题手法观点态度蕴含于事实的概括、叙述中一般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

标题结构结构较复杂,常常由主题和辅题组成结构较简单,通常是单行题

写作要求具体、确定,句式较完整,常用实题概括、抽象,句式较灵活,常用虚题

评论标题的功能:

一、提示论题:提示评论议论的范围例:《为什么要整顿金融秩序》、《“艾滋女”事件:公权力该如何介入》

二、体现论点:体现评论的中心论点例:《人祸不除矿难不已》、《别用“越狱”,拷问监狱安全》

三、表明态度:表明作者的态度或倾向例:《空巢老人:不该如此死去!》、《对“诊脉验孕”打擂不妨淡定些》

四、引发兴趣:引发受众阅读、收听或收看评论的兴趣例:《谁在为“造假骗官”一路开绿灯?》

评论标题功能的运用

功能功能释义优势

提示论题明确告知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有利于突出论题的时效性或针对性

体现论点直接体现评论的中心论点或主要看法有利于突出鲜明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

表明态度直接表明对事件或问题的立场、态度或倾向有利于突出作者或媒介明确的态度

引发兴趣运用新鲜的事例、手法或语言引发受众兴趣有利于突出评论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评论标题的要求

一、贴切:题文一致,用词准确,题义确切避免文不对题、题文不符,避免望文生义、词不达意,避免引起歧义、产生误解

二、具体:论题具体,论点清晰,指向明了避免空泛乏味、题大不当。题目小些,窄些,具体些!

三、鲜明: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避免不痛不痒、令人费解

四、精当: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文字简洁避免句式冗长、文字罗嗦

五、生动:注意形象性,富于新意、动感与活力,令人过目难忘

1. 变换标题句式

(1)变陈述句为假设句《如果所有的母亲都生男孩》、《假如你爸是李刚》

(2)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久违了,国学!》、《造伪劣工程:罚!》、《一路平安,别把春运说得太悲情》

(3)变陈述句为疑问句(提问、设问、反问)《“维稳”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谁最怕网络民主》、《总把报道当举报,让记者情何以堪》、《新闻发言人是怎么异化成阻访者的》、《富人生病凭什么让穷人吃药?》

2.活用成语、谚语、俗语

(1)引用法:把成语、古语、谚语、俗语直接引入评论的标题,借助其本身特有的词义和人们通常的理解表达评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意向《要钱不要命,因为要的是别人的命》、《打铁贵在自身硬》1990年12月19日《法制日报》

(2)化用法:对成语、古语、谚语、俗语做细微改动后,变化使用,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表达评论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认识《谁有资格嘲笑河南交通厅长“前腐后继”》、《后生可爱》、《近墨不黑》、《谨防“明码标假”》

3.巧用修辞手法《个人信息不能变成“唐僧肉”》、《南方科大“梦游”到何时?》、《真相不能“躲猫猫”》

警惕标题标签泛滥:标签化会导致两大恶果。

其一,预设着立场,传递着偏见,将先入为主的刻板认知嵌入新闻事实中,影响读者的判断。另一大恶果是,左右着公众的判断,使公众放弃了对具体新闻事实的关注。面对一堆由各种标签描述的新闻,人们不再关心现实中具体发生了什么,而是会根据标签的想象去编织“事实”。

第十讲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确定性、控制形容与转喻的语言量、信息密度与信息冗余

当前新闻评论语言面临的问题:警惕新闻评论的语言暴力、新闻评论中的叙事部分

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点:以概念和判断为主、确定性

在语言词汇的选择上,新闻评论应该尽可能使用确定性的概念,而少使用形容或转喻性的词汇。新闻评论主要靠概念——判断——推理这样的逻辑方法。确定性的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可以作为判断与推理的基础,而形容与转喻则难以作为判断与推理的基础。

控制形容与转喻的语言量

形容或转喻的词汇在阅读感觉上确实要好看一些,一篇评论,如果满纸抽象的概念,很可能给人以一种干枯、沉重的印象,对于接受也是一种障碍。但尽管如此,仍然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控制形容与转喻的词汇。量的控制,即形容或转喻的词汇不要太多,不要使它们构成全篇词汇的主体,否则虽然“好看”,却淹没了理性的表达;质的控制,即不要用形容与转喻来代替论证与判断。太多的比喻成分可能有益于理解,但却削弱了论证,实际上是削弱了人们通过理性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语言中的“信息冗余”对于接受的积极作用:两篇同样一千字的文章,他们的信息量一个极为密集,一个极端稀薄。极端稀薄的,肯定有好多废话;但是极端密集的,接受者则会感到很累,应接不暇。一般来说,新闻评论中新见解、新概念、新知识,评论语言中抽象的概念、单音节的词汇和推论性的语言越多,信息冗余就越低。而读者已知的知识与事实,过渡性文字,语熟语、成语、陈述性的文字和重复性的文字越多,信息冗余度就越高。例:乌青体

新闻评论中的语言暴力

新闻评论是一种批判性极强的文体,当它与政治和利益联姻之时,批判便有可能转为“批评”与“打击”,结果会导致“克制”尽失,“行为暴力”演变为“语言暴力”。

新闻评论中的语言暴力,是指不以逻辑推理为手段,直接以“攻击性、辱骂性、贬斥性、威胁性”或权威性语言表达主体自身诉求,其意在建立主体的道德优势与社会权威。

此定义突出了新闻评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以下几个特性:

1.逻辑推理与论证过程的缺乏,具体表现为直接下断言,如“恐怖”、“谣言”、“汉奸”等;或使用极富联想性的词语,如“不分青红皂白”、“群殴”以及在正常词语上加注引号等方式,其目的在于使自己不用推理,直接得出结论。

2. 语言的使用不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

3. 表达诉求时只顾自身,不顾他人与社会的感受。

4. 表达目的是建立道德优势或是社会权威。新闻评论中的语言暴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社会大众均能感受到语言使用中显性暴力的攻击性与冒犯性,而隐性暴力则体现于对话语权的掌控以及对社会权威话语的引用上。

语言暴力例肖鹰:“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后会无期》与韩寒现象

新闻评论语言暴力成因

1.语言暴力符合论证效率最高的原则。它使得人们用最简洁的话语将社会现象加以概括,能让受众迅速站队,分清好坏,其传播效率相对较高。如将某人称之为“汉奸”、“走狗”、“异端”等就会使得大多数人与其划清界限,使其自绝于人民,这也是为何“文革”中“上纲上线”式言论风行的原因之一。现代新闻评论中的语言暴力,多少与我们以前以阶段斗争为纲的社会风气影响相关。

2.语言暴力迎合以量取胜的现代社会评价机制。相对来说,大众喜欢粗俗式的语言,更喜欢粗俗式语言出现于公众场合。语言暴力符合弱势国民的心理需求,它是民众获取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3.新闻评论作者自身的心态不正。不少媒体人尤其是新闻评论作者,以使用暴力性语言为荣。由于生动化的语言暴力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符合中国民众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受众共鸣,从而导致新闻评论的语言暴力形成恶性循环。

新闻评论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

直截了当地运用暴力语言进行评论的并不多见,我们常见的新闻评论语言暴力形式主要表现为“借力论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借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公众利益对他人进行攻击、借科学之名、舆论之名或民众之名,行泛道德主义判断、借权威或政策的力量批判人或事

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成分

案例:“洗浴场所的女工邓玉娇在工作期间,与当地官员发生肢体冲突,愤而刺死、刺伤官员。”

在新闻评论中,包含两类内容:一类是表达观点的内容;另一类是陈述事实的内容。

其中,陈述事实的内容,与新闻报道有所不同:

其一,它们与观点性内容往往相互交融,为表达观点服务;

其二,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这些叙事性内容并不像新闻报道中那样完整、全面,它们往往是作者在全部事实中选取与自己观点相关的一个方面,而放弃无关的其他方面。

其三,评论中陈述事实所使用的语言,一方面可能概括性比较强,用字节省,不会像报道中那样详细;另一方面,也往往因作者的观点而存在倾向性,不像新闻报道中那样尽可能采用中性的语言。

其实,评论中最客观的叙事方法,就是把报道中的相关内容“粘贴、复制”到评论之中。这是完全没有倾向的叙事语言。我觉得,评论中关键的论据,那些对事实细节敏感度高的刑事司法事件,往往应当采用这种方法,以避免在在基本的事实层面产生争议。

“邓玉娇在遭受到黄德智、邓贵大强迫要求其洗浴,被拒绝后又拉扯推搡、言辞侮辱等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持刀将邓贵大刺死、黄德智刺伤。”认定邓玉娇“自卫”的根据,就在这些细节之中。这是所有关于此案议论的基础。

但是,简单的“粘贴、复制”,不仅表达效率较低,也会削减评论语篇的美感和作者的风格,味同嚼蜡。

评论中事实的真实性问题

第十一讲评论的理性

理性成为自我阉割术

争论:时评要不要坚守理性?

将理性与“建设性”挂钩,要求评论必须有建设性,必须得提出解决方案。将理性与“批判性”对立起来,认为理性就是不批评,就

是站在政府一边替政府说好话。

评论为何要尊崇理性

评论是公共性的,是为了交流和说服,为了分享和传播,那一个人靠什么与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拿什么去说服别人认同你,凭什么让你的观点可以与别人进行分享?那就需要介质,这个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介质就是“理性”。

理性是公认的规则:逻辑、价值、责任

几种重要的评论理性

一、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判断真假的理性

最应该警惕的就是符合你愿望的谎言,符合你想象的假消息。真正应该区分的,不是善意的批评与恶意的批评,而是批评与造谣诽谤。

二、是非永远高于立场——公正旁观的理性

什么叫公正的旁观者?就是明晰是非,尝试站在每一方角度设身处地、反求诸己进行考虑的人。

什么叫情绪化?仅仅陷于某一方的角色中就很容易情绪化,使判断出现偏差。

三、谨慎地衡量社会后果——社会责任的理性

自律意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评论的节制。

一是面对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汶川地震)二是特殊刑事案件的评论取向(2010年系列校园血案)

第一,评论要有鲜明的是非,不能含糊其辞和混淆是非,尤其不能不适当地同情那些作恶者。

第二,淡化报道和评论,不要从客观上帮助作案人扩大他希望达到的恐怖效应。

第三,淡化对事件原因的分析,不要想当然,不要先入为主地带着情绪。

第四,要尽可能地避免向社会传播“接连发生的几起事件是有联系的”这种缺乏根据的暗示,从而引导社会理性思考,二不是传播恐慌。第五,节制对暴力场面的描述。

四、理性不是一种霸权——自我反思的理性

五、在网络民愤前保持独立判断

新闻评论与网络民意发生冲突是必然的

评论基于原则而判断,而网络民意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是基于立场和情绪,是站队,是简单的表态,是凭着一种简单、原始的道德义愤和情绪,这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了。

不要把新闻评论降低到网络跟帖的层次

网络民意的匿名性、随意性、草根性、民粹性、低门槛表达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这种表达方式通常是基于简单、轻率的立场。

而新闻评论的写作是实名的、个人化的,纸媒的公信力、写作者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其必然尊崇原则,保持一种恒定的、理性的价值观。冲突不可避免。

六、坚守理性,不放过每一种恶

不放过对每一种恶的批判——不仅批判强者的恶,也不放过弱者的恶;不仅批判体制的恶,也不放过人性的恶;不仅批判别人的恶,也不放过自己骨子里隐藏的恶。

七、坚守理性才能成就舆论领袖。舆论领袖是对一个评论者最高的褒奖

慌乱和焦躁,没有静默地等待权威结论的耐心:

1. 媒体没有判断真假的耐心,看到野鸡信息就急着转抢独家;

2. 网众无等待专业调查的耐心,焦躁地立刻“要真相”;

3. 舆论领袖无等待权威结论的耐心,急于站队表态,急于秀立场;

4. 专家没有尊重事实的耐心,而是急于根据自己的想像去分析原因,从而误导舆论

第十二讲评论的伦理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职业精神---职业伦理

评论人的角色定位

1.公正的旁观者。“旁观者清”——旁观才能中立,中立才能客观。评论员不能选择站在哪一方的利益立场上,不能卷入新闻事件之中,不能与新闻当事人产生利益关系。

2.冷静的介入者。评论者介入社会,应警惕自己身上那种澎湃的激情,节制那种过度亢奋的情绪,对那种自以为掌握着真理所带来的字符保持审慎的怀疑。

评论并不排斥情感,排斥的是那种不必要的激情和过于亢奋的情绪。情绪,是一种比激情对评论更有害的东西。激情,是一种被激发出来的冲动,带着比较强的气场。而情绪,则暗含着某种先入为主的立场和非理性的取向。用好情感,警惕激情,拒绝情绪,才能称为冷静。

例:【社论】呼格吉勒图案:复查启动,真相待解

3. 勇敢的说不者

评论界流行一种很不好的倾向,不是努力地从专业角度提供自己的见解,为形成理性的决策贡献自己的专业智慧,而是喜欢迎合某种公众想听的观点,忌惮于“民意正确”的压力而把自己的观点降低到道德表态、立场站队的平庸层次,为了赢得掌声而迎合民粹,为了获取利益而迎合当权者,为了观点安全而迎合多数人。

评论者,应该是社会的守望者。评论者,还应该是彻底的批判者

评论的伦理规范

1. 评论人应客观地引述新闻报道,不能为了迎合自己的观点而歪曲新闻事实,选择性地截取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事实,而不告诉读者新闻中那些与自己的观点相悖的事实。

2. 论证中要引述有明确和权威来源的数据、信息作为论据,不能以网上不明来源的信息或缺乏公信力的数据支撑自己的判断。

3. 评论人引用别人观点时,要在显著的位置作明确的标注,或以明确的表述让读者知道你的这个观点是引用别人的,而不能含糊其辞,故意误导读者,使读者以为那是你的观点。

4. 评论人批评官员或专家的言论时,不能断章取义,而要全面地提供被批评对象的观点。

5. 评论人的观点应基于公共利益,而不能夹带私货。

6. 写评论作判断时,要谨慎地考虑到自己的评论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

7. 评论的交锋中要尊重对方,不歪曲对方的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就论点谈论点,就理说理。

8. 较长时段内要保持相对恒定的价值观,不能今天这个价值观,明天那个价值观,今天这个观点,明天在另一篇文章中又持相反的观点,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

9. 编辑要保持原意,不把不属于作者观点的话加到文章中,不对作者的核心观点进行大幅的编删。

应警惕的一些时评病

1.警惕拔高和过度阐释

2.警惕大词、俗词和套话

3. 警惕自我设限

4. 警惕自己的期待

5. 警惕道德优越感

6. 警惕修辞与比喻

7. 警惕野鸡数据,学会咀嚼数据

8. 警惕表达冲动

新闻赏析范文50[新闻点点评]

新闻赏析范文50[新闻点点评] xx年冬运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被指提前预定好金牌归属。比赛后半程同为 __选手和吉林省选手的宋伟龙抢占领先位置,其余三名长春选手却紧跟宋伟龙未赶超直到比赛结束。对此,现场观众斥责“太假了”。 点点评开、闭幕式之间直接发金牌就好了。 温州市鹿城区教育局通过鹿城教育网就“石坦巷小学学生冒雨表演、领导伞下观看”一事公开致歉,称将努力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鹿城区政府责成 __门对活动组织者、当事校长予以停职检查。 点点评伞下看戏的没事。 中国湖南的新方舟大厦,仅用了15天(360小时)就建设完毕。这座大楼高30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号称可以抵御9级地震。 点点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最高法近日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公正高效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__件的紧急通知》称,严惩对农民工的“恶意欠薪”行为。

点点评还没听说过“善意欠薪”。 国家 __披露审计报告显示,深圳市住宅租赁管理服务中心xx 年和xx年人均工资达32.76万元和30.57万元。被曝光至今,该中心未出现 __,仅把其主任从市财政领取的2万元收回。 点点评可能是要高薪养廉。 陕西汉中七名家长集资百万元开办“私塾”,主要教授孩子国学以及现行的语文数学和茶艺曲艺等内容。学堂创办者称孩子一旦增多,就走“以学养学”的道路。 点点评戴红领巾吗? 烟台市民王先生介绍,前两天他买到三个假鸡蛋。假鸡蛋蛋黄煮熟后十分有弹性,摔在地上能弹起2 0厘米高。据介绍,假鸡蛋蛋黄是用海藻酸钠水溶液和明胶等化学制剂,添加柠檬黄等黄色素后制成的。 点点评权当赠送的玩具了。

新闻的要素

新闻的要素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以至于新闻图片、新闻评论等 通常情况下新闻作品要具备如下六个要素,即五个“W”: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以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内容多由五部分组成: 1.标题、 2.导语、 3.主体、 4.背景、 5.结语。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 如何写好一句话新闻 一:明确“一句话新闻”的概括题的答题要点 形式上:一句话新闻,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 内容上: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⑥方法(措施,手段,途径)。它要求比导语精练,比标题具体丰富。 就某一则新闻材料的概括而言,不一定面面俱到,特别是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的要素,可视具体情况取舍。 根据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个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7月1日至8月2 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疑人缉拿归案。 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为加强迫逃专项斗争的力度,北京市公、检、法机关于8月2日发出通告,限令在逃人员主动投案自首。 阅读新闻材料 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 首先找出重要的的语段或语句。 通常情况下,主要看导语。因为新闻导语的任务,是以简约、精练的文字,把新闻事实的要点和要旨揭示出来,以唤起受众的注意,并引出新闻事实的主体。 其次是对照“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逐一搜寻、概括。 最后,我们就可以试着组句。 一是常规句: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督捕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二是变式句:“网上作战”、分级督捕,北京公安7月份缉捕逃犯211名 依据新闻材料倾向 验证表达有无偏差 对初步拟出的“答案”进行验证,是一步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某些“导语”并非对新闻事件作出概括叙述,或者没有“导语”,只有一段内容,新闻要点又难以准确把握的新闻材料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新闻类语段概括注意点 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结果)。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当堂巩固 阅读消息,拟一个不超过12字的新闻标题。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浅谈我的新闻评论观 新闻评论是所有新闻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环,不似通讯、消息等新闻文体要求高度客观,新闻评论只要是立足于事实,其所言不受诸多限制,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寻章摘句,亦可以高瞻远瞩,只要文责自负便可。 新闻评论形式自由,从长短来讲,可以寥寥几百字,就事论事、点到即止,这类评论的特点是一针见血、以语言和观点取胜。评论也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以小见大、分析鞭辟入里,这类评论则以缜密的思辨和旁征博引取胜。而无论哪一种评论都离不开深厚的学识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以及良知的坚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评论更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高屋建瓴的气魄和能力。离开这些,新闻评论就不免隔靴搔痒、言穷气短,令读者观后或不以为意或一笑置之,起不到引起思考和讨论的作用。从这点来讲,虽然评论较一般新闻自由性强,但写好评论绝非易事。从事实到观点的选择、提炼和表达都蕴含着深刻的学问。一般来讲,要有重要的事实,新颖的观点,以及成熟的表达。 事实是一篇评论的由头,事实的发生是客观的,不需要有人为的提炼和修饰。评论者只需做出选择即可。评论选择的事实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记者报道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的事实,也就是平时所说“热点”和“焦点”;另一种是并未得到公众的注意还未形成舆论的事实,可以看做“冷点”,通过有力的评论让这些事实

18 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无论哪一种事实,都是与人民生活和福祉息息相关的。“激 浊”一文关注的便是 2011年10月发生在广东的小悦悦事 件,一个倒在车轮下的两岁女童经历了肇事者的逃逸和 个路人的漠然,最终被一个拾荒者救起,却仍然没有能够生 还。这一事件之所以造成了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应,正因为我 们处于一个社会变革、信仰流失、价值观重塑、人心浮躁和 焦虑的时代。小悦悦事件的震撼让很多人暂停了忙碌求生的 脚步,回视灵魂深处的一抹阴暗和深藏的人性光明。这是事 实的力量,这样的事实让拿笔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注和 写作。 新颖独特的角度、深刻有力的观点无疑是一篇评论的核 心。没有好的观点也就无所谓表达。观点的选择要建立在公 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心之上。我坚定认为只有“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评论,玩世不 恭的调侃读起来有趣却容易流于肤浅,当然我指的不是表面 上的玩世不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名人包括司马 迁都是在痛苦中“有所郁结”,从而“发愤”著书,为世人 留下宝贵遗产。同时,严肃而庄重的态度会感染读者,让读 者感同身受。 一个新闻事件,头绪万千,有的人会觉得事实就摆在那 里找不到什么观点,有的人会觉得思路太多不知选择什么角 度。此时观点的提炼便是要在芜杂的事物中找到观点的突破 口。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新闻评析角度

新闻评析角度 1、真实性分析 评价一篇新闻报道,内容就是否真实就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就是新闻报道的根本要求。 2、新闻价值分析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会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判断某一事实就是否新鲜,就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的重要性大小 善于从复杂的事实中瞧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写作的计划性与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3、主题分析 新闻主题就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记者认识与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就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体现。 主题就是否符合新闻事实,事实就是否构成记者所定主题的依据。 主题就是否具有社会意义、针对性 主题就是否鲜明、深刻、集中 4、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视角):新闻记者发现、挖掘与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与侧重点。 如何评析: 就是否揭示事物本质或能说明问题,思想性的体现 就是否对某一方面工作具有影响或指导意义就是否适合受众心理 5、表达方法分析 (1)叙述就是消息写作使用的主要表达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 (2)描写——着眼于“样子”;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分为人物、场景与细节描写。就是新闻素描、现场目击这类消息体裁的主要使用手法。 (3)说明: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有关背景资料进行介绍与解释,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一般穿插在报道过程中。 (4)对比把相反或相对的新闻事件或同一事件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或相映衬,明确就是非,表达主题思想。运用时应该恰当、鲜明、典型、有力。(5)设置悬念:做扣子、关子。在新闻作品中,由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较为曲折或具有一定戏剧性,作者为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在作品中能够设置悬念,引起受众兴趣,然后再解释、解除悬念。悬念要与事实相关,做到简而精。 6、语言分析 新闻语言就是表达新闻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新闻报道要锤炼语言,准确地阐述事实,体现较高的美学价值。

浅析新闻评论的新形式

浅析新闻评论的新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 摘要:新闻评论以触及世界每天变动的新闻为基础,发掘和提高人类对现实的理智。电视、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一直为受众喜闻乐见。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无可比拟的个性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最大集散地。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评论成为后起之秀,它在短时期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且与报纸等传统媒介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关键词:新闻评论,网络评论,超越 Abstract: News comments based on identifying news that hit the world changes every day which enhancing human sense of reality. News commentary concludes television,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have been loved by the audience. The network as a new media have unparalleled personalized, equality, and other interactive features make it the largest distribution center for news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ge, the network reviews become a rising star, which in a short time to establish its own unique position and mix with newspaper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 words:news comments, the network reviews, beyond 一、网络新闻评论概述 (一)网络新闻评论概念的界定 界定网络新闻评论概念之前,首先界定一下新闻评论的概念,“新闻评论是指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如果说新闻是客观反映社会现实,评论则是表明媒体对于新闻的态度。因此,很多传统媒体都非常重视评论,重视传播自己的和读者的“声音”。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由信息传播工具嬗变为一种媒体形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新闻评论有了新的传播载体,也放大了新闻评论的威力。综合目前各类网络媒体及网络评论学术著作中对网络新闻评论所做的定义,本文将网络新闻 1金梦玉.网络新闻务实.[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89

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绪论 新闻评论学(P4):应用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介、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反映内容:新闻报道,传播最新真实、客观信息;新闻评论,揭示事实所含意义。 2.写作目的:新闻报道,传播信息,间接引导舆论;新闻评论,表明态度,直接引导舆论。 3.表达方式:新闻报道,记叙为主;新闻评论,议论为主。 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区别 新闻评论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新闻评论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新闻评论种类的不同分法 按主要性能划分;按评述内容划分;按表达方式划分。 1、按主要性能划分(P40) 全面部署性评论;说理启发性评论;业务指导性评论;政治鼓动性评论。 2、按评述内容划分(P41)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评论、国际评论、社会评论。 3、按表达方式划分(P41) 社论/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述评、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微型评论、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二、代表编辑部意见的评论形式(P43) 1、大型评论 社论、编辑部文章 2、中型评论 ●本报评论员文章: ●其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与短评之间,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当前政 治生活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在选题和写作上更自由与灵活,篇幅比社论短。 ●名义上是个人,但实际上代表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 ●可以单独发表,也可以配合新闻报道发表 ●可以不送审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由非本报编辑部、评论部成员,而是由编辑部约请外单位,尤其是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 根据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问题进行专业性分析的评论。 ●名义上是个人,但实际上还是代表报纸编辑部的意见和观点,比本报评论员文章有更大

(完整版)浅谈新闻一加一

浅谈《新闻1+1》 《法院先审“大法官”》,大家一直在等待的足坛反赌、打黑这样的案件终于今天开庭了,为什么等待了很久,因为从事发到现在已经800多天过去了。第一个出庭的是张建强,一个曾经主管裁判工作的人,裁判大家都知道,是足球场上的法官,作为在中国职业联赛当中主管裁判工作的张建强,可以称为大法官,所以法院先审大法官也就成了我们今天节目的一个标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得节目中的其中一期。它谈论的是当天最热的新闻话题,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解析新闻背景脉络,这就是《新闻1+1》。 从每一期的标题例如:如何医治“医患之伤”?、中日如何“不惑”?···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些许黑色幽默,以及从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白岩松式的风格。的确,白岩松是节目的关键,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白岩松也就没有《新闻1+1》,因为他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更是栏目的策划人。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节目形式与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颇为类似。主持人、新闻观察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进行探讨,并以直播的形式播出。 《新闻1+1》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关注,能够成功,在如今众多的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我想与它的革新与特色是分不开的。首先它突破了央视以往新闻节目的模式,大胆采用直播,节目在形态上寻求突破,由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一对一访谈模式,改为由主持人承担评论员职能,对新闻热点展开个性化的评论与报道。在报道风格上,新版栏目强化“丰富的信息量”、“明快的报道节奏”与“鲜明的主题性”的融合,突出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与媒体性特色;在关注题材上,栏目将进一步强化热点新闻的跟进,依托各地应急报道点资源,第一时间采访新闻当事人,突出热点新闻的即时延展。配合改版,栏目以“主播制”进一步强化主持人的符号特色。 主持人是它的另一大亮点,白岩松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机敏和语言犀利是白岩松的优势,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其主持风格自成一派; 它的意义引领了cctv电视评论的新时代,新闻立台是央视扩大国家级电视台影响力的核心举措,也是完善频道专业化,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步骤,《新闻1+1》开设时间虽短,但从它身上折射出了多年来央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其在新闻频道系统话进程中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

“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 ①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③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面向广大受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4、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1、新闻宣传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正面宣传也应该包括舆论监督的内容,这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鞭挞假恶丑正是为了弘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新闻评论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丁刚来源:人民网人民时评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魂,也是我们的国魂。面对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用一定形式来做出理性的表达是爱国热情的具体体现。最近, 日本右翼势力再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激起了曾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 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连日来,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分子,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的作法,中国民众表达了强烈不满,展现了爱国主义热情。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日本右翼还有如此劣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原因的。它既与日本对战争缺乏深刻反思有关,也与亚洲地缘政治格局近年来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快速发展有关,而美国的亚洲战略又一直影响着日 本对待历史、对待中国的态度。这些不同层次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日本出现了 右倾化的思潮。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我们理应表达自己的 义愤。但是,仅仅表达义愤是不够的。采取一些有违法制的过激行动也无助于问 题的解决。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爱国既要有热情的表达,更要能够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在表达义愤的时候,难免有一些过激的言词,但义愤的宣泄不应超越法律,非理性的无序举动不仅无助于揭露日 本右翼的真实面目,反而会授人以柄,给右翼分子攻击中国、欺骗日本民众增加 口实,甚至伤害一些真心与中国友好的朋友。 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的。改变这一基础,既要有义愤和激情,更需要智慧与自信,做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当年犹太人为揭露德国纳粹的罪恶,为了让世界人民认识到纳粹的危害,扎扎实 实地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深入揭露德国纳粹反人类罪行,通过对战犯 坚持不懈的追查,让纳粹分子在国际上成为丧家之犬。二战的反思能够渗透到德 国和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与犹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奥斯威辛”早 就超越了地名的含义,这个建有毒气室的集中营已经成为20世纪种族灭绝主义 的象征。在历史学、哲学、神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中,它不仅是一个学术名 词,更意味着人类对历史苦难和人性的重新认识。而在战后这些学科的发展中,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要素【圣才出品】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要素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文章的要素,是指一篇完整文章的必要构成因素。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构成因素。 1.新闻评论的要素 新闻评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的要素实际上是论说文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项,但具体要求与一般论说文有所不同。 论点是指对于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论据则是社论列举的三个可能的原因,贯穿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是论证。 2.正确理解特殊的论说现象 新闻评论的要素 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特殊的论说现象 要素间的关系 新闻评论的论点 论点 总论点与分论点 论点的要求 论点间的关系 论据的功能 与确切理解、恰当运用论据有关的问题 论据 论据的种类 论据材料与论点必然联系的条件 论证的概念 论证 恰当论证的要求 论证的逻辑方式 论证的方法 新 闻评论 的要素

在一些新闻评论中,常常出现一些仿佛三要素不全的现象,但是又不影响人们准确理解。 任何一篇有存在价值的评论,都需要论据;至于具体论点或论断是否需要论据,则取决于论点或论断本身是否具有明白性,而不是作者是否掌握所需的论据。 3.要素间的关系 具体理解评论三要素的关系,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层面: (1)论点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论据提供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事实,它们都是有形的存在;论证表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贯穿于整个论述过程,属于无形的存在。 (2)论点和论据虽然都是有形的,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却判然有别。论点表述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属于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论据不论是事实还是理由,都是处于评论作者之外的客观存在,是具体甚至生动的。论点与论据既以各自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相互区别,又因之相互为用。 (3)三要素尽管有上述种种区别,但都是评论的必要构成因素。 二、论点 1.新闻评论的论点 新闻评论的论点,是指概括对于所论述的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它表述某种思想、观点、见解、主张,回答“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2.总论点与分论点 按在评论中所处的地位,论点通常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 (1)总论点 总论点,又称中心论点,在评论中处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被人们视为“评论的灵魂”的论点,是指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总论点

新闻评论写作资料仅供参考

新闻评论写作 第一章 一、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二、新闻评论功行赏的确特点。 1.新闻性:①现实的 针对性立论有的放 矢,针对当前值得评 论的新闻事件和问 题发表意见;②强烈 的时效性,对现实作 出及时的反应。从社 会效益出发,掌握时 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①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②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3.群众性:①面向 广大受众。关心广大 群众的切身利益。反 映群众的要求和呼 声。说理论述符合群 众的特点和需要。②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 众关心和参与评论 工作。 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1、引导的作用。旗 帜鲜明地分清正确 和错误、先进和落 后的界限。明确赞 成什么,反对什么, 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弘 扬先进的思想和精 神,揭露和抨击腐 败现象和不正之 风。对各种不良现 象形成强大的舆论 压力,实现有效的 监督。3、表态的作 用。代表新闻媒介 表明对重要事件和 问题的态度。对国 内外重大事件,全 国性的新闻媒介可 以通过新闻评论表 明党和政府的态 度。4、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 道配合发表,可以 深化报道的主题。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 分析,从思想、政 治高度说明问题。 启发和帮助群众掌 握科学分析的方 法。 三、新闻评论与新闻报 道的关系(区别):1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 论是新闻宣传工作 中两种基本的体 裁。如果说新闻报 道是新闻宣传的主 体和基础,那么新 闻评论就是旗帜和 灵魂。1、新闻报道 和新闻评论在表现 方法和写作特点 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 实为主,而评论则 是在客观事实的基 础上发议论讲道 理。新闻报道主要 是传播信息,提供 事实,作者的倾向、 情感、意见是包含 在事实的叙述之 中。它的主要特点 是用事实说话。新 闻评论则是在客观 事实的基础上,通 过分析说理,直接 表明作者的思想观 点。它的特点是议 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 确的舆论引导人, 就要发表意见。新 闻报道是无形的意 见,新闻评论是有 形的意见。所以, 新闻宣传既要有报 道,又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一的思想 指导下,互相配合, 相得益彰,从而更 好地发挥作用。 四、新闻评论与一般议 论文相比,有哪些 特点:新闻评论不 同于一般的议论 文,它的基本任务 是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 导,从理论和实践 的结合上,宣传党 的纲领路线和方针 政策,从而团结人 民、引导舆论,推 进了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发展。 五、新闻评论的舆论监 督和以正面宣传为 主的关系:1、新闻 宣传要以正面宣传 为主,坚持正确的 舆论导向。但正面 宣传也应该包括舆 论监督的内容,这 两者的目的是一致 的,都是为了取得 积极的社会效果, 鞭挞假恶丑正是为 了弘扬真善美。因 此,新闻评论在弘 扬先进思想和精神 的同时,还要不断 揭露和抨击各种腐 败和不正之风,对 这些不良现象和风 气形成强大的舆论 压力,这也正是为 了促进改革开放的 顺利进行。2、我们 在进行舆论监督 时,本着对党对人 民负责的态度,以 法律为准绳,以政 策为原则,以事实 为依据,着眼于改 进工作,解决问题, 增强团结,维护稳 定。既要对丑恶现 象和腐败行为嫉恶 如仇,又要掌握政 策,以理服人;既要 指出我们前进中的 问题,又要分析问 题的实质和产生的 原因;既要反映人 民群众的疾苦,又 要使广大人民群众 受到鼓舞,看到希 望。 第二章 一、选题和立论的重 要性 1.a;新闻评论的 选题,就是确定论 题,主要是指它提 出的是什么问题, 是针对什么问题发 言的。 B:新闻评论的 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 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新闻评论的概念

新闻评论的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 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 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 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 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 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 xx- 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组织理论学习。 、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 六月份:、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 、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讨。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名师的关盘、视频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③提出教学任务: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教学目标: ①总体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在必修田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级长拳”、“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高一年田径必修基础上再加上“长拳”来引导男女生学习体育模块的积极性,再结合高二年的“剑”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学分。加强学习“长拳”以及“剑”的基本套路,提升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 ②具体目标: 运动参与: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 社会适应: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措施: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剑”、“平山初级长拳”的开发与教学;做好“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课题的开题准备。做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入校园”课题组的成员,协助课题组进行研究,开展活动。 ()校本教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长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重点放在“剑”、“初级长拳”、“花样篮球”三个项目上,有所侧重。 ()论文撰写: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 ()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做为晋江市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及校际组成员,积极参加校际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提升在校际组的教研水平,做好兼职教研员的本职工作,协助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升教研水平;做为备课组长的我,我计划是积极组织本组老师一起提高高中的课改力度与水平,集中老师的备课时间与讨论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选项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协调选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及认证过程。 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学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混合运算课时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十进制计数法课时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除法的意义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三、量的计量(课时) 、常用的计量单位课时 、名数的改写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时 、小数和复名数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 小管家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角的度量课时 、垂直和平行课时 、三角形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七、总复习(课时) XX年月26日 向纵深发展。 、做好论文的撰写、参评工作。 活动安排: 二月份:课例展示交流。王钧、李汪俊、罗建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三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程中华、戴辉文、孙小娟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四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刘华波、曹辉、钱芸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五月份:课题研究小结 、组织年轻教师开展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同构异教活动,有效,切实提高我校年轻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获得快速成长。 、选拔教龄——年新教师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区新生代课堂教学比赛,并做好指导、培训工作。 (三)教研形式稳中有变,踏实而生动。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