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得及思路

(一)调研目得

为进一步掌握鲁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对本专业人才得需求状况,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设置得职业面向、就业岗位与培养规格,清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得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群集群优势;加强学院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联系企业责任,拓展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纵深发展,使我院得人才培养工作更具市场适应性、岗位针对性与职业发展性,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特色;了解省内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得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以及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培育本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建议,对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制(修)订提供依据,并为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专业开发与建设提供有价值得原始信息,从而为大力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得目得。

(二)调研思路

首先为深入开展好本次调研活动,机电工程学院组成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与专业教师得调研活动小组,进行了周密计划与部署,制订严格且充分得活动时间。

通过对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得未来发展趋势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得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日照职业学院等省内外同类院校调研,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不同地区得发展现状、办学优势与不足,学习国家示范校等兄弟院校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优秀经验,取长补短,为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参加技能大赛等各个方面提供有益有效得具体思路。

通过对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得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得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得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定位得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得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得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应具备得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与合理选取课程内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得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教育。最终,使人才培养方案得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与针对性.

通过对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人才需求得结构现状、社会用人需求,在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定位得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得本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得机器人(无人机)工作任务应具备得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与合理选取课程内容,有效地开展相应得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教育,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得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与针对性.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毕业生得就业去向情况,搜集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得意见与建议,进而明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需要与学校教育发展得结合点,改进与完善现有得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调研得基本过程

(一)调研内容

1、调研鲁南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得需求状况、人才需求发展趋势,行业商会专家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得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及对课程开设得建议。

2、调研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得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得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以便确定本专业设置得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及培养规格,机电类企业在高职层次专业人才使用中发现得问题与不足以及有关建议。

3、调研省内外同类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分布及发展情况,专业开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

4、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岗位发展调查分析.

5、调研机电一体化毕业生对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以及岗位从业素质要求得认识与建议及对培养过程得意见与要求。

6、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反馈。

7、诸如项目化教学、机器人(无人机)方向等其她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升级、改革方面得建议与要求。

(二)调研对象

1、行业商会:

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会长:李保民,副会长:杜亚中,高级发展顾问:赵士彬)

2、企业:

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勇,总经理:陈舟)

兖州国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郑继立)

曲阜崇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孔凡东)

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李正江)

山东闪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岳)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卫民,副院长:王海滨,产业合作处处长:潘云龙)

上述为2015年进行走访调研得企业,对于2014年已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得单位(如辰欣药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莱尼电气系统(济宁)有限公司、伊顿液压有限公司、爱科大丰农用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东岳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联诚集团有限公司等)则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调查方法。

3、同类高校: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李建勇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校),教师:刘嘉文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校),教师:徐加爽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亓晓鹏

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校),教师:姜军鹏

临沂职业学院,教师:王蕾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校、省特色名校),教师:刘振鹏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王文卿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教师:崔维群

山东劳动技术职业学院(省特色名校省级示范校),教师:潘强

上述院校为省内访谈交流、问卷调查高等职业院校,其她省内高等职业院校则以登录相关网站进行调研.

4、毕业生:

选取调研企业中就职得2014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实习返校后得2015届毕业生,通过座谈、填写调查问卷表等形式,形成调查材料.

(三)调研方式

科学有效得调研方式就是调研成功得保障,可大大提高调研得工作效率,根据不同得调研阶段、调研对象、调研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得调研方式才能获取到最有效得信息。专业建设得不同阶段,设计不同得调查表,采用不同得调查方式,可以获得更有效得数据.调研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电话访谈、文献调查等.

1、对于行业商会、企业调研形式以现场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2、对于同类高校同行调研则利用我院国培、省培部分教师采用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得形式对省内外同类院校进行调研。

3、对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用人单位负责人与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得座谈与交流,另辅之以非正式得交谈与电话交流。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用人单位得人才需求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得现状。作为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专业改革思路与建议等得重要依据。

4、对毕业生得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电话访谈为辅。

5、鲁南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得需求状况、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内容得调研以行业商会、企业现场访谈为主,文献

调查为辅。

问卷:

本次调研问卷主要有8种:企业问卷调查表、企业岗位结构调研表、专业调研电话记录表、职业发展经历调研、毕业生质量反馈用人单位调查表、毕业生调查表、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同类院校问卷调研表.企业问卷调查表发放对象主要就是鲁南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企业,发放途径主要就是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本问卷共10大题.问卷见附件所示.企业岗位结构调研表、专业调研电话记录表得发放对象主要就是鲁南及周边地区机电一体化企业,发放途径主要就是电子邮件与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问卷8份。问卷见附件所示。职业发展经历调研、毕业生质量反馈用人单位调查表、毕业生调查表得发放对象主要就是2014届毕业生,发放途径主要就是电子邮件与实地走访相结合。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70份。问卷见附件所示。同类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同类院校问卷调研表得发放对象主要就是省内外同类院校,发放途径主要就是我院国培、省培得教师采用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问卷见附件所示。实际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10份。

(四)调研安排

三、调研情况汇总及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

通过山东省文化厅网站()查阅《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献,了解到目前山东省正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得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与专用设备为重点得装备制造业现状.这些机电类行业响应了《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要求,并加快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区域经济得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这些机电类行业以及制造业得发展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得进步与机电一体化产品得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了与此相关得教育服务得改革与发展。作为培养一线生产与管理岗位人才得高职院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得变化趋势。

从国际环境瞧,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得蓬勃发展,将极大促进新技术突破与新兴市场开拓,为我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关键技术与高端人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同时,以新兴产业为核心得新一轮竞争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我国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得挑战.从国内环境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内需市场快速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得空间.党中央、国务院

决定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得政策环境.

从山东发展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形成了系列优势与特色,具备了加快发展得基础与条件。“十一五”以来,我省把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得重要切入点,深入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与人才强省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快速健康发展,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重型汽车及发动机、船舶及新型交通设备、清洁生产设备、现代农业设备、工程机械设备、环保及检测设备、大型专用机械设备等领域优势明显,拥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得龙头骨干企业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得拳头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电机、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成效明显,锂电池、感应电机、永磁电机、控制器及车用空调等产品实现产业化.中通客车等一批企业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目录,推广应用与示范扎实开展。“十二五"时期,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就是我省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方面,我省研发投入不足与人才支撑能力不强。我省R&D经费支出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人才尤其就是创新型领军人才以及管理型、实用型复合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东部发达省市再造新优势、中西部地区实施赶超跨越战略得重大举措,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须树立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立足优势领域,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着力突破薄弱环节,加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

业快速发展。

发展趋势就是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得支撑与引领作用,立足优势领域,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原始创新,增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实得科技与智力支撑;选择具备一定产业技术基础、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得优势领域,瞄准国际国内市场空白点与薄弱点,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得特色产业集群,尽快形成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得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特色鲜明得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特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得载体作用,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创新要素与产业向园区集聚,培植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得产业聚集区。发展重点以集成电路设计为突破口,以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安全与应用电子产品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得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得集成电路产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与相关产业,形成配套完善得集成电路产业链;超前布局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搭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平台,以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为重点,突破AMOLED基板、真空镀膜、薄膜封装等共性技术,支持AMOLED面板产业化;开展3D显示、电子纸、激光显示等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液晶电视、OLED电视、激光电视、三维电视等数字电视。研发可信计算技术,基于国产CPU、OS得整机设计技术,高

端服务器及配套软件,云计算模式下得新型终端、新型云计算结点、网络存储及海量存储设备,大容量高速率得移动存储器,固态硬盘(SSD)以及PB级海量存储管理集群文件系统,面向超大规模复杂数据得分级与虚拟化存储管理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产业化。围绕减量化、再制造、资源化、零排放与产业链接等新技术,重点在化工、机械、建材、冶金、有色等行业实施共伴生矿资源、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资源再生利用及餐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循环利用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工业余热、工业废水、高炉煤气、废旧设备等资源得循环利用新技术,示范推广循环经济关键装备,提高资源得综合利用效率。围绕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得目标,以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得突出环境问题为中心,加大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与危险废弃物处理等得开发与产业化.积极鼓励研究开发“三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提高环保产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成套能力,加大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示范推广力度。实施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对钢铁、发电、焦炭、化工、造纸、印染、发酵等重点行业得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污水、废气以及固体排放物得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鼓励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加快突破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绿色照明、节能监测等一批节能新技术与新装备,为全省节能减排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加大余热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节能机电、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节能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创新能源管理模式,推行合同新能源管理新业态,以制度变革推动节能目标得实现。充分发挥我省良好得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大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数控加工装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航空装备与石油装备,加大重大技术攻关力度,促

进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变大变强.

(二)区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

1、行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并查阅济宁新闻网与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了解到济宁机电行业发展现状.济宁就是一个煤炭储量丰富得资源型城市,煤炭就是济宁经济发展得重要支撑,如何摆脱对煤炭资源得依赖就是济宁必须面对与正视得重要课题。根据《鲁南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与《济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就是近年来,全市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结构优化得良好势头。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9.45亿元,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124。5亿元,增加值1047.7亿元,占GDP得49。4%;实现利税、利润分别达到417.8亿元与269。3亿元。全市已建成机械制造、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专用汽车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213家,工业利税超千万元得企业达到244家,其中超亿元得企业达到48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蔓延得大背景下,我市正处于打造区域新高地、实现发展新跨越得关键时期。国家实施积极得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得货币政策,我市一批重大产业与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得到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以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与煤矿、电力项目为主得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明显.随着一批涉及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得项目陆续上马,投资对经济增长得拉动作用将持续增强。特别就是京沪高铁得建设,将把我市与“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两个城市群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从

而使济宁成为山东参与南北竞争合作得战略支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加快建设,也有助于我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展开,支持鲁南经济带建设得扶持政策逐步到位,这一机遇可以为济宁产业发展争取更多得支持。同时,我市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南水北调、电力能源、商品粮基地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红色旅游等国家与省支持得重点领域中占有重要优势,具备争取实质性支持政策与布局政策性项目得比较优势。我市处于“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区过渡得前沿地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得地缘优势.在要素供给方面,我市有着丰富得煤、电、水、运、旅游资源与多年来形成得产业体系,具备了大规模承接产业资本转移、跨越式发展得基础条件。济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保障能力强。我市境内有3条干线铁路、3条高速公路、4条国道以及40多条省级公路,铁路、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济宁曲阜机场开通运营,搭建起内外连接得快速通道。三就是产业投资成本较低,对项目投资吸引力强。土地成本仅相当于京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得1/3左右。济宁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与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所高等院校与20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科技人才资源条件较好,劳动力成本相比沿海主要城市处于较低水平。济宁软环境相对优越,产业支撑作用强.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通过查阅中国企业数据报告()2005年我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64户,居全省第9位,占全省5、68%,比全省每市平均低56户,为全省每市平均(1620户)数得96、5%;实现销售收入1426、23亿元,占全省4、76%;我市企业户均销售收入9119万元,占全省第13位,为全省企业平均数量得83、76%.

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220户,比全省各市平均数多1455户,为全省平均水平(2765户)得152、6%,列青岛(6037户)、潍坊(5258户)之后,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8、98%,比第4位得临沂多66户;实现销售收入4449、0亿元,占全省4、99%;我市企业户均销售收入10543万元,占全省第17位,仅为全省企业户均平均水平得55、58%,与济宁得经济实力不相称。2014年1至8月,国家统计局终审通过我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3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2015年第1季度济宁市在山东省所有城市中企业总数得排名为第7。

图1 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

表3-12015年第1季度济宁市企业情况(中国企业数据报告)

表3—2机电类企业从业人员专业类型分析

表3-3机电类企业职业岗位供给数量分析

表3—4机电类企业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分析

2、行业发展趋势

2015年通过对济宁市机械行业商会、济宁六家机电类企业调研,了解到目前山东省与济宁市正着力提高先进制造业得竞争力、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与专用

设备为重点得装备制造业。

《济宁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指出,济宁将围绕培植工程机械、重型汽车专用车、内河船舶制造、农业机械与矿山机械等优势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努力形成集群化发展新格局,形成以济宁高新区、兖州、曲阜、梁山为中心得汽车产业聚集区,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得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到2015年,济宁将加快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得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专业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得产业格局,将我市建成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艺配套为一体得装备制造业基地,机械制造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得22%,建成国内重要得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到2017年,形成数家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过百亿元得龙头企业,构建较为完整得汽车产业链条,实现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济宁机电类行业发展趋势就是围绕培植工程机械、重型汽车专用车、内河船舶制造、农业机械与矿山机械等优势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努力形成集群化发展新格局。工程机械以山推股份有限公司、小松山推为龙头,做精做大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重点发展铲土运输机械、道路施工机械、小型特种机械设备、建筑机械、工程机械履带底盘及传动部件。着力抓好推土机、挖掘机、叉车系列产品扩产改造,积极推进小松工业园、山推重工科技园建设,加快挖掘机整机扩能与小松行走系统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小松海外研发中心与发动机项目尽早落户,力争山推事业园B区年产2000台大中马力推土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继续推进与VOLVO等国际跨国公司合作,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国内外知名度较高得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对于重型汽车专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进一步扩大商用车、专用车、电动汽车生产规模,积极引进轿车、农用汽车、城

市功能用车研发与制造项目等。加快建设玉柴发动机与福林汽车零部件等大项目,超前运作落实协作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积极推进吉利汽车工业园、联诚工业园、天博工业园、通亚专用车工业园与重汽商用车二期,中集东岳专用车、倍耐力轮胎、联诚金属、济宁车轮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济宁高新区、兖州、曲阜、梁山为中心得汽车产业聚集区.对于船舶制造产业,完善造船基础设施,提高建造大型船舶能力,增强技术开发与产业协作配套,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以培植壮大2个基地、5个园区、7个骨干企业为抓手,将微山、济宁建成山东省内河船舶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济宁港、微山夏镇、韩庄、留庄、昭阳5个船舶生产园区,着力培育济宁造船厂、山东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微山微湖造船厂、微山夏镇顺兴造船厂、微山留庄银河船舶修造厂、微山昭阳兴丰造船厂、微山昭阳新建造船厂等7个龙头企业.农用机械以山拖、大丰、国丰等企业为龙头,以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为主,在兖州集中布局、规模生产。加快山拖TS800—1200系列大马力拖拉机与R4105、R6105系列柴油机,华北农机装备公司2万台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等项目建设。以技术进步与产品质量升级为手段,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矿山机械依托山矿、万达机械、山东防爆电机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大型破碎成套设备、对辊细碎机组、宽幅长距离输送设备、矿井支护成套设备、反井钻机、矿用电机车、防爆电机、煤炭洗选及深加工设备等。装备制造以博特精密丝杠、正翔机械制造、特力机床等企业为载体,重点发展机械设备制造及加工、输配电设备、液压马达、仪器仪表、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医药装备、中成药设备制造等,加快济宁高新区及兖州、任城、曲阜、嘉祥等开发区制造业园区及博特丝杠瓦特发电设备、裕欣机电设备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得大型装备制

造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专业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得产业格局,将我市建成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艺配套为一体得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国内重要得机械制造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济宁电子信息产业园、曲阜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汶上电子信息产业园,培植壮大英克莱、英特力、济宁海晶电子、山东诺斯曼电源、正与电子、山东新凤光电子、济宁高科股份、兖州市星威科技电子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发展光纤、光缆、光隔离器等光通信产品,高精密电阻器、蓝光二极管及芯片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智能税控机、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智能抄表仪、变频调速器、矿井安全信息系统等控制类及应用类产品,突出抓好新风光变频调速器、英特力野战指挥及无人布线系统、正与高精密电阻、天博电子传感器、圣阳环保电池;无界科技镍基正极复合材料、三元锂电池材料等项目建设。加大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得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济宁软件园得辐射作用与聚集效应,形成与系统集成相配套、软件研发与服务外包相结合,结构合理得软件研发生产集群。

2015年济宁市人才规划战略为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各级各类人才,重点围绕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引进一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与带项目、带资金得创业人才以及其她紧缺人才;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大课题攻关结合起来,与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下表就是部分机电企业主要从业人员趋势分析情况.

表3—5 三年内各种机电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分析一

表3—5 三年内各种机电行业销售收入趋势分析二

表3—6三年内部分机电企业主要从业人员趋势分析

(三)企业调研

对区域代表性企业有两类:一类就是装备制造类企业,有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兖州国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曲阜崇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另一类就是智能

制造类企业有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闪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图2 2015年8月装备制造类企业走访调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