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分类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3.76 MB
- 文档页数:48
59种园林植物分类图谱「图片.介绍.习性.搭配一应俱全」第一部分.行道树篇1.银杏别名:公孙树、白果树学名:Ginkgo bilobaL.形态特征:银杏树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直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厘米,具多数叉状并列细脉。
栽植时间:银杏以秋季带叶栽植及春季发叶前栽植为主,秋季栽植在10~11月进行,可使苗木根系有较长的恢复期,为第二年春地上部发芽作好准备。
春季发芽前栽植,由于地上部分很快发芽根系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所以生长不如秋季栽植好。
2.法桐别名:悬铃木学名:P.acerifolia(Ait. )Willd .形态特征:悬铃木高达30米,树皮深灰色,薄片剥落,内皮绿白色。
嫩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
叶长8至16厘米,宽9至18厘米,5至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长,幼时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后脱落。
总柄具球形果序,果序径2至2.5厘米,花柱刺尖,长3至4毫米。
花期5月,果期9至10月。
生活习性:喜光。
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
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
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
3.国槐别名:槐树、槐学名:Sophora japonica L.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5米。
国槐树冠球形庞大,枝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
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
芽被青紫色。
栽植时间:移栽时间国槐大树移栽在春季(4月初)萌芽前的晴好天气进行最好。
因此时地温逐渐升高,受损的根系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还可生出新根。
4.白蜡别名:中国蜡、虫蜡学名:Fraxinus americana L.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
小枝光滑无毛。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
总论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自然界的植物约有50余万种,人们为了研究和应用上的方便,常将其按不同标准分成若干类。
总的来说,这些分类方法可分成两类:自然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分类。
多在理论学科中使用。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人为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着眼于人们使用时的方便。
多用于应用学科中。
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中,这两类分类方法都要用到,下面将分别作一下简要介绍。
第一节植物自然分类法的基本知识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中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类群的起源、发展和进化的规律。
依据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将植物分门别类,便于研究,也便于识别和应用。
一、植物自然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的方法,一般采用如下一系列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有时也设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和变种等。
其中“种”为基本单位,然后集中相近的种为属,相近的属为科,相近的科为目等等,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本课程中经常用到的是其中的“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等。
下面再明确一下这几个基本概念:“种”(Species):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客观存在一类群,形态特性极相近。
个体交配延后代,自然地域有区分。
“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长期的种族延续中,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在同种内会发现一些具有相当差异的集团,按照差异的大小,又可分为:亚种(Subspecies):除了在形态构造上与原种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理性分布区域。
变种(Variety):虽然在形态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Form):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
如花色的不同、刺的有无等。
种虽具有稳定性,种下变异也发生。
第一章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种子及种子萌发时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萌发以前的时期。
●受精以后●受精卵→胚胎●胚珠→种子→(经过休眠后)(适宜的环境:水分、温度、氧气等)→萌发成幼苗●※休眠的长短与萌发的具体外界条件各不相同●营养生长——从幼苗生长开始到花芽分化以前的时期。
●种子萌芽后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
●初期——生长量小、速度快、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的绝对量不多,但要求严格。
●中后期——进入根茎叶的旺盛生长期。
●生殖生长——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种子形成的时期。
●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内部因素(激素)+外界环境(温度、光照)的诱导→植物体茎间的分生组织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新一代种子●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生长特点——慢-快-慢“S”形曲线规律变化●年周期表现最明显的是——生长期和休眠期●一年生花卉:春天萌发后,当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进入休眠●园林树木:多以冬芽休眠。
●三、园林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依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下部分依赖于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地上部分依赖于地下部分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及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等●制约——旱长根、水长苗●缺水——地下部分照常生长;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水多——土壤透气性差,地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分旺盛●2、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依赖——互为基础●制约——营养物质的争夺●3、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一般来说,植物的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的生长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主根和侧根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植物种类有关:松杉柏等裸子植物强,形成宝塔形。
●调节植物株型●松杉柏:保持顶端优势。
园林植物的分类园林植物是指种植在园林中,用于美化环境、营造景观的植物。
根据其特征和用途的不同,园林植物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围绕园林植物的分类展开讨论,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
一、乔木乔木是指高大的木本植物,树干直立,高度一般在3米以上。
乔木在园林中常被用作树荫,能够为人们提供遮阳的功能。
乔木还能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锥形等,用于营造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
常见的园林乔木有松、柏、柳、榆等。
松树高大挺拔,常用于园林中的庭院和林荫道。
柏树叶片呈鳞片状,枝干伸展,常用于园林的绿篱或修剪成盆景。
柳树枝叶柔软垂下,常用于园林的湖边或水池边营造优美的景观。
榆树树冠广阔,叶片绿色,常用于园林的大型广场或公园。
二、灌木灌木是指生长较矮小的木本植物,高度一般在3米以下。
灌木的分枝较多,株形丰满,常用于园林的绿化和疏林。
灌木一般比乔木更耐寒,适应性更强,能够生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
常见的园林灌木有玫瑰、杜鹃、紫薇等。
玫瑰花色丰富多样,花朵美丽,常用于园林的花坛和观赏花园。
杜鹃花色鲜艳,花期长,常用于园林的景观树丛和盆栽。
紫薇花朵紫红色,开放时能吸引大量蝴蝶和蜜蜂,常用于园林的花境和花坛。
三、草本草本植物是指高度较低的植物,株形一般为匍匐或丛生状。
草本植物在园林中常用于绿化、地被和花坛的种植。
草本植物生长迅速,能够形成茂密的覆盖层,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
常见的园林草本植物有牵牛花、报春花、月季等。
牵牛花花朵蓝紫色,常用于园林的藤本绿墙和花坛的种植。
报春花花朵黄色,常用于园林的地被和花坛的种植。
月季花色丰富,花期长,常用于园林的花坛和观赏花园。
四、藤本藤本植物是指攀援生长的植物,可以攀附在墙壁、树木等支撑物上。
藤本植物在园林中常被用于覆盖建筑物、做绿化墙或栅栏,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常见的园林藤本植物有紫藤、爬墙虎、金银花等。
紫藤花串紫色,常用于园林的绿化墙或栅栏的种植。
爬墙虎叶片绿色,攀附能力强,常用于园林的墙壁和树木的覆盖。
大一园林植物学知识点总结园林植物学作为一个专业科目,是园林设计和园林工程等学科的基础。
它涉及到众多植物的生长习性、分类、繁殖、用途等方面。
在大一学习园林植物学时,我积累了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部分:植物的分类植物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界,包括了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其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我们常见的两大群。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柏树等,它们的种子不包裹在果实内;而被子植物则有了真正的果实,如橘子、苹果等。
被子植物下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
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一般较长,叶脉平行;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叶脉呈网状。
第二部分:植物的生长习性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生长习性。
阳光、温度、湿度、土壤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例如,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合一些喜阳光的植物,如向日葵;而阴暗潮湿的环境则适合一些喜阴植物,如蕨类植物。
同样,干旱地区的植物一般具有较长的根系以吸收更多的水分,而水域植物则有适应水中生长的特殊结构。
第三部分: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和卵子的结合来进行的,它包括了传粉、授粉和花粉萌发等过程。
无性繁殖则不需要花粉和卵子,主要分为孢子繁殖和植物器官的再生繁殖。
孢子繁殖包括了孢子的生成、散布和萌发等过程,如苔藓植物的繁殖;而植物器官的再生繁殖主要通过茎、根、花部等器官的分离再生来进行。
第四部分:植物的用途园林植物学还研究植物的用途,包括观赏、食用和药用等方面。
观赏植物是指为了美化环境和提供观赏价值而种植的植物,如海棠、牡丹等。
食用植物则是指用于人们的食品来源,如水稻、小麦等。
药用植物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薄荷、人参等。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用途的合理运用能够增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总结起来,大一学习的园林植物学知识点包括了植物的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方式和用途等方面。
第一章园林植物分类1、按生长习性可将园林树木分为哪几类?答:乔木、灌木、藤木、竹木、棕榈类五类。
2、按栽培用途将园林树木分哪几类?答;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花灌木、绿篱、攀缘木、地被树、盆栽树3、什么叫绿篱?绿篱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绿篱是指将乔灌木按一定株行距成行成列紧密种植形成一条密集林带。
4、绿篱包括有叶篱、花篱、果篱、蔓篱、竹篱、刺篱等。
5.什么叫地被树?答:用于覆盖在裸地、坡地、主要起防尘、固土、绿化和衬景以烘托景观作用的低矮灌木、葡匐型的树种。
6、园林花卉依生长习性分为哪几类?答:⑴露地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等⑵温室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室内观叶植物、兰科植物、温室木本花卉、蕨类植物等。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1、根据根系的发生与来源,园林树木的根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实生根、茎源根、根蘖根2、茎的类型包括哪些?答: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3、茎的分枝方式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1.总状分枝,如松、杉、柏、铁树等 2.合轴分枝,如法桐、泡桐、白蜡、桃树、樱花等3.假二叉分枝,如苔藓类、石松、卷柏等4、简述根系的分布类型?答:根系的分布有两种类型:1.垂直分布:树木的根系沿着与土壤垂直的方向向下生长,这类根系称为垂直根系。
如银杏、马尾松、薄壳山核桃等2. 水平分布:沿着土壤表层几乎层平行状态向四周横向发展的根系。
如枫香、竹、棕榈等。
5、简述树木的干性和层性。
答:干性:树木中心干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层性:主枝在中心干上的分布或二级枝在主枝上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层次。
6、什么是花芽分化?包括哪些类型?答:花芽分化是指植物生长点由叶芽状太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
狭义上指形态分化,广义上指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及性细胞形成的全过程。
类型:1.当年分化型:新梢形成花芽,不需低温条件,夏秋开花,如木槿、紫微、槐树、紫荆等;2.多次分化型:月季、四季桂、白兰、无花果、茉莉花、八角、桉树、榕树等;3.夏秋分化型:前一年夏秋间(6-8月),大多为早春及春夏间开花的观花树木;4.冬春分化型:11-4月,荔枝、龙眼、柑桔等。
园林植物课件园林植物课件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美感,还能够提供人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在园林植物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以及它们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常见园林植物的分类园林植物可以根据其习性、用途和外观特点进行分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并举例说明。
1. 根据习性分类园林植物可以分为阳台植物、盆景植物、地被植物、攀援植物等。
阳台植物适合种植在阳台或者室内,如吊兰、滴水观音等;盆景植物适合种植在盆景中,如松树、榕树等;地被植物适合种植在地面上,如草坪、多肉植物等;攀援植物适合攀爬在墙壁或栅栏上,如常春藤、玫瑰等。
2. 根据用途分类园林植物可以分为观赏植物、草坪植物、绿化植物等。
观赏植物是为了增加园林的美感而种植的,如玫瑰、牡丹等;草坪植物是为了覆盖地面,增加绿色的面积,如草坪草、三角梅等;绿化植物是为了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如杨树、银杏等。
3. 根据外观特点分类园林植物可以分为常绿植物、落叶植物、花卉植物等。
常绿植物全年都保持绿色,如松树、柏树等;落叶植物在秋季会掉落叶子,如枫树、榆树等;花卉植物以花朵为主要特点,如玫瑰、牡丹等。
第二部分:园林植物的应用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用方式,并举例说明。
1. 点缀景观园林植物可以用来点缀景观,增加园林的美感。
例如,在一个草坪上,可以种植一些观赏植物,如玫瑰、牡丹等,以增加花卉的色彩和美感。
2. 营造氛围园林植物可以通过其特殊的外观和气味来营造特定的氛围。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可以种植一些芳香植物,如茉莉花、丁香等,以营造出浓郁的花香氛围。
3. 提供休憩空间园林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憩空间,让人们可以在其中放松身心。
例如,在一个花园中,可以种植一些树木,提供阴凉的休憩场所,让人们可以在其中休息和阅读。
4. 改善环境园林植物可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和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