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14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2
14∗㊀在柏林1.了解本文作者及作品ꎮ2.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ꎬ并熟读课文ꎮ(不少于3遍)3.搜集整理关于战争的故事㊁文章或影视资料ꎮ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ɿ ꎮ柏∙林(bó㊀bò)㊀㊀㊀㊀㊀㊀几∙乎(jǐ㊀jī)㊀㊀㊀㊀㊀㊀重∙复(chóng㊀zhòng)嗤∙笑(shī㊀chī)咔嚓∙(chā㊀cā)不假∙思索(jià㊀jiǎ)2.按要求写词语ꎮ(1)指手画脚(含有身体部位)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咔嚓咔嚓(拟声词)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按要求改写句子ꎮ(1)走之前ꎬ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成双重否定句)㊀(2)车厢里一片寂静ꎮ(改写成夸张句)㊀基础训练1.看拼音ꎬ写词语ꎮbólín(㊀㊀㊀㊀)㊀zhǐshǒuhuàjiǎo(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chóngfù(㊀㊀㊀㊀)㊀huǎnmàn(㊀㊀㊀㊀)㊀jiànzhuàngkěliá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ùjiǎsīsuǒ(㊀㊀㊀㊀)㊀dàgài(㊀㊀㊀㊀)㊀jìjìng(㊀㊀㊀㊀)㊀chēxiāng第四单元(7)一天晚上ꎬ他在(㊀㊀㊀㊀)的小路上散步ꎬ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ꎮ拓展提升3.阅读全文ꎬ并回答下列问题ꎮ(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 一㊁二㊁三 ꎬ这是老妇人对㊀㊀㊀㊀㊀㊀的痛苦诉说ꎬ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㊀㊀㊀㊀㊀㊀ꎮ(2)文中对老妇人的身体状况做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㊀㊀(3)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ꎬ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㊀㊀(4)文末 车厢里一片寂静ꎬ静得可怕 这句话怎么理解?㊀㊀2.用 静 组词ꎬ并填入句子中ꎮ(1)明朗的月光照在古朴的小镇ꎬ让这里的月色显得分外(㊀㊀㊀㊀)ꎮ(2)正是考试的时间ꎬ教室里显得格外(㊀㊀㊀㊀)ꎮ(3)照片上的她显得纯真又(㊀㊀㊀㊀)ꎮ(4)请你(㊀㊀㊀㊀)下来ꎬ我们再想点办法ꎮ(5)指导员(㊀㊀㊀㊀)地指挥抢险战斗ꎮ(6)哀悼仪式开始了ꎬ烈士墓前一片(㊀㊀㊀㊀)ꎮ。
部编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试卷及答案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阅读与欣赏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
8点30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启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②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
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
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③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
”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④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
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信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
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
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
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
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
”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金额为300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
”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
”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
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
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⑤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
终于有人说:“我有。
”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⑦“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
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⑧“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
《在柏林》阅读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②“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③“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 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2分)(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2分)(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2分)参考答案:(1)“头发灰白”“身体瘦弱而多病”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2)失去了三个儿子(3)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类文阅读-战地钟声(节选)海明威罗伯特·乔丹听到枪声,而且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
现在枪声逼近了,但是公路转弯处还是看不见车辆、坦克或者人。
他朝桥头走了一半路,公路上还是没动静;走了三分之二路程,仍然没有动静。
他手里的线也放得很顺利,没有缠上任何东西。
当他手拿电线远远伸出桥外以免电线缠上桥架时,那边公路上还是没动静。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基础积累语言运用]1. 读拼音,写词语。
2. 读一读,选一选。
(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每到春节,妈妈总会在神佛前摆上许多好吃的供.(gòng gōng)品,用来祭祀.(sì shì)。
(2)医生给伤者包扎.(zhá zā zhā)好绷带,又给他扎.(zhá zā zhā)了一针镇痛剂。
3. 结合具体语境,把成语补充完整。
(1)他表面上理.(),实际上心虚得很。
(2)所谓的成长就是让你踉踉跄跄的受伤,跌.()的坚强。
(3)在危急关头,老村长()铁.地下达命令:“党员到后面,让群众先撤离”。
4. 按要求填空。
“滥”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泛滥;②不切实际,浮泛;③过度,没有限制。
下面句中的“滥”应取哪种解释?(填序号)(1)因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使自然资源不能再生。
()(2)这篇文章陈词滥.调,根本不值得一看。
()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5. 下列词语和戏曲唱腔最相关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B. 妙笔生花C. 字正腔圆D. 全神贯注6. 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提出设想别出心裁的裁剪B. 填满缝隙用力地长C. 摆开场子嘻嘻地叫D. 加快速度慷慨地提供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A. 我要尽快早日报答母亲对我母爱。
B. 她打开相册,看着一张张老照片,想起许多从前的事情。
C. 即使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那么从今天开始,不浪费一分一秒。
D. 老人、青年、妇女、小孩都喜欢看《万里归途》这部电影。
8. 下列作品哪一项不是鲁迅写的()A. 《故乡》B. 《少年闰土》C. 《好的故事》D. 《有的人》按要求完成句子。
9. 去年暑假,我们整整休息了四十多天。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六年级语文试题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这学期,跟随作家生花的妙笔,我们感受到草原蒙古族人们的热情lǐ mào( );我们醉心于丁香淡淡的yōu yǎ( )的甜香;我们仿佛听到了狼牙山五壮士壮烈háo mài( )的口号;我们沉浸在新中国诞生的xǐ yuè( )之中,那庄严的xuān ɡào( )传遍大江南北。
如今中华儿女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jiān qiánɡ bù qū( ),努力拼搏,以háo mài( )的步伐向前挺进。
让中国巍然yì lì( )在世界的东方。
奋进吧,少年!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迂.回(yū) 妩.媚(wǔ) 苍穹.(qióng) 惟妙惟肖.(xiào)B. 逶.迤(wēi) 绷.脸(bēng) 擎.着(qíng) 蹿.上来(chuān)C. 蜷.腿(juǎn) 豁.开(huō) 卡.住(qiǎ) 一哄.而散(hòng)D. 摇曳.(yè) 围歼.(jiān) 辐.射(fú) 奄.奄一息(yān)3. 下列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BeiJING】B. 新昌路【XINCHANG lu】C. 孟浩然【MENG HaoRan】D. 司马光【Sima Guang】4. 词语填空与运用。
居高( )下斩钉( )铁叱( )风云横七( )八前( )尽弃排山( )海千( )一发全神( )注读下面这些句子,你会想到上面哪个词语呢?请选择填空。
①跑到马路中间孩子眼看就要被疾驰的汽车撞上了,危急时刻,一位眼疾手快的交警救下了他。
( )②废旧厂房里,钢管有的横躺在地上,有的斜立在墙角。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赞叹道:‘多么美好的画面呀!”这句话中的“讲解”和“赞叹”都是表示说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议论、说明、想方设法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习题文学常识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鲁迅先生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C. 鲁迅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民族魂”。
D.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
下面哪件事不是闰土讲述的新鲜事?()A. 雪地捕鸟B. 海边拾贝C. 看瓜刺猹D. 盼望新年3.下列关于演讲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演讲的观点要鲜明,不能含糊不清。
B. 演讲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真实、有感染力就行。
C. 演讲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
D. 一般先根据演讲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如“坚持锻炼好处多”等。
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列夫·托尔斯泰?()A. 《战争与和平》B. 《安娜·卡列尼娜》C. 《复活》D. 《三作家》5.《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A. 柳公权B. 颜真卿C. 欧阳询D. 王羲之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盼》中“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通过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喜爱雨衣及盼望下雨的急迫心情。
B. 写倡议书时,要注意格式:标题鲜明且要写在正中央,称呼语写在标题下方左边顶格处,署名和日期与书信格式一样。
C. 写文章时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D. “好的故事”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描绘的美丽、幽雅的图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追求。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两个“为”读音相同。
B. 《书戴嵩画牛》最后引用“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
14.《穷人》——课前预习单1.读拼音写词语:xiōng yǒng péng pài xiān fān xī miè āi shēng tàn q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ín shī zāo gāo zhòu méi dǎo méi hòu nǎo shá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句子,体会画线词语的含义,选择正确答案。
她的心跳得厉害。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A.桑娜怕别人说自己作为邻居不去关心邻居的孩子,所以一定要这样做。
B.桑娜觉得自己只能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抚养,是同情心驱使她本能地这么去做了,表现了桑娜心地善良的特点。
3.在括号里填上怡当的关联词。
(1)(_______)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_______)他们仍然收养了西蒙的孩子。
(2)渔夫和妻子(_______)自己多受些苦,(_______)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3)桑娜决定,(_______)渔夫回来怎样生气,(_______)要收养这几个孩子。
(4)(_______)生活多么艰苦,(_______)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就好。
4.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他心里极为不安,深深地把头低了下去,生怕老师公布分数。
(_______)(2)谁让你贪小便宜,真是自己做了蠢事,自己承担后果。
(_______)5.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我________桑娜脸色发白________说________我嘛________缝缝补补________风吼得这么凶________真叫人害怕________我可真替你担心呢________6.选出下列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六年级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05分,时间90分钟一、卷面书写。
(5分)①5分: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规范、端正、美观,书写认真,行款整齐,卷面整洁,无任何涂改。
②3-4分: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规范、端正,书写认真,行款整齐,卷面整洁,能按修改符号规范涂改。
③1-2分: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书写较规范认真,卷面较整洁。
④0分: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乱涂乱抹。
二、积累运用。
(42分)1. 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下列词语。
2. 用“√”选择下列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菜畦.(wā qí)铁锹.(qiū qiāo)焖.饭(mēn mèn)驰骋.(chěng pìn)俨.然(yǎn yán)搀.扶(chān cān)恬.静(shé tián)婆娑.(suō shā)3. 根据语境,用“幽”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内。
(不可重复)(1)那儿的白丁香有淡淡的()的香甜。
(2)每到傍晚,李警官总爱到太平湖公园中()的小路上散步。
(3)小强是个()的人,常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4)光线很(),我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楚。
4.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排山()海失()落魄余音()梁弄巧成()()然而止粉()登场轻歌()舞技高一()(1)他本来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没想到却____________,破坏了大家的兴趣。
(2)辩论赛上,我们两队势均力敌,最后还是我们队____________,拿下了冠军。
(3)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音乐___________。
5.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1)地球的资源()上帝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贝多芬()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3)咸阳“二一五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迎难而上,()在工作空余时间,陪病人聊天、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
2023-2024年上海黄浦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1.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答题时请不要使用铅笔,红笔以及涂改工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默写①_______________,山青花欲燃。
《绝句(其二)》②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③霜落熊升树,________________。
《鲁山山行》④_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
《淮中晚泊犊头》⑤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
《浪淘沙》(其一)【答案】①.江碧鸟逾白②.两山排闼送青来③.林空鹿饮溪④.晚泊孤舟古祠下⑤.同到牵牛织女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碧、逾、闼、鹿、溪、牵。
二、基础知识(4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狂奔.(bēn)似.(sì)的B.嘴唇.(chún)瞟.(piǎo)着窗外C.奴.(nú)仆.(pú)戛.(gá)然而止D.菜畦.(wā)稻秧.(yā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似.(sì)的——shì;C.戛.(gá)然而止——jiá;D.菜畦.(wā)——qí;故选B。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月光照下来,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的脸部、颈部和双手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
D.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条长龙。
【答案】C【解析】【详解】C.没有喻体,不是比喻句。
故选C。
三、阅读(46分)文言文部分(1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4.在柏林课时作业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柏.(bó)林嗤.(cī)笑B.咔.(kā)嚓.(cā)健状.(zhuàng)C.后备役.(yì)不假.(jiǎ)思索D.指手划.(huà)脚气氛.(fèn)2.下列一段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质疑”就是独立思考,敢于提问。
如果要追根问底,就不要怕所谓的“教师权威”。
B.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就是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
C.因为敢与“质疑”,所以学得更好。
D.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都要不是敢于“疑”,而是善于“疑”。
3.下列句子对小说主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歌颂老兵一家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反映战争在人们心灵深处造成的巨大灾难。
C.揭露战争的残酷,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
D.暗示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阳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
B.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C.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盐城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D.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
5.对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理解不正确的是( )A.“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了震撼。
B.“静得可怕”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
C.“静得可怕”是基于老兵说话的同时眼光散发出的威慑力。
D .“静得可怕”激起读者的思考,唤起人们对战争的憎恶与愤恨。
二、填空题6.读拼音写词语:b ó lin ji àn zhu àng b ù ji ǎ s ī su ǒ h òu b èi y ì zh ǐ sh ǒu hu à ji ǎo(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7.形近字组词。
元布完小六年级语文测试卷姓名得分
1.在括号里注明下面的句子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小溪流唱着从山上跑下来。
()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黄河掀起了万丈狂澜。
()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
6.连句成段
()晚上7点整,联欢晚会开始了。
军乐团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鸣炮28响。
()晚上7点20分,礼花升起来了。
()夜幕降临了,天安门广场彩灯齐放。
()随后,北京市少先队员鼓乐队奏起了庄严肃穆的《献花曲》。
()在火树银花、流金溢彩的天幕下,广场上的人们翩翩起舞。
()身穿56个民族服装的少先队员,把鲜艳的花篮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看到这一切,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祖国啊,祝愿你蒸蒸日上,繁荣富强!”
7. 连句成段
()他正想坐下来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这是马克思先生的座位。
”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
”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
()一天清早,伦敦博物馆里,有位读者,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来。
8.下面几句话中,“轻”字怎样理解才正确。
(1)他走路很轻。
___________________(2)他不轻易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 (3)他年纪很轻。
___________________(4)他去听轻音乐了。
________________ (5)这筐菜很轻。
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改写句子
灾区人民遭受洪水的袭击,我们怎能不向他们奉献爱心呢?(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天、白云、流水、小桥,还有那个隐没在树丛中的村舍,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春景图。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燕子飞回来了。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成第三人称的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归类。
兴高()烈()不及待大公无()手舞()蹈痛苦不()()山涉水光明磊()聚精()神()颜悦色
(1)描写人物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纯”字组词,再填入句子中。
纯()纯()纯()纯()
(1)他是一个天真无邪,()善良的孩子。
(2)他的话()是在骗人,你不要相信。
(3)妈妈织毛衣的动作是那么的()。
(4)他能说一口()的普通话。
2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敌人往地道里放毒气,()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23.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
A、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B、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5.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打“×”,并补充完整
我们必须良好的学习习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