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必修(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6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政治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及答案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及答案
5 c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化现象的是
①2018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②“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
③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④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自然风光
⑤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2018 年“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主题是“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
这一主题表明
A、人创造了化
B、化塑造着人
c、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同步的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3、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化素养。
这说明
A、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化
4、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化战略,我们的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高二政治历年上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在答题纸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2.图中的图像,有人看成一位少女的脸,有人看成一位萨克斯演奏家。
这种差别表明的哲学道理是①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②对具体事物的认识结果往往因人而异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3.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是基本不变的。
可见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4.下列选项与右边漫画寓意相反的是A.存在即被感知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C.天地合而万物生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5.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
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
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④6.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静止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7.“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
2010-2023历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右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
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A.aB.bC.cD.d2.(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和。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形式传递。
3.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4.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234A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B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D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5.下列关于小生态瓶设计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瓶制作完成后,应避免安放在阳光直射处B.生态瓶中只放入河水和小鱼,也可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C.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最好不存在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D.生态瓶制作完成后,一般要避光存放6.(6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顾云松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3.“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4.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5. “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该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6. 削弱相权,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
下列历史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 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B. 明太祖时期废丞相、设内阁C. 秦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D. 宋设参知政事,掌副宰相7.《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涉及的省份不包括A、广东B、福建C、浙江D、江苏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9.近代中国的历史,也就是近代中国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
2010-2023历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化石”,其壁画和雕塑等文化遗产跨越了八百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释家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时期的人物体态健硕,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开始具有中原汉人的风貌,元代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
莫高窟人物形象的变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历史的继承性C.相对的稳定性D.独特的包容性2.余光中先生曾说:“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休。
”这表明A.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B.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C.汉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越来越重要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3.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中的“字”。
“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材料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审议批准了2013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中央预算报告。
同时,在会议召开期间,人大代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连线公民,就住房、就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工资收入、教育等百姓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
(1)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6分)(2)我们应怎样更好地坚持这一原则?(6分)5.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②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指出,要继续完善韶山一号工程,兴建红军标语博物馆、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45%,而发达国家只会下降30%---40%。
中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该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
”
(1)运用矛盾的观点,简要分析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草拟“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
高二政治(选修)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ccBADDDBBBDAcDD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ADAAcAABcccDBcc
31323334353637383940
BBBBBBBBBB
42答(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和发展动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
43、(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选修模块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深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体现在①哲学是科学的科学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综合③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往往也会变换自身的内容和形式④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3.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B.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4.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气者,理之依也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5.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6.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7.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李白的诗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表达了古人不能登月的遗憾,如今“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真正具备了“上九天揽月”的能力。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①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具有循环性和无限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单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文字记录民生,让镜头聚焦民情,让电波传递民意,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基层和群众的优秀作品。
这项活动充分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 2013年4月9日,清华大学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独立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这是从中国的实验室里头第一次做出来并发表出来的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由此可知A.认识过程具有绝对性和反复性B.事物本质随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C.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人们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4.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爱尔兰谚语中说“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汉书·董仲舒传》又提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上述两句中爱两国谚语共同说明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B.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单独二胎”。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类现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基于 ①文化能够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2.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温总理意味深长地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文化。
这深刻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③中华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3.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技巧,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的特点。
A .博大精深B .源远流长C .包容性D .多样性4.金融危机下的2009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年份。
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8部,科教片52部,票房收入62.06亿,顶住了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压力,有力地改写了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长驱直入的格局。
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类型的电影文化消费需求,也为发展中的电影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述材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产业具有逆势而上的特点,反向调节的功能③文化已不是单纯的文化,文化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5.金融危机下的“危险”和“机遇”并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文科)命题人:倪一平(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即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西周统治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2.《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3.《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4.“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胡惟庸集团5.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A.①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6.美国考古学家曾在希腊发现刻有铁米斯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的。
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妙方C.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利用D.是一出民主政治的闹剧7.《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是它却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必修)命题人:薛圣萍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B.哲学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2.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
”而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
”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肯定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D.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3.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这一现象说明A.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C.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是指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5.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飞矢不动6.成语“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中的主人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A.没有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和解决问题B.离开物质谈运动C.离开运动谈物质D.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7.“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荀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A.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8.“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
这主要强调了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9.漫画《事出有因》启示我们办事情要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实事求是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树立全局观念10.“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1.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
这表明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自觉选择性C.客观物质性D.社会历史性12.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本的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客观性D.实践性13.德国诗人莱辛有这样一著名诗句“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其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C.认识不能停滞,真理也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D.追求真理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占有真理则不然14.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1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成;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D.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6.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永恒运动、始终发展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7.科学理论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
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买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
这说明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 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③ 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④ 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右边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A.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B.矛盾的产生与存在是人为的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斗争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9.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全面地看问题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0.对于教育公平问题,有人指出:当前,我国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平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中国特有的问题。
上述分析坚持的方法论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矛盾具有普遍性③共性与个性相统一④联系是普遍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弃其糟粕,取其精华D.终日乾乾,与时偕行22.右边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要创造条件,改变规律B.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矛盾具有普遍性2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A.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B.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事物的本质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摔跤的。
这告诉我们①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整体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25.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26.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
”这说明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7.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 .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C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8.马克思主义的 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A .物质 B .实践 C .发展 D .矛盾 29.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 .群众观点 B .群众路线 C .实事求是 D .矛盾分析法 30.“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 .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B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 .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 D .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部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 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2.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3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34.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35.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6.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3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发展的观点。
38.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39.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4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启东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必修)答案卷 第Ⅱ卷 主观题(共30分)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2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
) 41.人类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成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20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说”是主流,但随着科技发展,“全球变暖说”逐渐成为主流,其又分裂为两派,一派认为全球变暖乃人类活动所致,另一派认为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温的快速升高与人类进入温室气体排放密集期正好吻合,人类活动就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成因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给我们追求真理有何启示?(8分)考试座位号……………………………线……………………………………………… ――――――――――――――――――――――――――――――42.2011年1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进行调研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发展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应对经济下行,最重要的是要有新的科技突破。
这段话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的。
(10分)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写在答案卷上。
(本部分1题,12分。
)43.材料一: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成果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飞天梦想、千年夙愿。
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在续写。
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
中国在载人航天项目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从神州一号到神州九号,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
“按照计划,神州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再往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