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67.00 KB
- 文档页数:10
A.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长度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D.记录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事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10.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剥开包装纸后有“白气”出现,这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11.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1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3.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14.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放入衣箱的樟脑球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了、堆在外面的“雪人”变矮了,这些都是__________现象,该过程中要热量。
育才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8分,每小题2分)1、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噪声的措施: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来判断的C.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深D.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2、在清澈的湖面上小燕子在向下俯冲时,关于它在水中的像的性质及它与像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大D.虚像,距离变小3、要把二胡的音调调高,为了调准这根弦,应采取最适当的一种办法是( )A.旋转弦轴,把琴弦拉紧B.把琴弦放松C.使琴弦发音部分变短D.换一根粗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在生活中,红外线可以杀菌D.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变大B.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C.当人走向路灯时,人的影子会变短D.平静的湖面映出天上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则折射角( )A.减小B.不变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7、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某位置上,得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像,然后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厘米,无论在哪,光屏都不能承接到像了,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厘米B. 3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8、物体从凸透镜的5倍焦距处移向凸透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能用光屏找到所成的像B.物体到达二倍焦距时,成正立等大的像C.所成的像逐渐向透镜靠近D. 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像与物总是位于透镜的两侧9、凸透镜成像时,将蜡烛从远处向透镜的焦点移动的过程中,以下正确的是()A.像距先变大后变小B.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C.像越来越大D.像先放大后缩小二、不定项选择(12分,每小题3分)10、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看地图B.照镜子梳妆,看到自己的像C.阳光下的人影D.在河边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成像一定是成实像B. 平面镜有可能成实像C.凸透镜成的像总分居在透镜两侧D. 凸透镜和平面镜都可以成虚像12、下列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雨后的彩虹B.立竿见影C.蓬莱海上的海市蜃楼D. 池水看上去变浅13A.平面镜成像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卷二、实验、应用、探究(满分70分)专题一:声现象(15分,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1、在学习二胡、琵琶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Array讨论,提出了以下可能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猜想一琴弦的横截面积.猜想二琴弦的长短.猜想三琴弦的材料.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了9种规格的琴弦(见表).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该表中所缺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2) (本小题2分)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点应进行的操作是(3)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聂利同学从《十万个为什么》书上知道: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可有一天她来到养蜂场,发现箱外的蜜蜂似乎在休息,并没有振动翅膀,可嗡嗡声不绝于耳.后又发现蜜蜂歇在花上,翅膀一动不动,仍有嗡嗡的声音.她感到很疑惑,难道书上写错了吗?于是她决定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她做了下表中“剪去蜜蜂双翅”的实验,发现蜜蜂的嗡嗡声没有变化.经观察,她发现蜜蜂嗡嗡叫时,蜜蜂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在鼓动.她猜想:“小黑点”可能就是蜜蜂的发声器官.于是她又做了下表中刺破蜜蜂双翅根部“小黑点”的实验,发现蜜蜂不再发声.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本小题2分)根据聂利同学的实验研究,关于蜜蜂的发声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本小题2分)我们从聂利同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3)(本小题4分)聂利同学的探究过程,体现了那几个科学探究要素?专题二:光现象(44分,每空1分)3、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光现象做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分别说明的物理现象是:A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12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物理( B 卷)第一卷(选择题,39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7分)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 、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 、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 、5.1Km=5.1Km×1000m=5100mB 、5.1Km=5.1×1000=5100mC 、30min=30min ÷60=0.5hD 、30min=30×601h=0.5h 4、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A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B 、分析与论证、评估C 、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 、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5、医用“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 、它的响度太小B 、它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C 、它的响度太大D 、它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6、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 、声音的音调不同B 、声音的响度不同C 、声音的音色不同D 、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7、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城市街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器 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城市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8、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 、10∶21B 、21∶10C 、10∶51D 、12∶019、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一个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应该是平行的 B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 C 、只有相互平行的那部分光线遵循反射定律 D 、这是漫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定律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10、在下面的一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A 、1.5m B 、23.0mm C 、4.8cm D 、0.72dm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空气能传声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C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D 、“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1b c漫反射d a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如图2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3.如图3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D.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6.如图6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次声波B.无线电波C.可见光D.紫外线7.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
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
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8.把图8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9.如图9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10.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图10甲乙丙丁图2抽气图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图5图6图9图8211.如右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 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 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D 把橡皮泥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12.在图1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13.如右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14.在一个圆筒内垂直地放了两上平面镜M 1和M 2(如图).一束光射入筒内,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又从筒内反射出去. 出射光与入射光的位置 关系是A .互相平行B .相交,交角小于90°C .相交,交角大于90°D .不在同一平面内15.如图,纸筒A 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 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 、B 间的距离,这时 A .眼睛应对着B 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 .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该把B 向外拉,增加A 、B 间的距离C .应把A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 .应把B 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6.(1)鼓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2)小提琴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_______;(3)长笛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音调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姓名班级考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每题3分,共24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太 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如下图所示的是四个同学分别画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其中正确表达是:A B C D3、发生地震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采取的自救措施中最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水管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45、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甲乙丁丙抽气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9.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波涛、鸟语、流水……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
悠扬的小提琴声是靠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 年 级 物 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
2.观察下面甲、乙、丙三幅防止噪声污染的图片,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图,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是 图。
3.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如下左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
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
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若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_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水面。
5.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如上中图所示,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 ,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今年5月1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首次曝光称,我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如上右图所示),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这种武器是利用声波 (填“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的原理工作的。
7.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
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
由此可见,蛇是利用 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响尾蛇能够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不是它的眼睛具有夜视功能,而在于它的鼻子旁有两个颊窝,能感知外界物体发出的 ,用来捕获猎物。
8.《楚天金报》消息:2005年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投入使用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2、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能看到太阳,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4、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5、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圆形的B、是方形的C、是三角形D、是长方形的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7、关于乐音与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B、乐音使人心情舒畅,有益健康,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健康C、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D、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8、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的光碟呈现出彩色的扇面,此现象表明了()A、光碟是五彩缤纷的B、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这是白光的色散现象D、以上均不对9、下列设备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用验钞机来识别钞票的真假B、照相机使用滤镜来照相C、家中的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来控制频道和音量D.医院用灯照射的方法来消毒灭菌10、下例属于实像的是()A、从水面看水中的鱼B、用放大镜靠近报纸看字C、平面镜成的像D、照相机所成的像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 平面镜中的像是实像1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那么反射角是:()A.30°B.60°C.90°D.40°13、下面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的光路?:()1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它的焦距.()A、小于15CMB、大于15CMC、大于30CMD、大于15CM小于30CM15、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B、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C、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D、大于两倍焦距处正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6、我市国庆路上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0,这个数字后面的单位是___________;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将发生“日全食”现象。
如图所示,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右图中乙(填“甲”或“乙”)所示的位置。
2.光学器件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盘山公路拐弯处反光镜使用的是凸面镜,人们梳妆打扮时使用的是平面镜。
3.下右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
小红同学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1 m,小红同学看到镜中视力表上的“E”字的开口向下,则实际视力表中“E”字的开口应向下。
4.医院常用到紫外线灭菌灯和B型超声波检测仪,假设紫外线和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v2(选填“>”、“<”或“=”)5.我们经常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一因为草反射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漫反射。
6.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白光中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反射”或“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偏折程度最大的是紫____光。
7.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骨可以传声。
8.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固体比气体传声的距离远吗?。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
..正确选项填入下面表格中,多选、错选、少选或未填入表格均不得分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B A C B C B A C A D 9.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B )A.声速B.音调C.响度D.音色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用手奋力挥动却听不到声音,说明人手振动发出的是超声波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 )1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实像的是( B )13.如图所示,哪一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C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投影仪15.下列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 )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16.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像如图所示。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注意:本次考试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在问卷上作答无效。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 .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内的2.下面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3.如图2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4. 图3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发出声音,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 .射击时,人眼、枪口准心、目标“三点”成一线B .小孔成像 C. 人能看到镜中自己的像 D .立竿见影 6. 如图4所示,CD 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B 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A 处的乙同学。
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A .∠1 B .∠2C .∠3D .∠4 7.根据图5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B .蝙蝠可以听到频率为400Hz 的声音图4图3图5图1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 .斑马倒影C .水面“折”枝D .日全食 图2C.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D.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8.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6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d D.都不行9.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10.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五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红外线虽然是不可见光,但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⑤透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都正确B、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C、②③⑤正确,①④错误D、②④⑤正确,①③错误11.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黄光照在穿蓝色上衣、白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上衣呈蓝色,裙子呈白色B. 上衣、裙子都呈黄色C.上衣呈黑色,裙子呈黄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12.图8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C.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D.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13.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B.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C.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D.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14.关于太阳光射到珠江江面上,所发生的物理现象()A.只有光的反射现象 B.既有光的反射又有光的折射现象,还有光的直线传播C.只有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 D.光在水面的反射只有镜面反射,没有漫反射15.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 12.5cm C. 4.5cmD.10cm图7图6 图8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 调4和小提琴的C 调4,不同的是 (选“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17. 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李华在湖边观鱼(图9),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 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 点处(选A 或B )。
18. 如图10所示,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的情形。
则由图可知,入射角的大小是 ,折射角的大小是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的大小是 (填出具体数值)。
图中介质 是玻璃。
(填“左边”或“右边”)同样, 光从空气进入到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根据光传播速度我们可以猜想,光从玻璃进入到水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凸面镜和凹面镜是两种作用不同的球面镜,它们都是很有用的,请你分别举出一个它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凸面镜: 凹面镜:给你一副眼镜,从外形看不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更不用手去摸了,请你简要写出判断方法.答: .三、作图题(共9分)20. 一光源S 发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
21. 完成21题图所示光路图22.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6040ⅠⅡ图10图9FF21题图20题图·S 水空气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几乎能沿着原路反射回来,以引起司机注意.仔细观察尾灯的结构,请在图右边的方框中用一束入射光画出这种现象的示意图.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23.(4分)①如图1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②如图1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③如图11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这个事实进一步证明了上面第 个现象。
24. ( 10分)如图12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要用两支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等器材做实验。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玻璃板的作用是用来替代 ,它有两个作用:① ;② 。
(2)如果取一支选择任意长度的蜡烛B ,可以利用它实现 的目的;如果取的是一支长度和粗细与A 相同的蜡烛B ,则还可以实现 的目的。
(3)刻度尺用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若实验中取得数据如下: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0cm10cm乙 甲丙图11图1212cm 12cm 16cm16cm从数据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蜡烛A 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大小 (选“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移动;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能或不能”)。
25.(4分)(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两条: ; (2)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潜入游泳池中,看游泳池旁边的路灯,觉得路灯不在原来的位置。
你认为这个实验结论是:看到的电灯的位置 电灯的实际位置。
(填“高于”或“低于”) 小明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下面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6.(7分)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分别放在A 、B 、C 、D 各点,如图13所示,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CAFF2FBD 图13(1)把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把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3)把蜡烛放在D点时,可以成(填“正立、倒立”)(填“放大、缩小”)的像.(4)把蜡烛从A点逐渐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不变”)五、问答题(共5分)27.雨过天晴后的夜晚,坑坑洼洼的地面还有许多积水,当我们背对月光行走时,我们会觉得是地面更亮一些还是水坑更亮一些呢?说说理由。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答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是从途径减少噪声.17.18.19.凸面镜:,凹面镜:答:。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23. (4分)现象说明;现象说明;班级学号姓名答题不要过此线21题图22题图F F20题图·S水空气实验说明;第个现象。
24.(10分)(1)替代,两个作用:①;②。
(2)(3)(4)25.(4分)(1)请写出两条:;(2)看到的电灯的位置电灯的实际位置。
正确的是()26.(7分)大致在(1)在(2)(3)(4),.五、问答题(共5分)27.答: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DDCACCABCDCBDB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6. 响度 ; 音色 ; 控制声源的产生 . 17. 漫反射 , 所有颜色 , A , B 。
18. 500, 300 , 1000, 右边 ,小于 ,大于 。
19.(只要答案合理就给分) 转弯镜 , 太阳灶或手电筒的反光装置,亚运火种采集器 ;让眼镜正对太阳光,后面放一张白纸,如果在纸上形成很小的亮光斑则是凸透镜;如果是发散的光圈则是凹透镜。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23. (4分) 发声体在振动 ; 空气能传声 ; 真空不能传声 ; 3 。